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杨志义
群众工作是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干部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动态的有效途径。当前,群众工作呈现出利益需求多元化、干群矛盾复杂化、反映问题多样化等新的趋向和特征。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广泛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一、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阿勒泰地区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相应增多,各种纠纷不断出现,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群众观念还很淡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淡化。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不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导致群众无法表达诉求,从而激化矛盾;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不深入基层和接触群众,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基层群众中,群众不信任干部,干
部不理解群众,干群关系上有所疏远。
(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加强和改进。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做群众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多以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有的基层领导没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常采取传统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服务群众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村级党员队伍后继乏人。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 “拖、躲、捂、推”,深入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工作没有跟进。往往对群众的诉求推诿搪塞,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存在着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干部和群众的,又有历史和现实的,还有主观和客观的。
一是认识不足、素质差距。具体工作中,由于群众在认识处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群众争取一些个人利益成
为基层干部工作遇到的主要矛盾。一些干部认为自身理论水平较高,不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不善于思考,言行不一,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二是发展缓慢,保障不力。农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部分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根本保障,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心无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整建立,老无所养,因病致贫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是教育落后,办法不多。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沉不下去,静不下心,疏于对农民进行经常性教育,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政策宣传与落实、情绪化解与引导不到位,出现了执行过程引发的矛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意识和法律知识淡漠,对于政策理解和新政策的接受速度、解读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断章取义产生误解。而基层干部缺乏与群众沟通,缺少面对面宣传政策、法律法规的机会,沟通中脱节,在工作上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深刻认识做好新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面对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做好群众工作,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
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对我们审视群众工作的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众的创造力量、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地区各项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牢固树立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特点和新规律,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群众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重要法宝。当前,地区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发展过程中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新理念,不断完
善群众工作新举措,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做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人心向背决定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这是历史发展铁的规律。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三、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对策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更多的关爱倾注于群众,重民生、尊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是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的根基所在、力量之源,让老
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党员干部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观念教育,通过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让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对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工作路线反省干部在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并加以整改。另外,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顺民意,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开展工作,决不干与民争利的事情。群众暂时不能理解、不情愿干的事情,绝不强行上马。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查民情,主动拓宽民意民情掌握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凡是决定的事项、承诺的事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竭尽全力办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主动把麻烦和难处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好处留给群众,当前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教育医疗水平提升等现实问题,真心实意解民忧;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研究化解群众在就业和增收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是要把“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强基固本”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基层组织是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发展稳定的桥梁。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基层人心所向和国家政策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基层重要、一线
重要”的理念,在人员配备、资源配臵和资金投入上向基层、向一线倾斜,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基层力量。要加强相对薄弱基层组织的整顿提升。当前我们有一些信访案件是村支部与群众产生矛盾所致,村干部不仅没有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作用,反而与群众形成了对立面。为此,要继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内民主机制和体制,继续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培养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注重从退伍军人、广大学生、经营能手中发展农村党员,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员能不能发挥作用,不仅要看平时,更要看关键时刻、危机关头的表现。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能够在发展生产、带着致富、维护团结等方面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要把“建章立制、探索创新、务求实效”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动力源泉。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保证,把执行规章制度作为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职责,做到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实效。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成效在方式方法。当前群众工作不少问题表现在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被群众所了解和完全贯彻落实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
