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国学热看国学发展之路
由“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国学热看国学发展之路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参赛选手展现出的超强的文化底蕴和对古诗词熟稔于心的知识素养,主持人董卿亦可游刃有余的驾驭诗词,令人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唤醒“荒废”的国学教育。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大会”
(1)核心要义
近来,由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受关注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高人气网剧或综艺,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聚焦古诗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摆脱乏味的诗词诵读模式,引入时下流行的知识问答挑战,配合诗词赏析,将古典文化重新带入大众视野。节目自2016年2月开播,目前已播出三季(截至2018年4月4日),每季分为10期,每期时长90分钟。第三季总决赛收视率(央视数据)达1.27,排在同时段各电视节目首位,且第三季全网收视次数超2.57亿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视人数达1.58亿人,是第二季的3倍。
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除了节目呈现方式新颖以外,更多的是世人对于快餐式生活的反思和厌恶,渴望追求心灵的纯粹和净化,寻找某种精神层面的表达,而“诗歌大会”恰好营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人们可以通过重温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暂时远离纷繁的网络世界,重新开启对于先贤智慧的探究并在领悟之后加以运用到现时生活中。
(2)对国学的启发
“中国诗词大会”等弘扬中华文化的节目究竟能否重振国学教育尚不得而知,其留给社会的思考或许更具现实意义。国学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精神文化教育层面,而应该纳入基础教
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领域,国学教育除了涵盖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精髓,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有积极影响的思想体系也应囊括其中。
二、国之精粹:何为国学
(1)国学起源
中国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乐师》、《礼记·学记》等便有关于“国学”的记载,最初“国学”特指高等教育学府,明朝时期设中都国子学,后变更为国子监,教授礼、乐、律、射、御、书、数等科目。近代为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引入“国学”一词,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34年,章炳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以及顾颉刚、钱穆等国学大家先后著书立说,在“西学东渐”之风下,为了与当时的“西学”区分,诞生了“中学”即后世所谓的“国学”,指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的概念。
(2)国学定义
对于国学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国学一般泛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融入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及学术,包罗了教育、伦理、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范畴。先秦诸子的学问专著对于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理政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思想体系的碰撞、摩擦,某一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中国社会的统治起主导作用,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形成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儒学在国学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这和儒家思想长期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有很大关系,儒家文化极强的包容性,可以同各类学术思想相互交融,对其他学说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而儒学的影响范围又不仅局限于中国,经由海外华人的传播,使得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波及全球。国学则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将修身养性与经世致用相结合,另辟蹊径地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三、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台湾国学教育简述
(1)台湾国学教育“前世今生”
在台北孔庙附近的街巷行走,若听见郎朗的读书声,切莫惊讶,这可能是大龙小学的学生们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或是《论语》。自上世纪40、50年代,国学开始在台湾蔚然成风,在全岛实现光复之后,民众渴望回归传统文化、寻求民族认同的情绪高涨,“培养民族文化”等教育政策相继推行,自此国学教育开始在台湾世代传承。
台湾国学教育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因素,是社会安定与发展的需要,是皈依中华文化的内心驱使。20世纪50年代,出于巩固政治基础、统一民众思想的意图,台湾当局极为重视国学教育,强调传统文化在全岛的传播,竭力将儒家文化作为台湾国学教育的思想基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成为每个人都需牢记的道德准则。
成立于1946年的“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导台湾的国语普及工作,并在各县市设立国语推行所,从大陆引进国语教学人员,还在大学专门开设国语课程。1970年,台湾当局颁发《加强推行国语运动办法实施要点》、《加强推行国语办法》,推动了国语在台湾的全面普及,为国学教育发展奠定了语言基础。发展至近代,台湾国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备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传统思想与国际视野兼备,能够终身学习的健全的人”,自小学起,教授古文和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学时需占到正规学习时间的30%以上,国中(同初中)阶段,文言文比重上升至50%,毛笔字的研习也必不可少。高中国学教育最主要的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学概要》涵盖经史子集等各类国学经典。而某些高等院校则特地设立一些冷门的国文学科(系)供学生学习研究。至此,台湾建立了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国学教育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2)台湾国学教育的“至暗时刻”
