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的营销战略对比分析
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的营销战略对比分析
一、品牌背景对比分析
1、一号专车
一号专车是快的2014年07月08日宣布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用户的新业务品牌,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将近400个大中城市上线,并计划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市场。一号专车和快的打车作为快智集团旗下两个独立品牌继续独立运营,分别服务于大众及中高端两类用户群体。
2、滴滴专车
滴滴专车是滴滴打车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的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也是针对传统出租车行业推出滴滴打车软件之后上线的第二款产品。滴滴打车软件面向出租打车用户群体,而滴滴专车则面向中高端商务专车群体,滴滴专车目前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厦门等200多个大中城市已经开通。
3、对比分析
根据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两个品牌推出的时间来看,快智集团旗下的一号专车比滴滴打车推出时间要早40天左右,滴滴专车应该是跟进一号专车的品牌。40天就能推出重新推出一个品牌,互联网企业创新以及模仿的速度之快也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一号专车和滴滴打车两个品牌的母品牌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的几轮融资情况和支付闭环来看,快的打车几轮融资中阿里集团的身影频现,阿里对快的的持股比例较高,支付宝和软件深度结合,快的作为基础便民服务直接嵌入到阿里旗下的应用里;滴滴打车方面腾讯的持股比例较高,微信支付也深入其中。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中的两大巨头在打车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从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市场进一步拓展到面对中高端消费者两大细分市场。从开始之初的烧钱补贴,到后期的优惠券,说明市场已经基本平稳。一号专车在推出的时候为快的打车老用户提供了最低60元的打车券,滴滴专车也及时跟进。专车市场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两家独大,多家劲敌觊觎的状态,相对平稳。目前第三大巨头百度正在积极布局打车市场,凭借在移动端的广泛布局和地图方面的优势展开积极攻势。
二、宏观环境(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面对的政治法律环境既有相同也略有不同。政府组织的态度方面,交管部门对专车的认定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误解。根据资料【1】【2】可知,交管部门对整个专车市场是负面态度,原因可能是交通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出租车行业的压力。
交管部门仅处罚滴滴专车的原因又值得推测,众所周知阿里集团与国内各级政府机关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且将快的打车及一号专车定位于一项基础便民服务。相比之下一号专车合作伙伴多数为汽车租赁公司其与政府关系占了很大优势,压力较小。滴滴专车却在运营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交流较少,出现被处罚的情况又引得众人议论,面临巨大压力。
2、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所处的经济环境大致相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便民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改造社会。两个品牌开通运营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一二线城市。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在这些经济水平良好,城市化程度高。
从资本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企业因为想象空间大,很受投资方的欢迎。据数据统计截止14年9月,国内市场注册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已达1.54亿,在线支付提供优惠给企业提供现金流,为后续盈利模式做了铺垫。如此巨大的用户基数也奠定了打车市场的基础。为一号专车及滴滴专车的推出打了前站,让一部分要求更高的消费者成功过渡到专车的环节。专车服务的推出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同时扩展了自己的业务。
3、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大致相同。布局的一二线城市中,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体里收入水平高,年龄分布主要为二十到五十岁之间的中青年、对互联网应用接受程度高的商务及要求较高的消费群体。
虽然根据专车的起步价加里程加时间的定价方式相比普通打车要贵2-4倍,但是不用等待,高端舒适的消费体验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同时专车的出现,把闲置车源与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对消费者来说,也就不再用选择黑车,安全性更高,也让大多数消费者对专车的接受程度更高。
