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溧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溧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 录
1、骆山大龙(属江苏省首批保护项目)
2、蒲塘桥祠山庙会(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
3、打社火(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
4、打五件(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
5、跳当当(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
6、明觉铁画(属南京市首批保护项目)
7、洪蓝玉带糕
8、柘塘中医药
9、客家民歌
10、义气墩
11、采茶舞
12、打水浒
13、犟驴舞
14、高台狮子
15、划旱船
16、东泉马灯
17、曹岗唱道
18、推车舞
19、骆山中医药 20、送春
21、船桥小马灯
22、陶村煞狮
23、毛吾山虾子灯
24、查氏膏药
25、石湫狗肉
26、桑园蒲娶妻送房
27、附件:溧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调查表
一、骆山大龙
骆山村位于溧水县和凤镇孔镇西南,濒临石臼湖。全村500余户人家,1800多人口,是孔镇西南人口最多的自然村,也是自然历史形成的小陈家、山南、山北、曹家、坟上等村的中心区。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溧水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骆山大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舞龙的时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正月十八。此时,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有大片湖滩可以利用,因此,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石臼湖位于江苏省溧水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之间,是古时丹阳大泽的一部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泛舟湖上,并作诗留念:湖与元气连,**浩难止。天客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石臼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臼湖渔歌”是著名的中山八景之一。当地百姓依赖石臼湖为生,新年来临时,则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风调雨顺、人口平安,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
骆山大龙主要集中在骆山村及其周边村落,其影响所及包括安徽广德、郎溪、当涂一带,也包括高淳古柏、漆桥等地,县内主要集中在和凤孙家巷、孔镇、杨家等村镇。
骆山大龙具有四百多年历史,它的兴起和当地的一个传说有密切关系。据说,明代万历年间,该村考取了一名进士名叫杨培庵。杨氏是当地望族,其家谱上自周成王时期,下止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保存相当完整。历史上杨氏家族名人辈出,西汉时杨恽系司马迁外孙,西汉末年杨雄是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三国时杨修也出自这一家族。至南宋高宗时期,杨氏家族南迁,其中一支定居于孔镇骆山村,一直繁衍至今。历史上杨培庵实有其人,他的坟墓也一直在村后的山坡上。杨培庵中进士后,曾先后出任过漳州知府、江西省和河南省按察使、布政使,后又任山东巡抚,因丁忧未到职。杨培庵为官清廉,颇有官声。传说当年他避雨庙中,曾救过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杨培庵心生怜悯,代其向执法的张天师求情,还将小白龙带回了骆山村,让其行云播雨,造福百姓。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
骆山大龙兴起后,在溧水、高淳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还利用这一机会走亲访友,密切感情,增进交流。届时,偌大湖滩上旗臶招展,火铳、喇叭声不断,儿童打扮得花团锦簇,白色巨龙在湖滩上盘旋,一时人潮涌动,观者如堵,场面十分壮观。1945年,抗战胜利后,骆山村民杨裕发、杨裕才自发组织舞龙,以示庆祝。1983年改革开放后,骆山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自发组织舞龙,以表达喜悦的心情。2005 年,骆山大龙重新恢复,南京电视台民俗专题部还拍摄了有关骆山大龙的专题片。
骆山大龙于腊月二十四起草,到正月十八落草,一共25天。
起草时,先由玛咪炮放炮,召集全村百姓。玛咪炮系当地土语,也称地炮或铸炮,高约20公分,粗约4公分,里面填满火药,放炮时臵放于地上。放炮时,声震如天,地动山摇,非常响亮。待三声炮响过后,龙会成员按照出龙顺序齐齐集中于龙会门前,先是十面绘有蟠龙、麒麟、貔貅、蜈蚣等图案的大旗在前引路;紧跟在后面的是4盏大红灯笼,为开道灯;之后有小红灯笼一盏引出跳云队伍;再接着是龙珠引领下的舞龙队伍。又有锣鼓喇叭4 队,2 分别安排于跳云队、龙首处、龙身处和龙尾,以便相互照应,增加气氛。整个舞龙队伍依次来到湖滩后,大龙必须龙首向东,龙尾朝西。这么做也有来历,据说,小白龙被救后,杨培庵将其安放于东面狮子山的白龙潭内,因此白龙起草后必须向东方朝拜。
起草以后要给白龙开光,先是放号炮三响,紧跟着鞭炮齐鸣,锣鼓喇叭声响彻湖滩。之后要摆香案、安放香炉、插蜡烛、焚香,叩拜祷告,以示请神接神,保佑舞龙活动顺利进行,保佑全村百姓平安。紧接着取大红公鸡一只,将鸡头拧下,洒鸡血于四周,并用毛笔蘸鸡血。这种蘸过鸡血的毛笔据说非常吉利,会被村民抢去收藏。
开光之后,就意味着接到了神,这只龙也就有了神性。
接下来,村民、外地来的亲属、一些民间团体等等都要给白龙挂红。取一尺红布悬挂于龙首,有祝福和祈福的意思,这时就可以开始正式舞龙了。除了本村以外,还会到周边的山南村、孙家巷村、杨家村、漆桥镇及溧水、高淳等地去舞龙。根据当地习俗,舞龙时不能吃荤和饮酒,个别虔诚的人家会在整个舞龙期间都不食荤和饮酒,以示敬神。其实不吃荤和饮酒,还有一个更实际的考虑,就是怕食荤坏肚、饮酒误事,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舞龙主要分为跳珠、跳龙、跳云三部分。
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百般引诱挑逗,大龙在掌珠人的引导下,高低起伏,进行各种表演。
跳龙:因龙身巨大,跳龙人需分作两队,一队跳龙,一队则稍事休息,两队交替上阵,轮番表演。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
跳云:由66名8岁至12岁男童表演。他们身着彩衣、彩帽、脚穿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他们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进行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图阵有 “双龙出水”、“满天星”、“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种阵式。所谓“双龙出水”,是将跳云的队伍分为两队,每队由字头率领,从左右两边出场,跑至中间时再交叉跑。而“满天星”则是两队相互交叉,不停地跑位、移动,显得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状如满天星斗。最后,他们还会用手中的云板摆出“人口平安”、“天下太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字样,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骆山大龙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主要步骤有扎制龙身骨架、糊纸、彩绘等。龙头高2.3米,宽2.2米,龙身共24节,每节长2.8米,整个大龙体长将近百米,号称“江南第一大龙”。龙头上还要扎制108将,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有杨宗保、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间传奇的英雄人物。龙身需用透明薄纸糊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跑动起来时,薄纸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之所以用蜡烛而不用电光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因为烛火会因燃烧快慢而显得高低错落,跑动时也会闪烁不停、飘动不定,这时候整个龙看起来会显得更加具有灵性。表演时,龙尾处还需接出一截长约10米的粗绳,由十来位精壮后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舞龙时因惯性过大而造成龙尾脱手。大龙扎制完成以后,要到腊月二十四起草时再行开光。此外,还需制作龙旗、彩旗、大小灯笼、以及喇叭、马蹄炮等。第二大类为制作云板和彩绣。云板共66面,用竹篾扎制轮廓,用蜡光纸、金纸及各色彩纸糊制,上面绘有云形图案。彩绣分为制作头饰、绣衣及绣花等。这是村中妇女们显示手艺的时候,所以她们要拿出平生本领,将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团锦簇,各个不同。
骆山大龙自明清一直传承至今,但其技艺、程序等一直在民间口耳相传,并无文字资料 3 可查。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当事人的回忆,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参与组织和表演者有杨以船、杨书模、杨裕兴等人。
四十年代有杨裕发、杨裕才、杨文钱、杨文献、杨以和、杨以祖、杨康八等人。1945年以后中断。
此后一直到1983年,才由杨昭金、杨裕龙、杨文桴、杨文松等发起组织,恢复舞龙。2005年,骆山村再次组织舞龙,参与组织和表演者有杨书范、杨文化、杨裕龙、杨昭富、陈老头等人。
二、蒲塘桥祠山庙会
蒲塘村位于溧水县南部,东临石臼湖,西邻秋湖山。距南京城区仅62公里、距禄口机场24公里,现归洪蓝镇所辖。蒲塘村地处圩区,境内河塘、湖泊众多,汊港交错,村南有河名为蒲塘,水自溧阳来,经石臼湖而入长江。旧时蒲塘无桥,村民往来均需依赖摆渡,极为不便,尤其是春汛期间,桃花水泛滥,水面浩荡,波涛汹涌,以致浪覆舟揖,致人死命。明正德年间(公元1509年),村民赵琪及其家族出资三千金造桥。桥分九孔,长约四十丈(约133米),桥面宽约二丈五尺(约8米),可供车马及行人通行,当时的县令陈宪将此桥命名为“尚义桥”,并为之作“尚义桥记”,以示纪念。尚义桥又称蒲塘桥,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目前,此桥仍可通行,现已被列入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蒲塘村现有人口约4000多,2400余户。大多为陈、徐、傅、蒋、叶、汤等六大姓。行政村下辖蒲塘、上仓、下仓、冯村、薛家、汤村、路家、赵家、杨家庄等9个自然村。而历史上的蒲塘桥庙会则主要由蒲塘、上仓、下仓、理村等发起组织。
蒲塘桥庙会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大型祭祀活动,一般于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五至二十七这三天时间里进行。活动地点主要在蒲塘老街祠山大帝庙到万年台这一段距离,此时正是农村中一年中春耕春种开始之际。举行庙会祭祀活动,一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人口平安;二是籍此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交易活动,为新一年农业生产打下基础。蒲塘桥庙会主要由蒲塘、上仓、下仓、理村四个自然村发起组织,其影响所及,除了周边村镇外,还辐射到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市的许多村落。
蒲塘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每年春汛时,洪水常常泛滥成灾,淹毁农田。为防水患,蒲塘及周边孔镇、毛公埠、骆山等地村民沿河作堤,沿湖筑坝,称作“圩”。南宋著名词人杨万里曾巡视江南,并作“圩丁词十解”,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百姓与洪水奋斗的情景:“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又“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按杨万里在此诗序言中的解释,“圩”作围解,“圩者围也,内则围田,外则围水。”每圩设一圩长,每户需出青壮年为圩丁。每年春汛期间,由圩长召集圩丁上湖护堤,筑坝围堰,以防洪灾。由此可见,水患与否是农业生产丰与歉的重要因素。
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下令江南地区建360座祠山大帝庙,各庙轮流祭祀,以求神灵保佑江南地区洪水不再为害,百姓安居,五谷丰登。蒲塘祠山大帝庙即为其中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为主祭日,此外如马家庙庙会为二月初八,吴村桥庙会为三月二十八,其它还有薛家庙会、陈郭村庙会、邰村庙会等等。那么祠山大帝有何来历呢?原来祠山大帝是三国时期的乌程侯张渤,他曾在江南地区治水多年,组织开挖沟渠,疏浚河道,大大减轻了江南 4 地区的水患灾害,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爱戴。张渤后于安徽省广德县之祠山去世,群众为了纪念他,便尊他为祠山大帝,俗称“黑菩萨”,因其面黑之故。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下令建庙供奉祠山大帝开始,江南地区便有了庙会的传统,迄今已有将近550年的历史,从而形成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习俗。
蒲塘桥庙会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其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
一、庙会的组织
蒲塘村是自然历史形成的老集镇,蒲塘老街自北向南穿过集镇,直抵蒲塘河。居民居住沿老街分布,形成街南、街中、街北三个社区。街南主要是陈、徐家族,街中为傅、蒋家族,街北则是叶、汤家族,庙会的组织(当地称“头首”)主要由这六大家族轮流出面担任。
1949年以前,蒲塘桥庙会从未中断过,一般来讲,庙会三天,都要请戏班子连唱三天大戏,担任头首的家族要负责筹钱请戏班。但如果遇上灾年或资金困难的时候,亦可能光出会不唱戏。这时候就会遇上一点麻烦,因为上一年人家当头首时唱戏,轮到下家就不请戏班子了,上家会不答应,就会偷偷将万年台前的旗杆竖起来。而一旦竖起旗杆,就必须唱戏,因此,下家往往会想方设法将旗杆藏起来。不过,做这一切的时候并不十分认真,有时往往演变成一场有趣的游戏。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六大家族长老都要聚集在一起,决定出会的各项事宜,叫“十八会茶”。会茶之后,便在万年台前竖起一根旗杆。此旗杆高三丈六尺(约12米),悬挂三角旗一面,杆顶还须扎一束刚发芽长叶的柳枝,叫“见青”。从此日开始,直到庙会结束之日,旗杆都要一直竖在那里。整个庙会活动由香火堂负责,蒲塘香火堂由上仓、下仓、理村、蒲塘四个自然村组成,因而庙会的举办也由这四个村出资出人来组织进行。资金主要由民间筹集,由香火堂公推一名声誉好、肯负责、会办事的人来担任。资金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担任头首的家族出资;二是全体村民按人按户分摊;三是善男信女捐的香火钱;四是当地头面人物或富裕人家所捐的善款。
二、出会的秩序
庙会出会有严格的秩序,一般于农历三月二十四晚上杀鸡祭神,由头首宣布整个出会的各项事宜,各村分别准备并各司其职。一般来讲,蒲塘村出高跷队、花蓝队,上、下仓村出抛叉队,理村出大、小香亭。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三天每天上午都要出会。出会的秩序为:
1、烧香开路。出发前,花蓝队、高跷队、抛叉队及司锣鼓、喇叭、旗牌的人员,包括善男信女都有要依次来祠山大帝庙拜神,祈求神仙的祝福和护佑。之前,从上、下仓赶来的抛叉队还要另行祭神仪式。抛叉队进入街口以后,将钢叉齐齐摆放一起,由叉头师傅举行祭神仪式。叉头师傅将公鸡鸡头拧下,将鸡血一一淋到每一把钢叉之上,据说此举可以避邪气,可以壮胆。之后叉头师傅敬香、拜四方,同时口中念念有词,词曰: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寅癸水,中央戊已土。之后放铳三响,叉队成员放开脚步奔向庙中,边跑还要边打吆喝。据说谁先跑到庙中,谁就可以先发财,保佑一生平安。所有成员烧完香后,要在庙前依次列队,然后出行。出行路线有严格的规定,要走“火路”,所谓火路,就是神走的路。具体是从祠山庙出发,沿蒲塘老街向南,到蒲塘河,上蒲塘桥,至桥中折返,不过河。为什么不过河呢?也有讲究,因为过了河就不是一个香火堂了。折返后,向北到祠山庙对面的万年台止。
2、整队出行。出行前,要放铳、鸣锣敲鼓吹洋喇叭。首先由三五名扮作小丑模样的人耍火流星在前开道。接着是蜈蚣旗5面、彩旗200面,大头宝宝4人随后。二人挑小木斧、小木锤、棍、钢鞭、宝剑等,据说为冥府打路之用,可以避邪气。接着是神锣二副、铳四把。抛叉队21人均赤膊上阵,一边抛叉,一边前行,紧跟着的是下仓村的5人锣鼓队。又有凉伞24把,龙旗38面随后。所谓凉伞,亦即华盖,上绣蟠龙等图案。之后是30人的高跷队和14 人的蒲塘桥锣鼓队。高跷高5尺(约1.6米),装扮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及八仙等人物,采用一马一夫制。即一个高跷旁边跟随一名手擎红旗的队员,其一可以壮声势,其二可以起保护作用。接下来又有20人的花篮队伍,杨古岱锣鼓队5 人。花篮队成员全为少女,头戴簪花,身着绣衣,肩挑花篮,十分美丽动人。后面又有大、小香亭2个,共32人,理村锣鼓队5人。香亭为木制小亭,飞檐翘角,里面用红丝线捆扎着三根并生的青莴笋,寓意万年长青。莴笋是早就准备好的,要在出苗移栽时将三颗莴笋用本瓦夹起来,使之并蒂而生,长成一棵。据说祠山大帝有兄弟三人,这并蒂莴笋又有团结一心的意思。同时莴笋有节,也含有节节高的良好祝愿。之后有神鼓2面,共10人,唢呐2把、洋喇叭10把。接下来是烧大、小香。所谓烧大香是两口大锅,由6人抬着,里面是燃着的樟木。烧小香共4人,4个托盘,里面是劈成小块的樟木。大、小香之后,又有41人的烧拜香,他们中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多,均着盛妆,手持燃香一束,随着前行的队伍一边前进一边朝后面轿中的菩萨顶礼膜拜。菩萨的轿子为16人抬的大轿,前面是8人牌队,牌子上书“肃静”“迥避”等字样。紧跟后面的是全副銮架队,共有14人,举着刀、枪、棍、棒、戟等十八般兵器,十分威风。祠山大帝端坐轿中,头戴雁翅官帽,身着蟒袍官服,面目漆黑发亮。在他的后面,还跟随着两顶小轿,小轿里面供奉着两个牌位。一个上书:祠山大帝之帝位;一个上书:李爱为民之神位。这个“李爱为民”又是何许人也?据说文革时破“四旧”,菩萨像被打碎,后来是李爱为民神为之诊断补裰,方才完好如初。原来这个“李爱为民”就是明代神医李时珍。他还能附体,即附在凡人身上,为世俗百姓问诊治病。因此,当出行队伍折返后,还要向住在村口的一位祖母级人物—90岁的胡余氏行跪拜礼。据说她就是李神医在人间的化身。轿子后面又有凉伞(华盖)一顶,文明旗一面,上书四个大字:祠山大帝。
