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如何从三流学校考上复旦研究生
我是如何从三流学校考上复旦研究生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二流,综合就全国三流院校。今年年初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390+,考复旦金融落败,幸好有管理学院两个项目可以调剂,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调剂复试最终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方向)录取,该专业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毕业时颁发复旦大学学位、毕业证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证明书,类似于交换生证明。下面进入正文。
复旦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分布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两个学院也是复旦三大院之二,还有一个是新闻学院。经济学院最著名的专业当然是金融学了,不过这个金融学分两块,一块是公费金融,就是09年以前联考的金融,每年保送一大半,对外招生20个左右,今年更是**的12人,复试线402分;另一块就是基金管理方向,也是联考专业课,去年招生50,今年60+,据说一志愿复试线352分,二志愿380+,这个专业与公费金融不同的是自费,三年十万,4+4+2,而且还是双导师,一个复旦经院老师一个上海基金公司高层。当然,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和公费金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就业未知,因为尚未有毕业生。经院其次就是世界经济是最有名的,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大,大家可以去复旦经院网站上查查相关老师。然后就是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欧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总得来说,就业当然是公费金融最厉害,每年美资投资有几个,咨询公司几个,一大批国内有名的券商,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总行,一小批国家级公务员。基金管理专业尚不知怎么样,不过该专业研三可以由复旦出面联系陆家嘴基金公司实习,住在陆家嘴并带补助实习,估计找工作是不愁,就是应届毕业生去基金公司比较难,现在基金公司招人都注重实践经验的。经院除了这两个专业其它就业差别不大,往往国内外名企网申的时候院校下拉菜单里往往只有院校名称,不会具体到什么专业。所以这也是名校的一个优势,可以靠牌子占先机,考研同学们可以放弃成见,如果为了就业不妨试试经院其它容易点的专业。
接下来说说管院专业,该院系很多,招生很少,本来今年财务金融系都不招生,可是3月份突然挂出招生说明,着实救我一命。管院大部分考数一,难度较大。专业就业方面也非常厉害,校友资源管院做得比较好,很多MBA、EMBA、IEMBA等校友经常回来交流经验、招聘学弟、妹。
下面重点介绍我的考研经历,希望对后来人有帮助。
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的,刚开始时候马马虎虎,不甚认真,又没什么课,经常和同学们出去吃吃饭、旅旅游,正式开始是过了五一,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间,是同学介绍的,所以省去了找房子的痛苦。搬进去之后才进入状态,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晚上六点到十点。因为我是参加联考考试,专业课比较多,以前学的是会计,有部分基础,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对待。
微观经济学,这个是一开始就要看的。我用高鸿业的书,深入浅出,很好。我个人认为至少看三遍才有整体把握,效用论、生产论大家可以结合看,其中非常多的类似地方。比如都是经济个体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即在消费者收入一定或生产者成本一定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生产者产量最大化。这一块大家最好要反复对比相关图形,悟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然后就是市场理论是大头,完全竞争最简单,也最容易考察,寡头、垄断竞争、完全垄断都是分析一类问题——不完全市场下的经济行为。大家可以把这几个市场结合分析,要注意区别长、短期选择。建议大家总结几个市场长、短期图形,反复揣摩,直到问任何市场的任何情形能够条件反射地做出图形。这样遇见常考的计算题就得心应手。微观其它都是小考的知识点,就这两大部分容易出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我也是用高鸿业书。重点是AE-NI、IS-LM、AD-AS模型和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前面几个模型大家要注意条件的慢慢紧缩,是由浅入深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要注意几个模型,索罗、AK等,通货膨胀理论大家要好好比较不同理论流派的分析观点,反复理解分析思路,因为宏观最喜欢考察分析、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用的是胡庆康的,重点是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还有金融深化,本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与宏观重叠,大家可以一块结合看看,金融深化理论非常重要,国家比较关注这个,我们更要关注。
微观金融,金融市场学,是张亦春的。本书前面几章和货币银行学差不多,介绍资本、货币市场基础知识和工具。后面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组合理论、风险-收益理论、CAPM、APT、B-S公式、期货等等。这个部分是技术活,建议做该书后面习题,答案的话网上应该有的,我当时做了几遍。