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有一个业内人知道但是都不想提的秘密,那就是许多创新其实是对国外模式的中国化改造。打车软件也是如此,国外市场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经过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改造,已经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已经经过消费者的检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从一开始就比较高。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计算机技术联网应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功能都能集成到一个小软件里,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各种APP更是层出不穷。许多以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完成的事都能轻松完成。
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两个品牌虽然跟母品牌有区分,但是建立之初的技术团队都是母品牌快的和滴滴的老团队。首先对打车软件技术层面和实际运营层面已经是轻车熟路,然后两家通过地图根据起步价+使用时间费用+单公里费用的收费模式,提前推算好费用,也解决了专车上没有计价器、计价模式不一样的问题。
打车软件在需求较大的时候因为要实时测算消费者与专车之间的距离并且预算到达时间、所需费用,以及后续的支付体系当中的接口问题、优惠券的使用情况等等,所以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软件顺畅使用的关键之一。一号专车的后台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完成的,通过数据优化,大部分时间打车都特别通畅。但是两家也在不同时间出现过系统宕机的情景,好在双方的技术团队技术素质过硬,短时间内对系统做了升级恢复,没有对消费者体验造成更大伤害。
三、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根据资料及媒体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专车市场以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为例,车辆来源一是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闲置车源,剩下的就是广受诟病的私自招募私家车主的个人所有车辆。司机来源一是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带薪司机,然后就是私家车主。
考虑到边际成本,汽车租赁公司的闲置车辆更高的利用率对公司的盈利贡献较大,在经过在线支付,最后软件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分成的时候,软件公司的议价能力较高,但是对两者的经济利益及贡献都比较大,属于双赢局面。通过双方利益的分成协议及排他性协议也对竞争各方的优势确立有一定的意义。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of customers)
专车使用群体主要是分散的消费者,整体的议价能力几乎为零。而且根据目前专车的不同车型不同起步价+使用时间费用+行驶公里数费用的收费模式,消费者在出行前,软件已经测算好了出行费用,不根据实际的路程和时间收费,消费者根本就没有议价空间。
专车自推出至今,费用高一直是消费者普遍议论的话题,目前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都不同程度的为消费者提供金额不等的优惠券,吸引潜在消费者,高端亲切的服务之下,消费者对议价已经不抱有任何想法,由系统统一扣费,消费者基本丧失和放弃议价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the threat of new entrants for an industry)
专车软件是普通打车软件的进化版,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是企业在已经推出普通打车软件,并且资源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推出的升级服务。对新进入者来讲存在巨大的壁垒。
首先是资本的支持。软件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普通打车阶段为了补贴消费者,补贴司机方面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在今年的补贴大战也广受议论。许多没有得到资金注入,没有融资的公司便消失在起步阶段。
专车不同于普通的打车,有比较发达的出租车市场做支撑。与各家汽车租赁公司谈判,与政府监管部门沟通除了考验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外还考验着企业公关等软实力。有些与政府关系一般,形势不谨慎,人傻钱多的更或者财力人力资源准备还不充分的公司会至少经历两次考验,可能就因此碰壁。
4、替代品的威胁(the 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
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作为专车市场的平台,为有需求的消费者和闲置汽车资源的各方牵线。技术层面可替代性比较高,两个品牌要想保持更长久的优势只有做好闭环,完善消费者体验,维护与汽车供应商的关系,维护自己的市场优势和地位。
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从一开始就面对的而且束手无策的替代品威胁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城市统一电召平台。曾经就有过某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叫停打车软件,要求各出租车公司统一卸载打车软件,使用官方推出的打车平台。但是迫于无奈,跟不上市场变化,被消费者抛弃,转投互联网打车平台。很有可能专车打车平台也会面临同样的压力,趁着市场还未发展壮大,提前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虽然有悖市场规律,但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也确实不容小觑,要谨慎对待,及时做好沟通。
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ve rivalry)
就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互为主要竞争者,双方也是整个专车市场的领军者。但是除了这两个品牌,还有其他品牌跟进。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与易到用车联合成立的百度专车已经跟进。
