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5 03: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

第一篇: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

土地整治规划

名词

1.土地整治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或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2.农用地整理

在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活动。4.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对低效利用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改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进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5.土地复垦

对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政治措施,使其恢复可利用状态的活动。6.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整治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还剩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7.土地整治潜力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对低效的城镇工况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起来农用地面积和节约的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质量提高的程度。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政治活动。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土地复垦和调整利用,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不扩大,布局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

第二篇:某县土地整治规划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编制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和《某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1]12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中省关于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进一步围绕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合理确定全县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活动,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关系,为土地整治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某县土地整治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结合全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稳妥实施移民搬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做到省、县、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编制某县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依据:

1、《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政策文件。

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某省土地整治规划》、县级以上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

3、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关于推进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方案》、《某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1]129号)和其他涉及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策、规定。

4、省政府批准的《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三、规划编制目标和任务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 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以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确保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客观评价上一轮全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 全面总结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已实施的重大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二)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按照我县自然区域的特点,分别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以及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三)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与移民搬迁、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四)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 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和重点区域范围和项目区。

(五)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一业带三化、实现四个新突破”发展战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移民搬迁整治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六)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七)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规划期限及重点

(一)规划期限

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二)规划重点

1、认真实施省、地确定在我县范围的农田整治重大工程; 依据《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2、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以移民搬迁为突破口,以土地整治项目为牵引,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整治;加强集约化经营特色农业基地的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3、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做好矿山用地整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五、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配套规划,是今后经济发展用地落实占补平衡的政策依据。根据时间安排,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六个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9月20日-10月31日)。

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经费,考察学习先进地区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收集相关规划编制的文件、规程和标准,切实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创造良好的规划编制工作范围。

(二)落实编制队伍和资料收集(2011年11月1日-12月15日)。

按照省厅要求,考察和落实规划编制作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收集与规划相关的有关资料数据,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资料。

(三)补充调查和专题研究(2012年12月16日-1月15日)。

按照规划编制规程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开展补充调查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等专题。

(四)编制规划成果(2012年1月16日-2月30日)。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数据库等其它规划成果。

(五)规划成果评审论证听证(2012年3月1日-3月30日)。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查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完善规划成果,组织规划成果听证。

(六)规划成果审查上报(2012年4月16日-4月30日)。

土地整治规划成果论证修改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完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六、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规划附件等组成。

(一)规划文本:《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二)规划说明:《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

(三)规划图件。包括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土地整治规划图,以及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增减挂钩等规划专题图。以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一致。

(四)规划附件。包括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评审论证材料等。

(五)规划数据库。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拟成立某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牧科技局、县环保林业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县扶贫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并指派一名同志作为工作联络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并审定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成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事务,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落实规划工作编制人员,解决编制中的技术问题,组织规划评审,开展完成县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二)经费保障。

根据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要求,本次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国土部门按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解决。

第三篇:土地整治规划文本要点

规划文本是规划决策结果的表达,是规划实施的法定依据。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前言:规划目的、任务、依据,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等;

b)规划背景: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上轮规划

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价,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等; c)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各类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及

分级等;

d)规划战略与目标:土地整治战略、总体目标、主要调控指标、区县土地

整治安排,规划期内应遵循的基本政策导向等;

e)市域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战略分区与布局、基本农田建设与农地整

治、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安排、土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土地整治基础支撑体系构建等;

f)中心城区土地整治安排:农地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城乡空间统筹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以及土地集约利用与空间储备等; g)重点工程及示范项目安排:分别阐明市级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类型、范围、规模等;

h)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土地整治的投资规模、筹资能力及渠道; i)近期规划:近期土地整治内容及要点;

j)规划实施影响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及环境影

响;

k)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实施规划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措

施;

l)文本附表。要求参见附录E。

第四篇:常州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6-2020年)

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分局 二〇一八年二月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形势.........................................................4

第一节 区域概况........................................................................4 第二节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5 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7 第四节 “十三五”土地整治形势与要求..............................10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12

第一节 规划原则......................................................................12 第二节 规划依据......................................................................13 第二节 土地整治目标..............................................................17

第四章

土地整治任务安排...................................................21

第一节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1 第二节 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22 第三节 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23 第四节

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6 第五节 加快实施土地复垦......................................................27 第六节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28 第七节 探索土地生态整治......................................................29

第五章

土地整治项目安排...................................................32

第一节 农用地整理项目..........................................................32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33

II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三节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34 第四节 土地复垦项目..............................................................35 第五节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36 第六节 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项目..................................37

第六章

投资分析和效益评价...............................................39

第一节 资金平衡......................................................................39 第二节 资金筹措......................................................................39 第三节 规划效益评价..............................................................40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2

第一节 行政保障措施..............................................................42 第二节 经济保障措施..............................................................43 第三节 技术保障措施..............................................................45

第八章

附则............................................................................47 附 表..........................................................................................48 附 图..........................................................................................48

III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39号)、《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全区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明武进区土地整治战略,统筹安排农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各类土地整治活动,重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项目,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全面、深入、有序开展。

第二条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布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明确新时代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国土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推进废弃、退化、污染、损毁土地的治理、改良和修复,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央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三块地”试点改革工作要求,立足常州市武进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以保障和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明晰宅基地权属,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激活闲置宅基地资源,逐步健全完善“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具有江苏特点、武进特色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条 规划任务

科学评价上一轮规划,总结成效和问题,突出规划编制实施的对策意见;在市级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调查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基本农田整理条件;提出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布局和时序;进行土地整治资金供需分析和效益评价;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轮规划范围为常州市武进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桥镇、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嘉泽镇、湟里镇、经发区、高新区、戚墅堰街道、丁堰街道、潞城街道等16个镇(街道)和太湖、滆湖,总面积1065.26平方公里。

第五条 规划期限

本轮土地整治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形势

第一节 区域概况

第六条 地理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濒太湖,衔滆湖,东邻江阴、无锡,南接宜兴,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常州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平原西北部,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中心区域。是常州城区“一体两翼”布局的南翼,将成为常州市南部主城区,在承接“苏锡常”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经济圈产业转移、现代物流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七条 自然条件

武进区位于亚热带北缘,光温适宜,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植物资源丰富,东部雪堰、潘家低山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和桃、梨、葡萄等水果。有滆湖、阳湖、宋剑湖等自然湖泊,河港汊荡纵横交错,淡水鱼业资源丰富,适宜于鱼、蟹、虾、蚌等水产养殖。矿产资源主要在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新安等地的白泥、紫砂、陶土等。

第八条 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0亿元,年均增长8.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75万元,年均增长7.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38亿,年均增长8.00%,其中税收收入1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971.53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72亿元。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蝉联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一名;先后获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区)第一名等桂冠。

武进区是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承担着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等重大改革任务。

第二节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第九条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武进区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武进区土地总面积为106526.4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1913.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96%;园地面积为4241.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8%;林地面积为1050.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9%;草地面积为132.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30487.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6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6563.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1629.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69%;其他土地面积为508.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8%。

第十条 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武进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土地开发利用历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土地利用类型。地类结构类型多样,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武进区农用地面积接近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其中耕地的比重超过2/3,园地、林地的比重较小,没有牧草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减少速度加快,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建设用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比重超过1/3,用地效率普遍较低,也表明城镇化潜力较大。本轮规划期间,建设用地面积不断上升,特别是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迅速。

其他土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但绝大部分是水域,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开发成本不断攀升。

