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

时间:2019-05-15 03:1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

第一篇: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

海口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分)

1.2015年 10月 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二十一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下列对于英国政治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光荣革命主要解决了国家政权的归属问题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立宪制的确立

C.1721年沃波尔开始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标志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英国的国王和内阁首相都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2.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3.下列文献中,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直接相关的是

①《权利法案》②《邦联条例》③1787年宪法④《王位继承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英国王室 A.仍行使外交权力B.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C.政治地位有所提高D.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5.在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中,剥夺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城镇议员的名额,而将这些名额分配给新的工业城市。这一改革举措最有利于:

A.金融资产阶级 B.商业资产阶级 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6.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8.有人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外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做。由此可见,国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9.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商人的权力 B.国王的权力 C.平民的权力 D.教会的权力

10.有人认为维多利亚的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A.独断专行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11.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2.英国的君主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预料。但伊丽莎白二世对于成为平民似乎并不恐惧,她说:“到那时,我将悄悄走开。”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源于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3.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D.君主向议会负责 14.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近代英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三大优势:一是制度优势,二是科技优势,三是工业优势。其中的“制度优势”是指()

A.君主立宪制、联邦制B.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共和制D.总统制、联邦制

16.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D.废除国王

A.剥夺国王的权利 B.按宪法选举国王 C.17.历史学家在评论大英帝国的盛衰时说:“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统而不治” B.掌控议会 C.领导内阁 D.碌碌无为

18.2008 年11月,轰轰烈烈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诞生,奥巴马顺利当选。而在英国,2007年6月却很平静地更换了首相,布朗接替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在美国当选总统和在英国就任首相的不同点在

A.美国总统民选间接产生,而英国首相议会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议会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民选产生 C.两国总统和首相皆为民选产生D.两国总统和首相皆为议会选举产生

“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19.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 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第1页,共2页 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21.美国政府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另外,美国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利益集团、媒体同样参与政策制定。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直接民主 B.权力多元与制衡 C.全民决策 D.多党合作与监督

22.美国国会参议院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否决总统(政府)的提案,国会与政府可以出现重大政治分歧。这表明()A.总统要对国会负责B.总统无权 C.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D.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23.用“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比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十分贴切,因为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恶作剧就能够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而同时产生良好的协作效果。这种政体的核心就是 A.全体人民的共同监督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三权分立D.革命的彻底性

2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B.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25.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条文中体现出 A.人权至上 B.制约王权 C.三权分立 D.议政合一

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27.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玛丽安”(Marianne)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最可能是

A.法国时代女性的代表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D.法国贵族的代表

29.《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他特性》-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 B.法制 C.共和 D.平等 30.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不说“法国总统”,而是称之为“共和国总统”:总统发表讲话时也要高喊“共和国万岁”。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

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D.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 A.总统有权任命内阁 B.有二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

C.31.“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32.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19世纪末期,33.《大外交》中写道: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宰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34.由于各国的国情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近代西方国家建立的民主代议制程度也有差异。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第2页,共2页

第二篇: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平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答案

„„„„○„„„„内„„„„○„„„„装„„„„○„„„„订„„„„○„„„„线„„„„○„„„„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答案解析)

【答案】

1.D 2.B 3.D 4.B 5.C 6.D 7.C 8.B 9.B 10.B 11.B 12.A 13.A 14.A 15.B 16.C 17.A 18.A 19.C 20.D 21.B 22.C 23.B 24.D 25.C 26.B 27.A 28.C 29.D 30.D 31.A 32.A 33.C 34.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相关内容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A项“光荣革命主要解决了国家政权的归属问题”,正确;B项,即属于基础知识,正确;C项,即英国首相制度产生的标志,正确。D项“都掌握国家行政大权”,表述错误,在君主立宪政体之下,英国国王是虚君,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综上,本题答案选D。

2.本题考查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并得到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与题干信息“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相符,故B项正确;AC项不能说明题干“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的信息,故排除;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故D项错误。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均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第②项于1777年由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第③项于1787年由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制定,均与设问要求“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直接相关的是”不符,排除含有第②项或第③项的ABC三项。故选D。

4.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可知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B项符合史实,正确;其余AC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5.本题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说法可以排除。故选C。

