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记忆

时间:2019-05-15 03:2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青生活记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青生活记忆》。

第一篇:知青生活记忆

一九七六年七月,一个骄阳似火的季节。即将高中毕业(实则经过在岗补课后才拿到初中结业证书)的我,随着狂热的同学们一起贴出了属于我发自内心的大红申请书:我坚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长为大有作为的一代知识青年&&七月二十八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日子,这一天凌晨三时多,河北唐山发生了七点八级大地震,这地震相当于四百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将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就是在这一天,我这个整装待发的热血男儿依然按照计划,迎着大地震传导过来的余波,踏上征程,奔赴青年点,开始全新的知青生活。二年半的知青生活留下的趣事很多,每每回想起来犹在昨天。

晋杂五饭

刚下乡那会我们都很年轻,是一些十八、九的毛头小伙子,基本上还没有谁离开过父母一步,在家里总会受到父母和长辈们的细心呵护,在父母的羽翼下健康成长。虽然那个年代家庭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但毕竟每个月还是可以吃上一顿流着油水的饺子、面条,还有父母亲手烹炒的美味菜肴。然而当上了光荣的知青的我们,生活水准则是每况愈下。头一年新青年带着城里户口,还可以享受城里人的某些待遇,还是有供应的大米、白面、豆油的。拿着饭票,无论新老知青都能吃到宣腾腾的白面馒头、香喷喷的大米干饭、顺溜溜的白面面条,尽管没能填饱那个总也填不满的肚皮,也总算是开了荤,一种幸福感溢满每个知青的脸上。

然而到了第二年,没有了新的知青,这样的生活待遇也就随之消亡。平日里再也看不到白面馒头、白面条,白花花的大米饭只能是我们梦中的食物。生活在城里的我们这些知青,过上了远不如教育我们的贫下中农家里的生活。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清晨,早饭的钟声(一块悬挂起来的钢梁,由炊事员用铁锤敲击发出的响声)响起的时候,我取出三两饭票,会同同宿舍的几个伙伴,拿起碗筷,有说有笑的去食堂外排队。

看到前面的知青端着一碗红红的高粱米饭返回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排到我的时候,我从铁丝网留出的豁口处递进去我的两只碗和那三两饭票,大师傅先给我称好了主食,我接过来的是半碗同样黑里泛红、长着小尾巴的高粱米饭,大师傅又从锅台上那个大缸盆里捞出来用咸盐水泡过的、两个长得极为相似、如机制一般的小土豆。端着饭碗,我等待着几个伙伴们一起用膳,因为平时我们每次吃饭前大家都会风趣的开些玩笑,才动筷子的。现在大家全都没有了兴致,大家手里捧着饭碗,面面相觑,没有一丁点食欲。我说:吃罢,无论怎样也还是要吃饭的,一顿不吃可以,但这才是开始,还有以后的每一顿呢。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都饿的慌。大家想想我的话也在理,这才很不情愿的动起了筷子,慢慢的咀嚼着黑里通红的高粱米饭,咬着那能齁死人的盐水土豆,很多人的眼里流着泪水。

吃过了难以下咽的这顿饭,我们问大师傅这高粱米的品种,才知道是新品种,名字叫晋杂五。后来就听到了流传很广的那段顺口溜:晋杂五,晋杂五,不好吃,不好煮,又刮肠子,又刮肚。就是这刮着肠子肚子的晋杂五陪伴我走过了两年多的知青岁月,也终于让我也得上了胃病。我憎恨那该死的的晋杂五,但处于矛盾中的我却还要感谢那长着尾巴的晋杂五,因为他让我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砺,为此后漫漫的人生路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战胜一切困苦的勇气。现在一想起这种苦涩生活,我仍感到十分的委屈,成为刻骨铭心的一个记忆。

打草惊蛇

我们所在的青年点就坐落在大队部房后,一幢十几间的红砖砌筑的土平房里住着我们六十几个男女知青。刚开始的时候全体知青都没有分派下到生产小队,而是集中在一起,被分成了两个排,当然也就有了排长及各个委员。我们的劳动委员老秦来自于南票,年龄比我们同一届毕业的知青大两岁,人也长得很粗壮结实,称得上是人高马大了。秋天大家一起去青年沟割草沤肥,老秦每天都会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我们大家就去找他请教割草的诀窍。

