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校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校园——人类灵魂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莘莘学子求职上进的理想殿堂,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方文明净土。然而近段时间以来,接二连三发生在国内各地的校园血案消息频频传来,如晴天霹雳,全民一片震惊,人人深恶痛绝。为报复社会,歹徒选择无冤无仇脆弱的孩子们下手,可谓处心积虑,禽兽不如。面对一桩桩惨无人性的校园血案,人们在悲伤、流泪、指责、愤懑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一、造成校园惨案的原因分析
郑民生,陈康炳、徐玉元、王永来的行为是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此类案件的频发,有众多的外因与内因,但无论如何?犯罪分子向无丝毫还手之力的孩子下手是不可饶恕。但值得警醒的是:如果人人多献出一点关爱,社会多承担一份责任,相关部门把工作做得更到位些,相信校园周边会多一份安宁,人们会多一份美好,家庭会多一份幸福,整个社会自然就增添了几分和谐。
(一)薄弱的校园安保网,是造成惨案的直接原因
校园安保机构形同虚设。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汉仁说:“我们也想聘请保安,但是苦于无编制。”无编制,就没有请保安经费,况且又不可能向学生收取。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目前国内的中小学校虽然设有校园安保机构,但大多形同虚设,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极为少见,虽然学校设有门卫,也大多数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仅仅起个开门关门或传话作用,一旦发生意外,门卫也只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不要奢求他去保护学生了。很多学校人心涣散,人们明哲保身,正不压邪。有的学校连调皮的学生都不敢管,因为管教严格了有可能遭到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歹徒想到校园找学生下手报复社会,成功率可达100%。多桩血案中,如果歹徒用的不是刀而是抢,后果更不堪设想。
公安机关疏于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排查以及特定时间段安保措施的缺位。纵观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秩序,无不是混乱中存在治安隐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社区的闲散人员,精神病患者等存在重大的治安隐患。巡逻盘查力度不够,以及对特殊人员的动态管控不到位给行凶者有了可乘之机。公安机关虽说24小时值班备勤,备勤民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民警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制,犯罪分子选择早上学生上学时间段---7点至8点之间,此时我们的社会治安维护者要不还在家中或正在赶往上班的路上,在此时间段里,我们不说接处警时间的延误,即使警察快速反应到达现场,惨案已经发生,甚至凶手已经逃离现场已成为一大不争的事实,因而公安机关对特定时间段的校园安保制度以及措施的缺失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是造成惨案的重要原因
首先,“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容质疑,但发展中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是铸就行凶者扭曲心态不可忽视的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两极悬殊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打工人员一旦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流通起来,明显感觉到自己地位的低下,感到社会的不公平。教育,医疗,社保,升学,户籍,就业等无不让其感到社会的不公平,特别是遭到国家公职人员的轻视、别人的唾弃、他人的白眼,他们就会把自身的遭遇、对现实的不满归咎于政府、社会,轻则偷、抢、绑架勒索,一旦走投无路,他们就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杀人放火,报复社会。喧嚣的时代里,强者狞笑不时上演,弱者唯有在泥潭中苦苦的挣扎,诸事不顺的困顿者,心态会是一种怎样的自卑与无助,而占有资源之利者又无视自己的张狂给弱者带来的心理落差,绝望者手握的杯具只是向里还是向外的问题了,而无论是在沉默中自弃还是歇斯底里的对外倾泻,后果都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其次,政府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一切以人为本,而一些人的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弱者怀窜着牢骚埋怨投奔于充当维护正义的政府部门,然而,形成群众跑来跑去,部门推来推去,领导踢来踢去,最后问题哪里来还是到哪里去的尴尬局面,甚至政府有时为既得利益者充当狼狈为奸的帮凶,犹如大山压顶般的共同作用于弱者身上,弱势者心怀冤屈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帮助,反而受到不应有的蔑视,病态心理雪上加霜,加之孤僻的性格,自己无法解开社会各方面架在内心的精神枷锁,个人将痛苦无限放大,社会对这些人的关注不够不说,部分官员还堵塞精神疏通的渠道,加气打压。凡事都讲求一个度,压力太大了不像火山一样喷射才怪。
再次,基层组织管理脱节,不能掌握辖区内人员情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苗头,不能及时将矛盾化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资精神享受是,不要忘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为改革开放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普通工人和农民。我非常怀念上世纪的街道居委会,作为一个基层组织,她将本辖区内的所有居住者视为自己的家人,平时戴着红袖标在辖区巡逻,对辖区内的人员了如指掌,哪个有情绪她们就会及时靠上去做工作,哪家有矛盾她们就会及时上门去调解,哪家有困难她们就会发动大伙协手帮助他,使孤独无助的人感到人情温暖,使烦闷暴燥的人变的安祥舒畅,使想走极端的人感到社会的温暖。
(三)网络舆情导向的方式方法不当是造成校园血案风气的间接原因
