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谈教工高校退休教工健身活动目前状况调查与论文格式网(精)
简谈教工高校退休教工健身活动目前状况调查与论文格式范文网
内容导读:提高老年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此外,无论是慢跑还是太极拳都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健身运1 2 下一页
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退休教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
退休教工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已趋于多元化,健身热情普遍较高,不同运动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建议进一步普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在个别康体项目上增加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与后期维护。
关键词 高校 退休教工 健身项目 现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的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退休教工作为老龄化的组成群体,他们的健身活动项目已成了我们关注的当务之极。健身项目的选择多种多样,不同健身项目锻炼,对老年人体质有不同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健身项目的锻炼,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整体体质水平。本文通过对高校退休教工健身活动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老年人合理选择健身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退休教工——以苏州市为例。
(二)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使研究结果较好反映高校退休教工健身活动项目情况,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布确立调查的高校和退休教工个体。选取的苏州市高校: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五所高校。对选定的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样本量为450个。
(三)研究方法
在查阅有关健身活动项目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及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在5所高校中随机选取450名退休教工当场填写并回收,回收率100%(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为保证问卷资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调查中的70人于调查结束后的两周通过E-mail进行重复测量,回收有效问卷70份,并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经过信度检验,问卷可靠程度符合社会学研究要求,总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可以接受。
本文还运用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EXCEL制作的图表,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被调查的受试者,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主要有散步、太极拳、慢跑、健身操、友谊舞、自行车、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登山。各项目参与人数及男女比例见表2,散步是一大半老年人都参加的项目,从表2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参加散步体育锻炼项目的女性、男性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4%、30.2%。调查表明散步可使人心情放松、适合任何群体的老年人参加,其次进行散步受场地的影响较小[3]。此外,散步的运动量不大,而且独自锻炼可以随时进行,如果体力不支还可以随时休息,到恢复后再继续进行。通过访谈还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喜欢团体散步,因为团体散步会很有气氛,让锻炼者一天都会有好心情。
太极拳和慢跑是除散步外选择最多的项目,参与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7.1%和13.3%。太极拳对生理及心理层面都具有正面的益处,能提升生理上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姿势的稳定、柔软度等,亦可降低心理层面的焦虑、压力及情绪的障碍[4]。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老年人长期坚持慢跑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肺活量,还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此外,无论是慢跑还是太极拳都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健身运 动,简单易行,没有特殊的场地限制。
健身操和友谊舞项目中,不难看出,参加的人数明显女性高于男性。参加健身操体育锻炼项目的男女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3%和9.1%。参加友谊舞体育锻炼项目的男女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6%和8.9%。长期坚持健身操、友谊舞锻炼的人,无论在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力量还是灵敏性、反应速度方面,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此类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男女皆宜。在苏州这样先进的城市,教练员的充沛也使得此类健身项目得到更好更合理的开展。
球类运动项目不是很受老年的青睐。调查对象中参加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8.9%、7.3%、6.7%、4.7%和4.2%。球类运动主要为同场或者隔网对抗型的运动项目。受关节活动范围、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群体对球类运动项目的热情并不是很高。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老化,骨骼中有机物成分较少,很容易受伤,参与此项活动除了要有很好的体力以外,还要求参与者的机体能力和身体素质也很高,特别是灵活性必须很好选。
自行车、游泳、登山项目中,参加的自行车、游泳和登山运动项目的人数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9.5%、3.6%、2%。
四、结论与建议
不同运动项目参与的老年教职工比例不同,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相对于较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大部分退休职工偏向于选择运动量较低的趣味休闲活动,同时,集体锻炼项目也备受青睐,如交谊舞、太极拳等,这类运动易于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退休综合症。
建议定期在社区举办健康讲座,普及针对老年人的科学健身知识与方法,同时,在某些健身项目上也应增加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与后期维护。
参考文献:
陈金鳌,陆阿明.力量训练对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张永胜.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J].体育世界2007(3).[3] 陈金鳌,相建华,等.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力量训练后肌肉量变化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1.31(9).[4] 白小明.不同健身项目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影响的研究[J].体育世界2009(4).[5] 陈金鳌,陆彩凤,等.健身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6] 谢耀毅.太极拳对老年人步态之影响[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学报.[7] 陈金鳌,陆彩凤,等.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11).[8] 王建军.临汾市城区老年人健身活动项目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第二篇:高校教工演讲稿 我与某大的那些事
我与*大的那些事儿
事情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是2001年高考结束后的某一天,我的父亲打趣儿似的问我:“儿子,要不你就读**大学吧?*大挺好的,而且我们是**人,这离家近,可以天天回家。”我记得我抬起头,瞪了他足足三秒,带着青春期独有的叛逆大声喊道:“我才不要!”