整个出会情况大致如此。但尚有阙漏,主要是以前还有妆会,即挑选七、八岁男孩子扮演浪子燕青、响马罗成、杨宗保、武松等人物形象。一般为4个,同时身背笔、墨、砚台和官印,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进行表演。有白无常一人,头戴尖顶高帽,身上还带有枣子,若有人讨吉利,可以向他讨要,其寓意为“早生贵子”,但在出会过程中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烧肉香和烧锣香两种。所谓烧肉香,是将人捆绑在十字架上,将香炉用勾子直接挂在胳膊上,勾子要穿进肉里,底下是燃香的香炉,以示虔诚。而烧锣香与之大致相同,只是要在胳膊上挂一面锣,一边跟随队伍前进,一边敲锣,以肉体痛苦来表示自己敬神的决心。旧时,若家中有孩子生病,大人会去庙里求签,若签中说孩子是遇上了灾星,需要过关的话,那么,到了出会这一天,家中大人会自愿身扛木枷,以示冲关,保佑孩子无病无灾,一切平安。
三、唱大戏
出行队伍来到万年台之后,便依次解散,同时将菩萨所乘大轿及两顶小轿臵于台前,意思是请菩萨看戏。解放前常请的戏班子有安徽的春福班,常州的才喜班,班主又称“小嘴巴”,以唱连台连本戏为主。常演的剧目主要有《刘秀归天》、《狸猫换太子》之类。唱戏要求做到 6 “两头红”,即头天太阳落山前开演,一直演到次日太阳升起时为止。在正式唱戏之前要“跳三星”,即福、禄、寿三星。如跳财神、跳魁星、跳加官等等。跳加官时,当地名商大户还会纷纷上台捐献红包,主持者要大唱他们的名字及所捐款数,以示荣耀。跳魁星时,各路喽罗小鬼都要上台献艺,如翻斤斗等,戏台上十分热闹好看。此外还有“斗八仙”等各种名目。
正式开演的大戏只能唱正戏,不能唱反戏。所谓反戏,就是不按朝代建立的时间顺序来唱,乱演。如第一天演唐朝戏,第二天就只能演宋朝戏。以此类推,不能反着来。唐朝戏有《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薛丁山征西》;宋朝戏有《双龙会》、《四郎探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接下来应该是元朝,但没有元朝戏,有所谓“汉人不唱元朝戏”的说法。明朝戏有《探皇陵》、《黄天霸》、《大报国》、《二进宫》等;清朝戏则有《盗御马》、《黄天霸》之类。但恢复之后的蒲塘桥已少有如此之多的讲究,而主要以娱乐热闹为主。2007年请的戏班是江苏省锡剧团,三天的演出剧目分别为:二十五是《玲珑女》、《寻儿记》、《双推磨》;二十六是《风流状元》、《玉蜻蜓》;二十七是《双珠凤》和《珍珠塔》。主要演员有:周东亮、张金华、董云华、袁菊芬、许美霞等。国家一级演员6人,其中周东亮是第十届全国戏剧文华奖获得者、第十九届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剧团和演员的档次不算低,群众十分满意和开心。
三天大戏唱完后要扫台,先燃香敬神,放炮,轿子回到庙中,然后请菩萨上殿,再度放炮。同时叉队也要收草,先在菩萨面前叩头,将叉上的符纸摘下焚烧,然后收叉回村。这时,叉不能有一点声响,整个出会过程到此才算真正结束。
蒲塘桥庙会的参与人数众多,约600多人,各种相关的器具及制品也异常繁多,大致可分为:
(一)服饰、鞋帽方面
1、高跷队要扮演各种古代人物,主要身着戏服。
2、花篮队服饰最为艳丽,主要有凤冠、霞帔、绣衣、脚上是缀有红绣球的绣花鞋。
3、抛叉队头扎红巾,身着红衣红裤。与之着装相类似的还有轿夫,马夫等成员。
4、大部分成员头裹黄巾,身着黄衣黄裤,衣上有金丝镶边并嵌以红色条纹。
(二)道具方面
扮演古代人物的手持与身份相应的道具。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铁钯、吕洞宾之宝剑等等。
花篮以各式鲜花装饰,花篮造型古朴典雅。
叉为钢制叉头,共三齿,锃明瓦亮,并套以铁环,舞动时会发出“呛啷啷”的响声,显得十分威武。
(三)锣鼓乐器方面
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有所谓神锣、神鼓,体型巨大,声音宏亮。还有洋喇叭和唢呐等民间乐器。
(四)彩轿
轿子共有三顶,一大二小,飞檐翘角,上面雕龙刻凤,做工讲究,十分精致。
(五)旗牌
有各式彩旗,大、小三角旗,上面绣有龙、凤、麒麟、貔貅、蜈蚣等各种图案;有凉伞 7(华盖)多顶,上面也绣有多种图案。此外尚有全副銮架(刀、枪、剑、戟)和“肃静”、“迥避”牌等等。
蒲塘桥庙会是一种大型的民俗活动,其中,主要有踩高跷、挑花篮和抛叉等表演内容。解放后,蒲塘桥庙会被停止,直到2005年才恢复。
三、打社火
柘塘镇位于溧水县城北面,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古称崇贤乡,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柘塘的中医中药十分有名,著名的叶开泰药铺就是柘塘叶家所开。清乾隆年间,时任溧水县令的袁枚曾受到过叶名琛先祖叶继雯的热情款待。他以当地佳酿乌饭酒招待这位年仅27岁的新任知县,使袁枚大受感动,还专门撰文作诗以示纪念。叶名琛于道光十五年中进士,咸丰六年他在两广总督任上,因不抵抗英人进攻广州而毁誉不一。当代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苏民、濮存昕父子,其祖籍也是溧水柘塘镇。
柘塘镇临近南京,商贸业十分发达,柘塘古街商家店铺林立,居民密集,是明清两朝江南地区较为富庶的集镇之一。自宋元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也将中原地区的许多民俗一并移植了过来。柘塘打社火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产物,是经济相对发达、市民生活较为安定、消化吸收北方文化的结果。
柘塘打社火主要以柘塘、乌山、群力为中心,包括共和村、艾元村、孙家村、梅山村等村,号称“柘塘四十八村,村村有社火会”,可谓繁盛一时。其影响所及可达江宁周岗、禄口及钱家村、徐木村、长干村等村镇。
“社火”又称“社鼓”,“打社火”是流传于溧水县柘塘镇一带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一般于除夕至来年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其主要目的无非祛邪驱鬼,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柘塘打社火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朝时期。南宋迁都杭州以后,中原人口向南方大量迁移,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也将北方地区的许多民间习俗一并移植了过来。明清时期柘塘打社火达到了鼎盛阶段,以至村村组织社火会,户户要出人参加社火表演。
柘塘打社火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文革等因素的影响,此后一直中断,直到1991年溧水建县1400周年时才开始恢复。南京市举办首届金陵文化庙会期间,柘塘打社火经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整理改编后,定名为“溧水抬鼓”。此后,溧水抬鼓多次参加省市群众文艺会演和民间文艺表演。2002年,在首届“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中,获江苏省民歌民舞大赛金奖,2005年5月参加南京市首届名城会表演,同年,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
柘塘打社火主要于春节期间集中在柘塘老街上进行表演。柘塘老街东西走向,长约四、五百米,街东有一座大山庙(祠山庙),西头有一戏台,称万年台。过年时,各村社火会首先在村内表演,到初七日,才全部集中在柘塘老街上,开始带有竞赛性质的表演活动。
1、炸街。各支社火队一边行走,一边进行表演,各家店铺、市民则罄其所有,燃发烟花爆竹以示庆祝。届时,锣声、鼓声、爆竹声和吆喝声此起彼伏,烟雾弥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炸街”。同时,又寓有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的意思。
2、跳鼓。行街过后,开始表演跳鼓。四十八支社火队依次来到镇前广场上,各摆阵势,由手持当当(小锣)者一人立于阵中,抬鼓者排列于内圈,敲大锣者列于外圈。整个活动由 8 当当调度指挥,当当声一起,然后才由锣鼓声跟随。其节奏为:|当 当|咣 O|当 当|咣 O|当 咣|当 咣|当 当|咣 O|。起跳时,手持当当者一脚蜷起,如金鸡独立状,“当当”两声脆响,同时起跳向一方移动,指挥跳鼓。抬鼓者则曲身下蹲,使头、肩、臀与鼓持平,随着当当声的指挥,八人同时双脚跳起,敲鼓人则以鼓声应和。此时,列于外圈的敲锣人则反向移动,如此三、五回合,最后持当当者猛地下蹲连敲三声当当,跳鼓者立起身涌向中央,敲 鼓励三声以示应和。随着节奏越来越激烈,气氛也趋向了高潮。突然,当当、锣声、鼓声一起停止,称作煞鼓,如此算作一场。有时,往往由于观众吆喝声不断,就要连着跳着三五场才能结束。
3、冲街。正月十五,各支社火队在街东头大山庙前一字排开,待三通鼓响过,精壮的大汉身背大鼓,发一声喊,拔步冲向街西头的万年台,先到者拔得头筹。万年台是一亭台式建筑,三层四面,飞檐翘角,最上层悬一七色彩球,冲街者若是两强相遇,还有一番激烈的比试。只有胜者方才能够摘得彩球,成为最后的赢家。
4、甩鼓。冲街之后,还要表演甩鼓,将大鼓一层层叠加起来,约有一层楼的高度,甩鼓的青年从同伴肩上跃到鼓上站立,一手叉腰,一手将鼓高举头顶,来回甩动。此时,鼓声越发迅急,观众也为表演者加油助威,直到甩鼓者力竭跃下鼓面。继之者如是这般再来一番表演,以甩鼓圈数最多者为胜。
此外还有抛鼓、变阵等各种表演形式,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剽悍刚猛的个性特征。每支社火队均需配备旗、鼓、锣、伞。
旗为龙旗,上用五彩丝线绣着蟠龙、麒麟、貔貅、蜈蚣等图案,寓有勇敢、刚猛、强大的意思。
鼓为腰形大鼓,根据演出阵容需要可多可少,多则七、八只大鼓,少的亦可一到两只。鼓面用牛皮蒙制,鼓中安放内胆,再在内胆里放臵各种大小不一的金属圆环,奔跑和击鼓时会发出碰撞声。这样一来,牛皮大鼓的“嘭嘭”声和金属环的“叮当”声此起彼伏,响亮震耳,显得十分威风。大鼓可由一人肩扛,亦可由二人以竹杠相抬,以便在行进过程中表演,因此又称抬鼓。有人专司击鼓,他们紧紧跟随在抬鼓者身后,单人从后面击打,双人则从两边击打。与一般大鼓的打法不同,抬鼓是竖着打,而且是边行进蹦跳边击打。而一般大鼓大都平放着,自上而下击打。鼓的节奏较为原始,大致为:||: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O :||,后随着时代发展在节奏上也有所变化,如|咚 哒|咚 O|咚 哒|咚 O|咚 哒|咚 哒|咚 哒|咚 O|。
锣有两种,一种为大锣,一种为小锣。小锣又叫“当当”,约为二十至三十公分左右,敲击声清亮激越,“当当”作响,因此也以其声作为小锣的名称。当当在社火队中扮演着指挥的角色,最少一人,最多可有三人,当当声响,打鼓者方可击鼓;当当声歇,鼓声也须停止。表演者随着不同的“当当”声,进行变阵、跳鼓等各种表演。
锣以外还有伞。这个伞就是古时所称的华盖,上面绣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四周饰有流苏,显得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华盖是全队的灵魂,或进或退,或前或后,都要围绕着华盖来进行各种表演。演员则头裹红巾,扎绑腿,脚上饰有绣球,抬鼓用的竹杠用五彩丝带缠裹,煞是好看。
四、打五件
白马镇位于溧水县东北,属典型的丘陵山区,以种植桑、麻、林果等旱地植物为主,与溧阳交界。此地山峦起伏,林深草茂,居民以移民为主,大都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俗称“客家人”或“客民”。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发生在东晋南渡、宋室南迁以及太平天国时期。查阅溧水地区保留的大姓家谱,其源头都可追溯到这里。他们的迁徙路线大致是从河南省光山县、罗山县进入湖北,然后到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最后迁入溧水。在这一路迁徙的过程中,也将大量的文化习俗和民间文艺传播开来,因此溧水东北部丘陵山区客家文化不仅与中原地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且也与湖北、安徽等地区的地方文化有着亲缘上的关系。如安徽黄梅戏和安庆花鼓戏等地方剧种,溧水地区同样也有这类地方戏,而且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曲调和唱腔,如《男女陶腔》、《男女北扭子》、《男女四平调》、《梳头调》、《打猪草调》等等。特别是至今仍保存在溧水白马、东屏一带的“打五件”,其演出形式、表现方式及唱腔调门等更加原始、古老,与黄梅戏、花鼓戏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是这些地方戏的源头。
历史上,“打五件”的流传范围很广,溧水地区白马、东屏、共和、水晶等地都有流传,溧阳、高淳等地也曾有分布,皖南地区的宣城、郎溪、广德、安庆等地及浙江的长兴、安吉等地也受其影响。但目前溧水地区的“打五件”主要分布在白马镇石头寨村、浮山村、曹家桥村和东屏镇王家山村、杨祥村等地。目前,东屏镇白鹿村、后吕村及白马镇石头寨村还有传人。
“打五件”直接缘于乞讨,最早起源于河南省光山县、罗山县一带,由于这些地区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以致每年都有灾民外出逃荒。在逃荒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乞讨时的难堪,便采用了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一来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二来可以避免直接乞讨给双方带来的不快。从“打五件”的道具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一般为一人或三至五人,道具可以用一根扁担挑起,便于走村串户。明末清初时,逐渐传入江、浙、皖一带。其最初的传人据说是洪、南、梅三姓。洪、南二姓不详,惟梅氏尚能说明出处。梅氏弟子自称“梅门”,其祖师爷名梅洪义。梅门四代以后,逐渐传入溧水,并在溧水地区开门授徒。至解放初期,又下传至第九代,解放后中断。“打五件”可以一人表演,亦可三五人一组,结伴演唱。表演时,没有舞台,没有现成的台本,演员也不化妆,大多为即兴发挥,或采用一人主唱,其他人帮腔的形式表演。主要唱腔叫“四平腔”。后来,随着经济的好转和技艺的提高,这些临时结伴的表演者逐渐组织成相对稳定的演出团队,唱腔经过了改良和提高,唱词也不断丰富起来。有时,也会应主人的要求,表演一些反映忠、孝、节、义内容的戏文。这样一来,“打五件”这一简陋原始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添臵了行头,准备了唱词剧本,演员也开始了化妆,成为后来花鼓戏和黄梅戏的雏形。因此,“打五件”的艺人们往往也大都能唱花鼓戏和黄梅戏。组班时,可以大家在一起演戏。拆班后,一人也能走村串户卖唱为生,十分机动灵活。
“打五件”是在高脚凳上绑上锣、鼓、镲、匀板等打击乐器,表演时一人或几人按要求分别击打五件乐器,以便烘托气氛,更好地表现演出内容,俗称“打五件”。稍微讲究些的表演者,会对高脚凳进行一些装饰。如在高脚凳的前面会用绣有龙凤或花朵图案的布遮挡,10 俗称“桌围”,有些类似舞台的台围。高脚凳上并行雕刻简易龙头状饰物,称“双关”,上扎以彩球,并悬挂戏曲面具一个,称“龙额”,胡须一副,称“口面”。在高脚凳上扎彩球、挂龙额和口面,就表示演唱者不光能说唱,还能搭班演戏。行家就会主动联系接台口,一起组班演戏。打五件说唱不依赖现成剧本或唱词,全凭表演者所见所闻现编现演,俗称“见花开”。如“一到府上抬头望,府上住的好地方。后面有个来龙岭,前面有个卧龙岗。卧龙岗里出太子,来龙岭里出娘娘。太子娘娘一齐有,想必出在您府上。”这是夸对方的风水好。又如“笑盈盈喜盈盈,东家门口一棵椿。往年椿树结春籽,今年椿树结金银。三天不扫堂前地,银子落地几尺深。吃不了用不尽,东家是个发财的人。”这是说对方有钱。总之,全是一些祝愿升官发财、多子多福的吉祥话,其目的就是要讨东家的欢心,赏赐的东西可以更多。
除了走村串户唱“见花开”以外,有时也因为表演者嗓子好、唱腔优美、嘴巴子巧等原因,而受到东家的特别亲睐,邀请表演者“打地场”。这种“打地场”演出,一般需要三五人联合进行表演,大多选择村中空地临时围起表演场地,在晚上演出。演唱内容以折子戏为主,有《打瓜园》、《小放牛》、《大补缸》、《三辞店》、《夫妻观灯》等戏目。“见花开”以四平腔为主,而“打地场”的唱腔则要丰富很多,共有70多种唱腔,有《男女陶腔》、《男女北扭子》、《男女四平腔》、《男女小悲调》、《男女大悲调》、《梳头调》、《打猪草调》等等。“打五件”的主要道具有大锣、小锣、鼓、镲和匀板(又称“云牙子),配以高脚木凳一只。演出时,在双关上(即凳上雕刻龙头的地方)挂大锣一面,架上放鼓和镲,两端分别在放一面小锣和一副云板。若多人合作表演者,则由一人掌鼓板,一人打小锣,一人打大锣和镲。打大锣和镲的表演者为主角,必需左手打大锣,右手击镲。因此,打五件又有一个别称,叫“靠扇”。以后,为了增强演出效果,又逐步配备了二胡、竹笛、唢呐等乐器。
“见花开”主要有《闹新春》、《十二月花名》、《请歌师傅》、《好高楼》、《比古人》、《金银树》、《门头歌》、《女娇莲》等等。“打地场”的折子戏主要有《绣香记小房会》、《站花墙》、《梁山伯送友》、《夫妻观灯》、《南马》、《吵架》、《何氏嫂劝姑》、《打瓜园》、《小放牛》、《大补缸》、《三辞店》等。这些作品有的经后人整理,尚留有剧本,如《绣香记小房会》、《站花墙》、《梁山伯送友》,有的还停留在表演者的记忆中,如《南马》、《吵架》、《大补缸》之类,依靠师徒间的口传身授才得以流传下来。
“打五件”最早起源于河南,明末清初时,随移民传播于江浙皖一带,主要有洪、南、梅三姓,分别称“洪门”、“南门”和“梅门”。目前,白马石头寨地区保留下来的“打五件”,系传自“梅门”,其第一代祖师为明末清初人梅洪义。其第二、第三、第四代传人不详,第五代传人名王保,第六代是一个绰号叫李傻子(又叫李猫子)的人,第七代为陈金山,约生于清代中后期,始传入溧水地区。第八代为舒洪金,约生于民国初年。第八代是溧水“梅门”的繁荣时期,传人有很多,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王保、杨少根、李小载子、魏老华、大兰英、小兰英、冯桂珍等。其中,大兰英的名声曾经红遍一时,在溧水白马、共和、东屏、水晶及溧阳、高淳和安徽的广德、郎溪、安庆等地都有很多崇拜者。解放初期先后进入郎溪、安庆等地黄梅戏、花鼓戏剧团演戏,曾任安庆市花鼓戏剧团副团长,培养了很多弟子。第九代传人为舒照兴、蔡明扬、后春生、王先政、曹福根、曹福洪、曹福玉等人。
五、跳当当
跳当当广泛分布于溧水县东屏镇群力村及其周边村落。群力旧称夏家边,位于溧水县正北角,北面与句容县郭庄、葛村交界,境内有卧龙山、爱景山等低山丘陵,东南有卧龙水库,中部地势低洼,二干河穿境而过。其两岸均属圩区,有南圩、开泰圩、田家圩、长乐圩等。按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圩丁词十解》中的解释:“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圩堤通陡门,每门疏港以灌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圩区盛产稻米,爱景山、卧龙山一带有大型富锶矿,矿石品位较高,储藏量属全国首位。
跳当当主要分布于原群力乡爱廉、爱民、凉蓬、堡星村及句容县郭庄、葛村等周边村落。江宁、溧阳等市县部分村落也有分布。
群力爱廉村、爱民村一带以当地土著人居多,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水灾频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当地村民便常于正月或农闲时举办各种敬神祭祀活动。据说早在汉代,就兴起了“跳当当”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祭祀舞蹈活动。明、清以来,尤为兴盛,逢年过节或庙会期间,周边村落都要组织当当队,参与庙会祭祀活动或巡游表演。解放后,跳当当逐渐衰落。1958年,江苏省歌舞团曾赴溧水采集地方民间传统舞蹈,群力跳当当、东屏犟驴舞等均被该团收集采录。上世纪80年代,经县文化馆整理改编的《跳当当》获南京市民间舞蹈调研奖,大型舞蹈《丰收当当》参加南京市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
一、“收草”