关于复习进度,我认为暑假之前大家可以当打基础,把教材多看几遍。我当时把数学教材看了两遍,后面题目都认真做完了。暑假开始是强化阶段,数学推荐做李永乐全书,微观、宏观建议是复旦尹伯成的绿皮书,好好利用暑假做两遍,数学、西经肯定有质的飞跃。英语暑假之前主要背单词,做阅读基础。暑假开始就要每天一定量的阅读理解、每周一篇作文,经常听英语,经济学人有声版或者读读中国日报都能很好巩固词汇提高阅读量。政治暑假之前不要做任何事情,八月报个辅导班,认真听课,好好研究讲义,因为八月强化班政治是最有用的,以后的都是以这个为蓝本的。
暑假强化之后大家的水平肯定上一个新台阶,建议大家做一套历年考题,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再有针对性地复习,因为如果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知道自己哪里懂哪里不懂,很纠结的。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很不好。一个月的查漏补缺后大家就进入十月份的真题时候了。真题一定要好好做,对应时间里老老实实做完,不要分开时间,也不要边做边对答案,这样检查不出来自己真是水平。当然有时间多的同学可以做做数学的经典400题,有难度的。英语要好好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告诉大家英语阅读解题的一个不二法门——近义词替换。绝大多数英语阅读都是把原文关键词换成备选项的词,这对大家词汇有较高要求,希望大家能好好运用此法。我用此法屡试不爽。政治当然不能丢,大家可以做做市面上的几千题之类的,我是一直用恩波的书,感觉挺好的,这个看大家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课方面我是买了历年真题和模拟卷做做,其实大家可以放开视野,只要考经济学的都可以交流专业课经验、试卷等等。
最后时刻大家都是看看之前容易错和自己记不住的公式、定理、理论等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最后是处理考研路上一系列问题。
情感问题是大头,有很多同学没处理好,导致最后研没上,人也分了。我考研时候开始对一个女生有感觉,觉得很有气质而且各方面我都喜欢,于是在考研初期展开攻势,最后如愿成为我女朋友,在复习期间把我照顾得很好,胖了不少我,非常谢谢她!这也说明大家不要在考研期间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要好好把握学习和恋爱的度,我即使在追求她期间每天还是该看书看书,该陪她看电影看电影,看书期间非常专注,不会胡思乱想。
身体方面,大家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建议每天晚上跑跑步,尤其是冬天,晚上跑个十几二十分钟脚非常暖和,回去再看两个小时书泡个脚睡觉那是非常爽的事情。每天吃个苹果,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话不无道理。
先暂时写这么多,不可能一下把数十个月的东西吐出来,可以以后慢慢和大家交流,fayankanshou@126.com 这是我的邮箱,大家有问题可以邮箱交流,望交流时候注明个人信息,否则没几天就忘记了不太礼貌,不管是不是考复旦的,只要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尽力。谢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考研与考博 版,详细出处参考:
第二篇:我是如何从三流学校考上复旦研究生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二流,综合就全国三流院校。今年年初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390+,考复旦金融落败,幸好有管理学院两个项目可以调剂,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调剂复试最终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方向)录取,该专业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毕业时颁发复旦大学学位、毕业证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证明书,类似于交换生证明。下面进入正文。
复旦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分布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两个学院也是复旦三大院之二,还有一个是新闻学院。经济学院最著名的专业当然是金融学了,不过这个金融学分两块,一块是公费金融,就是09年以前联考的金融,每年保送一大半,对外招生20个左右,今年更是**的12人,复试线402分;另一块就是基金管理方向,也是联考专业课,去年招生50,今年60+,据说一志愿复试线352分,二志愿380+,这个专业与公费金融不同的是自费,三年十万,4+4+2,而且还是双导师,一个复旦经院老师一个上海基金公司高层。当然,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和公费金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就业未知,因为尚未有毕业生。经院其次就是世界经济是最有名的,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大,大家可以去复旦经院网站上查查相关老师。然后就是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欧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总得来说,就业当然是公费金融最厉害,每年美资投资有几个,咨询公司几个,一大批国内有名的券商,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总行,一小批国家级公务员。基金管理专业尚不知怎么样,不过该专业研三可以由复旦出面联系陆家嘴基金公司实习,住在陆家嘴并带补助实习,估计找工作是不愁,就是应届毕业生去基金公司比较难,现在基金公司招人都注重实践经验的。经院除了这两个专业其它就业差别不大,往往国内外名企网申的时候院校下拉菜单里往往只有院校名称,不会具体到什么专业。所以这也是名校的一个优势,可以靠牌子占先机,考研同学们可以放弃成见,如果为了就业不妨试试经院其它容易点的专业。
接下来说说管院专业,该院系很多,招生很少,本来今年财务金融系都不招生,可是3月份突然挂出招生说明,着实救我一命。管院大部分考数一,难度较大。专业就业方面也非常厉害,校友资源管院做得比较好,很多MBA、EMBA、IEMBA等校友经常回来交流经验、招聘学弟、妹。