现如今国学教育在台湾如火如荼地开展,孰不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数次经历过“生死存亡”的时刻。
20世纪50年代末,伴随台湾经济的发展,执政当局的腐败日益突出,西方文化的入侵,道德败坏、犯罪中小学率上升,社会问题越发严重。部分居心不良之人打出“全面西化”的论调,在中华文化遭遇巨大冲击之下,民众自主发起“文化复兴运动”,力保国学教育根基不动摇。20世纪90年代,执政党力主“去中国化”,篡改国文和历史课纲,到2000年民进党主政,对中华文化的扭曲和篡改更加变本加厉,即便如此,台湾民众仍将国学放在全民
教育的首位,当局最终迫于社会各界压力,不得不重新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从选修改为必选,抹杀国学的各种尝试也宣告失败。
四、回归本源:大陆国学教育发展及现状
(1)大陆国学教育漫谈
学术界通常认为,大陆“国学”概念兴起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入侵加剧,社会急需一班有识之士扛起“国学”的大旗,对国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高知分子层面,到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在全国蔓延开来,国学课程陆续在中小学校推出,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先后成立国学院,拉开了大陆国学教育新篇章。2006年,弘扬国学经典的栏目《百家讲坛》吸粉无数,生硬难懂的古文学经过名家们生动有趣的 解读,原本精深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各类国学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民众对于国学的热情达到顶峰。
大陆国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国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另外,社会的进步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突出,人们试图从儒学中寻找化解问题的办法。
(2)大陆国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需求急迫的背景之下,国学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国学教育也面临若干问题:
① 国学教育教材过于工具化,古文重视程度低。大陆的语文教材缺少系统性的国学经典教学,对于古文的编排篇幅少、文章解释不到位,所学习的内容主要为通过课业考试而准备,师资投入有限,大部分教师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国学基本功,难以将国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② 国学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多数国学授课仍强调死记硬背,学生无法领悟古典文化的深意,更不必提将提炼出的思想精华应用于实践中,教学方式过于形式主义;
③ 大众对国学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国学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积淀下来的价值观、道德品行等不可能仅依靠短时间的教学就能够掌握并体悟,而人们学习国学则更多出于功利主义,偏离了国学教育的初衷。
五、他山之石:台湾国学教育对大陆国学教育的借鉴
台湾的国学教育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并且在不断摸索、检验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国学所折射的哲学观与社会运转的驱动因素是相契合的。大陆民众应注重弘扬中华文明,积极传承文化精髓,如民间习俗、古风古韵、传统节日等,为国学在新社会形势下的扎根创造有利的条件。
大陆家庭应提高对国学的重视程度,甚至在孩子尚未识字、懂事前就尝试让他们接触国学经典,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背诵古诗词、讲解经文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输出正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构建完整的人格。大陆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鼓励发展国学教育,民间和政府的学术机构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开展国学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水平。推崇国学教育有望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大业,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有利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李宸帆
第二篇:我看中国诗词大会
我看中国诗词大会
今天,我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它使我的感触很深。开始的时候,先是四位点评老师送给挑战者和百人团们鼓励的诗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蒙漫老师说的诗:“劝君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通过老师们送的鼓励的诗词,我能感受到老师们对我们中国诗词有很大的理解。四位挑战者都是从平常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四位挑战者中,年龄最小的武亦姝用她的淡定从容、出口成章笑到了最后夺得了冠军。她们中陈更挑战的时候,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她明明只有三关就可以把所有的题目答完的,并且还有17分就可以追上武亦姝了,我心里想:就17分了,她在三关内的分数一定可以超过武亦姝的,谁知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在倒数第三关的时候回答错了,她与成功失之交臂,就连我也在为她惋惜。武亦姝又和最后一个从百人团中出来的陈子龙答题,在答题的时候,看到她回答不出来,我为她捏了一把汗,当看到她回答正确了,我比她还高兴。在这场比赛中,武亦姝又赢了。最后一场比赛是擂主争霸赛,武亦姝和上期擂主彭敏PK“飞花令”,最后武亦姝还是赢得了冠军和擂主。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它让我知道了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也要多向武亦姝学习,要多读一读中国的诗词,说不定就会有所收获的哦!