与一般民间活动结束时的“收草”仪式不同,这里的“收草”是接受青茅的意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杨家边自然村的跳当当一般于农历新年时进行,正月十四为出会日,此时村中户户都要专门摆设香案。香案也很简单,就是用一只矮脚凳,缠上红纸,并放臵供品,无非是水果糕点之类,同时还要在凳上放一束茅草。这放茅草有讲究,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左传〃齐恒公伐楚》一文中,管仲曾以“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为理由讨伐楚国。意思是说“你应纳贡的苞茅没有交纳,周王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我有责任来查问这件事。”包茅就是捆成束的青茅;缩酒,就是将酒倒在包茅上慢慢渗下去,以象征鬼神饮酒,这是古代祭祀时的一种重要仪式。而溧水在周平王十六年(即公元前528年)曾属楚国,称平陵邑。由此可见,放臵茅草以示敬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宫廷礼仪和民间习俗,作为楚国属地的溧水自然也会受其影响。杨家边自然村地处偏僻,环境封闭,村民多为土著居民,以杨姓为主,这才能够保留下来许多自古流传的习俗。
当当队必须在村中每家每户门前经过,将凳上的茅草收起,谓之“收草”。收草之后,当当队便来到村中空场,载歌载舞,欢度新年。
二、表演
全村约30余户,每户都需出一人,自备锣鼓参加当当队表演。一个当当队有一到两只“当当”,起指挥和核心的作用。起舞时,持当当者居于队伍中间,四周是鼓队,鼓队之外又有锣队。以当当声为令,当当一响或双响,锣鼓队则伴以相应的锣声、鼓声。持当当者要互相呼应,在场地中央做出各种令人眼花潦乱的动作,有单脚站立,称金鸡独立,或相互斗耍,或腾挪,或闪避,称野鸡蹦,或在场中翻跟头,就叫翻斤斗。此时,四周锣鼓队也变换相应的阵式,如八卦阵、梅花阵、一字长蛇阵等等,鼓声时舒时急,锣声时高时低。舒缓时,12 风轻云淡,步履优雅,当当声清脆而动人;急促时,月黑风高,猛如骤雨,锣声、鼓声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此时持当当者在场中旋转、对舞,动作越来越迅疾,全场气氛达到最高潮。最后,持当当者高举“当当”,“当”的一声脆响,全场锣鼓声戛然而止。
三、出会
杨家边与句容郭庄、葛村交界,附近有山叫大仁山(大连山),大仁山有座庙叫泰武庙(太尉庙),庙址现已不存。杨家边村当当队要去庙里敬香、祷告(由头首负责主持,当地人称“做关目”)。头首手持用于占卜吉凶的卦板一副,为半月形状,有正反两面,亦即阴阳。在上香、叩拜、祷告之后,将手中卦板猛地丢下,若两面都是正面,是为乾卦,亦即阳卦,意味着来年会有大旱,不吉;若两面都是反面,是为坤卦,亦即阴卦,意味着来年会有大水,亦不吉;只有一正一反,即阴阳卦,方为大吉,预示来年会风调雨顺,一切顺利。若头首一次能掷出阴阳卦,当当队就会敲锣打鼓以示庆祝卜得好兆头;若头一次不中,则掷第二次,但卜卦只能掷三次,第三次则不管卜卦结果如何,头首掷下卦牌以后,便用脚迅速踢开,当当队则敲锣打鼓开始庆祝。
当当队返村时,会将从各户收集来的草留在村前大柏树下,叫“留草”。待到正月十七大仁山庙会,要由经过此地的句容郭庄队将草带到庙里,叫“带草”。带草后,不管其他村有无到达,一定要等杨家边当当队先到庙里,整个庙会活动方才正式开始。
同其它庙会活动一样,杨家边队当当队也要预备大、小龙凤旗,华盖(当地人称凉伞)、铳及锣鼓等。
当当,是主要道具,起组织与核心的作用,直径约15至20公分,无锣心,以木棍敲击,声音响而脆,以其声“当当”而命名。
锣,根据用途及形状的不同,分为开道锣、报(抱)锣、京锣、洗锣等等。鼓,有大鼓、小鼓、板鼓和鸭蛋鼓等等,此外还有大镲、小镲等辅助乐器。
由于有的锣鼓形制庞大,份量沉重,在一场表演过程中很难坚持到底。因此,表演者会在腰间束勒腰布,将鼓固定在身前,或在背后斜插一根富有韧性的竹竿,将锣吊在身前,即可减轻份量,又能腾出双手,有利于表演。为了美观,还会对竹竿进行妆饰,如在杆顶饰以龙头,结上彩穗等等。
虽然据说跳当当在汉代时即已兴起,而且进贡包茅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毕竟年代久远,无从考证。目前大致能追溯到清同治,光绪年间。第一代:杨太昌,约130岁。第二代:杨玉凤,约101岁;杨家昌,94岁;杨成友92岁。第三代:朱兴科,71岁;杨成吉,69岁;杨成民,67岁。第四代:杨家祥,57岁;王家明,51岁;朱明仁,47岁;宋宝香,47岁;杨兆军,44岁。除朱兴科、朱明仁父子是由句容郭庄迁来外,其余均为世居杨家边的土著居民。
跳当当主要有“龙凤胜会”、“野鸡蹦”、“牛擦背”、“羊触角”、“牛打湾”、“蚯蚓”等,民间统称跳当当。从流传范围集中,舞蹈动作、结构以及表演形式大同小异来看,“野鸡蹦”等几个节目都是从龙“龙凤胜会”发展、演变而成的。“龙凤胜会在群力五谷塘村世代流传。该村以章姓为主。据曾见过章氏家谱的的老人章利骏(生于1921年)回忆:章氏原是大户人家,原籍山东省嘉祥县,是明朝的武官门第,开有”大明武术院“,院内经常聚集乡民、弟子习武、操练,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最为热闹。按照当时习俗,春节期间要点燃能发 13 出响声的干柴,敲打各种响器和点放爆竹,庆贺过年。章氏后来在武术动作的基础上,编排出三十种姿式,和“三当四鼓十三锣”的演出形式,规定了按“八卦阵”排列的演出图形和包括旗、锣、鼓、伞的演出阵容,并绘有“当当图谱“,创立了春节当当会,取名龙凤胜会。自此,在章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每逢节日,跳当当便活跃在当地百姓中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章氏一族在章杰的带领下南迁,在濑水洲(即今之溧水县)城北数十里处安家,跳当当随之传入溧水。章氏后人章利骏曾绘有当当图谱(又称“四方五行阵图”),在章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在目前的演出中,所保留的原始阵势有“猿猴式”以及部分武术招势。在群力一带还有许多“当当”的跳法,但已无人能说出来源和年代,如杨家边村表演的“野鸡蹦”,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前后表演,其他时间则不准响锣。
《龙凤胜会》在跳当当中最有代表性,最为隆重,形式和规模也最大。它的表演时间规定在正月初一和初七的白天。正月十二晚上、正月十三中午、正月十五的白天及夜晚,到正月十七、十八落会。落花流水会前,各村“当当会”齐聚大仁山庙会演。正月初一清晨,前一年参加跳当当的人(基本上每户出一人)到当地菩萨庙里验“家伙”(参加演出的各种道具),然后由各户负责大家聚餐。同时家族内的长老采用“抓阄”的方式推举出当年“当当会”的会首,再由会首负责组织当年当当会的的各种事务。接着,还要由各户安排一名成年男性参加抓阄,组成本届当当会的参加者。正式出会前,参加人员要到当地菩萨庙里集中,由会首点名,并要先在土地庙前跳一场,然后才按照一定的队形和顺序,到村中空场(当地称锣鼓墩)集中表演一次,再到村正门(村子朝东的大门)演一场,最后顺原路回菩萨庙解散。整个线路称为“神路”,意为菩萨走的路(又称“大路”,指上辈传下来的规定路线)。晚上则在室内跳。正月十二晚先到“花厅”跳(村内公共场所用房,如办喜事等),后到“老人厅”(村中办丧事处,此处的“老”作“死”字解)。正月十五则分别为村中这一年内办过喜事的人家演出,如生儿子、娶媳妇、盖房子的人家等,并由当事人请客。正月十六,各村集中到大仁山庙会演一天,整个活动也在这一天达到高潮。“当当会”的表演尽管没有唱词和具体内容,但能起到让群众在年终岁首自娱自乐的作用。同时,通过严格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团结、训练本家族成员的效果。当当会的行进队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八人小锣鼓——开道锣两面——神锣——铳,正月十五放铳两声以示隆重,其他时间则放单声。“跳当当”舞蹈是整个当当会的活动中心,阵容按“当当会谱”严格排列。从会谱上看,是一个严格的“八卦图”布阵,“三当四鼓十三锣”按“四方五形阵”布局。四方、五行:四方加上正中部分,共五色龙旗。三当:点锣三面三星位。四鼓:天地玄黄四方鼓。十三锣:十二地支加上正东方元字号,共十三锣。当当舞蹈由执点锣(当当人称“当当”)的三人表演。伴秦锣鼓则紧密配合,场上“当当”的锣声起烘托伴奏的作用。表演的三人代表福、禄、寿三位神祗,分别穿红、绿、黄三种服饰。该舞动作基本上保持两腿半蹲的马步状,胯部和腰部不能随意扭动。上身略向前倾,两臂始终伸直,两脚移动既灵活又扎实,这些都形成了跳当当的动作特点。舞蹈时,演员之间通过眼神交流,互相配合默契,节奏平稳,动作舒展,跨步大,有动有静,明显地保留了中国武术的韵味。整个演出阵容呈八卦形排列,并且只有大锣大鼓的敲打声,无演唱,酷似锣鼓助威的习武场面。“跳当当”的主要动作有“三星相会”、“过坝”、“百鸟朝凤”、“乌鸦亮翅”、“猕猴摘桃”、“锁锣”、“犀牛望月”、“锁锣举鼎”、“枯树盘根”、“凤凰三点头”、“童子拜观音”等。在队形的保持上,基本上维持正三角形。14 此舞原有“三十六势”,且大部分是“猿猴势”,遗憾的是,由于年久失传,现在已很难看到原始的形态。但一些模拟自然界动物神态的动作特点及由此形成的舞蹈风格,从现存的动作中仍然可以看出来。
六、明觉铁画
明觉铁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与其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溧水县明觉集镇曾隶属镇江地区,与当时的芜湖地区交界。自古以来,明觉一带百姓多以锻造刀具为业。汤鹏是溧水县明觉人,少年离家,寓居安徽芜湖,发明创造了铁画以后,几乎每年回老家——明觉探亲访友,并在其家族内部传授铁画技艺,他不仅为家乡的寺庙、祠堂制作中堂等铁制饰物,而且为亲友留下铁螃蟹、铁字等许多作品。可惜无论在芜湖还是明觉,汤鹏的铁画技艺都没有直接传人,但汤鹏所在村庄的汤姓家族长者,说起汤鹏的故事来可不少,还口口声声将汤鹏称之为“汤半仙”。庆幸的是,传统的铁画制作工艺如今在汤鹏故乡焕发了青春。南京艺盛铁画有限公司,是目前南京乃至江苏地区少有的铁画专业生产企业。
明觉铁画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形式非常优美,从而形成了明觉铁画精美无比的艺术风格。历史上的中国的铁画之源,就在溧水县明觉乡罗村的汤家。目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市溧水县明觉集镇、安徽省芜湖市和山东省烟台市等省市部分地区。
据《溧水县志》记载:汤鹏,字天池,溧水县明觉人,生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为中国铁画艺术创始人。
早年,汤鹏在芜湖的打铁铺与清初著名画家萧尺木(字云从)近邻。少年汤鹏对绘画很感兴趣,常在劳作之余观看萧尺木作画,晚上就在江边沙滩上用竹枝练习绘画。萧尺木觉得汤鹏是个铁匠,根本不懂画事。汤鹏十分生气,决心以铁作画,他仿照萧尺木作画的笔划,竟打制出铁的“四君子”(即梅、兰、竹、菊)画。从此以后,汤鹏与萧尺木成为莫逆之交,彼此间经常进行合作与交流,汤鹏的铁匠铺也变成了铁画铺。
汤鹏少年离家在安徽芜湖发明创造了铁画以后,几乎每年回老家——明觉探亲访友,并在其家族内部传授铁画技艺,他不仅为家乡寺庙、祠堂制作中堂等铁制饰物,而且为亲友留下铁螃蟹、铁字等作品。可惜汤鹏的铁画技艺不管在芜湖还是明觉都没有直接传人,均是后人根据他的作品及其手法,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对此,一名南京籍和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在芜湖有座寺庙叫做南寺,主持僧人是一名南京籍书画高手,人称了尘和尚,早年曾与汤鹏为邻,并看过汤鹏制作铁画。汤鹏故世之后,铁画技艺在芜湖也一度失传。于是,了尘和尚把几个铁匠请进寺院,管吃管住,并提供炉火、铁料和画稿,经过反复摸索、不断锻炼,终于使汤鹏的铁画起死回生。在汤鹏的老家——南京市溧水县明觉开发区,当地有几个有识之士和铁工艺人经过三年不懈努力,2007年年初注册成立了南京艺盛铁画有限公司,这是目前南京乃至江苏地区少有的铁画专业生产企业。如今,传统的铁画制作工艺在汤鹏故乡又焕发了青春。
明觉铁画作品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尺幅小景,如花草、树木、动物、人物等,画幅直径一尺左右,嵌进红木框里,以素娟作背景,挂在粉壁墙上,黑白相衬,分外醒目。二是铁画(花)灯,用4-6幅精巧的铁画(花)合嵌而成。铁画即可吊挂,也能加上灯柱立于墙角,15 随时移动,美观实用。三是铁画屏风,有四、六、八扇之分,扣束联结,可折叠和移动。大幅山水铁画屏风有的宽达十二幅者。四是铁字,将古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正、草、篆、隶四体,锻制成字。由于溧水县明觉集镇曾隶属镇江地区且与芜湖地区交界,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对联,系汤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作;镇江市博物馆收藏了汤鹏的大幅山水铁画“溪山烟霭”,均属稀世珍品。
手工铁画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铁工艺人的创新与发展,现代铁画的种类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好。从制作材料上看,由铁字、铁画发展到镀金画、银画和彩画;从表现形式上看,不仅表现人物山水和花草树木,而且能根据个人要求设计制作;从规格种类上看,大小有几十个品种,既有支架式、悬挂式铁(金)画;还有落地式和镶嵌式铁(金)画。
一、铁画(字)
铁画(字)是南京铁画中最主要的制品。
(一)画稿和器具
1、画稿:铁画(字)稿按不同层次点线相接或点线与块面相按而构成,由此才适合铁工锻打技艺的发挥。
2、器具:冷轧板、铁丝、铁锤,铁剪、铁炉,焊机、喷枪、气泵,以及画工、铁工、木工和扳金工具。
(二)代表作品
1、汤鹏铁字作品: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对联,系汤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作。
2、汤鹏铁画作品:镇江市博物馆收藏了汤鹏的大幅山水铁画“溪山烟霭”,属稀世珍品。3、1959年,储炎平创作铁画《铁鹰》、《花蝶》和《牛郎织女笑开颜》,并应世界和平理理会邀请,参加了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
二、镀金画
镀金画是现代铁画创新与发展的作品。
(一)画稿及器具
1、画稿:镀金画稿以简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按不同层次点线相接或点线与块面相按而构成,由此才适合铁工锻打技艺的发挥。
2、器具:①铜板、铜丝、铁锤,铁剪、焊机、酸池、离子镀生产线,以及画工、铁工、木工和扳金工具。
(二)代表作品
1、陈平作品:《梅花》、《骏马》
2、陈平作品:《迎客松》系列
明觉铁画传人陈平谱系:第一代:赵本发,明觉向阳赵华村人,约生于清光绪年间,以打铁为生;第二代:赵承泉、赵承清兄弟,生于上世纪初;第三代:赵友金,生于1952年;第四代:黄大江,安徽芜湖人,生于1963年;陈平,系赵承泉外孙,生于1962年。
七、洪蓝玉带糕
洪蓝玉带糕是溧水县地方名特产品。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之时,曾游历到无想寺,并受到住寺僧人的款待。当僧人以洪蓝地方特产糕点招待这位皇帝时,乾隆见其外形长长方方,其色洁白如玉,入口绵软细腻,品后齿颊留香,顿时龙颜大悦,极口赞道:此似朕之御带也。因此,洪蓝玉带糕又叫“御带糕”。明清时期,洪蓝镇是有名的水运码头。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后,为沟通苏、浙漕运,便于苏、浙地区漕米进入京城,在洪蓝镇北部胭脂岗开凿人工运河,以连结石臼湖和秦淮河水系,是为胭脂河,并留下了巧夺天工的人造景观——天生桥。胭脂河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洪蓝商贸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人员阜集、工商发达的商埠。直到民国时期,洪蓝仍然是溧水重要的水运码头和盐粮等货物的集散地。由于居民不断增加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也由此促进了日用百货、烟茶糕点和手工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当地的产业特色,而其中的糕点制作则一直是洪蓝镇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洪蓝糕点制作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生产为主,其工艺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首先要选择产自苏南地区的上等糯米作原料,以子粒饱满、色白玉润为佳。然后再经过制粉、擦糕、配料等数十道工序才能成为成品。根据所用馅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豆沙糕、芝麻(麻玉)糕、桂花糕、桃仁糕等许多品种。因为“糕”与“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的含义,所以当地居民每当搬迁新居、娶妻嫁女或生育子嗣后,都会送糕以示祝贺,成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
洪蓝镇位于溧水县城西南,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南临石臼湖,东倚秋湖山。胭脂河自北向南,纵贯中部,连接秦淮河和石臼湖两个水系。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沟通苏、浙漕运,在洪蓝镇北部胭脂岗开凿人工运河,联结石臼湖和秦淮河的水路交通。胭脂岗长约5公里,高约15至30米,河底宽约10多米,深30余米。据记载,为开挖胭脂河,采用了“烧麻炼石,破块成河”的方法,工程相当艰巨。同时,河道“上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过舟辑,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原有南北二桥,南桥于嘉靖七年(1528年)春崩毁,独北桥留存至今,现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胭脂河开通以后,苏、浙漕米可以经此运往南京,洪蓝埠逐渐形成商埠。商舟木筏,烟茶山货,纷纷由宣城入境,转运他处。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是溧水的重要码头和盐粮等物的集散地。
除了天生桥以外,洪蓝镇还有唐朝遗址无想寺和明代古桥梁蒲塘桥等名胜。玉带糕的主要生产地在洪蓝,渔歌、毛公埠、孔镇、双牌石等处,也有零星分布。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开通胭脂河以后,苏南糟米不断北上入京城,盐、茶、山货等也经由宣城入境,转运他处,由此,洪蓝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埠和盐、粮等集散地。胭脂河两岸,居民不断增长,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也日益繁多,从而刺激了洪蓝商贸业的发展。日用百货、烟茶糕点及手工业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产业特色。如洪蓝的箍桶匠、竹篾扳匠、蓝印花布、印染匠、铁匠、中医药行等等,有的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糕点制作。传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到洪蓝无想寺游览,僧人以当地特产洪蓝糕点来招待他。乾隆见其外形洁白如玉,入口软绵细腻,遂高兴地赞道:此似朕之御带也。从此,洪蓝玉带糕点就有了“御带糕”这一美称。由此可以说明,至少在明、清两代洪蓝糕点已经颇负盛名。
至解放初期,洪蓝糕点一直以家庭小作坊生产为主,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成立 17 了洪蓝食品厂,结束了小作坊生产历史。直到八十年代末,企业改制,食品厂职工给纷纷开办了自己的糕点企业,逐步形成了地方产业特色。目前,除洪蓝扬子食品厂以外,还有明生食品厂、商业食品厂、靖靖食品厂、秦淮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
