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5篇)

时间:2019-05-15 03:1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

第一篇: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

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

近日,在潼南县上和镇后沟村看到该村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稻田蟹、稻田鳅、稻田鱼生态种养新模式让人大开眼界。“这是付伟投资400万元创办的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这里生产的农产品不仅绿色、生态、环保、无公害,而且效益很好,每亩的产出在5000元左右,是典型的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上和镇负责人介绍说。

付伟是今年从部队转业回乡的一名团长,他在部队帮扶地方经济发展时,就曾经和当地村民一起搞过稻田蟹、稻田鳅、稻田鱼,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没想到的是,他所学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如今派上了用场。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伟联合几位朋友和亲戚,共同出资400万元,流转农民土地近千亩,成立了大鞍山优质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稻田种水稻,这不是新鲜事,但稻田里既种水稻又养螃蟹,这在潼南还是头一回。“稻田蟹是一种‘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两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付伟介绍说,稻田蟹就是采用田边挖沟养蟹、田中种稻、生物防虫、测土施肥等技术方法,利用稻蟹共生、互利互促的原理,让螃蟹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不施农药化肥。这种种养模式,既能保证稻蟹产量,又能生产出生态水稻、螃蟹。

“今年,我们种植的水稻是重庆市审定的目前唯一一个一级稻新品种——川优8377,预计每亩可产稻谷100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亩效益达1500元;放养的螃蟹是阳澄湖大闸蟹,预计每亩可收获大闸蟹4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80元计算,亩效益达320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付伟说。

经该县农委测算,付伟的稻田鳅经济效益也不错,每亩可收获泥鳅23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亩效益达345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稻田鱼也同样看好,每亩可收获鲫鱼40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8元计算,亩效益达3200元,亩综合效益近5000元。

付伟介绍,稻米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原生态自然生长,口感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蟹、鳅、鱼也以其生长环境适宜、无病害、口感鲜嫩,比常规养殖市场价高出20%。

“稻蟹、鳅、鱼共生的生产结构,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县农委负责人说。

“下一步,我们还将流转土地500-1000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并将园区生产的优质稻米、大闸蟹、生态泥鳅、生态鱼、无公害蔬菜等注册商标,包装上市。”付伟对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大鞍山优质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农委的帮助支持下,已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了“潼南绿”大米、“潼南绿”大闸蟹、“潼南绿”生态泥鳅、“潼南绿”生态鱼商标品牌。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可以节能降耗,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幸福指数,既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又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勇先创景旅游策划中心指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宣传培训到位、绿色生产到位、技术推广到位的同时,还要健全发展体系等。

第二篇: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鱼类活动空间,并改善水稻通风条件,减少水稻病害发生;选种高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确保大田水稻穗数和稳产高产;改依赖化肥生产为通过加强鱼类投饲增肥增产等措施,以建立稻田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稻田养鱼种稻,高产优质促增效,稻谷和鱼双丰收。稻田生态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二是稻鱼共生与种养轮作模式,冬闲田养殖龙虾与种植单季稻轮作。

增产增效情况:鱼类每亩可增产10千克以上,水稻增产4%以上;在水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水稻亩产量400~500千克,小龙虾亩产50~100千克。稻田养蟹,蟹亩产可达15~20千克,水稻可亩增产60千克以上,稻田养蟹比一般稻田每亩可增收400~500元。

技术要点:

1. 种养设施的改造 首先,养鱼稻田的选择要求不渗漏、保水性强,水源充足、水质好、进排水方便、光照条件好,并尽量能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其次,须加宽田埂并夯实,以水泥抹面,石砌田埂以水泥勾缝或浆砌,防止田埂崩塌;田埂高出稻田0.4~0.6米,确保可蓄水0.3米以上。在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防止逃鱼。水源条件较差的田块,可在进水口处开挖一个10~20米2的鱼溜,深度0.5米以上。养鱼稻田不开沟,但养蛙和养殖甲壳类稻田要按稻田养鱼规范进行挖沟,形成水陆两栖生态环境,沟内可种植水草。