于是我离开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整整八年。*大似乎和我没有任何交集。直到五年前,我怀揣着简历战战兢兢地走入了这所我曾经拒绝过的学校。
幸亏学校没有拒绝我,我如愿成为了**学院的一员,成为了一名*大人。一进学校我才发现*大是那么的迷人,特别是**学院独有的工作氛围和战斗精神。
在*院,老师们的工作状态确实就像在战斗,任课老师一人一周肩挑十四五节课,一直在为最好的教学战斗着,行政人员兼任多项工作,为服务师生战斗着,更不用说辅导员们,在师生人数比远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无时无刻为学生的成长战斗着。我甚至开完笑地说:“*院的老师啊,就是老师中的战斗机!”
战斗这个词也许太残酷,太机械,但作为独立学院的*院也许正是靠这样的战斗精神存续至今!战斗,我们是在和时间战斗,也是在和自己战斗,我们是在为学生战斗,也是在为整个学校战斗。我爱这样的*院、我爱这样的*大!
战斗中,我们年轻老师也得到了历练。*院有这么一位老师,刚来学校时就在我的班级中教物理,我经常听我的学生抱怨:“这老师就是一个菜鸟,上课不知道在说什么”“问题都讲不清楚,还当老师”。然而想不到那位年轻老师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在教学技能上打磨精进,几年之后他的课堂一跃成为最受*院学生欢迎的课堂。他,就是**大学2014年最受欢迎青年教师***。他的进取精神难道不正是*院甚至整个*大的一个缩影吗?
我永远做不了***老师,因为人各有不同,但是我能做自己,与他相比,我很平凡,我,不好意思地说,仍是一个讲师,但至少我要做一个能讲的老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都喜欢听我的课,我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愿意聆听他们的心声,愿意为他们而自我成长,每当学生微笑着从心理咨询室走出,我便感到无比的幸福和骄傲。
就是这样,我很平凡,如今的我已经在工作上摸爬滚打五年了,有了一个4岁的可爱女儿,也许等她长大一点时我会跟她讲讲我与*大的那些事儿。也许在某一天,我会打趣儿似的问我的孩子:“女儿啊,要不你就读**大学吧?它是你爸爸的学校,你觉得„„它怎么样?”我不知道她会怎么回答,无所谓,无所谓,因为在我心中,在每个*大人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第三篇: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0-5-10 16:23:02 阅读数:
1382 哈工大报讯(齐志勇 万晶/文)
1、困境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国家的整体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更是为广大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契机。高校党建工作应当积极主动跟上这一形势, 与时俱进,以十七大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但是,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 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教工党支部的建设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经调研分析、结合实际,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组织意识淡化
目前, 许多高校教职工认为, 教工党支部的工作内容不外乎组织安排政治理论学习、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等, 党支部工作是形式的、单一的,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而作为高校核心工作的教学和科研是教研室、机关处室的事,与党支部没有太大关系。正因为认识上的错误, 造成了党支部这个党的基层组织在人们的心目中居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许多党员同志对党支部的认识不清楚, 没有对自己作为其中一分子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认为支部书记无实权,低教研室主任、科室主任一等, 以至于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的过程中出现了你推我让、你嫌我弃的现象。甚至有的人认为“ 党支部工作一点意思都没有, 只要教学科研做好就行了”、“ 党支部工作只是打打擦边球、一阵风而已”、“ 党支部这些工作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等等, 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组织观念, 支部的生存与发展显得尤为脆弱, 支部工作常常是纸上谈兵。
1.2队伍建设不力, 干部素质滑坡
“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是人民的公仆”。要完成党的工作, 必须要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干部队伍。院、系级党委、党总支对教工党支部干部队伍的建设没能提出好的办法, 没能做深入的研究, 即使对干部队伍有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思考, 也经常因怕教师们有逆反情绪或借故不参加、达不到效果而拖延乃至放弃。现在教工党支部书记中, 绝大部分是年轻教师, 他们大多没有经过良好的支部工作培训, 加之自身对党建业务学习的不自觉、不重视, 工作带有应付思想。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胜利果实的同时, 西方思潮和国内一些腐败现象对某些党员及党员干部的思想也产生影响, 使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对共产主义不是真信、深信, 价值取向发生倾斜, 思想素质出现滑坡。有些支部书记和支委认为支部工作没有报酬, 费力不讨好, 在工作过程中常常言不由衷、无力无心, 对支部建设产生影响, 削弱了支部战斗力。
1.3理论学习薄弱, 党务知识欠缺
在高校, 重科研、轻政治, 重教学、轻思想的倾向较为严重。高校是知识分子的密集地,教职工以提高学历和晋升职称为第一要务,轻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一旦上级党组织安排政治学习或听取各类报告,就认为是多余的举动,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甚至有的党员在政治学习或听报告时,看报纸、闲聊、睡觉等等。许多党员对党务知识也缺乏足够得了解,因而使支部工作时常分不清“东西南北”。在众多的教工党支部书记中, 或多或少均存在党务工作职责、任务、程序不明确问题, 不少支部书记不知道组织生活要干什么, 不知道发展党员的程序怎样, 更别说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对工作中碰到的涉及党务方面的知识不闻不问, 一知半解, 尽可能的“ 糊弄” 过去, 应付了事。
1.4积极分子偏少, 培养考察滞后
教工中入党申请人少,入党积极分子更少, 这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现象。与庞大的学生积极分子队伍相比, 教工入党积极分子人数显得微乎其微,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教工认识上的误差较大,许多教工认为申请入党会加重负担, 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党组织教育引导不够,以坐等上门为主;三是对申请入党的培养教育不及时, 关心不够, 以至于入党申请人的入党要求从迫切走向淡漠, 对入党失去希望,常常是只写一份申请,不见思想汇报,有的人甚至撤销入党申请;四是受国际局势和国内不良习气的影响, 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认识模糊。对于已有的入党积极分子, 许多教工党支部常常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未能及时进行培养考察, 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 而是放任之, 不作了解、不作要求, 等到想起时,就匆匆填写考察表发展其入党, 给人一种走过场的感觉, 严重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一些同志对这种发展党员的错误作法无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还沾沾自喜自己的工作效率是多么的高, 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年以上的考察任务等等。
