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焊接缺陷类型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常见焊接缺陷类型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1)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角焊缝的K值不等—一般发生在角平焊,也称偏下。偏下或焊缝没有圆滑过渡会引起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焊接裂纹。焊条角度问题,应该考虑铁水瘦重力影响问题。许多教授在编写教材注重理论性而忽略实用性。焊条角度适当上抬,48/42度合适。另外,在K值要求较大时,尽量采用斜圆圈型运条方法。
焊缝宽窄不一致:一是运条速度不均匀,忽快忽慢所致;二是坡口宽度不均匀,焊接时没有进行调整。三是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不均匀。所以焊接时焊接速度均匀、考虑坡口宽度、熔池边缘停留时间合适。
焊缝高低不一致:与焊接速度不均匀有关外,与弧长变化有关。所以采用均匀的焊接速度、保持一定的弧长,是防止焊缝高低不一致的有效措施。
弧坑:息弧时过快。与焊接电流过大、收弧方法不当有关。平焊缝可以采用多种收弧方法,例如回焊法、画圈法、反复息弧法。立对接、立角焊采用反复息弧法,减小焊接电流法。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在凸起时应力集中,产生裂纹;在焊缝尺寸不足时,降低承载能力;所以在焊接前尽量预防,在焊接中尽量防止,在焊接以后及时修补,保证焊缝尺寸符合施工图纸要求。2)夹渣
夹渣是非金属化合物在焊接熔池冷却没有及时上浮而被封闭在焊缝内,所以与清渣不够、打底层、填充层的成型太差、焊条角度没有进行调整而及时对准坡口两个死角,焊接速度过快、焊接电流过小、非正规的运条方法,没有分清铁水与熔渣,保持熔池的净化氛围。平对接采用合适推渣动作,分清铁水与熔池,焊条角度特别重要。
最容易产生夹渣的部位是:平对接各层、填充层与打底层结合部的两个死角,横对接打底层、填充层的最上部的夹角,仰对接的坡口边缘。实际就是焊缝成型没有实现略凹、或平,而特别容易形成过凸的成型所致。
夹渣降低焊缝有效截面使用性能,容易产生裂纹等其他缺陷,影响焊缝的致密性。
3)未焊透与未熔合
未焊透一般产生在坡口根部,与埋弧焊偏丝、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快、坡口角度过小、反面清根不彻底。未熔合一般产生在坡口边缘,与电弧在坡口边缘停留时间短、清渣不够、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有关。未焊透在X光底片上呈现一道黑直线,未熔合表现为断续的黑直线。
未焊透与未熔合都是不能允许的焊接缺陷,降低结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冲击载荷、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结构断裂。4)咬边与漏边
如果焊接电弧在坡口边缘停留时间过少而没有及时进行铁水的补充,留下的缺口就是咬边。所以焊接电弧一定在坡口边缘多做停留,焊接电流适当减少、焊条角度随焊条摆动而正确调整,让焊接电弧轴线始终对准坡口两边的夹角,特别是盖面层非常重要。
如果焊接电弧没有到达坡口边缘,焊缝容易产生不是咬边而是漏边。所以防止漏边产生最重要的是焊接电弧一定过坡口边1-2mm,稍作停留,防止咬边产生。5)气孔的种类、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定义:气孔是焊接熔池凝固时没有及时析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类型:一般容易产生氢气孔、氮气孔、co气孔。单个气孔、密集气孔、链状气孔、缩孔等类型
气孔的判别:H气孔一般产生在焊缝表面,断面为旋涡状,表面为喇叭型,CO气孔沿结晶方向分布。N气孔分布焊缝表面,蜂窝状出现。
原因与防止措施:焊条种类不同,产生气孔倾向不同,碱性焊条容易产生气孔,特别是对油、锈、水敏感,焊条要进行烘干,保温2小时,一次领用量不超过4小时,采用保温桶。焊缝与坡口要求打磨干净,短弧焊接,引弧与息弧特别注意避免气孔产生。
焊接方法不同注意气孔产生类型不同。CO2焊经常产生的N CO H 气孔,但是最容易产生的是N气孔。气焊容易产生CO气孔。与气体流量、气体纯度、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有关。埋弧焊容易产生气孔与焊接速度有关。
缩孔是息弧时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孔,与收弧速度过快熔池失去保护形成。特别是海上平台焊接用焊条容易产生。采用清理坡口与焊缝、焊接电流合适、短弧、采用反复息弧法,而且采用较快的频率才能防止。6)裂纹
焊接裂纹是焊缝中不能允许的焊接缺陷。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与层状撕裂等。
热裂纹与冷裂纹的不同之处:产生的时间与部位不同:热裂纹一般产生在焊接过程中,焊道上,冷裂纹一般产生在焊接以后,乃至数年,焊道到母材延伸。形成形状与颜色不同:热裂纹一般是沿晶间开裂呈锯齿形,有氧化色彩;冷裂纹是沿晶间与晶内开裂,呈曲折形状,没有氧化色彩,呈现金属光泽。