2.水稻品种的选择与插秧要求 稻田养鱼一般以种植单季稻为好,水稻品种选择要求茎秆粗壮,株形中偏上,分蘖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具体品种要视各地气候等种植条件而定。秧苗栽插要求合理疏种,丛间密度以35~40厘米×35~40厘米为好,丛插1~2株。

3. 放养

(1)鱼苗鱼种 养殖品种以适合稻田环境生活的鱼类为主,稻田秧苗返青后就可放养鱼种。每亩放养尾重15~100克的冬片鱼种300~800尾,或大规格夏花鱼种1000~1200尾。如果采用套养方式,可放养冬片鱼种500尾,夏花鱼种800~1000尾,既可出产成鱼150千克,又可培育鱼种100千克,解决翌年鱼种供应问题。鱼种用3%~5%食盐水消毒10~15分钟后,小心地放入稻田中。

(2)小龙虾 稻田养殖小龙虾,放养方式有三种:一是将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一般每亩放养20~30尾/千克的亲虾20~50千克;二是直接从市场购买或人工捕捉小龙虾幼虾放养,一般每亩放养250~600尾/千克的幼虾60~120千克;三是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小龙虾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9月,每亩放养稚虾1.5万~3.5万尾。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浴虾体3分钟左右。

(3)河蟹 蟹种放养在直播三叶期或移栽定植7~10天后,一般亩投放规格为60~160只/千克的蟹种4~8千克。同一块稻田选择规格一致、体质健壮的蟹种进行放养。

4. 饲料选择与投喂 除可利用稻田一些天然动植物饵料外,加强投饲是增产增效的关键。要合理投喂鱼用颗粒饲料和米糠、麸皮等下脚料和青饲料等农家饲料,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和定量投喂。

(1)稻田养鱼 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饲量均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具体根据天气、鱼吃食情况等酌情增减。前期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适量搭配农家饲料;后期以农家饲料为主,逐步减少颗粒饲料投饲量。

(2)小龙虾 一般7~9月以投喂菜粕、麦麸、水陆草、瓜皮和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多投一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8%,早、晚各投喂一次,晚上投喂日饵量的70%;冬季每隔3~5天投喂一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翌年4月,逐步增加投饲量,确保小龙虾吃饱、吃好。

(3)河蟹 河蟹的饲料有米糠、谷粉、浮萍、大米和稻谷,还有鱼粉、豆饼、蚯蚓、轧碎的螺蛳和动物内脏等。一般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地点应在水沟两侧的岸边上,或投在预先设好的食台上,投喂量每天应掌握在河蟹总体重的3%~5%。

5. 种养管理 一是稻田的施肥。种养前先施足基肥,养鱼虾蟹后,无需施追肥。确需施氮肥的,按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二是农田用药注意事项。稻田生态养殖一般很少发生疾病,水稻病虫害也极少发生。若要防病治虫,水位必须保持在30厘米以上。防治疾病按无公害要求用药。水稻防治要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休药期,并尽量把农药施在叶面上或禾秆上,水剂宜在下午施,粉剂在早晨施。三是日常管理。要坚持每天巡田,保持水质清新,保证防逃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水蛇、老鼠等敌害生物。加强水位管理,秧苗返青前,水位控制在5~10厘米,放养鱼种后,逐步提升到10~30厘米以上,特别是雨季和台风季节要加强巡田,防止漏水、漫水及田埂冲垮等事件发生。

6.稻田大垅双行养蟹新技术 开沟面积占种养殖面积的7%~15%。距田埂内侧100厘米开环沟,深45~70厘米、宽60~100厘米,坡比1∶2;连通沟宽50~70厘米、深30~40厘米,形状十字形、井字形、日字形、目字形、田字形。水稻大垄双行边行密植栽培,垄宽40厘米、垄距20厘米,配合边垄双行,大垄双行通风透光好,有利于水稻生长。

开沟后由于采取了边垄双行的栽培方式,插秧垄数每池只减小一垄,由于边行采取了密植的栽培模式,总插秧穴数不减,因沟边水稻长势好即所谓的“边际效应”,可弥补因少插垄数导致的水稻减产。

