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3: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1931年底,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清华校长。自罗家伦1930年离职后,因为长时期没有合适人选,清华校长不断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令“留美学生监督”梅贻琦出山。对这一任命,梅贻琦虽感荣幸、快慰,却担心不能胜任,便一再请辞,终未获准,遂赴任。他当时的心理在就职演说中有极为诚恳的表白:“(我)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用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求相当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他借此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

梅贻琦儒雅、谦和,人称“寡言君子”。他虽是校长,却不大权独揽,只要有教授提出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先问旁人:“你看怎么办好?”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而从无疾言厉色。不仅如此,为了清华的发展,他还创立了被外界称为“教授治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选举,在梅贻琦领导下,学校的主要决策由校务委员会共同做出。这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极大地发挥了教授的作用,使校长、教授、学生同心同力一起推动学校的发展。

梅贻琦治校既能博采众议,又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显然,他的这一办学方针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但他一意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他还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表达他对清华的挚爱。身为校长的他,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清华基金”。叶公超每到纽约都去看他,劝他回台,把清华的这笔钱用到台湾。他每次都说:“我一定来,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来我才回去。”他不愿把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以装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1955年,他终于找到“更好的用法”。到台后,他把这笔款子用于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住院期间,他的病桌旁始终有只手提包,他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

正是凭借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在那非常的岁月,清华不但保存了元气,还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摘编自张昌华《梅贻琦:清华的名片》)相关链接:

①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百度百科)②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梅贻琦语)③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记清华前校长梅贻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罗家伦离职后,清华校长几次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请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面对清华现状,梅贻琦虽然推辞,但心里高兴,所以还是欣然上任。

B.梅贻琦为人儒雅谦和,与人交往不善言谈,对于教授提出的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只是用“吾从众”来予以回答,因此,被称为“寡言君子”。

C.梅贻琦在清华大力推行当时国民政府反对的通才教育,这与他对当时抗战形势的认识和“只唯实,不唯上”的做人原则有着重要的关系。

D.对自己负责管理的“清华基金”,梅贻琦非常珍惜,有人多次劝他将这笔钱用到台湾搞建设,他都以委婉的口气予以拒绝。

E.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不只因他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还因为凭借他的品质和精神,使清华在非常时期保存了元气,并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2.梅贻琦先生具有哪些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贻琦先生挚爱清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硬人”张奚若 王小民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张奚若是一位可圈可点的人物。这位连蒋介石都敢骂的大学者,为中国的自由和民主引领了时代风骚。

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这个个性在于他能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的不正常。80年前,张奚若曾被徐志摩称为“一位有名的炮手”。徐志摩非常欣赏张奚若的个性,他认为“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岩石)”。“他的身体是硬的”,我想,徐志摩是真正领教过张奚若的,他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张奚若之所以被称为“硬人”,多半在于他有真才实学。辛亥革命前夕,张奚若到上海求学,并很快投身革命,结识了于右任、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奔走于上海、武汉、北京、西安和日本东京等地,为购买军火、发动起义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辛亥革命后,张奚若看到革命党人的短处,于是,他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起初,张奚若想学土木工程,但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上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所以还是选择了政治学专业。这一去就是十二个年头,他不仅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还去德国科隆大学进修,并考察了欧洲各国民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从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等到他回到祖国,发觉国内的政治与自己追求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同。就凭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奚若“硬”得有理。

1929年,张奚若受聘至清华大学任教,教授西方政治思想。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在当时,有人把大学里的政治系谑称为“升官系”,经济系则被标为“发财系”,因此,时任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以区别人们印象中的政治系。在当时,报考政治学系的人很多,张奚若对此颇不满。一次迎新会上,张奚若向新生大泼冷水:“如果你们来政治学系的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国民政府不大喜欢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如果你来此的目的是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四年时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不但对新生如此,对毕业班的学生,他照样浇冷水。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何兆武这样回忆道,有一次他提到冯友兰的《新理学》,说:“现在有人讲‘新理学’,我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新’。”他没有点冯先生的名字,我们当然都知道说的是冯友兰,因为1941年《新理学》在教育部得了一等奖。其实课上扯扯闲话挺好,你可以从他的自由发挥里知道他真正的想法,这是书本里学不来的。

张奚若不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能坚持己见的民主人士。也许是所学的和所教授的专业都是政治学,他特别关心时局动态,对国内的民主政治和百姓民生问题,动不动就要痛骂政府。张奚若的出现,让国民政府多了一面镜子,但这是一面高贵的镜子。1946年初,就在政协开幕前夕,张奚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做了一次大为轰动的讲演,听众达六七千人,他在正式讲演前大声说:“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他滚蛋!”张奚若的举动,有时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抗战期间,他以无党派知名人士身份被聘为国民参政员。有一次国民参政会开会,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发言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就打断他的发言:“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开会,政府并没有忘记他,给他寄来开会路费和通知,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张奚若懂得政治最多,但他始终与党派保持着距离。民国时期,张奚若虽入过党,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在民国时期,按照规定,大学系主任以上的领导,一律要加入国民党,张奚若对此也是置若罔闻,拒不入党。抗战胜利后,全国要举行政治协商会议,罗隆基、闻一多等要提名他为无党派代表,国民党不同意,说他是国民党员。张奚若听说,便在《大公报》等报纸上刊登声明:“近有人在外造谣,误称本人为国民党员,实为对本人一大侮辱,兹特郑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

(节选自《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中称张奚若为“硬人”,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张奚若的个性特征,也亦褒亦贬地表达了作者的评价。

B.张奚若选择政治学专业,其原因就在于他在辛亥革命后看到了革命党人的短处,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

C.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他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并对新生和毕业班的学生大浇冷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身正气的品格。

D.张奚若直言不讳,在西南联大发表演讲时,敢于对国民党猛烈抨击,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对此,蒋介石就曾打断他的发言:“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

E.文章的结尾说“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表达了对张奚若的赞颂,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出现更多像张奚若这样的人。

6.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徐志摩对张奚若评价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传记在选材和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说“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你如何看待张奚若的“个性”?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苏宗胜:花若简淡而隽永 徐新芳

花鸟画家苏宗胜钟情于藤花,临摹过上百遍吴昌硕的紫藤花,在创作中,他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看他画中的藤花,让人想起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所写:“方夏而花,贯珠络璎,每一鬣一串,下垂碧叶阴中,端端向人。蕊则豆花,色则茄花,紫光一庭中,穆穆闲闲,藤不追琢而体裁,花若简淡而隽永。”

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南方、北方不一样,南方紫藤花开的时候是有叶子的。北方的是没有叶子的,这与气温有关。南方的紫藤上面长有一些绿色的苔点。北方的紫藤,比如山东曲阜孔府里有几棵老的紫藤,树皮是光滑的,凑近去摸一摸,有种结实的感觉。”

除了去山中看花,苏宗胜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小区里面有一棵花开了,我肯定在看,当看到刚要开的花苞,或者是小蜜蜂飞来,或者是风吹来花轻轻摆动,眼睛就会发亮,很兴奋,就是要找这种感觉。”

苏宗胜如此喜欢花,或许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相关,一方面家境很好,另一方面,家中的十一个堂兄弟姐妹中有九个都是女孩。“从小就和姐姐妹妹在一块,就喜欢美的东西,对情感的重视、细微的感悟更多一点。”而能走上绘画之路,苏宗胜回想起来,能记起幼时在母亲怀中看到她剪窗花时掉落的碎屑。年龄稍大一些,买年画的任务都是他来完成,他记得那时很喜欢水墨写意画,长大了才知,很多年画都是大画家画的,有一幅《风雪夜归人》即出自黄胄笔下。

“文革”时期,到处都张贴大字报,正是此时,苏宗胜与毛笔结缘,“毛笔一接触宣纸那种‘沙沙’的声音,会让人产生一种灵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一种兴奋”。后来追随齐辛民老师学工笔花鸟画。1989年,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苏宗胜看到枝条相互缠绕的老藤,心中颇为震撼,便开始画紫藤。之后,他的作品参加市里的展览,获奖的正是紫藤作品。

但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苏宗胜总觉得难以突破,加之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就很重,“就想画得更好,成为一个名家,成为像齐白石那样的画家”。这让他的作品有些“躁”。后来无意中他看到别人画的白藤,有所感悟,开始创作白藤、银藤。

几年前,苏宗胜像往常一样去九华山写生,在寺庙中遇见一位师父,便和朋友一起皈依。每日持诵《金刚经》让他心静了下来,也感悟到许多。“比如,齐白石讲‘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跟《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相通的。”

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自皈依佛教,“心就自然地清净、平和,找到那种本源的东西,我开始喜欢清淡、清雅,找一个清静的环境,画画变得无所求而有所求,所求是希望给人们一种清静的感觉。我每年有三四次到九华山看法师,算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一个花鸟画家应该找到一种清净的东西。”

除了藤花,苏宗胜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表达禅心清韵,这很容易理解,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最近这几年画了好多好多的荷花,追求这种形式美,也追求它们那种仙气,亭亭玉立,没有污染。要画好画,画得既有传统又有自己的风格面貌,还要不停地追求。” 在苏宗胜的画中,花鸟与山水的结合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潘天寿先生就是把花鸟和山水相结合,我最早是看到他的《画语录》之后开始画的。在他之前,宋代马远就把山水和花鸟结合得挺好。潘天寿先生画得好,格调高,只可惜‘文革’十年没有画画。如果‘文革’期间他要是继续再画的话,他的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是我们后人难以企及的极致。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但是山水的衬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在构图方面,花鸟、山水不能硬搬到一块。”

无论是藤花、荷花,苏宗胜将自己的情致、心性融入其中,而这些花的品性也在他心中留存。“藤萝的生命力很强,千年的藤都有,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感觉。如果在密林里面,它的藤条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阳光,这是我所喜欢的。”

春夏时节,苏宗胜多奔走各地寻花,等花落了,他便开始重新创作,让这些花在纸上重新绽放,在山水之中,永不凋谢。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引用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的一段话,意在表明花鸟画家苏宗胜在创作中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

B.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他除了去山中看花,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这对他获取绘画创作灵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C.苏宗胜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很重,作品画风总是显得有些“躁”,难以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更不要说有所突破。

D.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的成分,自皈依佛教,他便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以表达禅心清韵。

E.苏宗胜一向追求花鸟与山水的统一,他认为,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

10.苏宗胜走上画紫藤的艺术道路,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苏宗胜在绘画方面取得突破的尝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5分)李安:在电影里自说话,在自己眼中看巴别塔 风尚志

一、“变质”的李安?

欧洲三大电影节一向是华语导演扬名的地方。今年的四位华人导演李安、蔡明亮、杜琪峰与娄烨入围竞赛片。之前他们都曾有作品入围戛纳,而华语电影更占据竞赛片的五分之一,希望不可谓不大,颇有些“聚而歼之”的意思。

而这枚金棕榈对李安来说,是唯一没有摘得的奖项。迄今为止,李安已经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只差一枚金棕榈,李安就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但是现在的李安,已不是再为奖项劳神的导演,他也不会把砝码压在“伍德斯托克”上。

业内基本认为,2004年美国导演Michael Moore执导的《华氏911》在戛纳获奖标志着戛纳影展转向政治题材影片。去年戛纳还请来热衷于政治的Sean Penn担任评审团主席。近年来,戛纳对“变得商业化和好莱坞化的李安”渐生嫌隙,戛纳主席Gilles Jacob身边头号人物、拥有选片生杀大权的Terry Linfair甚至公开表示不喜欢“变质”的李安。

二、李安并不打算迎合戛纳

这次参加戛纳电影节,前有Pedro Almodovar、Lars Von Trier围追,后有Alain Resnais等大师阻截。还有人指出李安没有经历过那个伍德斯托克狂飙的年代,只能隔岸观花;更有批评家认为李安根本不懂摇滚音乐。《制造伍德斯托克》在这样的重重迷雾中成功突围提名成为今年戛纳最大的惊喜。

抛开电影节,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电影无不翘首以待。大家期望《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它的第一版电影海报一样炫目,希望看到那个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这场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在戛纳电影节开张前,《制造伍德斯托克》终于曝光预告片,李安也顺势站出来为自己的新作说上两句。

然而,他并不打算迎合戛纳,也不打算迎合观众。李安这样解说他的新作:“电影将更多地以家庭关系为重心,以及这个人物的个人历程——作为1969年仍然没有出柜的同性恋,而这些因缘巧合促成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且让他在其中寻找到了自我。”这一次,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才是李安在电影中关注的焦点。

李安一贯是这样,说他想说的,不管全世界要求他说什么。“我是看字幕片长大的,那太不公平。现在该轮到美国人读字幕了。外面世界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文化交流只是单向的。如果这部电影能突破象牙塔走近群众,我将非常满足。”这是当年李安对《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而不是最佳外语片的解释。