裂纹产生与金属种类有关:一般低碳钢不容易产生裂纹,包括热裂纹与冷裂纹。低合金高强度钢容易产生冷裂纹,对热裂纹敏感性小。不锈钢恰恰相反,特别容易产生热裂纹,而对冷裂纹敏感性小。裂纹产生与金属焊接性有关。金属焊接性越好,越不容易产生裂纹。焊接性越差,容易产生裂纹。例如铸铁、铜合金。防止方法:针对不同的金属焊接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工艺措施。例如焊接Q345采用合适焊接线能量、预热、保持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等措施防止冷裂纹产生;而在焊接不锈钢时,则采用限制焊接电流等焊接工艺规范,采用小摆动、控制层间温度,采用退火焊道布置、敲击、防止弧坑裂纹与结晶裂纹。一般来说防止热裂纹的措施是:采用含硫量≤0.030% 含碳量≤0.15% 含锰量≤2.5%的、加入TI LV 的变质剂、形成双相组织的焊丝与焊条;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焊缝成型系数,合理的焊接顺序与方向,采用小电流与多层多道焊等工艺措施,采用预热与缓冷等减少焊接应力的方法。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是:选用低氢型焊条、防止焊条受潮、清理焊接坡口的杂质,减少氢的来源;采用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后热、焊后热处理、合理的装焊顺序和焊接方向。改善焊接结构的应力状态。
防止再热裂纹措施:选用低强度高塑性焊条、适当提高线能量、采用较高预热温度、合理选择消除应力处理温度,避免600度敏感温度,减少咬边等焊接缺陷。
焊接成本包括焊接设备的折旧、维修等费用。由于该费用很少,故未予考虑。
各种焊接数据的计算公式为:
焊材消耗量=需要金属量÷综合熔敷效率 焊材费用=焊材消耗量×焊材单价
燃弧时间=需要金属量÷熔敷速度
气体费用=气体流量×燃弧时间×气体单价
总作业时间=燃弧时间+其它时间
工资费用=总作业时间×工资单价
电力费用=(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燃弧时间×单价)÷60000 焊接成本=焊材费用+气体费用+工资费用+电力费用
第二篇:常见焊接缺陷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Vgh常见焊接缺陷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来源:未知 时间:2010-04-28 11:38 点击: 7 收藏 我要投稿
1)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角焊缝的K值不等—一般发生在角平焊,也称偏下。偏下或焊缝没有圆滑过渡会引起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焊接裂纹。焊条角度问题,应该考虑铁水瘦重力影响问题。许多教授在编写教材注重理论性而忽略实用性。焊条角度适当上抬,48/42度合适。另外,在K值要求较大时,尽量采用斜圆圈型运条方法。
焊缝宽窄不一致:一是运条速度不均匀,忽快忽慢所致;二是坡口宽度不均匀,焊接时没有进行调整。三是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不均匀。所以焊接时焊接速度均匀、考虑坡口宽度、熔池边缘停留时间合适。
焊缝高低不一致:与焊接速度不均匀有关外,与弧长变化有关。所以采用均匀的焊接速度、保持一定的弧长,是防止焊缝高低不一致的有效措施。
弧坑:息弧时过快。与焊接电流过大、收弧方法不当有关。平焊缝可以采用多种收弧方法,例如回焊法、画圈法、反复息弧法。立对接、立角焊采用反复息弧法,减小焊接电流法。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在凸起时应力集中,产生裂纹;在焊缝尺寸不足时,降低承载能力;所以在焊接前尽量预防,在焊接中尽量防止,在焊接以后及时修补,保证焊缝尺寸符合施工图纸要求。2)夹渣
夹渣是非金属化合物在焊接熔池冷却没有及时上浮而被封闭在焊缝内,所以与清渣不够、打底层、填充层的成型太差、焊条角度没有进行调整而及时对准坡口两个死角,焊接速度过快、焊接电流过小、非正规的运条方法,没有分清铁水与熔渣,保持熔池的净化氛围。平对接采用合适推渣动作,分清铁水与熔池,焊条角度特别重要。
最容易产生夹渣的部位是:平对接各层、填充层与打底层结合部的两个死角,横对接打底层、填充层的最上部的夹角,仰对接的坡口边缘。实际就是焊缝成型没有实现略凹、或平,而特别容易形成过凸的成型所致。
夹渣降低焊缝有效截面使用性能,容易产生裂纹等其他缺陷,影响焊缝的致密性。3)未焊透与未熔合
未焊透一般产生在坡口根部,与埋弧焊偏丝、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快、坡口角度过小、反面清根不彻底。未熔合一般产生在坡口边缘,与电弧在坡口边缘停留时间短、清渣不够、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有关。未焊透在X光底片上呈现一道黑直线,未熔合表现为断续的黑直线。
未焊透与未熔合都是不能允许的焊接缺陷,降低结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冲击载荷、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结构断裂。4)咬边与漏边
如果焊接电弧在坡口边缘停留时间过少而没有及时进行铁水的补充,留下的缺口就是咬边。所以焊接电弧一定在坡口边缘多做停留,焊接电流适当减少、焊条角度随焊条摆动而正确调整,让焊接电弧轴线始终对准坡口两边的夹角,特别是盖面层非常重要。