7.稻鱼工程化养鱼 因地制宜,制定稻鱼工程的建设标准,对低洼冷浸田、烂泥田,采取宽厢带凼的垄稻沟鱼(沟凼面积占本田面积的8%~10%)。在干旱缺水地区,采取大面积连片、宽、高埂鱼塘工程。塘中种稻、蓄水、养鱼,塘埂上种果种菜的立体生态渔业。

鱼凼开挖在田中央或田头,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凼深1.2米,四周用石块或砖镶砌,鱼凼面积占本田面积的5%~8%;鱼沟面积占本田面积的5%,沟宽0.6米、深0.5米,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开挖成一字形、十字形、田字形和工字形等。注意事项:防治疾病按无公害要求用药。水稻防治要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休药期,并尽量把农药施在叶面上或禾秆上,水剂宜在下午施,粉剂在早晨施。

适宜区域:全省稻田种植区。

http:///2011_06_14/709932_939126_2011_06_14_977241.html

第三篇:【国家战略】探索军民融合产业园新模式

【国家战略】探索军民融合产业园新模式

2016年10月,滨州市政府和清华工研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清华工研院联合光大信托在市财金集团支持下,成立了首只十亿元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并在12月份入股滨化股份,成为滨化股份上市公司的单一第一大股东。2017年7月27日,清华工研院、中国兵器集团以及滨化股份共同签署了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和高端化工产业园的合作协议。本次峰会上启动了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建设,为了这个园区,滨州市政府和滨化集团、清华工研院,中国兵器五洲集团多次开会研究如何创建产业园、怎么真正做好军民融合的试点。最后形成一个共识,按照一只基金、一个园区、一个平台、一批项目、多个产业集群的一种新模式和新机制来建设这个园区。一只基金指的是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这只基金此次成功落地签署10亿元人民币,要通过基金支持这些项目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基金的一个GP和LP的模式,把各方的利益通过基金这样一种方式平衡好,使大家都有积极性。一个园区指的是,希望园区里能够建立一个军民融合的支撑体系,不仅解决军转民面临的市场驱动问题,也要解决民参军的“玻璃门”问题。一个平台是指上市公司,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军民融合事业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军民融合项目的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放大是世界领先的。因此我们要利用这种放大效应,借基金这只手,让大家不仅把利益平衡好,而且能创造最大财富,这样参与各方才有更高的积极性。一批项目指的是,一个园区要真正的启动必须有优质的项目,此次签约的七个项目,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多个产业集聚指的是,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希望通过这些核心领域企业的扩张,能够在滨州带动合作伙伴落户产业园,真正形成产业集群。希望此次启动的军民融合产业园能够建成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的示范新高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事业一定会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本文根据朱德权在军民融合产业(滨州)峰会上的发言整理,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中国企业报)

第四篇:泥鳅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在稻田里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稻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其卵粒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所以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稻、鳅双丰收。

1、稻田及水稻品种的选择。稻田要求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稻田面积宜小不宜大。水稻品种要求抗病、耐肥、抗倒伏,单季中、晚稻比较适合。直播或者插秧均可。

2、田间沟渠的开挖。鱼沟的设置解决了种稻和养殖泥鳅的矛盾,鱼沟是泥鳅游向田块的主要通道,可使泥鳅在稻田施肥、施药等操作时有躲避场所。开沟面积至少占稻田的5%,做到沟沟相通,不留死角。鱼沟在栽种前后开挖,深宽各0.4米,结合环沟的开挖,可以根据田块的大小最后鱼沟开成“田”字形或者“井”字形。在栽秧田块中开沟时,可将沟上的秧苗分别移向左右两行,做到减行不减株,利用边行优势保持水稻产量。环沟宽2米深1.5米,开挖环沟的土用来加固田埂。

3、设置防逃网。用宽幅为1.5米的7目聚氯乙烯网片做防逃网,防逃网紧靠四周田埂,至少下埋0.4-0.5米,用木桩、毛竹、铁丝固定。

4、设置拦鱼栅。建成弯拱形。进水口凸面朝外,出水口凸面朝内。拦鱼栅的设置与防逃网一样,可与防逃网同时施工。

5、苗种投放。时间每年的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时,天然野生泥鳅苗种被大量捕捞上市,这时的泥鳅价格在一年当中最便宜,要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及时收购。人工苗种在水稻返青后投放。

