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1.发生金融资金案件;2.安全检查或稽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3.收到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4.对责任不清或涉及双方人员进行责任查究时。
二、邮政企业或邮储银行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对方相关领导及专业部门通报情况:
(一)金库、邮储网点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
(二)有明显的安全防范漏洞,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随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时;
(三)出现资金差错,需要立即查清或对相关账目采取控制措施时;
(四)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或作案嫌疑,需要对当事人或资金账目进行控制时;
(五)发生有必要通报对方的其他情况时。审计部门检查频次及检查范围、内容:
(一)检查频次1.省一级分行对所辖市(地)分行和未设市(地)分行的市(地)邮政局的邮政金融工作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一级支行、未设一级支行的县邮政局及全省网点进行抽查。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一级分行对所辖一级支行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并对网点每季至少检查一次2.市(地)分行审计部门对所辖一级支行和未设一级支行的县(市)邮政局的邮政金融工作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实行全市集中式稽查方式的市(地)分行,对全市辖属网点每季至少检查一次。未实行全市集中式稽查方式的市(地),其所辖县(区)已设邮储银行一级支行的,对本行及网点邮政金融工作每季至少检查一次;其所辖县(区)未设邮储银行一级支行的,所辖网点由县(区)邮政局每季至少检查一次,邮储银行市(地)分行对网点进行抽查。3.未设市(地)分行的市(地),市(地)邮政局对所辖县(区)邮政局邮政金融工作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县(区)邮政局对辖属网点每季至少检查一次。邮储银行一级分行对市(地)邮政局、县(区)邮政局和网点邮政金融工作进行抽查。
(二)检查范围及内容1.检查范围包括邮政储蓄业务、汇兑业务、代理业务、国际业务、信贷业务、公司业务等邮政金融业务。2.检查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
业务准入和ATM、POS入网资质的审查是否符合规定。(2)储蓄人员配备和人员轮岗的执行情况。(3)权限管理、账户挂失等方面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4)库存现金盘点、资金划拨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5)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稽查)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通报批评,并扣减绩效奖金或基本工资100元至300元;对两次通报批评后仍明知故犯的,调离岗位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并扣减绩效奖金或基本工资300元至500元。
(一)未按规定检查本行及辖属机构邮政金融业务各岗位履行职责情况的。
(二)未按规定对现场检查的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工作底稿、稽查报告书的或者未按规定时间上报的,或者未及时将二类和代理网点审计情况报告同级邮政企业的。
(三)对审计(稽查)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和各种隐患、漏洞未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或者未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
(四)未按规定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或者没有复查记录的。
(五)未按规定
及时向上级稽查机构及时报告重大违规问题或者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案件未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的。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测试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或隐患,应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三)对重大隐患应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隐患的性质、整改的依据、整改的期限等。
(四)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现场处理或者提出处理意见。
(五)上级检查部门对下级进行安全检查时,有权调阅资金安全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安全检查记录和报告书、隐患整改通知书和整改情况回单、领导对整改建议的批示等。安全检查情况互通(一)各级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领导、安全保卫、审计稽查部门应及时互相通报安全检查和业务稽查情况,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二)邮政企业或邮政储蓄银行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对方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通报情况:1.发生邮政金融资金案件或重大突发事件时。2.有明显的安全防范漏洞,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随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时。3.出现资金差错,需要立即查清或对相关账目采取控制措施时。4.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或作案嫌疑,需要对当事人或资金账目进行控制yǒu时。5.发生有必要通报对方的其他情况时邮政金融资金案件责任查究规定: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各相关岗位人员对下列邮政金融资金案件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理、经济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贪污、挪用、诈骗邮政金融资金案件。盗窃、抢劫邮政金融资金案件。其他邮政金融资金案件。邮政金融资金案件分为特别重大案件、特大案件、重大案件、较大案件和一般案件:特别重大案件,是指涉案金额500万元以上的贪污、挪用、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或者伤5人以上,或者亡3人以上的抢劫、盗窃案件。特大案件,是指涉案金额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贪污、挪用、诈骗案件;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或者伤3人以上,5人以下,或者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抢劫、盗窃案件。重大案件,是指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贪污、挪用、诈骗案件;涉案金额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或者伤1人以上,3人以下的抢劫、盗窃案件。较大案件,是指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贪污、挪用、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无人员伤亡的抢劫、盗窃案件。一般案件,是指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下的贪污、挪用、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下,无人员伤亡的抢劫、盗窃案件。对失职人员的责任查究分为:1行政处理。单位和部门负责人适用:通报批评、降职直至解除劳动合同;操作人员适用:通报批评、调离关键岗位、解除劳动合同。2经济赔偿。赔偿金额可从责任人工资性收入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责任人上一年度工资性收入(包括全年工资和全年绩效奖金)月平均数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实施责
任查究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三)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1未按规定保证安全防范设施所需的资金投入,安全防范设施不达标,导致案件发生的。2邮政企业未按规定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职能和配备安全保卫人员的,邮政储蓄银行未设立内控机构和内控人员的,致使邮政金融安全检查不落实的。3发生案件迟报、漏报、谎报或隐瞒不报的。4阻挠、抗拒案件调查和处理的。5隐瞒事实真相,伪造、隐匿、篡改、毁灭证据的。6对检举人员、检查人员、调查人员打击报复的。7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8对发现的隐患,未制定或落实整改措施和要求的。9同一县局或同一级支行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案件的。审计(稽查)人员在邮政金融资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责任:
(一)按要求完成审计任务,对本人已实施的审计内容负责。
(二)按照规定记录审计情况,填写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书等,并按规定时间上报。
对二类和代理网点的审计情况,及时报告邮政企业。
(三)按要求对审计发现的违规行为填写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
(四)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做好复查记录。
(五)及时报告审计发现的重大违规问题。
(六)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案件(事件)情况,属于二类和代理网点的,应报告邮政企业。案件调查处理“五不放过”原则:是指责任没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没处理不放过,损失没挽回不放过,整改没到位不放过,教训没吸取不放过。第二十条 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二十一条 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应出示检查证件(检查证件由省、区、市邮政公司统一印制)。邮政企业安保人员对一类网点和点钞室、金库内进行检查时,应有同级银行人员陪同。邮政银行在对二类网点和代办网点检查时,应有市、县邮政局保卫或视察人员陪
同。案件报告:案发快报。案情报告。案情分析和整改措施报告。整改措施落实复查报告。处理结论报告。发生金融资金案件必须对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一、责任清楚的,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应依照《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责任查究规定》分别追究责任。
二、责任不清或涉及双方人员责任的,应由领导小组查清责任,研究确定应追究的责任。有争议的,报上级领导小组裁定。
三、与检查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检查时发现隐患或发现隐患未提出整改要求有关,而导致案件发生的,应分别由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追究检查人员的责任。
四、对检查人员发现隐患并提出整改要求,隐患单位未及时采取措施整改隐患而导致案件发生的,应分别由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追究单位相关人员的责任。案件责任追究处理时限。
(一)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应在结案后一个月内完成。
(二)对于一时难以破案的抢劫盗窃、携款潜逃、外部诈骗案件不需结案,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应在责任查清后一个月内完成。
(三)案件责任追究原则上应在发案当年完成,需要跨年的,应在次年上半年完成。
第二篇:毕节地区三个规定
毕节地区三个规定(1)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第一条 各级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规定的通知》(毕署办通〔2009〕10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通过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煤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1号)文件精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文件及补充规定等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条 我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必须提高对煤矿瓦斯和瓦斯治理利用工作的认识。取消低瓦斯矿井概念,提高瓦斯管理等级,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管理,高瓦斯矿井按突出矿井管理,首先要完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大系统优化和安全设施改造、建设工作力度,逐步过渡到综合防突措施管理,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第四条 煤矿要加强瓦斯日常管理,配齐人员,适时检查并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转使用,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规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瓦斯检查要做到天天查、班班查、时时查。
第五条 采掘作业必须做到“逢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所有煤矿必须配备75以上钻机和专业钻工队伍,认真开展探掘工作,要探明积水、煤层构造、瓦斯赋存等情况,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 煤矿掘进工作面要实现独立回风,并按照相关规定安设可靠的防突风门。
第七条 加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阻车器和挡车栏,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和打点挂钩双岗作业的规定。
第八条 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时要设专人“观山看顶”。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必须于2009年底前淘汰,矿井的新掘巷道严禁使用木支护,新掘永久巷道推广使用锚、网、喷支护。
第九条 要严格实行远距离爆破。掘进工作面爆破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硐室内;爆破时,所有作业人员应撤至防突风门外安全地点的新鲜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警戒。