“如果说我关怀人文,其实就是关心我自己,而我只是把我自己想要说的表达出来而已,不需要宣传到一个道德的高度,非要戴一个光环其实会显得很做作。我也从来不会去想什么风格,因为风格是没有风格的人才会操心的事情。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由此说来,观众应该早已经习惯李安导演。他彬彬有礼的性格、谦谦君子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掷地有声的心。

三、内心的中国情结

2008年8月18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时是个黄道吉日,在纽约城外约3小时车程的宁静居住小区里,李安领着他的御用编剧James Schamus,以及男女主角Demetri Martin、Mamie Gummer(Meryl Streep之女)等一群金发碧眼的洋鬼子按照中国传统祭拜天地。仪式之后,在响锣声中,《制造伍德斯托克》正式开机。当天正是39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行的最后一天。即便是这样一个跟中国文化差之千里的题材,李安也用自己的方式揉入了他内心中的中国情结。

“我的电影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人性特别近这是别国文化里很难找到的,所以也可以说我们是在贩卖国粹。”在中国导演还在集体贩卖“中国丑”的年代,李安就已经深刻地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伦理与思想。在李安看来,这种中华文明是非常先进的,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在电影表达里是比武打还重要的中华瑰宝。出生、生长在台湾的李安没有经历过剧烈的文化断层,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加上后来在西方求学生活,李安的思想融汇中西文化,贯通在电影里就是用“地球人”的眼睛看东西方故事:不偏颇、不固执,充满了高于地域文明和性别划分的普世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高级的沟通,超越种族、国界、宗教,是一座新千年的巴别塔。所以,李安不论用哪种语言拍哪国的故事大家都看得明白,并且津津乐道。巴别塔上的语言是全人类共通的。

(选自《现代快报》)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成功摘取了奥斯卡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

B.戛纳电影节主席Gilles Jacob身边头号人物、拥有选片生杀大权的Terry Linfair公开表示不喜欢“变质”的李安,因为他“变得商业化和好莱坞化”。

C.《制造伍德斯托克》反映了那个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的内容,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炫目的电影无不翘首以待。

D.“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当年对《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时李安掷地有声地说道,彬彬有礼的性格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坚韧的心。

E.当天正是39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行的最后一天,《制造伍德斯托克》正式开机;这样一个跟中国文化差之千里的题材,导演李安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揉入中国的元素。

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李安导演的《制造伍德斯托克》这部电影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说“他并不打算迎合戛纳,也不打算迎合观众”,联系文章,说说李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导演李安说“我的电影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CE。A项,“欣然上任”说法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吾从众”表现的主要是梅贻琦的民主作风;D项,“搞建设”说法不当。

2.解析:有关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散见于文章中,作答时,要通过梳理文段,概括出内容要点。

答案:①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②培养人才需审时度势,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③学生教育,既重学问又重做人。④主张学术独立、兼容并包、自由教育。

3.解析: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充满了对清华的热爱,他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将“清华基金”用在“刀刃”上,危难关头,设法保护师生。

答案:①在清华危难之时,他出任清华校长,并诚恳表示,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为清华谋发展。②他非常珍惜“清华基金”,希望将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对账目管理认真。③他爱学校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遇害,他安排后事,揭露特务罪行,并想方设法保护老师和学生。

4.解析:这篇传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梅贻琦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的特点,前者主要表现在工作、为人和同师生的交往上,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对当局的态度上。

答案:梅贻琦的圆融谦逊表现在:①工作上,作风民主,虚怀若谷,博采众议;②为人儒雅,说话和气、委婉;③在保护师生时,机智灵活,方法得当,头脑冷静。

梅贻琦的刚毅果敢表现在:①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②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使通才教育在清华得以实施;③对当局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敢于揭露,拒绝当局解聘吴晗的要求。

5.解析:选CE。A项,“也亦褒亦贬地表达了„„”,从文中看,作者并没有“贬”的意思;B项,张奚若选择政治学专业的原因文中还提供了因“对数学不感兴趣”而打消学土木工程的念头的材料;D项,蒋介石打断张奚若的发言并不是在西南联大演讲的场合。

6.解析:这篇传记作者在第二段总写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时,引用了徐志摩对他的评价,这无形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作答时,还要注意到从结构方面来进行分析。

答案:①内容上,总说张奚若“硬”的个性特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借用徐志摩的敬佩之语,表达了作者对张奚若的高度评价,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③结构上,引领下文,为详细叙写张奚若特立独行的个性做铺垫。

7.解析:这篇传记材料内容翔实,作者善于选取典型、可信的材料来突出张奚若的个性。文中用笔朴实,语言精简,非常符合传记的特点。

答案:①从选材看,作者主要选取能表现其“硬”的材料,突出其品质;文中多处引用他人的回忆性质的文字或熟悉他的人的话。②文笔纯朴。文章用纯朴的语言来陈述与传主张奚若相关的事件,使叙述客观、可信。③语言简洁。文章用简约的语言,记叙了张奚若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语言简洁明快。8.解析:作答探究题时应做到:细读题目了解指向,答题紧扣文本主旨,观点表达合乎逻辑,答案表述精当鲜明。作答时,要先对张奚若的“个性”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然后结合现实指出坚持个性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①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能够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②他具有真才实学,在政治上他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③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也是硬的。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和利而舍弃了独立的人格,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有个性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有希望。

9.解析:选BE。A项,对作者引用的意图理解有误,从引文看,作者意在点明苏宗胜的绘画风格“花若简淡而隽永”,也是为了扣住文章的标题。C项,曲解了文意,文中说“但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苏宗胜总觉得难以突破,加之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就很重”,“这让他的作品有些‘躁’”。D项,强加因果。

10.解析:答案区间在四、五两段,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宗胜一步步走上绘画紫藤道路的原因,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与生活环境相关。从小同众多的姐妹在一起,使他养成了爱美和爱花的习惯,对情感的重视、细微的感悟也更多了一点。②幼年看母亲剪窗花和年龄稍大一些买年画的经历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③“文革”期间与毛笔结缘和跟随齐辛民老师学工笔花鸟画为其奠定了基础。④在西双版纳密林与枝条相互缠绕的老藤不期而遇,让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促使其走上画紫藤的道路。

11.解析:材料是传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和作者的整体构思密不可分。一般来说,运用材料包含选取、组合和材料自身的特点三方面,作答时,要从这三点出发,结合文本,作出具体的分析。

答案:①从选取的角度看,作者选用最能体现苏宗胜作画追求的材料,突出其执着的特点。②从组材看,文章按照苏宗胜画风逐渐形成的过程组织材料。③从材料特点看,文中多处引用苏宗胜回忆性质的文字或其他文献中的材料。

12. 解析:组织答案时要着眼于文章,既要挖掘体现在苏宗胜身上的优秀品质,又要能看出他性格方面在某个人生阶段的不足之处。正是从这些经验和教训中,才能找出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组织答案时要学会分条作答。

答案:①要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平和的心态。苏宗胜年轻气盛,把名利看得很重,越想成为像齐白石那样的大家,作品越显得“躁”,这就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画风。②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苏宗胜之所以不能很快地在绘画中寻得突破,还与他起初没有深入地体会作画境界有很大的关系。对事物的认识要不断深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所收获。③在困境中要充满希望。面对绘画中难以突破的困难,苏宗胜没有萎靡不振,也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勇敢地站起来,走出去,去寻找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也是如此,只要心中有不灭的信念之火,我们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④遭遇挫折与困境要积极行动起来。苏宗胜面对困扰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地去寻找机缘,最终通过参佛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为其画境的突破找到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主动出击,寻找突破口,最终解决问题。

13.解析:选BE。A项,“完成了对世界„„包围战”有误,文中说“只差一枚金棕榈”;C项,“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炫目的电影无不翘首以待”不够准确,原文表述为“大家期望《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它的第一版电影海报一样炫目”;D项,“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说是李安在《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时的讲话在文中无依据。

14.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内容要点,共分几部分,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事,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应的答题区间,分别分析概括。

答案:①这部电影部分反映出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这场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②关注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③在这部电影里揉入了导演内心中的中国情结。

15.解析:解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并联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综合考虑。先要答出戛纳电影节的导演们和观众的看法,再找出李安的做法。

答案:①电影节关注的是伍德斯托克狂飙年代和摇滚乐,观众更多地把目光停留在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②李安突破了这个束缚,将电影的主题定位在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上。③他关怀人文,关注自我,不追求风格,从观众中寻找知音。

16. 解析:回答时应在联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李安电影艺术的追求时,要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角度出发。

答案:(示例1)没有强烈的民族性就无权谈世界性。弘扬我们中国的电影文化艺术,离不了自己民族的东西。如果没有能够代表自己民族的特色的东西,在国际性的大环境中肯定一败涂地。“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正是李安电影艺术的追求。

(示例2)做事和做人一样要有傲气。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求生存求发展,民族自尊很重要。没有做人的自尊,就不会有自信。人活着的支柱是什么?就是自信。自信靠什么支撑?就是靠自己的傲气支撑。要敢于在文化艺术中表现自己民族的东西,要敢于把这种自豪感表达出来。

第二篇:高考语文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 讲义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一、高考青睐人物传记的命题意图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二、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 1.传记的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性的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

(1)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3.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

(1)什么人?

(2)在什么时候?(3)在什么地方?(4)做了什么事?

(5)体现了传主什么品格?(6)作者有什么评价?

(7)传主的事迹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4.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1)详解传记的几个常考考点

①命题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②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④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

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1分)。

三、解题提示: 其主要考查: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①时间变化 ②地点变化

③职位(工作)变化

③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④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

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②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③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④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2.理解分析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1)什么是“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就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

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

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

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2)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①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②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③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④看位法: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2.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1)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3)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4)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4.分析运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5.探究题的解答:(1)探究什么?

①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和需要进行探究。

②应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

③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2)探究题最主要的设题点是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3)探究题解答要领:

①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

②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③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4)答题步骤和格式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 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5)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

①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

②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

③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

④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6.阅读题为什么要梳理行文思路?(1)有利于我们快速读懂文本。

(2)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明确答题区间。7.如何快速疏理行文思路?

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引了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

五、答题误区及应对策略 1.失分原因:

A.不会审题,表现为所答非所问,不会分点作答; B.不明确对应的答题区间,遗漏较多得分点; C.筛选信息后简要概括能力弱; D.表述混乱,答题不规范。2.对策:

A.认真审题,审出答题思路和答题区间;

B.就算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当分值较大时,注意分点作答;

C.筛选信息后,多抓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来概括,有时也要抽象概括; D.平时要养成“问什么答什么”的规范答题的习惯。

得“意”而不忘“形”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选自“百度百科”)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张鸣访谈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自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试题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试题解析】A项“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不恰当,文中说“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C项“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错误,文中说“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D项“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错误,文中说“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试题答案】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每答出一点给2分)【试题考点】分析筛选文章信息

【试题解析】“巅峰对决”是指最高级别之间的较量,这主要从对决双方的身份地位、争论内容以及影响力等角度分析。辩论的爱因斯坦和玻尔都是当时堪称物理学界的巨人;他们的辩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也和量子力学之间的较量;他们的辩论几乎把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吸引并参与进来。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试题答案】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集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每答出一点给2分)【试题考点】筛选文章信息

【试题解析】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优秀特质”主要体现在:团队的领导、骨干成员和团队精神。哥本哈根学派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引领学术导向的领导,有异常活跃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团队,并且有富有激情与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试题答案】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每答出一点给2分)【试题考点】探究传主人格魅力 【试题解析】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一是在和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积极追求真理,并给予学术之争高度评价,可看出他坦荡的胸怀;二是积极为祖国丹麦工作,积极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注释②更能说明这一点;三是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吸引大批青年才俊,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四是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宁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和东北农学院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成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答案】A、D【解析】B项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错误在于不是如该项所说“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E项错误在于还没如该项所说的成为现实。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案】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现实原因”和“思想基础”二词,然后分别作答。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当他得知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时,他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即将得到博士学位,当即回国。②他带领研究小组顶烈日、冒风雨勘察森林资源情况。③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举家迁往甘肃,进行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④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此外,他还谢绝了巨额酬金。

【解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一语,在文本和“相关链接”中筛选有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案】①为了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果断回国。②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不惧艰险,深入实地考察,辛勤工作。③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献家产和巨额酬金,主动提出减薪等。④不为官位和金钱所诱。【解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目“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的限制,在文本和“相关链接”中认真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顾准:道德的实践者

关纯

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我刚刚读完新近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痕。我不是性情中柔弱的人,可是顾准先生的人格魅力,让你无法自已。顾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道德的实践者”。

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称誉顾准先生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今日之中国,“市场经济”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在50年前,敢提出如此超前的见解,那是需要具有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丰厚的学识底蕴的。1957年顾准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正10 是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思。顾准的文章有的放矢,针对当时国家计委一位“高官”的某些不正确观点予以批评。