品种选择本地泥鳅有几个常见品种,针对韩国市场应该选择大鳞副泥鳅进 1

行养殖,大鳞副泥鳅就是黄板鳅、扁鳅。养殖真泥鳅可供应国内市场,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

规格选择同一田块应该选择规格一致的泥鳅苗种,这样便于日后的管理。用泥鳅筛非常方便就可以把泥鳅按规格分开。

泥鳅体质的选择要求泥鳅体表光滑,色泽正常,无病斑,无畸形,肥满。除去烂头、烂嘴、白斑、红斑、抽筋、肚皮上翻、游动无力、容易被捕捉的泥鳅。

具体操作方法:把泥鳅放置在泥鳅专用筐中,用水激的方法刺激泥鳅,泥鳅就会上下钻动,健康的泥鳅会钻到下面,体弱无力者在上面,其他小鱼小虾、杂质也会在上面,这时用小盆在泥鳅表层把不健康泥鳅和杂质舀去就可以了,剩下的泥鳅再次进行人工挑选即可。

投放量收购的野生苗种每亩投放75-100公斤,投放规格为体长5厘米的人工苗种每亩4万尾,40公斤左右。

泥鳅苗种的运输用泥鳅专用箱运输,每只箱子存放泥鳅苗种10公斤,加水8-10公斤,用板车送到稻田。路程较远的要求降温运输,确保泥鳅成活。

6、泥鳅苗种的消毒。经过人工的挑选后,要及时进行消毒,药物一般选择高效低毒消毒剂,用聚维酮碘较为安全,10%聚维酮碘溶液用0.35ppm的药液中消毒5分钟后及时下塘。

7、日常管理。巡塘投放的第二天开始,就要沿稻田四周查看,及时捞取病死泥鳅,防止其腐烂影响稻田水质,传染病害。以后每天坚持巡塘,注意泥鳅的活动、摄食等情况,观察防逃网外有无泥鳅外逃,发现有要及时检查、修复防逃网;根据剩饵情况调整下次投饵量。

消毒第三天就要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0%的聚维酮碘溶液时,浓度取

0.25ppm,使用强氯精其浓度为0.35ppm,两种药物也可交替使用,其效果更好,一天一次,一般三天一个疗程。

投喂投放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投喂,每亩水面每天投喂一次,用料1-2公斤即可,时间: 18:00。经过7-10天驯化,泥鳅基本都能稻水沟里进摄食时,加大饲料量,1一2小时后没有剩余为准。饲料用泥鳅专用全价饲料,也可自己配制。稻田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可以不投饵也能有一定的产量。

8、稻田的管理。按照一般的管理方法即可,在施肥时注意要少量多次进行,不能对泥鳅造成伤害,施肥原则:重施基肥,少施追肥。每次追肥用量为:尿素10公斤以下,过磷酸钙12公斤以下。水稻用要应该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为了防止伤害泥鳅,采取分片施药的办法进行。

通过3-4个月的精心饲养,泥鳅已经达到上市规格,在天气转凉之前及时起捕出售。起捕工具主要是地笼网,使用地笼起捕时应注意水温的变化,水温20℃以上起捕率较高,15-20℃时起捕率一般达95%,在水温10℃以下时起捕率只有30%左右。建议尽早起捕,根据市场行情出售,也可以暂养到冬季再出售。

第五篇:旺苍县千亩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生态养殖项目 (21)

旺苍县千亩道地中药材种植 示范基地建设及生态养殖项目

编制单位:广元市金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旺苍县千亩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生态养殖项目

二、建设地点:旺苍县英萃镇

三、建设时间: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

四、项目实施单位:广元市金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土地改造3000亩,新建通村(基地)公路10KM,主要种植天麻200亩、党参400亩、黄柏2000亩、附子400亩;新建生态养殖小区3000㎡,主要养殖羊、猪、鸡等家禽;林下配套种植魔芋等农副产品。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63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

