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当代画家
中国当代画家
中国当代画家,中国当代画家一览表,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录及其简介:
注:以下顺序并非按作家实力大小排序。一. 王虎江
简介:王虎江,男,一九五二年生,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员、高级记者、“北京虎江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其书法特色不拘一格,善写楷书、行书、行楷、隶书、篆书、草书、狂草等多种书体。
成就:众多作品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及国内外朋友广为珍藏。二. 林再成
简介:林再成,男,1970年生,黑龙江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毕业,大学本科,文学学士。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
风格:其篆刻以满白、细朱为主,工稳秀丽,流光溢彩。印风虽工稳但细微处见变化机巧,蕴藏匠心。因为有大量临摹汉印的功底,其印虽多平直,亦见高古神韵。
三. 马忠贤
简介:马忠贤(1955—)安徽省宿州人,著名画家。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导;现任苏州科技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绘画上以中国画为主,亦涉及版画等相关艺术。
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 冯大彪
简介:冯大彪 1938年6月15日生于河北蠡县。曾用名冯焰。党员。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语文教师22年。1980年调入中国新闻社,曾任高级编辑兼专稿部编辑室主编,现已退休。
五. 方向军
字向珺,号一壶。1964年9月生于甘肃省民勤县。2004年移居苏州。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1990年至1993年永登水泥厂报社主编报刊主编,1993年至2001年兰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系主任,1997-99年在中央美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学科带头人。
六. 李成印
简介:李成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化振兴基金会书法委员会会长、中国梁楷书法院名誉院长、中国长城研究院名誉院士。
成就:李成印热爱书法艺术已有数十载,笔法、字法、行法、章法,皆深藏匠心。近年来,作品被各种报刊选载,被书法专业刊物推介,至今已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七.殷宪
简介:殷宪,山西太原人,1943年1月28日生于太原市晋源区大园村,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学教师,公社副书记,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四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同市书协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主编。风格:自幼酷爱书法,行草初学王羲之,后习颜鲁公,并参以魏碑笔意,小楷融钟繇、颜楷,汉简用笔和行书行气于一体,古朴厚重,典雅自然。八. 徐子厚
简介:徐子厚,1959年生,山东泰山人,先后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央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荣宝斋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特约书画家),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风格: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山水画美学、画理,从周易的角度探索中国山水画中的阴阳、动静、虚实相生之理,融入道家思想,从小空间连通大宇宙,使作品静中寓动、气势宏大、气韵生动。作品题材主要以泰山为主,展现其博大、雄伟和中华第一山的内在神韵。九. 范文才
简介:范文才,1952年生于四川射洪,自号不二斋主人。现为海南不二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古玩报海南记者站站长、海南省文物学会副会长。
风格:十六岁入伍,自幼热爱书画,擅收藏,精鉴赏,长年习碑临帖,深究书道。1983年追随微雕大师胡金来研习隶书,后又师承张海、周俊杰等名师,书艺学养渠道遂广为开启。范文才擅长行书,兼攻隶书,师古融今,兼收并蓄,观其作品清秀中不失遒劲,规矩中不失变化,在对碑学的感悟中,解决了切锋的高难度问题,终于形成其笔意完足、干净利落而又意蕴袅袅的书法风格与法则,赢得当代书坛权威人士对其书法艺术的高度肯定。十. 胡治华
简介:胡治华,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师从著名书法家聂成文、刘洪彪、齐作声、许雄志等,现为中国当代书画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市妇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市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第一位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女书法家。风格:从小喜欢写画,毕业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创作中。对行草情有独钟,曾在大同市书协副主席李光琳先生门下专门学习行草。她的草书收放自如,舒展流畅,线条粗细变化有致。对书写过程中的收与放把握地恰到好处,既不拘板,也不草率。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敏捷的思维。十一.赵五洲
简介:赵五洲,山西省原平市人,现为山西省书协会员、山西省美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会员、大同市书协会员,2010年10月被赞比亚共和国大使特聘书画师。自幼就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年临习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蒂、文征明等大家著作,严寒酷暑,从未间断。正是日复一日的练习,最终成就了他外润饱满,内藏暗势的书法成就。多年来,他参加了省市及全国各种书法展赛并获奖,有些作品更是被海内外名人、画院收藏。风格:赵五洲书法气势凝练深厚、纵横跌宕。观其作,有的字淳朴凝重、苍老雅拙;有的字干涩焦枯,遒劲豪放;有的字雄朴而不失秀丽,有的字野逸而不失方圆。可谓古法今通,融和渗透,独出机抒,自成一格。画家以其倔强的移山精神,观泰山石刻,临唐楷汉隶,写画像石题,拓摩崖刻石,最终成就了他外润饱满,内藏暗势的书法成就。十二.冯少鹏
简介:冯少鹏,1968年3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并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冯少鹏从事书法篆刻创作20余载,主功隶书、魏碑、行草、书宗秦汉魏晋诸碑,作品气格高古,空灵超迈,内蕴丰厚,注重表现书法的本质。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等多家报刊,被多家碑廊、海内外美术馆、寺庙所收藏。2008年6月22日应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之邀,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迎奥运中马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并为马来西亚支持奥运艺术代表团赠送了书法作品“道法自然”;为北京琉璃厂“丹青堂”、“茶缘茶城-古道缘茶庄”等题写牌匾。
风格:他的作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在纷繁的流派中力求融合,利用他独特的“线性语法”形成他自成一格的书风。俊朗洒脱,百味杂糅,豪放中时见严谨的法度,清逸中时显随意与张力,点画之间似有古人的身影,又强调自己的感悟。十三.张美金 简介:张美金,1964年生,山西天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自幼酷爱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和国际展览并获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德艺双全”的书画家。现为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同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同煤集团美术家协会理事。2012年3月,他被全国书画级别评定委员会评定为最高级别“10级书画家”;被中国当代书画家润格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被中国书院书画家资格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并终身享受艺术家资格;被中国书画函授学院聘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
风格:张美金笔下的梅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气势非凡。映雪吐艳,凌寒飘香,笔笔皆是传神之作。画笔雄浑有力,渲墨自然洒脱。其笔下梅花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妩媚多姿”形容不出他的非凡气概,“铁骨铮铮”又难显现他的高雅圣洁。品其梅,不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有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坚贞气节和坚强刚毅、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融于作品之中,这与画家多年来深厚的功底和发自内心对绘画的热情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不断探索创新,使梅花的姿态与梅花的灵魂完美契合,使绘画的精神与鲜明的个性完美契合。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完美体现。2011年他的梅花新作再次刊登在《同煤日报》专刊上,人们看完他的作品说:张美金,生于煤矿、与梅有情;怀抱画志、与煤有意。专家赞其梅花:图形神俱清、标格秀雅、堪称雄奇。十四.方月夜
简介:方月夜,女,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书法系,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山西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大同市书协副主席,大同大学特聘教授。
成就:个人传略被收录至《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刻字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刻字艺术展,第十四届国际刻字艺术展,书法作品曾获全国女职工书法邀请赛三等奖,入选首届中韩书法交流展并在中国博物馆展出,获任伯年杯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作品一等奖。获全国杏花杯书法大赛金奖,获首届鹤城杯书法大赛一等奖,获博爱大使杯金奖,作品曾多次刊登于报刊杂志,并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十五.蒯惠中
简介:蒯惠中,江苏苏州人,1967年生,2002年作品《退思园雪霁》获中国美协举办“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5年作品《老屋秋风新橘》、《秋之梦》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8次新人新作展,作品《太湖秋韵》获中国美协举办“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2007年作品《耕读人家》入选中国美协“金陵百家”画展。2008年作品《江南秋色》、《江南春晓》被中央办公厅收藏。作品《太湖秋色》入选中国文体明星北京奥运宣传助威团《神州圣火传递颂》长卷,并发行邮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苏州吴中区政协委员,吴中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太湖画院院长。十六.王恪松
简介:男,1955年6月出生,教授,祖籍开封。1978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82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河南教育学院任教。2007年4月至今在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任教。1998年7月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尹吉男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创作研修班”修满硕士研究生课程;于中国画系,贾又福教授山水画工作室研习山水画。2004年6月,参加了由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研修班》,结业。2005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工作室作访问学者。现在主要讲授:《中国山水画》课程及理论研究。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绘画理论。十七.李亚光
李亚光,198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8年结业于文化部重彩高硏班,现为苏州科技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论文多次发表于《美术》、《中国书画博中览》、《今日中国美术》、《亚洲美术》、《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等报刊杂志,2006年于上海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2009年分别在苏州、扬州、常州三地举办水墨联展。多幅作品为国家美术场馆、社会团体及个人收藏。十八.张建明 简介:1981年拜著名花鸟画大师张辛稼先生为师学画,为其嫡传关门弟子。1988年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专攻花鸟画。其作品清新逸丽,气韵生动,深受同道、藏家赏识。作品多次入选省和全国画展并获奖。
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苏州吴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第二篇:中国当代人物画家名单
人物
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
何家英,天津美院。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文轩画廊推荐画家。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卢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协理事。作品《碑林》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肖像系列”之一《小溪》获北京’88国际水墨画展览大奖。出版有《田黎明画集》、《田黎明画集》、《田黎明专集》、《当代新文人画大系·田黎明画集》等。
唐勇力,中央美院。河北唐山人。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家,兼长写意人物画。2000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系副主任。
蔡玉水 曾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1至1985年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李毅,女,笔名李艺,1947年生,祖籍广东德兴。退休前为白衣战士,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和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画院画师、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会员及理事,北京崇阳书画院名誉院长,广西和梧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等。
崔自默,原名崔宏勋,理工科学士、硕士,艺术史学博士,著名画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范曾先生开山弟子,主要从事学术学、美学以及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研究,主张“艺术研究科学化”,提出“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荣获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文化艺术特别成就奖”,同年IOV成立“崔自默跨国艺术工作室”。被聘“IOV中国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拥有国内个人最大的艺术类门户网站“崔自默文化网”。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职创作员。
胡永凯,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香港新美术学会会长,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IVO)荣誉院士。1988年移居香港。1992年以杰出艺术家的身份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以及中外众多著名机构、收藏家收藏。出版个人画册二十余种。
孔维克,祖籍曲阜。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孔维克幼承家学,酷爱诗书、丹青。五岁起,即在父亲的熏陶下摹帖习字,凡四十余年临池不辍,故斋号曰“砚耕堂”。其作品屡屡在全国及国际性重要展示活动中获奖,并经常在国内大型专业学术刊物中作专题介绍,被新闻媒体跟踪采访,获得全国权威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代表作有《公车上书》、《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等。孔维克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石齐,一九三九年生。福建人。擅长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书法、油画皆精。曾获世界和平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1963年毕业 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市高级职称(美术)评委,国家一级画家(教授).作品有《迎春》、《霸王别姬》 等,《人人都在幸福中》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出版有《石齐画集》等。
张道兴,男,汉族,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当代著名画家、书法金石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津贴,自幼喜爱书画,擅中国画、书法及篆刻。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全国书法展和国外书画交流展等。
王西京,男,1946年8月生于西安,汉族,中共党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家,西安中国画院院长。兼任中国书画影视艺术学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青联副主席,西安美协主席等职。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立柱,中国人物名字,收录原陕西国画院院长、锂电工程师、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基本信息为原陕西国画院院长张立柱,十余幅作品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展,数十幅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其他重要学术展览,《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壁画卷)和《百年中国画集》,作品被国家、省级美术馆、国内外博物馆、美术团体及个人收藏等。
薛林兴1951年出生于青岛,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中国仕女画研究会会长,现任北京京文画院院长,北京林兴美术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仕女画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世界和平教育者国际协会艺术委员会亚洲区责任评委,99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大展金奖得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责任评委。
吴悦石,1945年生,北京市人。少年时开始学习中国画,五六十年代曾得到画坛耆宿的亲授,为著名国画家王铸
九、董寿平入室弟子。1961年至1963年北京林业技术学校中专技术员,1963年至1964年北京中国画院大专毕业,1964年至1967年北京市农科院从事科普工作任干部,1967年至197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公社下放务农,1978年至1984年北京画店从事鉴定工作任主任,1984年至2003年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至1989年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位学习英语,2000年至2002年马来西亚艺术艺术学院教授,2002年美中文物协会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任名誉会长。1980年代中期离开祖国内地,寓居海外十余年,2000年以后返回北京。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国家国史馆特约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美中收藏家协会顾问,中美文物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画坛领军人物。
李孝萱,1959年4月17日生于天津市汉沽区;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到天津塘沽区图书馆工作;1985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