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6.本题考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都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这突出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故D正确。ABC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

7.本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认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联系所学的政治制度,“较少的腥风血雨”“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体现了和平性、渐进性、创新性,联系史实可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符合材料的描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材料之意。故C。

8.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旨在考查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的元首,出访对外代表国家,并非无所事事,国王无实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因此ACD均错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此“享有盛誉” B正确。故选B。

9.本题考查对英国《权利法案》的认识,旨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能力。《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B符合题意。ACD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信息“不是因为她做

B符合题意,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做。”可知,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女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CD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B。

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11.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因此B符合。英国《权利法案》强调以法律限制君权,故排除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总统、议会分掌行政和立法权,故排除C;《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专制主义色彩,故排除。故选B。

12.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旨在考查对基础史实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中英王“统而不治”指的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法律的制约,结合所学可知源于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故A项正确;

第1页,共3页

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宪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独立宣言》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法律,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

13.此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掌握,旨在考查识记、准确判断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即君主的权力要受到法律的制约,A项表述正确;B项说法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之下,英国君主(国王)没有实权;C项错误,君主立宪制之下,君主是世袭的;D项没有揭示出君主立宪制的内涵,排除。故选A。

14.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通过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法律限制了王权,保障了他们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A项正确;《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排除B项;《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排除CD项。故选A。

15.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知识的掌握,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英国崛起的“制度优势”是指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故B正确。所以ACD不对,故选B。

1689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权利法案》16.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高于王权的原则,故A、D两项的表述错误,C项的表述正确。本题应选C项;英国国王由世袭产生,故B项的表述错误。

17.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因此A项正确;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因此B项错误;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因此C项错误;英国国王是国家的元首,出访对外代表国家,并非无所事事,因此D项错误。由此分析,可以排除BCD,故选A。

18.本题考查对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掌握,旨在考查识记、知识迁移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不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是由选民选出,B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英国首相由议会选出,而不是由选民选出,C项错误;A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正确,故选A。

考查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美国1787年宪法”、19.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宪法兼顾了各种政治势力的利益,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美国制宪过程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妥协进程,英国“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国王承诺议会权利至上,为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基础,但是没有制宪活动;BD两项与史实不符合。故选C。

20.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1787年宪法制定的过程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威,有人主张各州要有自主权,这体现了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的斗争,故D项正确;ABC项都是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排除。故选D。

21.本题考查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美国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利益集团、媒体同样参与政策制定”,这表明美国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是权力的多元与相互制衡,B项符合题意;AC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D项多党合作表述错误。故选B。

22.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故A错误;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故B错误;三权分立体制中,任何一方的权力不能大于另外两方权力的总和,故D错误;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国会对总统的制约,故C正确。故选C。

23.本题主要考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根据所学材料中没有全体人民的共同监督,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权利的制约,没有提到三权分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涉及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故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题目中的信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表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

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没有像在其他国家24.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点,而“美国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则反映了这种情况,故D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权力制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故选D。旨在考查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25.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掌握,实行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国家权力机构,C正确;ABD不符合史实。故C。

第2页,共3页

„„„„○„„„„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26.本题考查了美国联邦制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宪法的条文当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即是联邦制的原则,所以B符合题意;共和制是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的,分权制和权力制衡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因此ACD错误,排除。故选B。

27.本题考查对法国共和制艰难历程的理解,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所学,①和②属于法国共和制确立直接说明的问题;③属于法国共和制确立从反面说明的问题,故A项正确。法国共和制是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无数仁人志士数十年的不懈奋斗而最终确立的,故④错误,排除含④选项,BCD三项错误,故排除。故选A。

28.本题考查法国政体变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题目里“玛丽安”地位变化的时期,然后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法国大革命时期宣传“自由、平等”,第二帝国时期恢复了封建统治,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说明“玛丽安”此时是符合资产阶级诉求的,即可判断出资产阶级宣传自由民主的主张。排除ABD,故选C。

2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和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别”、“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以公民权”表明平等与民主的观念,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由、共和、法制的观点,ABC错误。故选D。

30.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到1875年宪法的“一票共和”,历经83年,异常艰辛。因此,法国人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成果。综上,ABC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属于无关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1.根据德意志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体现了这部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B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A.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说明皇帝掌握的权力之大,带有专制特点.