一号专车作为独立运营品牌推出新的APP,但是在原来的母品牌快的打车的APP里也可以正常使用大多数功能,巨大影响力和各种优惠政策的推动下,部分消费者已经转移到新软件里。滴滴专车与母品牌滴滴打车结合,没有独立,专车打车一起使用。百度专车的合作伙伴易到用车在打车市场的占有率知名度比较低,但是借助百度在移动端和地图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暂时飞跃。预计三大互联网巨头大树底下分别成长起来的三家公司会形成独大的局面。部分资源较少,注重细分市场和某一地域的小型公司也会存在,但是不会危及三大软件的地位。
新的竞争还没开始,目前各方都比较谨慎,尤其是交管部门的态度方面,一直不松手。预计等到找到某种合法合适的方式,政府监管部门对市场创新松手之后又会进行一轮专车市场的补贴大战。由于专车本身的费用远高于打车费用,补贴的费用也会大幅上升,市场又将会淘汰一部分同业竞争者,最后达到几家独大,小公司运营困难或市场份额不值一提的局面。
四、对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未来局势的预测
由于专车推出时间还不到半年,目前还没有数据统计说明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孰重孰轻。但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及预见,一号专车将会在未来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优势,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创新还有企业的基因。
作为互联网企业,无论是借鉴国外市场的运营模式还是本土创新,错失良机就会落后。从一开始一号专车的推出比滴滴专车早40天来看,一号专车是快的打车的创新之举,滴滴专车仅仅是跟进。虽然时间只有40天,有可能就是一号专车成为市场利器,抢占大量市场,沉淀消费者。再根据材料【3】,快的一号专车开始进军企业市场。在政府国企公车改革的背景下,在新的消费需求导向下,一号专车将触手已经伸向蓝海。而此时,滴滴专车还忙于应付材料【2】中提到的类似舆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市场整体舆论在此时更是偏向于一号专车,滴滴专车在此时毫无优势。
同样企业的基因也非常重要。一号专车背靠的大树是阿里,滴滴专车背靠的腾讯。从背后两个企业来看,阿里对整个快的的态度城市需要的便民服务,是刚需。对腾讯来说。腾讯是一个提供娱乐消费的企业,滴滴只是跟其他两大互联网巨头分地盘过程的细分市场里平衡局势的一颗棋子。
据此两点来看,毫无疑问,一号专车的优势不仅仅是在数据上的市场份额,更是整个阿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改造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时代市场局势瞬息万变,市场局势如何还需企业面对不同情境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最终还有待市场检验。
参考资料及文献:
【1】12月30日新京报:《一号专车为城市交通变革提供新思维》
近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约租车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的交通、法律、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讨了在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如何逐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会专家肯定了以一号专车为代表的新兴出行方式为城市交通领域变革提供的新思维和路径„„
【2】12月27日京华时报:《上海交委查扣12辆“滴滴专车” 称滴滴专车大多是黑车》
25日晚间,上海市交委通报已查扣12辆滴滴专车,其中5辆车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剩余7辆车尚在调查取证中。对此,滴滴方面昨天回应坚称滴滴专车的车辆不是“黑车”且可以保障安全„„
【3】12月25日新华社:《快的打车一号专车进军企业级市场》
快的打车旗下一号专车方面24日透露,将正式推出企业版服务,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差旅解决方案。这是国内商务约租车领域首个企业版产品,意味着该领域的竞争正从C端(个人端)延伸到B端(企业端)。
【4】7月21日易观国际:《二季度快的打车市场份额53.57% 滴滴打车45.56%》 7月21日消息,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3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3.57%的比例占据国内打车APP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5.56%的比例位居第二。
第二篇:滴滴专车司机检讨书
检讨书
我是一名滴滴专车司机,于XXXX年XX月XX日接到的订单中,其中一个订单在乘客上车后未按照工作程序话术,影响了车队整体声誉的同时,也给集团带来了负面影响。
造成这样的后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我本人当天感冒,严重咳嗽,所以对话术有所忽略。但事情过后,我本人经过反复思考,深知此件事情的严重性,对此做出深刻检讨。做为滴滴专车司机,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能成为违反工作流程的借口,只要在岗一分钟,就要完全遵守工作流程要求的每个细节。所谓的爱岗敬业,不光要做到对工作的努力付出,更要考虑到乘客的坐乘体验,努力付出的中心思想永远要把乘客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乘客体会出发,做到对乘客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让乘客切身感受到滴滴专车服务的流程化、专业化及差异化,真正体会“物超所值”的感受。
如今,在各网约车软件逐步竞争日趋白日化的今天,如何突出体现我们滴滴专车的优势,如何让乘客得到更好的坐乘体验,是我们专车司机应该仔细考虑和努力做到的,除了要保证一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比如安全驾驶、乘客坐乘环境的干净及舒适度,我们还应该为乘客提供更好的软性服务,比如接送乘客时间的准点性,周边物品配备的完整性,服务流程的规范性等等,都是我们专车司机专业化服务的一部分。相信通过此次事件,我会更努力的把专车服务做专、做精、做细,为乘客提供一流的专车服务,让每一位乘坐我专车的乘客,留下完美的坐乘体验!请公司领导及同事监督!