制作玉带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先将糯米炒熟制粉,冷却后放臵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更为讲究一点的甚至会放臵一年以上,其目的就是要让炒米粉充分软化还性后方可使用。接下来将购进的白砂糖加水熬制,冷却后粉碎。再加入冷开水,搅拌成糊状,放臵一周左右时间。
第一步是将炒米粉称量后,加糖和麻油。
第二步是擦糕,这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先将制好的糯米粉堆放在案板上,接着加入适量经搅拌均匀的糖水,与糯米粉一起拌和均匀,用擦糕棍反复揉擦,有“三三九揉”和“三三九擦”的说法。需反复揉擦,直到糕粉成为片状,有了一定的粘性为止。
第三步过筛,用擦糕筛将拌好的原料过筛,其目的是使擦揉好的糖粉更加均匀。第四步加入配好的馅料,根据其所用的馅料不同,又可以细分为豆沙糕、芝麻(麻玉)糕、桂花糕、桃仁糕等许多品种。桂花馅料是由蜜饯切割成青丁、黄丁,再加梅子、芝麻、桂花和麻油制成。将过筛后的粉料分三层装入模具中,第一层是白粉,中间一层是绊和后的桂花馅料,再于其上加第三层白粉。
第五步“顿糕”,所谓顿糕,是将装入模具压实压紧,并反复摇晃使其紧密,俗称“顿糕”。并用分糕板分糕,并放入笼屉中蒸稍许时间,让糕粉颗粒充分膨胀,使其更有粘性。最后是倒糕,待冷却三小时以上,再用切糕刀切糕。这是一道颇见功力的技术活。手上必须用力均匀,如其不然,则有可能切散切碎,或者厚簿不均,既影响外形,也会影响口感。
最后一步是包条,就是将产品包装,打上自制的糕戳,就大功告成了。
洪蓝玉带糕又御带糕,其制作主要为手工制作,后期也逐步采用机械方法代替人力。主要制作工具有用于将糯米粉揉擦并使之具有粘性的擦糕棍,有使原料颗粒均匀的擦糕筛,有制作成品的模具,有用于切片的切糕刀以及用于粉碎馅料的石锤、石臼等。
玉带糕根据所用馅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豆沙糕、芝麻(麻玉)糕、桂花糕、桃仁糕等品种。
洪蓝扬子食品厂糕点师傅杨冬祥,今年62岁。17岁那年随父杨前玉学习糕点制作。起初学包糕,后来学擦糕,从事糕点制作至今。
目前,可考的历史可从清代杨大成开始。杨大成传给其子杨德明(是杨前玉的叔叔,因杨前玉父亲过世的早,所以杨前玉直接跟爷爷杨大成学徒),再传给其孙杨前玉和一位姓朱的师傅。杨前玉传给杨冬祥,杨冬祥传给其子杨明生。已传至五代,目前,杨氏家族仍有五人直接从事糕点制作。
八、柘塘中医药
柘塘中医药业兴盛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全国号称三家半药店:叶开泰、同仁堂、张衡春和雷允上。因为雷允上半店半厂,所以只能称半家。其他三家中,叶开泰、张蘅春的创办者皆为柘塘人。张蘅春在安徽芜湖,叶开泰在湖北武汉,即现在武汉键民制药厂的前身。晚清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是叶氏后人。柘塘中医药业的发展与其特殊的地理位臵不无关系。其一,柘塘临近南京,商贸业发达,往来人口众多。其二,柘塘属江南丘陵山区,中药材资源 18 十分丰富,民间也有自制土方为人治病的习俗。其三,旧式店铺经营多以家族、同乡为主,相互影响,遂成风气。柘塘中医药发展变化的历史,同时代的变迁具有密切的关系。至解放初期,柘塘具有一定规模的中游药店就有王森和、陈蘅春、周万泰、叶泰和、保和堂等多家店铺和民间诊所。合作化时期,纷纷并入柘塘国药店和柘塘镇人民医院。在柘塘中医药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人物。仅以现代为例,就有曾为新四军党政领导人治过病的老中医陈国梁,他自制的“黄金丸”、“神仙一把抓”,对治疗中暑、疟疾、无名肿毒等都有特殊疗效。章次公曾经做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是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历任国家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张映锟18岁即开始独立行医,被病人尊称为“小先生”。他曾自制万应膏,对早期痈疡有消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秘治八味珠黄散对喉科疾病有独特疗效。改革开放后,柘塘中医药逐步得到复苏,目前镇上有德仁堂、天和堂两家药铺。张映锟后人张远忠亦在柘塘医院坐堂问诊,其在喉科方面的治疗功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病人前来求医,年门诊量达7000人次。
柘塘镇位于溧水县城西北,东北与句容县相邻,西北与江宁区交界,距禄口国际机场仅数十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为低山丘陵地区,西北主要是圩区,境内有一干河、二干河,是秦淮河的重要支流。乌山有明代西宁侯驸马都尉宋瑛与咸宁公主的合葬墓,是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柘塘镇古称崇贤乡,因为地处南京近郊,商贸业一直较为发达。特别是到了明清之际,柘塘中医药十分兴盛,不仅开办了许多药行、药店,而且还逐步发展到全国,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武汉健民制药厂的前身——叶开泰药店,就是祖籍柘塘的叶氏所开。其他如芜湖的张衡春、王泰和药铺等,也是柘塘人开办的。柘塘历史上,曾涌现了不少名人,有曾任清代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民国初年的江苏省省长郑谦及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苏民、濮存昕父子等,其祖籍都是溧水县柘塘。
柘塘中医药业主要集中在柘塘镇,原乌山乡、群力乡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其影响所及,主要是沿长江中下游一线的安徽马鞍山、芜湖、巢湖、江西九江及湖北武汉等大中城市。
明清时期,柘塘的中医、中药业十分活跃,在药铺学徒拜师学医的现象非常普遍,并由此走出柘塘,去他乡寻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家族和地域观念的影响,以亲朋加盟或同乡之间相互推荐介绍为纽带,使得柘塘子弟学医的风气大盛,甚至远到新疆,都有柘塘人开办的药铺,都能见到小老乡。以柘塘叶氏为例,早在清代前期,叶家就在柘塘开办药铺,问诊行医。清乾隆年间,时任溧水县令的袁枚曾受到过叶名琛先祖叶继雯的热情款待。他还在《随园食单》中详细记载了这一轶事:余素不饮,丙戌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旁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打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后叶家移居湖北汉口,并以叶开泰药店闻名于世。叶名琛于清道光十五年中进士,咸丰六年他在两广总督任上,因不抵抗英人进攻而毁誉不一。到了民国初年,全国号称有三家半大药店,分别为同仁堂、叶开泰、张蘅春和雷允上。因为雷允上一半为店、一半为厂,不是纯粹的药店,所以只能称半间。而在这三家半大药店中,柘塘人就占了两家:叶开泰和张蘅春。在柘塘,药店也是遍地开花,具有一定规 19 模的就有王森和、陈蘅春、周万泰、叶泰和、保和堂等五家药店。
药店的兴旺也促进了中医的发展,而药店的规模一般是这样的,或者由中医师自办诊所,或者由药铺聘请医师坐台堂问诊。如现年八十七岁高龄的陶德贞老人就曾于1940年在群力魏家庄创办仁寿堂。1951年合作化时期,柘塘中医、中药业合并,中医诊所先是合并到群力开泰村,成立了开泰联合诊所,当时擅长外科、喉科的张映锟,擅治麻疹、天花的李子云和西医熊伯让都是当地颇负名望的大夫。1956年,中医诊所合并,成立柘塘人民医院。而柘塘的多家药铺也在合并后,成立了柘塘国药店。
一、中药方面:
溧水境内多山,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明党参、太子参、百部、半枝莲、徐长卿、夏枯草、桔梗、苍术等500余种中药材。药材经营以配方售药为主,或利用中药材制作饮片、露剂和丸、散、膏丹剂,有纯阳正气丸、橄榄膏、益母膏、参芪膏、枇杷膏等。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切药、碾药、配方、加工秘丸、熬膏等工序。
二、中医方面:
1、陈国梁(1889—1969年),陈家世代行医,他9岁随祖母、父亲习医,17岁到洪蓝广福堂习医,后又到仓口拜师学医。清宣统元年(1909年)到南京信府河朱梓清诊所问医,后在县城大东门挂牌行医,曾开设大德昌药店。陈国梁擅治湿温病、肠胃病、儿科、妇科等多种疾病,并自创“黄金丸”,专治中暑、痢疾;“神仙一把抓”,专敷无名肿毒。他具有爱国思想,抗战时期,曾冒着风险为新四军十六旅旅长钟国楚和中共苏南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光等党政领导治病。
2、章次公(1903—1959年),生于群力乡五房村,青年时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去上海常年从医。1952年,他参与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1954年,他调北京工作,历任国家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北京期间,他还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工作,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林伯渠、贺龙、叶剑英、刘伯承等多位领导人治过病,并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赞扬。他编著的《药物学》4卷,大部分资料已收载于《中国药学大辞典》,还写了〈〈诊余抄集〉〉,并发表医学论著数十篇。
张映锟(1909-1986年),祖籍原群力乡堡星村姥姥庄,自幼随父习医,18岁起独立行医,对疔、疮、肿、毒及喉风、喉痹、喉痛、喉蛾等疑难杂症有独到心得,时人称“小先生”,此称号一起伴随其终身,可见他深受病人的尊重。早年一直在家乡姥姥庄坐医问诊。1952年合作化时期,到群力开泰联合诊所坐堂。1956年,人民公社成立,诊所并入柘塘人民医院,张映锟随诊所一并加入,此后未再离开柘塘医院,直至终老。曾自制万应膏,对早期痈疡有消散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秘治八味珠黄散对喉科诸疾亦有独特疗效。
一、中药方面
目前由柘塘国药店改制后成立的天和堂,基本保留了旧式中药店铺的基本格局和有关制品,有切药刀、碾槽、盂钵、捣桶(又称冲桶)、斗秤、磁坛、药柜、药筛、熬膏用的铜锅等等,有些物品如捣桶已经有100年以上历史了。
二、中医方面
章次公编著《药物学》四卷、《诊余抄集》等医学著作。
陈国梁自制黄金丸、神仙一把抓等偏方。张映锟自制的万应膏、秘治八味珠黄散等偏方。
一、中药方面
以解放初期柘塘中药店传承关系建立谱系:
1、王森和:第一代为王贤武,第二代传人为王祥义,王祥义传给王云,为第三代传人。
2、陈衡春:第一代为陈尚元之父,第二代陈尚元,陈尚元传给其子陈东,为第三代。
3、周万泰:第一代周松亭,第二代周良发。
4、叶泰和:第一代叶宗寿,叶宗寿无子,之后无传承。
5、保和堂:第一代陈孝保,第二代陈世群,陈世群现就职于柘塘医院中药房。上述药店至解放后公私合营并入柘塘国药店,1989年改制后分别成立天和堂和德仁堂。德仁堂以经营西药为主,天和堂由王森和传人王祥义参与经营,其传人有史春香、王云、谢勇诸人。
二、中医方面
民间诊所经过合并后,中医从业人员日渐零落,目前柘塘可追溯的中医传承谱系只张氏一支。具体谱系为:
第一代:张才寿,约生于清光绪年间。第二代张映锟,生于1910年,人称“小先生”。第三代:张敬之,生于1939年,是主治中医师,曾任溧水县口腔医院院长;张远忠,生于1944年,现就职于柘塘医院,并被授予“南京市名中医”称号。第四代:蒋婷,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现跟随张远忠坐堂问诊。
九、客家民歌
清光绪、同治年间,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流民大量迁徙溧水,史称“客民”或“客家人”。客家人主要散居在溧水县东屏、东庐、白马、共和、晶桥等东北部山区一带。客家人保留了与江南土著居民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包括口音等都自成体系,始终不变。客家民歌就是在保存中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具有原生态特征的溧水地方民歌。
溧水客家民歌主要分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词曲相对固定,有时也会用现成的曲调即兴填词演唱。劳动歌有《打秧草》、《车水歌》、《放牛歌》等,仪式歌有《哭嫁》、《敬酒》、《送房》等,情歌有《送郎》、《十二月调情》等,内容十分丰富。在表现方式上,有领唱、合唱、男女对唱等。同时,在演唱时大量使用衬字、衬词和各种语气词,使歌声更加婉转动听,情感更加丰富。溧水客家民歌的内容大多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相关,它的曲调、唱词等全都来自民间,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如《打秧草》、《车水歌》、《咿儿哟》之类。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如《车水号子》、《打麦号子》、《栽秧号子》等,都是边劳作边歌唱,一来可以降低劳作时的枯燥感,二来可以起到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的作用。其次,民歌中有大量篇幅是表现男女情色的,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歌颂爱情坚贞、男女相思之苦的,又有男女调情、调侃的山歌小调,还包括了许多荤曲在内。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不再兴盛,正逐步走向消亡。
溧水县位于东经118°,北纬31°,北与江宁、句容交界,东与溧阳相邻,南与高淳相 21 接,西南毗邻安徽省当涂县,是南京的南大门。县境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人口达41万。溧水地处秦淮河上游,属宁镇丘陵山区,多丘陵、低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复杂,山区、圩区交错。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山区有丰富的林木、中药材及动植物资源,圩区盛产水稻,各种水产养殖业十分兴旺。矿产资源遍布全县,有锶、铜、铁及稀有金属,其中,群力爱景山锶矿含量居东南亚之首。
溧水扼江苏省西南边缘要冲,居南北交通节点,战略位臵十分重要,历史上东晋南渡和宋室南迁,人口大量南移,为溧水地区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到了近代,太平军曾三次攻占溧水,并与清军发生多次激战。1938年6月,毛泽东电令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一支队、三支队等挺进江南,到达名容、溧水、溧阳等地山区,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由于社会动荡,战争频发,使得溧水地区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太平天国末期,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大量流民迁徙溧水,在山区扎下根来,即所谓“客民”,或称“客家”。客家的语言、风俗等都与土著居民有很大的不同,客家民歌就是其中较有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之一。
客家民歌主要分布于溧水山区,如东屏、东庐、白马、共和、晶桥、杭村、邰村等地,句容、溧阳一带也有分布。
客家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最终占领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作为南京近郊的溧水县,成为清军与太平军的主要战场,到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溧水人口仅为三万七千余人,为有历史记载的最低谷。因此,到了同治、光绪和宣统年间,大批河南、湖北、湖南及安徽客民迁徙溧水,并以“大分散小居住”的方式定居。所谓“大分散小居住”,是指客民广泛分布于山区,但以家族或家庭的形式聚集成村落。从东屏、白马山区村庄的村名即可看出这一点,如“沈家棚子”、“李家棚子”、“王家棚子”之类,往往是兄弟几户搭几个棚子落脚,即形成村落。这些小村落零星分布,最小的只几户人家,最大的也不过十来户几十户的样子。客家民歌的传唱者主要是河南人,大多从河南光山县、罗山县迁徙而来。其迁徙的路线大致由河南进入湖北,然后从安徽安庆一线迁到溧水。如会唱民歌的陈树生,年纪已达88岁高龄。据他回忆,其祖父陈坤(或叫陈起)携父亲陈祥福(时年仅7岁)由光山县迁来。当时陈家有兄弟3人,在东屏择洼地搭了几间棚子落脚,就叫“陈家棚子”,现原址已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方边水库而淹没。
客家保留了许多有别于本地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民间文艺形式。如清明时扫墓,一般要在晚上预备香烛供品,给故去的先人坟头上灯。民间文艺方面则有打连响、走旱船、打五件等等。而民歌亦大都是在农事活动过程中即兴演唱,所唱内容也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打秧草”、“抽水歌”、“十条手巾”之类。
客家民歌主要分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曲调、歌词相对固定,有时也会利用现成的曲调即兴填词演唱。劳动歌有:打秧草、车水歌、打柴歌、放牛歌、放牛对唱等等。仪式歌有:哭嫁、敬酒、送房等等。情歌有:送郎、想郎、姐姐调、十二月调情、十恨等等。生活歌有:童养媳苦、寡妇苦、长工苦等等。吹打乐则有大开门、小开门、哭皇天之类。
一、曲调相对固定,唱词丰富。车水歌、打秧草歌、咿儿哟等等都是曲名,曲调不变,22 但唱词十分丰富,试举几例:
《车水歌〃小小鼓条七寸三》
小小鼓条七寸三,从小学你为了难。我指望学你有好处,脚不闲来手不闲,一天到晚汗不干。
《车水歌〃清早起来》
清早起来我就往东来,对家东门没有开。手拿长枪一丈二,一条东门两扇开,薛仁贵征东刚回来。提起南来就唱南,汾河打雁薛丁山。手拿长枪一丈二,单打红雁落沙滩。提起西来就唱西,西边有个老母鸡。生了三十三个蛋,吃了三十四个鸡,你看稀奇不稀奇。提起北来就唱北,北边有个胡敬德,手拿钢鞭一丈二。一打天上天又动,二打地上地开坼,打得皇榜吐鲜血。四方唱了唱中心,唱个四姐闹东京。大闹东京张四姐,手拿来一个吸人瓶,要吸杨家一满门。
《打秧草〃山歌好唱口难开》
山歌好唱口难开,白面好吃馍难咽。大米好吃田难种,鲜鱼好吃网难开。什么人知道口难开,什么人知道馍难咽?什么人知道田难种,什么人知道网难开?唱歌郎知道口难开,李三娘知道馍难咽。种田人知道田难种,打鱼人知道网难开。
《打秧草〃屋前屋后唱山歌》
屋前屋后唱山歌,叫一声官姐莫咒我。山歌本是古人造,古人不造我不学,离了郎姐不成歌。
另外还有一种山歌调,其内容大都以表现男女情色为主,如《山歌调〃官姐生在十七八》 官姐生在十七、八,又想偷人又怕压。偷个小郎千斤重,压得眼睛冒绿花,下一回偷人莫偷他。
二、衬字、衬词的使用
除了曲调相对固定以外,在演唱方法上强调衬字、衬词的使用,以表达婉转、丰富的情感。如《山歌调〃红菱牵到藕丝根》:
日头呀出来一点红,清水(哪个)塘里栽(啊)红菱,(哎嗨、哎嗨、哎嗨、哎嗨)清,(哎嗨、哎嗨)清,清水(哪个)塘里(呀呼嗨)栽红(呀哈、哈哈)菱,姐栽(呀)红菱郎栽藕(呀、呀呼嗨),红菱(哪个)牵到(么)藕(啊)丝根,(哎嗨、哎嗨、哎嗨、哎嗨)清,(哎嗨、哎嗨)清,红菱(哪个)牵到(呀呼嗨)藕丝(呀哈、哈哈)根。《山歌调〃郎与姐儿隔条河》:
郎与(哪)姐儿(嗨嗨哎)隔(啊)条河(啊、嗨嗨哎),郎放(那个)鸭子,姐的鹅儿(乃),郎放(哪)鸭子(嗨嗨哎)呱(啊)呱叫(啊,嗨嗨哎),姐的(那个)鹅儿叫情哥(唉 23 乃)。
《放牛歌〃牛角弯弯长又长》: 什么东西弯弯尖(也)又长?