憨厚的老秦嘿嘿一笑,指着脚下说诀窍,哪有什么诀窍,都是一条沟,都是一块土。要说诀窍,那就是割草如同做其他的事情一样,绝不能好高骛远。只有沉下心来,就会和我一样割的多的。但是在你蹲下身体,准备割草时一定要先打草惊蛇’,不要被蛇咬伤啊。听到蛇,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地方居然也会有蛇?我可是看见老鼠都要躲起来的胆啊。

按着老秦传授的经验,我也找了块地方,先用树枝向草丛四处捅了捅,感觉平安无事后便蹲下身子,紧贴着地皮,挥动磨得飞快的镰刀割起草来。别说,效果还真的不错,一会就划拉了一大堆青草。当我捆好一捆青草背负着去上山检斤,六十斤。我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今天的成绩真的不错,这得益于老秦的经验啊。我擦去汗水,又找了一块地方,如此这般后蹲下身子割草。割着、搂着,突然,在我搂过来的一堆草中竟然有一条粗粗的蛇,绿色的躯体好像搅着的女人长辫子,不禁大声喊叫起来:有蛇!离我身边不远的老秦闻听我的喊声,迅速来到我的身边,在哪里呢?我战战兢兢的指着草堆,唉,怪了,那条像女人长辫子的蛇’原地未动啊。老秦顺着我手指的方向走到草堆边,弯腰捡起来那条蛇,举起来对我说嘿,胆小鬼,快来看看这条美女蛇。他哈哈大笑着,手里抖动着那条绿色的蛇。此时我才注意到那是一条不知是谁用草拧起来用来捆草的草绳腰子,登时羞得我满脸通红,原来是虚惊一场。

蹲下身去继续完成我的割草任务,也就在我蹲下身去的一刹那,我听到草丛中有悉悉索索沙沙的微小声音,循着声音望去,一条手指粗细、浑身涂满绿色、约有一尺多长的蛇正在我前方的草丛中游动,它的头不时的向我张望。我顿时吓得汗毛直立,脸色惨白,额头上沁出了冷汗,浑身直打哆嗦,颤抖的喊着蛇!真的是蛇!

老秦又一次来到我的身旁,不会是你在搞恶作剧吧?是真的,不信你看。我伸手指着刚刚看到那条小蛇爬行的地方,唉,真的怪了。明明看到冲我张望的那条小蛇竟然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老秦点着我的头说你不会是狼来了’那个说谎的孩子吧,下次再喊有蛇,我也不会管你了。

今天想起来这件事,我还是心有余悸,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感呢。

露天电影

生活在七十年代,文化生活相对于今天来说是极其匮乏的,特别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村。三天两头的停电,靠点着煤油灯熬夜。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图书室。漫漫长夜,枯燥无味。天下大事只有从少的可怜的报纸上、时有时无的大话(广播喇叭)里偶然获取迟到的新闻,闭塞的乡村,让我们觉得听到的任何信息都是新鲜的。

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最为清闲的季节里却传来了令我们振奋的好消息。今天晚上,张家堡有电影。我招呼上我那几个最为要好的知青,早早就排在食堂外等候开饭,草草的划拉几口饭,就顶着呜呜呼啸的北风,沿着崎岖的山路抄近道向十几里开外的张家堡奔去。一路上大家说着、笑着,猜测着可能会放映的电影名字,早已经忘记了寒冷。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白色银幕已经悬挂在打谷场南头两颗高高的杨树上,一群七、八岁的男孩、女孩在银幕下追逐打闹。有的老头腰间系着黑色粗布腰带,把肥厚的棉袄勒的很紧,恐怕灌进疯狂的北风。有的老太太不管天多么的冷,也没忍心丢下那根长杆旱烟袋,烟袋锅子里点点红星在夜幕中一闪一闪。有的中年妇女怀里抱着孩子,东家长李家短的同身边的人唠嗑。有的男人索性将小儿子高高举起,让心爱的宝贝骑在自己粗壮脖颈上等待着精彩电影。我们小知青们年轻气盛,挤进了熙攘的人群,抢占了看电影的最佳位置,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相视而笑。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今晚即将为乡亲们放映的是故事片《地雷战》。放映员话音刚落,伴随着震撼人心的音乐,银幕上出现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字样。接着影片将我们带入到胶东赵家庄一幕幕造雷、试雷、埋雷、布雷以及巧妙的炸鬼子、机智的与鬼子搏斗的电影画面中。