检讨人:
年 月 日
第三篇:滴滴出行“专车”产品分析报告
滴滴出行“专车”产品分析报告
本文以专车功能为落脚点,对滴滴出行产品结构进行梳理,分析关键的用户痛点。通过与大众产品快车的对比分析专车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功能及其背后隐藏的用户特征,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意见。文档结构:
1、文档概览与产品简介
2、产品背景
3、产品结构
4、市场与用户分析
5、用户产品体验,产品的优点、疑点与相关建议
1、文档概览设备型号:荣耀9 STF-AL10系统版本:STF-AL10C00B138软件版本:V5.1.32_311体验时间:2018.2.18坐标:浙江省杭州市
2、产品简介产品名称:滴滴出行——专车产品类型:移动出行平台支持和平台:IOS、Andriod。产品slogan: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产品定位:为中高端用户提供高品质打车服务产品Logo(滴滴出行):产品介绍:滴滴出行是全球化的一站式综合移动出行平台,提供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豪华车、公交、小巴、代驾、租车、企业级、共享单车等全面的出行服务。专车产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分为舒适型、行政级、商务型3个标准,集普通叫车、接送机服务于一身。
3、产品背景2012年6月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车APP;双方均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2013年,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2014年8月,专车上线,为用户提供高端出行服务。2015年2月,滴滴打车(2014年5月“嘀嘀打车”更名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战略合并。2015年9月,全面品牌升级,更名“滴滴出行”。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不同于内容、游戏等产品服务,提供不同类型内容供给或世界观、玩法吸引不同偏好的用户,打车平台的用户核心需求是一致的——尽快叫车并到达目的地,因此在巨头林立的竞争环境下打车平台通过建立个性化服务维护维护消费者的忠诚的能力极其有限,缺少选择价格的筹码,面对有限的用户流量,价格战呼之欲出——滴滴与快的、滴滴快的与Uber接连进行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烧钱大战。迄今可见:出行领域在兼并收购的浪潮中不断整合走到现在。滴滴出行的功能由最初的快车服务扩张到囊括专车、豪华车、代驾、租车、车辆交易等的全面出行交通方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4 产品结构
5、市场与用户分析5.1 网约车,治愈“打车难”之痛打车作为目前主流出行方式之一具有耗时短、行程自由与舒适同时价格较高的特点。经常选择打车的用户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对舒适性要求较高。许多常用其他交通方式的用户在特定场景下也会选择打车:如常自驾的人私家车不在身边;无车族赶时间或前往公共交通所不及的偏远地区。线上出行平台普及之前,在打车领域乘客与司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乘客可以搭乘的车辆限于路过自身位置的空出租车,而司机只能接视野范围内的乘客。线下打车存在着低峰时段和地段乘客、出租车资源闲置无法匹配而高峰时段出租车资源不足的问题,俗称“打车难”。综上所述,用户痛点如下:乘客: 乘车高峰段打车难、偏远地区打车难;等待时间未知,时间风险高。司机: 街头巡游接乘客,效率低,空驶率高;接乘客前对乘客行程一无所知,不知道能否接受,不确定性高。整理需求如下:调查显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乘客等车时间平均减少了约2.6分钟,打车类app出现前等车时间约9.3分钟,打车类app出现后等车时间约6.7分钟,等车时间时间缩短了27.6%,我们可以认为出租车行业效率提高了约27.6%。公民坐出租车的费用更少了。只有约9.74%的人认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的费用比使用打车类APP之前的费用增加了,相对的,有26.45%的人认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的费用比使用打车类APP之前的减少了。排除认为前后费用差不多和没注意到的人数,认为费用减少的人数多于认为费用增加的人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的费用减少了,即在费用方面打车类APP使公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打车次数相对增加。有33.64%的公民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打车的次数相对增加了,而只有13.22%的公民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打车的次数相对减少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由于打车类APP给公民的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公民打车的次数才会相对增加。快车、出租车产品可以满足用户基本型需求,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增加打车市场的交易量与消费金额:更多的用户及时打到车,降低司机端的空驶率。5.2 专车上线,开创中高端市场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使用专车出于对快车、出租车的替代性需求。