下面重点介绍我的考研经历,希望对后来人有帮助。
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的,刚开始时候马马虎虎,不甚认真,又没什么课,经常和同学们出去吃吃饭、旅旅游,正式开始是过了五一,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间,是同学介绍的,所以省去了找房子的痛苦。搬进去之后才进入状态,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晚上六点到十点。因为我是参加联考考试,专业课比较多,以前学的是会计,有部分基础,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对待。
微观经济学,这个是一开始就要看的。我用高鸿业的书,深入浅出,很好。我个人认为至少看三遍才有整体把握,效用论、生产论大家可以结合看,其中非常多的类似地方。比如都是经济个体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即在消费者收入一定或生产者成本一定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生产者产量最大化。这一块大家最好要反复对比相关图形,悟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然后就是市场理论是大头,完全竞争最简单,也最容易考察,寡头、垄断竞争、完全垄断都是分析一类问题——不完全市场下的经济行为。大家可以把这几个市场结合分析,要注意区别长、短期选择。建议大家总结几个市场长、短期图形,反复揣摩,直到问任何市场的任何情形能够条件反射地做出图形。这样遇见常考的计算题就得心应手。微观其它都是小考的知识点,就这两大部分容易出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我也是用高鸿业书。重点是AE-NI、IS-LM、AD-AS模型和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前面几个模型大家要注意条件的慢慢紧缩,是由浅入深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要注意几个模型,索罗、AK等,通货膨胀理论大家要好好比较不同理论流派的分析观点,反复理解分析思路,因为宏观最喜欢考察分析、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用的是胡庆康的,重点是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还有金融深化,本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与宏观重叠,大家可以一块结合看看,金融深化理论非常重要,国家比较关注这个,我们更要关注。
微观金融,金融市场学,是张亦春的。本书前面几章和货币银行学差不多,介绍资本、货币市场基础知识和工具。后面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组合理论、风险-收益理论、CAPM、APT、B-S公式、期货等等。这个部分是技术活,建议做该书后面习题,答案的话网上应该有的,我当时做了几遍。
关于复习进度,我认为暑假之前大家可以当打基础,把教材多看几遍。我当时把数学教材看了两遍,后面题目都认真做完了。暑假开始是强化阶段,数学推荐做李永乐全书,微观、宏观建议是复旦尹伯成的绿皮书,好好利用暑假做两遍,数学、西经肯定有质的飞跃。英语暑假之前主要背单词,做阅读基础。暑假开始就要每天一定量的阅读理解、每周一篇作文,经常听英语,经济学人有声版或者读读中国日报都能很好巩固词汇提高阅读量。政治暑假之前不要做任何事情,八月报个辅导班,认真听课,好好研究讲义,因为八月强化班政治是最有用的,以后的都是以这个为蓝本的。
暑假强化之后大家的水平肯定上一个新台阶,建议大家做一套历年考题,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再有针对性地复习,因为如果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知道自己哪里懂哪里不懂,很纠结的。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很不好。一个月的查漏补缺后大家就进入十月份的真题时候了。
真题一定要好好做,对应时间里老老实实做完,不要分开时间,也不要边做边对答案,这样检查不出来自己真是水平。当然有时间多的同学可以做做数学的经典400题,有难度的。英语要好好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告诉大家英语阅读解题的一个不二法门——近义词替换。绝大多数英语阅读都是把原文关键词换成备选项的词,这对大家词汇有较高要求,希望大家能好好运用此法。我用此法屡试不爽。政治当然不能丢,大家可以做做市面上的几千题之类的,我是一直用恩波的书,感觉挺好的,这个看大家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课方面我是买了历年真题和模拟卷做做,其实大家可以放开视野,只要考经济学的都可以交流专业课经验、试卷等等。
最后时刻大家都是看看之前容易错和自己记不住的公式、定理、理论等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最后是处理考研路上一系列问题。
情感问题是大头,有很多同学没处理好,导致最后研没上,人也分了。我考研时候开始对一个女生有感觉,觉得很有气质而且各方面我都喜欢,于是在考研初期展开攻势,最后如愿成为我女朋友,在复习期间把我照顾得很好,胖了不少我,非常谢谢她!这也说明大家不要在考研期间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要好好把握学习和恋爱的度,我即使在追求她期间每天还是该看书看书,该陪她看电影看电影,看书期间非常专注,不会胡思乱想。
身体方面,大家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建议每天晚上跑跑步,尤其是冬天,晚上跑个十几二十分钟脚非常暖和,回去再看两个小时书泡个脚睡觉那是非常爽的事情。每天吃个苹果,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话不无道理。
先暂时写这么多,不可能一下把数十个月的东西吐出来,可以以后慢慢和大家交流,fayankanshou@126.com 这是我的邮箱,大家有问题可以邮箱交流,望交流时候注明个人信息,否则没几天就忘记了不太礼貌,不管是不是考复旦的,只要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尽力。谢谢!