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因此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32.A、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显示出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普鲁士王国”为德意志的建立做出的贡献最大,正是由于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德意志才得以完成统一,德国这个政权其实就是“普鲁士王国”建立的,所以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只能是选项A.

B、德国1871年宪法颁布的背景是德国统一,所以B项不符题意;

C、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后建立联邦制国家,所以普鲁士并没有吞并其他各邦,故C错误;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针对障碍德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外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政策,他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所以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主要是对外而不是为了令各邦屈服.故D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统一及德意志帝国的成立,主要考查王朝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三次王朝战争对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的作用.

33.本题考查德国的政体特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世纪末,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王无实权,内阁只对议会负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19世纪末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政体,法国宪法规定政府要对议会负责,且此时法国并无国王,故B项错误;由题干19世纪末,“国会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能由国王解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近代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俄国在19世纪末期并未确立资本主义政体,仍为沙皇专制,于1905年确立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故选C。

34.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根据题干“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A项,即英国的,可知,议会权力大;BD两项,涉及的是美国和法国,可知,议会的权力也比较大。C项,即能够体现“德国皇帝具有相当大的权力,而议会的权力比较小”,C项符合题干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第3页,共3页

第三篇:2019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2013课标全国卷Ⅰ,27,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A.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 D.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拥有同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5.[2018郑州一中期中测试,23]英国工业家弗赖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6.[2016浙江文综,21,4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7.[2018安徽滁州联合质检,16]美国独立之初,华盛顿在其与友人的通信中说:“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制力的干涉,人们将不会接受和实施出于为他们自身利益着想的措施。”这说明他主张

A.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C.建立专制主义政府 D.实行共和制民主政府

8.[2018郑州一中入学测试,33]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实践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想 B.构建民主共和的政治框架 C.为防止多数人民主的暴政 D.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

9.[2015北京文综,22,4分]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10.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1.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12.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因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格局出现新变化

13.[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其著作中为联邦党人运动做律师式的辩护。他认为,到18世纪80年代中期,“邦联显然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邦联拥护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阻止美国帝国各主体部分的瓦解已迫在眉睫”。尽管注意到费城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之间存有分歧,马歇尔还是坚持认为,“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9月17日这一天,毁誉参半的宪法草案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

——摘编自[美]托马斯·H.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 “多数人的暴政”。在设计中央政府内部分权机制时,把行政权授予了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邦联显然已奄奄一息”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联邦体制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作用。

14.[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测试,20]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法国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外国侵略势力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政治危机出现

15.[2018成都七中零诊模拟,4]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票对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主要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的矛盾被化解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1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历史人们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化。该历史事件 A.维护了“议会至上”原则 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C.形成了内阁对总统负责的传统 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

A.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

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C.1871年宪法确定了民选国会

D.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宰相掌握了最高权力

18.[2018湖南长郡中学测试,27]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帝国议会的反对而遭到否决后,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员请到了宫里,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解散了帝国议会。这反映了 19世纪晚期德意志帝国

A.议会没有立法权

B.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宰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D.皇帝形式上掌握着国家大权

19.[2018河北邢台月考,3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成员代表组成,德意志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材料表明近代德国

A.初具民主政治雏形 B.民主发展较为缓慢 C.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D.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20.[2018湖北百所重点校联考,10]下图是某人绘制的1871年之后的德意志帝国形象图。据图可知,此人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

()()

()()()

A.保留君主作为集权的象征 B.军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C.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21.[2018江西百所名校联考,8]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出现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

()A.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

B.工业化进程加快 D.已经确立代议制度 C.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答案

1.D 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A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排除;“光荣革命”前英国就有女王执政的历史,排除B项;当时英国议会已经大权在握,C项排除;题干中“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这一信息说明,玛丽为女王为“光荣革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威廉为荷兰执政,名不正言不顺,故选D项。

2.B “国王不能为非”意在限制国王权力,而不是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故A项错误,B项正确;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丧失了实权,而不是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故C项错误;限制国王权力符合《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D项错误。

3.C 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A、B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根据材料中“对外”“要说同样的话”“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等信息可知,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C项正确;D项是对材料内容的误读,排除。