第十条 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的整合、技改煤矿,要加快建设进度。对重生产、轻建设,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煤矿,要取消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对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的保留系统,要取消其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要规范采掘布局,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严禁“三超”。必须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严禁超强度生产;小煤
矿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班不得超过50人,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带班的规定,并切实加强煤矿企业中夜班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凡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县、区,必须在2009年底前组建完成,要千方百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煤矿安全监管力量,按规定配备煤矿安全监管装备。煤矿企业要按规定配齐矿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第十四条 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煤矿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煤矿业主、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把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不知不会作为隐患开展专项治理。第十五条 要加大对违法组织生产的煤矿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行为。
第十六条 加大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县(市、区)对发生的事故都要认真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潜在危害大的未逐事故,要通过分析,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召开煤矿事故现场会,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责任人,要按规定从严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规定进行停产整顿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产验收。
(2)《关于深刻吸取近期煤矿典型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补充规定》(毕地安监〔2008〕174号):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仍然存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禁令”和“三个规定”是根据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针对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提出的最基本、最关键、最简洁、最明白、最容易掌握的要求,是抓好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逾越的底线和铁的纪律。各级各有关部门、各煤矿企业要充分认识抓好“禁令”和“三个规定”学习贯彻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地区有关部门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学习贯彻落实“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狠抓学习贯彻和落实,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二、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要严格按照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切实抓好“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
(一)百分之百保证送达。一是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立即把“禁令”和“三个规定”印发到煤炭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有煤矿的乡镇以及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送达时,必须要有回执和签收登记。二是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将“禁令”和“三个规定”制作成2平方米以上的永久性大幅标牌,挂置在醒目位置进行宣传。以
上两项工作在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6月1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将工作完成情况书面报地区安委办。
(二)百分之百组织学习培训。各县、市(区)和地区有关部门要把“禁令”和“三个规定”作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主要抓好以下四个层面的学习培训:
1、6月20日前,由地区安委办组织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地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2、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组织本县、市(区)煤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负责人、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和有煤矿企业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3、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煤炭管理部门配合,组织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以及本辖区内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4、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安监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督促煤矿企业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所有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个学时,并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让从事煤矿安全监管的领导干部、监管人员,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全体从业人员,熟知、掌握“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内容。并把“禁令”和“三个规定”列为今后我区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组织开展。
(三)百分之百组织考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扎实抓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要组织所有参学人员进行考试,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1、组织实施:一是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地区煤炭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考试工作由地区安委办负责组织开展。二是各县、市(区)煤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和有煤矿企业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考试工作由县、市(区)安委办负责组织开展。三是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的考试工作由县、市(区)安监局负责组织开展。四是对煤矿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考试工作由煤矿企业自行组织开展,县、市(区)安监部门监督实施。
2、考试要求:一是所有考试由组织单位统一命题,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进行。所有参考人员的考试成绩必须在60分以上,达到合格要求。二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考核不合格的,继续组织集中学习,补考1次。补考后,仍不
合格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请相关部门作待岗处理。三是煤矿企业主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考核不合格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其所在煤矿停产整改,继续组织学习,直至考试合格为止。四是煤矿从业人员考试不合格的,严禁上岗。
所有考核工作必须在6月底前完成。7月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地区安监局、地区工业能源委要将学习、考试情况书面报地区安委办。
(四)百分之百落实监管。一是煤矿企业必须对照“禁令”和“三个规定”的要求,组织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存在违反“禁令”和“三个规定”的,立即整改。二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禁令”和“三个规定”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的常规内容,严格按要求进行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严查重处。
三、严格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地区安委办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和地区有关部门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对未开展或未认真开展的,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把“禁令”和“三个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贯彻、不落实、不执行的,严肃问责,对情节严重,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进行责任追究。(3)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毕署发〔2009〕13号):第一条 各级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规定的通知》(毕署办通〔2009〕10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通过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煤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1号)文件精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文件及补充规定等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条 我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必须提高对煤矿瓦斯和瓦斯治理利用工作的认识。取消低瓦斯矿井概念,提高瓦斯管理等级,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管理,高瓦斯矿井按突出矿井管理,首先要完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大系统优化和安全设施改造、建设工作力度,逐步过渡到综合防突措施管理,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第四条 煤矿要加强瓦斯日常管理,配齐人员,适时检查并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转使用,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规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瓦斯检查要做到天天查、班班查、时时查。
第五条 采掘作业必须做到“逢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所有煤矿必须配备75以上钻机和专业钻工队伍,认真开展探掘工作,要探明积
水、煤层构造、瓦斯赋存等情况,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 煤矿掘进工作面要实现独立回风,并按照相关规定安设可靠的防突风门。
第七条 加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阻车器和挡车栏,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和打点挂钩双岗作业的规定。
第八条 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时要设专人“观山看顶”。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必须于2009年底前淘汰,矿井的新掘巷道严禁使用木支护,新掘永久巷道推广使用锚、网、喷支护。
第九条 要严格实行远距离爆破。掘进工作面爆破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硐室内;爆破时,所有作业人员应撤至防突风门外安全地点的新鲜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警戒。
第十条 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的整合、技改煤矿,要加快建设进度。对重生产、轻建设,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煤矿,要取消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对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的保留系统,要取消其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要规范采掘布局,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严禁“三超”。必须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严禁超强度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班不得超过50人,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带班的规定,并切实加强煤矿企业中夜班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凡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县、区,必须在2009年底前组建完成,要千方百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煤矿安全监管力量,按规定配备煤矿安全监管装备。煤矿企业要按规定配齐矿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第十四条 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煤矿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煤矿业主、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把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不知不会作为隐患开展专项治理。第十五条 要加大对违法组织生产的煤矿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行为。