梁岩 1943年7月生于河北太行山麓一个贫民家庭,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吉林省艺委会副主任,现任吉林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终身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梁岩出生在太行山麓,他是在太行山的怀抱中,在农民和矿工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自学成材的画家。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感使他走上以表现平民百姓为主要题材的创作道路,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画风。
范扬,1978年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已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为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擅长中国画,工写兼备,作风淳厚,意味纯正。2008年范扬被中国艺术投资研究院、中国美术香港研究会、中国画家画廊评为“最具收藏价值百名中国画家”。1972年进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研习传统民间艺术。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2011年7月28日被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任命为南京书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各级大型展览,多家专业刊物作为专题介绍。作品《支前》,《苦麓烟峦》等为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展馆收藏。中国画《支前》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设计有《太湖》特种邮票、《周恩来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普陀秀色》特种邮票。出版印行有《水浒人物全图》,《范扬画集》等。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生,陕西人,1979年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主要学术 著述 《告别过去——杨晓阳作品集》、《速写教程》等,主编《西安美院五十年校庆作品集》、《西安美院中青年素描集》、《西安美院五十年论文集》。
孙震生(笔名:雨辰):男,1976年7月生于河北唐山。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研修班。现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国画研究生班。1998年《向日葵》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2002年《红蜻蜓》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03年《繁花谧波浓》获第九届燕赵群星奖一等奖。2004年《春天的约会》获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金奖。2005年《花季·雨季》之
一、《初春》入选中国美协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2005年《结婚日记—晨妆》获“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5年《今夜有雪》人选全国中国画“百家金陵展”。2006年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王冠军,别署妙智居士,号如懿轩主人;生于1980年4月、大连市人;双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交通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讲师;先后毕业并获得“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工程硕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书法与理论研究专业研究生”;师从古文字学博士书法篆刻家万瑞杰先生;著名学者、书法家宋民教授。
李宝峰 1938年2月生,辽宁抚顺市人。195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升入鲁迅美院中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到甘肃人民出版社。曾任美编室主任。1990年调甘肃画院,任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甘肃美协副主席。2001年退休。
李秀峰(1948.1—)原名李秀芬,女,河北交河人。擅长中国画。1993年毕业于兰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甘肃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 术作品览。《月夜》获全国书画摄影大展金奖,《高旷野牧》获全国首届乡村田园画展奖、《毛主席的光辉》、《家园》、《春》等获全国美展二等奖、优秀奖。出版有连环画《毛主席送子务农》、《李秀峰国画作品集》等。
梁文博,1956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山东荣成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教授,美术系副主任,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士、世界统一字画院院士、世界美术家协会常委、世界美术家协会科学艺术讲师团教授、《中国全息书画统一研究专集》编辑委员会编委刘大为,自幼随父母移居内蒙包头市,1968年从内蒙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做过工人、记者、走遍牧区草原,淳朴、善良、勇敢。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作品严谨深刻并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
王明明,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1952年5月4日生于北京,山东蓬莱人。自幼酷爱绘画,儿童时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几个国家展出,曾获世界儿童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未入学,同年调入北京绘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另有同名人士,《幼儿画报》杂志社副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和红绿心发起人。
南海岩,男,1962年生,山东省平原县人。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27岁时参加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当代中国水墨新人展,获新人优秀奖;同年在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展中获二等奖;1993年获北京市首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国画三等奖并参加华夏百家赴台精品展,在中国画坛初露锋芒。199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于王明明画室,并受益于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先生等,令画艺大增。95年至今,曾先后在北京和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有作品应邀参加香港以及广东省多个大型中国画展,获良好评价。
李爱国,男,1958年7月生于沈阳,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学位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美术学会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青联合会常委;被中国文联评为“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第六届全国文化会代表。
史国良(释慧禅),1956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师从蒋兆和、黄胄和周思聪先生,1980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他的作品《刻经》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为此又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派的重镇。1989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为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2010年还俗;现定居北京。
冯远,研究生学历,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馆馆长。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画作曾入选第五、七、八、九届全国美展,获多类奖项十余次。撰写论文、评论、教材近百万字,出版画集、画册、专著15种。冯远的作品影响较大,许多画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和藏家购藏。
林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美协广东分会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人大主席成员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
袁武 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成为北京东联盛世宝文化有限公司特聘画家。
范曾(1938-),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为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有约一百五十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2007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白伯骅,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长书画,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1972年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真传。作品“尽精刻微”写实传神。
于文江,1963年生于山东烟台,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玉铭,1958年生,河南洛阳人,1976年入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1990年出版个人速写集,1992年入选当代人物画库。1996年《天籁》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银奖。1997年《走过萨迦城》参加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1997年《血祭》参加97中国艺术展主题绘画展。1997年《大河上下》为第九届全军镁展获奖作品。1998年获首届国画家学术奖。1998年《古堰》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文艺家。
王有政,陕西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悄悄话》获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捏扁食》、《倦旅图》分别获六届、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王有政画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李世南,斋名一叶庐、兰壁斋。原籍浙江绍兴。1940年11月生于上海,1956年赴西安学习工作。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专业画家,西安画院、深圳画院一级美术师。60年代始先后师从何海霞、石鲁,致力于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研习与创作。80年代初形成其浑厚豪放、不拘形似的泼墨人物画风格,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画坛泼墨大写意人物流派的兴起。1985年起,进一步对传统笔墨的形式大胆变革,其《贵州系列》、《灯系列》等一批泼朋、粉墨作品极具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表现性质,在中国画向现代转换过程中,在不改变传统笔墨趣味的基础上,锐意探索水墨画表现的可能性,从而成为新的水墨语言的代表人物,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作品有《开采光明的人》、《长安的思念》、《南京大屠杀48周年祭》等。出版有《李世南画集》、《李世南画选》、《李世南速写艺术集》等。作品曾入选长六、七届全国美展及“美术批评家”93提名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五种个人画集在国内外出版。对其生平、创作、技法的研究专集有《李世南的水墨世界》。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国画辞典》、《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世界华人艺术家大典》等。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政协委员。
马海方,1956年出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家,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乐乐 197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中国绘画,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到江苏农村体验生活写生。1978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擅长工笔人物,画法师承陈老莲。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王天胜,男,汉族,别名艺涛,1946年12月生于大连市,祖籍山东文登。1967年毕业于辽宁艺术师范美术专业。1968年参军,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刘泉义,1964年2月生於河北省清苑县。1983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装潢专业。1989年于中国画天津美术学院系毕业,并留校在美术教育系任教。1989年作品《苗女》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作品《银装》参加“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获银奖。获文化部97年中国画坛百杰奖。获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优秀奖。出版有《工笔人物画技法》、《刘泉义新工笔人物》。作品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青年百人集》等大型画册。
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出版有《朱新建画集》三种。
第三篇: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谓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直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他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他所制定的宪法、法律、决议,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横向而言,在最高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他负责,即从属于他。总之,按照宪法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越全国人大,也没有一个国家机关能同全国人大相并列。
4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委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为了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有效的行使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的辅助性机构,从事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的工作。
7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行政区域分别设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8人大代表的权力,除了最基本的与会全以及在个人大中的审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之外主要还有以下的九个方面。
提案权、提名权、建议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发言表决免责权、人身特别保护权、物质帮助权
9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①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②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③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 10怎样理顺共产党组织和人大的关系?
①共产党组织必须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②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③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④共产党组织也应该接受人大的宪法监督
11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
12选举制度的涵义:①广义上说,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②中义上说,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组织人员的制度。③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13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14国家行政的特点: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④国家行政权力的强制性15国家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规范。国家行政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16行政组织体制的设置原则:设置原则、需要原则、精简原则、统一原则、依法原则、效能原则
17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18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督与督促。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使用行政权力,防止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19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问题、完善体制
现状与问题:
①行政问责通常只关注那些人命关天的重大事件,对于一些影响力,大众关注度相对较小的事却不问责
②行政问责关注的更多是安全事故领域,对其他领域中担负领导责任的过失现实中关注的相对还比较少
③行政问责只是针对滥用职权的违法行政行动,而对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关注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问责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应是行政正职“即一把手”。可是在一般具体行政行为当中往往是由副职在事发后承担领导责任,正职却没有承担起与其权利对等的领导责任。另一方面,只处理有关问题的直接当事人,而对其负有相应过失责任的上级领导却不问责
完善机制:
①基于权属关系的内部负 责,主要是由上级领导机关队负责人的追究制度
②行政体系内的专门机构的问责,如检察、审计机关对责任者的追究 ③行政体系外部的问责,如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 ④权力机关的监督,及人大的监督
20行政法规:特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1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既包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类人民政府,建国之初,他曾受大区人民政府或军镇委员会的管辖,1952年底以来,则一直是中国最高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22行政公署:为了既避免增加政府层级、又能使地方政府的上下管理相互衔接,在有些省、自治区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设立不是一级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必要的。这种派出机关一般被称为行政公署。
23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24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25民族区域制度的特点和优点P271:
特点: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优点: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的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民族立法权、变通执法权、经济自主权、财政自主权、文化自主权、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权、干部任用优先权
27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根据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28如何健全完善党的领导机制?