第三篇:【热素材】从七个角度看“中国诗词大会”,你怎么下笔?
【热素材】从七个角度看“中国诗词大会”,你怎么下笔? 【素材呈现】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十六岁高中女生武亦姝一战成名。各方赞美纷至沓来,甚至有人对能背两千首诗词、写得一手好字的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满足了我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夸张的言辞背后,是由衷的欣赏之情。除了武亦姝,观众也被很多热爱诗歌的选手感动着: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如何对抗命途多舛。65岁农民王海军,一边摆着修车摊,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如果有人帮他改一个字,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
据央视数据显示,该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春节期间,全家人每晚必会守在电视机前看《中国诗词大会》。当节目中出现曾经学过、背过的古诗时,全家人还会开口对上两句。”王女士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拥趸,节目播出后,包括自己的父母都习惯性翻开书本,对古典诗词进行品读回味。“而这也是我让孩子唯一收看的综艺节目。”王女士说,《中国诗词大会》督促了孩子自觉学习古诗词。
因这一节目收获了不少“00后”小粉丝,家长们开始呼吁学校加强和重视古诗词教学。“感觉选手们都满腹经纶,但对知识都不是说教,而是娓娓道来的分享。这正是用言行,体现诗句中前人的谦卑和涵养!”一位家长表示。在学校的教学当中,对古诗词的内容涉及不够多,甚至课外补习学校,单独对古诗词进行培训、提升的课程几乎没有,大多是放在语文科目中,作为补充内容。《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后,有人非常乐观,认为诗歌和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了;有人较为悲观,认为这个诗词大会只拼背诵,根本就是反诗词的(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等弱点)。还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高考语文一共才5分古文默写,背古诗词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背完大纲要求篇目已经很累了,哪有精力学习课外古诗词!”一位大学生如此回应:“背诵的许多内容已经忘记,但在诵读经典时,心灵受到的触动、激发的思考和从中汲取的养分,将受益终身”。【深度思辨】
①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电视节目中的一股“清流”,透露出的是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美的滋养的认同、享受和期待,也说明很多人愿意亲近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需要的,是有一个契机去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有一种热情去延续古老诗词歌赋的青春。
有人说,传统的诗词歌赋正在引发今天国人的文化共鸣。需要看到,从对诗词节目的追捧,到大众“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着不小的差距。“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种诗兴与气势不是看几次弘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就能达成的。如何以诗词热为契机形成良好氛围,启迪更多人去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值得思考。
培养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既需要丰富艺术人文学习经历,引导人们逐步理解传统文化精品的意境和美感,还需要在文化普及层面做更多的探索。尤其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上,需要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高度,更加重视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期待在诗词热“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引导下,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真正深植于我们每个人内心。【适用话题】
文化基因、启迪与引导、文化复兴之路、契机与转折 ②在古诗词中找寻生态保护之道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温了古人笔下天人合一的自然——景与人不断心灵沟通,冬去春来,风花雪月,无不触景生情。
为了生存,人类会本能地利用资源,砍倒树木、捕尽鱼类、污染水源、排放废气。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对自然的破坏力达到了空前程度。我们制造出大型工具,能够移山填海,使“愚公移山”变得易如反掌。我们从自然中开发出新能源,构建起庞大的现代工业,现代化生活让人类更加舒适便利。我们用钢筋水泥,建造出现代都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其中,并逐渐远离自然,亲近自然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稀缺享受。
今天,我们进入高科技时代,带上智能化的设备,可以沉浸到远比现实更美的虚拟现实,然而,幻梦之后,却陷入河流污染,空气污浊的焦虑之中。即使用高科技武装了我们的生活,正像《寂静的春天》作者所说的那样,“一个没有鸟啾虫鸣的世界,一个仅仅为了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世界,最终将会成为人类也无法生存的世界”。《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人通过诗词贴近自然,生发出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无疑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适用话题】
环境保护意识、诗与自然、文明的代价、传统与现代
③热爱诗词,不应止于背诵
《中国诗词大会》暴露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
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着,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适用话题】
创作与复制、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
④我们写不出好的古诗了,但至少还能消费
有人认为古典诗词是高雅的、精英的,不适合大众化,该节目的火爆,恰恰说明中国诗词文化已经堕落不堪,选手们只会背诵,不懂平仄,更写不出来好诗。
我认为,不要把普通人对诗歌的热情,与真正的诗人在技巧与语言上的探索混为一谈,相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消费行为——在手机上听配乐的诗,在朋友圈敲下几行类似于诗歌的分行的语无伦次的感想,确实不高雅,但是也并没玷污诗歌的光荣。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古代,在《诗经》或者更早的时代,诗歌与劳动人民贴得很近,即使是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宋词,很多也是边喝酒边吟唱,远没有今天人们所想的那样高冷。如果诗歌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追捧,背后就是中国人对诗歌的需求。在任何时代,被历史挑选后的精致的汉语,都会唤醒中国人共同体的意识。中国人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古诗了,但是至少还可以消费古诗。【适用话题】