1.5党员意识淡薄, 堡垒作用削弱
近年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 科研压力加大, 加之主观上的抵触, 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员活动越来越少, 许多党员渐渐淡化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意识, 党员先进性不明显,先锋模范作用未能自觉发挥。在言语方面,一些党员同志忘记自己的身份, 不注意言行举止, 损坏了自身形象的同时也损坏了党员队伍的形象在工作中, 一些党员同志没能严格地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对待本职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对待其它工作存在“ 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等不良倾向。由于党员同志不能带头模范作用, 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不能树立党员先进性, 致使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受到严重削弱。
2、对策
要扭转和改变教工党支部建设现有状况, 摆脱困境, 高校党委、院系党委和各党总支应当充分重视, 加强研究, 将教工党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 同时必须上下齐心, 坚持不懈, 才能取得真正的实际效果。
2.1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工作制度, 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的性质、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决定了党支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保证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执行, 保证本单位在党的领导下密切联系群众, 顺利完成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因此必须科学设置高校教工党支部, 才能使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决策在行政部门中得以贯彻落实。目前, 高校党支部一般建立在教研室、科室上, 党员数少的则为几个人, 多则几十人。一个支部党员数太多或太少, 均不利于开展工作。应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教工党支部, 在人数上应有所调整, 使支部既不弱小, 也不显臃肿。这样, 既有利于增进支部党员间的交流, 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根本保证。
目前, 高校教工党支部中多以遵照上级的规章制度来组织开展工作, 主要是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对支部工作没能提出适应本支部发展的有力措施和办法, 没能形成较为合理的党员学习、评价、考核等制度, 工作无计划、无总结,呈被动应付状态, 不能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效手段对其他教职工产生影响,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价值, 以及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 必须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作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 为更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2.2强化队伍素质, 提高工作水平, 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作为高校工作的主体,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能否有效影响和调动本单位教职工积极工作, 是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表现。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是拥有一支素质高、作风好、团结战斗的党员队伍, 配备有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党支部建设力度,首先要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全面的人才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除了党员干部自身学习努力之外, 上级党组织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包括党务知识在内的培训, 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党建业务能力。高校教工党支部干部以兼职为主, 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兼任支部工作,如何摆正其中关系, 无疑大大考验了教工兼职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首先, 应更加抓紧时间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 要密切联系群众, 做群众的贴心人再次, 要摆正自身位置, 谨防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相脱离, 应与行政领导团结协作, 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开拓进取, 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2.3严格党员标准, 确保发展质量, 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接收新党员不仅为支部注入活力, 也为增强支部战斗力提供保障。发展党员工作关系到党的纯洁, 是一项细致而又严肃的工作,为保证发展质量, 务必坚持“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 十六字方针。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的后备力量, 其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及时到位,而不是消极等待, 要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 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近年, 由于教工入党申请人数少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不到位, 教工中新发展党员较少。因此, 为改善结构, 必需加大力度做好教工发展党员工作, 特别要加强在高学历、高层次和青年教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教工党员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 即要以对党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要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被发展对象, 切不可凭空想象和随意发展。其次, 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 不可因为是教工而随意省略程序, 使发展党员工作显得不严肃、不认真, 削弱了党支部的威信。第三, 要正确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2.4发挥先进作用, 努力争优创先, 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等方面, 又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上。