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指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有关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或其他个人原因导致年报信息发生重大差错、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时的追究与处理制度。
第三条 公司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的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四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会计机构负责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条 本制度所指的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等情形。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违反《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法律法规规
定的公司公告,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违反中国证监会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有关挂牌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年报信息披露指引、细则、通知等,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公司章程、本制度以及公司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未按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规程办事且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重大失误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错的情形以及其他个人原因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六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
(二)有责必问、有责必究原则;
(三)权力与责任相对等、过错与责任相对应原则;
(四)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差错的认定与处理程序
第七条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性质是判断该会计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
第八条 对前期已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中财务信息存在差错进行更正的信息披露,应遵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试行)》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董事会秘书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会计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抄送监事会。
第三章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十条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标准:
(一)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认定标准:
1、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未按规定披露的。
2、主要税种及税率、税收优惠及其依据未按规定披露的;
3、公司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不充分完整的;
4、公司财务报表范围信息披露不完整的;
5、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或有事项未披露的;
6、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的。
(二)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认定标准:
1、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的重大合同或对外投资、收购及出售净资产等交易;
2、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
3、其他足以影响年报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重大事项。第十一条 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
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不一致,包括以下情形: 原先预计亏损,实际盈利;原先预计扭亏为盈,实际继续亏损;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实际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实际净利润同比上升。
第十二条 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与实施不符情况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公告。
第十三条 对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由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相关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的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等,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第四章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公司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影响监管部门及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十五条
因出现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监管措施的,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应及时查实原因,采取相应的更正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打击、报复、陷害调查人或干扰、阻挠责任追究调查的;
(二)不执行董事会依法做出的处理决定的;
(三)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的。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
(一)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的;
(二)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损失的;
(三)确因意外和不可抗力等非主观因素造成的;
(四)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的情形的。
第十八条
对责任人做出责任追究处罚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九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主要行使包括:
(一)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二)通报批评;
(三)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四)赔偿损失;
(五)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在进行上述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由董事会视事件情节进行具体确定。上述各项措施可单独使用并可并用。
第二十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结果纳入公司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
第二十一条 公司董事会对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认定及处罚的决议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 半年报的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参照本制度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公司法》、《证券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执行;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相符时,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7年4月26日
第二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年报信息披露责任人的问责力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40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三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等情形。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二)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三)其他年报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不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和《规范运作指引》等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四)业绩预告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存在重大差异;
(五)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错的情形。
第五条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
(二)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原则;
(三)权力与责任相对等、过错与责任相对应原则;
(四)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六条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性质是判断该会计差
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反映在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重大遗漏信息补充、业绩预告修正等情况,或出现被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重大差错的其他情形。
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具体认定标准:
(一)涉及资产、负债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二)涉及净资产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三)涉及收入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收入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四)涉及利润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五)会计差错金额直接影响盈亏性质;
(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以前财务报告进行了更正;
(七)监管部门责令公司对以前财务报告存在的差错进行改正; 上述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第七条公司对以前已经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需要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第八条对前期已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中财务信息存在差错进行更正的信息披露,应遵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及《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会计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之后,提交董事
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并抄报监事会。公司董事会对审计委员会的提议做出专门决议。
第三章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十条重大信息遗漏的认定标准
公司购买或出售资产、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对子公司投资等)、提供财务资助、提供担保、租入或租出资产、签订管理方面的合同(含委托经营、受托经营等)、赠与或受赠资产、债权或债务重组、转让或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签订许可协议等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且未经公告披露的信息遗漏,属于重大信息遗漏:
(一)交易涉及的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0%以上,该交易涉及的资产总额同时存在账面值和评估值的,以较高者作为计算数据;
(二)交易标的(如股权)在最近一个会计相关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三)交易标的(如股权)在最近一个会计相关的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四)交易的成交金额(含承担债务和费用)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五)交易产生的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上述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第十一条 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
(一)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不一致,包括以下情形:原先预计亏损,实际盈利;原先预计扭亏为盈,实际继续亏损;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实际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实际净利润同比上升。
(二)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虽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一致,但变动幅度或盈亏金额超出原先预计的范围达20%以上。
第十二条 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