调皮的小孩子不时故意的将一双小手伸出来去遮挡下放映机镜头,银幕上立刻就会出现一双大手。有的人跺着双脚取暖,稍不注意让自己的头遮住了镜头,银幕上又会闪现出一个硕大的人头,引起人们一阵嘘声。

我们的伙伴长保,竟突发奇想,招呼我们几个离开银幕正面,跑到银幕的背面,坐在绝不会有人来拥挤的土包上看电影。没想到看的效果绝不亚于从正面看,只是感觉银幕上的每个人都是左撇子,无论做啥都用左手,引得我们哈哈,哈哈笑声不断,很严肃的电影被我们看的喜笑颜开,早就忘记了天寒地冻,瑟瑟的冷风刮鼻子刮脸了。

散了场,我们边走边聊着电影中的主角赵虎,聊着电影中美丽的机敏的玉兰、二嫚,嘴里哼着刚刚学来的电影主题歌没有铁雷造石雷,没有炸药自己碾,满山石头开了花,炸的鬼子心胆寒&&

回到宿舍以后,电影中震撼人心的胜利场面还萦绕在脑际,久久不能散去,兴奋的难以入眠。

露天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久已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享受到原滋原味、难以忘怀的饕餮盛宴。

第二篇:童年的生活记忆

童年的生活记忆

我现在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渡过的。一九六一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为了响应国家“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六岁的我和四岁的妹妹随母亲回到了父亲的老家:河南省修武县高村公社南霍村,直至一九七零年考上高中才转至陕西父亲所在的学校上学,所以细算起来总计在河南渡过了近十年的时光。这十年虽然在我的一生中所占时间段不是很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段时光的回忆且越来越强烈,那些经历经常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可以说是梦牵魂绕。冷静下来一想,这只能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你特别容易回忆往事的时候就证明你老了,第二说明那一段时光给我生命留下非常深刻烙印,因为他是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六一至六三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年代,原因众所周知,一是三年自然灾害,二是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逼迫中国还债。当时整个中国大地到处饥荒肆虐,民不聊生。正是这个原因和这个时机下放回到农村,可想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将要经受什么样的磨难。

记得是六一年的春天,我们家开始下放回的农村。家具和行李是从陕西用火车托运至河南焦作的,我记得家具主要有两个大床(两付床头和两付床板),一个方桌,两把椅子,一个像五斗橱的柜子,两个箱子(一个粽箱,一个木箱),一个小碗柜。生产队派了一辆马车把全部家当装上,人就跟着走,因为马车实在没有地方,只有妹妹坐车,我也跟着走。一路经过恩村、平陵村、靳村、北霍村等村庄,最 终到达南霍村,路程约三十五六里。我走累了,母亲和二姨轮换抱我走一段,记得过了靳村后,母亲和二姨都累得不行了,二姨花了一毛钱雇了个叔叔把我驮上,走了大约六七里路才到达南霍村。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了在河南农村十年的生活。

一、生活篇

记得回老家没有多长时间村上就开始吃大锅饭了,一个生产小队一个食堂,那时大部分家里是没有钟表的,所以每到开饭时刻就有专人巡街击锣,一边走、一边喊:开饭了。然后各家就派一个人拿个瓦盆去大食堂打饭。至于吃的啥,那就五花八门了,反正没有一顿像样的,放在现在可以说那就不是饭。记得有一次敲锣的人喊道“今天改善生活吃面条了”听的人热血沸腾。可是等饭打回来后,半盆所谓的面条其实就是白水煮白箩卜丝,几乎找不到面条。有一次,听说大食堂储存大白菜要清场了,废掉的烂白菜帮和白菜根食堂不要了,知道消息的人早早的就来到了储菜地点,等食堂的人刚把白菜拉走,周边的人几乎同时扑向那一堆烂白菜帮和白菜根。因为这些东西拿回去可以充饥啊。

印象生产队大食堂吃了大概一年左右就停止了,但是困难的生活依旧继续着。我们村子属于平原区域,由于沙土地比较多,所以在大风的作用下,村子的周边部分地方形成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沙圪垱(沙丘),特别是南地有一片相当规模的沙圪垱。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所以村子西部南部东部都用柳树种植了大量的灌木丛状的防风林,形态是大概百十亩地用柳树圈一个方框。所以我们村子最多的树就是柳 树了。