而党员的先进性, 又总是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教学科研是党的中心工作在高校的具体体现。高校教工党支部应是教学、科研的主体, 不能游离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之外。相反, 应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工作能否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上新水平, 是检验党支部工作实际价值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判断标准, 党建工作为本单位业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其它优良条件。党员同志在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中还应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体现党员先进性,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工作中创优秀、创先进, 做出成绩和表率。同时, 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党员和非党员同志一起勤勉工作, 增强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5传承优良作风, 创新工作思路, 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
究其教工入党申请人数少、入党积极分子少、发展党员少的原因, 不免有党支部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的因素存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作风建设,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党支部扎根于群众之中, 是人民群众认识党、了解党的窗口, 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主要渠道。
3、结语
总之,高校党支部形象是党的形象的一个缩影, 所以高校党支部建设务必保持传统的优良作风, 同时必需要有时代改革与发展的精神,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才能永葆先进, 永葆青春和活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党的建设的活力源泉, 高校党支部作为党的肌体若无创新精神, 则停滞不前, 党就失去了活力, 党的生命岌岌可危。一个充满活力、战斗力的高校党支部必然充满朝气, 充满感召力和吸引力, 必然赢得教职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并为其努力工作。
第四篇:高校工会“教工小家”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高校基层工会“教工小家”的建设,是“教工之家”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建好“小家”才能建好“大家”,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基层工会“建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继而提出了几点建议。
高校基层“教工小家”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前沿阵地,“教工小家”的建设是“教工之家”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教工小家”建设人手,夯实基础,才能为建设好工会“大家”这座大厦的奠定良好的根基,工会才能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依赖的组织。近年来,随着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基层工会“小家”建设也得到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小家”建设实践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建家”成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广大教职工的期盼有一定差距,需要加以探讨、改进、完善。
一、“小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校基层工会“教工小家”建设缺乏共建意识,片面认为这只是工会部门的事;缺乏对建家工作深刻内涵的理解,认为是可有可无,没有将“小家”建设同建院、建系相系,没有把建“小家”与本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联系,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得不到党政对建家工作的有效支持,因而有的基层工会工作较长时期没有新的起色,甚至连兼用的活动场所都没有争取到;有的虽争取到了活动场所,但常常是作为教室、办公室、报告厅、展览室等多功能场所,但没有充分地让其发挥“教工之家”的作用[1]。也有的认为,建“小家”就是单纯地建几个小小的活动室,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所开展的活动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将对“建家”工作的认识升华到 让教职工具有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热爱集体,为本单位的建设与发展争做贡献的高度。
(二)“维权”职能弱化
高校基层工会在建“小家”活动中的“维权”职能不突出,甚至不同程度出现了弱化,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出现了一定的偏离,对教职工群众的困难不够关心,不能很好地为教职工说话办事,排忧解难;没有很好地扮演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者的角色,以至教职工的切身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出现了教职工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很少求助于工会组织的现象。导致教职工对工会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会组织感觉不到“家”的存在,体验不到“家”的温暖,失去对“家”的信任。
二、“小家”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是“小家”建设的前提基层工会在建设“小家”工作中,要向教职工进行宣传发动。争取得到党政领导的对“建家”工作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明确党和工会的关系,明确党的先进性与工会的群众性应该辨证统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建家工作的认识,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与基层工会建设“小家”活动的开展,正是“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党的群众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努力加强和改善院、系工会与行政领导的协作关系。院(系)工会是党密切联系广大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化院(系)工会的“小家”建设,增强其战斗力,不仅需要各院(系)工会自身的努力,而且党政领导和有关方面的支持更是“建家”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2]。实践证明只有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到位,广大教职工的认识提高了,才能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职工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才会主动地参与“小家”的建设,才会感到“小家”的温暖,也只有深入发动,提高认识,人人参与,持之以恒,“建家”活动才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推进民主,突出“维护”职能是“小家”建设的核心