第三篇:在读研究生经验 是如何考上北大
在读研究生经验是如何考上北大
2009年08月29日星期六 5:08 P.M.本文作者:赵宇辉,北京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我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选择在自习室,最好有些朋友可以相互交换心得(当然也要看个人的性情)。自习室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种学习的气氛,在那里即使没有你认识的人,也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我就是全职考研的,知道在经过了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后,又要看一些自己很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失去兴奋点,效率下降。在这点上我的办法是规律生活,调整复习进度。说来惭愧,如果考研一次论成败的话,我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第一次冲击北大时,以失败而告终。幸运的是,又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梦圆北大。作为一个经过“复读”的考研者,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一些朋友有所帮助。正如标题所写的,我称呼第二次或者更多次考研的朋友为勇士,并不是因为我自己是第二次考研的,而是我知道这份勇气是如何不容易!大四的学生在毕业时参加考研应该说是一种趋势,他们的机会成本也不算大,考完了也可以赶紧找份工作。但是第二次考研时,身份已经变了,再不是学生了,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剩下的只是一堆枯燥的书本、永远做不完的习题、越来越薄的钱包和对未来命运不定的恐慌。那种感觉经常让每个人在夜里问自己为什么考研?能考上吗?只有怀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踏实地督促自己完成每天的任务,为自己的成功铺好每块砖石。在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朋友,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动,我也天天在期盼他们都能心想事成。可是在考研结果出来后,很多人纷纷落马,结果很让人失望。在分析了他们和我自己的不同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报考院校和方向要谨慎选择一些朋友在经过第一次考研后,看到很多人考上这里那里的研究生,就不禁认为别人的比自己的好考,也就是潜意识认为别人的成功更多地来自幸运,所以在第二年考试时往往还要想改变报考的院校,等明白过来那个方向和自己复习的方向根本不一样时,时间和精力就浪费了很多。我有个朋友第二年考研时就换了四所大学,结果在选择好他认为最好考的院校后,已经到了报名的时候了,他认为自己去年考过了,基础不错,问题不大。结果成绩还不如去年考的,仅英语就比去年低了10分。不过我并不是说不要变换自己的考研方向,我自己就在第二年报考时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管理设计模式方向换到同一个学院的网络技术方向,但是专业课变得不多,而且都是我以前已经学过的,所以问题不是很大。如果要是感觉自己报考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就要早点选择好要转换的专业,最好是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这样减少复习时的负担,毕竟本科学过的就是较容易备考(我们专业前几名都是原专业,我是跨专业的,一门课就吃亏了,不过所幸其他几门还好)。最好能看看导师的论文,这样比自己猜测导师的兴趣好得多,也节省时间和精力。
二、选择适合的环境,及时与别人沟通我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选择在自习室,最好有些朋友可以相互交换心得(当然也要看个人的性情)。自习室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种学习的气氛,在那里即使没有你认识的人,也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我在四年的大学中,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喜欢在宿舍或者在家里学习,所以在第二年考研时,我选择了离家不远的省图书馆,因为那里有个不大但是设备齐全的自习室,虽说要10元/月,但是我认为物有所值,里面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在看书。旁边就是各种阅览室,在看书累的时候可以调剂一下。我有几个朋友也在考研,大家经常交流,除了相互鼓励,也看各自有什么体会和信息,比如最后准备政治冲刺时,大家分开报了几个班,每个人最后就都有了好几份资料,这点对我帮助很大。相反我有个同学,讨厌和人打交道,就在自己家里的斗室苦读,只在考研报名时见过一面,一脸的阴霾,以后就再没见过,结果再次名落孙山。我想考研不只看个人在学习上的努力,也要看个人对信息的采集和把握,当然还有一个乐观健康的心态。
三、合理地安排时间和作息很多再次考研的朋友,不是全职考研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时间充沛的就认为什么都来得及,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惰性,我就是全职考研的,知道在经过了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后,又要看一些自己很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失去兴奋点,效率下降。在这点上我的办法是规律生活,调整复习进度。我一般是上午4个小时,下午3个半小时,晚上3个小时。在学习两个小时后就要出去活动15分钟,晚上锻炼半个小时。为了调剂生活,我也买了一些杂志如《21century》、《读者》等,从中不仅得到了休息也了解了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这对我的英文写作有很多的帮助。在安排复习进度时,我考虑到了政治的即时性,所以把它放在最后,而每天的英语阅读和我看《21century》一样,很有趣(要感谢石春祯老师的选材)。
