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吊篮高处坠落事故
某电信综合楼吊篮高处坠落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3年6月20日,河南省信阳市某电信综合楼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吊篮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0万元。
二、事故发生经过
信阳市某电信综合楼项目工程于2000年2月22日开工建设。发包方为信阳市某电信局,总承包方为江苏南通另一建筑公司(一级资质),该公司(一级资质)作为南通另一建筑公司的联营单位,参加了工程施工。监理单位为洛阳某建筑监理公司。
该综合楼的主体结构于2001年10月29日封顶,工程基本竣工时间为2002年12月30日。2003年南通另一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员相继撤离现场,2003年3月5日,信阳某电信局与南通某建筑公司另行签订了12万元的零星收尾工程的《工程施工协议》,该建筑公司留少量人员作工程收尾工作。
2003年6月20日上午6时30分许,该建筑公司装潢组丁某等3人在综合楼外檐更换一块中空玻璃时,因电动升降吊篮屋面挑梁配重压力不够,失去平衡,导致吊篮下滑倾斜,造成丁某等3人在约距地面60m的高度从吊篮中滑出,坠落地面,当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电动吊篮屋面挑梁配重不足,导致挑梁倾覆,吊篮下滑坠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按规定要求,该吊篮(型号为ZLD63L/63。经查产品符合有关要求)正常使用时屋面挑梁配重应为900kg(25kg×36块)。事故发生后经检查发现,吊篮屋面桃梁配重实际只有100kg(25kg×4块),因此不能平衡吊篮的倾覆力矩。2.管理方面
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按照《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要求,每天使用前必须按日常检查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并进行运行试验,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使用。吊篮中的作业人员应佩带安全带。而丁某等人私自接通吊篮的电源,在使用吊篮前,未对吊篮进行日常检查,又未按规定要求佩带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因此在吊篮发生下滑倾料时,导致3人从吊篮滑出坠落。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协调不力,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监管人员严重失职。6月16日下午,瓦工组长张某在未征得工地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发生事故的吊篮的32块配重借给上海某装潢公司使用,事后张某向项目部临时负责人、安全员葛某作了报告,并通知电工将该吊篮的电源切断;但是葛某在得知此情况后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安全管理有章不循,有令不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安全措施不落实。按照该公司规定,施工工地配电箱应加锁,由专人负责管理,用电由电工负责接线,停用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而实际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职工安全意识淡漠。材料。第三是对现场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缺少监督检查,丁某等作业人员使用吊篮过程中的一系列违章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该单位对此次事故应负直接管理责任。
四、事故的预防对策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从事特种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安全规范、规程和规章制度,严肃查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五、专家点评
此次事故的根源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落实,导致施工现场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该现场形成一种习惯,而且没有人认识到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就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有效控制建设工程伤亡事故,首先就要在制度措施上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其中的关键是贯彻落实。其次是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在这个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强化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并使之不流于形式。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也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3吊篮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分析
某建筑安装公司承包了某市某街3号楼(6层)建筑工程项目,并将该工程项目转包给某建筑施工队。该建筑施工队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不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施工之规定,未设斜道,工人爬架杆、乘提升吊篮进行作业。某年4月12日,施工队队长王某发现提升吊篮的钢丝绳有点毛,但未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安排工人施工。15日,工人向副队长徐某反映钢丝绳“毛得厉害”,徐某检查发现有约30 cm长的毛头,便指派钟某更换钢丝绳。而钟某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决定先把7名工人送上楼施工,再换钢丝绳。当吊篮接近4层时,钢丝绳突然断裂,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简述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型。建筑施工行业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1)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事故;(4)机械伤害;(5)坍塌。2.如何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措施有:(1)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