国内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接二连三发生8起性质相似,情况雷同的校园血案,在社会上形成的一股如此丑陋风气----网络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深思:从第一起南平惨案的发生、发展,以及行凶者郑民生的审判、执行等全过程,新闻媒体可谓全程跟踪,细微报道不尽详实。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学习、模仿能力惊人,不可否认,社会上现处郑民生一类的大有人在:下岗失业、工作不顺、婚恋受挫、家庭不幸,自感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内心一种被社会抛弃,遗落的感觉日积月累,隐藏在心底的宣泄压力,报复社会的导火索在信息时代的电视,网络,报纸上学以致用,何以解恨:中小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儿童反抗能力弱,操作起来简单,后果又风风火火。
二、综合治理校园安全的基本对策
青少年----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胡总书记,温总理高度重视,对国内接连发生的侵害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血案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国维稳办、公安部召开了多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目的就是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化解一切社会矛盾潜在的毒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生活压力增大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事物间的发展变化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有果必有因,社会矛盾纠纷的存在是一切不和谐因素积累,爆发的潜在因素,温总理在2010年度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政府要有力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建设,政府真正充当起维护百姓合法权益的角色,全面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校园血案事件行凶者多为各方面的积怨太深,感慨生活难以为继将怨恨抱怨于社会。政府在制定相关保障性帮扶政策时,多给以弱势群体一些关怀和照顾,如在就业,医保,升学,低保等方面多给以一些人性关怀,让积怨中的人切实感受社会阳光般的温暖,让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阳光照亮阴暗的心灵,抚慰病态心灵的积恨和创伤。
(二)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秩序
大力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是减免惨案发生的重要举措。主管治安的公安部门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迅速落实整改措施;组织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特警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力度,尤其是上学,放学等重点事件段,多警钟形成联动应急机制;建议学校增加安保人员配臵,装备配备,健全制度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门口设立专门警务室,或治安岗亭,督促学校严格门卫查验制度,指导学校校园大门,围墙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制定应急处臵预案;发挥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保卫组织,配备专业保安力量和必要的防护装备,加强校园内部的巡逻守护。
(三)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政府牵头,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长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常抓不懈是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有力措施。治安事件预防重于泰山,民政,卫生部门切实落实好相关政策对街头流浪人员,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管控,教育部门抓好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公安机关作为一支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力量,在维护校园安全、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中,充分发挥独特的作用。要积极献计献策,对安全防范工作和群众性防范组织提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要在综合治理的格局下,增加主动性、协作性,对群众性的防范组织进行组织安排;各职能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要在防范工作中进行合理的协同配合,特别是要对群众性组织提供及时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多管齐下为广大师生构筑一道厚实的校园安全网。
(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提高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改进报道的方式方法,引导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是让类似案件止步的重要措施。校园血案不光在中国发生,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同样有过类似经历,为何在中国会形成一种丑陋风气,而国外面对类似案件发生后却能迅速有效止步,如德国,在面对校园事件时,简明扼要的报道案发情况,着重报道政府在加强校园安保方面紧急做出的各项举措,以及校方如何加强内保,如何配合政府机关落实各项措施,无形中给人的映象是校园里都筑起了坚强的防护墙,氛围让一些蠢蠢欲动的犯罪分子有预谋都不敢有所举动。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可以好好学学国外相关方面的工作。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公安机关的严密防范,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纯净的校园一定会回归自然与安宁,孩子们幼稚的脸蛋一定会绽放出更加可爱的笑容!