建“小家”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进一步推进基层单位的民主管理,使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的方针落到实处。教职工是主人,不依靠主人,任何事情是做不好、办不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家”建设过程中要把着力点放在履行“维护”职能上,使工会小家真正成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职工的家。
首先,通过深化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民主化管理。高校二级教代会是教职工广泛参与本单位民主管理的基础,是全校教代会的拓展与补充,是不断拓展和创新依法治校的形式和渠道,是扩大教职工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教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益。基层工会组织应该做到:一是坚持源头参与。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各项方案在酝酿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体现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如作为院系工会负责同志,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参加院系党政工领导办公联席会议,参与院系重大行政、业务工作的决策,参与院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教职工校内岗位津贴的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会组织在参与过程中提出积极建议,拿出自己方案。努力做到重大发展规划和涉及每个教职工
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措施必须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方能推行。二是坚持民主监督,促进校务公开。把二级教代会作为院务、系务公开的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拓宽校务公开的渠道和内容;工会要承担好校务公开的协调运作、监督工作,保证公开工作的操作规范和有效性,推动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3]。
其次,通过为教职工说话办事,履行“维护”职能。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建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为此,院系工会“小家”要把教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贴近群众,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起到桥梁(下转第65页)(上接第47页)和纽带作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多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积极探索“维权”的重点内容、机制、方式和途径,切实履行教职工合法权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职责,做到依法维权、社会化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尤其是在当前,随着高校跨越式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使得学校的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调整,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正在不断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多为教职工说话办事显得更加迫切,更为重要。工会“小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了解,多关心教职工,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真心实意地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切身困难,哪怕有些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但多一份关怀也能让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得到群众的理解。要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用爱心、真心去温暖群众的心,赢得教职工的工作热心,营造“众人拾柴”的氛围,使工会“小家”成为党、政、群的连心桥,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避风港,成为团结向上的快乐园[3]。
(三)注重特色,提高创新意识是“小家”建设的关键因素小家”建设实践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为此,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是要有群众意识。要充分发挥工会小家是群众组织的这一优势,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提倡“重在参与,立足普及”,有活动才能有活力,才能使“小家”有生机,通过活动达到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身心,增进教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是要有特色意识。“建家”应根据各院、系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有什么条件就建什么家,不能生搬硬套、强求一致,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是要有创新意识。“建家”要依据新时期的需要,紧紧围绕院、系工作中心,拓宽视
野,寻找针对性的工作切入点,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善于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赋予工会“小家”职能以现实意义,真正做到常建常新。
总之,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条件,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根本方向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突出维护职能是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根本落脚点问题,忽视维护职能建家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注重特色创新是关键因素,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生命力的问题,没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建家工作就会失去活力,难以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矛盾会更加突出和复杂,高校基层工会面临的任务会更重,新课题会更多。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工会“小家”建设在新时期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党政工的高度重视,通过建家工作,把教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引导好。使基层工会“小家”真正成为教职工可以依靠的、充分信赖的“家”,进而在广大教职工中逐步形成以校为家、爱校如家、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责的氛围,团结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不断创新和形成特色是建家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活力所在。