①完善党的领导者的产生方式。逐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选举中引入竞争,逐步取消选拔制度。
②推行书记任期制。可规定书记和地方各级党的领导者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③明确划分各级党组织的职能与权限,实施重大事务全体党员公开表决制度
④改革监督领导体制,改革地方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地方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现状
⑤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实现从政策型领导向法治型领导方式的转变。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新领导格局。
29政治领导:指的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30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31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他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其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32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党中央负责人,由中央全会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选举产生,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33党组的范围和任务:
范围:现行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34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①规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
2善于领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②加快关于政党制度的立志工作
1使多党合作有具体法律可以
2明确各政党与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
3明确执政方式与参政方式
③不断健全,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
④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3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第四篇: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和新时期(1976~现在)。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三大主要文献: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矛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大会总方针: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大会的意义:
1、确立了方针
2、指导了思想
3、建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组织
4、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2、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1951 年 5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 论》,表达了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其一,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 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由此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这是一场文艺论争演变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
3、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20年代出版了《红楼梦辨》,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小说的艺术成就作出了独到的研究,1954年俞平伯又发表《红楼梦简论》。“新红学派”的研究方法,有繁琐考证的偏颇。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月刊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引起毛泽东的重视,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期间引发了接踵而至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
4、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独具特色,其核心在于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提倡“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用主观“拥入”客观,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主张创作方法于大世界,认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关键所在。对于胡风思想的批判,是建国后第三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批判:
1、全国文联召开“胡风文艺思想讨论会”
2、《文艺报》先后发表林默涵,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胡风不服,于1954年7月向党中央递交《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又称《万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艺观点,提出了改进了文艺组织领导方式的意见和改革文艺工作的建议,受到毛泽东的首肯。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的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论争。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节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1956年下半年到1957上半年,文艺界贯彻这一方针,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如: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6、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是人为的政治上的“反右派”斗争引起的,1957
年6月6日,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导致“双百”方针贯彻断送,文学损失巨大
7、文艺政策的调整
三次会议:
1、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即“新侨会议”,周恩来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不久,党中央根据讲话精神,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即《文艺八条》集中体现了党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的精神,在创作与评论方面,在文艺队伍建设与文艺领导工作方面,提出了合乎文艺规律的主张。
2、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即“广州会议”,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与评价知识分子,如何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3、1962年8月,中国协作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也称“大连会议”,着重研讨文艺创作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邵荃麟的主张:
1、现实主义深化
2、写“中间人物
8、左倾思潮升级个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心损失:
1、否定各种文体
2、否定文艺组织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
1、《纪要》全称《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核心是: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
1、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 ——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2、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
3、污蔑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
2、8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兵》、《智取威虎山》,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兵》。
3、在批判“黑八论”以后,为了给“阴谋文艺”提供理论依据,江青一伙又提出了“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创作原则、“主题先行论”等一整套创作理论。“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纪要》规定,“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三突出”创作原则:“在所有任务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4、两类文学在压迫、专制下值得关注:
1、是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其中形象较大的有黎汝清反映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万山红遍》,克非《春潮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部)等,中、短篇小说有李心田《闪闪的红星》,蒋子龙《几点局长的一天》
2、地下文学:如张扬《第二次握手》,舒婷《船》,《赠》,《春夜》。“天安门诗歌”《天安门诗抄》
朦胧诗(始于1979年)舒婷《致橡树》、《思念》。北岛《回答》、《结局或开始》、《一切》。
第二章 50年代、60年代小说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小说的概述(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1、两类题材:
1、战争小说:“三红一创一歌”“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吴强《红日》、杨益言《红岩》、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
2、现实小说:写农村生活,《山乡巨变》、《创业史》
2、农业合作化以后出现的短篇小说,如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李准的《李双双小传》
第二节 柳青、梁斌、杨沫
1、柳青,原名刘蕴华,1947年创作第一步长篇小说《种谷记》1951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1956年散文集《黄埔村的三年》1958中篇《狠透铁》1960第三部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树起了他文学道路的里程碑。《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梁生宝:新型农民,听党的话。梁三老汉:小生产者,有着复杂矛盾的心理
1、传统性格,勤劳、善良、守旧、保守、拥护共产党
2、不愿意走共
产党执行的道路
3、对儿子的态度:反对儿子办互助组,同时也关注着互助组的进展。“三大能人”:郭世富、郭振山、姚士杰
《创业史》的表现手法:
1、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2、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不足:
1、整体不真实与细节真实
2、以阶级斗争分析论来设置人物、规范人物
2、《红旗谱》——梁斌,原名梁维周,《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人物形象:朱老忠
1、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
2、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列插刀”的侠义性。
3、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泥腿”的坚韧性。朱老忠,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反抗性、侠义性、坚韧性;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社会交替时期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严志和,是另一种性格的形象,与朱老忠相照应,内向、软弱、善良的特征
《红旗谱》的艺术特点:
1、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
2、在语言上,小说从词汇到语法都主义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
不足:革命者形象的描写显得薄弱。
3、杨沫,原名杨成业,代表作《青春之歌》、《东方晓欲》、《芳菲之歌》、《我的日记》。《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林道静,其成长道路:
1、起点(反抗性格)
2、过程(几个脚印,1933年除夕茶会-接触社会,同余永泽的关系-政治觉悟,第一次被捕-考验,第二次被捕-集体会议)
3、归宿(入党)
4、《青春之歌》的成就:在于富有层次地描写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主人公林道静告别旧“我”的复杂心路历程,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到献身社会解放,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中华民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其政治意义在于证明青年的人生追求与个性解放,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真正实现。《青春之歌》的艺术特点:
1、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情节结构,贯串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生活场景,从而概括大量的社会内容。
2、浓郁的抒情笔调,是《青春之歌》的又一艺术特点。无论是描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还是叙写事件、渲染气氛,作者总笔墨含情,使情境交融。
第三节 赵树理 茹志鹃等
1、赵树理:短篇《登记》、《锻炼锻炼》,长篇《三湾里》。小说的风格特点:大众化名族化
风格
1、注意故事性的艺术结构
2、刻画人物时常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风度等描写
3、语言上口语化,富有表现力。
2、孙犁(追忆往事)短篇《山地回忆》、《吴召儿》中篇《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抗
战初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孙犁小说的特点:浪漫主义色彩
1、善于描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出历史感、新鲜感。
2、善于刻画农村青年女性
3、结构上有明显的散文化特点。
3、茹志鹃,代表作《百合花》,矛盾称赞“清新、俊逸”风格,“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1、开国之歌、颂歌: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政治抒情诗)
2、干预生活:松木《爬,也是黑豆豆》、流沙河《草木篇》
3、长篇叙事诗:郭小川“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李季“石油诗人”《杨高传》
4、政治抒情诗:(创始人: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贺敬之《雷锋之歌》。
第二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
郭小川创作的几个阶段:
1、50年代中期《致青年公民》(组诗)“楼梯体”;
2、50年代末期 叙事诗《致大海》《望星空》
3、60年代前期 开始注意形象的塑造政治抒情诗《祝酒歌》《乡村大道》《团泊洼的秋天》《秋歌》“战士兼诗人”郭小川的创作风格:
1、善于以独特的思考
入诗,形成一种郭小川式的诗歌深刻美
2、以生活的浪花入诗,形成一种郭小川诗歌的雄浑美
3、以铮铮铁骨入诗,形成一种郭小川诗歌的人格美
4、以多种形式入诗形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美。
贺敬之:政治抒情诗人,创作风格:
1、善于选择重大题材,表现重大主题;歌声高亢,基调昂扬,手法上直抒胸臆
2、抒发的大多是政治情感
3、诗歌形式上有两大类,一是“楼梯式”,一是“信天游”。
闻捷:写实,代表作《天山牧歌》生活抒情诗,《复仇的火焰》叙事诗。《天山牧歌》:
1、诗人善于把年轻人心中的爱情火焰同劳动理想相结合2、鲜明的地域色彩
3、从格调上讲,轻柔明快,画面优美迷人,有种牧歌的情调。
第四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老舍《茶馆》,老舍的创作道路:建国前-小说-旧生活,建国后-戏剧-新生活。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献给新中国的第一首颂歌,人与沟的矛盾,“沟”象征着旧社会。
《茶馆》分析:主题:埋葬旧的时代,暗示光明的到来。
1、《茶馆》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通过茶馆这个小社会来反映时代这个大社会的变迁。(地点:裕泰茶馆,戏剧冲突:人与社会)
2、《茶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节戏结构,而是图卷戏结构,分三幕,写三个时代,正是茶馆的三个阶段。第一幕: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最黑暗的年代,茶馆流行的风气“莫谈国事”,荒诞的故事:60、70岁的庞太监买老婆,暗示出社会严重的贫富不均。第二幕: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茶馆开始衰败。第三幕: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45年之后),茶馆又破又旧,“茶钱先付”,最终倒闭,被霸占。这三幕层层深入,社会越来越黑暗、腐朽,观众和读者在心里感受到这种社会该结束了,在观众和读者的心灵中实现了第一个主题“埋葬旧时代”。反抗的力量处处都存在,对光明的暗示越来越明显来实现第二个主题。
3、以人物带动故事,以人物命运推动剧情的发展。
第五章 50年代、60年代散文
第一节 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散文分两时期:1949年~1956年为第一时期,通讯报告成为创作的主要实绩之一。通讯报告的主题:
1、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如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2、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祖国在前进》、柳青《王家兵》、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报告文学标志这一时期散文的初步繁荣。1957年~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的第二时期。是被称为当代文学史上散文创造趋于活跃的一个时期。主要是抒情散文。
2第二节 杨朔 秦牧等
杨朔,成就最高,最优秀的作品是描写劳动人民的心灵,“以诗为文”,《香山红叶》标志着杨朔散文创作进入成熟时期。散文创作特点:
1、造境,“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是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截取日常生活片段
2、托物言志《荔枝蜜》《茶花赋》
3、结构布局精妙,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曹禺评价杨朔的散文结构“不粗、不露、不直、不多”4语言,有人把其诗意比作“乍绽寒梅”“芙蓉含露”,说明其语言清新,注意警句运用。杨朔散文的局限性:
1、失真,需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
2、人工、做作的痕迹明显,不自然,模式雷同。
秦牧:原名林觉夫,学者性作家,其散文特点:
1、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2、把“行散”和“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从
3、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
4、语言流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不足:
1、一些知识性的材料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使用,失去新鲜感
2、围绕一个说理中心,过多地罗列材料,有时难免冗杂拖沓之嫌
3、强烈的政治宣传意识,使一些作品流露出说教气,所表现的哲理失之肤浅。
第六章 1976~1989年的文学思潮1、1979年全国文联下层协会组织和省市地方组织全部恢复工作,标志着我国的文学事业开始走向全面复苏。
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
3、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一系列有关文艺界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此次文代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文代会。
80年代后,开始了关于现代派的讨论: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1、引起许多文艺思潮更替的话题,如诗歌美学(朦胧诗)讨论中的“三个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好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2、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元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如戴厚英《人啊,人》,这一时代被称为“归来的一代”。文学的回归:写什么?怎样写?