(二)交通区位优越,交通用地增长迅速

武进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区域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快速化路网构建,基本形成 “畅通、安全、高效、和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道路建设。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

受传统农村格局的影响,目前武进区存在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程度偏低,而这些居民点通常是在耕地周围散布,使得武进区的耕地布局比较“破碎”。2015年末武进区农村居民点规模为12536.2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9%,人均农村建设用地188m2,远低于国家标准145 m2/人。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整理潜力较大。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武进区开发历史悠久,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武进区可开发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水面等水域,但大部分水域是生态保护区,宜耕资源有限。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村庄用地数量较大,布局分散,人均用地超标;独立工矿用地中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分布过散,容积率低,土地产出效益有待提高。

(三)农用地的环境质量有恶化趋势

随着工业进程加快和城市不断扩张,农用地逐年减少,土地的生产功能不断削弱,农用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土地的立体开发、综合生产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十二条 上轮规划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自2011年以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全区补充耕地988.09公顷,确保武进区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田间路网和生态防护林体系,提高耕地质量。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通过土地整治,以生物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耕作层质量,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农村道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搬迁村庄,新修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至2015年底,全区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15126.67公顷。

(二)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城乡融合

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整治,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武进区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为引擎,积极开展建设用地整治活动。截至2015年,武进区整治农村建设用地632.21公顷,新增耕地595.17公顷。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通过村庄整治,改变了农村散、乱、差的面貌。土地整治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控制土地沙化、盐碱化,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态涵养能力;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突显了耕地在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保障了粮食生产。

第十三条 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与农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规划期内,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任务的落实。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难度不断加大

武进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起步较早,挂钩复垦区主要为废弃工矿、废弃宅基地以及部分拆迁成本较低的村庄用地。随着建设用地整理的推进,易整理复垦的建设用地日益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复垦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与相关规划协调难度较大

土地整治涵盖范围广,涉及农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多种类型,但其中涉及部门协调和资金整合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土地整治规划与农田整治、水利建设、村庄建设等相关项目布局衔接和资金整合仍有待加强。

(四)土地综合整治机制有待完善

土地综合整治受以往单一类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惯性制约以及当前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约束,对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土地综合整治如何实施不清晰,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机制,如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实施要求、竣工验收、与相关部门的衔接等机制不健全,导致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动力不足。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四节 “十三五”土地整治形势与要求

第十四条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力度

“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将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抓手,继续抓好基本农田示范区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重点向粮食主产区、粮食后备产区倾斜,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生产能力稳定、质量优良、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基础。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努力补充优质耕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第十五条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补充耕地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补充耕地方式,着力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以补充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任务,注重改造水田,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历史形成的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纳入土地整治范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第十六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用地效率和优化用地布局

“十三五”时期武进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合理布局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新常态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土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倒逼土地供应由增强扩张为主转为存量、增量并重。为适应与引导经济调整转型升级,转变土地利用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模式和方式,需要通过土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十七条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

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优化镇村建设用地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加快零星分散宅基地腾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的原则,鼓励农户退出多余宅基地,加快宅基地流转,有条件的优先复垦为耕地。

第十八条 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土地整治投入

在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治,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合理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开垦费标准,提高占用优质耕地的成本;统筹各部门资金,充分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积极创新实施方式,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投工投劳,加大土地整治资金和人力投入,获取合理的土地收益。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规划原则

第十九条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细化和落实《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的各类土地整治活动,重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项目,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第二十条 因地制宜,注重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以武进区全域土地为规划对象,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新期待,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结合武进区实际,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第二十一条 立足生态,合理布局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对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提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生态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二十二条 加强协调,相互衔接

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协调;加强与《常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常州市城乡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第二十三条 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与专家意见,做好土地整治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特别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第二节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

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

9、《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6号);

10、《农田水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9号);

11、《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

12、《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

1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中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

14、《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正);

18、《统计年鉴》(2015年)。

(二)政策性文件

1、《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4、《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99号);

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

7、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8、《国土资源部全国工商联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国土资源领域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100号);

9、《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

10、《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

1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

1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151号);

1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

14、《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

15、《国土资源部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规〔2016〕8号);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16、《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

17、《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2号);

18、《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1〕52号);

19、《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68号);

20、《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39号);

2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苏国土资发〔2017〕412号);

22、《关于深化统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50号)。

(三)技术规范

1、《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5-2013);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3、《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4、《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

5、《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四)相关规划

1、《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3、《常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4、《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常州市武进区2017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更新工作报告》;

6、《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2017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利用实施规划》;

7、《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

8、《常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6-2018年)项目中标公告》;

9、常州市武进区镇村布局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

第二节 土地整治目标

第二十四条 总体目标

以建设“强富美高”新武进为核心,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打造创新转型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区的建设目标,坚持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快全区土地整治步伐,遵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导向,落实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及指引;坚持以保护耕地资源为基本出发点,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合理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安排土地整治实施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土地复垦整治工程,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推进全区城乡融合战略目标的实现;坚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挖掘土地整治潜力,积极实施碧水工程,引导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相互协调,促进“人、产、城”相互融合,为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和“强、富、美、高”的新武进提供规划支撑。

第二十五条 调控指标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常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和《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提效工程的意见》(常国土资发〔2017〕151号),确定整治目标。

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909.91公顷,其中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151.91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758.00公顷公顷。

(1)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十二五”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武进区确保建成总面积22260.00公顷(33.39万亩),确保建设规模7133.33公顷(10.70万亩);力争建成总面积23186.67公顷(34.78万亩),力争建设规模8060.00公顷(12.09万亩)。经整治后的耕地质量提高1个等别,粮食产能不断增加,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2)农用地整理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包括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通过提高农田耕地质量,使整治的农田质量有提高,环境有改善;耕地质量有提升,耕地产能提高10%左右,农用地利用效率提高一个等级。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展农用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规划期内补充耕地1105.00公顷。

(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期内整理农村建设用地补充耕地688.00公顷。

(4)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规划期内,整治城镇低效建设用地686.67公顷,加大旧城镇、旧工矿、“城中村”的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5)土地复垦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土地修复和土地生态建设。生产建设活动新毁损土地全面复垦,自然灾害毁损土地及时复垦,大力推进历史遗留毁损土地复垦。规划期内,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规划期内补充耕地70.00公顷。

(6)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内陆滩涂等后备土地资源,补充有效耕地面积46.91公顷。

(7)生态安全目标

积极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四章

土地整治任务安排

第一节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二十六条 加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坚持以“治水、改土、整田”为基本内容,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为重点,以实施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及灌区项目等为抓手,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加强灌排设施保障,全面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期内,根据上级下达指标,有针对性的采取田块平整、渠网配套、路网建设、培肥地力等措施,稳步提高耕地质量,至2020年武进区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面积22260.00公顷,十三五期间确保建设7133.33公顷的优质、抗旱防涝、保护生态、效率高、高产稳产、集中连片、成规模的高标准农田。

第二十七条 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布局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调整优化农田结构布局,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农田格局。按照“控制规模、明确条件、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要求,选择土地管理基础较好、具备一定复垦潜力的地区作为试点,开展零散基本农田归并整合,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田的集中连片程度。生态条件较好的传统农区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耕地的生产功能,使之成为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城市近郊区要加强基本菜地的建设和保护,强化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农田景观与生态功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生态脆弱区要以提高耕地生态功能为主,建成集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特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永久基本农田。

第二十八条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城乡融合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提高田间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增强农田抗灾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有序推进水浇地、旱地改造工程,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资源利用。规划期间,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水浇地、旱地改造,增加水田规模616.10公顷,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第二节 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