担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近距离、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一些县市建立的“党员干部联系户”、“党员干部走亲戚”、“民情联系卡”等制度,深受群众欢迎。另外,要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县(市)委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带案下访、包案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信访听证等制度,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同群众交心谈心、增进感情,切实使信访工作关口前臵、重心下移,最大限度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群众讲实惠,反感讲套话、讲空话。正确处理和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不同群众、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群众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群众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充满新期待,要着力解决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问题,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和财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在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随着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必将涉及土地征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在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紧紧盯住劳动社保、项目建设、土地草场征用、企业改
制遗留、涉法涉诉、“两居”工程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紧盯关系民生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积累不上交。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自觉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主渠道和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网络等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政策和《草原法》、《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交流等措施,推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履行自身职责 做好群众工作
垦利县农业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
近年来,垦利县农业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管、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土地问题接访等工作,确保党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强化工作措施,减负成效显著。
1、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事项。从议事内容、收费标准、审批程序、收费方式、财务公开等方面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作了严格规定,要求乡镇减负办、县减负办层层把关,对不符合“一事一议”议事范围内的、超标准收费的、以及程序不合理的事项一律不予批准。
2、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全部执行了义务教育“三免”政策,2009年拨付中小学“三免”资金856万元,免除初中住宿学生住宿费92万元,救助低保学生563人,救助资金145.9万元。二是农村生产性费用收取符合标准。各乡镇水费收取标准每亩次不得超过6元。2009年全县应收取生产性费用348.7万元,实际收取生产性费用 222.6万元,为贫困农户减免生产性费用126.1万元。三是把好村级公路建设关,杜绝向农民集资摊派。结合“百名干部下基层,城乡共建新农村”活动,我县启动了村庄街道硬化工程,对全县50个村的61公里街道进行了硬化。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贴1400万元,其余资金由所在乡镇和帮扶单位解决,没向农民摊派一分
1钱。
3、完善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严格执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二是认真执行村级报刊公费订阅限额制。2009年,各乡镇认真执行农村报刊限额制,控制在800元内。三是认真执行农村中小学“三免”制度。四是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发现的违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案件,一律严格按党纪、政纪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五是落实农民负担卡发放制度。2009年,我县5.3万份农民负担卡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4、构筑监管网络,做好信访处理和案件查处。各乡镇、涉农各部门都设立了举报箱,积极接受减负举报。同时,我们在全县6个村设立了18个固定监测点,对农民负担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加重农民负担现象发生。
下一步我局农民负担监管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减负的内容、减负的重要性;二是做好日常监管工作。严格执行生产性费用、“一事一议”等收费项目的审批制度;三是抓好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好。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加重农民负担案件。
二、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一)基本情况
粮食直补:小麦直补工作:2009年,全县7个乡镇,217个村(场),14427户农民种植了小麦。核实面积为93780.26亩,每亩补贴资金为83.97元,全县共补贴资金787.4728
万元。2009年水稻、玉米良种补贴:补贴资金标准:水稻每亩15元,玉米每亩10元。
良种补贴:
2009年水稻良种补贴每亩补贴资金15元,全县共补贴资金96.6056万元。
棉花棉花良种补贴。全县棉花良种补贴面积41.83万亩,按照每亩15元的补贴资金,全县共补贴资金627.45万元。农民虽然没有直接拿到现金,但无偿的得到627.45万元的棉花良种。
农机购臵补贴:
2009年,利用第一批中央农机购臵补贴资金320万元,共补贴154台套机具,收益农户85户,拉动农机购臵投入1008万元。
农村沼气池建设:
2009年,我县实施了市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户用沼气池1700个,总投资548万元,其中市投资170万元,县级投资120万元,其余由建池乡镇、农户自筹,(二)实施成效
一是通过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全县良种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产品优质率由40%提高到70%。四是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五是改善了地力,减少了农民投入。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是惠农补贴的效益有限,政策效应无法延伸。近年来,国家拿出大量资金实行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平摊到农民身上,人均补贴只有几十元,数额较少;而由于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政府给农民的各项补贴的作用。
二是补贴面积核实困难,补贴的公允性受到质疑。一些村干部虚报面积,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影响了惠农政策的严肃性。
三是补贴工作量大,操作成本高。每年在核实际种植面积上,各级组织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业部门要印发补贴宣传单,并且负责政策的具体落实,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仍要支付大量的工作经费。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补贴程序,保证补贴工作的公平性。完善和规范补贴程序,增强补贴工作的透明度,使补贴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是加大补贴力度,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是强化制度约束,坚决查处虚报、截留、挪用、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惠农政策的严肃性。
三、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接访工作
(一)垦利县农村土地上访案件基本情况
我县农业人口17.8万人,耕地45.7万亩。土地一直是大多数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农民的重要的物质财富。近几年,县农业部门每年接待上访群众二十余件,涉及农村土地纠纷的内容占上访内容总量的80%以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集体土地发包程序不规范。一是对外土地发包工作不透明。部分村干部在村集体土地发包过程中没有依法定程序进行,自作主张与他人签订了承包合同。二是撂荒地纠纷近几年明显增多。我县有许多撂荒地,许多群众自行投资对土地进行改良,随着土地产出率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纷纷要求村集体收回撂荒地进行平均发包。导致村与开垦撂荒地农民、村民之间产生了土地纠纷。
2、土地承包法规政策在部分地区为落实好。2003年新的土地承包法在进一步明确了二轮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所引发的人地不均产生了矛盾。
3、历史因素造成的土地权属不清
部分濒临黄河的乡镇,由于黄河河床变动和引黄淤灌工程的运转,黄河滩地的面积和方位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滩地至今仍权属不明,或四至不清,经常引发矛盾。