4.D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统而不治”,但是议会通过的方案仍须经国王签署才能生效,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5.D A项为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排除;材料中弗赖尔希望议会有更多代表工业家利益的议员,议会能更多地表达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以保证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B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故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

6.A 根据材料中“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故C项排除。

7.B 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材料信息“没有强制力的干涉,人们将不会接受和实施……”说明华盛顿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8.C 本题考查美国的代议制及其运行情况。美国参议院议员每州两名,这是为了平衡众议院的权力;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这是对直接民主制的补充;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这是为了平衡总统与国会的权力。这些规定体现了美国精英民主的特点,是为防止多数人民主的暴政,故选C项。

9.A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总统的否决被国会推翻后,法案将会自动生效,故A项正确。

10.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特点。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原则。而1787年宪法中关于“自由人”“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的规定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故选B项。

11.B 本题考查美国的两党制。材料中“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说明两大政党主宰了联邦政府,B项正确。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2.D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国会赋予总统广泛权力,这一状况对原有的三权分立格局产生了冲击,但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B项材料无法反映,排除;材料中“能够超越因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表明政党将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弥补了原有分权制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强调政局稳定,故C项错误;材料中“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表明原有的三权分立格局开始向行政权倾斜,故D项正确。

13.【解析】 第(1)问,“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邦联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来说明;“影响”可根据材料一“邦联显然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9月17日这一天,毁誉参半的宪法草案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进步之处”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强化联邦政府权力的同时保留了地方政府的一些自主权,以及材料二中“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反映出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等方面来回答;“作用”可联系教材关于1787年宪法的影响来回答。

【答案】(1)原因: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影响: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国内矛盾的激化;推动了1787年宪法的制定。

(2)进步之处: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保留了地方政府的一些自主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作用:有利于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构建树立了榜样。

14.C 材料中“近代法国……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反映的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法国大革命后,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交锋是导致法国政治体制不断变更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D项错误。该现象和启蒙思想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B项是外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A 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国民议会中以一票优势确立的,且总统的任期较长,可以连选连任,这说明共和政体是各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该修正案以353票对352票获得通过”说明共和制度的巩固需要坚持不懈的斗争,D项错误。16.A 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一是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的打算落空,这说明议会对总统的权力形成了有效限制;二是他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结果他还是没有达到目的,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化,这体现了法国“议会至上”的原则,A项正确。法国总统权力较大,B项错误。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17.B 根据材料中“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等信息可知,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B项正确。

18.B 材料中“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员请到了宫里,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解散了帝国议会”反映了当时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表面现象,排除;当时皇帝实际上掌握着国家大权,D项错误。

19.A 材料中“德意志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出议会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说明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一定的民主性,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帝国议会在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错误。“军国主义传统”不是材料主旨,D项错误。

20.C 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从图片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形如一把枪,而普鲁士占了枪的大部分,象征着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此人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C项正确;图片仅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由几部分构成,不能看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D项错误。

21.B 材料中德皇对于议会做出的强硬威胁遭到国内舆论的反对,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内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排除;公共舆论不能有效制约君权,故C项错误;代议制度在1871年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第四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综述商榷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综述商榷

我个人认为第三单元的综述非常明晰、简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于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印象和了解,有利于促进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对于其优点,很多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已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就不再赘述。但是,本着相互学习的目的,我认为它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学者指正。