第二十九条 全面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台,以耕地和其他农用地整理为主,加大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培肥地力,完善田间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规划期间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1105.00公顷。

第三十条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产能提升

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要求,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全面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依据耕地质量等级等别调查与评定技术规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范、标准和成果,健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制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实施旱改水工程,完善排灌沟渠网络,建设旱涝保收农田;推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稳步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经整治的耕地应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定期更新和动态监管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评价与监测。强化新增耕地监管,确保有效利用,防止撂荒抛荒。

第三十一条 推进其他农用地整理

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整理。积极开展中低产园地整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园地集约利用、规模生产,发展特色品种、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提高园地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滩地发展经济作物,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发展绿色产业,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养殖水面综合整治,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多种经营。

第三节 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

第三十二条 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施农村土地精细化整治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据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精细化整治,结合常州市武进区“三块地”改革试点,规范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宅基地腾退,鼓励农户退出多余宅基地,加快农村宅基地流转,将零星分散宅基地、低效产业用地、环保未达标企业用地等农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村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整治为农用地,有条件优先复垦为耕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逐步推进分散村庄的适度集中归并,重点发展中心村,逐步撤并自然村,适时拆除空心村。规划期内,全区整理农村建设用地补充耕地688.00公顷,形成等级职能结构协调有序、空间布局合理的村庄体系。

第三十三条 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全面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等,按照《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统筹安排增减挂钩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推动城乡土地要素合理配置和平等交换,促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在增减挂钩选点布局、住房建设、补偿安置、收益分配等方面,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收益权和监督权。严格挂钩监督管理,确保及时拆旧复垦还耕,保证增减挂钩实施后建设用地面积不扩大,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

第三十四条 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

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探索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做好与村镇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村庄居民点建设工程,按照“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分类引导,加快规划保留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村庄撤并,有序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用地,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第三十五条 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坚持乡村风貌保护,加强村庄风貌设计,加强人文历史景观、地质遗存等保护,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按照省委省政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的要求,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结合不同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等不同类型村庄特点,保护山水基底、历史肌理、空间形态,做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美丽乡村”规划,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作用,既挖掘潜力、节约集约,又尊重民意、顺应民愿。积极推进雪堰镇城西回民村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规划,加快推动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的宅基地改革示范村创建工作,注重保护历史街区,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保护特色建筑,延续历史文脉。鼓励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事业、“一古一今一生态”的生态环境空间和休闲生态旅游业,提升城市品质。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四节

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第三十六条 有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坚持节约优先战略,有序推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对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旧工厂、老工业区进行改造开发,加大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属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产出效益低的,未达到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存量建设用地的整治利用。规划期内,组织开展城镇存量建设用地调查摸清城镇低效用地的现状和开发潜力,开发城镇低效建设用地686.67公顷。

第三十七条 努力促进各类低效用地增产提效

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增加产业用地有效供给,依据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武进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城乡建设和产业布局规划等要求,结合低效用地现状、开发成本和难易程度来确定再开发总体用地规模、布局及规划控制引导等,在满足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配套设施用地前提下,通过实施本规划,实现武进区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增加,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九条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管理,遏制“城中村”现象的扩大。将“城中村”各项管理纳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体系,推进规划区内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的一体化,促进现有东头村、焦家村片区、劳动巷片区等“城中村”片区的改造,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城中村”土地整治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镇、新农村建设样板区、城市休闲后花园。

第三十九条 重点针对低效产业用地、旧城镇、城中村

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发挥土地级差收益,在优化土地结构布局同时,有效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规划立法,细化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和多元监督,充分保障村民权益;突出政府和市场互动、民生与发展相融、近期与长远统一,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加快实施土地复垦

第四十条 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促进耕地保护和环境治理恢复,拓展建设用地空间。规划至2020年,全区复垦工矿废弃地补充耕地70.00公顷。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和要求,确保数量、质量有提高;明晰产权,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 积极推进生产建设新增损毁土地复垦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划定责任主体,坚持土地复垦和生产建设相结合,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在生产工艺、建设方案中落实土地复垦各项要求。对于生产或建设周期长的项目,需制定分期复垦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复垦范围、利用方向等,实现“边生产,边复垦”,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定的复垦任务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或建设项目总投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除尘降噪和综合防治,推进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加强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新损毁土地的复垦,加强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损毁面积,降低损毁程度。

第四十二条 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

根据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情况,开展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评价,对损毁土地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复垦灾毁土地,减少因自然灾害损毁而流失的耕地数量。对灾毁程度较轻的土地,鼓励受灾农户和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结合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灾毁土地因地制宜的实施复垦。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加强退化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衰退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的区域,推进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第六节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第四十三条 科学合理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开发调查评价,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土地开发的用途和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适宜开发利用的地块,采取先进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通过土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地平整与改造、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田间道路、营造防护林等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逐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内,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补充耕地46.91公顷。

第四十四条 合理进行滩涂围垦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陆地与海洋统筹、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协调,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坚持围堤防洪排涝设计标准,确保围堤和围区安全;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管理,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注重河口开发利用与保护协调;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产业项目环境准入标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十五条 促进开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规范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协调相关部门规划,遵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加强土地开发调查评价,深化土地开发的经济、技术、生态可行性研究。切实做好开发土地的后续管理,确保被开发土地得到持续有效利用,达到保护环境目的,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七节 探索土地生态整治

第四十六条 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体系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建设生态国土。切实保护山体、成片林地、饮用水源地、河流等重要生态用地,形成基本的国土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生态屏障,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鼓励建设用地穿插式布局,构建城乡绿色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形成滆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滆湖重要湿地、太湖重要保护区、横山生态公益林、淹城森林公园、宋剑湖湿地公园、滆湖重要渔业水域和新孟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第四十七条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武进区划分出4类生态功能区。生态控制区主要分布在环滆湖、环太湖、大部分河流沿岸、横山-舜山山系、竺山-鹁鸪山山系、主要道路两侧和城市大型绿地等区域。该区域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活动;生态协调区主要分布在滆湖以东和东北部各镇周边区域。该区域原则上限制城镇建设活动,允许有条件的建设开发;引导建设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区域和各镇区外围区域。该区域原则上允许城镇建设活动,但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防止透支环境容量的行为出现;生态改进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各镇已建成的区域。该区域以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为主,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推进历史文化、水乡城镇的保护与整治。

第四十八条 加强农田生态防护和建设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加强农田生态设施建设,增强农田生态服务功能。鼓励城市组团式发展,促进组团间农田和绿色隔离带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优化农田生态系统,发挥农田的基础生态作用。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四十九条 开展土地生态环境整治示范建设

贯彻保护环境国策,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针对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和土地生态衰退严重的区域,结合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湿,实施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遏制土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五章

土地整治项目安排

第一节 农用地整理项目

第五十条 农用地整理项目(含高标准农田项目)安排

依托于农用地整理项目,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规划期内有条件的农用地整理项目均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整理。全区规划实施农用地整理项目(含高标准农田项目)262个,预计可补充耕地1218.82公顷。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个,建设规模7146.08公顷,可补充耕地107.19公顷。主要集中在横山桥镇、洛阳镇、前黄镇、雪堰镇;占补平衡类项目244个,项目规模为1307.80公顷,主要集中在前黄镇、横山桥镇、礼嘉镇、横林镇等;涉及园地整理项目29.85公顷。

第五十一条 建设内容和要求

通过农用地整理,科学合理开展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措施,建设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高标准田块,完善田间路、生产路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配套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田间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通过农业生物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耕地产出效能;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善管理条件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