诗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消费
⑤不必苛求诗词大会
所有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争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诗词好”,希望中国诗词真的能够很好地被继承和发展下去,所以难免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所苛求,从而使讨论变得沉重。
诗词对中国人来说是植入文化基因并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诗词语言和意象的美感,中国人可以“秒懂”,外国人可能就云里雾里。至今在很多中国人的居家生活中,以诗词为心,以对联与书法为用,文化中国未必高居于庙堂之上,却经常安住于江湖之远。
然而遗憾的是,现代人似乎离诗词越来越远,学生在校期间还能通过语文课程接触诗词,毕业之后能拿诗词怡养性情的并不多,诗词正离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在此形势下,把诗词做成一档很有参与感的节目,让很多喜欢诗词却不经意远离诗词的人们有机会重新接近诗词,获得最精粹、最方便的精神享受,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德。不要苛求诗词大会,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社会道德屡屡滑坡并引发争议的当下,需要更宽松的讲文化、讲艺术的节目,进而营造一种社会氛围。【适用话题】 接近诗词的途径、精神享受、利弊功过
⑥“中国诗词大会”现象:曲高和者众
“诗词综艺热”的出现,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也表明了公众依然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通过创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何乐而不为?
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牙牙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适用话题】
曲高未必和寡、新思路产生新现象、意识决定结果
⑦国人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
生活的平凡,挡不住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而古典诗词的力量,正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他们平静的力量。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诗歌里有的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有的是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有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正像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
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我们应有视通万里、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也要激发返本开新、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但决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说到底,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恰如现代中国的前行,同样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的滋养、文化力量、文化和现实
第四篇: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二、中外纪录片的比较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
美国代表典型的纪录片商业化运营模式,Discovery频道自开播以来便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它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受众群,即使那种受过良好教育,有求知欲望,有社会影响力和一定消费能力的观众。这个定位使它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节目内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Discovery同时也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2012年探索传播集团开创了市场神话,扩展到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亿累积订户和140多个电视频道。与美国成熟的市场导向的纪录片产业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内市场尚且偏向小众,更不要说向全世界普及了。
(二)纪录片质量比较
英国、日本代表的是公共体制支持的纪录片产业,尤其英国对公共服务原则的信奉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一直以来都凌驾在“自由市场”之上。他们的广播传统更倾向于展示文化遗产、构建民族身份以及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更允许社会批判性的纪录片出现在电视上,纪录片本身的社会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中国的纪录片,除了《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出彩的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纪录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的挖掘利用程度较浅。
除此之外,英美纪录片大都是高投入,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团队,据统计,Discovery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且欧美纪录片目前已全部实现了高清播出,而中国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良好平台支持之外,地方电视台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还无法进行大手笔的投资,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产业链的比较
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当成熟的发展道路。他们有清晰的纪录片产业政策,产业已形成规模,投入与产量已非常高,且投资渠道多样,有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纪录片受众成型。比如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而在大环境上看来,中国纪录片既缺少政府专项公益基金的支持,社会融资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的纪录片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为播出而制作,具有品牌战略眼光的制作机构数量较少。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链链条较短、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产业链开发不够,甚至部分产业链呈现缺失状态。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家族频道