如果焊接电弧没有到达坡口边缘,焊缝容易产生不是咬边而是漏边。所以防止漏边产生最重要的是焊接电弧一定过坡口边1-2mm,稍作停留,防止咬边产生。
5)气孔的种类、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定义:气孔是焊接熔池凝固时没有及时析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
类型:一般容易产生氢气孔、氮气孔、co气孔。单个气孔、密集气孔、链状气孔、缩孔等类型
气孔的判别:H气孔一般产生在焊缝表面,断面为旋涡状,表面为喇叭型,CO气孔沿结晶方向分布。N气孔分布焊缝表面,蜂窝状出现。
原因与防止措施:焊条种类不同,产生气孔倾向不同,碱性焊条容易产生气孔,特别是对油、锈、水敏感,焊条要进行烘干,保温2小时,一次领用量不超过4小时,采用保温桶。焊缝与坡口要求打磨干净,短弧焊接,引弧与息弧特别注意避免气孔产生。
焊接方法不同注意气孔产生类型不同。CO2焊经常产生的N CO H 气孔,但是最容易产生的是N气孔。气焊容易产生CO气孔。与气体流量、气体纯度、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有关。埋弧焊容易产生气孔与焊接速度有关。
缩孔是息弧时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孔,与收弧速度过快熔池失去保护形成。特别是海上平台焊接用焊条容易产生。采用清理坡口与焊缝、焊接电流合适、短弧、采用反复息弧法,而且采用较快的频率才能防止。6)裂纹 焊接裂纹是焊缝中不能允许的焊接缺陷。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与层状撕裂等。
热裂纹与冷裂纹的不同之处:产生的时间与部位不同:热裂纹一般产生在焊接过程中,焊道上,冷裂纹一般产生在焊接以后,乃至数年,焊道到母材延伸。形成形状与颜色不同:热裂纹一般是沿晶间开裂呈锯齿形,有氧化色彩;冷裂纹是沿晶间与晶内开裂,呈曲折形状,没有氧化色彩,呈现金属光泽。
裂纹产生与金属种类有关:一般低碳钢不容易产生裂纹,包括热裂纹与冷裂纹。低合金高强度钢容易产生冷裂纹,对热裂纹敏感性小。不锈钢恰恰相反,特别容易产生热裂纹,而对冷裂纹敏感性小。
裂纹产生与金属焊接性有关。金属焊接性越好,越不容易产生裂纹。焊接性越差,容易产生裂纹。例如铸铁、铜合金。
防止方法:针对不同的金属焊接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工艺措施。例如焊接Q345采用合适焊接线能量、预热、保持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等措施防止冷裂纹产生;而在焊接不锈钢时,则采用限制焊接电流等焊接工艺规范,采用小摆动、控制层间温度,采用退火焊道布置、敲击、防止弧坑裂纹与结晶裂纹。
一般来说防止热裂纹的措施是:采用含硫量≤0.030% 含碳量≤0.15% 含锰量≤2.5%的、加入TI LV 的变质剂、形成双相组织的焊丝与焊条;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焊缝成型系数,合理的焊接顺序与方向,采用小电流与多层多道焊等工艺措施,采用预热与缓冷等减少焊接应力的方法。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是:选用低氢型焊条、防止焊条受潮、清理焊接坡口的杂质,减少氢的来源;采用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后热、焊后热处理、合理的装焊顺序和焊接方向。改善焊接结构的应力状态。
防止再热裂纹措施:选用低强度高塑性焊条、适当提高线能量、采用较高预热温度、合理选择消除应力处理温度,避免600度敏感温度,减少咬边等焊接缺陷。
第三篇: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和注意事项
焊接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在现场焊接过程中一般都存在缺陷,缺陷的存在必将会影响焊缝的质量,而焊缝质量又会直接影响现场管道的安全使用。对焊接缺陷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为了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以防止缺陷的产生。
一、未焊透
焊接时,母材金属之间应该熔合而未焊上的部分称为未焊透。出现在单面焊的坡口根部(见下图),未焊透会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往往从其末端产生裂纹。
单面未焊透 角焊缝未焊透
产生原因:
(1)由于坡口角度小,组对间隙小或错边超标,使熔敷金属送不到坡口根部。
(2)焊接电流小、送丝角度不当或焊接电弧偏向坡口一侧,焊接速度过快。
(3)由于操作不当,使熔敷金属未能送到预定位置,或者未能击穿坡口形成尺寸一定的熔孔。防止措施:
(1)打磨合适的坡口角度(37°±2.5°),组对间隙尺寸(4mm左右)合适并防止错边超标(≤e/20+1mm,最大为1.5mm,e为管子壁厚)。(2)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源,焊丝及氩弧焊把角度应适当。(3)掌握正确的焊接操作方法,氩弧焊丝的送进应稳、准确、熟练地击穿尺寸适宜的熔孔,应把熔敷金属送至坡口根部。
二、未熔合
这种缺陷常出现在坡口的侧壁、多层焊的层间及焊缝的根部(见下图)。
产生原因:
(1)由于焊丝和氩弧焊把角度不当,电弧不能良好地加热坡口两侧母材金属,致坡口面母材母材金属未能充分熔化。