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的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认定为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
第十三条 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与事实不符情况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公告。
第十四条 对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相关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的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等,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第四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除追究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直接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六条 因出现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被监管部门采取公开谴责、批评等监管措施的,证券部在董事会秘书领导下负责收集、汇总与追究责任有关的资料,按规定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案,逐级审批后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在对责任人作出处理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或者加重惩处: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系责任人个人主观故意所致的;
(二)干扰、阻挠事故原因的调查和事故处理,打击、报复、陷害调查人的;
(三)明知错误,仍不纠正处理,致使危害结果扩大的;
(四)多次发生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
(五)董事会认为的其它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
第十八条 对责任人作出责任追究处罚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
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九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包括:
(一)公司内通报批评;
(二)警告,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三)调离原工作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四)经济处罚;
(五)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结果纳入公司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
第二十一条 公司董事会对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认定及处罚的决议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本制度第一条所述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制度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依据实际情况变化需要修改时,须由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自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生效实行。
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对年报信息披露责任人的问责力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确保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 “《会计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等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各部门 相关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三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会计机构负责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条 本制度所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等情形。具体包括以下情形:(一)违反《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三)违反中国证监会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有关挂牌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年报信息披露指引、细则、通知等,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不良影响的;
(四)违反《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本制度以及公司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存在重大差异;(六)业绩预告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存在重大差异;
(七)未按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规程办事且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重大失误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九)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错的情形以及其他个人原因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二)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原则;(三)权力与责任相对等、过错与责任相对应原则;(四)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六条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性质是判断该会计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第七条 财务报告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一)涉及资产、负债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200万元;(二)涉及净资产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200万元;(三)涉及收入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收入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200万元;(四)涉及利润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200万元;(五)会计差错金额直接影响盈亏性质;(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以前财务报告进行了更正;(七)监管部门责令公司对以前财务报告存在的差错进行改正。上述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第八条 对前期已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财务信息存在差错进行更正的信息披露,应遵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公司内审部门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会计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抄送监事会。
第三章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十条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标准:(一)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1.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未按规定披露的;2.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不充分完整的;
3.主要税种及税率、税收优惠及其依据未按规定披露的; 4.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信息披露不完整的; 5.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遗漏的;
6.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或有事项未披露的; 7.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或披露错误的。
(二)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1.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l0%以上的重大合同或对外投资、收购及出售净资产等交易;
2.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l0%以上的担保或对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人提供的任何担保;
3.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l0%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 4.其他足以影响年报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重大事项。第十一条 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一)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不一致,包括以下情形:原先预计亏损,实际盈利;原先预计扭亏为盈,实际继续亏损;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实际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实际净利润同比上升;
(二)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虽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一致,但变动幅度或盈亏金额超出原先预计的范围达20%以上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
第十二条 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 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的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认定为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
第十三条 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与事实不符情况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公告。
第十四条 对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由公司内审部门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相关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的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等,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第四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除追究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直接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或信息披露负责人,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
公司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影响监管部门及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第十六条 因出现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监管措施的,公司内审部门应及时查实原因,采取相应的更正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故意所致;(二)打击、报复、陷害调查人或干扰、阻挠责任追究调查的;(三)明知错误,仍不纠正处理,致使危害结果扩大的;(四)不执行董事会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的;
(五)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的。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一)有效防止或阻止不良后果发生的;(二)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损失的;(三)确因意外和不可抗力等非主观因素造成的;
(四)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的情形的。
第十九条 对责任人作出责任追究处罚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二十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包括对公司内部人员:(一)公司内通报批评;(二)警告,责令改正并做检讨;(三)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四)赔偿损失;(五)解除劳动合同。对公司外部人员,将提请或建议有权部门作出相应的处理或处罚。
公司在进行上述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由董事会视情节进行具体确定。上述各项措施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
第二十一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结果纳入公司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
第二十二条 公司董事会对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认定及处罚的决议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半年报的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参照本制度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修改时亦同。
XX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X年X月X日