另一方面在打车的用户中必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经济实力,对舒适体验的要求更高,有能力且愿意为更高的舒适体验买单。快车、出租车产品对于满足这种期望型需求的能力有限。专车业务针对这样的需求展开,区分高端用户与普通用户,应急需求和计划需求,使得在不对打车市场交易量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事实上更好的服务将吸引因排斥低端服务而不打车的用户进入市场,增加交易量),提高交易金额。5.3 专车VS快车 专车价格是快车的1.5~3.5倍。一个合理的假设:普通快车目标用户为收入水平在杭州市区平均收入的居民。2017年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4689.67元,我们可以近似地估算出,专车的目标用户月可支配收入7034.5~16413.83元以上,这类人的生活方式与快车的目标用户必然有不同的地方。专车与快车相比多了接送机功能——针对这类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定制: 中高端用户群体做飞机频率高;机场赶飞机与下飞机的场景下不满足自驾的条件;中高端用户不偏好地铁、机场大巴这类低舒适度的交通方式;机场距离市中心远,接送机路程远,交易额高,有市场。
6、产品体验6.1 专车用户使用流程图6.2 用户体验自动定位当前地点标志建筑物并录入起点栏,拖动地图可自选起点,显示等车时间。有“现在”、“预约”、“接送机”3选项,默认选项为“现在”。(1)现在起点栏根据地图定位自动填写,点击起点栏进入编辑页面可重新编辑。编辑页面中自动提示定位附近标志建筑地址选项供用户选择并对距离较近和更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添加推荐标签。手动录入地址信息,根据录入词汇只能提示携带关键词的地址信息并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和定位地点的距离等进行综合排序:终点信息需要用户自行录入,与起点信息栏不同的地方是:终点编辑栏根据用户历史行为提示地址,增加了家和公司2个自定义地址,如果用户未设定地址,点击标签可进入地址设置编辑页面设置自定义地址,若用户已经设定自定义地址,可点击标签录入信息。终点信息录入完毕自动跳入呼叫页面:地图现实起点与终点的位置,用户可以滑动车型信息栏选择车型——舒适型、商务型或行政级,系统自动估价与报价,默认车型为舒适型。如果叫车人与乘车人不一致,叫车人可在代人叫车页面中编辑乘车人信息,便于司机与乘车人联络。编辑乘车人信息后,代人叫车栏将只显示录入的乘车人姓名。点击呼叫专车,离开呼叫页面。(2)预约预约功能下,增加了时间选择栏,可以选择今天起3天0~24小时以10分钟为单位的乘车时间。进入呼叫页面后可以继续编辑预约时间。增加了提前2小时预约儿童坐席的提示。(3)接送机相对于立即用车,接机功能将起点栏改成了航班号栏,点击进入航班信息录入页面录入航班号与当地起飞时间(昨天、今天、明天、后天),航班信息与终点信息录入完毕自动跳入确认呼叫页面,提示用车时间,可选代人叫车(前文已说明)与儿童座椅服务。送机功能与预约功能相似,可以选择用车时间,但是时间选择上增加了现在的选项,即可以立即用车也可以预约用车。终点录入页的推荐栏为所在城市机场与航站楼。在确认呼叫页可以继续调整用车时间信息。6.3 优点、疑点与建议优点:体贴!(1)界面交互流畅。(2)操作便利。自动推荐信息省去用户描述地点的麻烦,省去用户打字时间也便于乘客与司机沟通上车位置。(3)功能:代人叫车、儿童座椅,考虑到各种场景的用户需求。疑点:(1)低调的标签相对于专车高端奢华的服务,在出行方式选择栏中专车的位置安排却显得十分低调,以至于打开APP一眼看不到专车。在临时立即用车的情景下,许多专车的目标用户不能够找到专车,直接去打快车(快车-优享)或出租车。专车定位于服务中高端人群,高收入人群时间、精力是稀缺品,不会特意分配精力去注意APP的某项功能。低调的位置有助于降低专车的使用频率。(2)谜之返回键
第四篇:滴滴打车软件STP战略分析
滴滴打车软件STP战略分析
一、滴滴打车软件简介
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入选“App Store2013精选”,荣登日常助手类应用榜单冠军。正是北京中关村小桔科技开发了这种实现叫车,外加附带付款的app软件——滴滴打车。滴滴打车原理非常简单,乘客启动滴滴打车软件客户端,点击“现在用车”,按住说话,发送一段语音说明现在所在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松开叫车按钮,叫车信息会以该乘客为原点,在90s内自动推送给直径3公里以内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滴滴打车司机端一键抢应,并和乘客保持联系。
二、滴滴打车的STP战略分析
1、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标准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滴滴打车主要是依据地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市场细分的,下面我们就这两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出租车拒载已经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滴滴打车的最大价值是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很多情况下,司机不能正确把握乘客信息,常出现所到之处乘客稀少或出租车扎堆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加剧交通堵塞。而滴滴打车的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一困扰,实时信息使乘客与司机沟通,拒载和跑空趟有效减少。