说顾准是“中国的脊梁”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当之无愧。顾准的超前思维令人惊叹。早在1971年,顾准就在《十年来的苏联经济》文稿中写道——“他们的经济是有发展的,但是,这仍是备战经济体制的发展,一句话,斯大林主义的经济体制,对他们已经积重难返,成了不治之症了。”顾准还更加犀利地指出,苏联的经济体制“本质上是一种浪费和窒息的制度”。20年后的苏联解体,证实了顾准的预言;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顾准敏锐的思想洞察力缘于他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1974年他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以冷峻的笔墨,深刻地分析了城邦制度与‘东方专制主义’的区别。……也就是我们古代的专制主义政体与希腊民主制度的截然区别。”这样的结论可能有人不能接受,但是“感情当然不能代替事实”。顾准命途多舛,两次被戴上“右派”帽子,他戴着沉重的精神枷锁,走进书斋,攻读《资本论》,“长夜难明赤县天”,警世华章留后人”。1957年中苏联合考察黑龙江,他看不惯苏联专家大国沙文主义的蛮横态度,采取了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立场。结果被考察组的人员记录在案,以破坏中苏关系的“罪名”划为“右派”。1964年,因为直言批评毛主席的个人迷信,再次加冕“右派”。然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准始终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埋头读书,独立思考,在精神世界里,天马行空,创造思维,成为中国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顾准“悲壮的道德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某些“公共知识分子”倒是一面镜子。许纪霖教授为某些“知识明星”画像——“为了迎合传媒,吸引公众,成为很可笑的‘文化思想明星’。他们不在学理上像顾准那样下功夫,而是在修辞上努力,起劲地煽情、作秀、唱高调。虽然他们的‘思想’在追遂时髦的人看来很尖锐、很独特,但是在真正有思想的人看来,会发现那些华丽的辞藻和机智的修辞背后,实际上是一个空荡的灵魂,一个苍白的手势,纵然能够泛起一时的摩登泡沫,但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像大浪淘沙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顾准“本来有一个官宦前程,而且前程似锦。但是他‘糟蹋’了这一前程,走上了一条料无始终的不归之路。他在黑暗中求索,给抽屉写作,给后人写作,而不是给自己的学术前程写作”。顾准临终时,在床榻旁一直陪伴他的吴敬琏握着先生的手,看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魂魄归西,离我们而去。“

“顾准是一座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山峰。不管是天赋的聪明才智方面,还是道德文章方面,我们都不一定能接近于他所达到的境界。”

顾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时代更需要像顾准这样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读《顾准画传》而在书页上留下斑斑泪痕,是感念于顾准先生的人格魅力,出于对这位伟大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更是“道德实践者”的景仰。

B.顾准先生第一个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见解,他的这一理论是在《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思。

C.顾准先生在苏联解体20年前就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积重难返,预示了苏联解体的必然结果,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D.参与中苏联合考察黑龙江的顾准看不惯苏联专家的蛮横态度。不惜破坏中苏关系也要为祖国而据理力争,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立场,结果遭到打击。

E.顾准本来有一个似锦的前程,但他自己却毫不在意,走上了一条只求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不归之路,这一执着却成就了他令后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2)顾准先生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说顾准先生是“‘用鲜血作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请简要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以“顾准:道德的实践者”为题,至少包含了“顾准重道德”“顾准重实践”“警示‘知识明星’”三方面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大人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行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收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军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收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相关链接 ①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③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

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D.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E.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错,5月来华,卢沟桥事变后决定留华;E项“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错,他为中国,也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量;B项不全正确,“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不仅是修跑道,还有搭救飞行员,传送情报等)⑵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2)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每点3分)⑶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每点2分)

⑷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4)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④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的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每点2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

陈爱萍

塞尚183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精明能干的父亲由帽子匠起家,一跃成为银行家。母亲是敏感的妇人,有着世俗的伶俐,将热情大半给了眩晕在色块、立体中,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子的矮胖儿子塞尚。

中学毕业时,塞尚得到美术学校的素描二等奖。母亲快乐得尖叫,父亲失声惊呼:“孩子,孩子,想想将来,天才是要饿死的!”在父亲焦灼的念叨声中,塞尚勉强在埃克斯大学法科听了两年课。

1861年4月,洞察儿子内心躁动的母亲说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寻觅艺术之路。他狂爱的颜色在闹别扭,初期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使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品落选官方沙龙。人们批评他:好13 像把一支装满各种颜色的手枪向着画布狂扫。至少在他本人看来,这是丢脸的事:如何向父亲交代呢?

父亲以精明商人的笃定拥抱着金不换的“回头浪子”,儿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预料之中,父亲一把将儿子搡进银行,兴冲冲来检查儿子的工作进程时,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账簿上、墙壁上涂满了速写或素描,他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画像,还有塞尚的自画像。一对面容酷似而内心迥然的父子。父亲绝望了。

18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赏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此时的画颇为浪漫,他自嘲地称为“杂烩”。笔下的画和周围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赏心悦目。他结交画友,并以频繁的迁居方式而自动斩断交情。他能听到色块和立体尖叫的声音,苦于抓不住,这使他抵抗既定的画理及前人或时人的画风。

30岁时,他遇到了马利奥尔丹斯·菲格,她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的孩子气的反复无常。她是一家装订工厂的女工,业余为塞尚做模特,赚外快贴补家用。她的温柔使在模特处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动不已。两人同居。

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贵族少女形象:金色头发,栗色肌肤,面容姣好,诱人的明亮眼睛,纤细的手脚,薄纱裙子,姿态优雅。但,却是困窘中的他所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温情。

消息传到家乡,父亲震怒,以断绝生活费相胁。

此后,她操持家务,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将模特角色持续下去。他留下来的作品中,以她为模特的有25件,《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她还是少女的容颜。红色沙发和身上的蓝绿色调相冲,就像他乱糟糟的画室,就像他在艺术上的横冲直撞。

后来的画,她便是辛苦的小妇人。在做家务的空隙给他当模特,在黯淡的旧绒沙发上低头缝衣服,紧束的发髻,紧绷绷的生活,她咬牙撑着做一个不被家庭接纳的穷艺术家的太太。孩子和债务同时来了,而成功犹遥不可及,一时一刻都放松不下来啊。

卖画让他觉得有辱自尊,也让从不识人间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连话都说不连贯了。真正让他日子充裕的还是父亲创下的家底。1886年父亲过世,留给他两亿法郎的遗产,使他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甚至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或许,正是妻子脸上的疲惫才让他决定接受这笔遗产的。

一生不离不弃,且让妻子永远定格在画史上:他的婚姻观和画理同样坚实。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观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因他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是普罗旺斯的骄傲。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自幼酷爱绘画的塞尚,在中学时代便显露出艺术天赋。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他被迫在埃克斯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法律。

B.在母亲的支持下,塞尚于1861年第一次到巴黎,开始寻觅艺术之路,但由于自己的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最终遭到别人的批评。

C.1862年塞尚再次来到巴黎,此时他的画“颇为浪漫”,但由于他对即定画理及当时画风的抵抗,致使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由此变得反复无常。

D.从以马利奥尔丹斯·菲格为模特的25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塞尚夫人的容貌的变化,也反映塞尚穷困潦倒的一生。

E.塞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最终导致了西方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他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1)AE(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

【解析】B项,“但由于自己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与文本中“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一句矛盾;C项,“他的性格也由此变得反复无常”在文中没有明确交代;D项,塞尚在后来继承父亲的遗产而成为富翁,不能说其穷困潦倒的一生。

(2)“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2)用生长在普罗旺斯的紫蓝色薰衣草作比喻,(2分)指塞尚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所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的绘画特点,(2分)赞颂塞尚在绘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2分)

(3)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结合文本分析,塞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

(3)①对绘画的痴迷及执着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仍然坚持不懈;②能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不被当时的画风所动;③母亲的宽容及理解,妻子的支持。(每点2分)(4)现代艺术的画家们尊称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有人却说塞尚是一个孤独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文体进行分析(8分)

(4)观点一:同意。①执着与固执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缺少目标一意孤行为固执。方向正确奋勇前进为执着。②塞尚的“滥用颜色”,在旁人看来是固执,而对他来说,却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③塞尚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观点二:不同意。①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勤奋,也需要亲人、朋友的支持。②塞尚也不例外,母亲的支持是他成功的后盾,妻子的不离不弃是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③虽然父亲对他从事艺术之路百般阻挠,但在经济上却毫不吝啬。正是这些无私的援助,塞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观点2分,分析6分,意思对即可)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的张力和炙热

孟驰北八十多年的人生道路,曾经历了蒙古王公贵族后裔到早年的革命青年、西南联大学生、中国抗日远征军战士、解放军战士、新闻记者、右派、学者、作家的坎坷历程。15岁,孟驰北只身远离家乡内蒙,去四川江津上学。大冬天,他赤脚穿草鞋,冻疮裂口渗出缕缕血丝;饿极了,只好到校外路口向挑担赶集的农民讨要一点萝卜南瓜之类果腹。这样的生活,他不以为意,谨记苦读,成绩优良。一次闹**,孟驰北被开除,颠沛流离,辗转三所学校,才得以高中毕业。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哲学系。仅读一年,适逢中国远征军招收兵员,他毅然放弃得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投笔从戎,到印度、缅甸,与美、英、印等国军队并肩抗击日军。孟驰北在艰难的岁月中彰显出生命最初的力量。

全国解放,孟驰北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他写出不少有分量的报道,尤其是被称为“文艺轻骑兵” 的报告文学,得过全国报告文学大奖。直到晚年,他依然兴致盎然地带领年轻记者去天山南北采访。

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一,他以85岁的高龄,踏雪去乌鲁木齐郊区农家采访。人们笑说,他应是中国新闻采访第一线最年长的记者。

孟驰北坐命的张力不只体现在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上。他在人生最需要积累的时候碰上了社会动荡,等到**平静下来已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失去了文学创作的感觉。就这样在看不见出路的痛苦里挣扎了三四年,他才找到了第二次崭新的生命——研究学术,从60岁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孟驰北最大的贡献是深刻揭示了草原文化的本质,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在欧亚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他历时14年,完成了当今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草原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恢宏巨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上、下卷),开创了人类草原文化学系统理论。此后又经过多年的研究,盂驰北再次创造性地推出用草原文化观点解释历史问题的《占有论》。近些年他体衰多病,仍坚持学术研究,又完成了60万字的巨著《中国历史新视角》(上、下两卷),更加完善了人类草原文化学系统理论,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中阐述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历史。孟驰北先生被称为“草原文化学之父”。

暮年的孟驰北更乐意把精力花在寻找自己的弱势和欠缺之处上,绽放生命的热忱。他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让知识的启发带给自己生命的活力,减少惰性。这些活力让他始终愿意和年轻人做朋友,他和青牟议论时政,交流阅读心得,鼓励他们多读书勤写作,为他们组织作品讨论会,向外界推荐。孟驰北还很关心社会。出去散步,不论是专家学者或路边摆摊的修鞋的人,他都能倾听他们说话,与他们讨论问题,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人不能冷漠”他常常这样说,“任何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相关链接 ①“人的生理老了,生命也老了。这是误区。其实生理和生命是逆向的。作为生理主体的我是要老的,但我的生命是不老的,且越老生命越丰满。老年期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一个时期,是从零点起步的一个新的创造期!”