四、理性分析失败原因,找出自己的优势我想这点可能很多人都想过,但是能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失败,就不好讲了。以我自己为例,第一年考研就失败在一门专业课,主要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对这门学科了解不深。其他功课还可以,但是我的英语不是很好,虽然过了60分,但北大每年对英语的要求都很高,能不能合格我心里也没底。所以我在确定第二年的重点时,主要以那门专业课和英语为主,除了看指定参考书,也看了院里一些老师的论文,感觉自己提高很多,所以能顺利通过了今年的专业课。而对于英语,我一直认为如果像我这样基础不是太好的,就应该好好打基础,所以我每天早上背三个list单词,下午做石春祯220篇的一个unit或者别的阅读书籍(因为考研英语是在下午),再听一个黑博士的unit。时间一长,我的状态也慢慢稳定了下来,这也保证了我即使在考研那天受到了极大的干扰,仍能通过北大的分数线。我要强调一点,考研不仅看总分,也看单科成绩,所以对每门科目都要小心。今年我们专业有一个考生的一门专业课是全学院第一,但是另一门不及格,无情地被刷下来了,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比他分数低的人却参加了复试。所以除了重点复习的科目之外,其他科目也要注意,偏科是万万不可的,尤其不可过分相信自己去年的成绩,毕竟考研一年才一次,一点疏忽就会导致一年的努力白费。我一个大学同学去年报考中国科技大学,数三差了几分,但是总分和英语很高,结果今年特别注意数学,忽略了其他功课,结果又失败了,偏偏就是败在专业课上,真让人觉得可惜。
五、考试结束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年教育部要求实行差额复试,也就是意味着通过考试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准备口语训练,做一些实际的东西,看未来导师的论文,准备自我介绍,最重要的是调整身体状态,给人一种精力十足的感觉。千万别小看这点,复试短短几十分钟,老师对你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相信精力十足的精神状态和优雅的谈吐对我们有利而无弊吧,相信大家经过了考研这个疲劳战,各方面都不处于最佳状态,应该乘考试结束后抓紧调整。以上就是我这个“考研复读生“的一点经验,希望对考研的战友们能有所帮助。我也希望本文能给那些与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一点信心,毕竟考研是个淘汰率很高的考试,失败一次不算什么,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努力,就能为自己开创一个崭新的天空。本文作者:赵宇辉,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我是个平凡的人,爱幻想自己可能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早上起来还要和宿舍的兄弟们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只是我今年运气好一点,走入了北大。惟一可能不同的就是,我对北大有着疯狂的痴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考入北大,所以在第一次考研失利后选择了再考一年,并最终美梦成真。
第四篇:我从流水线考上清华大学
我从流水线考上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文科试验班,近期活跃着一个叫高燃的大学生。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是清华大学校刊《清华文刊》的主编,还是《新清华》、《清华文苑》的编委。他组建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协会”受到校内外的一致好评。外交部部长唐家璇,新西兰总督保罗锐夫等名流都曾到会指导并讲课,著名学者季羡林还曾专门约见高燃。
可是你知道吗?在1999年4月前,这个备受瞩目的天之骄子,还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松腾电子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打工!
漂泊南方啊!为了家人不再发愁流泪
高燃1978年出生在湖南省桃江县河溪水乡河溪水村。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一直出类拔萃。1992年高燃初中毕业,许多老师都劝他上高中,将来去考清华北大,但他却选择了到湖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去读中专。因为上中专可以早点儿出来工作,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至于他的大学梦,他想将来参加工作后再通过考电大、函大什么的来实现。
1996年7月,高燃毕业回家,板凳还没有坐热,就看见家里惟一的一台电视机,被一个讨债的人强行抱走了。瘦弱的母亲一个劲儿抹眼泪,而父亲坐在一边抽闷烟。这时候他才知道,家里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
高燃的父亲高太田头脑灵活,又有胆识。为了给两个儿子挣点学费,他在当地贩运水泥、石灰等建材产品,渐渐赚了一些钱。可在1996年初春,他被人骗去十多万元贷款。十多万呀!在农村可 真是一笔巨款。为此,高家不仅搭进了本打算修建新房的一些积蓄,还落下数万元债务。一时间,债主纷纷登门,家中一些贵重物品都被抢去抵了债。高燃的母亲邓河清又气又急,由此惹发一身疾病。父亲高丈田从此变得意志消沉,一天到晚靠喝劣质酒解闷。看到家中这般境况,高燃心乱如麻。
有天深夜,高燃听见睡在脚头的弟弟在傻傻地哭。他爬过去一看,只见弟弟一脸的泪,哭得正伤心。弟弟哽咽着说:“哥,咱家欠了那么多债,不如我们都出去打工吧!”弟弟高亮当时正准备读高三,他担心即使自己考上大学,家里也供不起。弟弟的话让高燃心中好不悲伤,他急得一宿未睡。天快亮时,一个念头在高燃的心里清晰了:打工去!挣钱帮家里还债!供弟弟读书!
