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法学院校友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校友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2月28日,庆祝北京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人大法学院院长韩教授、海淀区律协会长张律师、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人大法学院史教授、北京李晓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律师到会祝贺并致贺词。
陈律师做了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十年工作总结,并宣布了新的专家顾问名单。会上,张栩月小朋友代表38位中小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坐公共交通上下学;人大法学院经济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海放教授发出倡议“依法治霾”;科学家代表白彤霞老师发出倡议“加强科研、绿色生活”;爱故乡促进会秘书长黄志友倡议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归农创业;北京雄才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亮倡议北京周边农村燃烧清洁煤。
会议并举行了庄严的授剑仪式:韩院长、张会长、史教授、刘老师、陈律师分别向五位倡议者授“抗击雾霾越王剑”。
会议的第三单元研讨环节,煤科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战略研究所任所长和环保部环评司丰研究员分别谈了清洁燃煤技术和雾霾问题。
陈律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校友,2003级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知名公益律师,积极探索民间公益律师和公益诉讼之路,长期从事环境和动物保护、小区业主维权、教育医疗、劳工保护等公益诉讼,2009年入选LAW FIRM 50:中国十大公益律师。
第二篇: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人大法学》报社成立于2005年6月1日,迄今已走过十度春秋,出版了164期报纸。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法学》报纸已经成为人大法学院对外宣传、联络校友、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为学院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学院、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报社的历届骨干成员中,有的成为了法官、检察官,有的任职外企,有的走进了律所,有的与媒体结缘。但是他们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在《人大法学》相伴奋斗的经历,这经历镌刻进了血液,将他们与《人大法学》报社、与法学院、与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午2点半,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到场的领导、老师与校友代表。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报纸十年的成就,以及各位返校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并邀请校友参加今年学院6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人大法学》报社为本次创刊十周年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在视频中,《人大法学》报纸走过的十年历程,历届编辑队伍中大家熟悉的面孔,编辑同学们挑灯夜战的编前会,报社同学亲如一家的友情,都让大家无比感慨和动容。
观看视频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致辞发言。她首先对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回到母校参加活动表示感谢和欢迎。她首先对《人大法学》报社取得的成绩作出肯定:《人大法学》创刊十年,尽管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十年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学院的院报坚持十年难能可贵。对于《人大法学》报社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林嘉老师总结了以下原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其作为外界了解学院的媒介,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他表示,作为校友,自己很希望可以为学校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人大法学》报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联络校友与学校的平台。
已留校任教的熊丙万老师认为,《人大法学》报纸在创刊后不久,就寄往各个兄弟院校,引领了不同的法学院创办院报的风尚。编辑们通过上课时间和工作时间,一起熬夜、一起进步,收获了友情,也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任职于《人民日报》的吴秋余校友,从媒体角度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在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工作的鲁岳松校友说,在报社工作期间,每两周报社成员就要一起熬夜,大家都十分珍视这段经历、这段友谊。《人大法学》人都对彼此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亲切感,一代代的报社人就像血缘相连的家人一样。对于报纸的建议,校友认为观点评论部分,最大的困难是区分观点代表报纸还是个人,而且编辑同学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可能水平有限,所以应当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打造更好的深度报道。
随后,其他校园学生媒体代表也对《人大法学》创刊表达了祝贺之情,《青年人大》代表同学认为,鉴于人大法学院的优势资源,《人大法学》应以学术性为一个亮点,做一份学术的报纸。同时,微信的传播也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开展相关计划。《新闻周报》代表同学也认为,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期望看到人大法学作出新媒体平台,厚积薄发,同时也希望法学院和新闻学院进行互补交流,共同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生张炜雄说,他现在正在人民日报社微博部实习,有一个很大的感悟是新媒体的受众面更广。如果发展《人大法学》的新媒体平台,可以考虑从法学院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分享等方面入手,而且近期论文、观点都可以用新媒体的语言进行梳理和改编。
来自《检察日报》的靳丽君校友一直关注《人大法学》,她认为,有条件的话,学院可以组织采编团队去相关宣传部门实习,从实践的角度全面了解采编、总稿等知识,在就业时也会是宝贵的实习经历。写报纸文章时可以邀请老师、同学约稿,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报纸可以增加针对学生的就业和毕业的专版,丰富内容,吸引读者。
由于座谈会时间所限,并不是到场的每位校友都有机会发言。但这些校友用自己的行动和关注表达了他们对《人大法学》的感情,他们是:就职于NEC中国有限公司法务部的杨莹校友、就职于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的李荧校友、就职于中直管理局的张秋实校友、就职于北京市
第三篇: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
动成功举办
6月10日上午,法学院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法学院601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牵手十年 共同成长”为主题,旨在总结回顾2004级法硕毕业生毕业十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历程,凝聚校友感情,促进共同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法学院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龙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芳老师、教师代表徐教授、王副教授、校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老师出席座谈会。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1996级法律硕士校友,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2001级法律硕士校友应邀也参加座谈会。来自新加坡、香港地区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10余名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生和家属参加了返校聚会活动。
返校座谈会由龙教授和2004级法律硕士1班班长赵玉港共同主持。
在学院领导和老师致辞环节,阎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向返校校友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在服务校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韩院长代表法学院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及其家属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精心制作的通讯录做了精彩点评,并对校友们及其家属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温馨的祝福。韩院长寄语校友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满人大法学院毕业生的责任感,并用健康、自信、快乐、宽容四个词祝福校友。
王老师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指导2004级法律硕士学生的回忆,也向校友们送上了祝福。
法硕校友会代表王立君和肖宝兴在讲话时,祝贺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的顺利举行,并结合自己在法学院的求学经历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对学院和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们送出了诚挚的祝福。
在校友代表发言环节,来自广州的胡丽萍,新加坡的邹阿源,北京的范围、梁雪峰、曹颖,贵州的蒋炜分别发言。在发言中,他们情深意切地回顾了在法学院学习的经历,感谢法学院对自己的教育和各位老师的教诲。他们表示,在法学院学习的两年是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在法学院不仅学习到了法律知识,还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谛,学到了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作风。所有这些,都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家,不管身在何地、身居何位,都不会忘记法学院的培养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座谈会上,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向学院发展基金进行了捐赠,以感恩学院的培养,为学院科研教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学院领导、老师和参加返校活动的校友及其家属在明德法学楼前合影留念。
页 共 2 页
第四篇:“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人
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6月29-30日,“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和法国奥弗涅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获得法国驻华大使馆资助。来自法国奥尔良大学、奥弗涅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东华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国家文物局和上海文物局等中法两国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王云霞教授、肖建国教授、石佳友副教授、竺效副教授等相关专业的老师以及数名硕士生、博士生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教授、法国奥弗涅大学法学院院长弗洛朗•卡尼尔(Florent Garnier)教授、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德瓦利(Guillaume Delvallée)先生分别致辞,对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嘉宾们在致辞中谈到,中法两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彼此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是两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次学术交流将有利于中法文化遗产法学者、遗产管理者之间的合作,进而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9月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联合主办的“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与合作单位加强合作,聚集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研究探索食品安全治理途径和方法的具体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为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加快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整合校内各学院,并与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环保部等所属的科研机构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与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司法解释研讨会议,是对我们的支持与信任。希望与会各位教授,以问题为导向,对司法解释的完善提供学术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冯副庭长在讲话中表示,最高法院与高校专家学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多法学理论问题都得到高校学者的支持,人民大学等高校在法学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很多方面对法院工作支持。食品安全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惩罚侵权者是非常必要的。司法解释建议稿涉及食药安全案件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涉及很多法学理论,希望学者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