第十六条 加大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县(市、区)对发生的事故都要认真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潜在危害大的未逐事故,要通过分析,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召开煤矿事故现场会,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责任人,要按规定从严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规定进行停产整顿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产验收。
第三篇: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情况
3篇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情况可参考
篇一
为认真贯彻三个规定的有关要求,防止领导干部和司法行政机关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院党组要求各部门及每位干警把“三个规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法院具体工作中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开展专项教育,落实制度要求。
xx县人民法院在全体干警会上集中学习“三个规定”内容,认真领会精神,充分认识“三个规定”重大意义,使全体干警准确把握规定内容,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自觉遵守并认真落实各项要求,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依法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按照上级法院和县委政法委关于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的文件要求,每位干警都签订了《xx县政法系统领导不干预、不插手案件办理承诺书》,要求办案人员不得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不当接触,影响公正办案,切实发挥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形成制度约束合力,确保铁规发力、制度生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多方支持。
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宣传“两个规定”精神,取得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与配合,带头自觉遵守“两个规定”。通过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平台发布“两个规定”相关内容和举措,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法院门口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设立监督岗,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xx县人民法院落实“两个规定”监督,促进“两个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三是打消思想顾虑,如实全面记录。
打消部分干警怕得罪人、怕受到打击报复等思想顾虑,根据规定建立、落实相关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或以组织名义向司法机关发文发函对案件处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亲属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要求干警全面、如实记录并留存相关材料;对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说情、打探或过问案情的,或不依正当程序转递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等情况,办案人员应严词拒绝,并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经得起法律和纪律的考验。四是加强纪检监察,守住规定红线。
一方面,从法院内部、从干警自身做起,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真正做到“讲纪律、守规矩”,不折不扣地抓好“两个规定”中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不违规讲人情、干预办案,更不能向其他政法部门的办案人员讲人情干预办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运用审判管理系统等有效形式,摸排本院干警在一审、申请再审等环节中插手办案或是有避不回等违反“两个规定”的情形,一经查实,将依照规定对有关人员严肃追责,强化干警红线底线意识。经过认真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全院干警没有出现违反“两个规定”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领导违规过问案件、插手案件处理情况。
篇二
为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我院为确保《领导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三个规定)贯彻执行,使“三个规定”落地生根。
一、制定相关制度。
先后召开部门负责人院务会和全体干警大会,分层次集中学习“三个规定”内容,引导干警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学习讨论,交流了学习心得。“三个规定”出台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起了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检察人员执法办案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杜绝请托说情,防止办理权力案、人情案、金钱案。同时该院健全完善通报制度,按照上级要求,每季度向政法委、市检察院报告“三个规定”落实情况,形成制度约束合力,确保铁规发力、制度生威。二、注重记录报告,确保执行到位。
要求全院人员在办案中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本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要进行全面、如实的记录,做到“一案一记录”,对办案人员不记录或不如实记录的予以警告、通报批评,要求案件承办人、审批人对执法办案活动是否存在违法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情形(包括拒绝情况)进行如实登记,实现对案件办理各个环节发生的违法干预、插手、过问司法活动的监管监控,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我院纪检监察部门于8月30日把从2012年以来执行贯彻落实“三个规定”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通过向办案人员了解及查阅业务科室执行“三个规定”记录档案,未发现存在领导干部、检察人员违反“三个规定”的情形,为公正司法提供了纪律作风保障。同时,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求在执法办案中,抵住诱惑、守住底线、经得起考验,切实防止司法干预。四、加强纪检监察,守住规定红线。
一方面,从我院内部、从干警自身做起,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真正做到“讲纪律、守规矩”,不折不扣地抓好“三个规定”中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不违规讲人情、干预办案,更不能向其他政法部门的办案人员讲人情干预办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加强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摸排干警办案过程中插手办案等违反“三个规定”的情形,一经查实,将依照规定严肃追责,强化干警红线底线意识。截至目前,我所办案件中,未出现有关领导对具体案件打招呼、作批示的情况,但出现一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
强化学习教育,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和全院干警大会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培训,确保将“三个规定”精神传达到第一位干警。一是全文学习传达《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内容。二是组织学习《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领导干部干预、插手办案活动和司法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处置工作规程》以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意见》。引导全院干警深入学习领会“三个规定”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三个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确保干警对“三个规定”的思想认识到位。
篇三
根据《关于报送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情况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局“三个规定”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如下:
一、组织学习情况。
组织县局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三个规定”和“实施办法”具体内容,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对文件的理解,从思想认识层面加固了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防火墙”。二、严格执法纪律。
建立问题线索按月上报机制,每月梳理本单位在执纪执法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并上报县纪委,严守执法纪律,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内外烦扰,切实杜绝办理权力案、关系案、人情案。三、案件过问记录和责任查究情况。
建立案件过问记录和责任查究情况台账,将县局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情况、内部人员过问案件情况登记在册,开展自查、督查和排查,着重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律师监管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调查核实,按季度汇总上报。截止目前,石棉县司法局无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及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的情况发生。下一步,县局将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学习宣传,对发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及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予以严肃处理。
第四篇:三个规定自查自纠剖析材料
三个规定自查自纠剖析材料范文五篇【一】
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约束。全院法官干警要充分认识到《三个规定》是维护法律正确实施、加强自身纪律约束的重要保障,院党组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要常怀敬畏之心,增强规矩意识,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依法维护xx的良好形象。
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
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要在全院兴起再次学习贯彻“三个规定”的热潮,要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三个规定”实质,注重“三个规定”的宣传和执行,使“三个规定”深入全院干警及辖区人民群众心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要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好主体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向院党组报告,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严守“三个规定”,狠抓办案纪律。把遵守“三个规定”变成自觉行动,为有效预防“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发挥积极作用。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学习传达“三个规定”要求“全覆盖”。全面落实“三个规定”要求,是高检院、自治区院和分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以来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依法治国重要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把“三个规定”的要求精准传达到办案一线的检察人员,确保全盟两级院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
2、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三个规定”的贯彻执行。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防止出现“零报告”。
3、要对标自治区院要求,进一步强化系统总结。基层院身处司法办案的一线,要自觉发挥优势,找好工作的切入点与实际的结合点,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探索抓好“三个规定”配套措施的建章立制工作,为深化落实“三个规定”积累宝贵经验。要落实普法责任,加强“三个规定”的宣传引导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
“三个规定”的出台,体现了中央依法治国方略与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要求,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着力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要结合“三个规定”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贯彻落实“三个规定”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深刻理解“三个规定”的精神实质,确保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落实到位;结合“三创四建“活动,确保全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在全警深化警示教育,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有针对性研究改进措施,扎实开展创建活动;结合“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全局上下严明“十项要求”,即“学习要加强,士气要提振,作风要硬朗,任务要细化,责任要明确,督办要跟进,保障要到位,配合要顺畅,失责要追究,能者要重用”,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