(2)在焊接时由于上侧坡口金属熔化后产生下坠,影响下侧坡口面金属的加热熔化,造成“冷接”。
(3)2GT位置操作时,在上、下坡口面击穿顺序不对,未能先击穿下坡口后击穿上坡口,或者在上、下坡口面上击穿熔孔位置未能错开一定的距离,使上坡口熔化金属下坠产生粘接,造成未熔合。
(4)氩弧焊时电弧两侧坡口的加热不均(线能量不同),或者坡口面存在污物等。防止措施:
(1)选择适宜的焊丝和氩弧把角度。
(2)操作时注意观察坡口两侧金属熔化情况,使之熔合良好。
(3)2GT位置操作时,掌握好上、下坡口面的击穿顺序和保持适宜的熔孔位置和尺寸大 2 小,焊丝的送进应熟练地从熔孔上坡口拉到下坡口。
三、焊瘤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称为焊瘤(见下图),在其下面往往伴随着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产生原因:
(1)由于钝边薄,间隙大,击穿熔孔尺寸大。
(2)由于焊接电流过大击穿焊接时电弧燃烧,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熔池温度增高,溶池体积增大,液态金属因自身重力作用下坠而形成焊瘤,焊瘤大多存在于平焊、立焊速度过慢等。防止措施:
(1)选择适宜的钝边尺寸和装配间隙,控制熔孔大小并均匀一致,一般熔孔直径为0.8~1.25倍的焊丝直径,平焊打底焊时应调整氩弧焊把的角度,否则背面会形成焊瘤。(2)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击穿焊接电弧加热时间不可过长,操作应熟练自如,焊丝和氩弧焊把角度适当。
(3)焊丝角度、送丝速度及其摆动应适当。
四、缩孔、气孔:
气孔有时候是单个出现,有时候会以成堆的形式聚集在局部区域,其形状有球形、条形等。横焊(2GT)时,气孔常出现在坡口上部边缘,仰焊(5G1T)时,常分 3 布在焊缝底部或焊层中,有时候也出现在焊道的接头部位及弧坑处。如果气孔穿透焊缝表面。
产生原因:
(1)电弧电压太高(电弧过长)
(2)因熔池温度低,熔池存在时间短,气体未能在有效时间内逸出,这种情况主要与焊接规范等因素有关。
(3)打底击穿焊时,熔敷金属给送的过多,使熔池液态金属较厚,灭弧停歇时间长,造成气体难以全部逸出。
(4)由于焊丝和氩弧焊把角度不适当,影响了电弧气体的保护作用操作不熟练,送丝不稳以及沿熔池前坡口间隙方向灭弧都会导致产生气孔。
(5)碱性低氢型焊条的烘干温度高因此药皮较脆。采用撞击法引弧很容易将焊条引弧端药皮撞掉,使熔滴减少电弧气体以及熔溢的保护作用,引起焊缝产生气孔,此外,在焊条引弧端的粘接处,也会产生密集的气孔。
(6)氢弧焊时,由于焊口清理不干净,有锈、油污质等,同时操作时焊接速度过快,焊丝和焊把的角度以及摆动不适当等也会产生气孔。
(7)某些焊工可能存在在焊接时吹风扇。现场潮湿度大导致许多早晨领取的碳钢焊丝没到中午就有轻微生锈现象,然而焊工在焊接时由于弧光太强,很难发现这些轻微的锈斑,并没有经过丙酮清洁就进行了焊接,甚至许多焊丝和管道破口边缘都有凝结的小水滴现象,导致气孔产生。
防止措施:
(1)为防止缩孔的产生,主要应从操作工艺上采取措施,在更换焊条 灭弧前应在原熔池连续点弧二、三次,以填充满熔池,然后将电弧向坡口面一侧后拉,逐渐衰减灭弧,这样可稍微提高熔池及周围的温度,减缓冷却速度,从而防止缩孔产生。还有就是收弧要缓,正确调长氩弧的衰减时间。
(2)选择稍强的焊接规范,缩短灭弧停歇时间,灭弧后,当熔池尚未全部凝固时,就及时再引弧给送熔敷金属,击穿坡口形成尺寸一定的熔孔在继续焊接。
(3)输送熔敷金属不要太多,使熔池的液态金属保持较薄,利于气体的逸出。
(4)运条角度要适当,操作应熟练,不要将熔渣拖离熔池,更换焊条后采用划擦法引弧,用短弧焊接压低电弧。
(5)氩弧焊操作时,焊丝和氩弧焊把的角度应适当,摆劲正确,焊连保持均匀适宜。
(6)焊接时禁止吹风扇,焊接前加强对焊丝的检查力度,避免使用生锈的焊丝。
四、夹渣
它主要发生在坡口边缘和每层焊道之间非圆滑过渡的部位,在焊道形状发生突变或存在深沟的部位也容易产生夹渣。横、立或仰焊时产生的夹渣要比平焊多。当混入细微的非金属夹杂物时,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可能产生微裂纹或孔洞。
产生原因:
(1)手工电弧焊时,由于运条角度,或操作不当,使熔渣和熔池金属不能良好地分离。(2)由于焊条药皮受潮;药皮开裂或变质,药皮脱落进入熔池又未能充分熔化或反应不完全,使药皮不能浮出熔池表面,而造成夹渣。
(3)在填充焊接时,由于前层焊道过渡不平滑、高低、凹凸不均匀或焊道清渣不彻底,焊接时熔渣未能熔化浮出而形成层间夹渣焊接时规范不适当;以及焊丝、氩弧焊把角度不适当或焊丝不干净有油污和铁锈。
防止措施:
(1)选择适当的运条角度,操作应熟练,使熔渣和液态金属良好地分离。(2)遇到焊条药皮成块脱落时,必须停止焊接,查明原因并更换焊条。
(3)打底层焊道或中间层焊道接头应形成均匀圆滑过渡,接头应该用角向砂轮机打磨。(4)选择合适焊接规范,注意保持适宜的焊丝和氩弧焊把角度,焊丝作正确摆动使熔渣顺利地浮出溶池。
五、咬边
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称为咬边(如下图)。在立焊及仰焊位置容易发生咬边,在角焊缝上部边缘也容易产生咬边。咬边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外观缺陷。它不但减少焊缝的承压面积,而且在咬边根部往往形成较尖锐的缺口,造成应力集中,很容易形成应力腐蚀裂纹和应力集中裂纹。因此,对咬边有严格的限制。
产生原因:
(1)主要是焊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运条角度不适当等。