——孟驰北

②驰北淡泊名利,为人温暖。早年,国家发行公债,你总多买,熟人中谁家经济负担重,你就把债券全部分送给他们。平时外出采访或朋友聚会,你常抢着掏钱请客,为的是不给别人增加负担。评职称,人多积极争取,甚至找领导,走门路,而你谢绝,你的很多学生都是高级职称了,你干了一辈子新闻记者却从无职称,工资一直很低,却始终无悔。——孟驰北之妻罗绿绿《应笑不负此生》

③好像他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忧郁、疲倦、阴沉,另一个则愉快、生气勃勃、开朗。我尤

其惊叹的是他眼中的热情,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对自己所热爱、所追求事物的热情,这是一种根植于他天性中的热情,丝毫也没有被岁月侵蚀,从中丝毫也看不到衰老的影子。

——作家孙金钰《初识孟驰北》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孟驰北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的热情,是他天性中的热情,丝毫也没有被岁月侵蚀。60岁开始学术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这也是他完全离开记者本行专心治学的结果。B.孟驰北在人生最需要积累的时候没有条件学习和创作,**平息后又年近退休,可谓人生之大痛。是学术研究让他走出了痛苦,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C.盂驰北揭示了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在欧亚历史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他还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历史,可以说他为我们开拓了人类草原文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D.作者写暮年的孟驰北喜欢在散步时与不同阶层的人交流,倾听他们说话,与他们讨沦问题,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为了表现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E.本文遵循传}己的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平和事迹。通过大量详实而感人的细节描写展示了传主的杰出成就和崇高精神。

(2)孟驰北为什么被称为“草原文化学之父”?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文本分析。(6分)(3)孟驰北生命的张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清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孟驰北是一个对事业和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命的炙热”的理解。(8分)

高考备考传记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3题.相濡以沫究可哀 林贤治

女主人太忙了。

白天,她得外出买办日常生活的各种用品,有客人来,便上街买菜,回来还得下厨。此外,还得抄写,校对,甚或派送稿子。如果说有闲,就打毛线衣,剪裁,缝纫。海婴是极顽皮的,又得常常哄他,陪他讲故事。待到鲁迅卧病,她就更忙了。每餐,亲手把小心选好的饭菜端上楼去,按时间给病人吃药,按时间探试体温,试过以后还要在医生发给的表格上填写度数。为了鲁迅能够静养,一般的客人都由她在楼下接待。还有书报信件之类,都要她亲自拆看,必要的时候就告诉鲁迅。家庭的许多琐事,一一要她照管,比如年老的保姆病了,需要请假;海婴脱了牙齿,需要看牙医之类。她简直成了一部每天都在磨损着而又从不停止运转的机器。她陷入大量的事务里了。

她是一个刚毅的人,承受着沉重的家务,以及各种忧患,却没有一个亲属朋友可以分担。她也不需要分担。她把一切辛苦默默地吞在肚里,没有怨恨,没有倾吐,积蓄多了才化做泪水悄悄溢了出来。鲁迅深切地体会到许广平的那一份牺牲。平时,当他觉察到许广平的疲倦,会催促她赶快休息,抱歉于自己的不断工作而没有多聚谈的机会。许广平临睡前,他每每赎罪似的陪坐几分钟。“我陪你抽一支烟好么?”“好的。”于是他便躺在旁边,从容地谈些国家大事,文坛情形,直到友朋往来,家中琐事。谈到高兴时,还会说:“我再抽一支烟好么?”同意了就更起劲地谈下去,直到许广平睡熟了,他才轻轻走开,回到写字桌跟前去。

他曾经写过一首诗,题在《芥子园画谱》的扉页上,赠与许广平。全诗是: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究可哀。

聊借画图娱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回首间,流露着内心的深深的感激。但是,两个人也不是没有隔膜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愈到了后来愈见隔膜,这才真正是“可哀”的。年龄的差异,师生的尊卑,生理上的病态与健康,都在无形中造成了一定的距离。作为女人,许广平对鲁迅更多地表达着一种敬爱与同情。此中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当鲁迅病重时,她把纸烟听子从床边拿走,若想吸一根,则由她亲自付给。收电费的打门,她得赶快往楼下跑,生怕多打几下,惊了他的梦。

她从原来五四新女性,学运领袖的立场,向中国传统女性回归。为了应付家务,她断笔,完完全全成为爱人和孩子的附庸。关心家庭多于社会,关心鲁迅的病体多于关心他的心灵,她倦于跟踪先生思想的发展,她甘于庸常。这在一个不断探索的思想战士看来,太遗憾了。

这能怪她吗?你自己没有责任?事务的泥沼注定要淹没思想的,难道你不知道?你为什么把一切家务全都搁在她的肩上呢?

他一面渴求理解,一面又满足于孤独。感激,反抗,无奈,就这样一直纠缠下去。大大小小的冷战,也就相应地循环出现。冷战是可怕的。有时候,只要许广平说了一句在他听来不以为然的话,他就沉默,沉默到要死,最厉害的时候,连茶烟也不吃,像大病一样,一切不闻不应。或者在半夜里大量地喝酒,或者像一匹受伤的羊,躲到草地去舔自己的伤口一样,走到没有人的空地方蹲着或睡倒。有一次夜晚过后,他就睡到黑暗的阳台地上,后来海婴寻到了,也一声不响地并排睡下,这时他才爬起身来。

“做文学家的女人真不容易呢,讲书时老早通知过了,你不相信。”事后,他常常抱歉似的说。

“我得反抗一下,实地研究研究看。”这有时是许广平的答复。他或者会叹息着说:“我这个人脾气真不好。”

许广平会回答说:“因为你是先生,我多少让你些,如果是年龄相仿的对手,我不会这样的。”

这时,他会说:“这我知道。”

冷战虽不可免,许广平和海婴毕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每到灾难降临,他都会立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保护人的身份。他所以不愿意到异地疗养,固然有政治上、创作上的缘由,但也因为放不下家室之累。他说过:“相依为命,离则两伤。”他愿意承受这份负累。他是一个充满赎罪感的哲人,他比谁都更为清楚。

人类的宿命,他无法超越。

----节选自林贤治《人间鲁迅》(有删节)

1.“有一次夜晚过后,他就睡到黑暗的阳台地上,后来海婴寻到了,也一声不响地并排睡下,这时他才爬起身来”,从这个细节描写来看,鲁迅先生的性格如何?(5分)2.从全文来看,鲁迅说“以沫相濡究可哀”,含义是什么?(5分)3.传主是鲁迅,然而本文花了很多笔墨写许广平,对这样的写法,你有何看法?(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曹 禺 传(节选)

关于《雷雨》的写作,曹禺曾回答过不少人的访问,也曾写过不少文章。他曾把一篇未曾发表的手稿寄给我“作为纪念”,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创作《雷雨》的过程:

写《雷雨》,大约从我19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动了这个心思。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我不知怎样往前迈出艰难的步子。我开始日夜摸索,醒着和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的幻影。好长的时光啊!猛孤丁地眼前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

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我写了许多种人物的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人。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到了1932年,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成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

他写出《雷雨》时才23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降段,而他却拿出了这样一个杰出的作品,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而是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他把一些人看成是“魔鬼”,把一些人看成是“不幸者”,激起他的愤怒,勾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抑压的愤懑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着、积累着、灼热着他的情绪,增强着他的不安。他不是那种念了什么小说写法、剧作法之类的书,在那里刻意编织故事的写匠,也不是有着什么明确的匡正社会、扶救人心的目的,和有着高度自觉创作使命的人。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雷雨·序》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字,他处处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但又处处写着他是怎样创作的。这可以说他是第一次这样含糊而又明确地写出他的创作宣言,宣布着他的创作纲领。在这里没有一条创作的法则,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语言,但创作的精髓却深刻地为他把握着,感受着,创作的规律也在其中蕴藏着。坦诚而率真,生动而朴实地写出了他创作的甘苦,创作的动机,创造的灵感,创作的过程,其它如人物的塑造,借鉴和创造,形象的思维,人物的配置,剧情的调整,戏剧的情景,艺术的分寸感等等,都为他天才地感到了,即使连他的不可理喻的“原始的情绪”、“蛮性的遗留”、“神秘的吸引”,以及对宇宙的憧憬,都道出了他创作的真相。但是,《雷雨·序》贯穿的一个主要点,是这样一句话:“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是情感的汹涌激流推动他创作,是情感的潮水伴随着人物和场景的诞生,是情感酿成“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是情感酿成戏剧中的氛围和情境。不论他称它为情感、情绪也好,或者称它为“野蛮的情绪”、“原始的情绪”也好,但都是他创作中所强烈感受到的。他曾这样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的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便是我性情中燠热的氛围。4.作者创作《雷雨》前的生活基础有哪些?(4分)5.文章前半部分多引述曹禺的“未曾发表的手稿”,后半部分则较多引述《雷雨·序》,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6.曹禺创作文学名著《雷雨》历经大约5年“痛苦折磨”,一经发表,震惊国人。请用摘要原文、编写要点提纲的方式列出曹禺这段时间的情感历程。(4分)

7.曹禺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此什么”,这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而另一种文学创作方式,是创作前有明显的目的性,思想主题鲜明,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你更喜欢哪种创作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传记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睡到黑暗的阳台地上”,这个细节描写能表现出鲁迅的矛盾性格,一方面,他渴望理解,但另一方面,他又满足于孤独,拒绝别人的接近与安慰,显得孤僻而固执;(2分)同时,他采用这种方式,看出鲁迅身上的孩子气;另外,“海婴寻到了,也一声不响地并排睡下,这时他才爬起身来”也能看出他对孩子的爱护,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他才自动结束这种偏执的行为。(1分。孩子气和爱孩子,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这与我们印象中的伟人形象并不矛盾,因为伟人首先也是人,他身上无可避免地具有常人的特性与缺点;这样写,才更显得真实,才更能让读者全面把握住鲁迅先生的特性。作者将传记名为《人间鲁迅》,含义也就在此。(2分。答出“不矛盾”,得1分;分析原因,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2.“以沫相濡”,①形象地点出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他们是患难与共,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②鲁迅先生对自己肩上的家庭责任是清楚的,“许广平和海婴毕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每到灾难降临,他都会立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保护人的身份”,“不愿意到异地疗养”,他说过“相依为命,离则两伤”;③尤其是许广平,对鲁迅无微不至地照顾,尽心尽力地支持,④鲁迅先生说“以沫相濡”,这句话包含了对许广平的深深感激。⑤但是,鲁迅借用庄子笔下具有悲剧色彩的“相濡以沫”的典故,已在暗示这样的家庭关系是有问题的。⑥而真正“可哀”的,是两人之间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师生的尊卑,生理上的病态与健康,都在无形中造成了一定的距离。⑦尤其是许广平埋身在家庭事务中,为了家庭,甘愿牺牲,甘做附庸,甘于平庸,“哀”饱含着鲁迅对许广平的深深的同情;⑧“可哀”的,还有鲁迅意识到了这一切,但又无法改变无法超越,这使他非常痛苦。(8个得分点,答到1个给1分,共5分)

3.观点一:这样写,是有必要的。(1分)①这章写鲁迅的家庭生活,要理解家庭中的鲁迅,就要首先了解并理解许广平,因此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写许,让读者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更容易把握鲁迅的家庭关系,进而更全面地把握鲁迅;②这个记叙描写的基础,有利于作者对许广平寄予同情和理解,有利于作者对鲁迅的矛盾性格做议论分析;③传记应以真实为基础,作者秉着真实的态度,展示了鲁迅家庭生活的真实的一面,不因为传主是鲁迅就刻意掩盖许广平的价值。(3个得分点,答到1个给2分,共4分)观点二:这样写,没有太大的必要。(1分)也可持这种观点,理由如:传主是鲁迅,则应该以鲁迅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花过多的笔墨,会让读者产生误解。(2分)4.(1)自己的生活。包括看戏,演戏,改编戏,导演戏等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以及他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和创作经验。(2分)(2)思考他人的生活。包括观察、思考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他思考的人物和世态)(2分)

5.作者较多引述曹禺的“未曾发表的手稿”与《雷雨·序》,都是为了力图真实展现曹禺创作《雷雨》的历程与动机。文章前半部分较多引述曹禺的“未曾发表的手稿”,还有设置悬念,19 引发下文的作用;后半部分较多引述《雷雨·序》,还有用来佐证作者对于曹禺创作《雷雨》动机的判断的作用。

6.(1)19岁前,演话剧,改编戏,导演戏,无法排遣内心的“干亢燠闷”。(2)大约19岁,突萌“我要写戏”的念头,引发情感喷流。(3)19岁—23岁,愤怒,同情,痛心,惨痛,促成曹禺创作高峰的出现。

7.(1)喜欢第一种。理由:这种创作方式往往自然天成,不饰雕琢,随感情而作,不讲究为了什么,目的是书写胸中之块垒,这种创作方式一般适用于激情澎湃的作家。如郭沫若创作的《女神》等。这样的作品表面看,创作前无目的,而实际创作的作品也往往有强烈的主题倾向性。(2)喜欢第二种,理由: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很多作家在创作前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与主题意识,希望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或揭露现实,通过一定的主题倾向性来干预生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毛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正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 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个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好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地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本,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有才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崔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了怎样的评价?(4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

3.傅雷身上体现着中国千百看来被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一品格?请结合文体和现实分析说明。(7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杨锦麟这家伙》序

《山海经》说:“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闽在海中是传说,西北有山是事实。福建境内山岭耸峙,河谷错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被大山占去,人被挤到了海边上。辽阔无垠的大海就这样成了闽人的土地,闽人的故乡。

长期与变幻多端的海洋打交道,使闽人身上具有一种双脚离开陆地的不安定感,一种明知凶险却冒死而为的勇猛,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一种比其他人更能吃苦耐劳的原动力。

作为闽人的杨锦麟,就是在这种地理文化环境下长大成人。

杨锦麟明白三个道理:

一、珍惜机会。如果一个人用数年血汗、星夜急走八十里山路的哀求,尚不能争取到上中专的机会,他一定知道“机会”二字意味着什么。

二、勤劳肯干。无论是农民还是渔民,手停意味着口停。冒死出海,才能让自己活得好,活得踏实。

三、自信人生。喜欢你的人不再喜欢你,但是你自己要喜欢自己,对你有信心的人不再有信心,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把自己当成一个皮球,别人越骂你,你的气越足,蹦得越高。

恢复高考的机会被他死死抓住了。1978年闷热的夏天,杨锦麟发奋复习了二十天,用他话说“扇扇子只会浪费时间”,最后连裤裆都捂烂了,真是苦不堪言。考试结束,他竟然没忘了像“白卷英雄”张铁生那样,给自己报考的厦门大学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的最后是四个字:我要读书!然而,他交的不是白卷。杨锦麟被厦大录取。

杨锦麟的勤奋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一则真实的笑话是:一天晚上,老杨入住内地一家高级酒店,不知是喝多了还是别的原因,稀里糊涂把卫生间的门锁死了。第二天早起,想方便一下,发现进不了门,急忙呼叫服务生。趁着服务生取钥匙的档儿,老杨打开电脑写文章,以此分散内急的注意力。等钥匙取来时,他已写了一千字。方便之后,老杨仰天长“笑”:我这一泡尿值一千块钱呀,哈哈哈!2003年,凤凰计划开办一档全新的读报节目,每天把海内外华文纸质媒体讯息精华以“评说”的方式介绍给观众,满足生活节奏快、没时间读报纸的电视观众对于报纸资讯全方位、多视角的信息需求。我为这个节目起了个名字:《有报天天读》。“天天读”带点“文革”色彩,“毛主席语录天天读”是我们这代人共有的名词记忆。用杨锦麟自己的话说,他这种“变音国语”、臃肿身材、长相平凡、年过半百的对象,在内地任何一家电视台,不仅没有机会上岗,即使哭着喊着争取在电视台当个保安门卫,也未必有机会,更遑论被毫不犹豫地推到前台。但是,我相信他、佩服他,我认为他一定能行!