天气炎热寒冷,外面刮风下雨,时间的紧迫,人群密集...等等因素下谁愿意在马路边上漫无目标地等待出租车?以前有过电话叫车的说法,但是中国人骨子里对电话预定、电话提问、电话干嘛干嘛有种抗拒心理,觉得不靠谱。诸多的心理原因都催生着新一代打车“神器”滴滴打车。
2、目标市场
在进行了市场细分后,滴滴打车结合自身的资源,选择了集中性营销战略和市场专业化的覆盖模式。随着打车软件市场的纵深发展,商业模式也有渐渐浮出水面的迹象,打车软件的市场竞争正在向生态圈演化。无论滴滴打车怎样建立自己的生态圈,盈利都是最终目的,个人认为就打车软件而言,滴滴软件的盈利模式仍然会是——增值服务收费+广告模式,因为对于单纯的打车业务来说完全没有盈利点,除了传统的广告外,只能只能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滴滴打车将把主要的目标市场确定为广大的乘客消费者和众多的司机。
3、市场定位
滴滴打车采取了迎头定位的策略,与快的打车两强对峙,然而新兴的滴滴打车更胜一筹。其宣传毫不费力,依靠在网络红极一时的“滴滴打人”一词,只改动一个字,便在广告宣传上搭了顺风车。
下图是滴滴打车做的市场份额报告,根据上面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滴滴和快的占据了打车软件市场超过98.3%的市场份额,滴滴打车以68.1%的高比例凸显市场领导者地位,快的打车获得30.2%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在持续四个多月的打车市场“烧钱圈地”告一段落后,全国汽车O2O打车市场的格局基本大局已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后补贴时代,滴滴打车联合微信红包推出“分享更有爱”的送红包活动,用户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乐趣,滴滴也以此与快的拉开差距,树立品牌形象,这是它独特的卖点。所以接下来滴滴打车定位自己的市场为整合资源,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快的想要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的微创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用户、树立品牌形象。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滴滴打车的科学性,同时我们也能根据市场反映情况发现它的不足之处。
优势:1)随时随地,随叫随到,不再需要在路上长时间等待,特别是有时候在乡下或者其他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路上招车简直是折磨。;2)软件使用方法简单便捷,有一键叫车功能;3)软件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用户单程打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15元,超过此前13元的最高额度。按照活动规则,安卓新用户扫描红色二维码通过应用宝下载滴滴打车就可以收获滴滴打车提供的5元~10元打车红包;4)很好的解决了需求匹配问题;5)实现多赢,这软件出名了,用的人多了,就是一笔巨大的流动资金。
缺点: 1)有时候会出现“系统繁忙”的字样蹦出。这估计是软件各方面的技术还不过关,希望加以改善。2)对部分人来说是不公平。怎么说呢,很多人是被“滴滴打车”了,因为只有部分年轻人或者说爱玩手机的人才会使用这款软件。这软件不能算大众或者其他出租车公司官方认证的,乘客招车不停其实是能举报的,这软件对于那些不会使用的人是一种不公平。
第五篇:360营销战略分析
360营销战略分析
XXX
一.360公司简介:奇虎360创立于2005年9月,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安全软件与互联网服务公司,曾先后获得过鼎晖创投、红杉资本、高原资本、红点投资、Matrix、IDG等风险投资商总额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联合投资。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60致力于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免费安全服务,为中国互联网用户解决上网时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面对互联网时代木马、病毒、流氓软件、钓鱼欺诈网页等多元化的安全威胁,360以互联网的思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360是免费安全的首倡者,认为互联网安全像搜索、电子邮箱、即时通讯一样,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应该免费。为此,360安全卫士、360杀毒等系列安全产品免费提供给中国数亿互联网用户。同时,360开发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技术领先的云安全体系,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新型木马病毒以及钓鱼、挂马恶意网页,全方位保护用户的上网安全。
作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360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安全技术团队,旗下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安全浏览器、360安全桌面、360手机卫士等系列产品深受用户好评,使360成为无可争议的网络安全第一品牌。截止到2011年6月底,360拥有3.78亿用户。360安全浏览器的用户数量达到2.09亿,是仅次于微软IE的第二大浏览器。360个人起始页(网址导航)的用户数量为1.07亿。360手机卫士是中国第一大手机安全产品。