(2)运条时,电弧在焊缝两侧停顿时间短,填充金属未能填满熔池,横焊时电弧在上坡口面停顿的时间过长,以及运条、操作不正确也会造成咬边。(3)氩弧焊时瓷嘴倾斜角度不当,氩弧焊把和焊丝摆动不适当等。
(4)击穿两侧坡口面所形成的熔孔尺寸大小不均,或者击送丝速度不均匀。(5)击穿焊接时的电弧加热时间,电弧穿透过背面的多少控制不均匀等。
防止措施
(1)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源、运条角度、进行短弧操作。
(2)焊条摆动至坡口边缘,稍作稳弧停顿,操作应熟练、平稳。(3)氩弧焊把和焊丝的角度及摆动要适宜.(4)严格控制击穿熔孔的尺寸大小,并使送丝速度、坡口两侧停留时间均匀一致。(5)严格控制电弧的穿透程度,掌握好电弧燃烧,加热时间使之均匀一致。
六、背面凹陷:
主要产生在仰焊、仰立焊位置其主要原因有:
(1)间隙过大,钝边偏小,熔池体积较大,填充金属因自重而产生下坠。
(2)焊接电流偏大,灭弧慢或连弧焊接,使熔池温度增高,冷却慢,导致熔池金属重力增加而使表面张力减小。
(3)氩弧焊把和焊丝角度不当,减弱了电弧对熔池金属的压力,或焊丝未送至坡口根部和氩气流量不够。防止措施:
(1)保证组对尺寸合符要求,特别是间隙和纯边尺寸,操作要熟练、准确。(2)严格控制电弧加热时间及氩弧焊把和焊丝角度,熔孔大小要适当。
(3)焊道背面成形不良,焊道背面除了可能产生凹陷外,还可能出现宽窄不匀、凹凸不平甚至形成焊瘤。
七、焊丝未熔化: 产生原因:
(1)焊接电流偏大,氩弧焊把和焊丝角度不正确,送丝速度太快。(2)操作不熟练,左右手配合不好,组对间隙过大。防止措施:
(1)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调整氩弧焊把和焊丝角度,放慢送丝速度,使焊丝端部始终处在钨级燃烧范围内。
(2)选择合适的坡口间隙,对完成的焊口认真进行自检,对发现的缺陷立即处理。
八、其它原因
由于核岛安装已经进入尾期,许多焊口位置已经固定,加上多数管道、通风管和电器支架托盘也已安装到位,空间狭小,管工在焊口打磨组对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组对质量不一定很好,对焊接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许多缺乏狭小空间焊接经验的新焊工就更难保证焊接质量。管工组对焊口时不能保证错边量,坡口、间隙、钝边以及焊接影响区的清洁度不符合要求,加之个别焊工操作不规范产生未熔合、气孔的焊接缺陷。
其它注意事项:
(1)在进行氩电管道焊接时,表面焊道应适当加高,以减少因打底焊道背面成形不良出现的凹凸不平,在探伤底片上留下过多的阴影。
(2)焊条的摆动宽度:焊条直径三倍,应严格控制在此范围内。
(3)在进行碳管道焊接时两端管口要密封,避免造成烟道效应是气流通过焊缝产生气孔。
(4)在对阀门进行焊接时注意:接地线不得通过阀体。
(5)在对温控阀门进行焊接时要严格遵守焊接工艺,采用小电流分段焊接避免温度过高造成阀芯变形。
(6)因氩弧把线有一定长度,在焊接或点焊第一个焊口前,先让氩弧把放一下气,排空焊把气管中的空气,可避免由于保护不佳造成引弧部位气孔的产生。
(7)焊工打磨焊缝内外表面时,打磨表面应圆滑过渡,不应存在直角磨痕,避免在底 片上会造成未熔合的假象。
(8)管工组对焊口时,由于焊缝组对间隙过小需要打磨坡口造成铁屑内翻,焊工在焊接过程中未及时发现造成焊缝内部未熔合缺陷。
(9)未熔合、咬边、爆丝、根部内凹、焊瘤、接头不良等缺陷,在焊接第一遍最后封口前留出观察孔认真观察焊接根部成形状况,对发现缺陷及时返修,避免上述缺陷的发生。
(10)焊缝的打磨尽量由焊工自己完成,如有管工代为打磨,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避免表面缺陷的产生。
第四篇: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本文源自: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bbs.ndtcn.org
1、外观缺陷:外观缺陷(表面缺陷)是指不用借助于仪器,从工件表面可以发现的缺陷。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咬边、焊瘤、凹陷及焊接变形等,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A、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直流焊时电弧的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某些焊接位置(立、横、仰)会加剧咬边。
咬边减小了母材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
矫正操作姿势,选用合理的规范,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焊角焊缝时,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也能有效地防止咬边。B、焊瘤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在横、立、仰位置更易形成焊瘤。
焊瘤常伴有未熔合、夹渣缺陷,易导致裂纹。同时,焊瘤改变了焊缝的实际尺寸,会带来应力集中。管子内部的焊瘤减小了它的内径,可能造成流动物堵塞。
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C、凹坑