(2)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3)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防护;(4)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5)高处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
(6)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7)无法架设防护设施时,采用安全带; 3.简述钢丝绳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钢丝绳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有:(1)使用检验合格的钢丝绳,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必要时使用前要做受力计算,不得使用报废钢丝绳。(3)坚持每个作业班次对钢丝绳的检查并形成制度。
(4)使用中避免两钢丝绳的交叉、叠压受力,防止打结、扭曲、过度弯曲和划磨。
(5)应注意减少钢丝绳弯折次数,尽量避免反向弯折。
(6)不在不洁净的地方拖拉,防止外界因素对钢丝绳的损伤、腐蚀.使钢丝绳性能降低。
(7)保持钢丝绳表面的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加强对钢丝绳的保养和维护。
第三篇:一起高处作业吊篮坠落事故分析
一起高处作业吊篮坠落事故分析
一起高处作业吊篮坠落事故分析
陈国华,王怀新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浙江 杭州 310003)[摘要] 分析了杭州某工地发生的高处作业吊篮坠落事故的原因,阐述了高处作业吊篮
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事故发生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处作业吊篮;坠落;事故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69 [文献标识码] B Analysis on falling accidents of suspended powered platforms for work at heights CHEN Guo-hua, WANG Huai-xin(Hangzhou Special Equipments Inspection & Testing Institute, Zhejiang Hangzhou,310003)高处作业吊篮(以下简称吊篮)具有施工
号不同,吊篮不同的规格,如ZLP500(额定载重量为500千克)、ZLP630、ZLP800等几种。
此次发生坠落事故的吊篮,其型号为
高度大、架设方便、施工成本低等特点,在高层建筑的外墙施工和装修、高处广告牌的安装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使用量日益增加,吊篮在使用过程的因维护保养不正确而造成吊篮高空坠落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杭州某工地发生的一起吊篮在上升过程中突发坠落造成1死4伤的安全事故,并阐述了吊篮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事故发生的一些建议。ZLP800。根据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要求,该吊篮的额定载重量为800kg,升降速度为8-10m/min,钢比绳直径为特制钢丝绳Φ8.6mm,倾斜锁绳角度3°~8°,配重重量1000kg。2 事故现场查勘
在第一事故现场获知,吊篮是在上升到 1 吊篮概况
吊篮是一种通过架设在建筑物上部的 六至七楼高处坠落的。在事发后发现,此时吊篮的悬吊平台已平放在地上,没有特别严重变形(图1);左侧的提升机架体已从提升架上部的第一个螺栓孔处裂开并悬挂在半空中(图2);右侧提升机未发现破坏现象,但在安全锁进口的左侧有被钢丝绳磨损现象(图3);楼顶两支架伸出长度及配重安装正常,没有因悬挂平台坠落而发生移动或倾翻;主绳、锁绳及生命绳没有破断现象。
悬挂机构,用钢丝绳子沿建筑物立面悬挂的,依靠电机驱动作上下移动平台的一种悬挂式载人高空作业设备。由于其作业优势,在当今建筑施工中被普遍认可。一般作业吊篮主要由悬挂机构、悬吊平台、提升机、安全锁、工作钢丝绳绳、安全钢丝绳和电气箱及电控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为便于运输和搬运,产品出厂以及运输时按部件或组、零件进行分解,至现场后拼装成整机。根据型
图1 坠落的悬吊平台
图2悬挂在半空中的左侧提升机及提升架体
图3 右侧安全锁磨损情况 3 技术分析 3.1 现场鉴定
根据现场确认可以排除以下几种情况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1)超载
由于当时作业时吊篮上共有5名工人和一块幕墙玻璃(120kg),而吊篮的额定载荷有800kg(型号ZLP800),根据计算,吊篮未超载。
(2)与固定物干涉 初步分析,施工现场为玻璃幕墙(图2),吊篮出事故的位置均已安装上玻璃,所以在吊篮上升过程中不可能是因为固定物(如脚手架钢管伸出)与悬吊平台干涉造成坠落事故。(3)疲劳破坏 从破坏结构件的断口分析,方管四周无
旧疤痕、裂纹等;再说该吊篮的生产日期为2006年,产生疲劳破坏的概率非常小,所以应该排除了疲劳破坏的可能; 3.2安全锁检测
对事故吊篮的两只安全锁,委托上海市
建设机械检测中心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符合GB19155-2003要求。3.3材料化学成份检测及结构分析
对事故吊篮左侧提升机安装架的材料
进行化学成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材料符合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中Q235B的化学成分要求。
在化学成分符合Q235B的前提下,对安装架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测。据厂家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安装架的空心方管规格为40×60×3mm。对破坏的安装架进行测量后发现,空心方管的实际壁厚与理论设计有些出入。实际测量壁厚仅为2.20mm,负偏差达到0.8mm。根据GB/T6728-2002《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规定,厚度负偏差上限为10%及0.3mm,空心方管在壁厚方面不符合要求。
空心方管在螺栓开孔处受力时存在应力集中。在事故现场发现,侧面提升架的方管立柱,在螺栓开孔处的一侧(与悬吊平台连接侧)未采用加强板加强(图4),有应力集中,存在设计上的不合理,是导致安装架首先在螺栓开孔处撕裂的原因。
图4 破坏的安装架 3.4提升机检验
从左侧安装架破坏情况和右侧安全锁锁口处的伤痕分析(图3所示),可以确认吊篮在上升过程中出现了左、右两端存在高低差现象。又根据右侧安全锁锁口处的伤痕分析,悬吊平台的右侧低于左侧时会发生安全锁锁口左边受磨损。于是初步判定左侧提升机上升速度低于左侧提升机速度。因此,对右侧提升机进行拆机,检查是否有异常。通过解剖右侧提升机发现,导致吊篮坠落的直接原因是蜗杆蜗轮的动力没能有效地得到传递。从图5可以看出,减速箱内几乎没有润滑油,蜗轮与蜗杆因没有足够的润滑油而产生磨擦,最终导致蜗轮的齿完全磨光。
图5 蜗轮蜗杆磨损情况 3.5 吊篮坠落过程推断
(1)此次坠落事故的发生,直接原因
是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缺少对提升机的维护保养,导致右侧提升机因故障而下滑;
(2)右侧下滑,右侧安全锁起作用,此时吊篮处于上升状态,左侧提升机继续上升;
(3)左侧提升机继续上升,悬吊平台
左右两侧高低加大,对左侧提升机安装架的受力最不利,特别是螺栓开孔处,存在应力集中,所以最先在这位置破坏;(4)左侧提升机和安装架上部分与悬