第五十二条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安排

根据武进区各乡镇社会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各乡镇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主要集中在前黄镇、礼嘉镇、横林镇、横山桥镇等。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形式,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214个,建设规模1213.28公顷,预计新增耕地规模679.44公顷。

第五十三条 建设内容和要求

通过对农村宅基地、村落空闲地、低效用地以及村落中的废弃土地等进行有效整理,对零散住户向中心村、重点村迁移,对不集中的产业进行集聚布局,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

第五十四条 加快实施农村土地精细化整治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据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精细化整治,结合常州市武进区“三块地”改革试点,规范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宅基地腾退,鼓励农户退出多余宅基地,加快农村宅基地流转,将零星分散宅基地、低效产业用地、环保未达标企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整治为农用地,有条件优先复垦为耕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逐步推进分散村庄的适度集中归并,重点发展中心村,逐步撤并自然村,适时拆除空心村。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三节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

第五十五条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安排

武进区以建设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百姓富裕、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加快发展形成“两城、二区、三片”的城镇工矿用地空间格局。“两城”加快退二进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科教文化区、新型工业区、商贸服务区、生态居住区、观光休闲区。“二区”中经发区走生态化开发之路,重点发展清洁工业、创意产业、生态休闲产业,定位为苏南知名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及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示范区;高新区以“集聚、集约、创新、开放、生态”为标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定位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长三角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三片”重点发展横山工业园和遥观洛阳新材料产业园,并以横山生态公益林带动旅游发展;环太湖湾旅游度假发展片包括雪堰镇,重点发展太湖湾旅游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相应发展无污染的旅游配套产业;西部城镇发展片包括嘉泽镇和湟里镇,并借助即将启动的苏澳合作产业园,进一步接受经发区辐射,规划期间,重点发展传统农业经济,以及花木、机械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特色旅游业。规划期内武进区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整理项目345个,项目规模1160.16公顷。

第五十六条 建设内容和要求

规划期内,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统筹,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政策等相关规划充分协调衔接的前提下,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34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原则,明确目标任务、性质用途、规模布局,合理确定实施时序,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用地,统筹城市功能再造、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传承等,引导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稳步增加生态用地,提升旧城镇的集约用地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

第五十七条 再开发方式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升城镇建设用地效益为目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采取规范存量储备土地再开发、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与市场主体再开发和积极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三种开发方式;开发过程中鼓励企业自主升级改造、实行工业用地置换、利用旧厂房发展服务业、推行新增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引导和规范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调动其参与改造开发的积极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参与改造开发的,履行公共性、公益性义务的,给予适当政策奖励。

第四节 土地复垦项目

第五十八条 土地复垦项目安排

针对废弃工矿用地和废弃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进行整治,该整治工程是武进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国土整治、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规划期内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31个,总建设规模145.98公顷,预计新增耕地规模78.83公顷。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五十九条 建设内容和要求

以生产建设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为主,全面复垦生产建设新损毁土地,分期复垦历史遗留生产建设损毁土地,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创新工矿废弃地整治利用新机制。开展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综合利用、农业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景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复垦后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支持土地复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制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加强土地复垦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土地复垦的水平。

第五节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

第六十条 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安排

武进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主要是内陆滩涂和废弃的河流水面开发,重点集中在横林镇、湟里镇和嘉泽镇,规划期内安排开发项目44个,项目开发规模57.70公顷,可补充耕地46.91公顷。

第六十一条 建设内容和要求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避开生态脆弱区、生态退耕区和水土流失区等,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剥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并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建设。切实做好开发土地的后续管理,确保被开发土地的持续有效利用。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六节 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项目

第六十二条 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项目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统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50号)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武进区做为江苏省唯一一个“三块地”改革试点县区,全面实施农村土地精细化整治项目。规划期间,因武进区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项目图斑较小,不满足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入库标准,为保障后期精细化整治项目顺利实施,故预留一部分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以备将来项目使用。

第六十三条 建设内容

依据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利用实施规划,鼓励进城落户、退出多余面积宅基地,将零散分散宅基地、低效产业用地、环保未达标企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为农用地,有条件的优先复垦为耕地。通过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最终达到优化村镇建设用地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第六十四条 建设要求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资源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目标,37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建设改革底线,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工作,加快零星分散宅基地腾退,结合开展农村人均环境整治、263专项行的等工作,在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的前提下,通过农村建设用地精细化调查,综合生态整治开发,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农村闲置和低效土地,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武进和“两聚一高”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六章

投资分析和效益评价

第一节 资金平衡

第六十五条 投资估算

规划期内,武进区土地整治共需投入资金394462万元。其中:农用地整理需投入金额6386万元,占总投资的1.62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需投入金额218411万元,占总投资的55.37%;土地复垦需投入金额4384万元,占总投资的1.11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需投入金额922万元,占总投资的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投入金额164359万元,占总投资的41.67 %。

第二节 资金筹措

第六十六条 筹资分析

武进区用于土地整治的资金包括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农业水利专项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和其他投入。

规划期内可筹集耕地开垦费57595.50万元;农业重点建设开发建设资金2448.3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78471.54万元;用于农业水利的专项资金3500.00万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费200000万元;民间投资等其它资金60000.00万元。规划期资金筹措共计402015.36万元。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三节 规划效益评价

第六十七条 提高用地效率,促进节约集约

通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闲散、废弃、低效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大幅提高土地集约程度。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在不多占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保障城镇工矿发展的用地需求,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硬约束。

第六十八条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完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基础支撑。提高规模经营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第六十九条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耕地保护

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民对土地投入与产出结构,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促进全区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土地整治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减少农村过剩劳动力。此外,农田水利设施及农村交通设施的配置完善,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农业的利润空间。

第七十条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通过农用地整理,配套田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农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田生态景观的建设,改善当地小气候,增强洪涝灾害抗御能力,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通过土地整治,全面建立“五位一体”乡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形成家园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行政保障措施

第七十一条 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

健全规划实施的基本制度,为规划实施提供良好的机制和制度环境。依据省、市制定的规划实施制度,明确规定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主体、客体、责任和义务,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认真落实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制定实施计划,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和责任单位。

健全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相衔接的规划体系,指导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发挥规划对土地整治活动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第七十二条 提高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

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在工作方式上,形成由领导小组综合负责、协调,全区相关部门给予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各乡镇具体负责实施的机制。

第七十三条 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继续完善规划工作方式。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共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系统地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安排各项工作,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加强规划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规划的具体规定、规划管理的主要手续等,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增强用地单位、个人以及农村集体和农民支持土地整治规划的意识,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立规划的公告和建设项目的公示制度,加大公众参与力度。除规划编制时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外,规划经批准后,将规划的目标、范围、期限等内容向社会公告;充分发挥公众监督规划执行的作用。

大力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参与土地整治,通过增加投入或投工投劳,使其从土地整治中切实得到实惠,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在土地整治中的主体作用。

第二节 经济保障措施

第七十四条 建设资金运用保障机制

根据武进区土地整治的新特点、新要求,适当扩大资金支出范围:一是明确可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域内旧宅等建构筑物的拆除及清运工程费用支出;二是明确可用于农民建新规划区内所必需的土地平整和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允许项目“业主管理费”中列支必要的办公设备购置费等支出,从而调动地方使用新增费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的积极性。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七十五条 推进“三块地”试点改革