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横焊时,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
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和弧坑缩孔。
防止凹坑的措施:选用有电流衰减系统的焊机,尽量选用平焊位置,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收弧时让焊条在熔池内短时间停留或环形摆动,填满弧坑。D、未焊满
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规范太弱,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未焊满同样削弱了焊缝,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同时,由于规范太弱使冷却速度增大,容易带来气孔、裂纹等。
防止未焊满的措施:加大焊接电流,加焊盖面焊缝。E、烧穿
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深超过工件厚度,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焊接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都会产生烧穿缺陷。工件间隙太大,钝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烧穿是锅炉压力容器产品上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它完全破坏了焊缝,使接头丧失其联接飞及承载能力。
选用较小电流并配合合适的焊接速度,减小装配间隙,在焊缝背面加设垫板或药垫,使用脉冲焊,能有效地防止烧穿。F、其他表面缺陷:(1)成形不良
指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母材过渡不圆滑等。
(2)错边指两个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错开一定位置,它既可视作焊缝表面缺陷,又可视作装配成形缺陷。(3)塌陷
单面焊时由于输入热量过大,熔化金属过多而使液态金属向焊缝背面塌落, 成形后焊缝背面突起,正面下塌。
(4)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
(5)各种焊接变形如角变形、扭曲、波浪变形等都属于焊接缺陷O角变形也属于装配成形缺陷。
2、气孔和夹渣 A、气孔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其气体可能是熔池从外界吸收的,也可能是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
(1)气孔的分类气孔从其形状上分,有球状气孔、条虫状气孔;从数量上可分为单个气孔和群状气孔。群状气孔又有均匀分布气孔,密集状气孔和链状分布气孔之分。按气孔内气体成分分类,有氢气孔、氮气孔、二氧化碳气孔、一氧化碳气孔、氧气孔等。熔焊气孔多为氢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
本文摘自: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bbs.ndtcn.org)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ndtc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8&extra=page%3D4
第五篇: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防止措施
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防止措施
焊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制造和修理。焊接作为一种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新方法,用它不仅可以得到优质、可靠的工件,而且可以创造出原则上完全新颖的产品。如航空航天和核动力装置,微电子以及超精器件,如果没有焊接技术,很难想象将会遇到多少困难,甚至无法制造出这些高端产品。因此完全可以说,没有焊接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现代工业,焊接为建立社会主义强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焊接结构方面都趋向大型化,大容量和高参数的方向发展。有的还在低温、深冷、腐蚀介质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各种低合金高强钢,中、高合金钢,超高强钢,以及各种合金材料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随着这些钢种和合金材料的应用,在焊接生产上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而又十分严重的就是焊接缺陷。焊接缺陷不仅给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可能带来灾难性的事故。据统计好多钢结构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焊接缺陷而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焊接裂纹,焊接裂纹又是最危险的脆性破坏。问题危害甚大,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课题,常见问题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本论文将详细的阐述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防止措施。
