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湖北省卫生厅文件 鄂卫发〔2007〕25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大型企业卫生处,有关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
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继委发〔2006〕11 号),结合近年工作实际,我厅对《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鄂卫发〔2004〕68 号文件附件一)进行了修订,现
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四月五日
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最低学分数。第二条 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⑴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⑵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⑴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⑵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⑶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⑷省级学(协)会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的学术年会。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 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1、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三条 学分计算方法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按每3 小时授予1 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2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6 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含计算机网络继续医学教育)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 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 学分。
4、省级学(协)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每次授予3 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按每6 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 学分。
2、自学笔记: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 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 学分。
3、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教材、杂志、音像、光盘等,由市(州)以上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进行学习。学习后经市(州)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核,按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 学分。
4、经单位批准,凡到上一级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1~5个月,经考核合格者,每月授予5 学分;进修6 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 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5、在刊物上发表论著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9 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或
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5 学分
省级刊物 5~4 学分
地(市)级刊物 4~3 学分
内部刊物 2~1 学分
6、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依此类推)1 2 3 4 5 6 7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 5 4 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 3 2 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 1 1 学分
7、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 字授予1 学分。
8、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 字授予1 学分。
9、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 汉字授予1 学分。
10、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 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 学分。
11、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可授予主讲人1 学分,授予参加者0.5 学分。参加者全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第2 项、第4~11 项由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审查授分。第四条 学分要求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如下:
(一)总分要求
省、市(州)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最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25 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0 分,以上学分数为Ⅰ、Ⅱ类学分总分,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10 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休产假者在休假年内应完成最低学分10 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民办医院及个体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相应级别的继续医学教育。
(二)具体要求
1、医、技、药类专业技术人员
⑴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10 学分,Ⅱ类学分中的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最低10 学分。
初级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8 学分,Ⅱ类学分中的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
⑵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不含三级医院)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6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最低5 学分。
初级人员五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专业技术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2、护理人员
⑴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
护师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8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护士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⑵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护理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Ⅰ类学分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4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护理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Ⅰ类学分8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第五条 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Ⅰ类学分项目及Ⅱ类学分项目后需提供有效学分证明,其中Ⅰ类学分证书应有同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盖章,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每年底对有效证件审定确认,并登记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
(二)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取得规定学分是年度考核确定优秀等次、聘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均需按申报时所列条件,如期足学时举办。
(二)学分证工本费用由项目主办单位缴纳,项目主办单位不得向学员收取学分证费用。
(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发放,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学分数等,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由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到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购领。
(四)领取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时需提供如下材料(含文字和电子版,国家级项目一式两份、省级项目一份):
1、项目开办通知文件;
2、项目参加人员登记表;
3、项目的文字或声像材料,学术会议需提供论文汇编;
4、项目日程安排(举办时间在一天以上者);
5、考试试卷(需考核项目);
6、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汇报表。
有关表格可从湖北省卫生厅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下载。
(五)国家级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申领程序:
1、每季度初由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部省直医疗卫生单位预领该季度开办项目的学分证;
2、每个项目结束后10 天内,必须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电子版项目资料;
3、每季度末各地各单位再次申领学分证时,提交该季度所有项目的文字资料,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发放下一季度开办项目的学分证;
4、相关资料经审核后定期上网公布,供各地各单位及卫生技术人员查询。
上一个项目举办结束后不能按要求上报完整项目材料的市州和单位,将停止发放其学分证书,并在卫生厅网站上予以公布。
(六)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全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抽查部分项目的举办情况并现场核发学分证。
(七)对于虚报参加人员、不按项目申报所列学时举办或滥发、售卖学分证书者,一经查实,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省通报、1~3 年停办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的处罚。
第七条每年五月份前查验上一年的学分登记情况。各市、州证书验证工作由当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机构实施,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证书验证工作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实施。验证部门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所记载的内容,检查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质量和完成学分。
第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 年发布的《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题词: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管理 通知
抄 送:卫生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湖北省卫生厅办公室 2007 年4 月5 日印发 共印50 份
第二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
来源:日期:2011-2-1
根据省继续教育委员会及市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促使我院医务人员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登记制度,包括登记、验证、统计三个基本内容:
一、登记: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细则》,熟悉掌握继续医学教育的含义及对象;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各类学分的计算方法。继续教育对象将学分证的原件粘贴在学分登记表上,严格按照计分标准,将分数统计并登记在学分登记表上,交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名,科室负责人每年年底将继续教育对象学分证原件,包括论文、科研立项课题或成果奖励证书、自习笔记、外出进修证明、科室学习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交教教科验证。
二、验证:科教科审核各科室上交的学分证书原件等材料,符合要求的学分证书由科教科登记人盖验证章,输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并打印个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存档。学分证书原件由本人负责保管,待晋升职称时再交回上报卫生局验证。
三、统计:待录完全院继续教育对象的学习到ICME系统后,汇总、统计全院达标率、上报。
第三篇: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修订稿)
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规定,结合北京地区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类
(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三)北京市各区县卫生局批准和公布的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四)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五)向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专项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六)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七)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八)自学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类别
继续医学教育按照活动性质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经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专项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6.省、部(北京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二)Ⅱ类学分
1.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3.自学等其他形式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4.区县级科技成果奖。
三、学分授予办法
护师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每年都应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根据医院级别,分值要求如下: 医院 级别
Ⅰ类学分 Ⅱ类学分 学分 合计
国家级、市级项目
区县级项目、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它活动 三级医院 10 15 25 二级医院 7 18 25 一级及以下医院 5 20 25
Ⅰ、Ⅱ类学分不能互相替代。
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5年内须获得国家级项目5-10学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Ⅰ类学分中3、4、5项内容,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
3.获省、部(北京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递减授予学分:
国家级奖
一等奖
25-21学分
二等奖
20-16学分
三等奖
15-11学分
四等奖
10-6学分
省部级(北京市级)奖
一等奖
20-16学分
二等奖
15-11学分
三等奖
10-6学分
同一成果重复获奖按最高学分授予。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2小时授予1学分。
2.参加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自管项目,原则上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全年所获此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有学习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审阅同意后实施。完成学习计划后,写出综述或结合临床实践(典型病例、个案)的读书报告,在科内或院内进行交流。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自学学分不能超过5学分。
4.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北京市级)刊物
5-3学分
地级以下刊物
4-2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5.科研项目
(1)已获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获准科研项目授予学分标准 类型 第一成员 第二成员 第三成员 第四成员 第五成员 国家级 10 9 8 7 6 省市级 8 7 6 5 4 局级 6 5 4 3 2
(2)获区县级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授予学分:
一等奖
5-3学分
二等奖
3-2学分
三等奖
2-1学分
6.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出版内)。
7.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8.发表医学译文,每1000汉字授予1学分。
9.出版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视听教材,放映时间每10分钟长度授予1-3学分,幻灯片每10张授予1学分。
10.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视听教材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三)有计划的外出进修(含出国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进修单位每一个月授予4学分。进修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不做Ⅰ、Ⅱ类学分要求。
(四)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形式之一,按照项目所属等级授予相应学分。国家级、北京市市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个项目学分授予不超过5学分,全年通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获得的学分数规定为:城八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6学分;郊区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8学分。编制远程教育视听教材的作者,与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讲人同等对待,授予相应学分。
四、学分登记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
(一)参加北京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主办单位采用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系统,在IC 卡上进行学分登记、统计等。IC 卡由本人保存,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凭证。《北京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册》可作为学分登记的补充形式,适时被IC 卡取代。