旺苍县千亩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

生态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十二五”规划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畜牧业工作要点>的通知》(农办牧〔2014〕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北部山区地广人稀,农民无直接经济来源,且均为留守老人等特点,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建设选址旺苍县英萃镇雄鹰村。其基本概况是: 1.项目实施地英萃镇中坪组区域面积9000余亩,人口200人,该地农户主要以种传统农作物(玉米、马铃薯)为主,无直接经济作物,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因此,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彻底脱贫致富,有赖于该项目的实施。

2.该地气候温和属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年差大,月差小,四季分明,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16.2℃,年均日照1352.52小时,年均雨量1142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

3.该地地广人稀,加之辖区可利用土地面积大,无污染源,被列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为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提供了天然优势。

二、建设目标及任务

2014年建成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种子及种苗繁殖基地1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种植中药材面积10000亩,同时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建立健全育苗--管理--技术服务--回收(销售)配套机制和保收保销服务,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农户脱贫致富。2015年初,新建生态养殖小区3000㎡,建成年出栏率800头羊圈1000㎡,年出栏率500头猪圈1000㎡,年出栏率10000只鸡圈1000㎡;扩建牧区5000亩,实行放养式的生态养殖(无饲料、添加剂)模式,培育出“会攀岩的羊、会跑操的猪、会上树的鸡”的特色品种。力争到2017年中药材种植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生态养殖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

三、农户种植保障措施

公司实行“育苗--管理--技术服务--回收(销售)”配套机制和保收保销服务,为了免除产品无市场的后顾之忧,公司将农户的产品全部回收。既能降低种植风险,又确保种植农户增加收入。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1.气候条件优越。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16.2℃,年均日照1352.52小时,年均雨量1142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符合中药材种植气候条件,且种植出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高于其他地区。

2.辖区空间优势。该辖区面积9000平方米,人口200人,95%以上土地闲臵,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不仅能充分利用闲臵土地,还可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生态循环利用。生态小区的建设,可以将生态农用肥直接利用于中药材的种植,实现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之间的循环利用。

4.公共服务力强。通过基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户出行 难问题,还解决了当地劳动力的就地务工,使得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有人照顾,同时还可拉动地方运输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到2017年建成以天麻、黄柏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实现天麻年产量200吨,年产值400万元;黄柏10年产量3300吨,产值6600万元;附子年产量400吨,年产值320万元;党参年产量30吨,年产值270万元;生态养殖小区圈舍3000㎡,牧区5000亩,实现黄羊年出栏率1000头,年产值200万元;鸡年出栏率20000只,年产值2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为更好更快带动北部山区农民脱平致富,并将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辐射至周边乡镇,我公司将成立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司实行“免费提供种苗(种羊)+技术指导+行保价回收”机制,提高种养殖户积极性,从而解决种养殖户后顾之忧。

黄羊:成立黄羊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外出务工人员100 人,通过培育养殖大户和扶持小养殖户,实现年出栏率20000头。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人均增收50000元以上。

黄柏:黄柏种植1000亩,成立黄柏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由于黄柏成材投产期长达10年,可在幼苗期(1--2年)套种魔芋,成林期(3--5年)林下养殖家禽(鸡、猪)等,成材期(6--10年)林下养殖黄羊,做到一举多得。可解决外出务工 人员1000 人,黄柏10年亩收入6.6万元;魔芋亩产量1吨;亩收入4000元,家禽年收入2000元,实现总产值7.8亿。

天麻:成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解决外出务工人员100人,实现年亩产量250 吨,实现年产值500万元,人均年收入50000元以上。

种养殖基地: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人均年纯收入40000元以上。

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北部山区农民找到了脱平致富的出路,更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找回了心灵寄托。

(三)生态效益

通过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可将生态养殖小区的农用肥直接用于中药材的种植,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使土地酸碱达到平衡,还真正做到了土地无药物残留。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保护了贫困山区的生态环境,还为贫困地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出路。

下载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生态养殖扶贫模式探索实践汇报材料正稿

    XX县生态养殖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XX县自2008年被列为全省33个国家科技扶贫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重点县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