第四篇:新三板公司报告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对年报信息披露责任人的问责力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确保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 《公司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 简称“ 《会计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股 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 露细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等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三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会计机构负责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条 本制度所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 重大差异等情形。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违反《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违反中国证监会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有关挂牌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年报信息披露指引、细则、通知等,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公司章程》、本制度以及公司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使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未按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规程办事且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重大失误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错的情形以及其他 个人原因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施责任追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二)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原则;
(三)权力与责任相对等、过错与责任相对应原则;(四)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六条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性质是判断该会计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
第七条 财务报告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一)涉及资产、负债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 万元;
(二)涉及净资产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资产总额 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 万元;(三)涉及收入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收入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200 万元;
(四)涉及利润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 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 万元;
(五)会计差错金额直接影响盈亏性质;
(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以前财务报告进行了更正;(七)监管部门责令公司对以前财务报告存在的差错进行改正。上述指标 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第八条 对前期已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财务信息存在差错进行更正的信息披露,应遵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中 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 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 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会计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抄送监 事会。
第三章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十条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标准。
(一)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1、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评估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未按规定披露的;
2、主要税种及税率、税收优惠及其依据未按规定披露的;
3、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不充分完整的;
4、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信息披露不完整的;
5、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或有事项未披露的;
6、关联方或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的。
(二)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即认定为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1、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合同或对外投资、收购及出售净资产等交易;
2、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的担保或对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人提供的任何担保;
3、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l0%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
4、其他足以影响年报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重大事项。第十一条 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不一致,包括以下情形:原先预计亏损,实际盈利;原先预计扭亏为盈,实际继续亏损;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实际净利润同比下降; 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实际净利润同比上升。
第十二条 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与事实不符情况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公告。
第十三条 对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由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 明相关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的处罚意见和整改措 施等,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第四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公司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影响监管部门及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十五条 因出现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 示函的、责令改正等监管措施的,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应及时查实原因,采取 相应的更正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
(二)打击、报复、陷害调查人或干扰、阻挠责任追究调查的;
(三)不执行董事会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的;
(四)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的。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
(一)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的;
(二)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的;
(三)确因意外和不可抗力等非主观因素造成的;
(四)董事会认为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的情形的。第十八条 对责任人作出责任追究处罚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九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包括:(一)责令改正并做检讨;
(二)通报批评;
(三)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四)赔偿损失;(五)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在进行上述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由董事会视事件情节进行具体确定。上述各项措施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
第二十条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的结果纳入公司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
第二十一条 公司董事会对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认定及处罚的决议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季度报告、半年报的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参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修改时亦同。
xx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
第五篇:年报信息披露常见问题详解
年报信息披露常见问题详解 阅读:6172016-03-08 17:05 标签:新三板信息披露年报摘要年报常见问题解答
披露年报的当天还需要披露哪些公告?审计报告落款日期如何确定?董事会、监事会召开日期与预披露日的关系怎么样的?是否可以变更年报的预披露时间?下文以Q&A的形式为您详细解答:
1.披露年报的当天需要披露哪些公告?
答:挂牌公司在年报预披露日需披露以下公告:(1)报告(2)年报摘要
(3)董事会决议公告(4)监事会决议公告
(5)关于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公告(需用XBRL编制,20日后召开)(6)关于预计2016年日常性关联交易的公告(如有)。
(7)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
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如有利润分配议案,需写明议案的内容,即使当不进行利润分配,也要写明不分配。由于股东大会需要由律师见证,因此股东大会通知中出席人员要有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在披露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的同时还需披露法律意见书。2.年报披露前需向券商提供什么文件?
答:年报需至少在预披露日前两周左右给到督导员(尽量提前多点时间,以便督导券商更好的检查,如果提交时间太晚导致券商无法审核的,我司将出具风险提示公告),督导组会安排CPA和律师审核。预披露日前挂牌公司需提交以下文件:
(1)报告全文、摘要、董事会决议公告、监事会决议公告、临时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关于日常性关联交易的预计公告(如有)的pdf版本(即所有上传版本公告);
(2)年报及临时股东大会通知的XBRL版本(需要使用新版2.1的软件编制且通过校验),如未通过校验,督导员将无法上传!!
(3)经董事、监事签字的决议pdf扫描件,年报及摘要、董事会决议公告、监事会决议公告、临时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关于日常性关联交易的预计公告(如有)盖章版本的pdf扫描件;
(4)审计报告原件的扫描件,财务报表下方有三位相关人员的签字;(5)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书面确认意见;(6)监事会对年报的审核意见;
以上文件均为股转系统备查所需。如无法提供,我司将视情况向股转系统反应,并出具风险提示公告。
3.年报中是否需要包括审计附注?为什么XBRL编制工具里只能填写至四大财务报表? 答:年报必须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附注(如未披露附注,股转会处罚)。挂牌公司在用XBRL编制年报时只能填写至四大财务报表,侍从XBRL导出word版本后手工粘贴审计报告附注。注意:挂牌公司首先需要在XBRL中编制年报,完成后导出word,在word上调整格式,并粘贴审计报告附注。如有内容修改请在XBRL和导出的word上分别修改,即无需反复导出word。定稿后请务必校验XBRL文件,通过校验后导出XBRL的最终版,文件名无需修改。定稿的word文档直接转换成pdf版本。
特别提醒上传版年报中的审计附注必须是最终版的审计报告附注!4.审计报告出具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审计报告出具时间是在董事会召开后,一般建议与董事会召开日同一天。5.董事会、监事会召开日期与预披露日的关系
答:根据信息披露相关制度规定,挂牌公司必须在董事会、监事会召开后两日内发出公告,因此与年报同时公告的董事会决议中董事会召开时间理论上说可以为预披露日同一天,也可以是前一个或前两个工作日。但是一般建议董事会召开日期与预披露日为同一天。6.是否可以变更年报的预披露时间?是否需要做变更提示性公告? 答:因特殊原因需变更预约时间的,主办券商可以协助挂牌公司在原预约披露日5个转让日前通过BPM报送端进行修改(无需披露更正公告),全国股转公司原则上只接受一次变更申请,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调整。
在5个转让日内需要变更预约披露时间的,挂牌公司需发布《关于延迟披露年报的提示性公告》。
7.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该如何披露? 答:挂牌公司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向主办券商送达定期报告的同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董事会针对该审计意见涉及事项所做的专项说明,审议此专项说明的董事会决议以及决议所依据的材料;
(二)监事会对董事会有关说明的意见和相关决议;
(三)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专项说明; 上述三个文件将与年报一并披露。
8.普通股股本结构中,某股东即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又是董、监、高,该如何填写持股数?