一、气孔
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 产生气孔的原因
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份、油污和锈迹;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此外,低氢型焊条焊接时,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埋弧自动焊电压过高等,都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由于气孔的存在,使焊缝的有效截面减小,过大的气孔会降低焊缝的强度,破坏焊缝金属的致密性。
● 防止产生气孔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认真清理坡口边缘水份、油污和锈迹。严格按规定保管、清理和焙烘焊接材料。不使用变质焊条,发现焊条药皮变质、剥落或焊芯锈蚀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埋弧焊时,应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特别是薄板自动焊,焊接速度应尽可能小些。
二、夹渣
夹渣就是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夹渣也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致密性。
●产生夹渣的原因
主要是焊缝边缘有氧化皮或碳弧气刨残留的熔渣;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太小,或焊接速度过快。在使用酸性焊条时,由于电流太小或运条不当形成“糊渣”;使用碱性焊条时,由于电弧过长或极性不正确也会造成夹渣。进行埋弧焊封底时,焊丝偏离焊缝中心,也易形成夹渣。
●防止产生夹渣的措施
正确选取坡口尺寸,认真清理坡口边缘,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运条摆动要适当。多层焊时,应仔细观察坡口两侧熔化情况,每一焊层都要认真清理焊渣。打底焊渣应彻底清除,埋弧焊要注意防止焊偏。
三、咬边
焊缝边缘留下的凹陷,称为咬边。
●产生咬边的原因
由于焊接电流过大、运条速度快、电弧拉得太长或焊条角度不当等。埋弧焊的焊接速度过快或焊机轨道不平等原因,都会造成焊件被熔化去一定深度,而填充金属又未能及时填满而造成咬边。咬边减小了母材接头的工作截面,从而在咬边处造成应力集中,故在重要的结构或受动载荷结构中,都有特定的要求,超出要求范围,都是不允许的。
●防止产生咬边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手法,随时注意控制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埋弧焊工艺参数要合适,特别要注意焊接速度不宜过高,焊机轨道要平整。
四、未焊透、未熔合
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在焊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有局部未熔透现象,称为未熔合。未焊透或未熔合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缺陷,由于未焊透或未熔合,焊缝会出现间断或突变,焊缝强度大大降低,甚至引起裂纹。因此,在重要的结构部分均不允许存在未焊透、未熔合的情况。
●产生未焊透和未熔合的原因
焊件装配间隙或坡口角度太小、钝边太厚、焊条直径太大、电流过小、速度太快及电弧过长等。焊件坡口表面氧化膜、油污等没有清除干净,或在焊接时该处流入熔渣妨碍了金属之间的熔合或运条手法不当,电弧偏在坡口一边等原因,都会造成边缘不熔合。
●防止产生未焊透或未熔合的措施
正确选取坡口尺寸,合理选用焊接电流和速度,坡口表面氧化皮和油污要清除干净;打底焊清根要彻底,运条摆动要适当,密切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
五、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在焊接过程中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一经发现裂纹,应彻底清除,然后给予修补。焊接裂纹有热裂纹、冷裂纹。焊缝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其特征是焊后立即可见,且多发生在焊缝中心,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热裂纹的裂口多数贯穿表面,呈现氧化色彩,裂纹末端略呈圆形。
●产生热裂纹的原因