果然,不到半年时间,《有报天天读》火了。内地各种“克隆”节目纷纷出台,但往往形似神缺,东施效颦。杨锦麟这只稀世老鸟哪那么容易找到第二只?以正统的播音标准论,杨锦麟浓重的闽南口音简直不可饶恕,无论说国语、粤语还是英语,其实全是一个“闽南调”!

这样的形象、这样的口音、这样的年纪,还能红,还能火,凭什么?两个字:经历。杨锦麟读报读的是什么?新闻?故事?笑料?忧国之心?都是,也都不是。老杨读报的“魂魄”,在于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这五十多年来在底层苦过、在上层混过、在内地呆过、在香港漂过的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

这经历使他对自己的人生磨难记忆犹新,对民族国家的苦难理解深刻。中国从穷到乱,从乱到治,从封闭到开放、多元……时代的大变迁,他亲历其中,更在一旁思考、反省。大爱思过,大爱坦荡。

所以,读报背后,是其集数十年功力于一身的真学问、真智慧、真见地。杨锦麟懂得中国,懂得人生。他以一己之心推论天下,与大多数国人同喜同悲,心灵相通。更可贵的是他跃然屏幕的率真个性,言人所不敢言,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忧心”的爱国情怀,如此,赢得电视观众的真喜爱、真钦佩也就不足为怪。

杨锦麟这一生阴错阳差。别人毕业了,他去上学;别人立业了,他去闯世界;别人退休了,他突然成名了。他说,五十知天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人的一生把握自己的运程和机会非常重要,取得一点成功后,更应该惜福、感恩。

杨锦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凡人怎么成了一个名人,一个报人怎么成了一个电视人,而光环之下、屏幕背后的生活又是多么单调寂寞。虽然,杨锦麟狡黠而乐天,但是,他的生活总体上是孤独的。哪一个读书读报读出点名堂的人,不是“板凳要坐十年冷”呢?好在杨锦麟是闽人,是与海为伴的人,对于孤独和奋争,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是为序。4.本文是传记,可开头为什么却从“闽人土地”说起?请简要分析。5.文章中提到了“大爱思过,大爱坦荡”,“大爱”指的是什么? 6.你如何看待杨锦麟成功的秘诀?请结合自己的看法简要表述。

参考答案

1.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没有变天思想(1分);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仔细处理好大小财产问题(1分);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翻译作品精益求精(1分)。作者对傅雷干净的一生进行高度赞扬并表达了敬佩之情。(1分)

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1分),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1分),与“干干净净”呼应(1分),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分)。

3.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评价人物,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解;③是否言之有理;④有没有分析与适当拓展;⑤语言是否通畅。

(1)可以赞成,从坚持正义,保持人格的纯洁、高尚,对非正义作决绝的抗争这一角度,来表达对傅雷的敬意。(2)可以反对。虽然令人敬佩,将自身名声看的甚至超过生命,因而当声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愿苟且偷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又22 八九,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应逃避,要能屈能伸,因为生命不会再生,机会可以再来。正如霍金所说:无论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4.借对闽地地理人文的介绍,来突出闽人的特点,为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做铺垫。5.开阔的胸怀,独到的眼光,复杂的经历,深刻的理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学生回答应做好以下几点:分点回答;层次清晰;观点明确;有创新。分四等给分:一等10分,二等8分,三等6分,四等2分,不答或观点错误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儒学家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1931年,胡适之先生重返北大授课,开了一门“中国中古思想史”,牟先生选修了这门课。牟先生的分数是八十分,但胡先生在分数后面加上了一条注语,说“颇能想过一番,但甚迂”。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根本态度已与“五四”以来的潮流格格不入。

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牟宗三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完成了《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圆善论》等著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继承了熊十力先生所开创的形上思辨的新途径,但是并不是墨守师说。熊先生出于中国旧传统,故只能借佛学来阐发儒学,牟先生则深入西方哲学的堂奥,再用现代的语言和概念建构自己的系统。可以说,如果熊先生没有牟宗

三、唐君毅这两大弟子,他的哲学今天大概只有极少数的专门学者才略有知,而海外也不会有“新儒学”的兴起了。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牟先生和徐复观先生都到了香港,而且都集中在新亚书院,那一段期间可以说是新儒家的极盛时代。

牟先生从不介意个人的名位、待遇,但曾为哲学系的办公室不惜全力抗争。新亚书院迁址,哲学系分配到的办公室恰恰是在一个最不理想的地方。牟先生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新亚方面对哲学和中国文化完全不知尊重的表现,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显得很“迂”,其实这正符合孟子的“义利之辨”。他可以完全不计较一己的得失,但却不能让“道”受到一丝一毫委屈。现代人往往指责儒家“公私不分”,牟先生此举恰恰可以澄清这一普遍的误解。牟先生的艺术兴趣很广,从小说到京戏他都能欣赏。有一次在查良镛先生家,棋罢清言,他评论查先生的武侠小说,特别称许《鹿鼎记》的意境最高,查先生许为知音。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人联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是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牟宗三先生作出了很大贡献。

B.牟宗三先生影响很大,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为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C.牟宗三先生为哲学系办公室抗争的举动说明在“公”、“私”分际上旧儒家和新儒家之间根本不存在差异。

D.牟宗三先生艺术兴趣广泛,他评价查良镛的武侠小说,称许《鹿鼎记》意境最高,表明新儒学也看重武侠文化。

16.从文中看,牟宗三的“迂”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牟宗三能够成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的原因。(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有删节)巫宁坤 ①1939年冬我才进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此时钱先生已离开了联大。我不但无缘受教,对他的才华风采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鼎鼎大名也毫无印象。

②1952年夏奉命前往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翻译处参加会议文件的中译英工作,有机会和钱先生共事,才有缘识荆。我孤陋寡闻,对他博通古今中外的学识和他在中外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一无所知,因此在他面前并无“高山仰止”的感觉。我也没当过他的学生,因此也无从执弟子礼。两三个月朝夕相处,每天午餐后休息时间,我倒经常和他闲聊,东拉西扯。他对我这个无知后生毫无前辈的架子,平易近人,谈笑自若。

③1956年6月,我因中共八大翻译工作再次和钱先生共事。这次工作量非常大,参加的不仅有北京英语界许多专家,就连南京大学资深望重的范存忠副校长也被请来了。会议期间,大家一般在餐厅就餐。有一天,将近中午,钱先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把我叫出去,我感到有点意外。原来他当天中午要请范存忠先生在附近的莫斯科餐厅进午餐,邀我作陪,我真是受宠若惊。他还悄悄地跟我说,当时也在参加中译英的几位清华大弟子一再要请他吃饭,他都婉谢了,让我千万不要声张。

④大会闭幕以后,我和钱先生留下来,参加大会文件英译的定稿工作,合用一间办公室,一周工作6天,更是朝夕相处了。有一天,我看到一篇国家领导人的发言,觉得文字累赘,很难译成像样的英文,随口大声说:“你拿这种呆板的文章怎么办呢?”钱先生马上把一个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当时“双百方针”甚嚣尘上,我没想到以语多锋利闻名的钱先生竟会如此谨小慎微,心里很不以为然。不过一年多以后,我就以“言祸”获罪,从此和钱先生一别20余年。深夜扪心,想当年少不更事,自作自受,辜负了钱先生对我爱护的一番情意。

⑤1980年“改正”以后,我又重返京城同一所外语学院任教。当时钱老已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迁入副部级的高级住宅楼,在国内外声望日隆,听说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已经常吃闭门羹。我在西郊住定之后,逐一探访了多年不见的师友。有一天,偕同内人李怡楷登门探访钱、杨二师。对我这个从死亡线上重返人间、一事无成的故人,他们两位却是热诚欢迎。没料到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钱老谈笑风生,天南地北,毫无倦意。临走时,他还坚持从二楼的寓所亲自送我们下楼到大楼门口。

⑥两天以后,我们就收到杨绛先生签赠怡楷的新近出版的《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数种译著。怡楷和杨先生是初次见面,怎么会一下特地寄赠这份重礼,我们不免有点儿纳闷儿。后来想起,那天在谈话中,二老从来没有就我们20多年来的坎坷经历问长问短,并不是他们冷淡无情,而是心照不宣吧,这些珍贵的馈赠,即时传达了无言的慰藉的深情。

⑦过了不久,我又冒昧带了小儿一村去拜见钱、杨二师,他们同样热情接待我们。钱老谈笑风生,主要自然是和我交谈,但他也绝不冷落我那高中还没毕业的村儿,跟他也有说有笑,不时冒出一两句俏皮话,引得村儿放声大笑。杨先生还一再给他拿巧克力吃,他更得其所哉。临走时,钱老同样坚持亲自送我和村儿下楼,站在门口又讲了不少话。

⑧1985年,外面盛传钱先生简况状况欠佳,已遵医嘱谢客。可是钱先生还是慷慨答应面见我和美国教授李达三。几个月后,我又顺路看望钱老。我很高兴那些小道消息不免言过其实,却怎么也没料到那竟是我和钱钟书先生的最后一面。

⑨钱钟书先生走了,连骨灰也不让保存,他对人生这座“围城”的一切看得真透。一位友人悼念他的文章以两句杜诗为题:《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正如汪曾祺所说,诗人从来都是寂寞的。不知为什么,我也觉得钱钟书身前就是很寂寞的,和那位千百年前哀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人一样。

4.作者要写“我认识的钱钟书”,开篇却从二人无缘得见的西南联大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说自己“辜负了钱先生对我爱护的一番情意”,请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是钱先生对作者的爱护。

6.文章第⑥段末尾说“并不是他们冷淡无情”,请用你白己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这样说的三点理由。

7.文章开头说钱先生待人“平易近人”,中间又说“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已经常吃闭门羹”,这在钱先生身上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A应是四人联名;B应指“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D“表明新儒学也看重武侠文化”错)

2.①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根本态度已与“五四”以来的潮流格格不入。②曾为哲学系的办公室地方不理想全力抗争。③可以不计较一己的得失,但却不能让“道”受到委屈。(一点2分)3.①基础扎实:牟宗三曾向胡适之学习“中国中古思想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融会中西:深入西方哲学的堂奥,用现代的语言和概念建构自己的系统;③开拓创新:继承了熊十力先生的形上思辩,但不墨守师说;④兴趣广泛:从小说到京戏他都能欣赏。(一点2分;其中总说1分,分说1分;答到三点即给6分)

4.虽然二人在西南联大未曾谋面,但这却是二人都待过的地方,暗含着一种冈缘在此。从本米可能初识的地方写起,合乎情理。这样写,无形中拉近了作者和记述对象的距离,表达了日后相识的一种归宿感,也为下文介绍钱先生的才华成就做了一种铺垫和引介。5.钱先生在与作者共事时请他共进午餐,陪同学界前辈范存忠先生;钱先生在“我”出言不慎时提醒我要谨慎小心行事;钱先生在我“改正”后“重返人间”“一事无成”时,热情接待,馈赠礼物,故意不提坎坷往事。