一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以身作则,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将该项工作抓实抓细,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持久的韧劲,落实“三个规定”,筑牢“防火墙”;
二是将“三个规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文件内容和要求,切实领会文件精神和实质,确保学习贯彻有效落实;
三是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守“不能过问案件、不敢干预司法”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彻底贯彻执行“三个规定”文件要求。
一是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最高院、自治区高院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务必取得整改实效。
二是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好“一岗双责”,督促并抓好本部门专项整改工作,结合党支部学习计划安排落实好“三个规定”学习工作,做好摸底自查。
三是组织工作要做实做细,相关干警要如实提供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对反映情况不真实、填报数据不准确、报送材料不及时的,要责令补课,严肃问责。
三个规定自查自纠剖析材料范文五篇【二】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约束
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约束。全院法官干警要充分认识到《三个规定》是维护法律正确实施、加强自身纪律约束的重要保障,院党组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要常怀敬畏之心,增强规矩意识,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依法维护
xx的良好形象。
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
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要在全院兴起再次学习贯彻“三个规定”的热潮,要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三个规定”实质,注重“三个规定”的宣传和执行,使“三个规定”深入全院干警及辖区人民群众心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要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好主体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向院党组报告,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严守“三个规定”,狠抓办案纪律。把遵守“三个规定”变成自觉行动,为有效预防“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发挥积极作用。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学习传达“三个规定”要求“全覆盖”。全面落实“三个规定”要求,是高检院、自治区院和分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以来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依法治国重
要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把“三个规定”的要求精准传达到办案一线的检察人员,确保全盟两级院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
2、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三个规定”的贯彻执行。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防止出现“零报告”。
3、要对标自治区院要求,进一步强化系统总结。基层院身处司法办案的一线,要自觉发挥优势,找好工作的切入点与实际的结合点,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探索抓好“三个规定”配套措施的建章立制工作,为深化落实“三个规定”积累宝贵经验。要落实普法责任,加强“三个规定”的宣传引导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
“三个规定”的出台,体现了中央依法治国方略与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要求,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着力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要结合“三个规定”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贯彻落实“三个规定”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深刻理解“三个规定”的精神实质,确保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落实到位;结合“三创四建“活动,确保全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在全警深化警示教育,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有
针对性研究改进措施,扎实开展创建活动;结合“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全局上下严明“十项要求”,即“学习要加强,士气要提振,作风要硬朗,任务要细化,责任要明确,督办要跟进,保障要到位,配合要顺畅,失责要追究,能者要重用”,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
一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以身作则,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将该项工作抓实抓细,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持久的韧劲,落实“三个规定”,筑牢“防火墙”;
二是将“三个规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文件内容和要求,切实领会文件精神和实质,确保学习贯彻有效落实;
三是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守“不能过问案件、不敢干预司法”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彻底贯彻执行“三个规定”文件要求。
一是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最高院、自治区高院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务必取得整改实效。
二是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好“一岗双责”,督促并抓好本部门专项整改工作,结合党支部学习计划安排落实好“三个规定”学习工作,做好摸底自查。
三是组织工作要做实做细,相关干警要如实提供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对反映情况不真实、填报数据不准确、报送材料不及时的,要责令补课,严肃问责。
公安局三个规定自查自纠总结
县公安局持续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多种措施,扎实开展三个规定贯彻执行回头看工作,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核心价值的期待。
省公安厅、州公安局召开三个规定推进会后,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三个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措施,并及时召开部门主要领导会议,就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回头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之后,又先后两次组织全局民警、职工和辅警召开工作推进会,对开展三个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回头看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让广大民警、职工和辅警充分认识到,坚决贯彻执行三个规定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是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的有力武器,是充分保障民警执法权力的有效方式。
印发三个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回头看学习资料,做到全局民警、职工和辅警人手一册,要求结合岗位实际加强学习,熟知熟记三个规定重要内容,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不断增强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的自觉性。专门邀请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吴贵为全局民警、职工和辅警开展警示教育专题讲座,从纪检人的视角分析近年来队伍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教育全局工作人员强化规矩意识,认真遵守三个规定,做到秉公执法。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全体人员深刻吸取相关人员的惨痛教训,进一步筑牢廉洁公正执法的防线。局党委班子集中学习,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再次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三个规定,要求局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三个规定;要求各部门领导及民警要慎用手中的权利,不得出现干预、插手、过问案件行为,不得私下接触案件关系人,不得对违规过问案件情况不登记,不得对违规过问线索不查处。
以案促改,自查自纠。结合贯彻执行三个规定,认真分析队伍中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的原因,深刻吸取身边人身边事的惨痛教训,充分发挥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作用。根据局党委的安排,全局
个党支部围绕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回头看工作,认真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并对照七查重点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局党委班子成员在学习教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的七个重点,通过开展七查,深入查找贯彻执行三个规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整改,并撰写出查摆剖析材料。其他党员民警以党支部为主体,按照七查重点内容逐一对照检查,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并撰写心得体会和自查自纠报告。
强化督查,确保实效。签订承诺书,组织全局
259
名民警、301名辅警、46
名离退休人员签订《遵守三个规定承诺书》,庄严承诺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办案纪律,恪守廉洁底线,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执法。建立相关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督查大队督促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工作,在日常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有领导干部、司法人员、公安民警违规干预、插手、过问案件办理情况的,严格按照三个规定的要求做好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由督察大队牵头政工监督室、法制大队,对全局各部门开展三个规定贯彻执行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的部门严肃处理,对推进不力的部门立即通报,并将通报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考评内容,确保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回头看落地见效,真正把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警戒线拉起来。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局机关、基层所队全面悬挂三个规定宣传横幅、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三个规定宣传标语、粘贴三个规定宣传画,向社会公开,让民警辅警感受到强烈氛围,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司法权威的决心,形成全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监督的强大声势。在各服务窗口、基层派出所、办案场所粘贴三个规定提示性、警示性宣传画,时时处处敲响警钟,贴心提醒民警辅警切实执行好三个规定。通过x法制报、微、手机报、警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加大解读三个规定的力度,宣传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举措和成效,引导大家严格遵守三个规定,真正使不敢干预、不敢插手、不能过问、不能接触、如实记录成为广大民警、职工和辅警的自觉行动。截止目前,共制作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六严禁宣传卡片
900
张,制作三个规定警示、承诺、六严禁贴画共
张,悬挂宣传标语
xx
条,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xx
条,编写三个规定工作信息简报
篇,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
条,被省级媒体刊用
篇。
健全台账,建立制度机制。县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部门在开展贯彻落实三个规定回头看工作中,认真收集整理工作资料,规范健全台账。法制大队、督察大队、政工监督室结合实际,在开展三个规定贯彻执行回头看工作中,牵头制定防范和处理干预、插手、过问执法活动、案件处理、接触关系人、不如实记录的制度和长效机制。
三个规定自查自纠剖析材料范文五篇【三】
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约束。全院法官干警要充分认识到《三个规定》是维护法律正确实施、加强自身纪律约束的重要保障,院党组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要常怀敬畏之心,增强规矩意识,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依法维护xx的良好形象。
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