推进“三块地”试点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低效用地低效产业用地、环保未达标企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整治为农用地,有条件优先复垦为耕地。通过一系列经济、金融、财政手段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对通过市场化机制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采取政府备案并组织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农民参与市场化验收的方式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确认,纳入补充耕地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范围。

第七十六条 建立生态化土地整治的激励机制

在全区建立实施生态化土地整治的激励机制。在传统的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基础上,根据武进区土地利用特点,选取土壤侵蚀度、耕作层厚度、水土流失率、植被覆盖率、土地垦殖率等指标,构建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健全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制度。对实施生态化设计与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与定期评估,科学评价土地整治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实施生态化设计与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可按照现有土地整治单位投资标准,适当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对于该类项目可优先审批、优先实施。

第七十七条 健全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机制

土地整治目标已从单纯的农用地和分散土地整理,转向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综合整治与集中连片的重大工程实施阶段,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和他项权利人越来越多,权益类型越来越复杂,权属调整带来的争议与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武进区在未来土地整治工程实施中,应当对权益进行量化研究,针对各种权益类型,制定权益补偿原则、标准和相关政策,做到公正、公平保护土地整治各方权益,创造良好的土地整治环境,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严格打击借产权调整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借权属调整,强迫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集中兼并等行为。

第三节 技术保障措施

第七十八条 大力推广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

科学合理地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土地整治的生态化设计。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以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为指导。在优化土地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下。采用生态环保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土地整治,重视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大力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和高效节水灌溉,同步采取农艺和工程技术措施。

第七十九条 构建规划实施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土地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土地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提高整治规划实施管理的效率,可建立基于GIS的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施管理所有业务的信息化。

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本着提高规划实施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性的原则,将现代信息、系统建设技术与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业务有机集合起来,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八十条 建设规划实施监测评价预警系统

实现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对提高规划实施的弹性、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预警体系是指一套能对规划目标进行实时监测的科学体系。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土地利用动态数据,并参照原定规划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将结果集中汇总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便采取相应而有效的措施,确保土地整治规划的可持续实施。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一条 规划成果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说明和规划数据库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效力,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第八十二条 规划效力

全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八十三条 规划实施

本规划经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后,由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因规划实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对本规划进行修改的,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十四条 规划实施授权与监管

本规划由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授权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分局作为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对规划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察,并向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报告。

第八十五条 规划解释

本规划由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分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南京浦口区土地整治规划

南京市浦口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6-2020年)

文本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浦口分局

二〇一八年二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总

则..........................................................................................3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形势..........................................................................7 第一节 区域概况.................................................................................................7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8 第三节 “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10 第四节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14 第三章 土地整治潜力............................................................................18 第四章 土地整治规划原则与目标........................................................22 第一节 规划原则...............................................................................................22 第二节 规划目标...............................................................................................23 第五章 土地整治任务安排....................................................................26 第一节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6 第二节 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力度...............................................................27 第三节 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30 第四节 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整理..........................................................32 第五节 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3

第六节 加快实施损毁土地复垦....................................................................34 第七节 适度开发宜耕未利用地....................................................................35 第六章 土地整治项目安排....................................................................36 第七章 投资分析和效益分析................................................................40 第一节 资金需求与筹措渠道........................................................................40 第二节 效益分析...............................................................................................41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5 第一节 强化制度保障......................................................................................45 第二节 完善经济保障......................................................................................47 第三节 提升技术保障......................................................................................49 第九章 附

则........................................................................................51 附表

前言

“十二五”期间,浦口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切实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落实党中央、省部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南京市浦口区土地整治。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能够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土地整治方针政策,规范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

《南京市浦口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浦口区未来五年土地整治战略,确定了土地整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统

筹安排了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制定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浦口区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全区土地整治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规划目的

科学、有序地部署“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工作,依据《土地管理法》,遵循《南京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南京市浦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南京市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废弃低效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为手段,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浦口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编制《南京市浦口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二条

规划任务

1.评价“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相关工作情况; 2.调查评价并测算土地整治潜力; 3.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

4.确定土地整治项目规模、布局和时序; 5.进行资金供需分析和效益评价; 6.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7.建立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第三条 规划依据

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0)《土地复垦条例》;(11)《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12)《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3)《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2.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

(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苏发〔2014〕6号);

(4)《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国土资规发〔2014〕1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

(6)《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

(7)《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开展市、县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39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地方各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44号);

(10)《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核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8〕31号)。3.相关规划

(1)《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南京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3)《南京市浦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南京市浦口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

(5)《南京市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6)

南京市浦口区其他专项规划。第四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京市浦口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包括江浦街道、顶山街道、桥林街道、汤泉街道、星甸街道、永宁街道,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街道和老山林场,土地总面积91049.00公顷。第五条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形势

第一节 区域概况

第六条

自然条件概况

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介于东经118°21′~118°46′,北纬31°51′~32°15′之间。

浦口区山富地饶,聚宝藏珍。其总体表现为集平原、岗地、丘陵、低山及大江、大河为一体的综合型地貌,区域属宁、镇、扬丘陵山地西北边缘地带,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区境东南部为长江沙洲平原,面积157平方公里,西北部为河谷平原,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平原地区低平坦荡,土壤肥沃;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老山山脉,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山体起伏,植被丰厚;低山与平原之间分布着砂砾丘陵、黄土岗地,总面积530平方公里。浦口区后备土地资源少,主要分布于沿江滩涂,还有部分丘陵山地尚未开发利用。浦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在年际、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丰枯明显。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2.2毫米,本地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62亿立方。第七条

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8万

人),常住人口74.94万人。年内出生人口8316人,人口出生率为13.1‰;死亡人口3622人,人口死亡率为5.7‰;全年自然增长人口46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3.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1.33亿元。全区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5.3%、49.7%和45.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元。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第八条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浦口区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浦口区土地总面积为91049.00公顷,其中,农用地58740.8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4.52%;建设用地24596.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的27.01%;其他土地7711.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7%。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27850.89公顷,园地面积为1405.18公顷,林地面积为16005.93公顷,草地面积为3.65公顷。建设用地中,城市1100.31公顷、建制镇8975.67公顷、村庄8606.46公顷、采矿用地622.74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943.6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

积为2965.5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382.01公顷。其他土地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6750.39公顷,其他草地面积为874.86公顷,沙地、裸地和沼泽地分别为0.29公顷、40.10公顷和46.22公顷。

第九条 土地利用特点

1.浦口区土地类型复杂。丘陵岗地与平原圩区并存,且各街道在农用地内部结构、建设用地比重、土地后备资源数量等方面差异显著。

2.耕地与村镇建设用地交错分布。浦口区沿路、沿河而居的居住模式,使耕地与村镇建设用地之间相互交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益,降低了土地使用的效率。

3.岗地、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大,耕地质量建设和产能提升任务重。4.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城镇和集镇,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较为迅速。2010-2015年间,城镇用地由8869.58公顷增长为10075.98公顷,年均增长241.28公顷。

5.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区村庄用地面积8606.46公顷,村庄布局散落,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全区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0698.72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88平方米,具有一定的整治潜力。

第三节 “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

第十条 土地整治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下达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12683.70公顷。2011-2015年,全区共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4个,建设总规模为11031.42公顷。基本完成规划指标。经土地整治,基本农田耕地质量提高了1个等级

“十二五”期间下达全区补充耕地规模298.60公顷。2011-2015年,全区共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项目77个,项目总规模336.13公顷,补充耕地面积246.38公顷。基本完成规划任务。2011-2015年,全区共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85个,复垦总规模804.55公顷,新增农用地面积792.02公顷,新增耕地面积766.81公顷。第十一条 土地整治成效