柳树的作用可大了,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吃,春天柳树发芽的时刻给饥荒的人们带来了大量的充饥食物,三月份,防风林里站满了采摘柳芽(村子人都把柳芽叫柳絮)的人们,柳芽採回家后用开水煮一下,然后用凉水反复的浸泡,这样才能去掉柳芽里大量的苦味,最后撒上盐一拌就当饭吃了,当然了,如果能配上一碗玉米面糊糊那简直就是神仙了。第二个作用是可以收获大量的柳条编制生产用具,如箩筐,簸箕,盖房用的笆。提供盖房用的椽子和檩条等。第三可以提供大量的燃料。

想想三年困难时期所吃的食物那叫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能吃尽吃,什么榆树叶、榆钱、中国槐叶、洋槐花、皂角树叶,红薯叶、茅草根、榆树皮、红薯渣、豆腐渣,当然还有现在人们换口味的荠荠菜、苦苦菜、刺菜、面条菜、馬食菜、猪毛菜等等。请记住,当时吃这些东西可不是换口味,而是用来维持生命的啊。

六一年年底我弟弟出生了,想想生在那个年代该是多么的不幸,记得弟弟就是一付皮包骨的瘦弱。当时家里唯有那么一点好吃的必须是弟弟的,每次母亲给弟弟做饭都是和一块像小核桃大小一个面团给弟弟做面条,当时我和妹妹馋的直流口水,但那是肯定吃不上的。记得六三年的春天,母亲在房屋的东山墙一边晒暖一边做布鞋针线活,就在她回家取剪刀的时间,我把糊鞋帮用的一小团糨糊给偷吃了,母亲回来后果可想而知,这顿打肯定是跑不了的。

从**年开始,生活慢慢有所好转,所谓的好转主要体现在进肚 的食物数量在增加,质量也在提高。说起来我们村各种农作物都有生产,夏收有麦子,秋收那就更丰富了,什么玉米、高粱、谷子、红薯、绿豆、黄豆、豇豆、花生等等,应该说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但是,由于我们村主要是以沙土地为主,能产麦子和玉米主要农作物的土地不多,况且所产的麦子和玉米大部分都交公粮了,剩下的主要食物就是红薯了,其他豆类作物那产量是很少的。说起红薯你可能会说,红薯不错嘛,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买个烤红薯又香又甜多好吃啊,对的,偶尔吃一下是这种感觉,但是如果让你天天吃红薯,顿顿吃红薯,那我相信你的感受一定会发生逆转。那我现在就说一说红薯的吃法和和吃红薯的感受。

在说吃红薯之前,我先把怎么种红薯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种红薯基本方法为两种,第一种叫做老疙瘩,其实让我翻译的话就是第一茬红薯,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母本育苗后栽种的红薯,这种红薯长得比较粗壮,体型比较圆硕,大的一个可以长到三四斤重,一般的也有一到两斤左右,这种红薯最大的特点是含淀粉量高,切开后淀粉液就像稠牛奶一样外溢,蒸熟后又干又面口感像栗子。所以,用这种红薯获取淀粉非它莫属了,再用获取的淀粉做出红薯粉条,效果是耐煮、透亮、滑口(现在已经吃不到了)。第二种叫小红薯,这种红薯种植时间比较晚,它是在第一茬红薯长到半成熟阶段时截取其红薯秧,剪成一段一段进行插种,每段秧苗长度为四至五个叶子,插种时土里掩埋两到三个叶子的深度,埋入地下的部分要将叶子剪掉,每个叶径根部就是生根长红薯的地方。这种红薯成熟后在每个叶径根部处就会长 出一圈约三五个红薯,地下埋三个叶子,挖出来就是一串三层十来个红薯,甚是喜人。这种红薯形态细长,表皮光滑,色泽深红,没有筋丝,特别适应蒸熟吃,又软又甜,就是含淀粉量较少。其后红薯还有一种高产种法,即直接种植红薯母本,叫红薯下蛋,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片介绍山东的经验叫做“红薯下蛋,一亩两万”。这种红薯最大的一个红薯可以长到十来斤重,这种红薯产量高,但是因含筋丝量太高,所以只能取淀粉或喂猪,最后没有推广下去。好了现在还是说生活中怎么以红薯为本食用吧。