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主办单位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上登记学分。
(二)在职高等医学学历教育(含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全脱产学习期间可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可授予25学分;半脱产学习及自学高考者,每完成一科考试合格可授予2学分。无Ⅰ、Ⅱ类学分要求。
(三)参加援助西部、农村等医疗服务活动半年以上视为参加当年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25学分。
(四)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录,每年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验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审验、认定。
五、本办法解释权属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六、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2002年1月1日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人事局印发的《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的附件3《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同时废止。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验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北京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全行业管理的要求及《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对北京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军队、武警系统除外)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取的学分实施学分审验制度。
第二条
学分审验依据是《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及其附件《北京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登记考核、审核办法》、《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中学分管理等有关条款。
第三条
卫生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不低于25分。获取的学分须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作为职务晋升和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第四条 学分审验机构
护理人员的学分审验按照护士注册的管理系统实施。
三级医院负责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审验,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除三级医院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审验,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北京市卫生局负责护师和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审验,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北京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审验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
学分审验方法
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ICME)系统进行学分审验。
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后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将获取的学分及时录入ICME系统并上传至市、区县卫生局ICME系统的政府版中;市、区县卫生局主管部门定期对上传的学分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经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合格后,颁发统一印制的证书,加盖学分审验合格章。
第六条
学分审验时间
获取学分的时限为上年11月1日至当年10月31日。各区县卫生局和三级医院须于每年的11月5日之前将全年的学分审核结果报北京市卫生局备案。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于每年11月15日至25日进行学分审验。
第七条
奖励和惩罚
每年审验结果在有关会议和北京卫生信息网上公布。对管理严谨、成绩显著、达标率高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审验过程中经核查发现有虚假现象者,所获学分一律作废;对单位管理不善者,提出批评并责令其改正;项目主办单位应严格按照已公布的项目授予学分,如发现有授予虚假学分者,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指正直至取消其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资格。
第八条
学分审验经费由政府、单位、个人多方筹集解决。
第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北京市卫生局。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华慧网—远程教育平台 添加时间:2009-1-19 13:33:39 复制地址给好友
临床医师论坛 临床医师精品课程 临床医师推荐班级 我要在线体验
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授予范围: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和学术团体报经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备案项目;
4、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
5、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奖励;
(二)Ⅱ类学分授予范围:
l、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自学、外出进修等;
3、出版专业著作、译著,在市级以下刊物发表论文等。
4、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二、学分规定
(一)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其任职期内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
(二)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期内平均每年应取得的Ⅰ类学分规定如下:三级医院、一等防保机构、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不低于10学分;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低于7学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低于5学分。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I类学分暂不作规定。
(三)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取得I类学分可替代Ⅱ类学分,但Ⅱ类学分不能替代Ⅰ类学分。
(四)经单位批准,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
(五)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进修)满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
l、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3小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2小时授予l学分;
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主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学分,并颁发由省继续与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3、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综述,按以下标准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国外刊物10、9、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5、4学分
省级刊物 5、4、3学分
4、市(厅)及以上科研项目在理想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承担者——第五承担者(余类推)
国家级课题 15、13、11、9、7学分
省(部)及课题10、8、7、6、5学分
市(厅)及课题 8、6、5、4、3学分
5、获得市(厅)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单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国家级奖 一~三等奖前五位均授予25学分,六位以后收于20学分
省(部)级奖: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一下学分: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
一等奖20、19、18、17、16学分
二等奖15、14、13、12、11学分
三等奖10、8、7、6 5学分
市(厅)奖: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以下学分: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
一等奖10、8、7、6、5学分
二等奖9、7、6、5、4学分
三等奖6、4、3、2、1学分
科技成果奖的计分按最高奖项计,不重复计分。
上述三至五项经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核有关原始资料后授予相应学分,并出具学分证明。
(二)Ⅱ类学分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员经考核合格,每6小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学分;
2、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并写出综述,京单位评审和各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学习由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杂志、音像教材等,经本单位考核合格后,可按委员会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4、到外单位(含国外)进修6个月以上者,经考核合格,由接受进修单位或派出单位每1个月授予3学分;