1985年和1986年,被人民称为“方法年”“观念年”,“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文化寻根”思潮,始于1985年,首倡者韩少功曾说过“‘寻根’文学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艺流派”。韩少功《文学的“根”》,以阿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派”
“重写文学史”: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了“重写文学史”专栏,《主持人的话》申明了“重写”的意义是“要改变这门科学原有的性质,使之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科学。”改变了过去那种文学史编著中的“非科学的思维定式”。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本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成绩极为可观的十年。“伤痕文学”(小说)——反思文学(小说)——改革文学(小说)
1、“伤痕文学”以《班主任》为开端,兴盛于1978年,主要写“文革”十年,语言粗糙,人物性格单一。1971.11,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1978.8.11,《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得名于此,它是第一次写社会主义悲剧。“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意义:
1、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2、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希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3、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大墙文学”(1978年)属于“伤痕文学”主要写监狱、五七干校、农场生活,代表作《大墙下的红玉兰》
2、反思文学: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品:鲁彦周《天云山传奇》“打破了爱情禁区”、古华《芙蓉镇》、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3、改革文学: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何士光《乡场上》、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路遥《平凡的世界》。“改革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回到乡下”的创作,以及作为本世纪文学发展进程中最后一次功利主义色彩突出、功利话语与审美
话语结合得较为完美,表现得较有力度的小说思潮,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改革文学”美学内容的表现:
1、高晓生、贾平凹等作家对农村改革的阻力作了发人深省的描绘。高晓生《陈奂生进城》《李顺大造屋》
2、“山东作家群”对改革进城作出了多方位的思考
3、柯云路的《新星》对现阶段物质文化环境中所能提供的推动改革的正面力量作出了全面而集中的开垦与整合。
“文化寻根小说”,汪曾祺《受戒》,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和村姑的恋爱故事 对民族文化,1、持肯定态度的:阿城《棋王》从整体上表现了传统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2、否定态度: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本次列车终点》
3、辩证态度:冯骥才《神鞭》
“新写实小说”重还原,“现实小说”重再现。“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种毛茸茸的原生态感觉
2、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
3、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习题与作业
一、1.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2.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3.文艺批判运动?
二、1.战争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
2.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有什么特点? 3.赵树理小说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4.民间艺术形态
三、1.“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是什么? 2.五十年代末中国新诗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闻捷与郭小川的诗歌创作特色
四、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散文概况。
2.老舍《茶馆》在戏剧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3.什么是“文革”文学?“文革”文学有何特征? 4.“文革”后期地下小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五、1.为什么说刘心武的《班主任》对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意义? 2.天安门诗歌运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简述寻根文学的主题选择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4.比较先锋小说与寻根文学的异同。
六、1.什么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2.反思文学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4.什么是知青文学?知青文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张贤亮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6.王蒙“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有何区别? 7.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和文体特征特征是什么? 8.新历史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七、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的主要内容和审美艺术特征是什么? 2.北岛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是什么? 3.舒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是什么?
4.新生代诗歌的主要团体及其艺术主张是什么?
八、1.探索戏剧
2.高行健的探索戏剧有何特点?
九、1.九十年代文学的文学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2.怎样理解九十年代文学的文学格局?
十、1.新写实小说
2.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有何特点?
十一、1.诗歌创作为什么在90年代出现冷落和滑坡的局面? 2.90年代出现“散文热”的原因何在?有哪些主要的散文类型?
第一学期
一、如何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你认为1942年作为当代文学的分期起点恰当,还是1949年更妥当?
二、如何理解中国的革命文学与中国的现代性的关系?
三、试阐述革命文学对“阶级仇恨”的塑造。例如《白毛女》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四、如何理解依据革命理念来写作的革命文学依然具有相当的文学性?
五、试论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与日常性在革命文学中的建构与颠覆作用(以赵树理、柳青或梁斌等作家的作品为例分析)。
六、《创业史》等作品写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二条路线斗争,你认为真实吗?如何理解革命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七、如何理解《林海雪原》之类的革命文学的早熟性?
八、试阐述《青春之歌》中革命理想化的描写与小资产阶级情爱关系的叙事构成的矛盾。
九、试阐述《红岩》这类革命经典作品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与对暴力的展示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
十、如何理解贺敬之的“宏大颂歌体”的艺术特色及其时代根源? 第二学期
一、《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是一个文学价值很高的典型形象,请举例分析其性格特征、刻画这一形象的特点及意义。
二、以《红高梁》为例,试述莫言小说对生活的独特感知方式。
三、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贾平凹的小说与故乡商州之间的关系。
四、以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
五、说明先锋小说的精神特征。绪论: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2.文学革命对于中国文学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3.二十年代出现了哪些新文学的社团和流派?他们各自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4.在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阵营与文学保守主义者出现了几次论争?论争的结果如何?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论争?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
(一)1.《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何意义?
2.鲁迅的《呐喊》和《彷徨》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对中国现代小说具有何种意义?
3.阐释阿Q形象。4.鲁迅的《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二)1.请对“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进行解释。2.“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与浪漫抒情小说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许地山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4.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沉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一)1.简述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轨迹。2.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3.徐志摩新诗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纯诗”?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
(二)1.郭沫若新诗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2.《女神》在新诗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有何局限?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1.田汉早期创作有什么特色?他对现代戏剧有何贡献? 2.五四话剧创作有哪几大流向?代表作各是什么?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1.鲁迅的《野草》贯穿着“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应该如何正确理解? 2.如何理解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和”的特点? 3.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4.请解释“冰心体”。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1.如何看待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它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2.梁实秋、朱光潜的主要文学观点有哪些?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3.请解释“左联”。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
(一)1.丁玲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莎菲女士的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2.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3.名词解释:“革命+恋爱”、东北作家群、《南行记》 4.京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5.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它为中国现代小说增添了些什么样的新质?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
(二)1.分析茅盾的《子夜》的吴荪甫形象。
2.茅盾的小说的创作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对中国现代小说具有何种意义?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三)1.结合具体作品,阐释老舍的文化批判观。2.简述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3.《骆驼祥子》的艺术魅力有哪些? 4.《月牙儿》有何特色?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
(四)1.以巴金的小说创作为例,说明巴金“青春激情式书写”的特点。2.分析巴金《家》中的高觉新形象。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
(五)1.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有什么特定的文化含义? 2.分析《边城》的审美特色。
3.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什么?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1.现代派诗歌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2.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特点是什么?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1.结合曹禺的具体创作,简述他的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2.分析《北京人》的创作主题。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
1.林语堂的小品的突出艺术个性是什么? 2.鲁迅杂文的特点是什么?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1.名词解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2.40年代出现了哪些文学论争?应该如何正确看待?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1.简述沙汀小说的创作特点。
2.分析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形象。3.从《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4.简述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1.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2.名词解释: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
1.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2.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十一章解放区文学思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2.解放区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1.简述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点。
2.山药蛋派小说和荷花淀派小说的创作特色。当代部分 绪论:
1.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2.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如何理解学术界对当代文学史不同的分期方法?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的文学史意义。
2.比较十七年时期文学思潮主要流派的文学主张的异同 3.三次大的文艺争鸣和批判概况。4.思考“文革”产生的思想根源。第二章十七年时期小说
1.如何评价“红色经典”小说作品在当代的现实意义。2.《创业史》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3.十七年战争小说认识战争和表现战争的美学观念。4.赵树理小说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第三章十七年时期诗歌
1.十七年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为什么说郭小川的《望星空》是矛盾的文本? 第四章十七年时期戏剧和散文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散文概况。
2.老舍《茶馆》在戏剧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3.谈谈对杨朔散文创作模式的理解。第五章
1976 ~1989文学思潮
1.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意义 2.天安门诗歌运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4.简述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第六章
80年代小说
1.什么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2.反思文学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4.什么是知青文学?知青文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5.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6.文化寻根意识包括哪些内容?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如何认识寻根思潮?
7.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和文体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小说《浮躁》是写实性描写和象征性构思的统一? 9.汪曾祺《受戒》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0.马原叙事圈套的含义是什么?
11.如何理解《活着》标志着余华创作的成功转型?
12.莫言小说的主题取向是什么?如何理解红高粱的象征意义? 第七章
80年代诗歌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的主要内容和审美艺术特征是什么? 2.北岛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是什么? 3.舒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是什么?
4.新生代诗歌的主要团体及其艺术主张是什么? 5.新生代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有何意义? 6.海子诗歌创作的四大母题是什么? 第八章 80年代戏剧和散文 1.探索戏剧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和几种类型? 2.高行健的探索戏剧有何特点?
3.巴金的《随想录》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第九章
90年代文学思潮
1.探讨进入90年代文学走向多元化、边缘化的的原因。2.人文精神讨论的历史评价。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1.什么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新体验小说?新体验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新市民小说?新市民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新生代小说?新生代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什么是新现实主义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6.分析《叔叔的故事》、《马桥词典》的叙事特点。7.如何认识和评价王朔与王朔现象?
8.调侃小说、青春文学的特点和对当前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十一章
90年代诗歌和散文
1.诗歌创作为什么在90年代出现冷落和滑坡的局面? 2.90年代出现“散文热”的原因何在?有哪些主要的散文类型? 3.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第十二章港台文学
1. 如何评价金庸武侠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艺术成就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
和周作人。3.《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
地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而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
》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6.鲁迅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7.爱姑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
8.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
》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小说《**》以
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
》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1.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
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12.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3.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
》中的陈士成等。
14.鲁迅自己曾经用“
”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5.鲁迅在《
》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6.鲁迅多次在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
》有精彩的描写。
17.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
》。
19.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如《铸剑》、《奔月》、《出关》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改名为《
》。
20.沈雁冰与周作人等人创办的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
。21.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22.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
23.郭沫若的名诗《
》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4.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
25.的《<女神>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26.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
27.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
》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28.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
》和《聂 》。
29.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30.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
》中。
31.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32.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33.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
》、《王昭君》和《聂 》,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34.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
》。
35.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
》,实际上是一篇为历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
36.的《关于浪漫的沉思
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37.40年代,郭沫若曾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
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
38.茅盾原名沈德鸿,字,早在他1928年发表小说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39.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部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
40.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他曾发出“没有‘五四’未必会有‘五卅’罢”的质疑。
41.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蓍名小说《
》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
42.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
》三篇小说。
43.小说《虹》的主人公是。
44.文学批评家胡风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在东京读茅盾新赠小说《
》的感觉时说:“接到书后,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
45.在《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与汪派政客
联合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引起的。
46.在《子夜》的构思和素材搜集过程中,茅盾甚至连吴荪甫坐什么样的牌号的汽车这种小细节也反复研究过,原先想让吴荪甫坐“福特牌”小汽车,因为当时上海“流行福特”,后来经研究又改坐“
”,因为“像吴荪甫那样的大资本家应当坐更高级的轿车”。
47.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
》。
48.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
49.早期革命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的《短裤党》。50.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51.小说《
》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52.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写得最成功的是。
53.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新派和正派(理想)市民这几种形象系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蓍的位置。
54.虎妞的变态情欲,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55.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56.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和祁天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
》中的张大哥。
57.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
58.《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
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59.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是最具活力的现代作家,这时期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
60.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
6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62.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的衬衣,每年
月十八都要为待萍过生日等等。
63.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
》。64.《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
以及洋奴张乔治。
65.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
》。66.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的《沈从文论》。67.沈从文把《边城》看成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
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68.《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上儿子天保和
同时爱上了翠翠。
69.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
”、“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70.
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在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
71.《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
72.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蓍名作家。
73.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
74.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
75.葛薇龙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
76.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九叶诗派又称“
”派。
77.
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78.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藏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
》杂志。
79.九叶诗派得名于
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80.
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81.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
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也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82.穆旦本名,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83.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状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平在小说戏曲和
之上”。
84.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
85.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
86.《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的散文集。87.
