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四查”措施
定陶县安监局坚持安全生产“四查” 强化
执法监察工作
今年以来,定陶县安监局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构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新定陶”为目标,强化执法监察力度,创新执法监察机制,通过企业安全生产自查、日常执法检查、安全专项检查、执法联查四种形式有机结合,力求把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一、企业自查。安监局始终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督促广大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制定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自查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等相关制度,把隐患治理落实到基层单位、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进行安全生产自查。
二、日常监察。根据定陶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今年以来,安监局执法监察大队在全县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滚动式大检查。认真分析排查出的隐患,根据隐患的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及整改难度对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隐患档案,定期更新完善,对重大隐患实行“一患一档”。并建立隐患排查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流程,实施问题和隐患整改和验收确认制度,严防有检查无整治,有整治无验收的情况发生。
三、专项检查。为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安监局在做好日常执法检查工作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不间断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严格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问题和隐患“条条有处理,条条有交代,一条不漏抓整改”,不断提高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重点行业及领域的安全稳定。
四、执法联查。日常工作中,安监局充分发挥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机制效用,与公安、建设、交通、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尤其是在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期间,切实突出责任部门和牵头部门,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突出重点,严格整改,确保定陶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定陶县安监局
张志国)
第二篇:加油站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要点
加油站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要点
一、执法检查共性要求共10项内容:
1、安全组织机构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5、安全教育
6、劳动防护用品
7、安全警示标志
8、安全检查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
10、应急救援体系
1、安全组织机构
应当依法设臵具备相对独立职能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关注职责的落实:
(一)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三)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四)督促本单位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五)依法组织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
2、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它规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权力。重点检查: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是否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2、责任制的编写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3、责任制的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
4、现场检查落实的责任制执行情况。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局55号令第6条第二款)规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
1、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等内容);
4、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7、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9、应急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编写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管理制度的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 询问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掌握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现场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4、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为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针对各岗位工作内容和存在的危险性而制订的具体业务操作程序和要求的规定。重点检查:
岗位操作规程的编写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岗位操作规程的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 询问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掌握岗位操作规程情况; 现场检查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5、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
1、危险化学品可能引起的危害;
2、安全操作规程;
3、防护设备的维护及使用;
4、应急与急救措施方面的知识 重点检查: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取得市安监局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从业人员是否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查教育台账、档案。
6、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重点检查:
各岗位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型号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和发放的记录是否齐全; 现场作业人员:防静电服、手套和鞋
7、安全警示标志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该在存在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场所分别设臵化学品危险性标识、安全标志和安全告知牌。
作业场所应按《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的要求,在显著位臵和有危险因素的场所、设施上设臵适当的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重点检查:
标志牌设臵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标志牌应设臵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
安全标志牌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8、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或者专业性的检查。企业安全检查的要点主要是:
1、查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有无违规问题;
2、查职工是否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无违章作业情况;
3、查职工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
5、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标准;
6、查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7、查生产装臵和生产工艺是否存在事故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8、查各项应急器材的配备和养护情况等。检查重点: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是否及时处理; 对检查及处理情况是否进行记录。记录是否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
9、应急救援预案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3、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4、应急救援程序和处臵措施;
5、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
6、应急救援的设备和器材;
7、经费保障;
8、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实施修订及备案;
9、企业平面布臵图和应急疏散图等附件。预案及演练重点检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及时修订和完善,是否正式发布实施;
应急预案评审报告; 应急预案备案证明;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进行定期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要有记录; 演练后是否有点评。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物资有八大类:
(1)现场处臵类物资(2)救援工具类(3)现场监测类物资(4)防护用品类物资(5)专用车辆类(6)通讯联络类物资(7)警戒警示类物资(8)输转类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检查重点: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是否齐全;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是否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是否能保证正常运转; 应急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
应急广播、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二、加油站检查要点
1、重点部位: 加油机 :
(1)是否及时清洁,避免蛛网、灰尘导致静电跨接装臵接触不良。(2)保证铅封完好,避免拉断、破坏铅封。(3)可抽查内部管线是否有渗漏现象(4)保持加油机底部消防沙干燥、不板结。