第五篇: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是否积极向上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建设的成果。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分析了我校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及相关问题,总结出影响学生党员思想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我校学生党员状况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要地,其中学生党员的发展、党支部的建立、党组织的建设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校特别重视党员的发展与培养,积极吸收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党建工作中做到了保证大一学生中有党员,大二有党小组,高年级要有党支部,不断加强学生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亲近党、信任党,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思想建设成了党员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我校合校升本后2006年在校学生党员410人,到2012年学生党员人数达到1364人,其中预备党员806人,党员人数占在校人数的6%。对我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校大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及分析
影响学生党员思想的因素不仅仅只是错综复杂的客观环境因素,他们的主观方面反而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1.对党发展了解不够,入党动机不纯。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超过50%学生入党的真正愿景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入党成了他们找到好工作的可靠筹码;有20%学生入党是为了能成为学生干部,在学校取得老师的重用,获得更多荣誉称号;有10%的学生仅仅是随大流,把它当成一种炫耀自己的资本,仅有20%的学生把入党当作为一件光荣、义务的事情。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越来越多元化,主要是因为他们没能正确的认识党,对党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显而易见多数不纯正的入党动机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他们对党的认识浅薄,极大影响着他们的入党动机。一个连党都不了解的人,怎么会产生真正的入党动机。
2.缺少对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调查显示有超过1/2的学生党员没有完整地、系统地读过马列的经典著作,就算是读过,也只是通过班会、或者思修课程的学习,通常也是应付了事。缺乏对我党指导思想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什么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额革命政党,尤其重视思想教育和建设,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更应该熟读马列主义,更要了解我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指导思想,并领悟其内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善于用党的指导思想来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国情,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容易偏激。
3.自身道德观念不成熟,道德行为困惑低落。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观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相信党,相信无产阶级理论。大部分学生党员能够起先锋模范作用,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近7成的学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有部分党员在道德观念中表现出不成熟,在道德行为方面表现出困惑低落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这些现象我们随处可见:大家一方面呼吁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公共场所面对老人摔倒,有人受伤时,又有多少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又如一边宣扬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却一边又为了奖学金,助学金,小小的荣誉称号与同学争的面红耳赤;再如诚信问题,都说诚信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扬的美德,然而在考试时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不作弊、不剽窃。这些都是大学生党员与道德诚信严重脱节的现象,他们处在边缘阶段困惑时期,在利益面前迷茫了自我。
4.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觉悟性低。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理想信念对于他们来说尤其不可或缺。在入党前,事情都是争着干,抢着做,凡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入党之后,入党前的教育就基本上抛之脑后,无法坚定自己的信念,甚至出现了盲目性,没有了主动性,渐渐丧失了党员该有积极进取精神。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某种捷径而不是责任感,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以一个党员的原则鞭策自己,在实践生活中,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现象,利用党员的身份不断为自己谋取利益。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有些人甚至开始经不住诱惑,在大风大浪中把持不住迷失了方向,有的学生党员甚至在学校里面就沾染了不良风气,开始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二)外界环境因素
1.西方反共势力大肆宣传腐朽的价值观念。20世纪后期,苏联和东欧等国的突变使社会主义的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共产主义处于历史发展的低谷。同时,在战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特点并逐渐发展起来。少数党员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下,看不清国际形势,理想信念开始动摇,觉得我们达不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道路不明亮了。与此同时,西方也开始以各种手段诋毁共产主义,大肆宣扬腐朽的价值观,使得个别党员在这时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2.经济体制改革引起认识偏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建设。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社会结构也会出现变动,这些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改变。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于父辈,当代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寻找资源的方法。但在大量有用的信息涌来时,也会有许多垃圾与糟粕充斥其中,蒙蔽他们的双眼。