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88.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一类是“
”,如坟墓、古宅等。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
A.《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3.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4.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野草》
B.《随感录》
C.《热风》
D.《坟》
5.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6.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体”特点的作品是()。
A.《伤逝》
B.《**》
C.《故乡》
D.《明天》 7.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8.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已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宴之敖
D.眉间尺
9.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声。这篇小说是()。
A.《故乡》
B.《孤独者》
C.《祝福》
D.《长明灯》
10.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
A.《理水》
B.《出关》
C.《非攻》
D.《铸剑》
1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12.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13.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 》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14.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15.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16.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们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
A.《女神之再后》
B.《卓文君》
C.《棠棣之花》
D.《王昭君》
17.在新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18.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才子”的批评家是()。
A.茅盾
B.田汉
C.鲁迅
D.夏衍
19.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服●觉悟》
2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2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胡风
22.茅盾在文坛上献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春蚕》
B.《虹》
C.《子夜》
D.《蚀》 23.“茅盾”是沈雁冰在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A.《春蚕》
B.《虹》
C.《子夜》
D.《蚀》
24.在有研究者对茅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后,《中国小说流派史》一书仍然从思潮流派史的角度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意义,这部文学史专著的作者是()。
A.严家炎
B.邵伯周 C.孙中田
D.庄庆钟
25.在30年代,有一位评论家在对茅盾与巴金进行比较时说,读茅盾像上山,沿途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头;读巴金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这位评论家是()。
A.朱佩弦
B.瞿秋白
C.冯乃超
D.李健吾
26.在《子夜》中,茅盾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各种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即表现吴荪甫的“三大火线”,一是与赵伯韬的斗法,二是与工人的斗争,三是与农民的矛盾。在这三条线索中,作家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其中,先虚后实的一条线索是()。
A.吴荪甫与工人的斗争
B.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法
C.吴荪甫与农民的矛盾
D.吴荪甫与唐云山的冲突 27.请先阅读这段文字:
马达声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
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
A.老舍的《骆驼祥子》
B.鲁迅的《铸剑》
C.沈从文的《边城》
D.茅盾的《子夜》 28.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
A.《二马》
B.《猫城记》
C.《离婚》
D.《牛天赐传》 29.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
A.《二马》
B.《赵子曰》
C.《离婚》
D.《老张的哲学》
30.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四世同堂》 31.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姊妹篇的作品是()。
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我这一辈子》
D.《四世同堂》 32.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好评,《骆驼祥子》发表后,反响也不大。五六十年代名声大振,是因为他紧跟时代的戏剧创作,但对老舍小说及其文学史地位的系统研究仍不多,直到文革后《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一文发表,如何界定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才成为学术界重视的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宋永毅
B.赵园
C.孙政
D.樊骏
33.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蜕变》
34.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35.《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A.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36.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3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3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39.“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
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 B.沈从文的《湘西》
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 D.沈从文的《边城》
40.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取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茉莉香片》
D.《鸿鸾禧》 41.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A.戴望舒
B.卞之琳
C.何其芳
D.李金发
42.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A.胡适
B.郭沫若
C.穆旦
D.闻一多 43.“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
A.《赞美》
B.《出发》
C.《野兽》
D.《合唱》
44.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以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
A.《茨冈》
B.《高加索的俘虏》
C.《唐璜》
D.《欧根·奥涅金》 45.“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
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 B.唐祈的《时间与旗》
C.辛笛的《风景》
D.唐湜的《骚动的城》 46.“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是有此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47.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
A.林语堂
B.周作人
C.梁实秋
D.俞平伯
三、多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有三点十分明确的主张,这三点主张是()。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2.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药》 3.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做品有()。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
A.《孤独者》
B.《伤逝》
C.《在酒楼上》
D.《明天》
5.在鲁迅不说《铸剑》中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对于“三头相博”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
A.眉间尺
B.大王
C.黑色人
D.宴之敖者 6.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7.《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但其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等。
A.《凤凰涅 》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8.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新》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9.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一辑收录的三部诗剧是()。
A.《女神之再生》
B.《棠棣之花》
C.《湘累》
D.《凤凰涅 》
10.茅盾紧密地、经常地、直接地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其中,有三部作品十分典型,它们是()。
A.《幻灭》
B.《走上岗位》
C.《腐蚀》
D.《清明时节》
11.寿生和老通宝分别是茅盾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两部作品是()。
A.《春蚕》
B.《林家铺子》
C.《秋收》
D.《走上岗位》 12.在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手下有两员大将,他们是()。
A.林竹斋
B.屠维岳
C.唐云山
D.莫干丞 13.在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1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15.茅盾笔下的许多人物,如静女士、方罗兰、梅女士、赵惠明、赵伯韬、林老板、老通宝等,都是不朽的艺术典型,而不是时代精神、某种阶级属性和某种思想倾向的图解品。其中,静女士、梅女士、林老板分别是以下哪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A.《林家铺子》
B.《幻灭》
C.《虹》
D.《春蚕》 16.《子夜》原来的计划是通过农村与城市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与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后来因为生活积累的不足,茅盾断然地对这宏伟构思作了重大的修改,对作品的规模作了几次大幅度的缩小,其中,作的主要修改有()。
A.把红军的活动其本上隐入幕后
B.弱化了关于农村革命斗争的线索
C.放弃了对工商证券交易所的表现
D.压缩了关于工厂生活的描写
17.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类型是中外小说发展到近代的较高艺术形式,但又是导致茅盾多部作品难以完篇的原因之一,其中,茅盾尚未终篇的作品主要有()。
A.《锻炼》
B.《第一阶段的故事》
C.《春蚕》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8.老舍的前三部小说是在英国完成的()。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19.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
A.具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
B.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
C.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
D.大量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20.老舍的长篇小说《同世同堂》共分三部,它们是()。
A.《惶惑》
B.《偷生》
C.《幻灭》
D.《饥荒》 21.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他们是()。
A.老派市民
B.新派市民
C.正派市民
D.反派市民
22.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主要有()。
A.《二马》中的李子荣
B.《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
C.《离婚》中的张大哥
D.《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 23.在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系列中,主要有()。
A.《二马》中的李子荣
B.《赵子曰》中的赵景纯
C.《离婚》中的丁二爷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24.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因此,老舍的幽默具有“打哈哈”性质,()。
A.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带“愤”的发泄
B.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
C.是为了迎合市民的趣味
D.是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点 2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A.曾文清
B.仇虎
C.陈白露
D.侍萍 26.“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
A.《文学杂志》
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报》
D.《大公报·文艺副刊》 27.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主要有()。
A.《八骏图》
B.《月下小景》
C.《大小阮》
D.《绅士的太太》 28.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
A.《篱下集》
B.《栗子》
C.《梦之谷》
D.《谷》
29.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等。
A.余华
B.叶兆信
C.苏童
D.王安忆
30.对张爱玲有较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
A.《红楼梦》
B.《半生缘》
C.《金瓶梅》
D.《海上花》
31.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等。
A.《合唱》
B.《旗》
C.《赞美》
D.《我》
四、简答题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4.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5.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6.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7.有人认为,茅盾从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怀抱着强烈的功利欲求。对此应怎样看?
8.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9.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切入口是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老舍的创作拥有大量的读者,但为什么评论界一直没有给这位有影响的作家以应有的评价?
提示:A.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切入口是“城”与“人”的关系;B.评论界一直没有给这位有影响的作家以应有评价的主要原因在于,老舍始终关注“文化”问题,与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是不同的。
10.《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受过现代教育,为什么还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
11.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2.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3.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 14.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几乎一夜间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
15.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16.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靡一时?
17.以何其芳的散文《独语》为例,简要说明“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五、分析题
要求: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3.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
5.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6.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
7.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8.你怎样看穆旦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在的小说中,用漫画式的方式描写了许多“新派市民”形象,既有兰小山,丁约翰之类的西崽,也有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娣等一类胡同纨绔子弟。
2.文学批评家
在《回忆录》中说,他在读小说《虹》时,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面,还是无法读下去。
3.契诃夫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震撼了的心灵,于是,他用“片断的方法”,“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创作了他的第二部作品《日出》。
4.“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时间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的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只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压下来,要压瘪每个人的心房。”此话出自傅雷的《
》一文。
5.在20世纪20~40年代出现的许多有关郭沫若的评论和研究中,最值得我们参考的是诗人闻一多发表于1923年6月的两篇文章,其中,偏重于对郭沫若的批评的是《
》。6.在曹禺的《雷雨》中,出场的八个人物是周朴园、蘩漪、侍萍、鲁大海、鲁四风、周萍、周冲和。
7.在介绍美国传教士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一书时,曾指出其“错误亦多”。
8.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写的是湘西边上一个叫的小山城。
9.如果说,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北京人》,那么,要说曹禺的“四大杰作”则应该是这三部作品再加上《
》。
10.施蛰存在《
》一文中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
11.1931年,所作的《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一文,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对他的影响。
12.在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变态情欲,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等等,对于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3.废名,原名,1929年在北大英文系任教时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他的第三部小说《
》。
15.《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
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16.“九叶诗派”虽然形成于40年代,但这个诗派的名称却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
》。
17.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两篇著名的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的散文,一篇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是的。
18.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
》三篇小说。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的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
》和《武则天》。
20.曾在《<莫须有先生传>序》中说废名的散文好像一道水,其实这也是他本人的夫子自道。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胡风
2.唐弢曾在《晦庵书话》中说,佩弦先生后期的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这里的“佩弦先生”是指()。
A.周作人
B.废名
C.朱自清
D.冰心
3.在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才子”的批评家是()。
A.茅盾
B.田汉
C.鲁迅
D.夏衍 4.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以田园牧歌风格蓍称的小说家是()。
A.废名
B.张爱玲
C.芦焚
D.周作人 5.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
A.《二马》
B.《赵子曰》
C.《离婚》
D.《老张的哲学》
6.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成()。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7.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
A.胡适
B.郭沫若
C.穆旦
D.闻一多
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9.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
A.《女神之再生》
B.《卓文君》
C.《棠棣之花》
D.《王昭君》
10.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始于小说()。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四世同堂》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京派”作家群的主要作家主要有()。
A.凌叔华
B.何其芳
C.张爱玲
D.林徽因 2.以周作人为领袖,“言志派”的主要作家有()。
A.俞平伯
B.朱自清
C.何其芳
D.钟敬文 3.《传奇》中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想当“太太”,一种是成为“太太”之后,其中,处于后一种生存状态的人物主要有()。
A.《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B.《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
C.《鸿鸾禧》中的玉清
D.《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烟鹂
4.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代表诗人主要有()。
A.戴望舒
B.卞之林
C.何其芳
D.李金发 5.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方罗兰
B.杜竹斋
C.曾沧海
D.杜新箨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8分)
2.什么叫“京派”?“京派”的重要作家主要有哪些?试举出三位,并简要说明其创作特点。(6分)