(5)旁边应放臵4公斤干粉灭火器2只,服务台上放臵石棉被1块。
储油罐及附件
(1)罐井内需经常擦拭、通风,保证其干燥、油气浓度较低。(2)量油口须关闭紧密后上锁。若不密闭,则会造成油气回收检测不合格。
(3)当法兰的连接螺栓少于五根时,应做坚固且有效的跨接。(4)螺栓紧固,输油管线无渗漏现象。
(5)通气管阀门启闭灵活,阻火器应每季度检查保养一次,并记录到《加油站设备检维修记录》上。
量油口:
应密封严密,并上锁
配电室:(1)配电室内各项设备运转正常。
(2)配电柜、配电盘内接线整齐,洁净无杂物,接线端子连接紧固,无松动、过流、焦糊、发热现象,配电柜门不用时应关闭。(3)配电柜下方用细沙填实,各种线路套管用防爆胶泥封堵。(4)配电柜、配电盘配臵相关警示标牌,线路图,下方设臵绝缘胶垫。
(5)正常时,悬挂“正常运行”,供电线路维修时,悬挂“严禁合闸”。并有专人值守。(6)配电室内安装应急照明灯,门口设臵防鼠板,门外配臵二氧化碳灭火器。
电气安全:
防雷、防静电接地装臵:每半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 一次并做好记录。加油枪胶管:静电导通检测为每日一 次。防爆区域必须用防爆照明设备。安全要点:加油站防爆照明设备—防爆手电
防爆区域包括:加油机内部、卸油口、油罐井等一切能 与油气接触的区域。
消防器材多功能柜:
用于存放35公斤干粉车2台,石棉被2-4块,铁锹、水桶各2个,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沙箱:
内沙子要充足2M3,并保持干燥,沙箱要摆放在卸油口附近,便于取用
卸油作业:
油罐车进站后要停止一切加油作业,并在加油站出入口设臵路锥和卸油提示牌,禁止社会车辆在卸油时,进入加油站。卸油时应在罐车卸油口处摆放干粉灭火器
其他检查内容:
1、锅炉房
2、可燃物/
3、埋地管线/
4、周边环境/
5、明火/
6、地面沉降/
7、雨季漏水/
8、罐区静电接地
第三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
为促进全县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责任的落实,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县交通运输实际,编制xx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规划十三五交通运输安全方向,牢固树立“安全发展”“一切事故兼可避免”的理念,加大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深化专项整治,强化措施落实,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深入开展“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的行业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严厉打击交通系统内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督促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增强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确保全县交通安全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执法检查、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和安全督查、宣传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措施,把握重点工作环节,全面深入查治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促进全县交通运输领域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大事故。
(二)主要任务: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认真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开展“打非治违”、“平安交通”和“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二是确保节假日,重要会议期间、尤其是长假期间的交通运输安全;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今年将深化“打非治违”工作作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分别在4月份集中开展“春雷行动”,7月份集中开展“飓风行动”,x月份集中开展霹雳行动,xx月份集中开展“清剿”行动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四是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督促落实行业主体责任,确保水陆交通安全畅通;五是加强专业宣传培训,利用x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宣传和培训,扎实推进交通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更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六是创新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
三、职责分工
(一)执法检查职责分工
县交通运输局局属各有关单位负责本行业、本单位消防安全、综治维稳等方面的日常执法检查。
县地方海事处负责对全县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全县所有码头、客渡船的执法检查率要达到100%。
县客管所负责组织对全县道路客运、客运包车(含旅游包车)、城市公共客运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县货管所负责组织对全县道路货运、驾培学校、维修企业、物流站场、危货运输等行业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要求每月要组织一次专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县公路站负责对全县所辖公路的路产路权保护进行安全生产常态性的执法检查。
县公路质监站负责对全县有关公路建设项目(含公路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要求对在建公路建设项目的执法检查率要达到100%。
(二)执法检查重点事项
各有关单位重点对港口码头、公路建设、施工工地和专业维修作业场内热、冷工作业、专业机械操作,机舱、油舱、水舱等密闭舱室,客运车船、危货运输车船、客运站场,各类可燃、可爆、危险品物资仓库、堆场、物流基地等物资密集场所及运输工具,驾校训练场、教练车,系统内油气站,跨越、穿越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油汽、煤气、自来水、通信等管线设施路段,机关办公楼、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交通运输工程施工工地消防设施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三)其他行政执法工作
1、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依照程序、坚持标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制度,切实把好安全生产源头关。
2、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4号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安全隐患信息整理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台账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台账,及时上报,同时录入涉危企业基础数据库。涉及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的,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移交县行政执法局处理。
3、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政执法行动,依照新《安全生产法》,高要求、严标准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同时要相互协调配合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四、执法检查方法
一是采取查看文件证书证件、查阅安全生产资料档案台账、查看现场、调查询问等方式严格检查;二是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状况的好坏,将执法检查对象进行分类,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行业,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执法检查,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四是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适时组织对局属各单位所辖行业负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明查暗访、随机抽查。
五、其他事项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开展执法检查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大举措。各单位要在本计划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管理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确定检查领域和项目,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动员部署。
2、严格落实执法检查责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安全生产现场执法检查职权,切实履行执法职责,承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4号令规定的相应责任,建立“谁检查、谁复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对辖区、行业、自身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检查,逐一排查登记造册,形成详细台账。台账要如实记载检查人员、时间、发现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或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要逐项整治到位;一时不能整治到位的,要有安全监控和事故预防措施。请各有关单位在每月5日前(遇节假日不顺延)向局安全法规科报送上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及排除出的安全生产隐患情况,一般隐患将电子档表格发送至邮箱,重大及以上隐患需将电子档表格和加盖公章的纸质表格一并报送,局安全法规科汇总后向市局及县安委上报。
3、对不依法、依计划履行执法检查责任或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执法检查的,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xx号令和《xx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监管执法五项规定》的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安全生产措施