(二)下一步解决土地纠纷的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学习和宣传,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认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大意义,熟悉和掌握法律的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加强土地承包活动管理。凡是进行土地承包尤其是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时,一定要纳入规范化管理程序,坚决杜绝各类暗箱操作和谋取私利现象。
3、加强土地经营权证管理,切实保护承包方经营权。
针对二轮延包工作不彻底、权证发放不到位等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摸清实际情况,补全补齐各类经营权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部发放到位。
4、严格保护耕地,妥善解决征地补偿安臵问题。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和社会保障问题,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看法
峰市镇 廖选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和群众的工作,是今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途经。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最为紧迫的工作。在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联系农村实际,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同时,要分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对策,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和期待。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与过去相比,即使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存在利益拆求增强,经济纠纷增多,群体性矛盾增加,对抗性因素增长,处理难度增大等特点。
1、利益诉求多样化使群众工作呈现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融合,合理要求与不
合法方式相互渗透,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纠缠。如:我镇桃泉村村民反映,由于棉花滩电站蓄水造成群众生活、生产、就医、求学受到严重影响,强烈要求移民搬迁,现已达10多之久,未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情绪激动,多次到省、市集体上访。
2、群众自主意识觉醒但素质参差不一使群众工作呈现艰巨性。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推进,大多数群众的自主意识不断苏醒,勇于和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不敢向党委、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历史的可喜进步。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众存在着“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心态,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甚至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基层党委政府做群众工作增添了难度。紫金“7.3”事件发生以后,永定县政府和有关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为群众挽回损失,而有些渔民达不到自身利益时,动不动就到县、市上访。当前渔民的转产问题确实成为我镇社会安定稳定和群众生活出路的难题。有些案件虽经法院判决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仍然多次上访。
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看法
1、深入群众察民意。勤于深入群众,体察群众的安危冷暖,吸取群众的实践经验,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性的有效办法,是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一分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和群众交朋友,这样才能时刻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才能够有的放,赢得主动。在平时,要深入基层访民情,放下架子与群众一起拉家常,聊生产、话发展,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虑心征求群众意见,做到各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基层组所所忧所困,各社会矛盾症结所在,各利民富民发展之策。
2、多办实事解民忧。基层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多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特别注意从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我镇成立领导小组,处理移民后的遗留问题,将忠信村的耕地分配当着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把耕地分配到户;高山村造福工程,由于个别干部管理不严,资金较为混乱,造成群众意见很大,我镇也及时成立领导机构,清理帐目,并上墙公布,及时追缴,使得高山村自来水、电、村部、部分群众建房等各项问题得到解决。
3、多与群众交朋友。广泛地接触群众,与广大基层群众交朋友、打交道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前提和条件,讲究群众工作的艺术,懂得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熟悉群众语言、掌握沟通技巧,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处理群众问题,是亲近群众、贴近民心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善于疏导群众情绪,用平和谦恭的心态,真诚热情的态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问题讲透,把道理说清,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能及时解决的,尽量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条件不成熟、政策不容许的,尽量给老百姓解释清楚。其次要善用群众语言。再次要讲究时间地点。要“利民以时”,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张木桌子、两把竹凳子、三句“心里话”,面对面交流。
4、公平公正聚民心。只有办事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心情才会愉快舒畅;只有办事结果公平公正,群众心里才能信服满意;只有群众普遍满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要有群众信服的公正结果,党员干部就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秉公有权,切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和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减少群众的顾虑和怀疑,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我们说话办事才有号召力,才能让群众信服,让群众满意。如我们在处理紫金“7.3”污染事件过程中,县委、县府专门派出纪检干部全程跟踪,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等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从而使“7.3”污染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5、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智慧和力量存在于群众之间,我们必须时刻依靠群众,碰到问题要虚心向群众请教,把群众当成自己的老师,大家才真心实意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卖力气;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动员他们、宣传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干部要做群众的表率,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积累经验,有共语言才有本事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就体现出来,才能与群众达成共识,破解难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6、要转变干部作风抓落实。干部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试金石,群众工作要加强,关键在干部作风要沉下去。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
格局。强化督查,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那些工作为力、措施不到位、化解不及时,要敢于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政纪和法律责任。
年11月2011
第四篇: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9-07-03 文章来源:警令部 投稿部门:衡阳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王思鸽群众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赋予群众工作新的内涵,可以说是一个新课题。从公安工作的角度来说,民警几乎每天都在与群众打交道,如何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切实起到密切党群关系、警民关系的作用,还大有潜力可挖。
应该说,当前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群众观念淡薄。在公安机关内部,唯技术论、唯程序论、唯结果论等观点有不小的市场,一些地方对群众工作不重视、不关注,甚至认为群众工作可有可无。二是对群众感情不深。有的领导和民警以特权者自居,片面强调公安机关的权力,忽视了应尽的义务;片面强调自身感受,忽视了群众的疾苦,有的甚至看不起群众,把群众的“大事”当“小事”、“急事”当“闲事”,造成了群众与公安机关的隔阂和疏远。三是吃苦精神不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机关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有了很大改善,部分民警由此产生了惰性,怕吃苦、怕受累,不愿意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四是不会做群众工作。民警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越来越低。有的青年民警一句话可把群众说“跳”,畏难情绪日甚,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五是执行力存在问题。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一项日常性、长效性的工作,本不应由领导天天过问、天天督促,但不少民警缺乏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即使办案取证必须面对群众,也是蜻蜓点水、就事论事,不能使本职工作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反映出公安机关迫切需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执行力。