3.简要说明“五四”时散文格外发达的原因。(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其他参考材料,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2.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常常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有时一个意象就象征着一个人物的一生,或一篇小说的全部主题意义。请就《茉莉香片》中“绣在屏风上的鸟”这一意象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命运。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六讲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2.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____________的《沈从文论》。
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后衬衣,每年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等等。
4.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____________。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____________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6.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____________》中。
7.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____________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8.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9. ____________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____________,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11.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____________》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12.《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____________同时爱上了翠翠。
13.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____________”、“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14.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____________》。15.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16.《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____________。
17.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____________。
18.《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____________以及洋奴张乔治。
19.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____________。
20.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宴之敖 D.眉间尺 2.《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的作品。A.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3.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4.请先阅读这段文字:
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
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
A.老舍的《骆驼祥子》 B.鲁迅的《铸剑》 C.沈从文的《边城》 D.茅盾的《子夜》
5.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
A.《理水》 B.《出关》 C.《非攻》 D.《铸剑》 6.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9.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A.《雷雨》 B.《日出》C.《原野》 D.《蜕变》 10.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的姊妹篇的作品是()。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我这一辈子》 D.《四世同堂》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空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A.《文学杂志》 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报》 D.《大公报·文艺副刊》
2.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它们是()()()。A.《惶惑》 B.《偷生》 C.《幻灭》 D.《饥荒》 3.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A.《篱下集》 B.《栗子》 C.《梦之谷》 D.《谷》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春蚕》 B.《苦夏》C.《秋收》 D.《残冬》 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A.曾文清 B.仇虎C.陈白露 D.侍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
2.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4.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年,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与的创作原则。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和通信集中。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他在《新申报》上发表、、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和。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的,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等,都是欧美留学生。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被称为。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2.语丝社成立于年,其主要成员有、、。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和,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等,受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
28.湖畔诗社成立于年,其成员主要有、、、,他们以为特色。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成立于年。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
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或。
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33.田汉1923年成立了,创办了。
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等。
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等。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
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
39.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鼓吹革命文学。
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之争。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的口号。
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
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盛行于,又被称为。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等,其小说的主流是。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和,其作者分别为和。46.学衡派年成立于,其代表人物有、、等。
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和。
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年成立于,由、和三部分人组成。
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成立,发起人有、、等,出版会刊。
51.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
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争。
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等。55.京派成员主要有、、等,主要刊物有和,京派作家以表现为主要内容。
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和,倡导文学。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
58.自由人指,第三种人指。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其代表作有、。
60.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61.现代诗派成员有、、等,创作风格以为主。
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有、。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有、。64.曹禺的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65.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66.《》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68.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和上。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等。70.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和。73.九叶诗派诗人有、、、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和。
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半月刊,被称为。其代表作是。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
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而受到批评。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 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A.谭嗣同 B.梁启超 C.夏曾佑 D.黄遵宪 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一 C.现代主义 D.新浪漫主义 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朱湘
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A.语丝社 B.浅草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
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新月诗派 D.新月社 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A.新月社 B.未名社 C.狂飚社 D.莽原社 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A.湖畔诗社 B.创造社 C.浅草社 D.新月社
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A.社会剧 B.家庭伦理剧 C.悲剧 D.才子佳人剧 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A.1907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1年 15.田汉1923年创办了()
A.民众戏剧社 B.上海戏剧协社 C.南国社 D.春柳社
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A《朝花夕拾》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 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
A.朱自清 B.李金发 C.周作人 D.王独清 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
A.创造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
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
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
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A.梁启超B.黄遵宪C.胡适D.夏曾佑 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A.《文学革命论》B.《谈新诗》C.《文学改良刍议》D.《我之文学改良观》
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1917-1920)文学思想的有()A.《生命底文学》B.《三叶集》C.《女神》D.《人的文学》 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A.林琴南B.吴宓C.章士钊D.沈泽民 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A.沈雁冰B.许地山C.周作人D.鲁迅 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
A.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D.王独清 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
A.徐志摩B.闻一多C.朱湘D.梁实秋 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
A.语丝社B.论语派C.莽原社D.未名社 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语丝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A.浅草社B.弥洒社C.湖畔诗社D.南国社 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
A.象征主义B.未来主义C.自然主义D.意识流 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A.《野草》B.《女神》C.《赵阎王》D.《微雨》 13.李金发的诗集有()A.《微雨》B.《食客与凶年》C.《为幸福而歌》D.《圣母像前》 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A.胡适B.徐志摩C.陈西滢D.王独清 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
A.包天笑B.徐枕亚C.林纾D.周瘦鹃 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A.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 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
A.穆木天B.王独清C.杨骚D.蒲风
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的作品有()A.《复兴》B.《短裤党》C.《菊芬》D.《地泉》 19.属于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
A.京派B.论语派C.后期创造社D.后期新月派 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A.《新月》B.《骆驼草》C.《文学季刊》D.《水星》 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
A.臧克家B.戴望舒C.路易士D.卞之琳 22.穆时英的作品有()A.《石秀》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
23.属于“孤岛文学”的有()A.《碧血花》B.《杨娥传》C.《王昭君》D.《长夜行》 24.七月诗派的成员有。()
A.路翎B.艾青C.田间D.阿垅 25.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是()A.徐讦B.张爱玲C.孙犁D.无名氏 26.战国策派成员有()
A.陈铨B.林同济C.黄震遐D.王平陵
四、名词解释
1.“八事”主张2.人的文学3.文学研究会4.创造社5.新月诗派6.语丝社
7.湖畔诗社8.南国社9.现代主义10.象征诗派1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
12.学衡派13.甲寅派14.左联15.中国诗歌会16.普罗文学 17.“两个口号”论争18.京派19.论语派20.民族主义文学21.东北作家群
26.孤岛文学27.七月诗派28.主观战斗精神29.九叶诗派30.战国策派
五、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
4.为什么说1917-1920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5.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6.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7.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
8.简析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10.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1.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4.试析左联的成就。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917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2.陈独秀《新青年》3.《文学改良刍议》
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5.《终身大事》6.“三大主义” 7.“普遍”“真挚”8.现实主义9.《生命底文学》三叶集 10.林纾《荆生》《妖梦》11.北京文学研究会12.《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13.“为人生”14.东京创造社15.浪漫主义16.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7.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
19.新格律诗“新月诗派”20.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1.人性论 22.l924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23.散文24.莽原社未名社 25.向培良高长虹尼采26.《地之子》 27.沉钟社浅草社
28.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29.春柳社1907 30.《黑奴吁天录》31.新剧文明戏32.爱美剧 3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34.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浅草杜沉钟社新月社
35.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36.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37.《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38.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39.春雷社40.“问题与主义” 41.“整理国故”42胡适陈西滢徐志摩43.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礼拜六派”
44.周瘦鹃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答出其中三个即可)言情小说
45.《玉梨魂》《广陵潮》徐枕亚李涵秋46.1922 南京吴宓梅光迪胡先骕 47.章士钊48.创造社太阳社
49.1930 上海创造社太阳社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 50.中国诗歌会蒲风穆木天杨骚《新诗歌》51.三52.“革命的浪漫蒂克”
53.“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54.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
55.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乡村中国56.林语堂陶亢德幽默、闲适、性灵
57.“自由人”“第三种人”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58.胡秋原苏汶59.“民族主义文学”《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
60.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61.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象征主义62.施蛰存《梅雨之夕》《春阳》 63.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64.《原野》 6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66.抗战文艺67.“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68《放下你的鞭子》 69.杂文戏剧(话剧也可)70.艾青田间鲁藜 71.“主观战斗精神”
72.徐讦无名氏 73.穆旦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笛杜运燮杭约赫唐祈唐湜(答出四位即可)《诗创造》《中国新诗》74.《战国策》战国策派《野玫瑰》
75.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76.新秧歌运动77.文艺暴露黑暗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A 6.B7.A8.C9.C 10.Dll.C12.A13.B14.A 15.CI6.BI7.C18.B19.A20.B21.C22.B23.C24.A25.B26.C27.B28.D 29.B30.A31.D32.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2.ABC3.AB4.ABC5.ABC6.BCD7.ABC8.ACD9.ABC10.ABCD11.ABD12.ACD13.ABC14.ABC15.ABD16.AB17.ACD18.ABCD19.ABD20.BCD 21.BCD22.BD23.ABD24.BCD25.AD26.AB
四、名词解释
1.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理论见解,宣扬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2.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3.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4.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5.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
6.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8.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9.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开始传人中国。
10.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朦胧”与“含蓄”。
11.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主张把小说作为“游戏”与“消遣”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12.学衡派因 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13.甲寅派是以章土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反对白话文学,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5.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16.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17.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 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18.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9.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0.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1.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22.现代诗派是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现代的诗歌”来表现“现代的情绪”,代表作家有戴望舒、卞之琳等人。