综述第一段落的第一句话“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介绍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革命与战争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出现革命与战争的根本原因。但是第二句话“他们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就值得商榷了。这一句话大致包含了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却不能涵盖美国和德意志两个国家为什么出现革命或者战争的原因。美国独立以前,英国殖民者的苛捐杂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通过七年的战争赢得了独立。而德意志帝国统一以前,邦国林立,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在普鲁士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句话应该改正为“他们要求冲破各种束缚和限制,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综述第二段落的第一句话“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大致介绍了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状况,但是这句话有欠商榷,并不是英国经过了革命就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才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正式确立起来”。综述第二段落的第二句话“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大致概述了美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状况,而从1689年到1783年不到一百年,因此,“大约一个世纪以后”应该改正为“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综述第二段落的第三句话“18世纪末期,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欧洲大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这句话大致介绍了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状况,但是值得讨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大革命以后不久,法国只是建立了共和制政体,“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直到1875年,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最终从制度上堵塞和限制了此后君主派的复辟活动”。综述第二段落的第四句话“十九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句话如果和前面第二段落的第二句话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应该在“君主立宪制”之前加上“联邦制”,这样更符合这两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综述第二段落的第五句话总体概括了这些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综述第三段落一共有第一句话,这句话前半部分讲述了君权衰落的状况,也即是“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这只不过从形式上也就是从思想和舆论上否定了国王或皇帝的大权,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从制度上也完全否定了国王或皇帝的大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此这句话应该改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但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而且君主的专制和独裁在制度上也遭到否定(但是德意制帝国是个例外)”。这句话后半部分“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相对独立。这是历史的进步”,这句话“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也值得推敲,“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此言不虚,但是美国称为国会而不叫做“议会”,另外“议会(或者国会)制约政府的行政权”,这句话如果放到美国的政治制度而言确实如此,但是对于其他三个国家却圆枘方凿:法国和英国的议会已经不是简单的制约议会,法国的立法机关权力很大,立法权控制行政权;英国的政治体制演进状况更为复杂,远非一两句话所能够概括,英国的议会权力很大,在<<权利法案>>颁布后的一段时期,议会权力很大,可谓无所不能,大致沃尔波尔就任英国的首相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才相对定型,从此以后,英国的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复合体,立法机构是行政机构的放大,而行政机构是立法机构的缩小,中间的连接点就是首相,首相既是英国的下议院多数党领袖,又是行政机构中内阁的首脑;而德意志又和英、法、美完全不同,因为德意志的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这样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另外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实际上德意志帝国的行政权很大,行政权可以控制立法权,但是毕竟国家建立了议会制度,因此这一帝国也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它冲破了德意志帝国统一之前的四分五裂状况,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其中有很多缺点和错误,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不吝赐教。

第五篇:高考总复习:(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文库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撰稿:张爱华

责编:陈敏 考点提示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清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有限的王权:13世纪《大宪章》

特点: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即法律的限制。直到都铎王朝时期都没有任何国王敢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詹姆士一世的君主专制思想

1.主张: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后,鼓吹“君权神授”。

2.目的: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3.表现: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表现为压制议会、横征暴敛、迫害清教徒等方面。

4.结果:导致与农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激化;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尖锐冲突。

5.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都神化王权,但区别很大。

背景不同:“君权神圣”提出时,资本主义尚未萌芽;而“君权神授”提出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目的不同:前者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后者神化专制王权,从神学角度为君主专制统治辩护。

作用不同:前者在基督教世界,确立世俗政治的一定地位,有积极意义;后者成为统治阶级镇压民众,维护统治的精神武器。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烈要求限制王权,参与政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经济发展

(1)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及发展;

(2)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的出现;

(3)商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1)力量壮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新贵族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和牧场,或出租土地给农业资本家;有些人还兼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

(2)宗教形成——清教

(3)思想发展——反对“君权神授”,法律至上

(4)议会力量增强

3.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与斗争

(1)倒行逆施的斯图亚特王朝和《权利请愿书》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后,资产阶级和王权矛盾不断激化。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地位轻重问题,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

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专制行为,成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矛盾激化的重要标志。

(2)《大抗议书》

1640年,在经历了11年无议会的统治后,查理一世被迫重开议会,欲强行征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却提出了限制王权的《大抗议书》。因而此次议会召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年

2.革命开始和内战

(1)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2)内战爆发: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打败王军。

①1642~1646年第一次内战

马斯顿荒原 转折

纳西比战役 结束 ②1648年第二次内战平定了王党叛乱

(3)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

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实行独裁,共和政体名存实亡。

评价克伦威尔:

(1)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领导议会军打败王党军队,处死国王,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统治英国期间,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稳定秩序;颁布《航海条例》,与瑞典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

(2)缺点与局限:

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军事独裁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社会动荡。

(3)整体评价:克伦威尔是英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国内政局陷于混乱。

为维护既得利益,大多数英国人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但是复辟王朝直接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查理二世:反攻倒算与笼络并行

