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卫生督导检查情况汇总2015年12月5日-12月28日(模版)
手卫生督导检查情况汇总
督导检查日期: 2015年12月1日—12月30日 督导检查科室: 共26个科室
督导检查内容: 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及外科手消毒、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督导检查者:张秀丽 祁建春 督导检查结果:
1、督导检查手卫生及外科手消毒的正确性和提问手卫生相关知识,暗访手卫生依从性执行情况。主要抽查病区和医技、医辅及院感控制重点科室,每个科室抽查3-5人(包括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护士、保洁人员),共计103人,手卫生基本知识回答较全面,知晓率100% ;手卫生操作98人,不规范者20人,正确率79.6%。
2、在手术室共查外科手消毒5人,全部合格,正确率100%。
3、手卫生依从率62.9%,依从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接触患者前82.1%,无菌操作前73.8%,接触患者后72.8%,体液暴露后57.1%,接触环境后31.6%。从以上依从性汇总情况分析,接触环境后容易忽略手卫生,依从性最低;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前及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执行好。原因分析:
1、经常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使皮肤干燥粗糙。
2、本次调查依从性低是调查范围广,保洁及实习人员占了一定比例。
3、手卫生意识有待于提高,工作量大时忘记手消毒和洗手或嫌麻烦不愿去执行手卫生。整改措施:
1、对存在问题现场给予指导更正,协助科室制定整改措施。
2、对科室配备手消毒剂指导应用固定带,加强看管,推荐应用防盗架。
3、切实加强科室院感监控小组的监管力度。
院 感 科 2015年12月31日
第二篇:手卫生检查要求
手卫生检查要求:
1、手术室要查
2、要记录每月抽查人数,抽查的合格率
3、检查内容包括手卫生专项检查及手设施检查的结果
4、临床、科室都要有检查结果
第三篇:乐都县学校卫生检查督导小结
乐都县学校卫生检查督导小结
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寄宿制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定》(试行)、乐都县卫生局、教育局关于印发《乐都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卫生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精神,有效预防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卫生、教育抽调教育督导员、监督所监督员、疾控专业人员共6名分2组对全县30所寄宿制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接种证查验、学生健康体检建档情况、突发事件预案执行、登记情况、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重视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
大部分学校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均配备了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各项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各项卫生制度,拟定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科学开展各项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大部分学校建立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晨检制度和缺勤、缺课监测,加强了疫情监测与报告,班主任每天及时上报晨检情况,如发现传染病及时向校长及县疾控中心报告 加强了对学校食堂、饮水管理监督,卫生领导小组经常检查督促食堂卫生工作,各项卫生制度上墙,食品的采购、验收、索证、加工等职责分明,互相监督,食堂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食品储存、加工及餐具清洗、消毒各个环节符合卫生要求,杜绝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三、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校园洁、净、美
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划分校园保洁区,要求做到每天两次打扫,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对校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眼保健操、广播操进行检查评比,这样每个校园形成了一种积极争创校园洁、净、美的良好的氛围。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接种证查验制度流于形式 几乎所有学校均无新生入校接种证查验登记资料。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应组织乡村医生、老师对新入校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并登记,对接种证中疫苗接种不全的孩子督促到村卫生室或疾控中心补种,确保新生入学健康。
二、学生健康体检档案不完善 大部分学校由于经费问题未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做到不生病、少生病,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必须根据《中小学校健康检查基本标准》,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格检查,项目齐全,记录详细。体检后做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对需要做进一步确诊的同学,统一发《告家长书》,建议到专科医院复查,并将结果交至学校统一保管,特殊病例学生,执行三级(校长室、教导处、体育组)报告、存档制度。认真与体育组工作人员衔接,主动关心有疾病或不宜参加重体育运动的学生的体育负荷,合理建议,细心医嘱卫生宣教相关内容。
三、健康教育课由于无教材流于形式 几乎所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无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课开展情况无资料可查。应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卫生常识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学生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
四、因病缺勤无病因在追踪登记 大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缺勤、缺课登记制度,但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未进行病因登记。班主任应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第四篇:国家督导团检查学校卫生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对我省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1]38号)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1]31号)精神,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开展学校卫生专项检查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1〕799号)要求,9月13日至18日,卫生部、教育部抽调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家督导团检查组对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项检查。
督导团检查组首先听取了省政府就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并抽查了宝鸡市金台区、太白县和商洛市商周区、山阳县共4个区县,重点对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机制及运行情况、制定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及监督的政策措施情况、贯彻落实《通知》情况、卫生监督机构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情况、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教学环境卫生及健康教育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4个区县部分中小学校的供水设施、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及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检查结束后,国家督导团检查组向省政府反馈了督导检查情况,对我省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卫生、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结合我省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饮用水、学校教学环境及学生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和业务指导。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既要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正视问题、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措施,促进我省学校卫生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应急与学校卫生监督科二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五篇:手卫生检查结果分析
手卫生检查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医护人员手监测资料,结果是:我院医护人员手监测总合格率为80%。
研究表明,在外源性医院感染中,经手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占首位,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所以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是最重要和最简便的措施之一。因此,做好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为了确切掌握临床医务人员卫生洗手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我院1年来医护手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半年来共监测医护手286人次,基中Ⅰ类病区医护手监测人89次,Ⅱ类病区医护手人82次,普通病区263人次;医生手监测112人次,护士手监测132人次,本院医护手监测286人次,实习进修医护手监测31人次。
受检人员用肥皂认真揉搓双手,按规范的手卫生七步法进行,整个洗手时间应为3-5min。医生手监测合格率为80%,护士手监测合格率为90%,实习生监测合格率为8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护士洗手监测率高于医生,这与护士的无菌观念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工作仔细认真有一定关系,相对而言,医生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手是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之一认识不足,认为医疗物品污染才是造成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落实制度是做好洗手工作的关键,近年我院感控科将洗手及消毒指征、洗手七步法张帖在各科有水龙头的墙上,改善洗手设施,采取定期抽检,认真全面了解医务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并取得了好的结果,洗手合格率不断提高。《WHO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使用指南》中要求根据患者的危险评估不同,进行不同的洗手方法,所以加强人员管理,定期进行洗手教育,提高对手部卫生观念的认识,新上岗的员必须进行培训,把手部清洁作为诊疗操作的基本步骤来完成,形成个个自觉、人人监督、层层管理的工作氛围,才能使各项手部卫生措施落到实处。
院感科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