焊接熔池中存有低熔点杂质(如FeS等)。由于这些杂质熔点低,结晶凝固最晚,凝固后的塑性和强度又极低。因此,在外界结构拘束应力足够大和焊缝金属的凝固收缩作用下,熔池中这些低熔点杂质在凝固过程中被拉开,或在凝固后不久被拉开,造成晶间开裂。焊件及焊条内含硫、铜等杂质多时,也易产生热裂纹。
●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
1)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减慢冷却速度,适当提高焊缝形状系数,尽可能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以避免焊缝中心产生裂纹;
2)认真执行工艺规程,选取合理的焊接程序,以减小焊接应力。焊缝金属在冷却过程或冷却以后,在母材或母材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这类裂纹有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也有可能在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
● 产生冷裂纹的原因
1)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热影响区生成了淬硬组织;
2)焊缝中存在有过量的扩散氢,且具有浓集的条件;
3)接头承受有较大的拘束应力。
● 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措施
1)选用低氢型焊条,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
2)严格遵守焊接材料(焊条、焊剂)的保管、烘焙、使用制度,谨防受潮;
3)仔细清理坡口边缘的油污、水份和锈迹,减少氢的来源;
4)根据材料等级、碳当量、构件厚度、施焊环境等,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线能量,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采取多层多道焊接,控制一定的层间温度等;
5)紧急后热处理,以去氢、消除内应力和淬硬组织回火,改善接头韧性;
6)采用合理的施焊程序,采用分段退焊法等,以减少焊接应力。
六、其他缺陷
焊接中还常见到一些焊瘤、弧坑及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上的缺陷。
● 产生焊瘤的原因
运条不均,造成熔池温度过高,液态金属凝固缓慢下坠,因而在焊缝表面形成金属瘤。立、仰焊时,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和弧长,也有可能出现焊瘤。焊缝表面存在焊瘤影响美观,并易造成表面夹渣。
●防止产生焊瘤的措施
严格控制熔池温度,立、仰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小10-15%,使用碱性焊条时,应采用短弧焊接,保持均匀运条。
●产生弧坑的原因
熄弧时间过短,或焊接突然中断,或焊接薄板时电流过大等,弧坑常伴有裂纹和气孔,严重削弱焊接强度。
● 防止产生弧坑的措施
手工焊收弧时,焊条应作短时间停留或作几次环形运条。
七、如何修补缺陷
有些缺陷的存在对结构的安全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旦发现缺陷要及时进行修正。对于气孔的修正,特别是对于内部气孔,确认部位后,应用气动砂轮机或碳弧气刨清除全部气孔缺陷,并使其形成相应坡口,然后再进行补焊;对于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的缺陷,也是要先用同样的方法清除缺陷,然后按规定进行补焊。对于裂纹,应先仔细检查裂纹的始、末端和裂纹的深度,然后再清除缺陷。用气动砂轮机消除裂纹缺陷时,应先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防止裂纹延长。钻孔时采用8~12mm钻头,深度应大于裂纹深度2~3mm。用碳弧气刨消除裂纹时,应先刨裂纹两端,以防裂纹延长,直至裂纹消除,然后进行整段裂纹的刨除。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消除裂纹缺陷,都应使其形成相应的坡口,按规定进行补焊。
八、对焊缝缺陷进行修补时应注意
1)缺陷补焊时,宜采用小电流、不摆动、多层多道焊,禁止用过大的电流补焊;
2)对刚性大的结构进行补焊时,可以边焊接边对焊缝进行锤击,以释放应力,但是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不可以,因为第一层焊层薄容易开裂,最后一层影响外观。
3)每层焊道的起弧和收弧应尽量错开,不要在同一位置;
4)对要求预热的材质,对工作环境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相应的预热措施;
5)对要求进行热处理的焊件,应在热处理前进行缺陷修正;
6)对D级、E级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焊缝缺陷,用手工电弧焊补焊时,应采用控制线能量施焊法。每一缺陷应一次补焊完成,不允许中途停顿。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均应保持在60℃以上。
7)消除与补焊焊缝缺陷,不允许在带压和背水情况下进行;
8)修补过的焊缝,应按原焊缝的探伤要求重新检查,若再次发现超过允许限值的缺陷,应重新补焊,直至合格。补焊次数不得超过规定的返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