大学生党员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突发时期,一个小小的改动,都有可能引起大的变动。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既要面对利益选择和利益指向的考验,又要对付社会的变迁,很容易在道德上和信念上出现偏差的。3.高校党组织教育基础力量薄弱。目前,我校的党建工作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党组织的教育还处在薄弱阶段,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脱节,这也是大部分高校存在的一个现状。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专门负责学校党务教育和宣传的老师却是供不应求。老师很难对每个积极分子进行严格的教育考察,忽视了学生入党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的培训结构基本上都是不合理的,专职党课培训的老师少之再少,大部分的授课老师都是学校各二级学院的党支部书记,要不就是辅导员,并且党课培训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较少,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环境也很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4.入党选拔考评机制不完善。学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学习成绩这个主要的指标,大部分采用英语四六级、大学计算机等级过级率这就使得学习基础不好但是要求进步的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党员的各项工作。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新时代的青年,具有的是青年党员的新特点,思想变化起伏也很大,学校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体制来进行考核,对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不起作用。大部分组织也只对积极分子进行考核,对预备党员和党员是进行的考核反而逐级放松,即便是考核也只是敷衍了事。
三、对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入党前期的考察,注重学生党员的后期培养
对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和严密的程序把关,吸收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特别是注重对思想积极学生干部的培养。在积极发展党员的时候要坚持四早原则:早选苗、早发展、早教育、早培养,对于弄虚作假行为有给予严肃的处分。重发展轻教育的做法是欠妥的,发展与教育都是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党员的后期教育培养工作。首先要规范入党后的教育制度,实行定时定点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其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当中的佼佼者,要重视给学生党员放权,让他们接受的教育真正落到实践当中去,让他们真正为其他学生服务,这也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要规范党员行为,宣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思想;对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要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同实际结合起来。
(二)深化对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丰富组织生活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共产党,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可见理论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入党前要注重对党员的思想理论启蒙工作教育。可以在积极分子中成立理论交流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联系,共同交流思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化体会,同时加强对其的自我教育,打好思想教育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具体落实分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同时,要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加深组织个体间的感情。例如开展民主生活交流会,公开言论,吸取好的思想、分享好的经验;可以成立党员谈心日,鼓励他们强化自我自律意识;鼓励学生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问题党员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同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学生的头脑。
(三)加强党员师资教育建设,完善党员考评制度
要想培育出更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就要有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超强的教师党员队伍,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教师的比重,重点提升教师党员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高,对教师党员的要求就要更高。对于教师党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到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和激励学生。所谓“德、智、体、美、劳”,德育排首,高校要想提高党员的思想状况就要把德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路,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子。要切实落实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学业、群众影响力等综合考评,要建立一份完善的考评机制,同时认真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求学生在入党前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在入党后也要求与党组织保持密切的关系。完善大学生党员的考评制度,方能保证大学生党员的总体素质,为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四)拓宽党建教育阵地,改善党建的教育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成了高校越来越受欢迎的互动媒体,是老师与学生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广泛的覆盖性。党员教育和培养可以运用这一互动媒体的优势,创建党建工作的网站,开通党的资料、党的动态、党的法规等栏目;开通网上党课,开展网上党课教育;开辟专门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QQ群、讨论组和微博等,加强学生党员之间的内部交流。大学生的校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党员思想素质的重要因素,道德环境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社团活动、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等文艺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实际运用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思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