就这样,高燃找同学借了200块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这一年,高燃17岁。
高燃将打工的第一站选在海南,因为这里有他的一个同学。高燃是在9月21日傍晚到达海口的。他走出汽车站,摸摸口袋,发现只剩下32块5毛钱了。旅店是不能住的,坐公交车又不知道路线,好在他有这个同学的宿舍电话。可他在公用电话亭拨了半夜,电话没人接。万般无奈之下,他在车站的草坪上坐了一夜。
第二天,高燃终于找到了这位同学,在同学的宿舍里住下来后,他开始骑着同学的破单车马不停蹄地找工作。开始他还想自己文笔不错,可以做做办公室文秘之类的工作。可一连跑了几家,人家根本就不要男的做文秘。接着,他想找个企业做管理,可用人单位看他是个中专生,又没有实际管理经验,都拒绝了他。
二十多天后,高燃终于在海南兴桂旅游公司找了份做业务员的工作。这份工作要求他整天站在海口汽车站,向下车的游客发名片。游客如需旅游服务,会打名片上的呼机,由旅游公司提供服务,旅游公司则依据每个业务员介绍客人的消费总额提成,付给业务费。高燃向同学借了一只旧呼机,印制了一盒名片,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每天天刚蒙蒙亮,高燃就迎着海风到了汽车站。这样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肚子饿了,就在邻近的摊上买两个馒头充饥。后来干巴巴的馒头吃厌了,他就改吃2元钱一碗的面条。边吃,眼睛还得边望着每辆进站的车。有时候吃了一半看到车来了,就得赶紧丢下碗筷去发名片。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不落下每个有可能需要服务的客人。这中间,还得捡起被客人不屑地扔到地上的名片,得忍受一次次冷漠的拒绝„„就这样一直站到深夜12点,最后一班车进了站,腰酸腿疼的高燃才可以下班。有好几次,当旅客把他的名片撕得粉碎再扔到他脸上时,他想过放弃。但每一次他都咬着牙说服自己:我决不能垮不来,我的身后,有一个破落的家和一个备战高考的弟弟等我赚钱啊!
一个月以后,他发了工资:1469元!这是旅游公司所有业务员中最高的。握着这笔钱,高燃的手颤抖了。他花了13元钱,去湘菜馆美美地给自己点了一个家乡菜,然后留下55元做生活费,将剩下的1400元全部寄回家。
在这个旅游公司里,高燃做了8个月。每个月发了工资,他都只留下零头,将整数寄回家。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6月,旅游公司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高燃失业了。这时候,弟弟高亮已进入了高考前的最后冲刺。思索再三,高燃决定暂时回家,陪弟弟参加完高考后再出来打工。
回家后,高燃给弟弟安排了安静的住处,细心安排好弟弟的饮食,尽可能让弟弟吃好,休息好。有哥哥在身边,高亮的情绪十分稳定,发挥正常。7月9日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高亮走出考场,激动地说:“哥,我肯定能考上!”
有了这句话,高燃彻底放心了。7月11日,他再次南下广东打 工。
我只是老板发财的一个棋子 他强烈的悲悯起自己来
经过几番周折,高燃在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东山工业区十和田电子厂找到了工作。十和田厂是日本索尼公司在中国的一个加工厂,高燃成了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插件工。
高燃的基本工资只有500元,资金按完成电子管件的件数计酬。为了尽可能多赚钱,高燃每天都工作12小时以上。这份工作是极其枯燥乏味与疲劳,高燃在心里默默地将一个个管件换成一枚枚具体的钱币:2分、4分、6分„„一个个累加起来,想像它们变成弟弟手里的饭票,变成弟弟头上的硕士帽、博士帽„„靠着这种令人愉快的联想,高燃在这条永不停歇的流水线上熬了下来。
打工的生活是清苦的。每天的正餐就是一碟小菜加一碗汤。睡的条件也很艰苦,六七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毛巾衣袜乱七八糟挂着,潮湿的房间里蚊子不分季节凑着热闹。工厂里只有几个水龙头,洗个澡都要等上半个小时。所有的这一切,高燃都忍受下来。
1997年9月,从老家终于传来了喜讯:高亮考上了空军第二航空学院!听到电话那头弟弟喜不自禁的声音,高燃打工的疲倦和郁闷立即一扫而光。那天,弟弟哽咽着对高燃说:“哥,你准备一下,明年参加高考吧。你看,我报的是军校,图的就是不花钱!”
高燃的眼眶湿了。弟弟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心中潜藏的一个梦。7年了,无论在教室里,在海风里,还是在流水线上,他的心中从未忘却那个美丽的大学梦!他原以为这个梦永远不可能再实现了。现在,弟弟的一席话在他的心里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是啊,自己为什么不能考大学呢?!
难道就一辈子坐在偌大的厂房里,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做着单调泛味的工作?在努力改变家境的同时,为什么不去提升自己的层次 呢?