红薯大概是在过完阴历八月十五就可以逐步收获了,真正大面积收获是在种完麦子霜降过后。红薯收获后一般有三条出路,第一条就是把红薯擦成红薯片,然后屋顶以及比较干净的场地上都晒满了白花花的红薯片,晒干后就可以进行收藏了。并根据需要随时加工成红薯面,这将是今后生活的主角。第二条出路是制作淀粉,一切操作全靠手工完成,即用带刺的铁皮擦子把红薯磨成渣渣后提取淀粉并晒干,其作用主要用于制作粉条。第三条出路就是把红薯存入红薯窖,以备长时间食用新鲜红薯。

老家农村每天三顿饭,一般情况下清早先到地里干上一个多小时农活后才回家吃早餐,早餐主要以红薯为原料,即白水煮红薯或红薯干,好一点的是玉米珍子煮红薯或红薯干,另外配上自己腌制的咸萝卜干。懒一点的家庭就是每个人拿个蒸红薯一吃了事。午餐相对来说能好一些,大部分家庭都是咸糊涂(放一点点油用葱花炝一下锅,里面随便放一点什么菜和粉条,最后搅入玉米面糊)和红薯面窝窝头。晚餐一般是重复早餐的食谱。当然十天半个月也偶尔能吃上一顿汤面条,那简直就是过年啊。因为一天从早到晚肠胃里面几乎全是红薯、红薯面窝窝头,所以人一反肠胃吐的全是酸水。至今我还感觉红薯在肠胃的反酸效应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那个难受只有天天把吃红薯当主食的人才能体会到。

劳动人民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村民们发明了一套破解肠胃反酸水的好办法,那就是吃红薯配大葱,即先吃一口红薯再咬一口生大葱混着吃,这种吃法让一般人听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吃法入口顺畅,且肠胃里产生的酸水大幅下降,到底什么原理没有做过深入研究,实际效果确实如此。最后我们村的人吃红薯时必配吃大葱,没有大葱红薯就无法下咽,可以说吃红薯对大葱产生了依赖症。

关于红薯面窝窝头,原先蒸出来的是一个瓷实疙瘩,如果拿刀切成片有点像陕西面皮的瓜瓜,吃到肚里非常难消化,后来出现了一种叫小苏打(碳酸氢钠)的化学制品,把它按一定比例参入红薯面,这样蒸出的窝窝头很蓬松,所以食用后要好消化很多,肠胃反应的酸水也降低很多。

六五年以后,生活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个时段饭可以吃饱了,玉米面可以作为主要食物成为座上宾了,时不时经常可以吃到白面了,甚至偶尔可以吃到捞面条了。但是白馒头还是几乎吃不上的,大部分是玉米面窝窝头,能在玉米面里稍微参一点白面那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为了体现吃白面的高贵,村里当时流行种植白玉米,这 种玉米产量比较低,但面白的很,和白面参在一起蒸出的馒头酷似纯白面馒头,所以逢年过节家家都要蒸这样的馒头。

六六年我已经在纪孟村上高小了,每天早去晚归,如果哪一天上学前母亲跟我说“咱们今天晚饭吃捞面条”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心情一天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到了大概六六年以后,农村的生活在不断好转,粮食生产也在逐年恢复提高,为了能让社员能吃的更好一些,更饱一些,生产队也在积极给社员想办法。夏收或秋收后,队上就会安排几个壮劳力在晚上十点钟以后给每家每户偷偷送点麦子或玉米辫子,就像做贼一样,因为害怕别的生产队知道啊,其实别的生产队也在这么做,哈……!

前面已说到我们村子沙土地较多,所以种植的花生也是比较多的(据说现在还是花生种植的示范村呢)当然每年收获的花生大部分是要交给国家的,但是毕竟还能截留一部分分给社员,每年每人大概可以有两斤左右的花生油食用。同时还可以补充一点棉花籽油(现在说来这种油实际是有毒的)。六五年以后,记得我们村每年有两个节气是可以吃到油炸食品的,那就是端午节和春节,油炸食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油饼,另一种叫小麻糖,其实小麻糖就是蒸熟的红薯去皮后和玉米面参和在一起,并根据喜好制作造型在油锅里炸,炸这种食品不费油还挺好吃,红薯和玉米经食用油的高温反应后所产生的甜香味还是不错滴。现在闲暇的时候偶尔在家里还做一点小麻糖调剂调剂口味,同时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