詹姆士二世:欲图恢复天主教

5.革命结束:光荣革命1688年

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各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迎立荷兰执政威廉和妻子玛丽,由他们共同继承了王位。

意义:“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条件

(1)政治条件:光荣革命成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

(2)历史条件:悠久的宪政传统;

(3)法律依据:《权利法案》及其他法案(《王位继承法》和《三年法案》)。

2.标志:通过《权利法案》1689年

3.基本原则:限制王权与议会权力至上

4.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5.特点:由议会掌权;君主“统而不治”:君主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6.作用:将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代议制模式。

(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

(1)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光荣革命前是代表国王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

(2)内阁:光荣革命后,国王常在王宫密室议事;

(3)国王淡出:18世纪早期,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逐渐“统而不治”;

(4)内阁制开始形成:1721年,沃尔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5)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2.内阁制的原则

(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3.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内阁的作用是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七)对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认识

1.特点

间接民主;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基本政治框架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发展的渐进性与创新性。

2.意义

(1)对英国:缓解社会矛盾,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推动了启蒙思想发展;顺应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2)对世界:对于欧洲、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八)英国的议会改革

1.1832议会改革

根本动力:工业革命。

原因: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结果: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2.1865~1867年议会改革

英国两次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到20世纪初,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完善了选举制度,英国的代议制政治逐步完善。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北美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1)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理论基础);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

(3)潘恩发表《常识》,激励人民为独立而战;

(4)独立战争爆发;

(5)杰斐逊等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

2.《独立宣言》

(1)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2)意义:马克思:“第一个人权宣言”

宣告美国诞生;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3)局限性:承认奴隶制;有权参与政治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男性白人。

3.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3)经过:

开始: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

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 华盛顿任总司令 独立:发表《独立宣言》 1776.7.4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1781年

结束:《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

(二)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独立后的邦联政府的松散性,缺乏一个有效的全国性政府,无力保护独立战争成果;

战后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谢司起义);

没有专制的传统;

麦迪逊等人的核心领导作用;

吸收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精髓,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召开。

2.内容:共和体制、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

(1)共和体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三权分立原则:体现“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3)联邦制: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州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以联邦宪法为准;各州有权制定州宪法和法律。作用:既避免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尽量留给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制约原则体现在权力构建上的三权分立,任何一权都受到其他两权的制约,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

权力,尽力保证民主;

平衡原则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上: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力图公平。

3.评价

(1)地位: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对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为美国此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制度保证。

(3)对世界:许多国家效仿,如中国。

(4)局限: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宪法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没有赋予妇女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确立1789年

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国会经选举产生。

(四)评价华盛顿

1.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贡献

(1)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华盛顿自己出钱组建100名战士,援助波士顿;

(2)在第一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弗吉尼亚代表;

(3)第二届大陆会议后组建大陆军,并在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4)1776年,率大陆军围攻波士顿,取得独立战争的首次重大胜利;(5)1776年,突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取得胜利;

(6)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俘虏柏高英所率领的500名英军;

(7)1781年,率大陆军取得约克镇胜利。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2.华盛顿在美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1)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2)1789年担任美国首任总统,体现非凡的治国才能及坚持民主的精神;

形势:联邦政府羽翼未丰,国库债务累累,陆海军名不副实,等等。

表现:组成内阁,调和内部矛盾;

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外交上,改善英美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

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维护国家民主,完善了总统制。

(3)第二届任期

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

宣布“严守中立”政策,避免介入欧洲战事;

开展西进运动。

(4)引退

1796年告别辞: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先导;

1797年辞官,不当终身总统,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1799年病逝。

3.评价: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他的精神与他确立的原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贪恋权位,不慕权势,他的高尚的人格风范使其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一座永远的丰碑。总之,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称号。

(五)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2)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三、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一)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2)国内: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条件——社会矛盾的加剧。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

2.大革命的爆发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

(2)爆发标志: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陷巴士底狱 1789.7.14

3.君主立宪派对法国的初步改造 1789.7~1792.8

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领导机构:制宪议会。

(1)反对封建专制的檄文:《人权宣言》

背景:

①波旁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②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③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7.14巴黎人民起义。

④制宪会议制定颁布《人权宣言》:

思想基础:“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主要内容:“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意义:

①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②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③推动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④影响了亚洲和中国革命。

(2)《1791年宪法》制宪会议颁布

规定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3)君主立宪派统治被推翻

形势:政治上旧势力活动猖獗;经济上物价飞涨;外有欧洲封建国家准备武装干涉。

结果: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占领王宫,逮捕国王 1792.8

4.吉伦特派当权 1792.8~1793.6

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领导机构: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进一步摧毁封建制度的表现:

经济上:颁布新的土地法令,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废除封建特权。

政治上:(1)实行“普选制”,扩大公民权;

(2)召开国民公会;

(3)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9

(4)处死国王 1793年初

军事上:瓦尔密大捷 1792年

但仍然没有解决内忧外患的局势,巴黎人民进行第三次起义 1793年

5.雅各宾派的恐怖专政 1793.6~1794.7

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主要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马拉。

(1)革命措施:实行恐怖政策,扭转了国内外的紧张形势。(2)雅各宾派的分裂和“热月政变” 1794.7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

(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覆亡 1799~1814年、1815年

1.建立背景

(1)热月政变后,政局动荡;

(2)督政府无力抗拒欧洲一些国家对法国的武装干涉;

(3)人们企盼一个强有力政权。

2.建立经过

(1)夺权:1799年雾月政变。

(2)建立: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3.拿破仑改造法国的统治措施

(1)目的:通过改革,稳定政权,强大国家。

(2)政策

用人: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替人才开路”。

对内政策:

①政治: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②经济: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宗教: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④军事: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⑤法律: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3)实质:维护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兰西第一帝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

①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本主义势力;

②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广泛传播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4.拿破仑的军事征程

(1)机遇垂青

①崭露头角:1793年,土伦之役。

②声名大振: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

(2)前期战争称霸欧洲

①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②1798年,远征埃及。

③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④连克强敌。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迫使奥、英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重创普鲁士;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奥地利公主嫁给拿破仑。(3)对拿破仑前期战争的认识

目的: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性质:正义战争。

意义: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后期战争走向末日

①大陆封锁令:1806年 柏林

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通商 双刃剑

②远征莫斯科:1812年 被迫撤退

③莱比锡战役:1813年 第六次反法同盟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1814年

⑤重登皇位:1815年“百日”政权

⑥滑铁卢战役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流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⑦逝世:1821年

(5)对拿破仑后期作战的评价

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结果:失败。

(6)综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目的: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法国领土主权,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法国资产阶级争夺国外市场和争夺欧洲霸权的需要。

性质:多重性质

①正义性: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捍卫革命成果。

②侵略性:拿破仑入侵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③进步性:维护法国革命,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④争霸性:拿破仑发动对俄国和英国的战争则属于帝国争霸战争性质(为了满足个人称霸欧洲的野心)。

影响:正义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侵略战争客观上传播了法国革命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也引起了各民族国家反抗,导致他的灭亡。

(7)拿破仑失败原因

内因:

①靠军事征战建立起来的国家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撑;

②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战争使帝国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④波旁王朝复辟势力的颠覆破坏。

外因:被占领区人民积极反抗;反法同盟的打击。

①直接原因:后期战争实力下降,不敌反法同盟;

②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5.评价拿破仑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三)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1.波旁王朝的复辟与灭亡

(1)复辟原因

①对外战争动摇帝国统治基础;

②侵略扩张使民族解放战争兴起;

③向旧制度妥协使危机加深。

(2)复辟过程

①1813莱比锡战役——帝国开始瓦解;

②1814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③1815滑铁卢战役失败——王朝再次复辟。

(3)波旁王朝复辟后,政治上走向反动

路易十八:反攻倒算

查理十世:解散议会、控制选举权

(4)复辟波旁王朝统治的结束——七月革命(1830年)

2.七月王朝的建立与统治:(1830~1848年)“奥尔良王朝”

政体:君主立宪制

七月王朝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建立

(1)背景

①七月王朝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排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②社会各派组织宴会运动要求扩大选举权;

③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开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④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

(2)建立:1848年成立临时政府,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建立:1852年

(2)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对内:实行军事专制独裁统治;

促进经济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对外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等。

