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感-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戒指、耳环,注意个人卫生,不着工作服进食堂及离院外出。
2、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医护人员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及作用,有效浓度及作用时间,配制方法。使用中的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定期更换及监测。做好病人的卫生宣教,采样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消毒隔离等有关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客,防止交叉感染。
4、进行各种诊疗前后医护人员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
二、环境清洁消毒
1、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2、治疗室,换药室环境应整洁无尘,每周大扫除1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
三、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配药、注射、换药及穿刺等各项无菌操作前要戴口罩及帽子,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
2、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带,注射、抽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处理。
3、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并注明起用日期和时间。
4、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封,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使用碘伏、酒精棉签使用前注明启开的日期和时间。
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时应带治疗盘。
6、抽出的药液,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用小包装。
7、正确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8、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清洁专柜内,分类按日期顺序存放,标记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填写完整,有效期7天,霉季5天。有专人每天检查,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9、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 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10、使用中的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定期更换及监测并有记录。
四、病室消毒隔离制度
1、患者的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被服。
3、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5、对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6、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天更换,用毕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处理措施。
8、治疗室、病室、厕所等拖把、抹布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9、重视病区内病人体内物质的处理,尤其对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血液体液、引流液等污染地面、器物环境时,应用吸湿巾覆盖清洁,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防止污染扩散。
10、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封闭运送,做好登记,交接者与接收者进行双签字,医疗废物登记本保存3-5年。
第二篇: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着工作服离院外出。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建议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应悬挂保持干燥,防止再污染。
五、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周固定卫生日。
六、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七、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治疗室、换药室地面、物体表面等每日定时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如采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应记录使用时间,累计时间应小于1000小时。
九、抽血、输液实行一人一针一带,操作前后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部无明显污染时)。
十、无菌镊子罐每周高压灭菌2次,戊二醛浸泡液面要求达到镊子的1/2—2/3,一罐一把,并做好使用情况的登记。如使用干罐,应每4小时更换。
十一、所有的灭菌物品均标明“科室、物品名称、包装者姓名、消毒日期、失效期”,失效期一般季节7天,霉季5天。
十二、体温表、湿化瓶、雾化器等医疗用品按要求更换、消毒。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十三、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共用座式便器每日进行消毒。
十四、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五、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六、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医疗垃圾置黄色垃圾袋,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垃圾袋中并做好明显标识,锐器应及时置于锐器盒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七、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保持新风机房清洁,严禁堆放物品。
第三篇: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戒指、耳环,注意个人卫生,不着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及离院外出。
2、做病人的卫生宣传,利用黑板报、工休座谈会及结合病例积极宣传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客防止交叉感染。
3、进行各种检查前后医护人员必须使用消毒液和流动水认真洗手。
4、发饭时配餐人员要带帽子、口罩、围裙、袖套,病人用餐前洗手,不能起床的病人送水到床头洗手或用消毒毛巾擦手。
二、环境清洁消毒
1、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保持整洁,每日二扫(地面湿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2、重点科室部门,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60分钟或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3、治疗室,换药室环境应整洁无尘,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三、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化药、注射、换药及穿刺等各项无菌前要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
2、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用一消毒,注射前后洗手或
用消毒液浸泡毛巾擦手,注射、抽血使用一次性针筒,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再集中处理。
3、一律使用一次性密闭式输液器、输血器,用后毁形、浸泡
消毒处理。
4、无菌持菌镊(钳)、罐每周更换灭菌2次,消毒液的液面应
浸泡在无菌持物钳关节上2-3cm处或浸至持物钳的1/3以上。
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治疗室应带治疗盘,注射时要用无菌盘。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
不得使用,最好用小包装。
7、溶解不同药物应使用不同注射器。
8、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二次,置于无菌
储槽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9、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清洁的专柜内,分类按日期顺序存放,标记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填写完整,有效期6天,霉季4天。有专人检查,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10、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
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四、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患者的安置原则:感染的病人与非感染的病人分开,同类
感染的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病人的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及更换污衣物。
3、床单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须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5、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6、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天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处理措施。
8、引流液、体液等标本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种后排
入下水道。
9、治疗室、配餐室、病房、厕所等拖把、抹布专用,标记明
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0、垃圾置塑料袋中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
运。
第四篇: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xxxxxxxxxxxxxxxx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戒指、耳环,注意个人卫生,不着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及离院外出。
2、做病人的卫生宣教,利用黑板报、工休座谈会及结合病例积极宣传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客防止交叉感染。
3、进行各种检查前后医护人员必须使用使用流动水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发饭时配餐人员要戴帽子、口罩、围裙、袖套,病人用餐前洗手,不能起床的病人送水到床头洗手或用消毒毛巾擦手。
二、环境清洁消毒
1、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保持整洁,每日拖地二次(地面湿拖),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2、重点科室部门如重症病房,各科室、普通保护性隔离病房及儿科病房等处,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或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1次。
3、治疗室,换药室环境应整洁无尘,每周大扫除1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1次。
三、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配药、注射、换药及穿刺等各项无菌前要戴口罩及帽子,操作前后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2、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用一消毒,注射前后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毛巾擦手,注射、抽血使用一次性针筒,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再集中处理。
3、一律使用一次性密闭式输液器、输血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4、装消毒液的容器必须灭菌。经压力蒸汽灭菌的装持物钳干罐4小时内更换。
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室应带治疗盘,注射时要用无菌盘。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用小包装。
7、溶解不同药物应使用不同注射器。
8、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9、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清洁的专柜内,分类按日期顺序存放,标记清楚(科室名称、品名、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填写完整,有效期7天。有专人检查,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四、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患者的安置原则:感染的病人与非感染的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的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病人的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及更换污衣物。
3、床单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须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5、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6、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天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对传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处理措施。
8、治疗室、病房、厕所等拖把、抹布专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9、医用废物与生活废物必须分开放置于专用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分开装运至医院堆放点。
xxxxxxxxxxxxxxxx制
二〇一三年
第五篇: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病房每日上午开窗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照射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如病人不能离床,则暂缓照射。
二、病房地板每天两拖两扫,门窗墙壁一周抹一次,(床头柜、床旁桌)每天抹布应一用一消毒,门把手一日抹两次,有污染则用消毒液抹洗。
三、病房卫生间每天清扫两次,洗手池、大小便器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洗。
四、病床单在病人离院后要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液抹床架、床垫、床头柜等。
五、棉被、枕头定期消毒(太阳暴晒或紫外线照射)。
六、清洁卫生制度要落实,护士长定期检查考核。
七、五无:1、2、3、4、5、无痰积 无蜘蛛网
卫生间大小便器无臭味和尿垢; 室内无死角;
地面干操无积水、地面玻璃现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