二.360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网名数量开始急剧上升。今年来,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规范互联网秩序,相关的法制建设与网站备案等基础性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先后颁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为网上信息传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经济环境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一些不法个人和机构通过木马盗取网游网银账号、偷窃用户隐私、恶意广告点击等谋取暴利,导致木马泛滥,严重危害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传统安全公司不能适应互联网的新形势,对于木马查不出、杀不掉,更加剧了互联网的安全危机。奇虎360公司于2006年7月17日推出360安全卫士,以编木马、教盗号、全免费、保护上网安全为方针,有效地研制了木马泛滥的趋势,受到网民和互联网服务商的极大欢迎。
3.技术环境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革命性进展,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技术应用趋向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成倍扩大科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2005年9月,腾讯正式推出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进军电子支付行业。由于腾讯拥有超过4亿活跃在线用户数,以及腾讯旗下C2C网站拍拍网的支持,1
业务发展迅速。对360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4.4p营销理论
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为在目标市场实现所预期的市场营销目标所使用的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市场营销组合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市场营销学者、哈佛大学的尼尔•波顿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之后,在1960年由美国另一名著名的市场营销学家杰罗姆·麦卡锡将之归纳为四个P营销组合理论。所以,市场营销组合中的营销变量就概括为了4个“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4]。
产品(Product)是指能够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它是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要从以下五方面考虑:产品组合、品牌决策、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生命周期原理及新产品开发。
价格(Price)在4Ps营销组合因素中是唯一能产生收益的营销组合因素,其他因素均为成本,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企业利润的多少,是营销组合策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定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和制约价格策略选择的各种因素,如产品成本、产品的供求状况、消费者心理、竞争状况和政策法律等。
每一个生产者并不是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最终的买主,都需要利用一系列的营销中介机构来完成生产者的销售及盈利目标。这一系列的营销中介机构就组成了“营销渠道”,也称“交易渠道”或“分销渠道”。企业在制定渠道策略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选择适当的中间商,二是如何监控中间商。
促销(Promotion)在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即营销者发出作为刺激物的各种信息,把信息传递到一个或更多的目标对象,以影响其态度和行为。促销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人员推销﹑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广告。
三.360公司营销战略现状
1.与百度的流量营销博弈
360的核心优势为流量,可以把4亿用户流量导入所指的方向,而百度的核心价值为流量,流量对于百度意味着真金白银,因此对于360来说,它可以直接从百度口袋里抢钱。事实也是如此,360网址导航抢的是hao123的生意,而360浏览器又把流量导向百度最大竞争对手谷歌,收取搜索流量费。此为其一。
2010年3Q大战时,马化腾曾接受采访称“周鸿祎要我们投资他,就像微软投资Facebook一样„„后来还曾说要联合我们打百度,说把搜索流量卖给我们,他会出一个拦截百度的东西,先打他的医疗广告,打掉他30%的收入”。马化腾讲话真假暂且不论,这里其实透露出重要信息——360可以通过广告过滤功能对百度广告造成致命打击。
一方面,百度竞价排名模式广受诟病,被央视等媒体频频曝光,在道义上失去支撑;另一方面,百度产品一直建立在浏览器内网页应用,其他安装到电脑的客户端安全工具(如360),可以极为容易过滤、屏蔽掉广告,甚至通过其他手段劫持流量,而百度完全无法抵御。由此可做推想,360未来若真与百度决战,结果或将非常惨烈。此为其二。
3721时代,周鸿祎就与百度结怨,双方恶性竞争激烈。后来百度依靠搜索技术优势与竞价排名模式争得先机,顺利赴美上市股价一路飙涨,周鸿祎事后感叹错失“10亿美元”。那么未来是否有可能进军搜索领域呢?答案是:当然可能!
