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台湾省毛概复习提纲答案整理版考试技巧与口诀
1、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ABCD)A.价格 B.税收 C.汇率 D.利率 E.法律
2、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A)A.共同富裕 B.走社会主义道路 C.共产党领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国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A)
A.注重质的提高 B.注重比例适当C.注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注重资产效益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5、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B)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B)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7、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贫农
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E、开明绅士
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A)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9、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贫农
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E、开明绅士
10、“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CD)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11、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地主阶级
12、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的重大功勋,主要表现在()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B、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 C、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 E、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联邦制 B、民族自决
C、民族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
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D)
A.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5、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利用国外资金 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 E.国际旅游业
16、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ABCD)A.价格 B.税收 C.汇率 D.利率 E.法律
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
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党和非党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关系
D、中国和外国关系
E、是非关系
18、“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CD)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1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2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2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
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党和非党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关系
D、中国和外国关系
E、是非关系
2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D)
A.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23、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贫农
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E、开明绅士
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E、党的建设
25、“三通”是指(A)
A.通商、通航、通邮 B.通讯、通邮、通航 C.通话、通邮、通航 D.通商、通航、通讯
26、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B)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7、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是(ACE)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E.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担负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
2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30、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B)为基础。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自由平等的原则
3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
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党和非党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关系
D、中国和外国关系
E、是非关系
32、中国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E)A.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B.以和平与发展为共同目标,确立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
C.以尊重国家主权利益和本国人民选择权利为人同的国际政治民主原则 D.以和平、稳定、公正、合理作为国际新秩序运转机制的基本要求
E.依靠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提供保障机制而努力
33、加强党的建设包括以下内容(BCDE)
A.加强党的法制建设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E.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4、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利用国外资金 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 E.国际旅游业
3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A)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36、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A、古田会议上 B、三湾改编时 C、八七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
37、加强党的建设包括以下内容(BCDE)
A.加强党的法制建设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E.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8、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B)为基础。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自由平等的原则
39、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40、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A、王稼祥 B、刘少奇 C、朱德 D、毛泽东
41、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C)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4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联邦制 B、民族自决
C、民族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
4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C)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B)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人们的思想觉悟
45、“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CD)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46、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E、党的建设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是(ACE)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E.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担负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
49、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BE)
A.多党制 B.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 C.一党制 D.在现阶段暂时性的合作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0、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5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A)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5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5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54、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C)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5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B)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人们的思想觉悟
第二篇:毛概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法宝。
3、近代中国的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大法宝。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5、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7、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有利于”。如何做到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8.教材中有关毛泽东主要著作(讲话)发表的时间、重要观点与论断。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更加美好柳州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柳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10、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七一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
第三篇:毛概复习提纲
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什么相互关系?(第5-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10-17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为何提出?它们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第26-27页,也可参考专题课件)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4、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第138-139页)
(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如何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33-34页)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一个字不能错)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第42页)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变。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成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是什么?(第45-48页)
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第58-62页)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66-67页)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如何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第69-70页)
(1)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棉麻,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其次,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主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再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92-93页)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出哪些有益的理论成果?(第89-100页第一节小标题部分)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4)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步骤: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7)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哪些?(第102-105页)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113-114页)
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 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第113页)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1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第117-11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遇到类似问题答这段)(1)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2)阶段性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第123、127-128页)
(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中心:经济建设
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 最低纲领: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第133-135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科学内涵: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重大意义:
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什么?(第135-136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坚持科学发展。
3、如何理解中国梦的主要内涵和实现路径?(第143-145页)
核心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干才能美梦成真(1)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实干才能美梦成真。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 148-150页)
(1)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严重灾难。纠正错误,扭转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2)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
2、如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155-157页)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3、为何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应正确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第152-153、157页)
原因:
(1)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2)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3)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心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4)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第159-161页)
(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2)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3)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5、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关系?(第161-163页)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夸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是想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什么?(第167页)
总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第168页,3个要点)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如何坚持?(第170-174页)
客观必然: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坚持: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寻找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和创造力。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带来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党和政府为了适应
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采取哪些方针政策?(第177页)
新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机遇:
(1)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界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政府积极推动只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治理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180-183页,5个方面)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二节下4个小标题)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3)全面依法治国。(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93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195-197页)
(1)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10、如何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199-200页)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202-207页)
(1)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要求: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级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四篇:毛概考试答案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理论意义:
1)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五篇:2018版毛概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6个)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战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s.后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路线。对象:(3个)(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社会主义
五、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于旧民族主义革命的区别
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跟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区别
二月革命资本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
十月革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国家
八、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个)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九、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十、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即重大意义?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毛泽东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3)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十一、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三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三种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其他小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十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三、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怎么)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怎么)改造
(“四马分肥”)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四马分肥”:私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十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紧急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十五、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三点经验+不足(急于求成)主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十六、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十七、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到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有哪些(三个)出自哪里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论十大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十九、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二十、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二部分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6个)
1、社会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2、阶级构成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不存在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
3、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4、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是要镇压敌对阶级,保护国家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则主要是对敌对分子、破坏分子的专政,主要任务也变为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
5、经济构成不同:经济上虽然都是多种经济充分并存,但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只是占主导地位,还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了。
6、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比较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比较高。
三、今天是不是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至少要经过上百年时间。我国当前虽然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我国经济仍然不发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此外,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五、哪“三个代表”(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三个代表”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科学发展观内涵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八、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部分
一、主要矛盾(八大→邓小平→今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八大: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依据: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新时代的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
四、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4个)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九、中国梦的内涵是
1.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统一的梦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十、如何奋力实现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3.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6.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7.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8.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十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第三步最后一步)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十二、“五位一体”是什么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十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措施(4个):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主要任务(6个)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激发各类市场主题活力。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表现在哪些方面(3个)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五、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一。社会主义的法律通过人民民主程序来制定,通过人民民主监督来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总之,党对国家的领导是依法领导,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就会在民主法治轨道上发展。
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十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哪些方法
1)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十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个层次属于哪个 国家、社会、公民)
十八、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
1)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
十九、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5个)
1)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二
十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二
十二、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二十三、“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什么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增强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二
十四、1.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为什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3个)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7.怎么从严治党(5个)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4)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5)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二
十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另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
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2.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外交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一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坚持两者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金额市场深度融合,为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继续稳步扩大对外投资,鼓励沿线国家来华投资,营造投资合作良好环境,促进贸易双向平衡。
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深度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不断增强各参与方的获得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主要是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
四是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为什么习近平倡议“一带一路”
①“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有效治理和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②“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全球经济的振兴、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③“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4.“一带一路”影响意义 ①探寻经济增长之道。②实现全球化再平衡。③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二
十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为什么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 3)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如何)
a)增强学习本领 b)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c)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d)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e)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f)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g)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h)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邓小平理论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指导 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发展生产力)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硬”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静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