第二篇: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培训作业
单 位:周至六中
姓 名:刘 文 斌
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培训作业
周至六中刘文斌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温总理在一次有关校园安全的工作会议上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生的安全及安全教育已摆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教师,对校园安全工作又应该有怎样的认识和防范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校园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制度必须健全,不能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整改。一方面要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比如门卫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检修制度、食品安全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体育课实验课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要把制度真正落实为具体的措施,切实遵照执行。
二、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设施
学校的环境不安全是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首要因素。对于校园内存在的明显不安全因素,学校要采取积极并且切实的措施进行防范,仅仅靠提醒学生等从主观上加以注意,不能视为已有效消除了明显的不安全因素,还要及时完善或者修缮。
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渐养成安全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心理素质,掌握安全技能和自护自救技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安全教育日活动、安全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消防演
练、紧急疏散演练等等。还要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和顺利。学校对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引领、教导作用。同时,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潜移默化的向孩子传递安全自护知识,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和技巧。
四、及时救助受伤害的学生
如果学生在学校突发疾病或受到伤害,学校应该立即送学生到附近医院治疗,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把学生的情况反映给他们,让他们立即来校对学生进行监护,避免因不告知、拖延告知而导致的纠纷,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护措施,防止不良后果恶化,避免因不作为而引发责任事故。不能因为学生所受到的伤害原因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无论是对由于学校因素造成的事故,还是与学校无关的事故和学生突发的疾病,在发现后都应该及时的尽力救助。
五、饮食卫生方面的安全
要加强学校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向学生提供的食品、饮水等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必须做到谨慎注意,不能为图便宜,向根本不具备相应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资质的小作坊购买食品。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气质类型,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侵犯学生隐私名誉等权利,以免
造成学生的自尊心丧失,产生在校学习的失败感,应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鼓励学生要相互尊重、合作,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努力做到管理育人。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情绪激动、意气用事,采取过激的方式教育学生,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体罚方式有对学生拳打脚踢、罚站、罚跪等;变相体罚方式有歧视污蔑学生、让学生长距离长时间跑步,惩罚性劳动,不让学生进教室上课,放学后被罚留等。
七、关照体质特异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组织学生劳动、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和体育运动时,对有特异体质或患有疾病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照顾。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就因该给予必要的注意,如军训,有同学若有心脏病,教师就应该慎重对待,不能让他参加。若学生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就不能要求他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我校在每学期开学,都要求班主任等级本班学生是否有特异体质情况。当然,一些特异体质情况属于学生隐私,老师要为学生特异体质情况注意保密。
第三篇:小学校园安全问题
小学校园安全问题
水洛学区贺庄小学 董发明
小学校是青少年最主要栖身之所之一,人员高度密集。事关师生安危、家庭美满及社会和谐的校园安全问题,每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区域层面来讲,校园安全包括校内安全和学校周边的安全;从安全类型上说,它包括社会环境安全、自然环境安全和校园环境安全。校园安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对外界认知能力有限,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刺激;而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外来力量的侵害;再加上社会急剧转型,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环境恶化,许多新的外来因素影响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交织、叠加、共振,造成校园安全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接连不断的安全事故,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痛,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等造成了重大影响和冲击,也给国家和社会埋下了诸多不安全隐患。追寻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表面上看似乎偶然的背后却潜伏着必然。研究学校安全问题,洞察学校安全问题背后的规律,着眼现实实践和制度构建,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成长氛围,日显必要。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宏大论题,是绕不过实证研究的。故须从案例描述与分析着手,由校园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特征与原因切入,条分缕析,剥离安全事故表面芜杂表象,探寻其身后的规律与实质所在。立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积极长效的安全环境,并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制度与法律层面为校园安全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中,校园安全立法、安全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当属避免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建构校园安全网的主路径。此中些许论证,期望能在建设平安校园方面有所裨益。