再回到流水线上,高燃看着周围坐着的打工兄弟姐妹,怎么看怎么像老板发财路上的一颗颗棋子。他们的双手在电子元件间跳动,在水一般的流程中,去舀起供给自己生存的一瓢。高燃突然对自己和这些兄弟姐妹产生了深刻的悲悯。
高燃找出高中课本和有关高考资料,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他先把每册课本的目录通读了一遍,然后根据内容的多少与难易安排学习进程表,计划自即日起至1999年4月止,全面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每天一早,同寝室的工友们还未起床,高燃便来到了厂区东边一个堆弃废物的仓库里看书;入夜,东莞的蚊子特别多,他将脚放在水桶里,趴在自制的木桌上演算试题„„也许是繁重的劳动磨炼了他坚定的意志,他感到学习效果出奇地好。比如,手板心上写下的英语单词,他每天竟能准确无误地记下30个。对数理知识的理解,也比以前更为深刻透彻。
几个月后,厂方见高燃手脚利索,又有文化功底,把他抽到品管部担任质检员,月薪调到800元。质检比插件相对轻松一些,主要任务是检查电子元件的质量及清点每个包装箱内所装元件的数量。这对高燃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于是,他将书偷偷带进车间,一有空就拿出来翻读几页。
有天中午,高燃像往常一样,夹着一本书来到仓库。副总经理突然面带愠色走进来,指着高燃劈头盖脑就是一通骂:“你怎么搞的?前天经你手发出的货有三件少了数量!”高燃说:“不可能啊!我一个个点过了,每一件都在995个与1005个之间,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面对高燃的辩解,副总经理突然火冒三丈地吼道:“你还狡辩!你以为你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我告诉你,像你这样的中专生,在东莞这地方满厕所蹲的都是!”对方丢下这句话就悻悻地 走了。高燃委屈的眼泪却一下子涌了出来。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辞职!
高燃就这样离开了十和田厂,他失业了。他想,在流水线做普通员工太受气了。任何人都可以侮辱你的人格,自己就是饿死也不去做了。再找工作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当干部。可怎么才能当上干部呢?高燃只有中专文凭,而按东莞各厂家的招聘惯例,只有大学生才能当干部。躺在充满汗臭味的床上,高燃对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评估,觉得自己最有可能争取的“官衔”是到电子厂做品管部主管。于是,他在东莞市新华书店泡了一个星期,把里面所有关于品质管理的书看了个遍,对IS9000国际认证的所有内容背了个烂熟。然后,他信心满怀地去东莞市人才交流中心寻找机会。没想到,这一去,他还真给一家电子厂聘上了。对方是长安镇的松腾电子厂,给高燃的职位是品管工程师,这个职位虽然没有明确“主管”的官衔,但工作职能完全一样。
事实证明,高燃对自己的估计完全正确。他在松腾电子厂工作的一年里,该公司的退货率从以前的20%降到2%,他的月薪也升到了2000元。
1999年3月10日,高考临近,高燃毅然放弃了这份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湖南桃江,走进了一个收费较低的高考复读班,准备一场新的人生搏击。
经受过打工风雨的洗礼 清华有什么不敢考的
这个时候,高家的生活已有了很大的转机。由于高燃打工两年半,给家里寄回了近3万元钱,欠下的债务已还得差不多了。高燃父母在儿子的影响下也渐渐走出了颓废的阴影,积极地养猪赚钱,一家人齐心协力决心靠勤劳与智慧重振家业。家境的改变,犹如久雨之后的天空出现了阳光。高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的 下一个目标就是高考了!
对大学的渴望,使高燃身上迸发出超强的学习力量。但是,4个月的复习时间毕竟太短了!一个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打工者,要在这4个月时间里消化高中三年的知识,实在有着太多的困难!第一次月考,高燃的总分只有300分,是全班倒数第5名。可高燃没有泄气,他调整好心态,少年时即具备的良好天赋与打工磨炼出的意志此时得到了最完善的结合。在高考前夕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高燃的成绩居然跃升到全班第一。随后,他镇静地走进了高考考场。
不久,学校组织填报志愿。高燃本来想和弟弟一样填报军事院校,但他的眼光一落在“清华”两个字上,就被牢牢地粘住了,再也无法离开。然而,清华毕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王牌学府”。高燃也很清楚,一旦填报,就是与当年全中国最优秀的考生们竞争。如果落选,他就只能被一所二流大学录取。
一些老师和同学们都劝高燃填报志愿稳妥一些,但高燃回想起自己当年争取到电子厂品管部主管的经历,心中不由燃起一股拼搏的豪情。别人做不到的,我要做到——他毅然在一片惊诧声中填下了“清华大学”!
