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管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管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验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保护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全面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特制定以下事故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一、隐患划分两大类,即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隐患:在安全检查中能够现场落实整改,投资较小的对人员安全没有直接威胁的事故隐患。
重大隐患:在安全检查中不能现场落实整改,投资较大,直接影响人员安全的事故隐患。
二、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每日按规定对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尽快整改,及时消除,做到“五定”原则,即定人员、定责任人、定时间、定经费、定预案,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验收备案。
三、各单位自查的安全隐患由各单位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公司安保科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所查隐患由安保科各片区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安保科集中检查所查隐患由安保科统一检查验收,公司月检、节假日、季节性或专项安全检查所查隐患由公司统一组织检查验收;上级部门检查所查隐患公司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四、一般隐患整改方案由安保科与车间共同组织制定方案,由车间安全员负责落实,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制定由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公司管委会研究讨论确定,车间负责人负责落实。
五、重大隐患或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要下达整改通知书,被检查的单位,接到限期整改通知书后,按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上报公司。
六、接到限期整改通知书后,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责任人的责任。
七、安全隐患未消除之前,隐患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或制定预案,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不出事故。
八、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又不能确保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作业,上报公司。
九、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及时向公司管委会报告,同时制定防范措施或制定预案。重大安全隐患还应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十、各单位、各部门加大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制度落实,特别是对隐患督促整改、验收的落实。
十一、实行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举报安全隐患。
十二、检查及处理情况等,应记录在案,建立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台账。
十三、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档案,对各类隐患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的闭合管理。
十四、责任追究
1、各单位对本单位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认真检查,及时落实整改,不得对事故隐患进行瞒报或拖延不报,否则被查出时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
2、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处责任人教育费200-500元。
3、如因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或瞒报和拖延不报而导致事故发生,则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从严从重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制度1.目的
Q/HYM640-11 为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检查、治理和上报的责任,为公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事故隐患定义和分类
2.1 事故隐患的定义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2.2 事故隐患的分类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劳动部颁发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四级:
2.2.1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2.2.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2.2.3较大事故,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2.2.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排查和治理
3.1 事故隐患排查
1、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类事故隐患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
2、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事故隐患进行检查。
3.2 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
1、查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
2、查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点管理部位的控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3、查安全教育情况,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4、查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情况。
5、按属地管理原则,查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情况。
6、查隐患整改资金的落实情况,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3.3事故隐患的整改
1、对可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负责人和整改限期,并督促检查整改情况。
2、对于需要较大投资的事故隐患整改项目,报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并分三级:
一是生产车间可以按正常渠道解决的事故隐患,立即落实整改; 二是需要公司其他部门配合解决的,并落实资金和实施责任人员; 三是需公司投资整改的项目,报公司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在技改过程中给予考虑解决。
3、对短时间内难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单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确保过渡期内的安全。
4、对于查出的事故隐患按本制度4.0的要求做好记录和上报工作。
4.事故隐患上报 报告原则
4.1 各单位每月对所属生产经营现场、人员、设备设施进行排查,将查出的事故隐患,按要求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4.2 对排查出的隐患做好记录,并组织人力和物力及时外理,做到坚决不留后患。自己处理不了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公司安监部门。
4.3 公司根据上级对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适时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各部门、车间应密切配合,认真发动职工自上而下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登记造册,上报安监部门。
4.5 公司安监部门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分类整理,对车间、部门自己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排,安监部门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
4.6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跟踪检查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对无特殊原因拖延或不整改的单位,公司将给予严肃处理。
整改要求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定期排查,各单位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定期不定期对本单位、区域、企业各个环节,重点部位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
三、认真登记。各单位要建立重大隐患登记制度,对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改措施要详细登记,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四、及时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重大隐患要逐级上报。
五、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安全办要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并向安全办报告整改结果。
六、制定预案,动态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在生产经营口市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于重要环节要采取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态蔓延的安全措施,制定重大事故或重大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帮到有备无患,安全生产。
第三篇: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工作。
三、职责
负责实施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公司安全办; 负责实施本制度的协助部门是公司其他各部门。
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1、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分类
根据危害及整改难度把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大,需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公司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公司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公司内全体员工发现事故隐患者,均有权向安委会办公室报告,安委会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查并予以处理。
5、安委会办公室每月结合综合性安全检查,组织安委会办公室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排查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分类进行登记,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各被排查部门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尽快制订及落实隐患治理措施。
6、隐患治理
一般事故隐患,由隐患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发生后应立即向公司安委会进行汇报,内容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① 方法和措施
隐患治理所采取的方法及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防护措施。②经费和物资
概算此隐患治理所需经费及物资需求。③人员需求
针对需治理的事故隐患情况,确定相应人员的落实需求。④治理时限
根据事故隐患治理的难易程度,在假定物质与人员到位情况下,确定隐患治理的时限。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隐患未得到治理前及在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及相应应急预案。
7、安委会办公室成员按规定隐患治理期限,对事故隐患单位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复查验收。对隐患治理未按期完成或治理不彻底,事故隐患发生部门主要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按《安全奖惩制度》予以经济上的处罚,并责令限期完成。
8、各部门应在各自管辖范围内组织各相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事故隐患排查。各当班人员作为执行隐患排查最基础的环节,要求当班人员加强隐患排查巡检力度。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人员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按本制度4.6条规定报送公司有关部门。
9、各部门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10、安委会办公室会同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季节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1、奖罚
(1)对于发现、排除和报告事故隐患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2)对于事故隐患不按期治理或治理不彻底的部门或个人,按《安全奖惩制度》处理。
第四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一、本矿安全生产检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不论大小都要作登记管理。
二、经矿安全办和有关人员(矿长、安全员、班、组长)确认为现场整改的就立即改正。如现场不能整改的就请示矿领导,由矿办制定整改方案,矿领导负责指定整改负责人和资金的落实到位,确定整改完成时间,并对整改还必须况进行跟踪复查。
三、重特大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政府及主管部门,待专业人员确定整改方案后才可实施,整改前要采取临时可行的安全措施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等。
四、短时间内不能完成整改的安全事故隐患(工作量大或资金投入不足等)要先采取撤离、设警示隔离线(带)等措施。报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最后落实解决负责人、整改时间。
五、对能发现安全事故隐患且积极报告的有功人员,本矿给予奖励。
立柱砂石厂二OO八年三月
第五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定期排查,各单位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定期不定期对本单位、区域、生产各个环节,重点部位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
三、认真登记。各单位要建立隐患登记制度,对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改措施要详细登记,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四、及时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重大隐患要逐级上报。
五、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安全环保处要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并向安全环保处报告整改结果。
六、制定预案,动态管理。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于重要环节要采取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态蔓延的安全措施,制定重大事故或重大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安全生产。
七、责任追究
1、对于不及时确定事故隐患排查人员,建立事故排查整改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2、因事故隐患排查不认真,报告不及时、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将依照规定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