安全生产措施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二)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单位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四)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五)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七)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依法经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八)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前款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并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接受工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三)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五)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六)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七)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八)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至少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一千人的,至少配备八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千人的,至少配备十五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协助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查处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并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及时整改;
(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经验;
(五)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管理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六)协助调查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提出报告;
(七)定期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八)生产经营单位赋予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建筑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以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情况。
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四)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修和保管知识;
(五)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
(六)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七)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每年接受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八学时;其他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四学时。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招用的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四学时;换岗、离岗六个月以上复工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均不得少于四学时。
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在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检测、评估,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发现现有工艺、在役设备存在危及生产安全因素的,应当及时改进或者更新。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监控措施:
(一)建立运行管理档案;
(二)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
(三)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四)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和安全评价,并提出完善监控的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为生产经营单位推荐或者指定检测、安全评价的中介服务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一次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方法,将安全生产条件纳入集体合同,实行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对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矿山使用的特种设备以及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经营、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储存区域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周边防护安全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居民区(楼)、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距离内,城市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不得批准设置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和储存场所;违法批准设置的,原批准机关或者其上一级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批准,限期迁出。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物品的生产区域、储存区域的安全距离内和矿山、尾矿库危及区域内,不得建设居民区(楼)、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建设的,应当依法先行拆迁原有危险区域或者将危险物品撤出;已经建成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高压输电线、输油管道、输气管道、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不符合规定安全距离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依法予以拆除或者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设备大修、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等危险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以及在密闭空间内作业,应当执行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业前,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应当就作业安全要求向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安全防护效果。
公众聚集的经营场所实际容纳的人员超过核定人数或者设施的承载负荷时,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控制进入和疏散措施。第二十五条 禁止生产经营单位接受中小学生进行接触易燃、易爆、放射性、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劳动或者参观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
禁止生产经营单位租用学校、幼儿园房屋、场地从事易燃、易爆、放射性、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或者作为机动车停车场。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经常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跟踪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并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制定整改计划,明确专人负责,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二十七条 矿山、建筑施工、金属冶炼、船舶修造和拆解、电力、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前款所列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应急救援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及定期演练、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和经费保障,并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明确应急救援人员。
第五篇:安全生产措施
安全生产措施
(一)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要针对近期事故多发暴露的突出问题,对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业领域,以在建住房项目为重点的建筑领域等,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坚决停产整顿或依法关闭。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桥梁、建筑、车辆等,要坚决停用,待采取措施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依法打击,并严防死灰复燃。当前正值汛期,洪涝和地质灾害易发,要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减少灾害损失。
(二)全面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要针对近期多发问题和排查出的突出隐患,狠抓制度落实,切实纠正一些地方、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责任不到位的现象,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加快修订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努力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强化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干部和监管工作人员要敢于负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关系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关键岗位,要配强干部和管理人员,确保有人负责、有得力的人负责、能负得了责。
(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监管能力建设。深刻总结每一次事故的教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标准、改进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安全生产培训决不能走过场,不搞速成班。
(五)依法加强行政和社会监督。强化部门协调,完善行政监督体系,确保发现隐患能及时整改、发生事故能及时处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实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各部门、各单位接到关系安全生产的举报,都必须在第一时间查明情况、负责任地加以处理,及时向社会发布准确真实的信息,让人民群众放心。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对舆论揭露的问题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
(六)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观念,建设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领导干部尤其要全面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