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质量管理(范文模版)
一、急诊质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急诊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提高质量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急诊质量与安全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急诊质量检查及评价,并通报全科,对急诊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有记录、科室反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相同质量问题无重复出现。
(四)提高急诊病厉及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急诊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一致性。
(五)认真执行十五项核心制度,做好“三基三严”培训,尽量杜绝医疗不良事件发生。
(六)医师每周二进行业务学习,1季度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一次。
(七)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八)科室应有“急危重症应急处理预案”,各级医师应熟悉“急危重症抢救处理预案”,“医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与各类抢救流程。
二、医疗安全管理
(一)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
月由质控员进行抽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二)认真落实十五项核心制度,加强病历知情谈话制度管理,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三)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四)充分做好抢救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急诊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所用药物及输液做到“三查、七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
(七)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交班内容包括患者情况,急诊经过,特殊用药及输液等。
(八)各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及时按照医院要求进行上报,必要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整改落实。
(九)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评估提出整改方案,以便持续改进。
为落实十五项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
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对病历质量、院内感染、护理质量、临床路径、单病种、医疗服务及安全等进行评价,规范管理,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5%
2、平均住院日<9天
3、住院危重病抢救成功率≥80%
4、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5、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6、甲级病案率≥90% 无丙级病历
7、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8、急救仪器、药品完好率100%
9、药占比<50%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抽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家医院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认真落实十五项核心制度,加强病历知情谈话制度管理,每月召开会议 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管理者自我检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监控,质控员每月对运行病历及终末病历质量进行抽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在科会交班时进行通报,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实时进行改进。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杜绝丙级病历。
五、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评估,提出整改方案,以便持续改进。六、一切医疗行为按照要求要按规章制度进行,强调医疗安全行为,避免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对于医疗投诉及纠纷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一定处罚。
第二篇: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30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5
(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
(六)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七)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八)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危重患者应当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九)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十)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15、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2)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3)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
(4)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6、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2.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
3、主管部门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100%。
4.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5
(1)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4
1.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必备内、外、儿专业;
2.急诊科固定人员≥75%;应具有执业注册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
(查急诊各科排班表,缺一个必备专业,扣2分;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3、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4、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5.查人事科资料和急诊排班,急诊科固定人员<75%,扣1分;发现资格不符医护人员独立从事急诊工作,1人扣1分。
(2)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急诊留观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6
1.制订明确的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和急诊抢救预案,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首诊负责制,急诊科医师根据入院标准决定病人留观或住院,病区应妥善安排,不得推诿;
2.急诊科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专门的出入门,急诊门前车道通畅;(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 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
3.设置急诊收费窗口、诊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治疗室、手术(清创)室,各区域标志醒目;观察床设置不少于核定床位的3%,手术床≥1张;
4.设置急诊药房,提供24小时服务,保证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因患者紧急、特殊需求而急诊药房未备药品,院内应保证1小时内到位,院外应12小时到位,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查);
5.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医技部门为急诊科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并有优先规定,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6.急诊留观病人不得超过72小时;
7.危重病人收住院应有专车、专人护送。(1.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及预案,缺1项扣2分;现场考核5位急诊工作人员对制度与预案的知晓程度,1人不合格扣1分;现场查看绿色通道不畅通,有推诿急诊病人的情况不得分;
2.急诊门前回车道不畅,扣1分;
3.急诊未设置必要的功能区,1项扣1分,各区域标志不醒目,扣1分;观察床设置少于核定床位的3%,扣1分;无手术床,扣1分;
4.急诊药房不能保证满足急诊患者的医疗需求扣1 分;
5.查排班表,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医技部门1个科室不能为急诊科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扣 2 分;
6.查急诊留观病人,超过72小时,1例扣 1 分;
7. 危重病人收住院没有专车、专人护送,发现1例扣1分。
(3)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 1.急诊会诊医师10分钟到位;急诊救护车10分钟出车;
2.危重病人抢救应有主治医师以上指导或主持;
3.抢救成功率≥80%。
1.实地抽查,急会诊医师10分钟内不能到位或资格不符合会诊医师要求,1人扣2分;未按会诊要求携带相应器械,扣1分;救护车出车超过10分钟扣2分;
2.危重抢救无主治医师以上指导或主持,1例扣 1分;
3.抢救成功率<80%,扣1分。
(4)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4 1.观察病历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书写;
2.抢救登记完善,各种抢救措施及时记录;
3.开展质量监控活动,确保医疗安全。
1.查5份观察病历的书写质量,记录不及时,每份扣 1分;记录不规范,每份扣 1分;
2.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不及时、不完善1项扣1分;
3.查急诊质量管理记录,未开展质量监控扣1分、不完善扣1分。
(5)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7 1.急救设备齐全,并处于完好、应急备用状态,应有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洗胃机、吸引器、直接喉镜,本科有或院内能在30分钟内提供B型超声波仪,床边X光机服务;应备有产包、开胸包、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各种穿刺包及引流装置、导尿包、气管插管包、洗胃包等;
2.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操作:心肺复苏(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洗胃、除颤器、呼吸机应用、中心静脉压测定、气管插管等。
1.设备不齐全或处于非完好状态,1件不符合要求,扣2分;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各2人操作各种设备情况,1人不合格,扣2分。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点)
(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2.落实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3.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定急诊科与120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5.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
22、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重点)
1.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2.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