什么东西响(罗)山(哎)岗(罗嗬,罗罗、哩哩、罗、罗哩、罗啊罗)。牛角儿弯弯尖(也)又长,放牛山歌响(罗)山(哎)岗(罗嗬,罗罗、哩哩、罗、罗哩、罗啊罗)。
三、领唱、合唱的表演方式
客家民歌很多内容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从它的曲牌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栽秧号子、打麦号子、车水号子之类,都是边生产边演唱的方式,一来可以降低劳动的枯躁感,放松神经,二来也可以协调动作,提高生产效率。试举两例:
《薅稻歌》
一下田来水又深,逮个(呀)鲫鱼(哟——),(合)(呀呼嗨)逮个哟——(领)鲫鱼有半斤——
(合)(呀儿嗨嗨哟,哟——),有半斤。《打麦号子》:
(领)打(呀)麦(个)号子一(啊)条腔(啊噢嗨),(合)(哎噢噢嚎,喔啊哎哎呀),(领)句(啊)句的唱(啊)的(个)多(啊)打(的)粮(啊,嚎哎呀),(合)多(啊)打(啊)粮(呀儿嘿嘿嘿,噢噢噢——)。(领)人(呀)少(个)唱(啦)歌没(啊)精神(啊噢嗨),(合)(噢噢嚎来,喔啊,呕呕来,嚎呕喔来),(领)人(呀)多(的)同(啊)唱(啊)有(啊)力(的)量(啊,嚎呕来),(合)有(啊)力(啊)量(呀儿,嘿嘿嘿,噢噢噢——)。
旧时,还会在田边专门安排锣鼓助兴,为演唱伴奏(俗称锣鼓点子),以增加演唱时的气氛,如今已基本消失。
客家民歌的曲调悠扬婉转,唱词内容丰富,采录的部分主要作品有: 《鼓打五更》
鼓打一更日照头,盏盏灯草满灯油。等郎不来吹灯睡,胳膊弯弯当枕头,小郎不来泪长流。鼓打二更月照街,郎在外面喊门开。鹞子翻身忙爬起,十指尖尖把门开,小郎游魂你从哪里来?鼓打三更月照中,小郎来到姐房中。姐叫小郎莫说话,你的声音大不同,莫叫外面漏了风。鼓打四更月照西,小郎倒在姐怀里。姐拍小郎三巴掌,醒醒瞌睡听鸡啼,人家不比你自己的。鼓打五更月落山,姐送小郎房门边。姐叫小郎莫害怕,出了房门不为奸,不怕我小郎在面前。
《梧桐树上挂丝线》
男:梧桐树上挂丝线,心肝妹子听我言。人人说你手段好,做双花鞋把我穿,老布给你缎子钱。女:心肝肉肉小郎才,你把前妻来丢下。做一双花鞋把你穿,奉送小郎不要钱。男:心肝肉肉小娇娃,我丢了前妻散了家。前妻好比梧桐树,后妻好比牡丹花,舍不得你来我丢不下她。女:心肝肉肉小郎才,你待她厚来待我薄。待她能有青砖厚,待我只有瓦片薄,你 24 两样的心思待妹子。男:心肝肉肉小娇娃,有什么厚来分什么薄。青青砖厚来脚踩倒,瓦片薄来头顶着,一样的心思待妹子。
《小小鸡蛋剥了皮》
小小鸡蛋剥了皮,讲姐的人才天下稀。不知道官姐住哪里?心肝肉肉小兄弟,我说的地点你晓得。我住在山东潞安县,八字门楼巷朝西,要不嫌穷到屋里。栽罢了黄秧去看妻,肩驮雨伞手拿衣。走了三天带两夜,肚子又饿人又饥,不知道大姐在哪里?姐去南河漂白衣,抬头得见小兄弟。左手与兄接着伞,右手与兄接着衣,陪着我郎到屋里。小郎进门把头低,大姐住的好地里。左边青龙高万丈,右边白虎把头低,时时住在龙窝里。姐儿开口笑嘻嘻,小郎说话真客气。我住得山高路又远,缺少杀猪卖酒的。亲肝肉肉小美妻,你说的话儿真客气。昨儿又喝高梁酒,今天又吃老母鸡,丈夫晓得了要打骂你。亲肝肉肉小郎才,我二人打一个主意来。
猫子打破一壶酒,毛狗拖走一只鸡,丈夫晓得了该咋的? 《风吹杨柳绿层层》
女:风吹杨柳绿层层,姐骂小郎不是人。昨天晚上你应许了我,害得我等到二、三更。一碗猪肉等成水,一锅缸炭烧成了灰。大鞋绣了几大片,小鞋绣了满帮花。男:昨天许姐我没来,今早陪罪如蠢才。双脚直跪尘埃地,双手捧着姐的鞋,见姐的笑脸我才起来。女:你想我笑来你笑不成,你给我跪到明天大早晨。你昨儿嫖了哪家的花脚女?你把我丢在冷水瓶,你今儿来的是假(嫖)情。男:你想我跪来跪不成,我自己拍灰自起身。我除了灵山哥有庙,哪一个庙里只有观音?女:心肝肉肉我的人,我说一个谎话你当了真。哪一个人前不说话,哪一个背后不说人,我再要说你我烂舌根。
《十条手巾》
姐在房间绣手巾,外面来了姑娘嫂子们,要看我的红手巾。搬张椅子姑娘嫂子们坐,倒一杯热茶给你来饮,吃茶看手巾。一条手巾打开看,上绣河南并四川,下绣鹅毛扇。二条手巾二尺长,打开后巾先望望。望到小郎并四方。三条手巾三尺三,姑娘嫂子们打开来看看。还是绣的河南并四川,下面绣的鹅毛扇。(题目叫“十条手巾”,意味着可从“一”唱到“十”,叫做“十番”。)
《郎捧柜子姐捧香》
女:郎捧柜子姐捧香,二人见面哭一场。昨儿为你挨顿打,今早为你挨顿夯,浑身上下打成伤。
男:心肝肉肉我的人,丈夫打你我不心疼。昨儿打你是为了我,今早打你为旁人,再打几顿称我的心。
女:心肝哥哥我的人,你说这话你黑良心。鲜花没开你来采,鲜桃没熟你尝鲜,摸摸良心平不平。
男:心肝肉肉我的人,丈夫打你我心疼。高山发为男的救,扁担系腰难拢身,火烧乌龟肚子疼。
女:心肝肉肉我的人,丈夫打我你不心疼。打了皮来还有肉,打了肉来还有筋,宁丢皮肉我不丢人。
传承谱系:第一代:陈坤(陈起?),约生于清光绪年间,河南光山人,同治年间迁居 25 溧水。
第二代:傅山林,生年不详,安徽宁国人,陈树生曾拜其为师,学习黄梅戏和花鼓戏。第三代:陈树生,又名陈四,生于1919年,现居东屏镇白鹿村友下自然村。吕培珍,生于1921年,现居东屏镇后吕村。蔡明扬,生于1926年,现居白马镇石头寨村,中草药师。
第四代:陈明枝,生于1928年,现居东屏镇后吕村。陈明亮,生于1930年,现居东屏镇后吕村。舒照兴,生于1940年,现居白马镇石头寨村,退休教师。
第五代:吴来生,生于1949年,原晶桥镇文化站站长。孙立鹏,生于1958年,东屏镇文体中心主任。张孝泉,生于1964年,溧水县法院干部。
第六代:邰燕,生于1981年,晶桥镇邰村小学音乐教师。
十、义气墩
春秋战国时期,溧水地属吴国、楚国,在吴称濑渚邑、陵平邑,在楚称平陵邑,至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臵县,始有“溧水”之名。溧水境内有众多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在孔镇西南就有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封土堆,当地人一直称其为“义气墩”。之所以称“义气墩”,是因为它是战国时燕人左伯桃、羊角哀的合葬墓。据南宋《景定建康志》、元《至正金陵新志》和明万历《溧水县志》记载,左伯桃、羊角哀为战国时燕人,闻楚王招贤,二人便结伴前往,途中遇雨雪,又因所携粮少,左伯桃考虑到二人同行,势必冻饿而亡,于是解衣并粮与羊角哀,而自己则因冻饿死于空树中。后羊角哀受到楚王重用,并为左伯桃修墓。一日,左伯桃托梦给羊,诉说因邻近荆将军墓,常受其欺凌。羊角哀即去祭奠,并宿于墓旁。夜里,果然听到附近有金铁交鸣之声,羊角哀为报答友情,自刎于墓旁。而所谓荆将军,就是行刺秦始皇的荆轲。当地人被二人义气所感动,还为之收葬,并号其墓为“义气墩”。《烈士传》、《应天志》及梁朝刘孝标《广纪》均有记载。唐代颜真卿、宋代胡宗愈、蒋之奇、周邦彦都曾写诗纪念。明代冯梦龙以《羊角哀舍命全交》(又名《羊角哀一死战荆轲》),将此故事收录在《喻世名言》第七卷中。《三言两拍》是明代话本小说的高峰,历代都有很大的影响。本世纪初,随着电视连续剧《三言两拍》的播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义气墩一直保存至今,当地也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义气墩的故事。
溧水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南大门,也是这个地区的重要河流秦淮河的发源地。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这也是江苏省迄今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溧水位于吴楚两国的交界处,造就了其特殊的文化环境,成为我国北方官话区和吴方言区的分界线,而且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据东汉《吴越春秋》一书记载,楚国贵族伍子胥逃往吴国时,即是从溧水经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南京的崛起,溧水更成为南京通往苏南、浙北、皖西的主要通道,历史上岳飞的清水亭大战、太平军三易溧水城、胭脂河的开凿都是和溧水特殊的位臵分不开的。
在溧水地区,还有一种区别于中原地区墓葬形制的土墩墓,义气墩正是溧水几百座土墩墓中的一座。千百年来,经过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和各种历史文献的记载,义气墩中的两位主人公——左伯桃和羊角哀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心中英雄义气的化身和象征,可以说义气墩的传说已成为溧水和凤镇一带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
义气墩位于溧水和凤镇中杨村村前,而其传说则在孔镇一带广为流传。在江苏南部、浙 26 江北部、安徽西部以及江西、上海等部分地区,广泛分布着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土墩墓。这种墓葬的最早发现和研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溧水开始的。和凤镇又是溧水土墩墓最多、最集中和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义气墩是和凤镇近两百座土墩墓中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一座。
义气墩的传说非常久远,除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之外,在南宋时期的《景定健康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万历《溧水县志》、清光绪《溧水县志》、宋《文苑英华北望楼记》和《古今小说大观》中都有记载。在当地百姓的口中,故事中的主人公左伯桃和羊角哀是义气的化身。为了义气,为了兄弟情谊,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一直崇尚和推重的,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溧水义气墩有详细的文献记载,有具体的方位地址,在百姓中影响深远。直到现在,当地人们只要提到义气墩,都能指出其位臵所在,很多人都能完整和部分地说出其中的传说。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对一个面积只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土墩,当地百姓还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这对于我国民间故事来说是不多见的。
义气墩是记载于多种文献中的历史传说,也是在溧水南部孔镇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在孔镇西面的旷野中,有一座高约3米、直径约5米的土墩墓,当地群众称为“义气”墩,古墓的主人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名士左伯桃和羊角哀。他俩同为燕国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对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见解和才能,但并无用武之地。当他们听说当时的楚王广纳天下英才,便前去投奔。在走到现在的溧水孔镇一带的时候,适值天寒地冻、风雪交加,而两人衣衫单薄,随身携带干粮也所剩无己。这时,如果两人还是照样继续向前的话,就会被一起码冻饿而死,也许只有将所有衣物和粮食并给一人,还可能使一人到达目的地。于是,左伯桃毅然将全部衣物及食物并给羊角哀,希望他能够继续前进,实现二人共同的抱负。羊角哀当然不情愿,并表示宁愿自己赴死,而将衣粮并给左伯桃。二人争执不下,次日羊角哀醒来时,却发现身上披着左的衣服,脚边放着左的干粮,而左却在一颗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大哭再拜,封树洞而前行。明代冯梦龙在其所编的《古今小说》第7卷《羊角哀舍命全交》中,曾经这样赞道:
寒来雪三尺,人去途千里。长途苦雪寒,何况囊无米? 并粮一人生,同行两人死。两死诚何益?一生尚有情。贤哉左伯桃,陨命成人美。
羊角哀顺利到达楚国后,受到楚王赏识,并被封为上卿。为感谢左伯桃的舍生相报之恩,羊角哀备了厚礼,将左改葬。不久,羊角哀遇到左伯桃托梦给他,说自己在地下受到邻近墓中一位荆将军的攻击,日夜不得安宁,希望羊角哀能前去帮他。传说这位荆将军就是刺秦的荆轲。那么荆轲怎么会埋于此地呢?原来荆轲刺秦失败身死以后,他的朋友高渐离是此地人,最终将他的尸体带了回来。一直到明代,当地还有荆将军墓和荆将军庙。在约定的九月十五日,羊角哀如期前往,站在左伯桃的墓前,羊角哀非常的悲伤,叹息着说,我在墓上,又怎么能知道墓中好友的胜败、又怎能知道好友是不是还受人欺负?于是就在墓前自刎而死。当地百姓因感于他俩的义气,就合葬二人,并称此墓为义气墩。
左伯桃和羊角哀的事迹非常感人,历代的一些名人在途经溧水时,都会前往凭吊,并作 27 诗以记之。如颜真卿、胡宗愈、周邦彦、史弥巩等都曾留文称赞两位义士的精神和自己心中的感慨。
应该说故事本身、文献记载以及文人墨客的唱吟之作,都反映了人们对舍生取义精神的敬佩和向往,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价值观的取向,表达了普通百姓内心的一种美好愿望。
南宋《景定建康志〃风土志》卷四十三 第1380页 明万历《溧水县志》 卷之五 第101页
明冯梦龙编《古今小说》第7卷《羊角哀舍命全交》(一本作《羊角哀一死战荆轲》)清光绪《溧水县志〃名胜志》 卷十九 第15页
《秦淮源头话溧水》 第38页 “萋萋芳草掩荒冢,郁郁鲁公吊古贤” 《溧水风情》第136页 “周邦彦任溧水县令期间所做诗词” 《汤山风情》 第157页 “千年土墩话吴越”
十一、采茶舞
“采茶舞”是一种民间群体性舞蹈。相传明末清初流传于溧水县境内,活跃于群力村一带。据群力爱廉行政村东头自然村老艺人张才保介绍,早年东头村曾建有八角庙一座,庙内有许多菩萨,其中有一尊“灯光菩萨”最为百姓所信仰。为祭拜菩萨,当地百姓编扎起一盏盏形式各异的茶灯,扮演成各种角色,跳起欢快的采茶灯舞蹈。历史上关于采茶灯舞蹈又有一种说法:群力属于丘陵山区,这一带农民曾种植茶叶为生,山茶满园,郁郁葱葱,为期盼茶园丰收,扎灯起舞,祭拜神灵,以示太平。
采茶灯舞蹈属于民间灯会组织,灯会负责人称“灯头”,灯会听从灯头的指挥,安排程序,点派角色,组织排练。
采茶灯每年腊月扎灯,正月初一起灯,正月十五闹灯。东头村的采茶灯,起灯时先用13盏采茶灯到八角庙拜神,再转向西北方向的茶窝庙拜祭,经开太桥返回。次日各场的表演安排在邻村,以后表演只要有外请,也上门玩灯。民间习俗举办灯会一玩三年,灯由灯会统一配制,服饰自备。采茶灯场面壮观,表演热烈欢快。表演的人物众多,有采茶妇、王婆、挑花担少女、帐房先生、公子哥、小和尚、大和尚、强盗、商人、牛郎、马头及神仙和合、领阵、茶叶担、小盖、黑板、打声人员,加上文武场伴奏者若干,共计约120人左右。表演时选择村打谷场或空地,先由火连星打出场子,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摆放东西南北四盏方灯,形成灯会场面。随后各类人物出场,手持采茶灯、旗灯、八卦灯、元宝灯、双钱灯、荷花灯、兔子灯、鱼灯、鸡灯、牛灯、马灯等。采茶灯中人物如帐房先生、和尚、强盗、商人等各类人物,他们手持算盘、刀、枪、棍棒等道具,或跑、或跳、或走圆场。采茶舞的动作有“上山步”、“下山步”、“雀步”、“拿顶”、“金鸡独立”等。舞蹈动静结合,静为摆字,如“天下太平、”“人口平安”等。动为跑阵,如“单十”、“双十”、“梅花”、“八结”、“翻七星”、“八卦”、“水波浪”、“古铜钱”、“裹麦稍”、“螺蛳聚顶”等套路。表演过程中,领阵人,即“灯头”都必须保证首尾相连,形成一种连贯性。摆字和跑阵有时也穿插进行,使舞蹈有起有伏,更加生动。在舞蹈过程中还伴有大段的词曲,有“大采茶曲”、“小采茶曲”、“古人曲”等,每曲共十二段。大小采茶曲均以花名作词,唱起来悦耳动听;古人曲演唱的是古代人物故事。锣鼓音乐伴奏,有歌有舞,形成独特的风格。
采茶舞的道具,主要为竹篾编扎成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的外面糊上透明的白纸,涂上民间常用的洋红洋绿色彩。采茶灯被固定在一块有把手的方木板上,便于玩灯时持灯舞蹈。演员的服饰,根据角色的不同,而化妆成不同的人物造型。
十二、打水浒
溧水县姜家西赵村有打水浒民间舞蹈的习俗,据村民赵上传(63岁)、赵上明(54岁)、赵上富(47岁)等人的回忆,清末宣统年间,当时安徽省芜阳县一带流民流散到姜家西赵村一带,后来便将“打水浒”这一习俗移植了过来,逐渐成为当地民间的一种传统。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度地煞。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水浒故事深入人心,水泊梁山英雄人人皆知。西赵村“打水浒”反映的正是这个故事。每逢春节期间,村里人便会选择村中空地或稻场,表演打水浒这一传统习俗。因为打水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表演之前还要先订契约,保证排练的成功。契约中写道:发扬水浒精神,做梁山式英雄好汉。凡参加活动的必须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之间的对打,如发生碰撞或误伤,甚至致人死亡,亦一概不予追究。医药草帽、安葬费自付。契约好比是军令状,不可违抗,而表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见民间习俗的清规戒律相当严肃,不可逾越。当地群众把“打水浒”看得异常神圣,又异常的重要。西赵村“打水浒”的活动时间延续较长,往往要至二月初八的庙会时才结束。
“打水浒”根据人物不同,化妆成不同的角色。他们手持各种道具(兵器),在锣鼓喧闹的气氛下,展开一场场“生死大战”。
其主要表演套路有:“醉打鸳鸯楼”、“阮家划船”、“李逵闹东京”等片段。根据不同人物所持的刀、枪、剑、棍、斧等道具,角色之间的对打有:双打、单拳、单棍、双棍、八棍、出单、出双、出空、一字阵、八字阵、单刀破棍、双刀破棍、三角墩(3人)、满天星(10人)等武打动作。一招一式,各有套路的严格规定,且安排地井井有条。人物之间的对打也十分严谨,要求配合默契,步步到位。舞蹈场面宏大,36名主角,又各有马夫36人。在南地四角飘着二十多面梁山的旗臶,加上鞭炮、火铳、唢呐及锣鼓等,显得热闹非凡。从远处观望只见战场上杀气腾腾,硝烟滚滚,真刀真枪,不愧为水浒中的英雄好汉。表现了农民豪放强悍的性格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十三、东屏犟驴舞
犟驴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溧水县东屏镇一带。
犟驴舞最早始于太平天国时期,由河南省商丘地区移民带入溧水。东屏镇杨祥村谢家棚子是全镇惟一能表演犟驴舞的村子。据谢守恩(86岁,现已去世)介绍,早期的犟驴舞为双人舞,以打驴、驯驴、顺驴等为主线,表现了一个聪明的主人如何开动脑筋以驯服一头倔犟的小驴。每逢农村过小年时,村中都要举办犟驴舞表演,增加节日的气氛。