为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市局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把群众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导向,真正让民警回到民间。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安机关要坚持民意主导警务,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标准。一是将群众工作日常化。要保持和发扬公安机关“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的基本群众工作方法。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要有固定的联系点,每季度到联系点工作1次以上,3天以上。要积极推行市县公安局长“网上信箱”,及时了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和诉求,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增强公安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探索设立网上派出所、虚拟警务室、警民联系QQ群、民警博客等,不断拓宽警民沟通互动的渠道和载体。二是建立顺应民意的警务勤务机制。要解决好公安机关“大机关、小基层”的问题,将更多的警力投向街面、社区,大力提高见警率,实现与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要加大对县市区公安局的综合考评民调分值权重,突出民意导向。三是将群众工作作为民警培训的必修课。市、县警校要开设专门的群众工作课程,把群众工作作为民警的基本功,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使民警学会与群众交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对新招录的民警,一律先下到警务室或信访窗口单位锻炼;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民警,要分批组织到基层锻炼。要大力培养、宣传、表彰亲民爱民的典型,并将群众工作能力作为考核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和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一是要切实做到公正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筑牢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坚持人性化执法。严格执法固然重要。但人性化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矛盾,两者是有机的统一。执法工作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努力在执法中做到程序合法、方法合理、操作有情,充分体现法律的社会教化作用,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要规范服务。要把群众当亲人、当主人、当老师,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要规范公安接警、处警、办案、办事程序,接警处警、办理证照、办理罚没等环节,都要热情
服务,做到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并件件认真办理,件件有回复。要探索构建警察公共关系新机制,把“民有所求,警有所应”作为警察公共关系的主旋律。通过“警营开放日”、“当一天警察”、“平安短信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促进警民互动互信。
三、着眼解决“三最”问题,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需要的问题抓起。一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从衡阳的实际出发,治乱必先治黑,治黑必先治毒,治毒必先治店,治店必先治盗、治抢,治盗、抢必先治路。对黑恶势力要坚决铲除,对滋长中的黑恶势力要坚决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从净化娱乐、休闲场所入手,坚决斩断伸向衡阳的毒品犯罪黑手;要研究盗抢犯罪的规律,整合各警种资源,建立符合衡阳实际的打防模式,坚决遏制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盗抢犯罪。二是要把妥善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作为畅通民意的渠道。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直接与民生问题相关,能否妥善预防、化解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对新时期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考验。在维稳工作中,广大民警要扑下身子,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多交群众朋友,多倾听群众呼声,多了解群众的反映。要为党委、政府积极当好参谋助手,设身处地的帮助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要注重引导、教育群众,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和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解决自己的问题。三是要找准公安工作服务民生的着力点。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做到抓大案不放过小案,既要破案又要追赃,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中得到全面的保护。
四、结合公安职责,努力拓宽做好公安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必须紧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拓展新渠道,把握新方法。一是切实起到党政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对党政领导交办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把市委、政府对群众利益的关注,关怀及时传递给群众,融洽党群关系。二是探索建立公安信访新机制。我们将认真总结“大接访”的经验,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常年接访、定期约访、重点走访和领导下访的长效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途径。三是探索建立社区和农村警务新机制。社区警务是党政机关直接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工作单元。我们将把社区警务工作长远发展的大事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把社区警务做大做强,把警务室建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服务站”、“连心桥”。四要自觉接受、正确对待群众监督。要建立警务公开新机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警务公开栏等形式,将窗口部门、派出所的服务项目及政策规定、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形式,及时公布重大警情和社会治安状况,尽力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要认真开展警务评议,对于群众反映的公安行政管理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及时纠正和整改,并回告群众,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篇: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的时期,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当中,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即:一是敢于做群众工作;二是乐于做群众工作;三是勤于做群众工作;四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一)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
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二)乐于做群众工作。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现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勤于做群众工作。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要勤,沉下身去,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
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对此,我经常思考这样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基层组织的全部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做群众工作,包括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法规,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
第一,掌握法规,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
规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浅薄,视法律法规为“点缀”,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依法行政不仅体现着领导者的水平,更是领导者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第二,掌握方法,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
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什么是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我的理解,首先,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