3.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4、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措施。
5、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3、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1.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2.有大规模抢救登记与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
24、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1.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2.有部门间协调机制,并有专人负责。
3.能为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提供指导和各种便民措施。
4.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和处理方案。
5、有对员工进行服务流程培训的相关制度并执行,当服务流程变更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
6、.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包括重要的检查(验)结果等报告的范围。(2.)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3).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4).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并正确执行。(5).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6).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检查(验)科室能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
(7)有危急值报告和接收处置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
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6、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一)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如: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
(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三)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四)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
(六)职能部门要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17、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一)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当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
(二)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当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三)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18、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
19、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一)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与使用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二)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20、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一)评估有跌倒、坠床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的工作流程。
21、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一)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二)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22、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一)有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二)有激励措施,鼓励不良事件呈报。
(三)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
23、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一)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二)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
第三篇:急诊总结
急诊科进修心得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两个月的外出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么一次好的机会,能够到杭州大医院去学习,虽然两个月的时间很短暂,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市中医院的急诊主要分四块区域,包括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病房和监护室,我主要在抢救室和输液室上班,就谈一下这两块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输液室方面
1、工作量很大,每天有两三百个病人,但护士只有3人,因此很繁忙,没有空闲时间。
2、人手虽然比较少,但查对制度很严,医嘱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每做的一步操作都要认真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以防差错。
3、消毒无菌很严,注射时都是一人一巾一带,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送供应室塑封包装。
4、药物现配现用,避免失效。
二、抢救室工作情况
1、先预检分诊给予挂号牌后挂号,对入院病人做到认真、细致的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能迅速及时处理。
2、进抢救室的病人,根据情况一般都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糖、开通静脉通路等措施。
3、抢救病人填写急诊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单,保证抢救记录的完整、及时、准确。
4、护送危重病人时,携带急诊抢救箱(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安、注射用具等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7、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各科室医生互相帮助,互相协助,共同抢救病人。
第四篇:急诊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一年又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立足护士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急诊科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能熟练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
急诊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汝慧芳
第五篇:急诊心得
急诊与灾难医学学习心得
在成为一个正式医学生之前,对于急救行业,是我最先接触到的或者说了解到的医学领域。众多的老电影、港剧中总少不了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风驰电掣的出现在公路上,及时的解决打架斗殴后的烂摊子,承载很多家庭聚会同事聚会中横降的灾害比如酒精中毒,休克等,路上突发的车祸随后出现的也总是迅捷的急救队伍,所以当年的急诊对我来说是一个神奇而神圣的领域。
大四这一年我终于切实的接触到了急诊与灾难医学这一门学科,更加深刻的领会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这是一门实用的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的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专科急诊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急诊主要针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治疗及精神心理救助。形形色色的危重疾病,部分能够允许患者周围的人拨打120等待救治,部分疾病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让患者有存活的机会,作为一个健康向上的成年公民,更作为一个七年制的医学生,我想我们有责任掌握这门学科,为身边遇到危险不测的人做出一点帮助。
我国目前共识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危重病依赖于院前急救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又取决于急救反应时间、急救设施、急救人员能力和急救技术水平、以及院前急救系统的管理水平,在此我回顾一下此学期学习所得到的急救要点。
一般情况下,院前心脏骤停得到复苏成功率是评价急救效果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在实行心肺复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的状况,是否生命尚存。我们需要确认以下几点:
一.突然摔倒,意识丧失,面色迅速变为苍白或青紫; 二.大动脉波动消失,触摸不到颈动脉,股动脉的搏动; 三.呼吸停止或者叹息样呼吸; 四.双侧瞳孔散大;(需要鉴别是否药物原因造成散瞳)
五.可伴有因脑缺氧引起的抽搐和大小便失禁,随即全身松软; 六.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百分之八十);无脉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到达医院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检测)如果满足一到四几点即可确认心脏暂停,我们需要在及其短暂的一分钟内完成以上确认工作,心脏暂停四到六分钟即可对大脑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确认以后,CAB急救处理需要马上实施。
C即为胸外按压实现人工循环:1.将患者放置仰卧位,平躺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放置锐利物品伤害患者;2.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与前正中线的交点;3.两手叠放在按压点,掌根着力,两臂伸直,内壁朝外以固定便于用力;4按压频率要求达到100/分,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cm,保证按压后胸廓恢复原状,尽量减少因检查或治疗使患者受伤。
接下来A为开放气道工作,若患者无明显头颈部受伤,则使患者仰卧位,急救者站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置患者前额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放置下颌骨部,使得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若头颈部受伤,则使用托颌法,两手拇指放置于患者口角旁,余下四肢托住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颈部固定的
情况下,用力将下颌部向上抬起,使得下齿高于上齿,避免搬动颈部。
B为人工呼吸要求急救者每次吹气达到一秒,应见到胸廓起伏,潮气量达到五六百毫升,并且急救者应当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被患者传染某些疾病,避免与患者的血液接触。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30:2。进行五组CAB后若是能够恢复心跳即为有效急救。
完整的心肺复苏在生活中极有可能有用武之地,能够很好的提高急危重病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套急救处理。
除此之外,更有很多急救原则需要我们理解掌握。我们应当将救人治病和先抢后救作为急诊的第一原则。急诊抢救有很强的时限性,要尽可能减少院前和院内医生延误救治时间,“黄金时间”更强调从致伤、发病起计时,缩小救治时间窗。只有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赢得确定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的时机,而不是让时间浪费在繁杂的检查和诊断过程中。
生命可贵,我们要掌握好这门短时间内挽救生命的学问,对于自己来说是责任,对于他人来说是一份幸运。
12级针推七年制一班
杜鸿蒙
201203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