23.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里的病态文明。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等。
24.心理分析派是30年代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小说创作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较深层次挖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和性变态心理。
25.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武汉,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26.从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的四年零一个月的上海租界地区的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文和戏剧创作上。
27.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创办的《七月》杂志而得名,以自由体的形式来表现高昂的战斗激情,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等。
28.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艺文思想的核心,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而强调作家创作必须“拥抱现实”“突人现实”,才能取得现实主义的胜利。
29.九叶诗派是40年代出现于国统区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穆旦等人,其创作达到了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创造的较完美的融合,标志着中国现代诗的成熟。
30.战国策派是40年代国民党的文学派别,宣扬法西斯主义与“尚力政治”,代表人物有陈铨等人。
五、简答、简析题
1.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2.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态度是“为人生”,即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他们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3.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他们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内心自然流露;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以感情为生命,他们追求文学的全与美,提倡文学无目的论,但同时也强调文学对于时代的重大使命。
4.第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小说以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为主的创作方法,以深刻的思想和成熟的艺术,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第二,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第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杜等,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第四,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介绍。
5.第一,浪漫主义社团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女神》、《沉沦》在这时期出版。第二,新月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其主导倾向都是浪漫主义。第三。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被大量翻译、介绍。第四,浪漫主义思潮适合了激情勃发的青年人的追求与理想。
6.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和李大钊关于实验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争论;1919~1922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鲁迅、郭沫若等认为这会诱导青年倒退,从而加以批评;1924年,现代评论派和鲁迅等人就学生运动的论争。
7.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又因《礼拜六》刊物而被称为“礼拜六派”。他们把小说视为游戏、消遣的工具。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由于迎合市民趣味,此派小说一度繁荣。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
8.第一次发生在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第二次发生在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第三次发生在1925年,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维护封建性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鲁迅、成仿吾等批判了这一复古思潮。
9.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0.1935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于1935年底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4月,鲁迅、冯雪峰等为了补救“国防文学”在意义上的不明了性,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主张国防文学的人对此指责,于是发生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左翼文艺界通过论争达到了团结,为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11.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12.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要求文学走到群众中去。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存在。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
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
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
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
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5.革命文学思潮,就其主流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机械论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突出表现在两个观点上。一是文学和革命的关系。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齿轮和螺丝钉”,但是,又不能忽略文艺的独特性,应该尊重文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同党的其他事业相混同。左翼作家强调了“齿轮和螺丝钉”的一面,甚至不适当地引申、夸大,而严重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革命文学中的这种左倾思潮,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二是文学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文学要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却不应俯就大众、迎合大众、媚俗大众。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不断拣一些新的东西提高他们,帮助他们前进。左翼作家们的缺失就在于未能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语言和形式,拣选后逐渐地加进去,在普及的同时逐渐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因此,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同时也掺杂了许多“左”的错误思潮,直至左联后期,也还比较严重。
6.1943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在当时和以后,成为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文艺政策的依据。《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提出“向工农兵普及”、“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等原则,并强调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讲话》还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应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进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鲁迅》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主题。2.阿Q形象分析。
3.分析精神胜利法及其形成原因。4.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5.分析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贡献。6.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2.鲁迅在一文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重要思想。3.鲁迅前期在一文中强烈赞扬和介绍了浪漫主义诗人和他们的作品。4.留日期间,鲁迅形成了以和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5.辛亥革命爆发后,鲁迅作文言小说,述了革命军即将到来时各种人物的反应。
6.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7.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8鲁迅在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了,并任常务委员。9.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这部小说集的主题是。10.狂人既是一个形象,又是一个形象。11.《阿Q正传》中,代表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是,有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封建性人物是。
12.阿Q是时期农民的典型,其主要性格特征是。
13.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主要表现两类人物,分别是和。14.《呐喊》、《彷徨》在塑造人物上采用的典型化方法。15.《故事新编》中共收人历史小说篇。
16.鲁迅杂文创作始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写至1936年,共有杂文集本。
17.鲁迅在一文中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
18.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是、和。
19.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是,最初发表于。20.《野草》艺术上主要采用的方法。21.鲁迅是中国现代的最早创作者。22.《朝花夕拾》共篇散文,原题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属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创作有()A.《摩罗诗力说》B.《域外小说集》C.《怀旧》D.《文化偏至论》 2.由鲁迅发起或领导的社团有()
A.未名社B.左联C.朝花社D.太阳社 3.由鲁迅参与编辑的刊物有()A.《奔流》B.《新青年》C.《朝花周刊》D.《文艺研究》 4.《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有()
A.以叙事为主,语言和动作表现为次B.擅长心理分析,语言和动作表现为次
C.浓重的风土风情,使小说成为最早的乡土文学 D.以悲剧为主,也有以讽刺手法为主的喜剧作品
5.请选出鲁迅历史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A.《出关》B.《补天》C.《铸剑》D.《奔月》
6.以下杂文集中属于鲁迅前期(1918-1927)创作的是()A.《二心集》B.《坟》C.《热风》D.《花边文学》 7.《野草》中以乐观的基调表现鲁迅自强不息、顽强战斗精神的作品有()
A.《希望》B.《雪》C.《影的告别》D.《好的故事》
三、简答、分析题 1.简述《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
2.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4.试析阿Q性格。
5.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6.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7.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8.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
9.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10.简析鲁迅杂文的内容。11.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12.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3.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14.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l.进化论2.《文化偏至论》3.《摩罗诗力说》4.进化论个性主义 5.《怀旧》6.《狂人日记》7.“五四”8.左联9.《呐喊》反封建 10.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清醒的启蒙主义者。11.未庄赵太爷
12.辛亥革命精神胜利法13.农村劳动妇女、新知识分子 14.“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15.8 16.“随感录” 17 17.《灯下漫笔》
18.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19.《野草》《语丝》20.象征主义21.散文诗
22.十《旧事重提》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3.ABCD 4.ACD 5.BCD6.BC 7.BD
三、简答、简析题
1.反封建是《呐喊》的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和《呐喊》不同的是《彷徨》中的主人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而告终。
2.《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作者以“吃人”来形容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摧残,倾注了作者对我们民族的极度忧愤的感情。《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3.《呐喊》中的《药》通过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作成人血馒头吃,反映出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的寂寞、孤独,揭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群众觉悟的重要性。而《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则有着更深刻的描写。辛亥革命没有依靠作为民主革命主义基础的农民群众,没有强大的宣传和启蒙运动,必然是妥协的、不彻底的。小说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
4.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自尊自大、自轻自贱,不敢正视现实、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中等。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悲惨命运,不能真正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来。阿Q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也沾上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的悲剧。5.《彷徨》中的几部以女性命运为中心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里;后来又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伤风败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封建观念大网络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不公正待遇。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深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艰巨性。《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但子君奉行的个性解放思想,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
6.《彷徨》中的《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等篇都是写新知识分子的。涓生、子君、魏连殳、吕纬甫、作家夫妇,都曾受过近代教育,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资产阶级进步思潮。他们是中国近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分子,踔厉风发,开风气之先。作品一方面描写社会黑暗势力对这些觉醒者、反抗者的压迫,描写封建统治思想仍然是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习惯传统,觉醒者几乎是和整个社会相矛盾而成为孤独者、异类;另一方面,这些觉醒者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他们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常常会自私卑怯、动摇妥协、消沉颓废、改变初衷。作品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别寻新路。
7.①《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鲁迅经常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来表现人物。②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③很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风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④小说结构形式新颖,体式繁多。⑤语言上以口语为基础,具有简洁、洗炼、生动、峭拔的特点。
8.《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这表现在,第一,它如实描绘,毫无讳饰地表现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表现出与人民大众及其解放事业血肉相连的重要特点。第三,《呐喊》、《彷徨》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期望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第四,作者广泛吸取,博采众长,根据艺术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丰富了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形式服从于性格刻画和主题表现。因此,《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
9.①创作方法上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②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主干,但也羼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③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10.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①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②对封建性反对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③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④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⑤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⑤歌颂新生力量,歌颂革命斗争。
11.鲁迅后期杂文(1927-1936)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发展。①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后期杂文对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和迫害、屠杀革命作家的罪行进行了坚韧的斗争。②后期杂文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批评。③对革命文学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④鲁迅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紧密结合,把对封建思想道德的批判和对封建性反动政治的批判紧密结合。
12.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①首先表现在形象性。鲁迅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描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紧密结合起来,和谐统一。②抒情性和讽刺性。鲁迅的杂文以浓烈的情感震荡读者的心弦,对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③文体多样,风格多姿多彩。④语言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
13.《野草》的艺术特色:①多数篇什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感受。如过客、战士、枣树等都是象征性形象。②艺术构思奇特。艺术境界奇幻诡谲,神秘幽深。③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14.《朝花夕抬》的艺术特色: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炽烈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杂以对丑恶现实的嘲谑讽刺,文笔朴实优美。
《郭沫若》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郭沫若张扬的个性主义和浪漫气质,构成了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表现”的思想。
2.《三叶集》的作者为郭沫若、和三人。
3.1921年8月,郭沫若创作的出版,成为新诗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4.郭沫若早期强调自我表现的文学见解,正是他本时期个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5.1924年4月,郭沫若翻译了日本经济学家的一书,通过此书,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较完整的了解。
6.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第一次提出的问题。7.和是郭沫若取得重大成就的两个领域。
8.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始于,最早发表的小说是。9.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包括、、,小说的主人公是。10.《漂流三部曲》开创了我国现代小说形式。11.《落叶》是一部的中篇,由封情书组成。
12.郭沫若的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了意识流手法的一篇作品。
13《未央》、《喀尔美萝姑娘》等小说带有明显的色彩。14.郭沫若写了许多抒情性散文,被他自己称作。15《女神》是“五四”精神的典型体现。
16.郭沫若在一诗中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
17.郭沫若的爱情诗集是“五卅”前的产物。18.郭沫若作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堪称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19.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真正开始,是1923年作的和,后与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20.《屈原》写成于年,其中塑造的形象,是一个普通女子,但却是屈原精神的体现,其中也成功地塑造出了女阴谋家形象。