在老家阶段有哪些水果和零食呢,说起来那也是相当丰富甚至有 些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先说水果吧,首推的必须还是红薯,前面说了秋季红薯收获后有相当一部分放入地窖存储起来,等到进入严寒的冬季时你可以看到家家院子里红薯窖口热气滚滚,这实际是窖内的红薯正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老家人称之为红薯发汗),其实就是红薯里的淀粉正在向葡萄糖转化,这种现象持续一个月多后,你把窖里的红薯再取出洗干净后就可以直接当水果吃了,又脆又甜,美味至极,百吃不厌。吃它的时间段一般可以从严冬吃到初夏。

另外一种吃的比较多的水果叫菜瓜,这是一种有点像黄瓜的瓜,不同的是它身上无刺,个头比黄瓜的大得多,又粗又长,大的一根可以长到近两尺左右,三四斤重,一般的也有一尺多长,重两斤左右。这种瓜夏末秋初成熟,这时它通体绿中透黄,吃的时候切上一段,口感是绵绵的,味道是甜中透酸,当然在他透黄之前也可以像黄瓜一样调着吃,炒着吃。

等到深秋初冬下霜了,还有一种美味水果必须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一般人是想不到的,什么呢,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它叫霜打的茄娃子。到了深秋时节,最后开花的茄子受到天气变凉的影响,长得都很慢,个头也很小,普遍也就像三四岁孩子的拳头大小,但是很瓷实,最终经薄霜一打,又不知起了那种化学反应,你摘一个一吃,哇塞:苏脆、弹牙、凉甜、爽口。

当然除了上述所谓的水果外,我家有几棵枣树这个也是吃的比较多。我们村的北地有一个很大的张姓坟地,哪里长了十来棵很大酸枣树(这种酸枣个头较大,酸甜可口)每到成熟季节都要约几个小伙伴(一个人不敢去,坟很大很是渗人)去摘酸枣。这也算是给我们的水果世界增色添彩吧。如果队上种有什么西瓜、打瓜、甜瓜、西红柿那肯定也是偶尔能吃上的,桃、杏、梨、苹果之类那更是稀罕之物了。

零食能吃到些啥东西呢,想一想困难时期的农村能有什么零食可言,但是你只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好吃的还是可以找到的。这首先还是要先说说花生了。因为我们那里生产花生,这就为能得到花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说这个花生生吃也行,熟吃也中,况且当时人们肚子里最缺的是油,所以能找到和吃到花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怎么才能找到它呢。这个方法可多了,这事我要跟大家好好聊一下。

第一种方法叫拾花生,即在生产队收获完花生后的地里检漏,我们那里叫馏花生,就是用耙子再收完的花生地里用耙子进行二次翻刨,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拾到三四斤,而且拾到的花生都成熟的比较到位,颗粒饱满,因为越成熟的花生越容易遗落。

第二种方法是与田鼠争食,有花生和黄豆的地方特别容易有田鼠,因为花生和黄豆都是它们的最爱,这些家伙特聪明,他们除了平时食用外,还要给自己准备过冬的储备粮,因此他们就在花生地旁边挖洞造仓,然后窃取质量最好的花生置入仓内。这些好吃的食物本身就是我们人类辛勤劳作的成果,岂能容忍盗贼窃取,我们必须把这些食物夺回来。因此,每到这个季节,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就会扛个铁锹,挑个篮子巡游在花生地的田边地头找田鼠窝。当然了,真正能找到一个储藏多多花生的田鼠窝并非易事,也许一个季节都与你无缘,如果你一旦中奖那就足够你兴奋好几天的。记得有一年我哥放假在这个季节从陕西回到老家(文化大革命上学不正常)我们一起就找到了一处充满花生的田鼠窝,掏出来的花生足有少半斗,用称称的话估计也该有六七斤吧,你现在还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兴奋的情景。

第三种得到花生的渠道就是生产队为了大家的食用油问题,每人每年分到一部分花生,但是请记住这些花生绝对不会让你随便吃的,因为这是一家人一年食用油的保障。

最后一种得到花生的方法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最乐此不疲的,那就是钻花生秧垛子,啥意思呢,其实就是在生产队收获完等待喂牛的花生秧垛里寻找那些残留的花生,能找到的其实都是一些很小很瘪被人抛弃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机会,虽然花生的颗粒又小又瘪,但它毕竟是花生,有那么三两个小伙伴钻到垛子里刨着、吃着、说着甚至唱着,那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场景啊。