三、国内外经验对于中国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一)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产业链
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都比较走小众路线,受众较少。所以应该首先向Discovery学习,进行专业深入的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同时积极宣传纪录片,使其更加平民化,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让纪录片迈入公共时代。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积极组织社会招标,扩大纪录片制作平台,积极与国外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进行联合摄制,面向世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动将自己的优秀纪录片向国外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并建立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
(二)使传播平台正规化、多样化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媒体第一次有了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对于国产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一个到两个这样的品牌纪录频道,向国内和世界推广。
在传统媒体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媒体。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关于“纪录片观看渠道”的网上调查结果:网络70%、电视56%、音像出版物24%„„可见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视频网络凭借高效性、互动性、时效性、自主性等优势可以一心大批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应该有相关政策支持视频网站购买甚至自主制作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活力。
(三)提高纪录片质量
技术层面来说,随着产业资金来源已从单一的电视台、政府投资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环境的利好信息吸引着资本进入,制作方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购买高端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但产业还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多的与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尝试,打破其高门槛的限制。
同时,中国纪录片更应该重视作品内涵的提升。纪录片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和人文情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中国的元素相结合,承载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味道,用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用中国的内心说故事。
(四)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扶持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监督,保证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规范节目版权,既维护他人权益,又保护自身权益。作品中素材、资料、道具、音乐的使用、受访人的权益都应该清晰准确。只有在前期完善了作品版权,在后期市场化运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也才能在将作品推向世界时获得稳定的版权收益。
第五篇: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白酒一直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类,中国白酒行业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以及白热化的竞争,白酒行业该何去何从?
编者认为,不妨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发展中管中窥豹。四川省酿酒文化源远流长,川南地区滋养了五粮液、郎酒、水井坊、剑南春、泸州老窖、沱牌舍得这川酒“六朵金花”,加上地处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酒厂,形成了一个金角形的格局。四川省省委于2008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并于2010年10月批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发展有限公司为此战略构想的责任主体,特许经营川酒“六朵金花”等中国顶级白酒。此战略计划及连锁经营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日前,四川省经信委国酒金三角推进办负责人称,自去年川酒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400亿元,增速超过40%。如果按照这一发展势头,今年川酒有望接近或突破2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再造一个千亿元产业的目标。
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如此巨大的效应,究竟因为有何优势?编者为了深入调查,拨通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湖北地区总代理、金三角鑫隆湖北酒业经营发展有限公司的招商热线:400-027-5189。其常务副总谢军谊称,中国白酒金三角拥有着六大高端白酒等众多品牌的鼎力支持,首先在资源上就处于领先地位,又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广项目,有着省际政府公关推介。同时,加盟政策更是完善,从前期培训到开业到经营,全程无忧。加盟商没考虑到的,国酒金三角都帮他考虑到。中国白酒金三角还拥有着商务部官方保真体系,坚持卖真品、推臻品、荐珍品。这些优势加在一起,才打造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中国白酒的顶级销售平台。
现今,纵观国内白酒市场,各类酒行代理如过江之鲫,而“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的高效益使我们看到,白酒名企强强联合连锁经营的营销模式或许是中国酒业发展,提高国际化影响力、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方法。
易煦昊
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