5、在市级及内部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市级刊物 4、3、2学分
内部刊物 3、2、l学分
6、正式出版专业著作、教材,于出版当年按每编写1,000 0字授予1学分;译著按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
7、撰写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每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每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上述Ⅱ类学分除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学分证书外,其余均由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并授予学分。
(三)参加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按该项目的规定学分授予标准记分。编制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保件脚本,按项目主讲人的学分授予标准记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学分登记统一使用由全省统一印制的山东省继续医学教与证书。学分登记有个单位负责。
(二)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各单位严格按本办法规定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进行验证;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晋升技术职务前,省、使继续医学育委员会进行任职周期验证,合格者将获得全省统一印制的继续医学教育任期合格证。学分授予的佐证材料的保存方法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三)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和任期合格证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考核合格、卫生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重要依据。
(四)各单位要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记入其个人档案。
五、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按学分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参照执行本办法。
六、本办法由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稿件来源: 本站
提交时间: 2012年03月05日
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一)Ⅰ类学分授予范围: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和学术团体报经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备案项目;
4、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
5、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奖励;(二)Ⅱ类学分授予范围:
1、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自学、外出进修等;
3、出版专业著作、译著,在市级以下刊物发表论文等;
4、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二、学分规定
(一)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其任职期内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
(二)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期内平均每年应取得的I类学分规定如下:三级医院、一等防保机构不低于10学分;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低于7学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低于5学分。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I类学分暂不作规定。(三)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取得I类学分可替代II类学分,但II类学分不能替代I类学分。
(四)经单位批准,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
(五)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进修)满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一)Ⅰ类学分
l、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3小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学员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l学分,讲课人每2小时授予l学分;
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主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学分,并颁发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3、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国外刊物10、9、8 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1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5、4学分 省级刊物 5、4、3学分
4.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承担者----第五承担者(余类推)国家级课题 15、13、11、9、7学分
省(部)级课题10、8、7、6、5学分
市(厅)级课题 8、6、5、4、3学分 5.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国家级奖:一至三等奖前五位均授予25学分,六位以后授予20学分;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以下学分: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省(部)级奖:一等奖20、19、18、17、16学分
二等奖15、14、13、12、11学分
三等奖10、8、7、6、5学分
市(厅)奖: 一等奖10、8、7、6、5学分 二等奖9、7、6、5、4学分 三等奖6、4、3、2、l学分
科技成果奖的计分按最高奖项计,不重复计分。
上述3—5项经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核有关原始资料后授予相应学分,并出具学分证明。(二)II类学分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员经考核合格,每6小时授予1学分,讲课人每小时授予l学分。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学分;
2、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并写出综述,经单位评审合格后,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学习由全国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杂志、音像教材等,经本单位考核合格后,可按委员会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4、到外单位(合国外)进修6个月以内者,经考核合格,由接受进修单位或派出单位每1个月授予3学分;
5、在市级及内部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市级刊物 4、3、2学分
内部刊物 3、2、1学分
6、正式出版专业著作、教材,于出版当年按每编写1,000字授予l学分;译著按每l,500汉字授予l学分。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
7、撰写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l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每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l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每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上述II类学分除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学分证书外,其余均由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并授予学分。
(三)参加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按该项目的规定学分授予标准记分。编制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课件脚本,按项目主讲人的学分授予标准记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学分登记统一使用由全省统一印制的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学分登记由各单位负责。
(二)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各单位严格按本办法规定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进行验证;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晋升技术职务前,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任职周期验证,合格者将获得全省统一印制的继续医学教育任期合格证。学分授予的佐证材料的保存方法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三)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和任期合格证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考核合格、卫生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重要依据。(四)各单位要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记入其个人档案。
五、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按学分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参照执行本办法。
六、本办法由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