“十二五”期间,浦口区土地整治工作不断推进,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1.促进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011-2015年间,全区通过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246.38公顷,增加了耕地数量。同时,通过土地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田间路网和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11031.42公顷,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2011-2015年间,全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总规模为804.55公顷。通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利用节约出来的一部分集体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另一方面,依照有关规定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返还农村,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3.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提高土地生态涵养能力,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得到增强,提高土地生态涵养能力,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农田生态景观和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中心村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直接减少了生活生产废弃物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4.规范了项目管理,保障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通过编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的规模、时序和布局,明

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任务和责任,规范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资金使用和项目验收,为持续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十二条 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耕地质量建设及评价制度有待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区土地整治工作重点以新增耕地面积为主,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和保护耕地生产能力方面工作力度不够,本轮规划应建立“提等级、优布局”的耕地资源保护理念,实现耕地由数量保护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转变。同时,对补充耕地质量是否做到“补充耕地与建设占用所减少的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当”的要求等问题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2.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集中关注于增加耕地数量,而对全区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等方面统筹安排程度不高,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不够凸显。

3.资金来源渠道有待拓展。从以往已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来源看,渠道单一,主要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和农业的机制尚未建立,各项支农资金并未有效整合,资金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4.项目实施保障措施有待完善。土地整治目标责任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多方协作不到位,土地整治常常涉及到国土、水利、农业等多个部门,受部门间权限及职能划分的影响,各部门在项目实施过

程中衔接不够。规划信息公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及其调整、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

第四节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

第十三条 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

1.《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十三五”时期,是南京市浦口区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未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浦口区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时代机遇。浦口作为江北新区核心区和首批建设启动区,将获得更多的土地、资金、政策支持,汇集更多的人才、信息、产业的创新要素。江北新区 “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我区产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作为支撑,新增用地的需求将居于高位,传统的资源、环境、土地等禀赋条件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亟需进行改善升级,全区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在此形势下,大力开展土地整治,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为缓解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

2.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契机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

现全面小康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的头号工程,大力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建设标准,优化建设布局。浦口区全力提升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建设汤泉、星甸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加快提升星甸-汤农-永宁片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十三五”土地整治借助农业现代化的契机,将更多承担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责任。

3.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有力助推

为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夯实“强富美高”、“两聚一高”新实践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根据《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试点启动会议精神,浦口区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推进工作有力有序。充分认识特色田园乡村的重要意义,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乡村发展与复兴。特色田园乡村推进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减量化”,充分发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在保护生态、气候方面的重

要作用。同时,统筹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山、水、林、田、湖、村”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第十四条 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

1.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的实施,浦口区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大,产业空间需求使城镇化空间扩张加大。同时,浦口区未来建设“一城、三组团、五功能区”的城市格局,使得土地供需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整治管控和生态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有待全面强化,特别是突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促进生态经济崛起、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亟待创新突破。浦口区城镇工矿用地的需求保持高水平,区域性基础设施用地将进一步增长,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支持,建设用地供给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2.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压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对农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压力将继续加大,浦口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规划期内,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确保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落实。

3.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土地整治的重任

浦口区受市郊城市化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影响,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迫切需要重构新的土地整治工作环境,做好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强化国土空间管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空间治理体系,促进城乡集约发展任务艰巨。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培育壮大浦口区推进“两聚一高”的新动能,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崛起;探索形成江苏乃至长三角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路径,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是土地整治肩负的一大重任。

第三章 土地整治潜力

第十五条

农用地整理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用地整理面积5044.05公顷,可补充耕地274.61公顷。将农用地整理潜力分为四个等级:

农用地整理一级潜力区:涉及12个行政村,其整理农用地面积2313.87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67.14公顷;

农用地整理二级潜力区:涉及4个行政村,其整理农用地面积1105.79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39.75公顷;

农用地整理三级潜力区:涉及12个行政村,其整理农用地面积447.7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30.58公顷;

农用地整理四级潜力区:涉及22个行政村,其整理农用地面积1176.6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37.14公顷。第十六条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为2353.74公顷,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2203.79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为2143.19公顷。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为四个等级: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一级潜力区:涉及9个行政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845.04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765.29公顷;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二级潜力区:涉及14个行政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801.04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733.56公顷;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级潜力区:涉及15个行政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569.40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518.69公顷;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四级潜力区:涉及17个行政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138.2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25.65公顷。第十七条

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为349.41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296.90公顷。将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为四个等级:

工矿废弃地复垦一级潜力区:涉及15个行政村,其复垦面积251.51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213.68公顷;

工矿废弃地复垦二级潜力区:涉及11个行政村,其复垦面积55.1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46.89公顷;

工矿废弃地复垦三级潜力区:涉及14个行政村,其复垦面积34.72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29.53公顷;

工矿废弃地复垦四级潜力区:涉及13个行政村,其复垦面积8.05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6.80公顷。第十八条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规模为418.46公顷。

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分为四个等级: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一级潜力区:涉及1个街道,整理潜力规模为129.33公顷;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二级潜力区:涉及3个街道,整理潜力规模为125.92公顷;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三级潜力区:涉及3个街道,整理潜力规模为119.22公顷;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四级潜力区:涉及4个街道,整理潜力规模为43.99公顷。

第十九条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损毁土地复垦潜力规模4.09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3.66公顷。将损毁土地复垦的潜力分为三个等级:

损毁土地复垦一级潜力区:涉及1个行政村,其复垦潜力规模为1.04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0.94公顷。

损毁土地复垦二级潜力区:涉及2个行政村,其复垦潜力规模为1.4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29公顷。

损毁土地复垦三级潜力区:涉及19个行政村,其复垦潜力规模为1.62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43公顷。第二十条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规划期间,浦口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为106.01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为95.42公顷。将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为三个等级: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一级潜力区:涉及6个行政村,其开发面积54.74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49.28公顷;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二级潜力区:涉及17个行政村,其开发面积45.94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41.36公顷;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三级潜力区:涉及14个行政村,其开发面积5.3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4.78公顷。

第四章 土地整治规划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规划原则

第二十一条 规划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以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项目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2.因地制宜、注重实施

依据经济和社会法制水平、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合理调整村镇建设、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用地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3.加强协调、相互衔接

坚持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的衔接。

4.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认真听取各部门意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坚持尊重民意、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第二节 规划目标

第二十二条

总体目标

坚持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快全区土地整治步伐,遵循“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城乡统筹、依法依规、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用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为导向,将土地整治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充分衔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序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要求,加强废弃、污染、退化土地复垦整治力度,全力实现“苏南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第二十三条

规划主要指标

1.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

规划期间,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浦口区 “十三五”期间确保建设高标准农田4071.54公顷;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6597.31公顷。经整治后的基本农田质量提高1个等别,粮食产能不断增加,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补充耕地任务指标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补充优质耕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实行耕地修复与生态管护。规划期间,全区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1245.25公顷。其中,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4.90公顷(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149.60公顷,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00公顷,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53.30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1040.35公顷。

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基本导向,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补充耕地913.75公顷。

4.工矿废弃地复垦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废弃工矿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开展历史遗留土地复垦,加强土地生态整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126.60公顷。

4.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推动产业结构

升级,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旧城镇、旧厂矿和“城中村”等低效用地进行改造。到2020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模384.41公顷。

第五章 土地整治任务安排

第一节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二十四条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建设优质、集中连片、基地化的现代高标准农田。规划期间,确保建设高标准农田4071.54公顷。第二十五条