21.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和剧作家,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和的特点。
22.《棠棣之花》、《南冠草》与《屈原》的共同点是宣扬的爱国精神,其中《南冠草》的主人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三叶集》的作者为()
A.郭沫若B.郁达夫C.田寿昌D.宗白华 2.《漂流三部曲》包括()A《行路难》B《歧路》C.《炼狱》D.《十字架》
3.对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时期的文学活动描述正确的有()
A.成立创造社B.形成泛神论思想C.出版《女神》D.出版《漂流三部曲》
4.郭沫若小说中具有明显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是()A.《落叶》B.《未央》C.《残春》D.《喀尔美萝姑娘》
5.郭沫若历史剧中,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作品有()A.《棠棣之花》B.《南冠草》C《孔雀胆》D.《高渐离》
三、简答题
1.简述郭沫若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2.简析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3.简析《女神》的时代精神。
4.简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5.简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6.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四、分析、论述题
1.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
2.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3.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泛神论2.田汉宗白华 3.《女神》4.主情主义
5.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6.奴隶社会7.诗歌历史剧 8.1919 《牧羊哀话》 9;《歧路》《炼狱》《十字架》爱牟 10.“三部曲” 11.书信体 4 12.《残春》13.表现主义二 14.“自传性散文”15.狂飚突进 16《炉中煤》17.《瓶》 18.《恢复》19.《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20.1942 婵娟南后 21.主情偏重写意 22.“舍身报国”夏完淳
二、多项选择题
l.ACD 2.BCD 3.ABC4.BD 5.ABD
二、简答题
1.在文艺思想方面,郭沫若同时受到西方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而以前者为主,形成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其主要特征是尊崇自我,偏重主观;强调创作要有天才、灵感、内心激情等。这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文学见解,正是他本时期个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2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它们常为正直的主人公报国无门而浩叹,而不平,又常常流露出对畸形社会的憎恶,对拜金主义等世态的鄙薄。这些小说体现着他的主情主义的创作特色。他的小说大都充满了浪漫的情调,邈远的意趣,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激情奇特地凝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开阔、独特的格调。他笔下自然的种种景色,人物的种种情愫,也往往被涂上一层诗的色彩,富于抒情性。
3.《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因而激动了、鼓舞了整整一代人。郭沫若用他的诗歌热烈地呼唤着新社会,希望导致光明的到来。
4.《女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强光照亮了诗集中大部分的诗作。①《女神》采用了内在情感强化、极化以及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②在想象方式上则具有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变性的极度夸张。③在形象描绘方式上则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④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赡丰美的特点。
5.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几部历史剧,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生活画面。而贯穿在其中的,则是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正气,充满了历史的悲剧精神。《棠棣之花》、《南冠草》、《屈原》的共同点是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另一思想特色。《高渐离》则歌颂了主人公为了反抗黑暗暴政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勇气概,从而宣扬了“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
6.郭沫若善于发掘历史的悲剧精神,以正义力量对垂死力量的对比悬殊的勇敢抗争及其过程中身历的磨难与痛苦,或严峻的两难处境,来创造浓郁的悲剧情境,从中展示正义人物人和与道义的美。其主人公又都与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紧密联系着,他们的失败或毁灭,虽也使人悲苦,但绝不意味着消沉,而是激发人们的正气,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斗争。这些历史剧充满着悲壮的情绪,呈现出一种肃穆的崇高美,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四、分析、论述题 1.《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方面:①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天狗》中“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②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女神》诞生之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黑暗的现实,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凤凰涅槃》传达出一个古老民族觉醒之时深刻的悲愤。诗人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歌唱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创造精神。对20世纪科学文明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进行了歌唱。③爱国情思的抒发。《女神》时代的郭沫若,身居异国,感于祖国的贫弱落后,列强的虎视眈眈,常常怀着忧国的情思。这种爱国的情思就如千尺飞流奔涌在他的大部分诗作中。《炉中煤》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感情真挚而强烈。
2.《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勃发的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把“五四”激起的社会改革的热情烧得更旺。《女神》的叛逆的歌声,有如疾雷破山,对当时停滞、死寂的旧中国实是一次强烈的冲击;它的理想的光芒,又有如电光耀眼,启示人们去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崭新社会。
《女神》的意义,还在于它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在诗的形式上,作者反对并冲决一切旧形式的桎梏,主张形式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人决定让内在的感情波澜自由支配诗行。诗行可以长到十几字,也可短到二三字;有数百行长诗,也有短到三行的《鸣蝉》。诗人觅到了与内在感情和谐一致的全新形式,创立了多样的自由的诗形,从而为新诗发展提供了艺术体现的多种可能性。《女神》以博大魁伟的思想内涵和全然新创的诗歌形式,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诗歌史上掀起了一场大革命。
3.《屈原》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决战中全力塑造了屈原的崇高形象。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卓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古代的一个人文主义者。面对秦国的步步进逼,他从祖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和政治主张,面斥秦使张仪的阴谋。受到陷害后的屈原从申述、规劝转而抗争,处处表现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而把个人的安危、进退、荣辱完全置于度外。被关进东皇太一庙后,屈原也不向淫威和死亡屈服。在“雷电颂”中,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同化,把一切黑暗的势力摧毁。这时的屈原已融聚了作者的理想而成为光明的化身、力量的化身,其性格发展到了顶点。最后屈原为卫士所救,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这种处理显然寄托着作者希望正义的力量不被杀绝而能因风而生的愿望。郭沫若塑造的屈原形象,是反抗强权、捍卫民族利益的志士形象,在当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小说和诗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问题小说”。2.简述“乡土文学”。
3.为什么说叶绍钧是“教育小说家”? 4.简析朱自清散文创作特色。5.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6.简析闻一多“三美”理论。7.简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独幕话剧是,作于。3.刘半农被誉为,他的代表诗集是。
4.沈尹默的被认为是“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美德的”佳作。5.周作人的借助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广受好评。6.陈衡哲的代表作是。
7.康白情的代表作是,俞平伯的交织着新思潮的哲理与旧文学的意象,既有对理想的憧憬,也不无自身的彷徨。
8.“五四”时期有两大文学现象与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家关系密切,一是热,二是的崛起。
9.“问题小说”热的出现,与在理论上的阐释分不开。10.“问题小说”的出现,间接受到过当时作过较多介绍的易卜生的和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的影响。
11.“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的。
12.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1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刊物,是由文学研究会诗人、、主持的。该会8位诗人的诗合集从内容到形式代表着一种平实的诗风。
14.瞿秋白20年代初写的和,向国人报告社会主义苏联建国初期的情况,被视为现代的滥觞。瞿秋白在30年代还写有杂文集,见解深刻独特,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15.创造社作家张资平带有自传性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16.女作家冯沉君的代表作与表现了毅然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历程。17.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8.20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作家是,她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和自传体长篇小说。
19.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杂文)刊物。
20《语丝》的作者队伍大致可分两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的小品,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杂文。
21.林语堂“五四”以后潜入鼓吹幽默、抒写性灵一路,由的偏锋成为的主帅。
22.新月派诗人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主张,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23.女作家凌叔华的代表作有、等,风格清新、优雅、透逸,别具一格。
24.丁西林的在初期的剧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
25.新月派中人还曾积极提倡将“写意”的传统戏曲与“写实”的外国话剧结合起来的。
26.以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此外还有、、等诗人。27.胡适的《尝试集》是体大解放理论指导下的认真实践。
28.田亚梅女士是胡适的独幕剧中的主人公,这部话剧是胡适介绍挪威作家的副产品。
29.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的倡导与创作。30.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
31.是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曾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32.叶绍钧的《多收了三五斗》反映30年代初的畸形社会现实,是当时**的农村的一幅灰色剪影。
33.在童话创作上是现代中国的开山,著有童话作品集和等。34.、、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的三个主要因素。
35.标志着许地山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大道的,是他1934年发表的和1940年发表的。
36.许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37.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
38.王统照1922年创作的,是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39.1927年发表的及稍后的代表了20年代后期王统照的艺术转向:从“问题小说”步入。
40.发表于1933年的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41.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象征趋向写实的重大转变的作品是。42.冰心“爱的三部曲”是、和。
43.冰心诗的主要内容是对、与的讴歌。44.冰心1926年出版了散文集。
45.朱自清的长诗是最早的抒情长诗之一,带有朱自清当时遵奉的的思想投影。
46.庐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47.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
48.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和的影响,低沉郁闷、悲戚哀愁。49.郁达夫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50.1927年发表的与1928年发表的,形成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5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的哀怨。
52.郁达夫小说大多带有的色彩,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乃至相貌的投影。
53.闻一多是前期的重要代表和理论的奠基者。
54.闻一多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在间,诗集只有两部:和。55.闻一多诗论的核心是讲究诗的,即、、。56.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是、。
57.在冯文炳早期的小说创作集中,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
58.阿毛姑娘是废名小说的主人公。
59.废名小说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的写作路径之外,开辟了的别一支派,为中国现代、作出了独到贡献,对后起的有直接影响。
60.民间艺人陈老爹,是废名小说里的人物。61.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是。62.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代表作有、和。63.冯至的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64.冯至1943年写成了中篇历史小说,具有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65.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诗作。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
A《新潮》B《少年中国》C《小说月报》D《新青年》 2.谁被称为“平民诗人”?()
A.胡适B.刘半农C.俞平伯D.康白情
3.张资平的哪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A《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B.《冲积期化石》C《梅岭之春》D.《木马》
4.谁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A.冯至B.戴望舒C.徐志摩D.俞平伯 5.《草儿》是哪位新诗人的作品集?()A.胡适B.刘半农C.康白情D.俞平伯 6.《冬夜》是哪位新诗人的作品集?()A.胡适B.刘半农C.康白情D.俞平伯
7.哪位诗人的《蕙的风》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抗与对纯真爱情的热烈追求?()
A.汪静之B.冯雪峰C.潘漠华D.应修人 8.散文集《绿天》是谁的代表作?()A.陈衡哲B.苏雪林C.凌叔华D.冰心 9《草莽集》的作者是,()
A.朱湘B.孙大雨C.饶孟侃D.陈梦家 10.“五四”女作家中,谁的小说受到英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曼殊菲尔的影响较大?()
A.陈衡哲B.苏雪林C.凌叔华D.冰心
11.哪位戏剧家的世态讽刺剧在初期剧坛上独树一帜?()A.田汉B.欧阳予倩C.丁西林D.洪深
12.曾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是叶绍钧的()A.《倪焕之》B.《多收了三五斗》C.《夜》D.《潘先生在难中》 13.下列作家中,谁的作品以其异域色彩而引人注目?()A.王统照B.彭家煌C.台静农D.许地山
14.王统照创作的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是()A.《黄昏》B.《一叶》C.《春华》D.《双清》
15.受爱尔兰象征主义诗人叶芝影响较大的新文学小说家是()A.王统照B.许地山C.庐隐D.叶圣陶
16.下列哪部作品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写实趋向象征的重大转变?()
A.《春桃》B.《一叶》C.《山雨》D.《沉船》
17.庐隐的《海滨故人》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哪些人生活的作品?()
A.知识女性B.新女性C.女大学生D.大学生
18.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的女作家是()A.凌叔华B.陈衡哲C.冰心D.庐隐
19.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哪位诗人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A.闻一多B.徐志摩C.李金发D.冯至
20.表现程小林与史琴子、细竹之间情与爱,堪称诗化小说的代表作的是废名的()
A.《桃园》B.《桥》C.《竹林的故事》D.《河上柳》 21.哪种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对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
A.叙事诗B.抒情诗C.新格律诗D.象征诗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家属于《新潮》作家群的有()A.杨振声B.许地山C.俞平伯D.罗家伦 2.下列属于20年代“问题小说”作家的有()A.冰心B.庐隐C.叶绍钧D.台静农 3.下列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的有()A.彭家煌B.许地山C.鲁彦D.许杰 4.《诗》月刊的创办人有()
A.郑振铎B.叶圣陶C.刘延陵D.朱自清
5.下列社团中,赞同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有()A.民众戏剧社B.南国社C.上海戏剧协社D.弥洒社 6.下列作品属于社会问题剧的有()A.《幽兰女士》B.《获虎之夜》C.《赵阎王》D.《泼妇》 7.下列作品属于浪漫剧的有()A.《琳丽》B.《咖啡店之一夜》C.《少奶奶的扇子》D.《获虎之夜》 8.下列作品属于湖畔诗派的有()A.《湖畔》B.《昨日之歌》C.《蕙的风》D.《春的歌集》 9.以下作品为自传体形式的有()A.《棘心》B.《冲积期化石》C.《漂流三部曲》D.《倪焕之》 10.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有()A.诗体大解放B.理论节制感情
C.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D.借鉴欧美格律诗体
11.朱湘的作品有()A.《草莽集》B.《王娇》C.《北游及其他》D.《永言集》 12.丁西林的世态讽刺剧有()A.《兵变》B.《一只马蜂》C.《幽兰女士》D.《压迫》 13.象征诗派的诗集有()A.《微雨》B.《红纱灯》C.《圣母像前》D.《旅心》
14.周作人曾在哪些社团(刊物)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A.《新潮》B.《语丝》C.文学研究会D.《论语》 15.属于王统照前期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有()A.惜官B.春桃C.尚洁D.加陵 16.王统照的长篇小说有()A.《黄昏》B.《山雨》C.《倪焕之》D.《春华》 17.构成冰心小说创作“爱的三部曲”的作品有()A.《超人》B《烦闷》C.《分》D.《悟》 18.“小诗”派的作者有()
A.冰心B.徐志摩C.徐玉诺D.宗白华 19.冰心的散文集有()A.《寄小读者》B.《绿天》C.《往事》D.《春水》 20.庐隐创作的长篇小说有()A.《归雁》B.《女人的心》C.《象牙戒指》D.《玫瑰的刺》 21.标志着郁达夫创作路向转变的作品是()A.《过去》B.《春风沉醉的晚上》C.《迷羊》D.《采石矶》 22.徐志摩的诗集有()A.《翡冷翠的一夜》B.《猛虎集》C.《云游集》D.《红烛》 23.徐志摩的散文集有()A.《落叶》B.《巴黎鳞爪》C.《自剖》D.《卞昆岗》 24.废名(冯文炳)创作的短篇小说有()A.《竹林的故事》B.《桃园》C.《桥》D.《浣衣母》 25.冯文炳的作品较多受到下列哪些作家的影响?()
A.托马斯•哈代B.乔治•艾略特C.陶渊明D.曼斯菲尔德 26.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作品有()A.《帏幔》B.《蚕马》C.《吹箫人的故事》D.《王娇》 27.“五四”时期,属于开创性的叙事长诗作品有()A.《王娇》B.《十五娘》C.《蚕马》D.《帏幔》 28.李金发的诗集有()A.《微雨》B.《红纱灯》C.《为幸福而歌》D.《食客与凶年》
四、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2.乡土文学3.语丝文体4.美文5.小诗6.零余者7.“三美”理论
五、简答、论述题
1.简析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热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缺失。2.简析“乡土文学”产生的原因、特点。3.简析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特色。4.简析创造社作家的创作特色。
5.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6.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7.分析“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8.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9.简析周作人对“美文”的贡献。
10.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11.简析叶绍钧“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与成就。12.分析倪焕之形象及其意义。
13.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和风格。14.简析许地山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
15.简析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16.简析冰心“问题小说”创作的发展过程。17.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18.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19.简述庐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20.试析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21.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22.评价郁达夫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3.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24.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创作实践。25.简析徐志摩前期诗集的思想。26.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27.简析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28.简析冯至的诗集《十四行集》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