第四篇:校园安全问题之我见
校园安全问题之我见
摘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且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校园安全越来越牵动众人的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和谐大环境下,如何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应引起每个人的重视。解决校园里的不安全隐患,需要我们从把握校园开始,进而把握校园安全,分析校园的不安全因素,并找到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校园安全,危险因素,危险原因,安全对策
正文:校园安全发生的原因种类繁多,有人为的,也有非人为的。但我们要坚决校园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努力为学生提供正常的学习坏境,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在校园内多容易发生安全问题,例如火灾,食物中毒,运动伤害,拥挤踩踏,财物
被盗,酗酒滋事,打架斗殴,非故意摔伤以及一些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1、火灾的发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差,对校园内的用电功率不清楚,盲目的使用一些违规电器,而导致火灾发生。还有,男生宿舍内吸烟而引发的火灾。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宿舍火灾初步判断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此次火灾是因为个别学生使用违章用火用电器而引发,给其他住宿学生造成了重大影响。此外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我们应从这些例子中吸取教训,完善我们的安全制度。
2、食物中毒也是近年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其原因有,学校食堂、厕所、宿舍等地方防蝇设施不完善,买进的蔬菜不新鲜;食堂厨房面积小,食物与用品乱放,造成食物污染;学生就餐人数多超出食堂的负荷;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饮水卫生问题突出,造成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流行;社会供餐单位不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后勤对食堂食品卫生监管不严;有些学校食堂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有些学校周边地区卫生条件也存在着严重隐患。种种原因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安全隐患。
3、从2003年至今,每年都有学校在楼梯处发生踩踏事故。教育部曾于2005年底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就预防学生拥挤踩去年12月7日,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特大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踏事故建立专门制度,要每学期组织一次演练应急。今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阿克苏第五小学再次发生踩踏事故,近百名孩子受伤被送往医院,其中4人重伤、2人轻伤。其原因不仅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同时课间时间的安排也应受到重视。还有,老师甚至学校漠视威胁学生安全的隐患,缺乏对学生安全问题严重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是一大原因。
4、打架斗殴事件从来就是每个校园严防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极其心理健康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改善,父母的溺爱,孩子们也越来越骄纵。打架斗殴事件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行为,甚至,有些学生只为一时娱乐就拍下来放在网上,所以,随处可见群殴的惨象。这不仅对其个人的发展造成了不利,而且也深深的危害着社会。学生正处在叛逆期,任何行为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追其原因,早恋、对谁看不顺眼、双方互不道歉认错等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导致的。
二、校外安全的潜在危害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交通事故,被骗被劫,公共治安等都是校外常出现的危险。
1、近年来,酒后醉驾事故频频发生,这无疑给学生的安全增加了新的负担。而且学生年纪小,真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交通的敏感度低,不重视交通安全。去年,我们学校就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晚自习后,女生和同学一起回家,在拐角处被一卡车拖住,行驶十几米后被车轧死。
2、社会治安差,上学或者放学路上,有社会青年敲诈勒索,甚至威胁暴打。一些在社会中受到打击的人在校门口拿刀伤人,还有拐卖儿童等现象发生,这些都对青少年的安全及成长有着巨大的威胁。
3、夏天天气热,许多孩子会在水池中或者海边游泳。而这些水池中存在着莫大的隐患,而且有些孩子水性不好,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问题。
三、校园安全事件频发,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发挥各校的法制教师的作用,利用上法制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法制教师和驻校民警要以适当的方式督促学校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在宣传教育中充分利用当地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案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杜绝学生自身成为安全隐患的条件。
2、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整治。公安机关加强对黄、赌、毒社会丑恶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意识。适时关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心理动向,例如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净化中学生心灵保证其积极健康地茁壮成长。
3、学校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的工作制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专门制度,要每学期组织一次演练应急。学生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自己安全。
4、校园安保是维护学生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增加安保的人力物力,实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保证校园安全。
2010级 广电张伟10101340137
第五篇:校园安全问题反思
校园安全问题反思