鼓励多部门参与建设

浦口区鼓励发改、农业、水务等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主动与参与建设部门对接,按照国家、省厅、市级相关要求,明确项目建设范围、资金投入、新增和改造耕地面积及质量、类型、验收单位等主要内容,做好项目信息上报备案工作。

第二十六条

加强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

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的评估和验收、有针对性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稳步提高耕地产能,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实施耕地等级差别化管护,重点保护水田等优质耕地。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农田的生产生活和耕种条

件,还依靠成规模、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带动乡村旅游,打造集生产性功能与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十七条

争取投资渠道多元化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除了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外,还要调整优化区级财政支出结构,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支持范围。积极吸引社会投资,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可探索实行委托代建、特许经营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地方和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二节 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力度

第二十八条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严格农田整治工程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合理确定田块规模,改善农业机械化条件;不断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优化田间道、生产路布局,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稳步提高耕地灌溉面积比例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推进农田林网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稳步提高农田防护比例。整治后耕地等别明显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规划期间,农用地整理规模补充耕地149.60公顷。第二十九条 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提质改造、补改结合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创新举措,须重点纳入土地整治项目管理。除了使用传统的测土配方施肥、使用有机肥、适度恢复绿肥种植等提高耕地质量外,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排灌等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或者通过改造农田水利等设施,将旱地改为水田的土地整治等措施对现有劣质、等级低的耕地进行提质改造;在新开垦了耕地、落实了补充耕地数量基础上,补充耕地质量和水田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做到补改结合。通过对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的途径,即补充一块、改造一块结合起来,总体实现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整治后耕地等别明显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耕地排灌设施配套程度达到90%;农田防护林符合《江苏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不低于95%;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产量有所增加。

第三十条 扩大补充耕地途径

要合理确定新增耕地来源,对于历史形成的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 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可行性评估论证、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复核认定后可统筹纳入土地整治范围,新增耕地用于占补平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所补充和改造的耕地,以及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节余部分,均可纳入补充耕地管理,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第三十一条

严格新增耕地质量管理

贯彻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严格新增耕地质量验收,做到面积和产能双平衡。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实事求是地认定新增耕地数量和类型,科学评定耕地质量等别,核算新增粮食产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必须严格客土土源质量标准、强化宜耕土层建设,结合客土回填、表土剥离等活动,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改良土壤性状,稳步提升耕地地力。新增耕地还应及时确权、登记、颁证,并加强监管,确保有效利用,防止抛荒。

第三十二条

其他农用地整理

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土地整治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在稳定和增加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其他农用地。

加强低效园、林地整治。积极开展对中低产园地的整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稳步提高园地单产和效益。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引导新建园地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加快受损林地的恢复和重建。

第三节 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第三十三条 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

科学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乡村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明确乡村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镇集中,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加快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对具有历史文化遗存的村庄、地形特色村庄、规模较大村庄要予以保留,并加以规划管理建设引导。对有历史文化遗存的村庄,应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维持历史文脉的延续。全面考虑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与乡土文化保护之间的外在联系,注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深入挖掘和传承丰富多彩的乡土文 化。

第三十四条

加大村庄复垦力度

加强散乱、闲置、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期间,村庄复垦补充耕地913.75公顷。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和闲置地,促进居住相对集中、产业相对集聚。积极引导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

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合理进行村庄功能分区,完善农村道路、水电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村庄内部绿化建设,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实现布局优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第三十五条

确保农民权益得到保障

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项目备选库,经实施、验收后确认实际新增农用地和耕地面积,作为下挂钩指标规模和编制挂钩实施规划的依据。挂钩指标要优先满足项目区内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发展非农产业用地的需要。安置用地需提前滚动安排,各地应在挂钩复垦项目实施前落实补偿、安置措施,切实保障安置用地。

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切实制定收益返回管理办法,明确收益主体,规范收益用途,确保挂钩所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切实做到农民自愿、自主、自治。

第四节 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整理

第三十六条

积极探索再开发利用方式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整理城镇低效用地384.41公顷。分类明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通过政府主导再开发、市场主体实施再开发、综合整治提升改造等多种方式进行再开发利用。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引导实现规模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效益集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

第三十七条

积极开展旧城改造

加大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和调整盘活力度,加快推进旧城区工业用地调整退出,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工程工业建设科技研发项目,不断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形成城镇更新改造的促进机制。合理安排中心城区老工业用地土地用途置换,推进

旧城区合理有序更新,疏导不适宜在旧城区发展的职能和产业。经济推行节地型更新改造,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增加生态用地。鼓励开发土地的地下空间,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主城区工业用地全部调整退出。第三十八条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管理,遏制“城中村”现象的扩大。将“城中村”各项管理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体系,推进规划区内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的一体化,促进现有“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尊重居民主体地位,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确定改造模式和改造办法,依法依规确定土地权属,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加大“城中村”土地整治力度,完善整治的配套政策,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

第五节 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第三十九条

积极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按照“限定范围、控制规模、项目管理、定期考核”的统一要求,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政策平台,组织工矿废弃地复垦。规划期间,复垦工矿废弃地补充耕地126.60公顷。第四十条 严格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管理

项目区内的复垦与建新实行整体审批,确保复垦面积必须大于建

新面积,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必须高于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挂钩指标重点用于工矿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另外,要做好项目区土地权属、资金的管理,明晰产权,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严格验收考核,确保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稳步有序开展。第四十一条

推进土地生态环境整治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正确处理废弃工矿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复垦前认真评估和论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保障群众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农田地表恢复、防护林种植、田埂修筑、基础设施修复、耕地肥力恢复等措施推进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工矿区生态面貌、美化环境。

第六节 加快实施损毁土地复垦

第四十二条

规范组织损毁土地复垦

在调查评价损毁土地复垦潜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损毁的类型、程度和复垦的可行性等因素,立足农业优先、改善生态环境和鼓励多用途使用,统一规划,确定复垦的重点区域,合理安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重点工程。规划期间,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00公顷。

第四十三条

积极推进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

全面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按照“谁损毁、谁复垦”

的原则,坚持土地复垦和生产建设相结合,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在生产工艺、建设方案中落实土地复垦各项要求。加强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新损毁土地的复垦管理;加强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减少损毁面积,降低损毁程度。

第七节 适度开发宜耕未利用地

第四十四条

科学合理开发宜耕未利用地

统筹安排、科学论证,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前提下补充有效耕地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并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将剥离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建设。规划期间,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53.30公顷。

第四十五条

促进开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规范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加强土地开发调查评价,深化土地开发的经济、技术、生态可行性研究。切实做好开发土地的后续管理,确保被开发土地得到持续有效利用。在做好土地适宜性评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要求,适时实施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

第六章 土地整治项目安排

第四十六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按照农田布局集中、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形成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于发展现代规模农业,高产、稳产的永久性良田。

规划期间,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总规模为4158.61公顷,预计投资13723.41万元。第四十七条

农用地整理项目

通过农用地整理,科学合理开展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措施,建设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的高标准田块,完善田间路、生产路的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配套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田间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通过农业生物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耕地产出效能;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善管理条件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规划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项目68个,总规模为2381.33公顷,36

可新增耕地176.76公顷,预计投资7860.00万元。第四十八条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

通过对农村宅基地、村落空闲地以及村落中的废弃土地等进行有效整理,对零散住户向中心村、重点村迁移,对不集中的产业进行集聚布局,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