东屏犟驴舞诙谐活泼,生动有趣,非常富有生活气息,通过主人与犟驴之间的幽默表演来展示舞蹈的全过程。驴为男扮女妆,身上套着竹篾编扎的驴头驴尾,戴头饰着彩衣彩裙,打扮成花旦模样。主人为驴夫,又称马夫,头系白巾,身披马夹,下穿彩裤,手持马鞭,似 29 戏剧人物中丑角装扮。舞蹈由跑驴、过沟、上坡、下坡四个部分组成。开始时驴与主人走南门、过北门、进东门、出西门。“锣鼓似驴啼,马夫迎风行。驴儿四方步,鞭儿不停息。跑驴过沟越坎路途遥远,上坡过坝,毛驴十分劳累,于是发起了犟脾气,躺倒在地一动不动。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喂料不吃料,喂水不喝水。主人急中生智,略施小计,通过“顺毛”、“抚摸”、“挠痒”、“逗戏”等舞蹈动作,终于使小毛驴服服帖帖。
据老艺人介绍,原始的犟驴舞有72套锣鼓点,表现力极为丰富,轻重缓急、快慢结合、有起有落,但现已失传。
十四、高台狮子
高台狮子是一种民间由多人表演的狮子舞,流传于溧水县乌山秦淮村一带。
有关秦淮狮子的历史,据当地村民徐德贵、张世宏的回忆,秦淮村老安边村有一座明朝年间建造的能仁寺,每年庙会期间香火都很旺盛,四方百姓为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都聚集在寺庙内烧香敬社。他们还采用玩狮子的形式,来向神灵祈求,辟邪消灾。关于秦淮村高台狮子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河南移民,流落到秦淮村,此有性格豪爽,玩狮习武的本领高强,他利用农闲时间传艺带徒,逐渐形成了特色。由于舞狮者艺高胆大,又能上桌子(高台),表演上还带有很多技巧,所以秦淮狮子又称作“高台狮子”。
秦淮狮子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曾经十分红火,特别是1964到1969年这期间,从每年腊月二十七开始一直玩到来年的二月初二落草,一旦起草,要一直玩三年,中间不能中断。
据村民徐有德介绍,秦淮村的狮子素有“武狮”之称,一场狮子表演要三个多小时。高台狮子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一开始要打地场,也叫拜四门,狮子作揖、打滚、咬痒、作壁虎蛇等连环动作。伴舞者作背挞子(人倒立,背对背被人背起),“翻倒跟头”、“半截跟头”、“拔萝卜”、“田鸡倒翻”、“孔雀开屏”等动作,以衬托舞狮的气氛。接着表演舞狮的高难动作,用七张台子搭成四层高的戏台,再加上一条板凳,表演“吃小拐”、“吃大拐”、“跳马”、“开荷花”、“搭天桥”等动作。然后再表演前面平地上的一系列动作。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舞狮人又表演“二郎担山”(下面人头顶上面人,一手托肩一手托腿举起),“凤凰展翅”(下面人头顶上面人的肚子,双手托腋窝,上面人四肢分开成伸展状),“金鸡独立”(前后两人肩对肩,后面人作倒立状)等,要求高台上的动作到位,配合默契,既惊险又稳当。再接着狮身藏板凳,从空中飞落花流水下地做一个“顶头滚”,使高台狮子表演达到高潮。最后一张台子用狮子嘴衔着台子边沿,双手抓住台子的边框,后面人抱住前面人的腰,并用双脚蹬着台子腿,形成一个整体,狮子摇头摆尾走下场去。此举极其考验演员功力,没有武功的基础根本难以做到。随后,伴舞者出场,表演“麻雀蹦”、“举晴蜓”、“狮子过人桥”等动作,整个表演至此才算结束。
秦淮狮子在制作上也十分讲究,狮子头用牛皮绷紧成形,再上漆,狮子皮用布染上红色,狮子毛用麻染上绿色。舞狮时,用锣鼓伴秦,以烘托气氛。溧水县舞狮的寺方很多,也比较普遍,其基本特点是:既有北方狮子的神韵,也有南方狮子的活泼;既有“文狮”表演中的温顺可爱,也有“武狮”表演中的武功和技巧。狮子舞分布于溧水县的北、东、西一带,各家舞狮的特点大同小异,但玩法各异。但只有乌山和永阳孙家村的“高台狮子”要略高一筹,30 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十五、划旱船
划旱船又叫舞龙船,是广泛流传于溧水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相传是在明末清初由河南省移民带入江南地区。主要分布于溧水县境内东屏、东庐、共和、白马等地区,各地的划旱船,从结构、形式到基本动作大都相同。按当地风俗,一般于春节期间进行活动。玩龙船时先要在村中空场打地场,唱龙船调。龙船又称旱船、花船。据东屏镇上乔村村民杨为宝(祖籍河南,已卒)介绍,有民间传说:观音菩萨住紫竹园,她造花船到民间,观音船里坐,金童玉女站两边,童子船头站,抬头得见中八仙,前走汉钟离,后跟玉大仙,李铁拐拐三拐,张果老倒骑驴。举杯同饮蟠桃酒,花船撑到海那边,观音救苦又救难。花船撑到海这边,花船赐到凡人手,天上人间闹新年。
划旱船的队伍一般为八人,化妆成各种角色。如东屏的龙船为八仙船,即张果老敲大锣,吕洞宾擂鼓,韩湘子打铃,蓝采和捻扇子,何仙姑坐花船,铁拐李掌舵,曹国舅、汉钟离撑船。一般表演划旱船,大都是领头一人,船中花旦一人,演唱二人,手持船桨于花船两侧,小丑一人,手摇破扇跳于船尾。在过去,玩龙船都是男扮女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开始启用女性扮演。
龙船一般于每年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表演。舞蹈随锣鼓敲打后起船,摆舵人领着花船求拜四方,顺逆时针各转三圈以后,遇沙滩搁浅,摆舵人便使出各种巧妙的办法用竹篙将船撑起,随之韵板敲打,舞者唱起龙船调歌,锣鼓二紧二松,唱动结合。舞蹈有“荡”、“摆”、“撑”、“跳”、“漩涡转”、“四方步”、“前进步”、“后退步”、“云步”等。动作十分生动形象,是一种模拟性舞蹈。
龙船这一传统的民间舞蹈,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主要在于边演边唱。撑篙人与船娘子、摆舵人与船娘子分别对唱,其他角色伴舞。演唱曲调为龙船调,歌词由故事改编而来。如古人歌“二十八宿归殿堂”、“阴阳合”、“十二月古人名”、“皇帝传”、“一武一文”、“挂招牌”等等。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叫“见花开”,即表演者根据主家的情况即兴编词演唱。
龙船在制作上要求用木条、竹条、铁丝、布料、彩色纸张进行编扎。先编框架,再进行装饰。前有龙头,身有龙鳞,后有龙尾,顶上有花篷。东屏上乔村龙船,前面装有鳄鱼头,两只眼睛射出灯光,煜煜生辉。
十六、东泉马灯
东泉马灯主要流传于溧水县明觉东泉前堡自然村一带。有关马灯的来历,据前堡村村民诸德强(81岁)、诸德风(78岁)诸德贵(76岁)、诸德贤(61岁)、诸培信(65岁)介绍,本村诸姓家庭祖先,大约在清代末年由山东省诸城移居溧水县和凤镇,后由和凤迁至现在的前堡村。据了解,马灯起源于宋朝仁宗年间。当时,三国时的刘备、关羽、张飞深得人心,31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了表达崇敬之情,百姓便用跳马灯的舞蹈形式,来纪念他们。诸姓家庭传人便将老祖先贵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带到了前堡村。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组织跳马灯。
早年的跳马灯,共有18匹马,以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为主。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24匹马,增加了宋朝赵匡胤、呼延赞、陈智明、陶三春等人物。80年代又发展到26匹马,增加了三国人物马超、赵子龙等。整个东泉马灯共有26盏马灯,26杆战旗,26盏灯笼和26名点蜡烛者。另外,有火流星期个作为开场,火铳4把以增加气氛。大灯头2个,小灯头8个作为马灯舞中的大小首领,三套打击乐12个人(包括神锣、鼓、镲和小锣等),共计100多人。
马灯的表演活动,又称“马灯会”。“马灯会”有一套完整的活动程序。一般正月初二出会,点铳放炮,锣鼓喧天。先要选择好村中空场,由火连星开场。火连星的动作有“童子拜观音”、“玩扁担”、“双夹花”、“跨马”、“老虎洗脸”、“背流星”等套路。随后,马灯正式登场,其基本阵式有:“元宝”、“小花篮”、“双龙出水”、“和合”、“合鱼”、“龙亭”、“蝙蝠”、“蝴蝶”、“药葫芦”等阵。阵式虽多,但在每场表演中只需表演部分阵形,有时会随场合的改变,采取多变的办法,有选择地进行表演。跑阵结束,开始表演对打。根据马灯中不同人物所持刀枪棍棒等不同的兵器,捉对厮杀,将马灯表演推向高潮。
在人物交战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对打的舞蹈,其表演内容有:“三英战吕布”、“关公斩蔡阳”、“黄忠战夏侯渊”、“赵云战周瑜”、“关公战庞德”、“周瑜战张飞”、“陶三春战陈智明”、“张飞战马超”、“铁龙关之战”等场面。
东泉马灯中的人物服饰,是根据角色的要求,化妆成戏剧人物,他们身着戏剧服装,头戴盔帽,手持兵器。马灯又称“竹马”,是由竹篾编扎成前后两部分(马头和马尾),表面用透明纸糊好,分别绑在演员的胸前和背后。灯内秉烛,在晚间表演时十分生动好看,具有观赏性。
除了东泉马灯以外,马灯还广泛分布于溧水县明觉、石湫、晶桥、孔镇、和凤、云鹤等地。马灯的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内容有细微的区别,但大多以表演“三国”、“水浒”、“隋唐演义”等故事中的人物为主。
十七、曹岗唱道
所谓“唱道”,就是做道场,是由道士给故去的亡人做法事和念经超度。
溧水县白马、共和一带是河南、湖北等地移民的集中区,称为客民或客家人,唱道的习俗就是由河南移民一并引入江南地区的。那么做道场理应由道士来完成,而董治怀等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什么也可以来给死者来念经和超度亡灵呢?原来道士也分为两种,入住道观的被称为在家道;而不住道观,平时也不以道士面目出现,则被称作出家道。出家道跟在家道一样,平时也要念经做功课,也要守道教的规矩,也有道名,象董治怀的道名就叫董宣科。道名的取法要严格按照道家名字的排序来进行,有“首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致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16个字,亦即辈份,董治怀就属于“宣”字辈。道教于各地分设坛口,董治怀就是当地的坛长。董治怀、张自道、张自才、向方玉、向方红祖上由河南省罗山县筷子巷 32 迁来,徐正发、徐宗洋是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人,而邹明才则是固始县过陆滩人。
仪式及做法:
坛口:灵宝青玄救苦经坛。坛长:董治怀,1943年生,2007年54岁。成员:徐正发,83岁;向方玉,68岁;向方红,48岁;张自道,60岁;张自才,75岁;邹明才,72岁,徐宗洋,56岁。
道具:道袍,道帽,朝简,令牌,海螺(法号),招魂幡、木鱼、印、青龙剑一口,锣鼓一套,唱道经文一套。神像有三清大像一套,所谓三清是指上清、玉清和太清。三清小像一套,十殿阎罗一套,天师像一幅,观音像一幅,虚空像一幅,车夫像一幅,三慈像一幅,焦面像一幅。
做法事的程序程序依次为:
1、起水;
2、发行;
3、开坛;
4、转经;
5、过桥;
6、赈孤;
7、交功;
8、火场。其目的是为死者超度,消愆灭罪。这种仪式既可以在死者去世时进行,也可以在周年忌日时进行。
经文举例:转经科是道士为死者开具文书,向冥府报到后所念的经文,文书有严格的规范,用黄裱纸,上书“东极妙严宫呈进 灵宝大法司谨封 送到地府”的字样。其经文云:
领经功,承荐拔,亡人稽首皈依道。皈依道,道在玉京山,传道典。传下道典,超度亡人。
领经功,承荐拔,亡人稽首皈依经。皈依经,经在法轮中,传经典。传下经典,超度亡人。
领经功,承荐拔,亡人稽首皈依师。皈依师,师在鹤鸣山,传师典。传下师典,超度亡人。
最后说一下过桥“仪式”:所谓“过桥”,是指死者向阴司报到时所要经过的奈何桥。据说此“奈何桥”既高且险,桥下还有许多妖魔鬼怪兴风作浪,如果无人相助且加以引领的话,一旦跌下奈何桥,陷身于妖魔鬼怪之中,将会永世不得超生。过了奈何桥,还要上望乡台,最后一次回望家乡及亲人,这样就得到了超生,还可以再世为人。举行这个仪式,是先要在庭院里搭桥,左右各放两张八仙桌,中间再用两张八仙桌相叠加,上面安放小木凳一只,中间插一柄斩妖剑,上覆以三丈白布,以象征奈何桥。过桥时,先要请灵,由孝子手捧亡人的灵牌,道士手持招魂幡,边吟诵经文边引道,将灵牌引至奈何桥边。此时,道士要边念经边跑阵,走八卦步。在跑阵的过程中,道士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同时还在燃放鞭炮,以便驱散妖魔,让亲人顺利通过。最后,家人手捧灵牌,慢慢从桥上经过。过了奈何桥以后,道士还要吟唱古人歌,追述历代名人早夭事实,感叹人生之无常。词曰:
伏以感叹清轻于上,重浊于下,阳结成男,阴结成女。妇女者德则称贤,能则称巧。昔日妙善不招驸马,成佛无边。观音端拜地藏王,神通自现。王昭君有钦佩之色,梦虞姬有济世之心,孟光贞节万年节,千古贤良千古叹。……楚屈原有阆庙之才,命丧于汩罗江上。王昭君舟中溺死,赤帝子剑下伤亡,钱王莲抱石投江,李太白骑鲸摸月。……有成得者,有达才者,终于必亡而矣已。有言贵者,有官守者,皆忘了命矣乎。
传承:
第一代张真科(坛长),约生于1857年清咸丰年间,时在河南。第二代黄复成(坛长),约生于1877年清光绪年间,也在河南。黄复成传给张太麟、张太谟、徐太法和徐太仁,分 33 为四个坛口,其中徐太仁一支在溧水县白马镇石头寨村。第三代徐太仁(坛长),生于1908年,白马镇石头寨人。第四代陈诚典(坛长),生于1915年,晶桥镇云鹤赭山头人。第五代董宣科(现任坛长),俗家名董治怀,生于1943年,白马镇石头寨曹岗村人。
十八、推车舞
推车舞是徐溪村当地民间曲艺,其历史可上溯到明清时期。它的道具是一辆木制独轮车,表演者共四人,其中一人推车,一人拉车,小姐一人坐车上,路人一名扮演风流客与车上小姐调情嬉闹。
其他还有钹一对、锣一副和小当当锣一只。
四个角色轮流表演,有对话有演唱,还有帮腔。一般划旱船搭帮表演,划旱船者也能表演推车舞。大多在划旱船拜见过门头以后,在打地场时进行。表演时,有简易的化妆,如推车的戴个草帽,拉车的在肩膀上搭条毛巾,女的则装扮成闺中小姐的模样,路边的风流客则头戴礼帽、脸上架一副墨镜,一付时尚的打扮。推车舞一般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时在本村和周边农村表演。1963年,推车舞作为民间曲艺项目,曾参加过县内群众文艺会演。
目前能追溯到的第一代为曾光发(91岁),蔡老大(94岁),张荣根(88岁)。第二代有吴友忠(84岁),龚邦富(89岁),赵贤志(85岁)。蔡念和(82岁),徐溪倪家塘自然村;罗芳保(70岁)徐溪钱家边自然村。
目前尚健在的第三代传人有张华柏(67岁),徐溪桥自然村。翟家双(62岁),十里行政村陈家自然村。
附:推车舞(经保留的民间台本)
角色及人物关系:男扮丈夫,名侯小录,在剧中推车。女扮妻子,名秀子。
张三,由侯小录请来帮忙拉车。【幕启:
(白)出来,出来,恭喜各位发大财。(快板)我家住在马桥头,名字就叫侯小录。往年看会我先走,今年看会又是我带头。我与老婆商量好,叫她在家把门瞧。(白)老婆,老婆!秀:(内应)做么事煞?
侯:秀子,今天是二月十九,东庐山观音会,我去看观音会去,你在家里看门好吧? 秀:(内应)我不干,我也要去看观音嘛。
侯:老婆,我去看观音会走了,我也不在家里头看家,要是小偷来家里把东西偷走了,这怎么办呀?
秀:我一定要去,这样吧,我请左右邻居替我照应一下,回头再来还他的情,好吗? 侯:好好好,那你就去吧。
秀:(出场)小录,我想去看会,可我又走不动了也。
侯:你走不动,总不能叫我背你去煞?这样吧,你要是真的走不动,那还是在家看门吧。秀:我不在家看门,我就是不在家看门煞。你还是用那个车子推着我去嘛。
侯:(旁白)这个女人就是点子多。是呀,人家能推着老婆赶会场,我就不能把她推着?好啦,好啦,我就推着你去煞。秀:我的丈夫真好也。
侯:(取出独轮木车)唉,我一个人推着你,总是有点吃力煞。我去找屋后头的张三来拉车。(喊)张三老弟,老弟也!张:(出场)侯老哥,你喊我做么事呀?
侯:今天东庐山庙会,我老婆叫我推她去看庙会。我请你帮我拉车子,你看如何? 张:哦,是这么一回事,可以,可以。我也顺便去看看庙会上的热闹。
(女的坐上车,三人推车拉车,走过半圆场。)
侯:我们仨,走在路上很冷清,不如我们来唱个小调子听听,好吧? 秀:那我们就来唱个卖饺子的小调子,好不好呀? 张:好,你就演卖饺子的大姐。侯:那张三你就答白吧。张:好。
秀:(唱)乡里大嫂十六七,梳头打扮去看戏。乡里大哥耶,我看戏还带做个小生意。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我看戏咯还带做个小生意。
(旁白)她看戏还带着做生意,我来问问她做的是么生意?
秀:(唱)羊肉包子狗肉面,乡里大哥耶,我又卖馄饨和饺子。哥耶,就是这个小生意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哥耶,就是这个小生意哟。张:大嫂子,用的是么“交头”(馅)呀?
女:(唱)用的是羊肉牛肉丝,乡里大哥耶,生姜葱花在里头。哥耶,酱油麻油做交头。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哥耶,酱油麻油做交头。
张:(旁白)依她讲的,味口还不错。我来问问她,大嫂子好吃不好吃呀?
女:(唱)觉着好吃你就来吃一碗,乡里大哥耶,不好吃你就吃半碗。哥耶,吃多吃少奴家不怪你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吃多吃少奴家不怪你哟。张:大嫂,你卖多少钱一碗呀?
秀:(唱)早上卖的是三毛三,乡里大哥耶,晚上就卖二毛八。哥耶,早早卖完早回家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早早卖完早回家哟。张:大嫂子,你家住是何方?
秀:(唱)不住东来不住西,乡里大哥耶,奴家就住在城门里。哥耶,小奴家门朝西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小奴家门朝西哟。张:大嫂子,你家里有几口人哪?
秀:(唱)上有公来下有婆,乡里大哥耶,家中还有一个小叔子。哥耶,连奴家一共五个人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连奴家一共五个人哟。
张:(旁白)她上有公下有婆,还有一个小叔子,连她只有四口人呀,咋会是五个人呢?大 35 嫂子现在你家中只有四口人,你咋说是五个人呢?还有一个莫不是你的丈夫呀? 秀:(唱)不提丈夫我不讲,乡里大哥耶,提起丈夫我讲把你听。哥耶,丈夫他是个解放军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丈夫他还是个解放军哟。张:你丈夫他没有给你来过信吗?
秀:(唱)去年丈夫来了一封信,乡里大哥耶,部队就驻扎在四川。哥耶,他还是一个指导员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他还是一个指导员哟。张:他用的是么子枪呀?
秀:(唱)腰间挂的是五子连,乡里大哥耶,双手拿的是冲锋枪。哥耶,一冲就是几十里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他一冲就是几十里哟。张:打的是么是人呀?