答:需分别在两处填写持股数。例如某股东即是实际控制人又是董事长,假设此人持有560万股,占比56%,那么控股股东这一行要填,董、监、高这一行也要把560万股计算进去。9.年报合并利润表中,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成本的填写有什么要求呢?
答:合并利润表中的二、营业总成本是指第二项所有填列内容的加总,营业成本只是与营业收入对应的成本部分。
一、营业总收入也是一个汇总数,如果没有利息收入、没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话,则营业总收入等于营业收入。
10.在12月31日前进行股票发行的公司,已收到定增款项,办理了验资手续,但尚未取得股转同意函或已取得函但尚未办理股份登记,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年报中股本结构是填写定增前的股本结构,还是定增后的股本结构?
答:根据股转系统最新的口头指导,定增是否完成以在中登办理股份登记为准。因此,若在12月31日前没有完成股份登记,一律视为定增未完成,年报中的股本和资本公积数据以定增前的为准,股本结构也应填写定增前的股本结构,收到的定增款项在年报中作为负债披露。年报披露后,公司若有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意向,资本公积以年报披露数据为准,股本以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的股本数为准。
10.年报中填列的持股情况,是填直接持股数还是直接加间接持股数? 答:均为直接持股。
11.第二节主要会计数据和关键指标中是否每个项目的增减比例都要填列?
答:不是。毛利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的增减比例无需填列,可以用“-”表示。
12.核心员工是否就是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的核心技术人员?
答:核心员工不是核心技术人员,核心员工需由公司董事会提名,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和征求意见,由监事会发表明确意见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4.证券简称变更的特别处理
答:如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请挂牌公司提前向督导员提交说明,证券简称需申请变更,同时披露公告。如果还有其它疑问,可以通过邮箱chinaneeq@163.com交流。董监高买卖公司股份不可触碰的红线 阅读:812016-03-23 17:38 标签:新三板上市公司短线交易窗口期权益变动
【问】挂牌公司董监高可以在公司年报披露前几天,买卖公司股份吗? 【答】目前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公司内部人员在信息披露前的敏感期内交易本公司股票有明确的严格规定,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前的30个交易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针对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但股转系统要求主办券商督促提醒各挂牌公司的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内部人员,严格遵守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不当利益的基本法律原则。对于确已知悉与年报特别是其中财务数据相关的内幕信息,而仍交易本公司股票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全国股转公司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触犯《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将依法移送证监会处理。
近期不少博友问到了年报期间买卖公司股份的问题,上文先以问答形式回复各位博友。那么董监高买卖公司股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新三板工作室特别整理买卖公司股份不可触碰的红线:
一、窗口期的规定
下列时点前董监高不能买卖股票:(1)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
(2)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前10日;
(3)重大事项筹划至公告后2个交易日。
二、短线交易的规定
所谓短线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大股东,在法定期间内,对公司上市股票买入后再行卖出或卖出后再行买入,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限制。公司董事会不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公司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内幕信息的规定
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为法定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对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四、股东权益变动的规定r>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持有5%以上权益的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需要披露。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行政划转或者变更、执行法院裁定、继承、赠与等方式(5种),拟达到或者超过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披露。在作出报告、公告前,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持有5%以上权益的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行政划转或者变更、执行法院裁定、继承、赠与等方式,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需要披露,在作出报告、公告前,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董监高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能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