吊平台分离(如图2),此时悬吊平台左侧也开始下降;
(5)当左侧下降到一定位置时,右侧
安全锁因角度不断减小,安全锁被自动打开。此时,左右两侧同时下降,最终悬吊平台落地(如图1)。4 事故分析结论
经过对现场勘查、检测,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导致此次吊篮坠落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点:
(1)吊篮维修保养不到位。对提升机应作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减速箱润滑油。如果能及早发现减速箱少润滑油或有漏油现象,也不会出现蜗轮齿磨光。
(2)事故吊篮平台出现结构断裂,说明厂家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一面。即使在安全锁、提升机都不起作用的情况,单侧钢丝绳也应能拉起整个吊篮平台而不至于悬吊平台撕裂。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如要求作业人员离开地面时必须扣上安全带,也不会导致作业人员坠落死亡的事故(事故发生时吊篮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是扣在吊篮栏杆上而不是扣在生命绳上)。5 建议
(1)为确保吊篮安全施工,必须建立由吊篮操作人员和专职人员相结合的常规检查和保养维护制度,确保吊篮的正常完好状态。并严格按照保养维护制度逐条检查,有问题马上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
(2)生产厂家应对吊篮的结构进一步分析,改进其中的不足之处。吊篮不属于国家特种设备,却是高空危险作业设备。厂家应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不能有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3)加强对吊篮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当吊篮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工回地面,不允许带“病”工作。
第四篇: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1、凡四米以上的在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三到六米宽的安全网,在施工层还要随着建筑结构的上升支一道2米宽的安全罩,从事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三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并要保证安全网的可靠,如果施工层采取立网要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 物一米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要注意选用质量合格的安全网,严格用丙轮网做平网,安全网要随外檐施工自上而下地逐步拆除,特别是首层 网必须在确定高空作业完成时方可拆除。
2、各种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标准,架子高度达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超过十五米的架子必须另拟订支搭方案,使用板式脚手架时,要特别要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结牢靠,升桥降桥时要挂好安全绳,并保证桥两端升架同步,升降桥架的人要将桥架的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专用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3、在施工中要做好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和阳台防护:
1、预留洞口可以采用预埋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等方法进行防护,同○时要建立洞口防护的管理方法,防止有人随意拆动洞口的防护。
○
2、楼梯口可以绑临时护身栏或用卡具式防护进行防护,阳台口可以绑护身栏挂立网或用卡具。
4、对于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不准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疯病等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空作业。
5、在高处作业的人员衣着要灵活,不准穿拖鞋、高跟鞋或者赤脚作业,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支架吊篮上下。
6、不准在六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从事露天高空作业。
7、使用高凳和梯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梯只准一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到70度为宜,梯子下角要采○取防滑措施。
2、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60度,两梯要拉牢,移动梯子时,○梯子不准站人。
3、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上一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
4、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可靠防护措施。○
8、在设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还要挂好安全带,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上行走。
第五篇: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
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24”
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
2017年4月24日12时40分左右,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车间提升机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一般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4万元(不包括事故罚款)。
4月24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安监部门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程序>的通知》(鲁安监发〔2017〕33号),滕州市安监局向滕州市人民政府请示成立事故调查组,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24”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确定市安监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官桥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为调查组成员单位,并邀请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4月28日,调查组由市安监局牵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对该事故进行调查。