8月20日,奇迹出现了!只“念”了四个月高中的高燃以618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英文专业录取。消息传来,高燃和父母激动得泪流满面„„
考上清华后,高燃仍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他同时做几份家教,给报社写文章,给企业做策划和促销,这些钱基本上能支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2000年,清华大学组建文科试验班,高燃在教师的建议下,转到由27位同学组成的文科试验班。当时进入文科试验班的学员要具备三个条件:由国家级重点中学保送;获国家及特殊奖项;文科有特长。高燃是惟一一个从清华在校生中选入该班 的优等生。
高燃的下一个梦想是去美国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学法律和社会学。我们祝愿他梦想成真!
第五篇:我是怎么从一个二本学校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的
我是怎么从一个二本学校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的
我的考研成绩是390分,政治83,英语57(发挥失常),数学128,专业课122 我从大三开始准备的考研,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干测绘的很辛苦,用我们同行兄弟们的话来说就是“测绘真不是人干的”,因为干测绘的大多数是头顶烈日,下雨也要干啊.确实太辛苦了,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初高考发挥失常进了一个不满意的学校(但是进入这个学校后我还是喜欢上了,因为这里有关心我的老师,和自己
很投缘的同学)所以我决定考研了!我最先的目标是同济大学,因为觉得这所大学比较好考些,而且考上的概率至少80%吧.但是我的老师,他认为我应该考武汉大学,因为武大的测绘在全国都是最棒的,当时我怕考不上,但老师安慰说,你现在先以武大的目标准备,即使你到时候不想考了,你考其他学校都要容易的多,我想了想觉得老师讲的很有道理,所
以我就把目标定在了武大.考研不能光说不付出实际行动啊.我这个人性子比较急,说开始就开始了.先准备数学(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概率论),其次英语,再后者就是专业课和政治.说实在的,考研真的饿不是拼的智力,而是耐力.看你是否能坚持(我想如果当初能有更大的动力,我会选择考清华的,但话又说回来.清华的测绘是不好的,但是清华有
名气啊).,先给大家说说我的数学的复习情况吧
我先从高数开始复习(因为考数一的高数占60%),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把高数课后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当然也有不会做的,然后接着看线形代数(大概20天),方法同高数一样,接着看概率方法同上(大概一个月).第一遍把数学一过,心里大概有个底了,然后再接着第二遍,这次的方法和第一次的方法可能不一样,因为这次我是把整个课本的内容的一些概念以及定理和好的方法(尤其是可后有些结论性的证明,或者好的方法)理解记忆,实在理解不了的可以问老师,再理解不了的记住就行了(这一招其实真的还挺管用的,因为在你做题练习的时候你无形之中就用到了它,这样可以加深你对真个概念或者公式的印象).其实在复习数学第二遍的时候,我也就开始复习英语了,我的英语过了CET6,所以可能在英语的复习上不够重视(呵呵,可能有点高枕无忧的感觉吧),最后把数学过了两遍以后,我就把数学先放了一放(但不是完全放弃,而是开始以英语为
重)我给大家简单说说我的英语复习情况,因为考得不好,所以就不好谈经验.我是在数学复习完第二遍的时候开始集中精力复习英语的,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英语单词我是在准备过CET6(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就把考研的单词顺便就记了大部分,所以我在单词上就没怎么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单词.我英语的复习一开始就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据有些师兄说这样做法不好,应该在冲刺的时候拿真题来练习,研究),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单词量已经差不多了,而且当时做了效果还可以.这样我做完真题以后就开始做石春桢<<220篇阅读理解>>,花了大概一个半月把220篇搞定了.以后就弄些模拟题目来做,不断的巩固.政治的复习,我是在广西师大参加的暑期培训,是领航开的,觉得效果还可以,其实后来自己觉得参加培训只是去感受一下考研的氛围,以及心里上的安慰.关键靠自己至少95%是这样的.而且自己觉得领航的红宝书和800题解析真的很不错,这可能是为我后来政治考83分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实政治的复习关键靠自己理解,真的!我觉得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记忆一些概念,为辨析题的解答作好基础.最后到冲刺的时候再买一本启航的<<20天20题>>觉得今年预测的还挺多的!总之,我对政治的复习就是看领航的资料,理解多一些.最后到一月份的时候就看时事政治.至于专业课的复习,由于今年武汉大学不开专业课培训.不过还好,以前的班主任到武汉大学念博士,专业课得多亏了她!在这之前,自己也把专业课的书看了至少三遍,课后习题做了一遍,这样当老师把武大03,04年的研究生专业课试题给我做的时候感觉得心应手,当时心里就想武大的专业课考试也不过如此啊!# o7
E4 u% d-r/ W, C 总之啊,考研!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至少90%!在考研的过程中,它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的敌人就是懒惰,信心,坚持,只要你能勤奋一些,信心多一些,坚持到底,我相信成功已经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