(3)法兰西第三帝国的覆灭

1870年7月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被俘。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2)“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艰难地确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任期7年;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内阁要对议会负责。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解散众议院;

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①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本质上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背景

(1)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19世纪初期,恢复君主制,德意志地区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3)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基本连为一体,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4)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主张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

2.实现统一: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普奥联合对丹麦作战;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

王朝战争的性质:两重性质

A、一方面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四分五裂状态,实现了民族的统一和振兴,是一场民族运动;

B、一方面又是结束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促进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2、宪法:同年4月,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1)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中央拥有极大权力,各邦地位很不平等。

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帝国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由普鲁士国王掌握帝国最高行政权,宪法赋予皇帝和首相以极大权力。

表明宪法是保障君主的权力的。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共54名议员,议案表决时如有14人反对就不能通过,普鲁士的17名代表实际上操纵了联邦议会。帝国国会普选产生,体现民主原则,但权力有限,国会通过的任何决议最后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后的国家机构中,只获得很小一部分权力。

(4)宪法以专章规定帝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的军事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施行于全国。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要点精析

1.在责任内阁制下,国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国王受议会制约,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作为政府首脑,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全体内阁成员同时是议会的议员,首相通过内阁成员协调与议会的关系;若下院对内阁提出不信任,内阁要么集体辞职,要么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举行议会大选。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多数党的领袖组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议会可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内阁或者集体辞职,或者可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员。

典例透析

1、下列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保留封建君主,但又用宪法限制其权力

B.他比君主专制政体前进一大步

C.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D.它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完全确立

切入:考查对君主立宪制的全面理解。

解析:A、B、C三项结合起来是对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全面正确地解释,但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完全

确立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而非1689年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答案:D。

点拨:搞清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3.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最基本的特点——分权与制衡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国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总统由选民直接产生,由获选的总统组织政府。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国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在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国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的时候,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国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国会。

典例透析

2、下列关于美国政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国家元首有实权 ②政府对议会负责 ③总统实行立法权 ④由总统选举结果产生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切入:考查对美国政体的理解。

解析:①国家元首即为总统,掌握实权(最高行政权,兼海陆军元帅)。②适合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③行使立法权的不是总统,而是国会。④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官员,所以该项正确。

答案:B。

切入:同学们下来可以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政体做一个对比。

4.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

(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2)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3)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同:

(1)法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德意志皇帝来自世袭君主。

(2)法国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德意志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3)法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部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德意志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

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

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典例透析

3、德意志帝国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①宪法授予皇帝以极大的权力 ②议会可通过不利于政府的法律

③帝国议会拥有行政监督权

④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切入:考查德意志国与法国政体的区别。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和首相相当大的权利,国会通过的任何决议最后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它就当然不可能通过不利于政府的法律了,也没有行政监督权。

答案:B。

点拨:熟练掌握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以后什么题遇到都不怕了。

史料研习

1.邱吉尔对《大宪章》的评价

当时国王也受到了法律的约束,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宪章中的基本原则将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在1215年的封建背景消失很久以后升到显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大宪章中反映的事实和产生这些事实的背景已被人遗忘或误解,但是,封建习俗中长期存在的法律至上的基本思想则通过大宪章升华为一种学说,指导着我们的民族国家。在后来的各个时代,当国家由于权力膨胀企图践踏人民的自由与权利的时候,人民就是根据这种学说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自己的呼声,并且每次都取得了胜利。

——邱吉尔《英语民族史第一卷 不列颠的诞生》

2.美国《独立宣言》关于自由、平等的阐释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若真要审慎地来说,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无关紧要的和一时的原因而予以更换的,过去的一切经验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还是情愿忍受,也不想为伸冤而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形式。然而,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忍受苦难的经过,也是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为了证明上述句句属实,现将事实公诸于世,让公正的世人作出评判。

——1776年《独立宣言》

3.俾斯麦“铁血演说”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德意志南部各邦——巴伐利亚、符登堡和巴登——愿意浸沉于自由主义之中,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没有人愿把普鲁士应充当的角色派给他们!普鲁士必须集聚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曾一再到来而又被放过。自从维也纳条约以来,我们的边界就不是为一个健全的政治集合体而适当设计的。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 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摘自《德国史文献》

下载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高中学2018高三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择训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