秀:(唱)头一个打的是蒋介石,乡里大哥耶,第二个打的是李宗仁哥耶,他第三个打的是宋子文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他打的全是狗敌人哟。
张:打得好!打得好!(旁白)她丈夫不在家,叫她跟我……也不晓得她是肯也不肯?嘿,不管咋着,我来试她一试。(对秀子)大嫂子,你丈夫不在家,你一个人困觉太冷清,不如嫁把我,跟我做老婆吧。
秀:(唱)叫我跟你我就跟你,乡里大哥耶,你家中也有姐姐和妹子。哥耶,我咋能与你配夫妻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还是叫你的姐妹与你配夫妻哟。张:大嫂子,你干么骂人呀。
秀:(唱)讲我骂你我就是要骂你,乡里大哥耶,老娘就是要骂你个狗日的。哥耶,清天白日就把人来调戏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清天白日就把人来调戏哟。
张:(旁白)这下坏事了,她是越骂越来劲,这下可咋办?我只好跟她赔个不是吧。(对秀子)大嫂子。(秀子扭过头去)我的好大嫂子耶,我是跟你开玩笑的,我给你赔个不是,你莫要再骂了哟。
秀:(唱)叫我不骂我就不骂了,乡里大哥耶,我们都是同路人。哥耶,二人何必来顶真哟。依呀喂呀,喂呀喂子哟,我二人何必来顶真哟。
【幕落
台本由张华柏提供。
十九、骆山中医药
(一)杨回春堂
主治:急慢性贫血、障碍性贫血、急慢性肝炎、黄疸性肝炎等肝胆方面的疾病。谱系: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约公元1810年左右),已传九代,其具体传承如下:第一代中楷公——第二代建涛公——第三代景资公——第四代望祖——第五代裕春——第六代书柯——第七代文明——第八代昭(双)定——第九代毓(月)平。目前,第六代书柯仍健在,94岁。
(二)杨春生堂 主治如上。
谱系:杨以才之父(约生于1886年)——杨以才(生于1900年)——杨神梅(女儿,36 1954年出生)——姜德富
(三)杨同仁堂
已下传五代,其先祖即为明万历年进士杨培庵,目前只有司徒富梅尚在,已83岁。目前,只有杨回春堂的规模和影响最大,其影响所及可达新疆、辽宁、江西、湖北、浙江及安徽的郎溪、广德、当涂等地。
口述历史 口述人:杨书柯
我是民国四年出生的,家里祖上就是行医的。我七、八岁开始念私塾,主要是读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还有幼学琼林什么的。民国二十年,就是我15岁的时候,家里发大水,家当都给淹了,就念不起书,回家跟着爷爷望祖公学医。我的父亲裕春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我是跟着爷爷长大的。
我家里有许多医书,祖父还要我背汤头歌,熟记各种药方,上山采挖中药材,学会了给人搭脉,主治肝胆方面的毛病。我祖父望祖公74岁的时候去世,当时正是日本人占领的时期,他们还经常下来活动,到老百姓家里抓鸡捉鸭,到湖里捞鱼。虽然驻在孔镇的日本人只有几个,但他们有帮凶,就是伪军。他们仗势欺人,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1959年,因为对村里的干部封田封门的做法不满,我就骂了他们,结果被打成反革命,判了10刑,后来发配到溧阳县社渚农场劳动改造。因为我懂医,农场里有人病了,我就自己在山里采点药,给人家治治。也不可能收人家钱,能给点包子、馒头吃吃就非常高兴了。记得当时农场里有个干部的家属得了肝腹水,看了好多家医院都没有看好,听说我能治这个病,中队干部就派我去她家里给她治,有人担心我一个人去会逃跑。但中队干部还是愿意相信我,而且我也确实没有动过这个念头。我走了几十里山路去她家里,给她看了,还抓了药。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家里的桌子上有馒头、包子,但没有人招呼我,也没有人给我一个。那几年,正好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农村里已经饿死了人,可是他们却吃的很好。最后我只好饿着肚子赶几十里山路回农场。那人吃了我的药就好了,不过几年后又复发,又找到我,我心里有点不情愿,就没去,结果这个女人就病死了。到了1961年,骆山村出了一件大事。那年过年,村里的戏班子出去唱戏。有天晚上,戏班子要到邰村去唱戏,在石臼湖上走船的时候,因为是隆冬季节,天气非常冷,好多人为了避寒把戏装穿上了身,还不停地说牢骚怪话。而按照当地风俗,在湖里走船的时候,是不能将戏装、特别是龙袍穿在身上的,否则就会被龙王爷怪罪。当时,一个戏班子分别坐在两只船上,前一只船的人穿了,而后面一只的人却没有穿。到了夜里,湖里忽然起了一阵大雾,后面船上的人已经看不到前面的船。等他们靠岸后,一打听,前面的船居然还没有到岸。后来才知道,那只船翻了,船上的人全都淹死了。那个时候我还在农场,等到我69年刑满释放,家里已经没有儿子了,媳妇后来也改了嫁,只给我留下了一个还不懂事的小孙子。我没有想到我自己的命跟我的祖父望祖公竟然那么像,我决心把孙子拉扯大,让他继承我们家的祖业。
我这一辈子治过无数病人,以前都有记载,后来闹文化大革命,全毁了。记得双牌石有个叫徐春宝的,不到三十的年纪,得了打嗝的毛病,到南京的大医院也也治不好,后来就越来越严重,生命垂危,都准备送医院的太平间了。家里人也没了指望,就打算趁人还有一口 37 气的时候把人弄回家,好歹可以见亲人最后一面。后来家里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找到了我,准备用车子接我去他家。我说我明天走路去,家里安排个人给我带路就行了。到了他家,只见病人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病人说他不停的打嗝,日夜打嗝,醒过来就打,病人十分痛苦。我把带来的药煎好让他服下,半个小时后,病人的状况就有了好转,打嗝也得到了控制。后来病人就说想吃东西,当时正好是中秋节嘛,看见人家吃月饼就非常馋。我说病人想吃东西,就不要紧了。家里人说,没有这么灵吧,当时都准备进太平间了,怎么就不要紧了呢?我说病人当时可能是肝昏迷。一个月后,病人就痊愈了。
我家治病是祖传的,已经传了九代,像一般的肝炎经过两三个疗程就可以治愈,大多采用丹参、茯苓等10余味中草药,再加上祖传配制的丸药。两年前我还能给人看病,不过现在不看了,记性不好了,怕耽误人。现在主要是我的孙子在看,我的重孙子月平今年刚从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准备考研究生,最近在家里帮忙,今后就靠他们了。
二十、送春
送春是广泛流传于江南农村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通常由一人或二人手持小锣,和“当当”差不多,直径约15至20公分左右,一般于头年腊月二十八到来年正月初五这段时间走村串户,表演说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户送”,根据主人家的情况,如儿女、富裕程度、住房情况等等唱些祝福吉祥的话语;一种是“坐堂送”,如果演唱者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力,或者赢得主人家好感的话,就会被邀请进门唱曲,主要是一些反映男女情爱或表彰忠孝节义的故事,如孟姜女、十二房媳妇等等。送春的曲调比较简单,但也有不同的调门,如有一种叫做“接调”,顾名思义,就是演唱者用一种调门不歇气地连续演唱。如果主人家对一种调门不满意,则可将演唱者的小锣翻扣,表示要翻调。关于送春的由来,据说是很久以前的上古时期,六月里长江封冻,动植物遭受冻害,百姓无衣无食,生活难以为继,迫切期盼雪融冰化,春暖花开。在送春人的唱词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六月初三把江冰,冰江冰海又冰湖;六月初四把冰敲,冰开米油粮草有。……
罗运凤生于1948年,2007年59岁,是当地表演送春仅余的几名传人之一。据其介绍,罗家祖上就表演送春。祖父名罗福根,父亲名罗加棠,儿子罗卫红今年32岁,也能表演送春。
现将有关送春的资料辑录于下: “见花开”四首: 送狮子
走进财门抬头望,狮子打坐在话堂。怪不得你主家大兴旺,狮子打坐龙头上。手捉锣板一块牌,追问狮子在哪块?手捉锣板一尺三,狮子出在绿毛山。手捉锣板一块牌,唐朝五年下凡来,府上做官带回来。
歇了锣来定了音,追问狮子名和姓。狮子名是寇秀英,狮子本人黄家将,嘴含宝剑保朝纲。
六畜兴旺
手捉锣板着地拖,主家齐了窝好猪婆。窝窝不少十八条,铜猪吃食喷喷香。
健猪吃食见风长,送掉一样又一样。农村鸡笼靠壁墙,公鸡吃食喔喔叫,母鸡下蛋动担挑。
送寿星
走进财门抬头望,寿星打坐在大堂。祝你府上大兴旺,将好打坐龙头上。手拿锣板一块牌,追问寿星家住哪块?他寿又长福又多,寿星家住月亮树。月亮树上“所罗”树,“所罗”树上树枝多。缓缓送来慢慢走,数数树枝有多少? 三年没有数得通,十万八千八百根。他人生来是仙人,赏他一根龙头棍。龙头拐棍朝下递,寿星接到笑嘻嘻。歇了锣来定了音,寿星的年纪怎找得清? 打开万年历看一看,十万八千八百岁。歇了锣来定了音,要把葫芦讲你听。田妹有把葫芦心,寿星的葫芦胆包金。
结围裙
手捉锣板敲一敲,姑娘嫂子结围裙。围裙须头本是纱,搓出线来能结花。手面又结棱条梗,下面又拉葫交眼。左接龙不定期右接凤,中结鲤鱼跃龙门。一结连海洗耳恭听金钱,二结吕布戏貂婵。三结凌郎拖到底,四结河娃来下棋。五结杨家杨宗保,六结山东穆桂英。七结七子共八孙,八结八仙两边分。九结鲤鱼跃龙门,十结童子拜观音。姑娘嫂子都不差,一天能结十样花。
坐堂送四首 风吹杨柳
风吹杨柳绿重重,姐骂郎君混时辰。(女)昨天晚上约你来,等到半夜你没来。(男)昨天晚上刚要来,碰到朋友摸纸牌。赢到小钱买花戴,赢到大钱买衣襟。(女)赢到小钱买钉子,赢到大钱买棺材。我香油点掉斤把斤,灯草点掉无数根。(男)昨天晚上没有来,今天晚上陪小心。双膝跪在踏板上,两手按在膝盖上。(女)哪怕你膝盖跪生根,哪怕你额头跪发芽,想姐搀你万不能。(男)郎哥听到吃一惊,拍拍膝盖就动身。(女)姐儿看见吃一惊,双手吊在郎衣襟。(男)要郎衣襟脱给你,要郎回头万不能。(女)往日笑话常常讲,今朝笑话认得什么真?
(男)往日笑话不伤心,今朝笑话伤郎的心。回家早讨亲来早收心,省得外头落骂名。东边还有同年嫂,西边还有相好的,比你这个婊子不知要好多少。东边还有十七八,西边还有抱发身。十七八来抱发身,比你这个婊子胜十分。操了多少空头心,划破多少好衣襟。石头上栽花花无根,生下儿女我无份。只有人家田地分五谷,没人家养儿分子女。
孟姜女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旁人又把红灯挂,孟姜女门上冷清清。二月里来是暖阳,一对鸳鸯朝南方。燕子衔泥高粱做,对对燕子不成双。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不踏青。旁人坟上白纸飘,万杞良坟上泠清清。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带嫂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擦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过三时。别人田里黄秧散,孟姜女田里荒草滩。六月里来是暖阳,蚊子叮在我身上。蚊子能叮我千口血,不能叮我丈夫万杞良。七月里来是秋阳,家家户户做衣裳。别人家又把衣裳做,孟姜女穿着破衣裳。八月里来雁门开,姑娘带信找上门。十指翻开书信看,只见书信莫见夫。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满洒菊花香。满满斟酒我不喝,步步行酒莫成双。十月里来是稻场,家家户户收高粱。人家又把高粱收,孟姜女家里苦空仓。冬月里来雪花飞,家家户户做衣襟。旁人家又把新衣做,孟姜女身上背厚衣。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杀猪羊。旁人家又把猪羊杀,孟姜女家苦哀伤。
十二房媳妇
一房媳妇聪明人,知客待客第一名。迎宾一到就泡茶,远客一到连(拈)点心。二房媳妇爱绣花,前房绣到后厅下。公婆声声把她夸,花红柳绿回娘家。三房媳妇会当家,里外当家都是她。又能剪来又能写,又能算来又能画。四房媳妇也不差,里里外外都是她,描龙绣凤件件能,远远近近有名声。五房媳妇有孝心,头顶香炉拜观音。一拜公婆千千岁,二拜爹娘养育恩。六房媳妇爱干净,打扫地下第一名。地上扫得赛如镜,桌上擦得照见人。七房媳妇实在坏,天天吵着要分家。你要不把家来分,老娘与你去离婚。八房媳妇是坏货,又打公来又骂婆。吵得人家劝不和,要拖老公下大河。
九房媳妇懒得很,尿桶满了漫出来。马桶满了堵到盖,提到门外坏了袢,好象飞机扔炸弹。
十房媳妇矮不罗嗦,大红裤子着地拖。公婆喊她烧把火,一滚去坐死个孵鸡婆。十一房媳妇馋嘴巴,听到外面换香糖。跑到门外张一张,家里鞋子找净光。实在馋得没法想,头上头发剪净光。
十二房媳妇也不行,半夜起来装小脚。前面装了三寸三,后面装了七寸七。三寸三来七寸七,中间加个锄头楔。走起路来吱吱叫,摇头晃脑惹人笑。
男女偷欢
正月里来雪地寻,姐俚同郎来调情。搞把大腿摸把奶,姐俚骂郎没好歹。姐俚喊郎来坐坐,一边朋友不离伴。姐端凳来就倒茶,点火就把烟袋拿。二月杏花叶报春,姐俚同郎一条心,郎哥生得还不差,姐俚夸郎一枝花。郎哥虽说年纪小,老小朋友肯交来交。姐俚虽说年纪轻,说话肚里有才能。三月桃花红到桩,姐俚在家打情郎。桃花吹,杨花飘,老长日头黄焦焦。长天大日望不(到)晚,满田爬畦找野菜。四月杨梅五色开,姐俚带郎去上街。龙洋钞票带几块,带到客栈把心开。客栈门口招牌挂,四路接客进绣房。一进绣房亮堂堂,偷欢好比进天堂。拍拍床沿叫郎坐,倒杯清茶定郎心。头上金钗郎取下,眯花眼笑脱衣裳。郎哥脱得桃红色,姐俚脱得白如霜。桃红色来白如霜,好象洋糖和蜜糖。狮子滚球到床上,黄龙打滚到身上。头对头来双对双,好象猛虎下山冈。头对头来面对面,酥香骨头上西天。
郎哥要上三把劲,清水溅到帐子顶。姐俚上得三把抛,好象车水就黄稻。五月栀子白堂堂,姐俚在家绣香袋。绣一个吕布戏貂婵,把我郎哥吊在床里面。帮我郎哥取取兆,绣双香袋拉小调。荣华宝贵百子共千岁,宝贵双全万万春。六月荷花结莲心,姐俚在家大开心。姐俚生得大开通(?),香脂袋子不离身。民国世界大不同,男女不分是平等。七月菱花满堂青,婆家的日子来送信。
周(jiu)公日子送上门,姐俚在家骂子孙。倒远的人家倒沓鞋,下定的日子今年招。本当同郎成婚配,爹娘把我配旁人。八月本当桂花开,二人姻缘要拆散。郎哥听见这句话,慌忙弄钱来送嫁。十样首饰不算礼,多送几块随箱礼。九月菊花满天星,婆家花轿来抬亲。轿子歇在大门边,姐俚笑了好几天。轿子一抬出了村,郎哥望得眼睁睁。我郎不要眼睁睁,过了三天你来看我。过了三朝来看我,算我娘家亲哥哥。妈妈(奶奶)没有看见过,自小外面生意做。妈妈听了哥哥到,手抓鸡子锅里烧。娘舅今朝运气好,吃了回家寻元宝。妈妈不要来客套,寻常日子来迢迢(走走)。
二十一、船桥小马灯
船桥小马灯于1987年恢复,主要由28名12—15岁的男孩和女孩表演,他们扮成宝马、水牛、法海和《西游记》人物,从正月初二要一直跳到十五、六落草,表演的内容有《西游记》、《白蛇传》等传统戏曲人物。马灯要跑阵、走阵,有图阵和字阵两种,图阵有八卦阵,字阵有“天下太平”、“人口平安”等。起草时要杀鸡祭神,旧时习俗,用于祭祀的公鸡不能花钱买来,而需要跳马灯的孩子去偷,据说这样才吉利。同时,跳马灯时有牛户(说明比较富裕)必需要安排人参加,若是家里没有小孩的话,则要求花钱雇人来跳。到了落草的时候,要在村中空场上最后跳一场,然后拧下马头烧掉(寓意杀马),只将马的身体带回放臵妥当,以备来年再舞。
传承关系:黄继宾140岁—黄广东98岁—黄维荣71岁。
二十二、陶村煞狮子
陶村临近晶桥集镇,全村约900余户,2750余人。与东屏、白马主要由外来人口迁移而来的情况不同,晶桥一带主要以本地人为主,所以陶村舞狮具有和其他地方明显不同的特点。如白马、东屏一带的舞狮有着浓厚的北方特色,特别是湖北、河南等一些地方的地域色彩明显。但陶村狮子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讲,一般舞狮当然是用来玩乐的,表达的是庆丰收、过大年时的喜悦心情,而陶村的狮子却是用来杀的,表达的是降妖伏魔、万物相生相克的大道理。
由来:
溧水地区多山,陶村村前就有一座小山,从高处看,酷似一只老虎,山便因其形状而得名虎形山。据说,这只老虎非常凶恶,不仅挡住了村民们的出路,而且还会经常下山伤人。为了制住这只厉害的老虎,村里便兴起了煞狮这一特有的习俗,因为狮子可以克住老虎,使 41 它不再为害一方。
制作工艺及道具:
狮头用竹篾编制,其造型类似石刻狮子,头顶有九个螺形纹,以象征狮鬃,眼睛用圆木雕刻,涂以黑漆,表面糊纸,并绘上图案和各种条纹,显示狮子的凶猛和恐怖。狮身覆盖红布,上缀以线麻染成的绿毛。陶村狮子的特点是头型巨大,相貌丑陋,当地有句俗语就很形象的表达了这一点,“不打你,不骂你,带到陶村扽(den当地土语,有丢脸、丢丑的意思)。”表演舞狮者有4人,分为两班轮流进行表演。其道具包括大锣(神锣)一只,华盖一个,铳一把及锣鼓家什等。
相关程序:
煞狮子表演安排在谷雨日,当地称谷雨会,前后共三天,其目的就是降妖驱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谷雨会由头首发起组织,而头首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狮子表演结束以后,就由村中农户轮流保管,轮到谁保管,谁就是次年谷雨会的头首。而一旦决定组织谷雨会,还必须于当年二月初二在村中树旗,以周知乡民。旗杆用大木制成,高约三到四丈,上悬三角旗,旗上绘制青龙,当地称青龙旗。到了谷雨会的日子,就由头首请出狮子,舞狮人斋戒沐浴,头首拈香,祭拜土地神,放铳。头一日,不出村,狮子挨家挨户进行表演,俗称拜门头。第二日,走村中神道,至虎形山脚土地庙祭拜。第三日,跳狮及杀狮,是整个谷雨会的高潮部分。表演这样来进行:首先,狮子埋伏在村中,而举华盖者则在村外绕圈跑。当华盖跑到村前狮子的埋伏处时,狮子则窜出作扑击状,华盖转身逃避。这时狮子并不追赶,而是仍回到埋伏地点。这样,当华盖再次来到时,狮子仍像前回一样扑击,如是三、五回合。一般来讲,从村中狮子的埋伏地点到村前遭遇华盖,这段距离约为50米,狮子则在这段道路上进行表演和戏耍,同时伴以锣鼓乐队,以增加气氛。
表演结束以后,下午则举行杀狮仪式。那么,为什么要杀狮呢?据当地老百姓的说法,狮子虽然能够成功吓阻老虎,但同时也表明狮子的煞气比老虎还要厉害,如果狮子作祟,为害一方,则无物可以制它。因此,狮子虽然有功,但功成后还是免不了被杀的命运。这段杀狮仪式是整个谷雨会高潮中的高潮。
仪式开始时,狮子卧于村中空场,也是道士作法的道场,当地人称歌场。歌场中还搭建木屋一座,这种木屋多是临时搭建,木料上凿有榫头,用时将木料对接即可。木屋上方悬一幅歌菩萨画像,也有说是道家神像的,即所谓360堂真神画像,同时还有扮无常的服装及道具。无常在当地土语中称骇狮(音、暂存疑),扮演者要先在木屋内敬香拜神,然后换装,拿上道具。无常的服装很特别,是一个纸糊的高帽,一截黑色一截白色,脸上则戴一个面具,左手托一只大馒头,这个馒头和一般的馒头有很大区别,它的尺寸特别大,有一般馒头的三到五倍,右手持桃木剑一柄。无常换装完毕,便出得木屋子门,一边跳跃,一边舞蹈。同时用手中的大馒头逗引狮子,待将狮子吸引到跟前以后,无常以手抚触,以便安定狮子的情绪,然后突然以桃木剑刺狮。狮子当然也不甘束手就毙,赶紧逃避。如是三五回合,无常终于成功将狮子斫杀,整个谷雨会就在这种高潮中结束。
传承关系:
陶村煞狮中断已久,解放以后就不再组织。目前陶村目睹过谷雨会的村民并不多,而会表演煞狮的就更加寥寥无几了。简单的传承关系如下:
傅庭义一支:祖父:傅成龙,130岁左右,约生于清同治年间;父亲:傅余保,108岁,生于1907年;傅庭义,2007年84岁,生于1923年。
陶成棋一支:祖父:陶永义,生于清同治年间;父亲:陶华富,106岁,生于1908年;陶成棋,2007年66岁,生于1942年。
陶华贵一支:父亲:陶永志,生卒年不详;陶华贵,87岁,生于1920年。
二十三、毛吾山虾子灯
新农村自然村是村庄搬迁后所取的村名,原先为毛吾山村,1959年修建幸福水库时搬至现址,并改毛吾山村为新农村。新农村村民大都姓薛,其祖上约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40年)从山西省逃荒出来,先是移居于安徽省庐江县,后再迁至溧水县石湫镇至今。