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落实“三个规定”。要在全院兴起再次学习贯彻“三个规定”的热潮,要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三个规定”实质,注重“三个规定”的宣传和执行,使“三个规定”深入全院干警及辖区人民群众心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要坚持齐抓共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好主体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向院党组报告,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严守“三个规定”,狠抓办案纪律。把遵守“三个规定”变成自觉行动,为有效预防“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发挥积极作用。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学习传达“三个规定”要求“全覆盖”。全面落实“三个规定”要求,是高检院、自治区院和分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以来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依法治国重要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把“三个规定”的要求精准传达到办案一线的检察人员,确保全盟两级院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
2、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三个规定”的贯彻执行。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防止出现“零报告”。
3、要对标自治区院要求,进一步强化系统总结。基层院身处司法办案的一线,要自觉发挥优势,找好工作的切入点与实际的结合点,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探索抓好“三个规定”配套措施的建章立制工作,为深化落实“三个规定”积累宝贵经验。要落实普法责任,加强“三个规定”的宣传引导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
“三个规定”的出台,体现了中央依法治国方略与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要求,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着力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要结合“三个规定”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贯彻落实“三个规定”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深刻理解“三个规定”的精神实质,确保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落实到位;结合“三创四建“活动,确保全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在全警深化警示教育,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有针对性研究改进措施,扎实开展创建活动;结合“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全局上下严明“十项要求”,即“学习要加强,士气要提振,作风要硬朗,任务要细化,责任要明确,督办要跟进,保障要到位,配合要顺畅,失责要追究,能者要重用”,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
一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以身作则,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将该项工作抓实抓细,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持久的韧劲,落实“三个规定”,筑牢“防火墙”;
二是将“三个规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要求每一位民警熟练掌握文件内容和要求,切实领会文件精神和实质,确保学习贯彻有效落实;
三是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守“不能过问案件、不敢干预司法”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彻底贯彻执行“三个规定”文件要求。
一是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最高院、自治区高院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务必取得整改实效。
二是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好“一岗双责”,督促并抓好本部门专项整改工作,结合党支部学习计划安排落实好“三个规定”学习工作,做好摸底自查。
三是组织工作要做实做细,相关干警要如实提供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对反映情况不真实、填报数据不准确、报送材料不及时的,要责令补课,严肃问责。
三个规定自查自纠剖析材料范文五篇【四】
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了高检院“三个规定一个办法”相关文件要求,并根据文件精神再次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检察权依法依规正确行使。现将三个规定三个规定执行情况和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学习宣传。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加强“三个规定一个办法”的再学习、再领会,提高全体干警遵守“三个规定一个办法”的自觉性。二是强化自查自纠。
要求业务部门查看近两年案件卷宗,是否每一个案卷都有违规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情况报告记录。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本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要全面、如实、详细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三是加强监督检查。
要求检务督察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认真落实“三个规定一个办法”,结合日常调研、案件评查、检务督察等工作,加强对“三个规定一个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认真做好违反“三个规定一个办法”线索和行为的调查、追责和通报等工作,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三个规定一个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检察人员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的记录和报送方式,全体检察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举措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检察权正确行使的重要意义,携手筑牢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防护墙”。
第五篇:广东省高校三个工作规定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工作规定》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各单位: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工作规定》,《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校长工作规定》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等三个文件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12月24日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党对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的领导,促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 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党委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支持校长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委对学校内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群众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第三条 高等学校党委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第四条 高等学校党委必须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民主,科学决策;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 高等学校党委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办学,靠人民办学,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第六条 高等学校党委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创新机制,提 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 组织设臵
第七条 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委由学校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委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任期和换届的具体要求按照《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任期制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党员人数较少的高等学校党委设党委委员5至9人;党员人数在500人以上或多校区,所辖党组织驻地较分散的学校,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适当增加党委委员,一般不超过11人。规模较大(党员人数在1000人以上,其中教职工党员在500人以上)的高等学校,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委可设立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设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党委委员人数为1 5至23人,常委会委员人数一般7至9人,最多不超过11人。
第九条 不设立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党委组成人员,除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员正、副校长外,一般应考虑有党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学,科研单位的负责人等参加;设立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党委组成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员正,副校长,党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学,科研单位的负责人外,还应考虑具备条件的共青团、工会负责人等参加。第十条 高等学校党委应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工作机构。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纪委)。高等学校纪委经全校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工作。纪委由5至11人组成,规模较大的学校,纪委委员可适当增加,纪委委员人数一般不得多于同级党委委员人数。纪委书记、副书记由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并报学校党委批准。纪委书记原则上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副书记应由学校中层正职一级,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担任。
第十二条 学校纪委应设立办公室,配备适量的纪律检查员。纪委办公室可与学校监察处(室)合署办公,采取一套人员两个名称的形式,统一履行纪检、监察职能。
第三章 党委书记任职条件与人选产生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党委书记除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教育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从实际出发,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业绩比较突出。
(三)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分子政策,具有比较丰富的党务工作和治校治教经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应有高等学校工作经历。
(四)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有较丰富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组织领导能力较强,能驾驭全局,善于处理学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
(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民主作风、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
(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一般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党委书记任职年龄界限一般为60周岁。初任时,属提拔任职的年龄一般应能任满一届。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党委书记的选拔,要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扩大选人视野。具体人选产生途径:
(一)在本校内部民主推荐产生。
(二)在相关高等学校中公开推荐产生。
(三)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以在党政机关适合做高等学校工作的领导干部中选调或交流选拔。
第四章 党委基本职责
第十六条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团结和组织党内外干部群众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第十七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十八条 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
第十九条 积极推进学校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第二十条 讨论决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重要干部的任免,重要项目的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一条 积极深化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符合高等 学校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加大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