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勘查事故现场、调查询问当事人、查阅有关证件和资料以及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
电机规格型号为YX3160L-4-15,生产厂家为山东淄博博山电机厂,检验合格,2012年6月出厂,安镇水泥2012年7月购置使用。
减速机规格型号为JZD500,生产厂家为博山减速机厂,检验合格,2012年6月出厂,安镇水泥2012年7月购置使用。
(三)环境情况
4月24日,天气多云转晴,14-27℃,南风3-4级,空气质量指数80(良)。
(四)人员及其状态
丁行航,男,32岁,安镇水泥机修工,济宁市微山县欢城镇西门外人,身体健康,事发前未饮酒,2017年4月24日14时26分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一)事故发生经过
4月24日12时30分许,安镇水泥包装车间水泥包装工刘春祥吃过午饭后,到提升机下端控制开关启动提升机按钮,发现提升机没有反应,走到装车棚下喊机修工丁行航,丁行航从宿舍走出来,刘春祥对他大声说“提升机坏了”,说完之后就到包装车间北侧的小包装机包装水泥去了。丁行航回到宿舍穿戴好安全带和安全帽,前往包装车间上方的提升机维修操作平台查看提升机状况。随后,另一名机修工魏永印也跟着去维修。
12时40分左右,丁行航查看完情况后,脚踩在减速机上,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包装车间和机修班未申请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手续,未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2.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安镇水泥未对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考核,未督促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专门的安全培训。
3.检维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镇水泥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包装车间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高处维护作业时未安排现场监护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作业行为。
(三)事故性质
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询问和查阅资料以及分析论证,事故调查组一致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四、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认定及处理建议如下:
(一)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1.丁行航,安镇水泥机修工,群众,具体负责机修班工作。对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认识、分析和判断不足,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擅自从事高处维护作业,未履行高处作业审批手续。对该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在事故中死亡,建议免予追究责任。
安监局对其处以2016年年收入30%的罚款;同时,建议重新参加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并由有管理权的党组织给予其相应党纪处理。
对以上事故责任人除丁行航外,建议由各自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及单位内部管理规定分别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送滕州市监察局、安监局。
(二)对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1.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该事故发生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项规定,建议由滕州市安监局给予其罚款人民币20万元整的行政处罚,并对其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同时,建议其向滕州市官桥镇人民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2.滕州市官桥镇人民政府是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单位,对安镇水泥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该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建议其向滕州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五、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这起事故损失惨痛,教训深刻,暴露出当前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安镇水泥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执行
执行高处等危险作业审批手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检维修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发现消除存在的隐患,全力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
3.滕州市官桥镇党委、人民政府,要强化属地监管责任落实,对属地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管理,持续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突出检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督促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确保按规范生产经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附件:滕州市人民政府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24”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
滕州市人民政府滕州市安镇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4·24”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组
2017年5月27日
附件:
滕州市人民政府
成员:刘守柱
滕州市安监局副局长(兼)
燕
勇
滕州市官桥镇党委副书记(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