第一篇:威溪乡坚持绿色发展狠抓河长制落实
威溪乡坚持绿色发展狠抓河长制落实
红网城步县分站11月20日讯(通讯员 杨焕群),城步县威溪乡坚持绿色发展狠抓河长制落实,加大治理力度保护好威溪乡生态环境。
该乡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全面推行河长制是重大政治任务、是推动振兴发展之要、是增进民生福祉之需,强化思想认识、摆上重要位置,实施好“双河长制”;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工作,注意上下游问题关联性;对河库流域列出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各种问题清单和治理对策清单。多措并举让美丽威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xxxx乡落实河长制情况汇报
2017年xxx瑶族乡“河长制”工作落实
情况汇报
推行“河长制”是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根据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北湖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北办字(2017)47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积极按照文件开展“河长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
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乡、村二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印发了《xxx瑶族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书记为第一总河长,乡长为总河长,其他党政领导为副总河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以及经费保障。
二、落实一河一策
我乡根据河道性质落实了河长、河段长、联络员、巡视员,建立了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河一档”。同时根据每条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形成了“一河一策”、建立了河道管理保护“四项清单”,我们还制作了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督促。
三、强化措施,落实长效机制
一是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真抓实干建立巡河制度,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巡河检查,认真的做好巡河记录,巡河时有图片,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其次做好每月信息收集和上报归档工作,同时做好辖区内水环境调查、登记,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水体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使河长制工作形成为一种长效机制,顺利推进。
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河道采砂专项整治 成立了乡河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乡内河道采砂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关闭。同时,严历打击各类违规采砂行为,全乡无证开采、乱采滥乱、破坏浪费砂石资源和在开采中毁坏河堤、影响河道行洪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禁止。
五、加强宣传,大力营造工作氛围
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制式,大张旗鼓的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群众环境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河长”公式牌树立工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河道采砂专项治理等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河长制”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xxx瑶族乡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0日
第三篇:关于落实河长制建议
司前乡人大关于落实好“河长制”的几点建议
“河长制”作为当前治水制度的一项创新,通过把党政领导推到治水工作的一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环境行政管理权力的集中统一,较好解决了水环境治理过程管理多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难题,一年来“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河长制”建立时间不长,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司前乡人大通过调研,提出几点建议:
一、充分合理利用河长公示牌
建议对河道的“一河一策”进行公示。让群众全程参与河道治理,时时掌握治水动态,提高治水的责任感。在享受治水成果的同时,对治水工作多一些了解和谅解。三是合理设置公示牌位置。此外,河道长度多在百米以上,而河长公示牌仅设在一两个位置,若群众发现问题后,不能快速的找到公示牌,那问题就有可能不了了之。
二、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发动群众力量参与
“河长制”的推行,目的是改善流域水质,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受益的直接群体肯定是流域周边居民。因此,要坚持“谁受益谁参与、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在群众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河长制”落到实处。适时在河道周边的村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讲“河长制”作用、意义,鼓励群众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来,让群众主动监督、自觉监督,既监督破坏污染河道的行为,也监督干部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的不作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达到“让群众知晓这河库有人管、谁在管,出了问题怎么反映、向谁举报,保护河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的目的。
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尽快开通治水微信公众号。且河长APP要结合电子地图,能够提取举报人的地点信息,并能反馈所在地点的河道信息,以利于举报人描述问题。
第四篇: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河长制”
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河长制” 清理河道垃圾
为贯彻落实省、州、县对“河长制”工作的要求,促进“河长制”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近日,环州乡党政机关党支部和环州村党总支主题活动日集中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工作。
此次行动共派出党员干部50名,拖拉机1台,对河段内的垃圾、水面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切实整治河道卫生。在整治过程中,党员干部克服寒冷、恶臭等困难,穿雨鞋、戴胶皮手套,使用铁铲、麻袋、绳索等工具,将河道里的垃圾、杂草、枯枝、碎石等杂物收集并运走。为保证质量,有时甚至徒手清理。历时4小时,环州河集镇段建筑垃圾、河道淤泥、垃圾等全部处理完毕,河道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清理,河道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保障即将到来的汛期河道畅通安全。居民们对“河长制”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此次清理行动,旨在督促大家行动起来,党员干部带头,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治水,让治水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员参与,努力营造良好河道环境。(杨增品)
第五篇:乡“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
XX乡“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辖区水环境保护责任,切实改善河流水质,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根据《2021年上半河湖长制工作督查考核方案》(X河办〔2021〕X号)文件精神,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对象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各村(社区)。
第三条“河长制”工作考核的内容:
(一)辖区内河道环境保护管理的领导机构(包括明确专人负责)及河长制宣传教育落实情况。
(二)辖区内河道管理计划及方案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三)开展巡河走河情况,发现问题能处置的及时处置,不能处置的及时上报。
(四)“河长制”工作信息上报情况。
(五)辖区内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1.沿河两岸垦植退垦情况;
2.沿河两岸垃圾清理情况;
3.河道两侧禁养区范围内养殖企业(户)的整治拆除情况;
4.河道两侧其他污染源,包括工农业面源污染的登记和监控情况。
第四条“河长制”工作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考核得分=月度综合考核得分均值×70%+综合考核得分×30%,月度综合考核得分均值=月度综合考核得分之和÷12。当月考核扣分点在下个月考核之前未整改到位,按相关标准加倍扣分,直至完成整改。考核结果分四档: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含80分)-90分为良好、70分(含70分)-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对上级督查发现的问题、媒体报道的问题未及时整改落实的,一次扣5分,20分扣完为止。
(二)发现河长牌联系方式不通的每处扣5分;
发现河长牌不干净整洁每个扣5分;20分扣完为止。(三)未制定“一河一策”的,最高扣10分;
未制定计划的最高扣10分,20分扣完为止。(四)河道、岸坡发现漂浮物、垃圾等污染物一处扣2分;
河道管理范围内发现违章一处扣5分;未及时上报涉河排污口,一处扣4分;未设置涉河排污口标志牌的,一处扣2分;40分扣完为止。第五条“河长制”工作考核由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时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一)因河湖管理不到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内本辖区因没有及时上报有关环境隐患信息而被上级发现并通报批评的,或者发生重大水污染责任事故(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认定)的。
第七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乡“河长制”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