第二十二条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教学科研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和后勤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学校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倡导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第二十三条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实践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第二十四条 领导学校纪委的工作,强化党内监督,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学校人民武装和保卫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第二十五条 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定期研究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二十六条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各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经常向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发挥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按照权限履行职责。其主要职责:
(一)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议。
(二)召集和主持党委会议、党委常委会议、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
(三)主持制定党委的工作计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检查学校党委工作计划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六)负责协调好学校党委、行政、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之间的关系,支持校长在职权范围内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
(七)负责抓好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组织好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做好委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八)定期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及上级党组织报 告工作。
第五章 会议制度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党委会议,一般包括全委会议(以下简称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以下简称常委会)。凡决定学校工作中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需提交全委会或常委会讨论决定。
第二十九条 全委会在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机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设立常委会的学校,常委会在全委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委会的职权,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全委会议的决议,主持日常工作。常委会对全委会负责,并向全委会报告工作。
第三十条 设立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的议事范围主要包括:
(一)讨论决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和事业发展规划。
(二)讨论决定学校的教学、科研、党建和行政管理等重大改革措施。
(三)审议提交全委会讨论的有关决定和决议。
(四)听取并审议通过学校纪委的工作报告。
(五)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臵、人员编制及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六)审议并表决学校中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
(七)需要提交全委会讨论的其他事项。第三十一条 常委会的议事范围主要包括:
(一)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作出贯彻落实的决定。
(二)研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共青团工作、工会工作、妇女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等重大问题。
(三)讨论决定学校党委、行政(学期)工作计划。
(四)定期听取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后勤和产业开发、联合办学、学校管理和安全稳定、招生就业等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的汇报,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五)听取分管领导就所分管工作的汇报,并就某些行政工作向校长提出建议。
(六)讨论决定学校财务预决算,定期听取预算执行和学校大额资金运行情况报告;讨论决定预算外10万元或一定额度以上的投资项目或财政支出。
(七)研究决定干部的任免、晋升、奖惩、调动和重要人才的引进工作;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学校干部的推荐工作。
(八)研究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听取纪委 工作报告,研究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奖惩事项。
(九)研究向上级党委的请示和报告,落实上级党组织交办的重要任务。
(十)需要提交常委会讨论的其他重要问题。第三十二条 不设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的议事内容按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执行。
第三十三条 不设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设立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委会一般由书记召集并主持。全委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可举行。全委会进行表决时,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表决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和其他方式。
第三十四条 常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两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常委会一般由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常委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出席方可举行。常委会进行表决时,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常委人数的半数为通过。表决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和其他方式。
第六章 议事规则和决策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中重大问题和重 要事项进行决策前,必须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并由有关部门提供论证材料和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和建议。其中,属行政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党委进行决策前,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
第三十六条 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学校工作中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时,与会人员应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凡属全委会或常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无权决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
第三十七条 全委会参加人员为党委全体委员。根据议题需要,可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设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议题由党委书记与党员校长商定后提出,提交常委会决定;不设常委会的高等学校,全委会议题由党委书记与党员校长商定后提出。全委会必须围绕原定议题进行,不得临时动议。
第三十八条 常委会参加人员为党委全体常委。根据议题需要,有关人员可列席会议。常委会议题由常委或有关部门提出,经党委书记与党员校长协商后确定。常委会必须围绕原定议题进行,不得临时动议。
第三十九条 拟提交全委会,常委会研究的文件,材料或方案,除需要保密外,一般应在会前两天报送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一般应在会前一天将议题和有关材料分别送给参加会议的人员。会前,分管领导应就议题中涉及自己 分管工作的内容与书记充分沟通。
第四十条 在讨论有关议题和工作时,应首先由分管领导报告情况,其他同志不受委托不得越权代替。集体决议事项,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会议决定多个事项的,应逐项讨论通过。对带有实质性的有争议事项,如无时限要求,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充分交换意见后,再提交会议议决。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奖惩事项,应逐个表决。行政干部任免,会前应先征求校长和主管副校长的意见。在讨论有关议题和工作时,按规定应当回避的,有关人员必须回避。
第四十一条 全委会、常委会与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保密制度。除需要贯彻的会议决定、决议,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用文字或口头传达外,会议讨论发言、表决等情况,一律不得对外泄露。
第四十二条 对全委会作出的决策,如需复议的,必须经常委会(设立常委会的学校)审议,并在会前征得三分之二以上委员的同意,否则不得复议。对常委会作出的决策,如需复议的,必须经党委书记和党员校长协商,并在会前征得三分之二以上党委常委的同意,否则不得复议。
第四十三条 全委会和常委会的会务工作由党委办公室负责。会议应有专人记录,决定事项应印发会议纪要。党委办公室要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四十四条 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重要情况,来不及 召开全委会或常委会的,书记或副书记可临机处理,事后应及时向全委会或常委会报告。
第七章 执行与监督
第四十五条 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议,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由党委或行政领导班子组织实施。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相互合作,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拒绝执行。个人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在下次会议上重申,但必须自觉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以集体决定的精神对外表态。
第四十六条 党委对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党委办公室负责具体催办、协调、检查和反馈,党委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落实,除另有时间要求外,一般应在两个星期内将落实情况向书记或分管副书记报告。纪检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提出纠正建议。
第四十七条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委决定,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由个人决策,事后又不报告的;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造成错误决定的;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的,以及其他因违反本规定造成失误的,要根据事实、性质、情节,明确集体责任、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主 要领导责任,依法依纪予以追究。
第四十八条 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沟通机制,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协调一致,提高效率;坚持和完善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第四十九条 坚持每年以适当方式听取学校党代表的意见,接受党代表的监督,充分发挥党代会代表的积极作用。认真听取学校内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群众组织的意见,发挥他们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五十条 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上级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党委领导班子或党委书记属于省委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高等学校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校长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长在高等学校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高等学校管理体系,依法治校,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依照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第三条 校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 校长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持党委领导,认真贯彻党委决议。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办学,靠人民办学,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按照民 主、科学和高效的原则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六)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校长职务设臵与人选产生
第五条 高等学校设校长一人,根据学校规模设副校长若干人。高等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任期的具体要求按《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任期制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校长任职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从实际出发,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业绩比较突出。