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对学校要求极高的一个方面。最近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通知》要求,要深入宣传贯彻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强化对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要加大对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加强师生自防自救教育等等。本人认为,校园安全,现在从中央到各级教育部门到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都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各校长、园长等行政负责人,对老师、对学生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各老师确实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行安全教育,学校也在尽可能地提供一个无安全隐患的教育环境。然而学校还是不怎么安全,各种学生伤害事件仍时有发生,可见安全教育还是有漏洞的。校园安全,一是要有无隐患的安全环境,学校的各项设施布置,都要有良好的安全检测,大到危房、食物中毒,小到体育设施电线插座,这是学校的硬件合格性。
二、还要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熟知各种自防自救技能技巧。三还要有一群配合教师学校安全教育的学生,有能力自我保护和自我防护。这是学校的软件合格,只有做到三者合一,校园才会真正的安全。
一、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在学校。我们都知道,学生受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一般我们都认为有三种力量在让学生受到教育,1、学校
2、社会
3、家庭。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时候,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这个时候已经明显体现,而此时也是学生可以充分接触社会的开始,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甚至开始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也是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隐患,因为学校是不可能教育学生如何去犯罪的,甚至违法的事情。所以一旦学生在校园受到伤害,无论是什么样的伤害都归责于学校的话,这是不科学也不合情理的。
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仅仅只是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因小事受到委屈而自伤自残自杀,究其原因,或是受到教师正常的批评(这是老师教书育人所赋予的权力)或是受到同学的排斥,按正常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可以应付和解决的,但是一些心理特别脆弱的同学就会一时想不开,而做出让自己,家长,老师,学校都痛心的事情,如果这只归责于学校,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坦然面对而仅仅是很小很小一部分学生会这样呢?这不能不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三、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些学生伤害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学生能听从老师的话的话。如果说从单杠上摔下来是体育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的话,那么学校、教师、班主任再三强调课余不能追逐打闹而偏偏有那么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无视学校规定而又在追逐打闹中受伤,这个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很多的校园伤害事故都是学生不遵守学校规定、不听教师劝说而造成的,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则是学生身体受伤害的最大前提。当然,再怎么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学生自己造成的,学校也脱不了干系。那么,如何搞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呢?我以为,学校安全,重在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教育;安全教育,重在防范。而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学生是未成年人,身心发育都不成熟,缺乏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危险因素的预见能力。对他们加强养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使他们远离安全事故。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同理,好习惯能使人远离安全事故。
二、重视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法制社会里,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这就学校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加强学生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理》、《道路交通管理条理》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好与预防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关的教育、指导,培养学生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本领,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心理特别脆弱的学生仅仅只是受到教师的正常批评或是同学的排斥,结果做出让个人、家长、教师和学校都痛心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造成的。如何避免这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落实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使学生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的紧密配合。学校应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行家校联系,共同研究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应办好家长学校,通过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落实家庭教育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安全,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落实素质教育,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扬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广大教师都要树立科学的全面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要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一切着想,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如随意延长学生的作息时间,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等现象,都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不能及时纠正的话,将会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总之,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学校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容不得我们一丝一毫马虎和懈怠。每个校长应亲自挂帅,担任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风气,把一切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