6.我是获罪改正之身,一事无成之人,可钱杨两位先生热诚欢迎,落座长谈。临走时赠书多种,送到楼下大门口,礼数周到。杨先生和我的爱人是初次见面,就签赠数种译著。所以作者认为二人不是冷淡无情,而是热诚有情。

7.不矛盾。平易近人,是钱先生一贯地作风,尤其是对待我这样的后生晚辈,绝对不会拿出学界泰斗的架子。而当钱先生声望日隆时闭门谢客,应该也是有所针对,比如对我这样的故人,或是知己,甚至孩童,他都是热诚欢迎的,他所拒绝见面的,应该是那些只慕名而来,或为着功利目的的人吧。所以我们说这正是钱老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表现,集于一身,并不矛盾。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飓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柳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扑味扑麻在泥里跋涉,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1.选文第一段交等待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交代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2.文本语言具备了传记文学应有的若干特点,请列举出三个方面。

3.文章在该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4.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这种思想根源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补充介绍: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公学,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1899年,丘吉尔退休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

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颁奖辞》)。5.“考试”对12岁的丘吉尔来说,为什么是一块“冷漠的领地”?(4分)6.此文诙谐幽默,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试简析它们的作用(4分)7.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结合原文和“补充介绍”,分条简述你从中受到的启发。(7分)参考答案

1.(共4分)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2分)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2分)

2.(共3分)(1)平实;(2)准确;(3)概括;(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答出点即可得满分)

3.(共6分)(1)五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3)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4)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答对1点得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4.(共5分)表现: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2分,答对两点即可)思想根源: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认识:答案略。学生只要扣住思想根源的某一个方面,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思想根源的正确认识,语言通顺即可)

5.(4分)【因为考的总是小丘吉尔最不喜欢的科目、不知道的内容、题目也总是难题、偏题(至少是对于小丘吉尔来说),使得他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6.(4分)【(1)A句意思是在两位同学相继退学之后,自己在哈罗中学的成绩始终排名倒数第一。(1分)作为一位资深政治家,并不讳言自己少年求学时成绩之差,足见其光明磊落的胸怀。(1分)B意思是当初父亲支持他选择军事工作,其实是迫不得已的。(1分)在这轻松的调侃中,体现了丘吉尔的谦逊精神。】

7.(7分)【答案示例:①要自信,不自卑。丘吉尔说每个人都是昆虫,而自己是萤火虫,就是相信自己与他人只有个性差异,没有智力上的本质差别。即使在考试成绩全校最差的情况下也充满自信,发现、发展自己的长处。②善于分清主次,把握事物本质。丘吉尔对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母语的主次地位有清醒的认识,他学习、运用母语的能力得到很完善的发展。③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努力学习和奋斗。丘吉尔对历史、文学、军事等方面感兴趣,最终在这些方面成就颇丰。④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如丘吉尔在战争期问,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每答1点给2分,答对3点给7分。离开原文和补充介绍作答的,最多给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童星——秀兰·邓波儿

秀兰·邓波儿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一个80多年不老的神话。因为她,才使儿童演员真正成为明星,受到众人的关注。无论男女老少,不论国籍语言,他们爱她,爱她蜷曲的头发、甜甜的小酒窝、亮晶晶的大眼睛、欢快的歌舞。她像天使一样给人们带来了欢笑,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愁,让人感受到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

1928年4月23日,秀兰·邓波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邓波儿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她的母亲功不可没,因为年轻时曾向往银幕生活未能如愿,她便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女儿上。婴儿时的邓波儿就已经显露出天使般的甜美模样,并且遗传了父母的才华,不但有着出色的嗓音,而且表现出惊人的动作协调性。母亲喜欢跳舞,就教她跳舞,3岁时,还安排她进入米格林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这是好莱坞星探经常出入的地方。4岁时,她被导演看中,拍摄了系列片《小听差》。5岁的她签约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6岁时,她因在《起立欢呼》中出色的歌舞表演崭露头角。仅在这一年,她就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了10余部影片,其中《亮眼睛》一片使秀兰·邓波儿一跃成为众人皆知的小明星,她的歌声也家喻户晓。1935年2月,年仅7岁的秀兰·邓波儿接过奥斯卡特别金像奖。并成为有史以来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孩子。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邓波儿也许是最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成名过早是要付出代价的。成年以后,邓波儿回忆起她的童年时曾说,“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以后就一直在工作了。”“6岁那年我就不相信真的有圣诞老人了,那天,妈妈带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看圣诞老人,可圣诞老人却让我给他签名。”小小年纪的她,每天必须工作5个小时,周末通常在8个小时以上,此外还要每天跟私人老师学习3个小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银幕上的小天使除了小小年纪就创造了演艺事业的辉煌之外,在成年之后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华彩篇章。

20世纪60年代起,秀兰·邓波儿开始活跃在美国的政治舞台。1969年,尼克松任命她为第24届联合国大会代表。1974年福特总统当政期间,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加纳女大使,两年后又担任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对于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此要职的女性,福特总统的评价是“一流”。

70年代,邓波儿患上了乳腺癌,她勇敢面对,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乳腺癌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还是一种难防难治的疾病,特别是要切除乳房,这是令很多女患者最不能接受的。但是邓波儿不仅做了手术,还在电视节目中向公众袒露了病史,她成为第一个勇于公开病情并倡议防治乳腺癌的名人。当人们问她“如何与乳腺癌作斗争”时,她答道:“如果什么也不做,情况只能变得更坏,我相信上帝和我的医生。”对患有同样疾病的妇女,她的忠告是:“不要害怕,不要坐在家里等,要去医院积极治疗。”正是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使她战胜了病魔,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患乳腺癌的妇女也转变了看法,不再羞于谈及病情,也不再不敢接受手术治疗了。

2006年1月29日晚,第12届美国演员公会奖在洛杉矶圣殿礼堂揭晓,秀兰·邓波儿被美国演员公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在演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在人道主义事业方面作出的贡献。美国演员工会主席梅莉莎·吉伯特在致辞中说,“我想不出有谁比秀兰·邓波儿更适合接受今年的终身成就奖了。她对美国娱乐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她对全世界的贡献更是鼓舞人心。她的生活是如此不平凡,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作为一个演员而家喻户晓。此后她又作为一名外交官为国家服务30年。每件事,她都努力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她向人们展示了优雅、智慧和果敢,当然还有同情心和勇气。她是我孩童时的偶像,至今仍是。”在当晚的颁奖仪式上,78岁的邓波儿对台下的观众开玩笑说:“对于那些想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们,我的建议是,要尽早出道。”28 对当今的年轻人,她的建议是:要做一个勇敢和纯洁的人。要听从你自己内心的召唤,不要受外界影响,要做一个真我。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邓波儿童年成名、担任外交官和与癌症作斗争等相关内容为素材,为我们介绍了她传奇的一生,使我们对她有了深入的了解。

B.邓波儿幼年就得到了母亲的正确的教育引导,为了实现母亲年轻时的梦想,她刻苦努力,终于获得了演出的机会和演艺事业的成功。

C.文章说成名太早是要付出代价的。邓波儿的代价就是减少了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也因为劳累过度而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她中年患上乳腺癌。

D.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正面描写表现了传主成名的过程,侧面描写多是借助他人评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E.鉴于邓波儿在演艺方面的巨大名声和巨大成就,美国演员公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演员公会主席对她做出了极高评价。

(1)答A给3分,D给2分,E给1分。(B项错在“为了实现母亲年轻时的梦想”,邓波努力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并非如此。C 项错在“因为劳累而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她中年患乳腺癌”,因果关系不当。E项,授予她终身成就奖的原因说得不全面。)

(2)邓波儿在演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2)①拥有天赋。长相甜美,嗓音出色,动作协调性惊人。

②勤奋努力。自小参加训练,工作时间很长,每件事都努力去做。③母亲的精心培育。

④很早就得到了拍戏的机会,受到了演艺的锻炼。

(3)在作者笔下,邓波儿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①纯洁,真诚,本色不改。饰演的纯洁美丽的角色,在巨大的荣誉面前不随波逐流,保持真我。

②勤奋、努力,具有敬业精神。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外交官,都能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③坚强、勇敢、乐观。面对病魔敢于抗争,并且以乐观的精神影响他人。

(4)邓波儿被誉为“传奇”人物,她的传奇之处有哪些?她的人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4)传奇之处:

①儿童演时代就成为明星,受到众人的关注;7岁获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这一殊荣唯一的孩子。

②成功转型,成年从政,政绩卓著。作为外交官为国家出色的服务了30年,并以其智慧、优雅、富有同情心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战胜病魔,坚强勇敢乐观。特别是在70年代,大多数人羞于谈起自己的病,不敢做手术的情况下,她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由此可见她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一个传奇人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启示:成功来自于勤奋和付出;勇敢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灾难;在巨大的成功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真我本色不变。不管天赋如何,都要不断努力。(2分。言之成理,出自文本且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

朱强 刘建平

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

1998年,巴金对前来采访的赵兰英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郜作品。”赵后来对此的评述是:“我感觉得出,这不是虚伪,而是清醒。这就是作家巴金。”对于巴金1999年的这句言说,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的理解是他晚年的亮点所在。这是巴金的巴金。被人们一演再演的《家》《春》《秋》他并不放在眼里。而这本《随想录》他看得那么重,因为这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啊,此前的作品则几乎是一条左翼文学延续线。而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的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对巴金作过访谈。据他回忆,巴金第一句话就说:“到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我写作是业余的。”陈思和当时就问他:“那么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巴金说:“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对社会进步做点实际工作。”

如果联系巴金一生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始终是一个持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人。他的理想是建设一个合理的公正的社会秩序,他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从事社会的安29 际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到后来(1930年代)、巴金发现现实离自己的理想很远很远,只得将自己的悲愤、绝望、痛苦,通过文学表达出来。所以他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种文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只是用审美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后来当作为文学家的巴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却从来没有减少过。

对此陈思和曾经在这部传记中写过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巴金的魅力不是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完满,而是他的人格的分裂。他自己想从事的社会革命的事业,离他一步步地远去,而他不想做的文学的事业,却使他功成名就。文学地位越高,他就越痛苦;越痛苦,他的文学创作就越有个性。这样的一个循环,构成了巴金独特的写作道路。

陈思和说:“记得在那次采访中,我故意问他,如果你从事实际革命,恐怕你也做不到现在这个成就。还不如从事文学创作,能够对那么多人都产生过影响。”巴金笑了,说:“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去从事点实际的工作。”陈思和对巴金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巴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写的小说是对社会进步有实际效益的,他写作主要是发泄他达不到理想的悲愤,所以他觉得这是空洞的东西。而《随想录》则不同,对巴金来说,这是一部对实际生活产生了效应的书,是一部直接推动了社会理性、社会进步、促使人们反思历史的书。

《随想录》不但使晚年的巴金迎来了人生中又一次创作高峰,他由此而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格也得到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对此,学术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县有里程碑意义,即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夸饰时代,进入了说真话的时代;标志着文学真正进入了关心人、尊重人的时代。

但近年来,学术界对《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成就开始出现一些不同观点。比如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欧梵先生认为,《随想录》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作一些感性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深度,从一个大时代的背景来思考“文化大革命”。李欧梵说,人们为《随想录》这部作品所震动,多数是因为他在写作中所体现出的人道主义情怀。

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认为,说真话是最基本的品德,但在中国往往是最难的事,所以比起那些靠说假话求官获利的人,尤其是相比于那些漠视苦难和不公正、粉饰现实的作家,巴金非常令人尊敬。

“即使如此,巴金仍然值得尊敬,”李欧梵说,“这样一个纯真的人,一直做一个好人的人,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 【相关链接】

①巴金自1978年底到1986年8月,历时八年,写完了《随想录》。这部四十二万字的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已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这是巴金高度的精神自觉和时代自觉的体现。(百度文库)

②《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百度知道)

③我想《随想录》是一个以文学形式出现的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批判书……它与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存在某种方向上的一致性。

(胡景敏《巴金随想录与国家意识形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围绕巴金晚年写的《随想录》,借赵兰英、朱学勤、陈思和等人对巴金的评价,展示了著名作家巴金一生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B.对《家》《春》《秋》等有巨大影响的文学怍品,巴金并不放在眼里,而对《随想录》却看得那么重,这表现了巴金的理想信念。

C.说巴金的写作“不足一种文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是因为在巴金先生看来,文学剖作并不是他想做的实际工作。

D.本文大量引用对巴金的采访、研究者的话,目的是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建立在有理有据、无可辩驳的理论高度之上。