(三)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有关法规,具有丰富的治校治教和学科建设工作经验,一般应有高等学校工作经历。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驾驭全局,善于处 理学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
(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有民主作风,大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
(六)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副校长的任职条件和资格结合岗位要求参照执行。第七条 校长任职年龄界限一般为60周岁。初任时,属提拔任职的年龄一般应能任满一届。
第八条 校长、副校长的选拔,要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扩大选人视野,具体人选产生途径:
(一)在本校内部民主推荐产生。
(二)在相关高等学校中公开推荐产生。
(三)从优秀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中挑选。
(四)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以在党政机关适合做高等学校工作的领导干部中选调或交流选拔。
第三章 校长职责权限
第九条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执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标准,接受上级机关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主持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第十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善于运用战略管理、资源整合、开放办学、团队创新、科学竞争等现代管理理念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 提请学校党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以及教学、科研、人事、外事、学生教育和管理、财务、基建、后勤等各项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实施党委的决议。
第十二条 组织拟订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章程,组织编制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学校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 组织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劳动者。
第十四条 组织开展学校的科研活动,优化科研环境,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组织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研究基地(实验室)建设和社会服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多形式合作,为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第十五条 在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以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
第十六条 依法保障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 化活动的自由,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术道德规范,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环境;加强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第十七条 组织拟订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等内部组织机构设臵方案,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运行机制;根据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权限和程序推荐副校长人选;根据学校有关决定,按照权限和程序代表学校任免(聘任,解聘)内部行政机构负责人。
第十八条 根据国家与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拟订岗位设臵方案,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审定增减人员计划,决定人员调入、调出和引进接收;组织拟订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内部津贴和工资分配方案,决定对教职员工的晋升、奖励或者处分。
第十九条 组织制定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就业方案,组织指导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对学生的奖励或处分。
第二十条 主持拟定和严格执行内部财务制度和经费预算方案,监控财务收支状况,筹措办学经费;依法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非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益,对经营性资产负有保值、增值责任。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涉外政策规定,组织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代表学校对外签约、接受各种捐赠。第二十二条 组织处理和解决教代会提案,保证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学校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 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校长办公会议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实行校长主持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依法处理校长职权范围内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或研究决定下列事项:
(一)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制定的方针政策、工作指导原则、重大改革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工作部署。
(二)学校行政规章制度,处室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的职责范围。
(三)校长任期目标、行政工作计划、学期工作安排、招生计划和校长工作报告。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学和学科发展规划,教学和科研工作计划,教育教学水平评估。
(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调入、聘任、调离、退休、延期聘任。
(六)学校教学、科研成果,行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彰。
(七)给予教职员工警告及以上行政处分、解聘,给予学生勒令退学及以上行政处分。
(八)学校预算外资金的立项和使用,较大额度的投资、贷款或引资建设项目。
(九)党委提出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落实的事项,以及校长提交的其他重要事项(包括复议事项)。
第二十六条 校长提交党委讨论决定之前,应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的事项:
(一)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基本建设规划、重大的专项工作计划和安排、联合办学等。
(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专业设臵、学生、医疗保险、人事、校办产业、后勤及其他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改革方案、工资福利分配方案及其他政策措施。
(三)学科、专业重大改革调整方案和处级行政机构设臵与调整方案。
(四)较大额度的学校预算外资金的立项和使用,较大额度的投资、贷款或引资建设项目。
(五)全校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六)学校重大资源、资产的处臵方案(包括对土地、房屋等有形、无形资产的处臵)。
(七)全校性各种委员会、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立或调整方案。
(八)党委认为应先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的事项;校长 认为需要提交党委讨论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七条 校长办公会议成员由校长、副校长组成,校长办公室、监察处、教代会执行委员会或工会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根据学校实际,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可以参加会议。
第二十八条 校长办公会议议题主要由校长或副校长提出,由校长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汇总,最后提交校长审定。党委书记,副书记可以对校长办公会议提出建议议题。学校有关部门可以提出议题,但须经主管校领导审查,并明确签署提交校长办公会议讨论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 校长办公会议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由校长或校长委托的副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的参会人数不少于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会议讨论时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在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由校长或主持人归纳总结,形成一致意见,作出决定。会议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时,应留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对于必须进行表决的事项,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人员的二分之一为通过。
第三十条 校长办公会议必须有完整记录,并按有关规定归档保存。会议作出的决定要印发会议纪要,按分工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会议决定的事项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督查督办。对会议决定在执行中因故需要变更的,应及时向校长报告。须复议的,按复议后决定执行。
第五章 校长工作程序
第三十一条 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学校行政的重大事项主要有: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方案;行政机构设臵与调整;教学科研的重大问题;经费预算;重大项目投资和经济协议;对外合作和联合办学;校内其他管理法规规定的重大问题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程序,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接受学校党委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或取得学校党委授权。一般按照如下程序执行:
(一)调查研究,提出方案。成立由学校校长或副校长牵头的专门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步工作方案。
(二)群众参与,科学决策。对初步工作方案须广泛征求相关组织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由校长办公会议专题审议后,提请学校党委集体讨论决议。
(三)责任到人,组织实施。根据党委决议,由校长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调整原定方案,应由责任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经校长同意并先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和党委决议后方可作出变更。
(四)加强督办,促进落实。校长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十二条 常规性行政事务的工作程序。
常规性行政事务工作主要有:教学、科研、人事、基建、财务等学校各类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日常性工作等。一般按照如下程序执行:
(一)校长、副校长按照各自分工、职责权限和学校规定,积极负责地独立开展工作。
(二)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出现问题应及早发现、及时解决。
(三)副校长要向校长和行政领导班子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建议和意见。
(四)完善计划,加强组织,督促检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第三十三条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程序。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事故灾难事件;网络信息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事件;考试泄密和违规事件;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公共事件。一般按照如下程序执行:
(一)学校设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各专项应急处臵工作组,事先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应急处臵工作机构全体成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事件进行处臵。一般情况下校长应亲临一线指挥。
(三)将事态及时向上级机关和学校党委报告,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指示。
(四)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
(五)应急任务结束后,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恢复正常秩序。事件处理完毕,形成书面材料,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六)形成较完整的事件处理备忘录。
第六章 协调,报告制度
第三十四条 校长和党委书记每周要定期沟通情况,建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沟通机制,加强学校党政领导沟通协调。
第三十五条 建立校长专题会议制度。校长专题会议是校长会议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解决在执行学校总体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会议的议题一般涉及2至3名主管校长分管的工作。会议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主持召开,有关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主要负责人参加。校长专题会议所研究,协调和决定的事项必须执行。校长办公室派人列席会议,并对会议纪要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反馈信息。