石湫有舞龙的传统,何以毛吾山没有舞龙,却有虾子灯呢?原来,相传毛吾山村为荷叶地,狮子、龙灯等传统民俗活动都不能进行,因为荷叶轻巧,会被踩翻。怎么办呢?他们想起了从前在山西老家过年时表演的虾子灯,虾子身小体轻,最适合在荷叶地上表演。所幸他们还有从山西老家带来的模具和图案,经过回忆终于将虾子灯恢复了起来。
虾子灯制作:
虾子的头用竹篾编制,身体扎成菱形,共有六节,底部用风干的杨树树干做成底板,以榫头连接,可以活动。虾头和身体做成以后,糊上棉白纸,上面绘成图案,有虾子、螃蟹、莲藕、荷花等。虾子头上还用竹丝扎成虾须,头上装饰七彩,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并具有喜庆色彩。以虾螯大小区分雌雄,螯者大的为雄,反之为雌。虾子背上用青布覆盖,上扎彩花,下则裁剪成条状,以象征虾子脚,底下则悬以彩球。
虾子全长约为5米,为雌雄各一,共两条。角色及传承:
虾子灯由灯长负责召集,分别为提灯引路2人,土地庙敬香6人,锣鼓、铳12人,跳灯头28人,跳灯尾28人,分为两班交替进行,插蜡烛6人及辅助人员4人。
第一代是从山西逃荒出来的薛贺才、薛贺五兄弟二人的父亲,名字已不可考,距今约160-170年;第二代即薛贺才、薛贺五兄弟,约140岁左右;第三代薛宗根99岁,传薛恩祥;薛恩祥传薛传力、薛传虎;第三代薛宗寿传薛恩龙、薛恩东;薛恩龙传薛传彪、薛传胜兄弟;薛恩东传薛云飞,薛云飞传薛启超,已是第五代。
表演程序:
按民间习俗,虾子灯起草以后,必须连续玩三年,中间不得间断。一般于正月初
四、初五时将虾子灯从存放的库房里取出,并放入水中浸泡,到初八日捞起并刷洗干净进行加工修整、糊纸、绘图等工序。到正月十三日,先挑4 个年轻人,将糊制修整一新的虾子灯摆放在村中央的空场上,灯头燃香祭祖后引领虾子灯前往村前的土地庙。在土地庙前要敬香案,行祭拜礼,并给虾子灯挂红。同时要燃放鞭炮、放铳、吹喇叭、敲锣打鼓并跳地场。其表演套路有虾子放籽、虾子回头、虾子开门、虾子躬腰、虾子映月、虾子送灯等等。
跳完地场后回村,挨家挨户进行表演,俗称拜门头,此时家家要摆香案迎接,若是婚后未生育的人家还会邀请虾子灯进屋表演,因为虾子籽多,以此讨个好彩头。表演活动要一连 43 进行三天,之后落草。落草时虾子灯绕村庄一周,同时放铳,将虾子灯上的糊纸撕破,偃旗歇鼓,将灯存进库房,以备来年。
清朝末年,安徽省庐江县人薛贺伍将虾子灯带到溧水县望湖村,即现在的石湫镇新农村。望湖村紧靠望湖山,山下有一条小河沟,是一块荷叶地。据说在虾子灯流传之前,望湖村过年时舞的是龙灯。但因为荷叶载不住巨龙,每年都会因跳龙而弄得鸡犬不宁,人丁不旺。薛氏迁入后改跳虾子灯,意在表现虾子在荷叶上可以活蹦乱跳,富有生命力。薛思强自小随父亲薛贺伍学舞虾子灯,也是负责灯会组织的“虾头”。
虾子灯一般于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进行表演,当地俗称跳虾子灯,起灯和落灯都要在村边的寺庙里跳场子。跳虾子灯的程序很严格,每年在表演前的五六天,必须先将虾子灯放进村前的大塘中清洗。清洗耳恭听后的骨架再重新蒙上白布,并在其上描花和画各种动物图形。用彩纸编织虾须,将灯体装饰一新,用于表演。按当地习俗,虾子灯要一跳三年,不能中途中断。
起灯时,首先要有人用大锣在村中来回敲打,边敲边喊“跳灯了”。参加跳灯的人便在村中集中起来,然后由妇女儿童对着虾子灯进贡香烛,跪拜,祈求虾神赐福送平安。表演者敲锣打鼓来到村边的寺庙进行表演(现在寺庙已经不存,只是在庙的废址上活动。)然后到村中挨家挨户进行表演。表演时不光在室外外,还在到室外内。跳完本村后,还会到附近的桑园蒲、田冲里、郗各家等村巡回表演。
“虾子灯”是一对,为一雄一雌,雄灯体形稍长。虾腹最粗,直径近一米,腹中点上蜡烛。虾腰较长,约4米,共7节,中间点7盏蜡烛,虾腰伸曲自如。两只灯共有4人上阵表演,其他两组各4人替补,轮流表演。整个跳灯队伍共有4、50人,一般要求全村每户都要出一青年男性参加。
虾子灯的动作有“窜”、“蹦”、“砸”、“跳”等。
窜:保持头前尾后状,有前窜、后窜、上窜、下窜等,动作迅速。蹦:头尾缩成一团,迅速伸开跳跃,富有弹性。砸:虾头向地面窜去,尾部竖直摇动。跳:举起虾灯,同时反复跳起数次,动作活泼。
在室内表演时,雄灯先进,雌灯随后,雄灯走东侧,雌灯走西侧。在室内活动缩间小,雌雄腹部交缠在一起,围着堂前有香烛的桌子反复旋转,虾须时曲时直,睃灯还作出放卵状,以表示多生贵子。几个回后,雌雄一前一后,再在门口表演一番。
二十四、查氏膏药
查富义,生于1925年,原住溧水县城,上世纪三十年代,因日本人轰炸溧水县城而被迫搬迁至韩胡村之马蹄岗居住至今。查氏祖上为安徽泾县人,其祖父查*生于清末民初时到溧水以卖膏药为生,后即落户于此,以后传至查宗荣(长禄),再传至查富义。我今年82岁了,12岁的时候遇到日本人轰炸,全家跑反,后来避难到了韩胡村马蹄岗,为了谋生,就做些小生意,还学点手艺,旧时的补锅、锯碗等都会一点。1958年,大修水库的辰光,大队安排我给他们修汽油灯。后来公社成立农具厂,我因为会点手艺,就有机会进了厂。可 44 是没想到还没有个把月,就不要我了,说是政府只号召成立铁木竹行,没有成立铜杂行,像我这样的只能修锁、修灯就不能蹲在里面了。我只好在街上摆个摊,帮人家补个锅修个锁什么的,也就是糊糊口,将就着把日子过下去。后来人家又说我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让我摆摊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真有点走投无路了。生产队可怜我,给我4毛、5毛钱一分工,让我在生产队里修修农具。结果呢,东庐供销社的朱长伟、潘立贵找到我,跟我商量说让我到供销社去,还给我开45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我真是高兴坏了,这下子日子有奔头了。没想到大队竟然不同意我去,说是需要我给队里修农具,少不了这样一个人。那个时候有什么办法呢,大队不让我走,我就走不了。可是大队还说我不算真正的劳力,只给我8分工,一天也就挣个3、4 块钱的样子,当时,我上有老,下有小,连生六、七口人,就我和老婆能挣点工分,日子实在有点难过。后来分田到户了,各家分了田自己干,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到了我这儿就是不行,大队说我不是农业人口,不给我分田。可是我又没有公家单位,没地方去。就这样,公社不要,大队也不要,生产队又不给工分了,把我给晾起来了。可是我还要过日子呀,家里还有一大帮人要养,最后我又在韩胡村摆起了地摊,成了个体户。
配料及制法:
查氏膏药的主要配方共有20余味,主要有麻黄、当归、黄连等,以口诀方式由父亲传给儿子。主治无名肿痛、痄腮、疔疮、腰肌劳损及跌打损伤等,有独到的疗效。解放前,在水晶山窑、洪蓝、白马等处有查氏膏药的代理批发点,安徽泾县等周边地区也经常前来批发或邮寄过去。
制作过程及其工艺:
将采集或购臵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好,然后碾碎成末,用麻油浸泡一至二个月,直到泡透为止。接着将泡好的中药放到锅里熬煮,过滤去渣,加红丹收去水分,接着再熬,直到粘稠形成膏药汁。据说此方是由仙医许真君所传。
二十五、石湫狗肉
石湫镇位于溧水县西南,濒临石臼湖,其地名由来已久,据说,当年最早迁居石湫的是王氏族人。他们迁来此地以后,认为这里是一块七龙抢珠的宝地。因为在它的西面耸立着横山,当地又称西横山,有溪水下流注入石湫湖。山脚又有一大土墩,溪水汇注于此,所以说它是“七龙抢珠”之地。这个土墩也有神奇,是一块活地,能够生长。据说当年住庙的和尚嫌土墩挡道,不便取水,曾打算将土墩挖掘并加以平整,岂料今日也挖,明日也挖,土墩生长如初,并不见少。当时,明王朝刚刚建立,谋士刘伯温为保朱氏江山长治久安,意图将江南各地的龙地都治死,以免将来威胁到朱明王朝的统治。当刘伯温巡游到此地以后,见人们正在庙前土墩上挖土,便说:挖千挖万不如插锹吃饭。和尚们听了他的话,真的便把锹插在岗上,回寺庙去了。午饭后他们来到岗上一看,发现每把锹口处都冒着鲜血,把周围的砂石都染红了。直到如今,石湫岗的砂石还是红的。石湫镇是木排地,为了防止飘移,还在东西南北各立一桩,这就是现在的石湫镇马庄、汤庄、合林庄及施家庄。这也奇怪,除了这四个村名带有“庄”字以外,其他村都不称“庄”。
石湫狗肉在周边地区颇有知名度,其起源也与传说有关,据说:南宋高宗年间,岳飞率 45 部据山抗金。历二年,山洪突发,经日不止,灾连数年,官民皆苦,石臼危急。适逢杭州灵隐寺**到此游历,于小镇石臼西,移石建坝,镇山洪,令为木排之地,取不漫之意,山洪顿止。民感其恩,易石臼名为石湫坝。并设宴席款待**,佛嬉笑假寐,忽异香传来,佛长身出席,急趋追香,乃民间不入席之狗肉。佛闻之、食之,连赞三声:“好狗!名肉!”随取荷叶裹之,飘然而出。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就是有名的济公和尚。后人为感谢**再生之德,集资在镇南造了一座庙,传说济公在家排行老三,就将此庙题名为“三郎庙”,石湫镇至今还留着三郎庙的遗址。
制作工艺:
石湫民间,狗肉不但不能上餐桌,也不能上锅灶烹饪、烧煮。狗的宰杀、烹饪、分食都有一套特殊的方式。比如当地人煮狗肉“大铁锅,岗岗灶,不烧柴把烧稻草;不加油,不加料,不盖锅盖盖笠帽。”一般来讲,在烹煮狗肉的时候,并不上灶烧煮,而是选择野外空地临时起灶,先用石块垒砌,上架大铁锅,下面用稻草烧煮。因为稻草性温,火性绵软而持久,这样煮出来的狗肉酥烂入味,吃起来特别香。当地人吃狗肉不用碗,不用筷,荷叶包狗肉,用手抓着沾点盐就吃,据说这种吃法最正宗。这么吃也有说法,叫“金丝荷叶托狗肉”。
传承:
石湫曾经是新四军抗日打游击的地方,传说当年开明士绅曹家淦与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交往密切,还用狗肉款待过他们。建国后,许世友等也曾到过石湫,并盛赞石湫狗肉汤浓肉香,名不虚传。
目前,乡民王东保(55岁)还能烹煮正宗的石湫狗肉。
二十六、桑园蒲娶妻送房
石湫地处溧水县西南,娶妻送房的习俗习俗流传已久。一般于结婚的当日晚喜宴结束以后,由送房人主持将新婚夫妻送入新房的仪式。仪式开始时,门外燃放鞭炮,新郎身扎红绸缎,新娘穿大红衣裳,并由一男一女两个未成年儿童陪伴,堂前八仙桌上放臵一对点亮的大红蜡烛。送房人唱:
耳听门外炮声响,诸亲六眷站两旁。
一个桌子四方方,一对花烛顿(放)中堂。
花烛缠在花枝上,金花银花配成双。诸亲礼物来不少,上面挂得满堂红。满堂红上喜事多,舅老头子在正中。
一段唱完,递酒给新郎,接唱:
一杯酒来敬天地,天官赐福状元郎。二杯酒来敬家堂,兴隆发福在中堂。三杯酒来敬灶公,早生贵子状元郎。四杯酒来敬公婆,公婆吃酒笑呵呵。五杯酒来敬新郎,新郎吃得喜洋洋。
————(一共要敬十杯酒)
糯米做酒桂花香,我做出酒来敬新郎。新郎吃我两盅酒,子孙满堂状元郎。
一曲唱完,伴童手捧花烛,引领新人走向新房,送房人接唱:
一送梅花朵朵开,张仙送宝下凡来。东送良田西送宝,南送人口北送财。二送本当小杏花,冬穿绸缎夏穿纱。冬穿绸缎永富贵,夏穿纱来笑荣华。
笑荣华来笑荣华,三样宝贝就出在你家。
牛生麒麟猪生象,来年乌鸡出凤凰。
进入新房后男孩女孩将花烛安放在梳妆台上,出房。送房人将瓜子花生撒在床上,寓意为多子多生,早生贵子,同时还伴有吉祥如意的祝福话语,如:一撒金玉满面床,二撒喜事成双,三撒三子发财,四撒事事如意,等等,也有十撒,然后出房。家人送百子汤给两位新人,合卮礼成。
填表人:史弘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目 南刘马灯 后李小马灯 中杨马灯 孔镇马灯 治烫伤 治烫伤 治胃炎 治蛇咬伤 小马灯 治蛇咬伤 中医药 中医药 中医药 骆山大龙灯 剪纸 庙会 送春 治蛇咬伤 史家马灯 松元马灯 剪纸
溧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调查表
2006年12月15日
种分布区域 传承联络人 类 情况 3 和凤中杨村 好 刘宗树 3 3 3 8 8 8 8 3 8 8 8 8 3 7 10 5 8 3 3 7
和凤中杨村 和凤中杨村 和凤孔镇村 和凤孔镇吕家 和凤孔镇胡家庄 和凤孔镇广西村 和凤孔镇邰家庄 和凤吴村桥陈郭村 和凤吴村桥新庄 和凤骆山村 和凤骆山村 和凤骆山村 和凤骆山村 和凤骆山村山南 和凤沙塘庵大沟圩 和凤沙塘庵良种场 和凤沈家山上罗 和凤毛公铺史家村 和凤毛公铺松元村 和凤毛公铺后家村
好 好 尚可 好 好 好 好 尚可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李新桂 杨礼仁 路中权 吕昌林 胡明福 叶小东 邰顺头 陈兴和 吉忠银 杨双定 杨地生 杨神美 杨文荣 俞祝美 俞保头 俞双春 罗光云 史献照 刘克胜 孔英美
联系方式 57411520 57411520 57411520 57410042 57410042 57410042 57410042 57410042 57418438 57418748 57417919 57417919 57417919 57417919 57417919 57417443 57465858 57466055 57461318 57461318 57417919
22 中医药 8 23 船桥马灯 3 24 锣鼓唢呐队 2 25 手工编织 26 小竹龙 27 马灯 28 龙灯 29 治蛇咬伤 30 里佳山马灯 31 龙船 32 推车舞 33 打五件 34 河蚌舞 35 跳当当 36 采茶舞 37 十方锣鼓 38 犟驴舞 39 花鼓戏 40 葫芦画 41 民歌民谣 42 民间传说 43 客家民俗 44 治蛇毒 45 旱船 46 打社火 47 喉科 48 柘塘中药 49 制陶 50 家谱 51 蛇医 52 贺龙岗狮子 53 民间艺人 54 东岗狮子 55 南顶龙船 56 风水 57 唱道 58 花板床制作 59 民间故事 60 打五件
和凤张家村诸家 和凤双牌石船桥黄家 和凤孙家巷孙夏村 7 和凤孙家巷南保村 3 和凤孙家巷南圩村 3 和凤孙家巷南圩村 3 和凤孙家巷南保村 8 和凤孙家巷南保村 3 晶桥里佳山村 3 原东屏乡 3 东屏徐溪村 5 东屏金湖村 3 东屏金湖村 3 东屏爱廉村 5 东屏群力村 5 东屏群力村 3 东屏丽山村 5 东屏金湖村 6 1 东屏镇 1 东屏镇 0 原东屏乡 8 柘塘新淮村 3 柘塘富滨塘下坞 3 原柘塘乡 8 柘塘镇 8 柘塘镇 7 柘塘交山牌头村
柘塘艾元村 8 白马共和村 3 白马镇 5 白马共和上聂村 3 白马共和王家边村 3 白马共和王家边村 0 白马镇 5 白马镇 7 白马曹家桥村 1 白马石头寨村 5 白马镇
好 诸定清 好
黄广生 好 任平生 好 夏小兵 好 夏和柱 好 夏和东 好 夏和坤 好 夏和坤 好
赵巧生
赖文根 频危 罗方成 频危 陈明亮
好
尚可
频危
频危
尚存 沈明轩
尚存
尚可
尚存
尚存
尚存
祖传 孙春梅
孙昌云 频危 王伟 祖传
张远忠
王伟 祖传
高传武
谢英枝 祖传 傅友家 祖传 尹茂宏 祖传 龚正富 祖传 王性杰 祖传 张国俊 祖传 向方玉 祖传 黄治怀 祖传 周登国 祖传 舒照兴
舒照兴
57460319 57460388 *** *** 57465336 57465336 57465336 57465336 ***
57240271 57240987 57240047 57240072 57240047 57241579 57240209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57254422
花鼓戏 62 李巷龙船 63 张家山龙灯 64 跳龙灯 65 东泉马灯 66 李在凤马灯 67 妇科、儿科 68 滚龙 69 旱龙 70 龙灯 71 送房 72 龙灯 73 龙灯 74 龙灯 75 龙灯 76 马灯 77 塘埂 78 马灯 79 狮子 80 娶妻送房 81 龙灯 82 虾子灯 83 民间音乐 84 马灯 85 龙灯 86 民间验方 87 篾匠 88 龙灯 89 龙灯 90 龙灯 91 民间验方 92 民间验方 93 蛇伤 94 舞狮 95 高跷
洪蓝玉带糕 97 芮家塘龙灯 98 陈家马灯
白马镇 3 白马镇 3 石湫张家山 3 石湫前武村 3 石湫东泉村 3 石湫九塘村 8 石湫上方村 3 石湫村 3 石湫村 3 石湫桑园蒲村等 0 石湫桑园蒲村 3 石湫陈 村 3 石湫社东村 3 石湫山口村 3 石湫魏家村 3 石湫杨家村 0 石湫塘埂村 3 石湫塘下村 3 石湫任里村 0 石湫塘头村 3 石湫塘头村 3 石湫塘头村 2 石湫塘头村 3 洪蓝青圩村 3 洪蓝何林坊村 8 洪蓝何林坊村 7 洪蓝何林坊村 3 洪蓝沈庄村 3 洪蓝胡村 3 洪蓝山南村 洪蓝无想寺、沙板村8 洪蓝无想寺、沙板村8 洪蓝无想寺、东山头3 洪蓝蒲塘村 3 洪蓝蒲塘村 7 洪蓝镇 3 洪蓝三里亭村 3 洪蓝陈家村
舒照兴 祖传 张国成
祖传 张成辉
武湘保 祖传 诸定鹏 祖传 朱恭信 祖传 张存伦 祖传 陈忠林 祖传 陆祖严 祖传 胡军 祖传 武继明 祖传 陈道荣 祖传 陈小兵 祖传 陈腊生 祖传 张来顺
杨广华
周敦峰 祖传 郭可本 祖传 张来武 祖传 陈序兴 祖传 陈实 祖传 薛云飞 祖传 陈实 祖传 赵上傅 祖传 徐立灿 祖传 芮经贵 祖传 赵忠全 祖传
严令秋
祖传 严青生 祖传 陈长生 祖传 刘义保 祖传 王仁杰 祖传 李景义 祖传 徐腊根 祖传 叶根生 祖传
祖传
祖传
57254422 57254422
57262869 *** 57277820 57255376 *** 57270079 57276057 57276460 57271030 57271017 57271345
57271992 57272078
57270817 *** *** ***
打水浒 100 根雕 101 马灯
清扫阴风剑 103 龙船 104 舞狮 105 水车、花板床 106 舞狮 107 查氏膏药 108 竹器编织 109 民间药方 110 龙船 111 狮子 112 高台狮子 113 龙船 114 龙船 洪蓝及其周边地区 7 洪蓝傅家边村 3 洪蓝塘西村 0 永阳东山村 3 永阳东山镇 3 永阳东山村 7 永阳东山村 3 永阳东山村 8 永阳东庐村 7 开发区荷花长岗 8 开发区机场路张家 3 开发区机场路薛岗 9 开发区联民东韩 9 开发区秦淮老安边 3 开发区秦淮下旺 3 开发区红星大巷
祖传 赵上富
祖传 俞志明 祖传 朱承丘 祖传 陈忠梅 祖传 陈忠华 祖传 严家宝 祖传 方永生 祖传 严治道 祖传 陈杏俊 王玉根 张绍富 端义寿 徐友根 王玉坤 翟良友
查富义 陈连生 刘玉琴 刘玉琴 端礼贵 高明财 高明财 卞桂林
57438366 57430361 *** 57488625 57488001 5748896 57488553 57487149
57220092 57211102 57211102 57290175 57440318 57440318 57440303 种类
1、民间文学
2、民间音乐
3、民间舞蹈
4、传统戏剧
5、传统曲艺
6、民间美术
7、传统手工技艺
8、传统医药
9、杂技和竞技
10、民俗
溧水县拟进行保护的民俗文化生态区
一、和凤镇骆山村
骆山村濒临石臼湖,骆山大龙以其体形区大,参与者众多号称“江南第一龙”,2006年骆山大龙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外,该村尚有民间中医药及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存在。
二、洪蓝镇蒲塘村
蒲塘是自然形成的古老街区,蒲塘桥是明代时蒲塘赵姓村民私人筹资建造,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塘桥祠山庙会在其周边地区以其影响广、规模大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第二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言佳句:
文化遗产不是“文化财产”,不能把“申遗”异化为“遗产搭台、经济唱戏”,使其成为一笔单纯的经济账;不能把开发等同于门票经济,使文化遗产患上“富贵病”;也不能把保护局限于古董楼阁,甚至高价制造假文物,使文化资源遭到“保护性破坏”。“申遗”成功只是保护的序曲,应该像《土楼神韵》那样,去发掘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内在神韵,保存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民族的认同载体、文化的繁荣源泉。
第三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
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