规划期间,安排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163个,总规模为2149.1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900.64公顷,预计投资389766.86万元。第四十九条

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为依据,优先考虑将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整理区内的工矿废弃地划为复垦项目区,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内不安排复垦项目区。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综合利用、农业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工矿废弃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景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复垦后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支持土地复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制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加强土地复垦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土地复垦的水平。

规划期间,安排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62个,复垦规模为209.57公顷,可补充耕地188.64公顷,预计投资7336.11万元。

第五十条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合理调整旧城区功能配置,重点治理基础设施落后的城中村和与城镇功能定位不符的旧城区,挖掘旧城镇用地潜力,不断完善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旧城区转型更新,积极推进旧城区节地型改造,控制生产性用地规模,稳步增加生态用地,提升旧城镇的集约用地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

规划期间,安排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8个,项目规模231.92公顷,预计投资92768.00万元。

第五十一条

损毁土地复垦项目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铁路、公路及重要航道、河流水系的整治、疏浚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临时用地,根据相关要求,必须及时将这些临时用地复垦为耕地。

规划期间,安排损毁土地复垦项目6个,复垦规模为3.06公顷,可补充耕地2.76公顷,预计投资64.16万元。第五十二条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

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前提下,避开生态脆弱区、生态退耕区和水土流失区等,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并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建设。切实做好开发土地的后续管理,确保被开发土地的持续有效利用。

规划期间,安排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项目44个,开发规模为83.33公顷,可补充耕地77.92公顷,预计投资2428.00万元。

第七章 投资分析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 资金需求与筹措渠道

第五十三条

土地整治投资估算

参考浦口区近几年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情况,根据规划期内各类土地整治任务,规划期间,全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总需求约30.70亿元:

(1)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测算标准为3.5万元/公顷,建设规模为4071.54公顷,需求资金1.43亿元,占总投资的1.68%。

(2)农用地整理投资测算标准为3.3万元/公顷,整理规模为3834.95公顷,需求资金1.27亿元,占总投资的0.08%。

(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测算标准为260万元/公顷,整理规模为1003.53公顷,需求资金26.09亿元,占总投资的96.33%。

(4)工矿废弃地复垦测算标准为110万元/公顷,复垦规模为148.98公顷,需求资金1.64亿元,占总投资的1.51%。

(5)损毁土地复垦测算标准为45万元/公顷,损毁土地复垦规模为2.25公顷,需求资金0.01亿元,占总投资的0.02%。

(6)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测算标准为45万元/公顷,整理规模为58.13公顷,需求资金0.26亿元,占总投资的0.37%。第五十四条

土地整治筹资渠道

根据现有有关土地整治资金政策,参考浦口区历年资金筹措情况,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可筹措35.77亿元,筹资渠道有:

1.土地整治专项资金

可筹得资金7.77亿元,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可征收3.39亿元;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开垦耕地,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可征收2.89亿元;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0.30亿元;土地复垦费,可征收0.30亿元;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可征收0.89亿元。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筹措资金

可筹得资金28.00亿元,主要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使用单位缴纳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5.08亿元,耕地开垦费4.32亿元,耕地占用税3.89亿元,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0.45亿元,建新留用区土地出让产生的纯收益14.26亿元。

第二节 效益分析

第五十五条 土地整治经济效益

规促进农地集约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划期内,需安排农用地整理资金1.27亿元。整合各项资金集中投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农田水利设施及农村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农业规模化、41

集约化、机械化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的利润空间。

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自给。规划期间,年均新增耕地面积为249.05公顷,按照2015年的单产标准459.46公斤/亩,年均增加粮食产量171.64吨,不仅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还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保障粮食自给率。

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通过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土地质量均不低于周边的农用地质量,且具有农田灌溉的水利资源条件,土层厚、养分全、无污染、无病害,土地综合生产力及产出率高。规划期间,将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项目,整治后耕地等级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力及产出率提高,提质改造耕地的新增粮食产能。

第五十六条 土地整治社会效益

规划期间,全区新增耕地质量不低于达到当地最低等,通过后期合理管护逐步达到周边耕地水平;整治区内原有耕地质量提高一个等,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生活环境;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区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规划期间,浦口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规模、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项目的安排实施,将有效缓解城乡发展中的用地供需矛盾,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第五十七条 土地整治生态效益

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平整以及防护林带的修建,将提高项目区内耕地防洪抗灾能力,提高水土涵养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效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拆旧、迁建安置区综合改造治理,村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系统进一步改善,村内绿地与村庄周边绿化林带相结合,提高绿地覆盖率,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营造出景观优美、人地和谐的宜居环境。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对田、水、路、村等的综合整治,改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降低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耕地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廊道类型进一步丰富,改善农作物的生产环境,43

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对田、水、路、村等的综合整治,改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降低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耕地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廊道类型进一步丰富,改善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制度保障

第五十八条

完善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部门联动配合、公众参与”的共同责任机制,各级政府由主要领导人亲自挂帅,成立土地整治领导小组,设立土地整治实施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规划项目的实施和监管,使项目实施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项目实施涉及的街道,政府成立项目实施协调指挥部,协调工程施工期间的问题。项目区相关政府部门成立群众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深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听取相关利益方意见,平衡好政策要求和民众意愿,保护民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政府、集体、企业、个人利益的共赢。

第五十九条

建立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县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划确定的相应指标,制定土地整治实施计划,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和责任单位,建立规划实施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成立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土地整治工作,统一组织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对于土地开发整治中成绩显著的地

区,在安排下建设用地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优先考虑作为奖励;对于没有完成土地开发整治计划或不按规划要求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原则上不安排下的建设用地。并将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资金和进度等的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六十条 严格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一经批准,必须得到严格执行。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建立有效的规划效能监督机制,加强规划监督检查,杜绝随意修改、变更规划,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形势变化需要进行指标调整的,应进行科学论证,并严格规划调整和修编的程序,应对规划调整和修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充分论证。第六十一条 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在项目竣工并验收后,国土资源部门应迅速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办理项目工程移交手续,将项目资产及管护职责移交给当地政府,并签订相关管理合同。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受益范围为一个街道的工程,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管护;受益范围跨街道的工程,由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护。同时,政府可委托镇集体或村集体通

过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制等多种市场手段确定专门的管护主体,充分调动工程管护者的积极性。第六十二条

建立土地整治激励机制

建立土地整治经济激励机制,鼓励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土地整治,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凡按规定程序组织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的项目,新增耕地可按规定归其使用。对于居民点整治,由政府主导,严格执行建新拆旧,适当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强化农民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落实国家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地方和农民耕地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节 完善经济保障

第六十三条

大力争取各级资金支持

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围绕近年来国家涉农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抓好对上衔接,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全力争取国家、省级、市级土地整治、基础性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等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土地整治特别是农用地整理的财政补贴机制,加大对承担保护任务方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参与整治工程的积极性与主动

下载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土地整治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提高农村土地质量和效益,改善农村生产......

    土地整治规划调查补充表

    土地整治规划调查补充表 ______镇_______ 村,调查人______,调查时间_____ 1、地震后重建户数________户 集中居民点户数________户,户均宅基地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散居户数___......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

    xx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为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第一节 土地整治取得的成就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第一......

    福建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福建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精神,我厅组织开展《福建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

    淄博临淄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

    淄博市临淄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项目 编制时间: 政府采购需求报告 年10月 日 201731 项目名称:淄博市临淄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项目 采 购 人:淄博市国土资......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工作方案

    《XX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工作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精神,结合XX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开展《XX县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