E.本文涉及到的“巴金”内涵不同:传媒热点中的“巴金”指的是作为文学家的巴金;作者眼里的“巴金”指的是写《随想录》的巴金。

(1)答B得3分,C得2分,E得1分,答A、D不给分。(A说“展示了著名作家巴金一生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过于宽泛,文章并没有涉及那么多内容。D目的是让人们能够更为深入地认识巴金,或者说认识“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E说“作者眼里的‘巴金’指的是写《随想录》的巴金”,理解过窄,作者通过写作本文,认识的应该是一个更接近于巴金自己的巴金。)

(2)对文题“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2)(6分)巴金的“巴金”,指的是在巴金自己看来,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他的写作只是业余的,他的理想是干些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工作;别人眼里的“巴金”,指的是在一般人看来,巴金是个作家,他因为创作出了人们喜爱的《家》《春》《秋》等著名文学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尊重。(从两个方面谈,一点3分。意思表达出来即可。)(3)文章倒数二、三段,引用徐友渔和李欧梵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6分)①李欧梵对巴金的《随想录》思想价值和成就的评价,代表了近年来学术界不同观点中的一种,更客观地表现了学术界对巴金的《随想录》有不同的认识这一现实。②徐友渔的评价,是从中国现实状况的角度,运用对比的手法,对巴金在《随想录》中敢于说真话给予高度赞扬。③这两处引用,从具有不同认识的专家学者的角度来评价巴金的《随想录》,有一定的代表性,使评价更中肯。

(4)巴金为什么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请结合材料,就巴金的人生理想及文学创作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4)(8分)①从巴金对他自己文学创作的认识上看。巴金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写的小说是对社会进步有实际效益的。②从巴金的人生理想上看,他是一个希望做对社会有用的实际工作、以实际工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他的《随想录》中对内心的自我拷问和忏悔对人的基本品德的回归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③从《随想录》的创作来看,巴金用八年的时间,以自己的全部人生经历来倾心创作,表达了他的理想追求和严肃的历史态度。④从《随想录》的社会意义来看,他在《随想录》中以文学的形式对社会文化进行了批判,与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只要从文章中所表现出的巴金想做什么、对自己从事的文学创作的看法以及对《随想录》的看法几个方面来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层次混乱,语言不顺,扣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褚时健:归来

褚时健回来了。

这里意义颇丰——他东山再起,“褚橙”盈利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褚时健凭借这个被标签化的水果,再次拾起了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荣光。他回到曾经的发迹之地——玉溪,扎进哀牢山,极少露面。哀牢山素来有种橙和甘蔗的传统,但因为水源、经验等跟不上,鲜有盈利。褚时健在这里包下了两个山头,他决定试着种种云南特产的橙子。

谈及再次创业的动机,频繁见诸媒体的原因有二。

一是钱,“谁都希望晚年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他至今对国企高管工资耿耿于怀,任职玉溪卷烟厂厂长时,褚的工资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完全不对等。如今,国企高管动辄过千万的年薪已不再是新闻。而褚时健任职玉溪卷烟厂厂长17年的所有报酬仅80万,他不甘心。

二是他仍想证明自己,在人生将要退场之前,再扳回一局。闲云野鹤不是对这种倔强老人的赏赐,褚时健希望之后的生活过得充实,无需再受资本或制度的裹挟,他要为自己活着。

曾经的泰斗宣布重出江湖了。褚时健一呼百应。政府给褚时健立了一个账户,里面存了几十万元钱,作为他看病的费用。没过多久,里面的钱变成了几百万,都不知道是谁存进去的;玉溪卷烟厂为褚派了秘书、保健医生,并调来了曾跟随他多年的老司机; 2003年,王石从珠穆朗玛峰下来后特意跑来见褚时健,一向把寻找挑战视为人生目标的他称希望后半生能像褚时健一样;不少烟厂的人来请褚时健出任顾问,还有希望拉他开矿的,哀牢山从未如此热闹过。褚最终决定单干,朋友们纷纷出资借给他钱,赔了也借。最终褚拿到一千多万作为启动资金。

许多企业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打法,它们往往可套用,且屡试不爽。褚时健的打法是:重视技术。曾经的成功经验如今被悉数用到了种橙上。他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需执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种橙期间,遇到任何难题,褚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

种植冰糖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差事:阳光对果实尤其重要,因此年初就要剪梢;开花后要保花,接着保果,控制果实的实际大小、外观,环环相扣。褚时健一直亲力亲为,有果园的工人对此发过牢骚——一次果园运来一批树苗,工人们卸车、搬苗、栽种,全部都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干完,他就那么盯着工人,一直到晚上。

除此之外,橙子的肥料一直是褚时健得意的宝贝。这种混合了鸡粪、烟沫、榨甘蔗后废弃的糖泥等独特的配方,是褚橙独特口味的秘密所在——一直被称赞的24比1甜酸比正源于此。

75岁时,褚时健种下第一批树苗。对他来说,半路出家、环境艰苦都不是最大的困难,褚最缺的,是时间。一批新苗长成需要六年时间,那时褚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输得起资本,但输不起时间。

褚时健是幸运的,他本分地只管种好橙子。过硬的品质使“云冠”橙开始扬名于云南省,他的果园开始盈利,整个昆明“一橙难求”。而媒体不断曝光和互联网电商的营销,最终推动褚橙在全国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

媒体的不断报道、电商和众名人在微博上的合力推广,使得褚时健一直在聚光灯下。不断有媒体探访他的橙园,希望褚时健说点什么。但他对国家和过往避而不谈,对人生轻描淡写,唯一能从他嘴里套出来的,只有橙子。

王石与褚时健惺惺相惜。这位曾公开表态过万科从未行贿的企业家认为,褚时健“确实犯了罪”,但不妨碍他对褚“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尊敬”。王石曾在微博上引用巴顿将军的语录对褚评价道:“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和褚同时代的企业家,柳传志对其高龄创业由衷敬佩。柳晚年进军农业,希望旗下的猕猴桃与褚橙捆绑销售,“褚橙柳桃”成为2013年的营销经典。柳称能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褚时健后面,他很荣幸。

褚时健老了。但种橙事业的发展速度却在不断超越着他的身体极限。糖尿病、衰老,86岁的身体没有他的精神强壮。他特别喜欢九月份的哀牢山——彼时正是蜜橙成熟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橙子,橘黄色铺满整个山脉。褚时健说,那哀牢山看起来好像一枚大烟叶。现在,一切宠辱都已经过去。他可以在云南高原的阳光下平静地回忆往事了。

(节选自《凤凰财经》,有删节)相关链接:

褚时健(1928年——)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1979年10月,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此后的18年的时间里,褚时健带领团队将这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退休前,由于“经济问题”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年后因为罹患糖尿病,于2002年得以保外就医,从此在哀牢山中种橙至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褚时健归来二次创业,是因为他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在人生将要退场的时候扳回一局,盈利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B.褚时健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只需执行。种橙遇到任何难题,褚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体现了他对技术的重视。

C.工人们卸车、搬苗、栽种,全部都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干完,他就那么盯着工人,一直到晚上,意在说明褚不相信工人。

D.媒体不断曝光、互联网电商的营销和众名人在微博上的合力推广,是褚时健的褚橙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E.柳传志希望旗下的猕猴桃与褚橙捆绑销售,“褚橙柳桃”成为2013年的营销经典,从侧面表现了褚时健归来的丰富意味。

(1)B项2分,E项3分,D项1分。(A钱是褚时健复出很重要的因素;C文中这一细节不是“意在表明褚时健不信任工人”而是他亲力亲为,一丝不苟;D是关键因素之一,最本质的原因应该是褚橙本身的品质。)

(2)褚橙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2)①褚橙内在品质。褚时健的技术指导,亲力亲为的实践和独特配方的肥料使褚橙有24:1的酸甜度,在云南一橙难求。②成功的营销。媒体报道、电商营销、名人微博推广等最终让褚橙成为全国现象级事件,褚橙取得了巨大成功。(3)褚时健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①倔强。75岁再次创业,想在人生将要退场之前,再扳回一局。他希望生活过得充实,不受资本或制度的裹挟,他要为自己活着。

②认真。种橙遇到难题,褚时健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辛苦的工作褚时健一直亲力亲为,许多工作都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干完。

③坦诚。谈到再次创业,他说“谁都希望晚年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对自己工资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完全不对等不甘心。(其他答案若源于文本并言之成理,亦可给分。)(4)文章中王石引用巴顿将军的语录对褚评价道:“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联系文章和现实生活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8分)

(4)略(答案构成:理解2分,结合文本4分,联系实际的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 5分)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9 1 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9 1 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 9 1 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五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33 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 《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砢《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1 9 1 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1)C E(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偷换概念。蔡元培的想法是“教育救国”而不是主持北大。B项,“不顾教育部反对”错。D项,“大学评议会规划各的工作”错。)

(2)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6分)①在师资方面,延揽积学与热心的教员;②在治校理念上,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③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教授治校。

(3)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6分)

①蔡元培通过改革,改变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使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②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 ③北大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

(4)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①心系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归国主政北大;②坚守原则,斥退不守纪律的学生; ③热心提携后辈,经常写介绍信推荐人才;

④淡泊名利,身在高位却没有自己的房产。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国学大师饶宗颐

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量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入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和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4分)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另一位拉美文豪,下文称略萨)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叠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所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为他“诊治”。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的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选自《环球人物》2014年4月,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祸福的故事,传递了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言评价为,《百年孤独》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骇世惊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B.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C.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D.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作家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答案:C得3分,D得2分,B得1分。答A、E不给分。(B项原文说房东只是放了马尔克斯一马,选项中“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夸大事实;A项《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非获奖后,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来访者皆不怀好意;E项在中国,马37 尔克斯所代表的文学传统不再被年轻人关注,不能理解为“拉美文学后继乏人”,更不可说“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

(2)文中划线句“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除了作品之外,他还留下了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对写作的执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对荣誉的淡然,始终把自己当做普通人;始终坚持对时代的责任感、使命感。(每点2分,简要分析)

(3)文中提到马尔克斯请略萨作序、补交房租、拜访嘉宝三件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请略萨作序,凸显了马尔克斯胸襟洒落; 补交房租,凸显了马尔克斯知恩图报;

拜访嘉宝,凸显了马尔克斯的凡人心态,他也是个性情中人。丰富人物形象。

(4)作者曾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7分)

答案:不矛盾。(1分)自《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功成名就,各色人物各种荣誉蜂拥而来,马尔克斯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成为世界上最热闹的人之一。(2分)但是那些关注他的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他们并不关注马尔克斯内心的需求和他内心的孤独,他们需要的只是马尔克斯头上的光环;马尔克斯的一切都被暴露在公众之下,作为平凡人的幸福一去不复返了。(2分)《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也折射了马尔克斯是用一颗悲怆的心灵,探索了社会与家庭中历史、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2分)(表明态度1分,分析不孤独2分,分析孤独4分。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篇:高考人物传记复习对策

高考人物传记复习对策

(一)文体概念及特点

1.概念: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传记文学是传记和文学结合的一种

文体,是用文学形式写成的传记,它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传记的分类:(1)自传: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为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2)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3)评传: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4)画传:以图片与文字结合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其他传记作品还有如大传: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回忆录: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考试说明》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

(1)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③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2)鉴赏评价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于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

1.一段或一篇传记的重要内容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

旨的语句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能力。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

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2.“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排。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依据传记的文体特征,深思传记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传记,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从而

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3.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对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的分析。分析作品运用修辞手法首先要辨明其修辞格,其次根据不同修辞格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作用。另外还表现为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表现为对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这要在了解这些

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

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这几点:①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②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

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

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

二.高考对接

一、(2007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

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

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

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

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

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用类文本——传记的读读,涉及筛选信息、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等多个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A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

游杂记》的”一句可知;

C项“《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

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答案】AC

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第一问结合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儿女们“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也和父亲热烈讨论”和“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分别概括出①②点,根据叶圣陶的问话内容及儿女们的表现可以分别概括出③④两点。

第二问应该根据第一段叶圣陶的问话来分析、提炼、概括,如“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问话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词、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的;“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

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问话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内容方面。

【答案】第一问: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

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等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第一问根据原文第二、三段内容,结合“亲似手足、鼓动、帮助”等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

来了。

【答案】第一问: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

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等探究能力,能

力层级为F级。“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的人,文中主要有三个方面

体现了叶圣陶“孺子牛”的襟怀:对儿女的教育、和作者及读者的关系、一位年轻编辑的回忆。从这三个

方面概括出答案即可。

【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分析: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第四篇: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课题论文

语文组赖清萍

2011.7.12

对于高考语文而言,作文占60分,分值之高,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分量,业内说法: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高考语文天下。因此,高考复习阶段,作文应试方法指导及训练相当重要。根据以往的备考经验,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作文备考显得很无绪,作文备考非常被动。我想,原因主要是没有找到一种操作性强的备考模式,面对这种局面,结合本班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提纲训练”的模式进行备考。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决胜高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一、作文提纲训练方法步骤

1、提纲训练要求:根据所给作文题认真审题立意以后,写一个题目、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至少用一则材料。

高考语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其中.基础等级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作文提纲训练”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一篇800字的考场作文只要拟好一个题目,明确提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述,每个分论点至少用上一则材料。就可以达到基础等级的要求了,其实高考作文评卷主要也是从这此角度去衡量。一篇考场作文要做到这此,看起来好像非常简单,而学生的实际是:不能拟好题目、不会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没有足以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不合题意,结构混乱、内容空洞无物,因此,为了过好基础等级这一关,非要进行强化训练不可。

2、正常情况下每周训练一次。

高考语文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一般只能进行一轮的复习,这和其它科目大不一样,其宏它科目往往都要有三轮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积累及方法要领的指导,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文深知重要往往也很被动,再加上频繁考试容不得学生一周写一篇作文,而如果久不写作文,学生必然会感觉手生,进行作文提纲训练无疑是走出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周训练一次,可以使学生头脑中有作文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每周给一个话题或一则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有时安排在课内统一限时进行,有时安排在课外自由完成,所给话题或材料是有针对性的,力争每一种题型都得到训练,比如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再如材料作文中的不同类型的材料等等,做到全方位的训练。

3、学生训练后及时批改讲评,并对成功作品进行展示。

评改时,针对训练的要求,重点看中心论点是否符合题意,然后看分论点是否扣材料、是否扣中心论点,是否排得顺,是否有启发性等等,最后看所选的材料是否能证明论点。讲评的时候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去总结其中的得失,力求通过讲评纠正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写得好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之作为范例,供同学学习参考。如:以“对话”为话题作文提纲写作训练优秀作品展示。

例一

题目:对话交流,促进和谐美好

中心论点:对话交流可以促进理解,可以促人成功,可以使世界更加和谐。

分论点1:对话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是什么?)