第三十六条 建立校长碰头会制度。研究处理学校日常行政工作中的问题,布臵、督促、检查、协调工作,加强行政领导班子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校院(处,系)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学校上下的沟通和交流,通报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研究、解决、协调校院(处,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十七条 校长每学期应向学校党委会报告1至2次 行政工作,及时向学校党委会报告贯彻党委决定和学校重大行政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接受党委的领导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校长每学年至少向学校教代会报告1次行政工作,听取意见,接受民主监督。
第三十九条 校长、副校长和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在校长任期中期和任期届满时,要向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作述职报告,接受民主测评和上级考核。
第七章 副校长工作
第四十条 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在校长领导下分管有关方面工作。副校长要完成校长分配的工作,对校长和学校党委负责,接受校长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第四十一条 副校长要协助校长开展工作,指导分管的部门(或业务)工作,协调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对于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重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要向校长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如认为需要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应先向校长请示报告,由校长提请党委会讨论决定。
第四十二条 副校长要树立配角意识,当好校长的参谋助手;要树立合作意识,加强与其他副职的相互沟通和配合;要树立服务意识,指导,帮助和带动下属工作。
第四十三条 校长和副校长之间、副校长之间要加强团 结协作,密切配合,在学校党委和校长的统一领导下,保持学校行政工作的协调一致和运转有序。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校长属于省委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据高等教育法、工会法和《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依法集体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第三条 教代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动员全校教职工,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四条 高等学校校长应当尊重和支持教代会依法行使职权,教代会应当支持和监督校长行使职权。
第五条 教代会的活动接受学校教职工的监督。
第二章 职权与职责
第六条 教代会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办学指导 思想,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报告、重大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及其他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教职工聘任、奖惩、校内收益分配等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改革方案。重大规章制度、措施和办法,由校长颁布执行。
(三)审议决定教职工校内津贴分配、公益金、福利费管理使用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事项。
(四)民主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可以向学校党委和主管部门提出嘉奖、晋升或处分、免职的建议。
第七条 教代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协助党政部门推进学校的建设、发展和稳定,组织广大教职工团结一致,服务大局,勤奋工作。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如实反映教职工的合理建议、意见和要求,征集、整理和督促落实教职工代表的提案。
(四)加强教代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
第三章 代 表
第八条 凡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的本校在职教职工,均可当选为教代会代表。教师代表应占代表总数的60%以上,女教职工和青年教职工代表应占一定比例。
第九条 教代会代表由学校各选举单位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代表的选举由选举单位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提交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审核并公示,再由选举单位按选举程序进行。教代会代表须经选举单位全体教职工过半数通过方可当选。
第十条 教代会代表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教代会代表受教职工和选举单位的监督。教职工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照规定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被罢免的教代会代表有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提出申诉意见或者提交书面申请意见。
第十一条 教代会代表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应当撤销其代表资格,由原选举单位根据选举办法进行补选:
(一)调离学校的。
(二)退(离)休的。
(三)连续两年无故不参加教代会活动的。
(四)其他依照有关法规不得担任教代会代表的。第十二条 教代会代表依法行使职责,享有下列权利:
(一)向教代会提交提案,并监督提案的落实。
(二)对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提出质询。
(三)对教代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在教代会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十三条 教代会代表依法行使职责,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认真宣传和贯彻教代会通过的决议和提案。
(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教代会的活动。
(四)听取和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做好群众工作。
第四章 会议制度
第十四条 教代会通过全体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会议、专门工作委员会会议等形式行使职权,不设常设委员会的由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
第十五条 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分定期会议和特别会议。教代会每五年一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代表大会。
第十六条 教代会召开前一个月,发出征集提案的通知,确定征集提案起止时间,并将提案表印发给教代会代表。
(一)教代会提案的征集、处理工作由工会或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小组)负责。
(二)提案内容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
活福利等方面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提案应一事一案,一般由一个代表提出,两个以上(含两个)代表附议,也可以代表团(组)名义集体提出。提案应包括案由,处理办法和解决措施等内容。
(四)由工会(或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和提案工作委员会(小组)负责审核提案。对学校有条件处理、又确需办理的提案,应当给予立案。属个人问题提案,不予立案。对未予立案的提案,应向提案人说明理由。
(五)对立案的提案须提交校党政领导办公会议讨论,由校长签署意见后交承办部门。承办部门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予以落实,对不能落实的要说明原因。
(六)对提案处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办理结果必须及时通知提案人,并将登记处理结果的提案表交工会存档备查。
第十七条 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召开前,应当举行由常设委员会主持的预备会议。教代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由上一届教代会常设委员会主持。
第十八条 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听取大会筹备领导小组报告大会筹备情况。
(二)听取关于代表资格审查或代表增补情况报告。
(三)通过大会议题和议程。
(四)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长。
(五)通过大会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九条 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由常设委员会主持,但每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由主席团主持。
第二十条 教代会主席团主要由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委员和各代表团团长组成。教代会主席团的职责是:
(一)主持新一届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
(二)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对大会议题的审议意见。
(三)讨论审议提交大会表决的议题,决议草案。
(四)主持大会期间的选举、表决事项。
第二十一条 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召开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教代会决议须全体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第二十二条 代表大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核实出席人数,与会代表须超过代表总数三分之二方可宣布开会。
(二)校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三)有关负责人向大会报告工作或对提交大会审议的提案作说明。
(四)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就上次大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情况、提案处理情况、本次大会提案征集情况向大会作教代会工作报告。
(五)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就教代会闭幕期间召开联席会
议所决定的问题向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
(六)以代表团(组)为单位,就会议报告、议案进行讨论、审议,对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草案和提交大会选举的候选人名单进行讨论酝酿。各代表团(组)将讨论、审议意见归纳整理,向主席团(或教代会常设委员会)报告。
(七)主席团或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听取各代表团(组)意见后,安排对大会决议,决定草案进行修改,并向大会作出说明。
(八)根据需要,安排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九)大会选举或对决议,决定进行表决,并宣布选举或表决结果。
第二十三条 教代会闭会期间,学校有重大事项需提交全体代表大会审议或决定的,经教代会常设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提议,可以由常设委员会召集教代会全体代表召开特别会议。
第二十四条 教代会常设委员会是教代会全体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行使职权,对教代会负责,向教代会报告工作。教代会常设委员会由教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二十五条 教代会根据需要,可在常设委员会下设臵提案审查、生活福利、教学科研、劳动人事、干部评议等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在教代会常设委员会的主持下完成教代会交办的工作。各专门工作委员会设
臵方案和组成成员由常设委员会提交教代会通过。
第二十六条 教代会闭会期间,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召开由教代会常设委员会或工会委员会主持,各代表团团长,学校工会委员会委员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常设委员会与校工会联席会议解决常设委员会职权范围内急需解决的事项。
第二十七条 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设臵各学院(系)、行政职能部门、教辅后勤实体等下属部门或单位的二级教代会。
第二十八条 教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可联合召开。
第五章 工作机构
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主要承担教代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并参加常设委员会工会联席会议。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工会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二)协助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小组)征集和整理提案。
(三)负责教代会主席团、代表团长、专门工作委员会等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工作。
(四)负责教代会代表的宣传、培训工作。
(五)协助教代会及其工作机构做好各项会议、决议和提案的落实、督办、协调、检查、反馈,以及会议材料的存档备查工作。
第三十一条 教代会可以根据代表的人数及学校的实际,组成若干代表团,并选举产生一名团长及若干名副团长。每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各代表团团长负责召集本团代表,讨论、审议会议议程、议案,酝酿、讨论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决定草案和提交大会选举的候选人名单。各代表团归纳整理本团的讨论、审议意见,向教代会常设委员会(教代会第一次会议向主席团)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学校领导班子属于省委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总工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各高等学校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试行)》(粤教工委[2000]6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