360通过360浏览器获得大量的搜索分成,以后它完全可以将默认搜索改成自己的搜索技术,将360浏览器的流量直接导入360搜索。从技术实力来看,奇虎360拥有原来3721的大量老员工,而奇酷社区搜索也一直存在。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它也可以不自己做,譬如与搜狗、有道等联手,坐收流量费,同样可行。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时机问题、付出成本与收益、竞争对手反应。此为其三。
由此可见,虽然360与腾讯等公司曾经拼杀的不可开交,但实际上真正抢钱的对象其实是百度。作为拥有巨额用户数量的360,一直在与百度争夺互联网流量入口。
2.与腾讯的客户端营销拼杀
在360招股书中有这样一段“风险提示”:“作为中国用户最多的两大客户端,我们和腾讯可能时常因争夺用户而产生摩擦。2010年11月3日,腾讯向用户发送信件称QQ将不能在装有奇虎360安全产品的电脑上运行,也就是说要么用户选择停止使用腾讯QQ要么卸载360安全产品。在争执的最开始几天我们失去了一些用户,但用户数迅速回升到之前水平。虽然工信部要求我们兼容相关产品,但未来相类似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那将降低我们的市场份额,对我们的品牌和商誉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并最终反映到运营和财务状况中。”
这段话很清楚表明,腾讯QQ不兼容360的产品,会直接影响360的市场份额。两家除了客户端争夺外,还在浏览器、杀毒软件、软件管家等方面直接冲突,例如QQ医生与安全卫士、QQ电脑管家与360软件管家;加上腾讯已进入下载、音乐播放等领域,360还会与其在更广范围内构成竞争关系,例如360软件下载与QQ旋风、酷狗播放器与QQ影音、360团购平台与高朋网。由于这些产品的功能相似,因此可替换成本非常低。
从用户黏性来看,腾讯QQ客户端用户关系异常稳固,编造一张人际关系大网,在此网上加载各种增值服务;但360客户端并不拥有大量的注册用户帐户信息,无法建立用户关系这张网,而且安全类客户端属后台软件,必须“低调”推送,价值自然抵不过QQ。因此腾讯的地位仍旧非常强势,而且是360最强劲的对手,这一点最生动的例子还是3Q大战,当QQ不兼容360软件后,虽然许多人反感腾讯的傲慢,但最后还是卸载了360客户端。
四.360公司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360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营销战略一直受到广泛争议,近排和腾讯的争端更是
将360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摆上了台面。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随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件仍在紧张发展。2010年11月10日下午,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2011年4月26日,腾讯起诉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做出判决,奇虎被判停止发行360隐私保护器,赔偿腾讯40万。2012年4月中旬,腾讯360之争再升级,双方闹上法庭,互相诉讼索赔过亿元,案件于2012年4月18日一审开庭。此外360公司与金山毒霸等同行业公司的争端也一直都没消停过。可见360公司在营销战略上的的确确是存在一些问题。
360公司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建议
360的未来无疑充满想象空间,不过暂且将其与腾讯做一对比。腾讯凭借即时聊天工具QQ,逐步打造出集游戏、搜索、门户、电子商务、浏览器等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因而能所向披靡,赚得盆满钵满,360要想重走腾讯之路却将面临障碍。腾讯成就的是人际关系平台,QQ端用户转移成本高、黏性强,360作为安全商,表面上用户依赖很高,但实际上用户选择成本并不高;QQ端属前端软件,在其上加载各类产品与服务都水到渠成,但360客户端属后台软件,用户主动打开次数很少,这意味着其无法“高调”进行推送。
可见,360要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仍充满重重困难。最理想的路径当属360推出更具黏性的客户端,并将多个360客户端整合其中,让用户不用打开其他客户端就能满足种种需求,例如游戏、购物、娱乐、搜索、SNS、下载,那么这会不会成为360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不一定!假如你已使用过360安全桌面,会发现这个桌面平台几乎容纳下各种应用,包括视频、聊天工具、游戏等等,并且受到许多用户的好评。因此走构建生态系统之路,360并非毫无机会。
参考文献:
《360与腾讯之争》来自百度文库
《奇虎360公司外部环境》来自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