分论点2:(1)进行对话,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可以使我们与父母建立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2)进行对话,可以有效地表达个人观点,可以促使人们获得成功。(3)进行对话,可以增强国家之间的友好联系,促进共同发展,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为什么?)

分论点3:要想通过对话实现自己的愿景,就必须做到与人对话时讲究对象、场合、时间等。(怎么样?)

点评:本篇提出分论点以后,分别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角度层深入地论述,思维严密,立意上显得大气。

例二

题目:让对话给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第一段(开头):对话是一张车票,只有带上它,我们才能搭上成长的列车。

第二段:简单说明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段:分论点一:与长辈对话,我们能在十字路口中间把握方向。(阐述青少年自身缺陷及长辈的导向作用。)

第四段:分论点二:与朋友对话,我们能在漫漫长夜中看到星光。(引马克思与恩格斯、李白与杜甫的例子)。

第五段:分论点三:与社会对话,我们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阐述青少年与社会的关系,青少年如何在对话中成长。)

第六段(结尾):青少年要善于对话,让对话给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点评:本篇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论述过程中也多次用了比喻,突显 文采,且选取的角度也比较独特。

例三

题目:对话,让我们更容易成功

中心论点:人离得很近,可心却离得很远,唯有对话,发自肺腑之言才能拉近你们的距离。通过与人对话,消除隔膜,解决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走向成功。

分论点1:对话,心与心的交流,使与亲友之间的隔膜消除,成功才有了保证。(事例:廉颇负荆请罪)

分论点2:对话,心与心的开放,使与上级、同事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共同协作走向成功。(事例: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论点3:对话,心与心的共鸣,让更多人感动,帮助我们,使我们到达成功的殿堂!(事例:触龙说赵太后)

点评:本篇把对话与成功自然联系起来,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通过与人对话,消除隔膜,解决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走向成功。有一定的启发性。

例四:

题目:学会对话

中心论点:只有学会了对话,我们才能体验生活的愉快和了解到社会的美好。分论点一: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知心朋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挚友关系)分论点二: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家庭幸福(《婚姻保卫战》中郭阳与李梅的真心谈话)

分论点三:只有学会对话,才会有国家地位的提升。(周恩来与国际社会交谈,使中国地位迅速提升)

点评:本篇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对话的重要性,从古今中外的角度选材,特别是分论点二的选材较新颖。

例五:

题目:真诚对话

中心论点: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对话,和别国对话,和大自然对话,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分论点一:真诚地和别人对话,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事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白居易与与元稹同是天涯沦落人,互写书信真诚对话的真挚友情照古今。)

分论点二:真诚地和别国对话,构建友好的国际关系。(事例:以新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与各国和平友好外交。胡锦涛领导的中国外交。)

分论点三:真诚地和大自然对话,构建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事例:中国的退耕还林,低碳经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都是人类用行动与大自然进行友好的对话。)

点评:本篇从“怎样对话”的角度立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对话,和别国对话,和大自然对话,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例六::

题目:对话司马迁

中心论点:对话司马迁,让我领会到人生的崇高境界。

分论点一:对话舍命的正义执言。事例:冒险为李陵辩护

分论点二:对话屈辱的人生窘境。事例:忍辱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创作

分论点三:对话生死的价值所在。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结尾:人生可如水,包容万物最终让心来引领万物。历史则如潮,淹没万物却也把晶莹的珍珠推送到世人面前。对话司马迁,拾起一串光润,寄托份份追求。

点评:本篇在立意上所选角度是“人”,通过与某人对对话使自己领会到人生的崇高境界,立意高远。

例七:

题目:与梦想对话

中心论点:与梦想对话,可以使我们的人生路走得更好。

分论点一:与梦想对话,就可以找准我们的人生方向。论据①越王勾践与他复国的梦想对话后找准了他自己努力的方向。②鲁迅与他拯救国人的梦想对话后而弃医从文。③钱学森与他的中国航天梦对话之后找准了自己奋斗终生的方向。

分论点二:与梦想对话,我们才会有非凡的勇气去实现梦想。论据①杨威很多次与他的奥运全能金牌梦对话而最终征服了体坛。②数学家王章程多次与他“数学王”的梦想对话而最终成为“数学之王”.分论点三:与梦想对话,我们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论据①范仲淹从小立志与自己的梦想对话而成为著名改革家、文学家。②林肯多次与自己的总统梦对话而最终当选美国总统。③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全中国的梦想对话而最终成立新中国。

点评:本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三个角度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内容非常丰富。

二、意义:

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训练,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作文恰当取材的能力,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上述的优秀作品展示可以窥其一斑,从平时考试成绩来看,本班的作文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因此,我认为这种高考作文复习的训练模式还是值得推广的。

第五篇:人物传记阅读训练

罗曼·罗兰(节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①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悖论,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②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1898年的剧作《狼群》。

③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④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小说为20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它被称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另一方面,现代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之间变化不息。即便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⑤《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有趣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1915年的小册子《战斗之上》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这引起了对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成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

⑥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评介罗曼·罗兰(从精神和作品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罗曼·罗兰是法国的文学大师,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也颇受非议和指责。②作品形式多样,但以传记和传记小说最为突出,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意思正确即可)

2、依据选文④-⑤两段的介绍,对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评价。【参考答案】①这部作品为20世纪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也牢固奠定了作者在20世纪文坛的声望。②它被称为20世纪最高贵的小说作品,但作者否认它是小说。③一些评论家也批评它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意思正确即可)

3、结合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对阅读意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阅读的意义,在于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灵交流和碰撞,进而使作品的生命在读者心中得以延续。(意思正确即可)

(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参考答案: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它对我们的写作启示主要有以下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参考答案】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2、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

巴尔扎克之死 【法国】维克多·雨果

我走进了巴尔扎克的卧房。

巴尔扎克先生躺在床上,头靠着一大堆枕头,枕头上还加上了从房间的长沙发上取下的红锦缎坐垫。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①。

一个老妇人和一名男仆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带恐惧,屏声静息地听着临终之人喘着粗气。

床头柜上的蜡烛把壁炉旁挂着的一幅画照得通亮,画上的年轻人红润的脸庞上泛着微笑。床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无法忍受的气味。我撩起被子,握住了巴尔扎克的手。他的手上全是汗,我紧紧地握着,他却毫无反应。

……

老妇人对我说:“他活不到天亮了。”

我走下楼梯,满脑子都是他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孔。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他在夜里去世了,终年51岁。

在他去世的当天,吉罗给他画了像。人们还想做他的面模,但没有成功,因为尸体腐烂得很快。他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到他家来的模塑工人发现他的鼻子塌陷,脸已经变形。人们把他放进一个包铅的橡木棺材里。

葬礼在鲁尔教堂举行。我站在他的棺材旁,回想起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行洗礼时也是在这个教堂,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来过。在我的记忆之中,死亡和新生联系在一起。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

【总结一】人物之间的对比烘托。人物传记可以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结用,以实托虚;或以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对比烘托是人物传记采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烘托中人物形象会更具个性更鲜明。

2、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①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②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③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⑤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问题】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参考答案】①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品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总结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3、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①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柳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②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③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④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问题】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结三】人物传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更好地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除此之外,传记还常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结合、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虚实相间、情景相融等手法,对此要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有的放矢,结合文本细心鉴赏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鉴赏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平时要注意训练更要注意总结归纳,积淀解题经验,方可有备无患。

(四)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把握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核按钮》P137第3题(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杰克·伦敦的悲剧

蜀 生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选自《人物》1983年第5期)

1、杰克·伦敦是一个怎样的作家?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杰克·伦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少年和青年时曾历经磨难,顽强拼搏,以求走出贫穷的处境;他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自信坚毅,虽屡屡碰壁,而不自暴自弃;后来以写作谋生,创作了不少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作品,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成名后,陷入拜金主义泥淖,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青年时期叛逆性格日渐消褪,变得唯利是图和玩世不恭,极端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使其精神世界充满矛盾,最后自杀。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如第(2)(3)(4)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中,夹杂了议论,点明这些人生坎坷的意义,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7)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3、细读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第⑴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的结局,画线语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这一题眼;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你从杰克·伦敦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与其后来的蜕变、堕落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条阐述。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阅读的社会价值的探究。】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能立足于文本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要点如下:(1)从他的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可见出文学创作的源泉在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或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源泉”)与广泛的阅读(或说“阅读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泉源”)。

(2)“创造是痛苦的大济和生命的慰藉”,苦难的命运,艰辛的生活,对于强者而言不是绊脚石,而是助推器,它更能激发强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唤醒其创造力,使他的内心更强大。

(3)杰克·伦敦在告别苦难之后,其创造力和写作质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空虚和孤独面前变得异常脆弱,这表明:文学注定是一项受苦的事业,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往往是文学创作的末日。

我的早年生活 【英】温斯顿•丘吉尔

①“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②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③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④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⑤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 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⑥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 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⑦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自传》)

【补充介绍】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 【参考答案】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

3、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请结合全文和“补充介绍”,简要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请分条列举(可联系自身实际)。

【参考答案】(1)要有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学习和奋斗。丘吉尔尽管拉丁语、希腊语、数学成绩不好,但历史、文学、母语成绩很好。(2)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孩子选择生活志向。丘吉尔的父亲见丘吉尔喜欢军事游戏,就同意他进军事学院。(3)要刻苦自学。如丘吉尔在战争期间,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总之,人要有理想,并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实践和学习。

(三)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能分析传记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1)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2)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3)“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4)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5)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6)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7)《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8)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9)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10)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问题】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文本材料安排用意的认识。参考答案:①这段文字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②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③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发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沫,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B、第三段中“其中繁星闪烁……更有惊涛骇浪”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D、“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E、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参考答案】A E(A“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其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E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2、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的心底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②他的创作有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3、文中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①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②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

4、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二)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在语言表达的风格,品味其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揣摩其遣词造句的特点;能梳理传记的结构层次,把握叙事线索,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简;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华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二)第20题

李清照传(节选)

①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③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④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⑤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ì)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1、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背景: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1分)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2分,意思切近,语言简炼即可)讽刺了南宋朝廷的敬且偷安、了无气节的昏庸无能。(2分)

2、“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2分)

3、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气节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安身立命的前提(观点2分)。拥有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配、万古流芳,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景仰。李清照本人不南渡,不投降,充分显示个人的气节;其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死于途中,为国之长城,显示其为国而死的气节。失去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蛀虫,他们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4分,正反面的分析各2分)

下载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考查题型总结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考查题型总结 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训练5小传大全

    训练5 小传·佚事 (时间:45分钟 分值: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2分) 乞者赵生传 苏 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

    2008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语病复习

    08高考语文语病复习专项训练题 1.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5外国人物传记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三十五) 外国人物传记 一、[2017·湖北省巴东一中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美]麦圭尔 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liuyong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评介罗曼·罗兰(从精神和作品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罗曼·罗兰是法国的文学大师,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获得了1......

    2018年高考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复习

    2018年高考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复习一、知识储备 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

    高考语文古文人物传记类重点词语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