其实最好吃的零食应该是榨过油的花生饼,因为过去榨油都是人工榨油,花生炒熟碾压半碎状,然后用芦苇席包裹压榨,由于纯人工,所以油压榨的不干净,残留的油渣饼就为我们日后带来了极为可口的零食。花生油渣饼呈圆形,直径约一尺有余,厚度大概有三十毫米,有点像陕西西府的锅盔馍。这种油渣饼凉后非常硬,想吃的话要用锤子敲一块,但是牙咬也很费劲,因为很金贵,所以吃的时候也就是用呀一点一点刮着吃,要想吃得快也有好办法,那就是在火炉边一炕,见热马上软,但这样吃的太快属于浪费行为了,所以一般都不采用。如果一家一年榨完油能有两到三个油渣饼,那你家的孩子一冬天的味 蕾肯定都将处于被滋润的幸福状态。

说了半天,其实在那个年代贫穷的农村能吃到什么像样的东西?只能是一些本地所产的自认为不错的吃食罢了,我记得去武陟县城木栾店赶集,最喜欢吃的就是一家回民小店卖的牛肉丸子汤(肉丸有点像西安的肉丸胡辣汤里肉丸的味道)配火烧,一碗丸子汤里八个丸子,上面放入牛油炸辣椒和葱花,配上一个火烧,那可真叫个香啊!共计一毛五分钱。

上面说的全是关于吃的事,那么穿的怎么样呢?唉!哪能怎么样啊,衣不遮体的应该说大有人在,我和弟妹三个倒没有那么惨,不管怎么说毕竟父亲每个月都能按时给我们寄回二十块钱。除了日常柴米油盐开销外,偶尔还能添置一件新衣服,但是补丁衣服肯定是一种常态,正如人们常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穿得再旧,补丁再多,母亲都会把我们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因为穷,农村人当时一般是不会去商店扯洋布的,都是生产队分点棉花后自己纺线织布。要知道,在过去一切全靠手工要把棉花转化为布匹,那个过程是相当复杂滴:第一步先把带籽的棉花脱籽,那叫轧棉花;第二步把轧好的棉花整虚腾,那叫弹棉花;第三步要把弹好的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根半筷子长的棉条、那叫赶捻子;第四步是纺线;当线纺到能织一匹布的量时,可以进行第五步了,那就是浆线和染线;再下来就该进行技术含量最高的第六步叫牵线,就是把浆好的线穿在数块大概有二三百的小孔的木板上,牵上有一二十米长甚至更长(这实际就是经线,是一匹布的长度);最后一步是倒线,其 实就是往织布的梭子芯上缠绕纬线。至此,织布工作才可以正式开始。据说一个织布能手织一匹布日夜兼程没有十天半个月也难以完成。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根本就无法体会到一块老粗布的诞生过程有那么复杂,那么艰辛。由于我母亲从小是在城区长大,所以既不会纺线,也不会织布,生产队分得棉花轧弹后,只能去跟别人交换成布匹。一匹布如果八斤重的话,八斤重的棉花最多能换半匹布。母亲换回的土布主要用于做被里和床单,这种老粗布冬天当铺盖,入睡时不凉,蹭痒痒效果极佳。

二、求学篇

六二年七岁的我要上学了,我们村子有个初级小学,所以在本村上学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是母亲领着我去的,在去学校报道之前母亲就给我交代了好多事项,比如见了老师要懂礼貌,上课要注意听讲诸如此类的话。第一次见到老师非常紧张,紧张的呼吸都不顺畅,甚至老师对我的问话都没有听清楚。

我初小的班主任是一位邢老先生,当时他的年龄估计都差不多该有六十岁了,后来听父亲讲当年也是他的老师。邢老先生看上去脾气温和,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真正长时间接触后,他会让你体验到什么是严厉,直到最后你很怕他。

记得老先生惩罚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罚站,你如果回答问题不对或作业问题太多,那你就须站在讲台边罚站,一站就是一节课。第二是用黑板擦击打手心,如果上课不好好听讲、做小动作、乱讲话,随时都可能被击打,那可不是象征的意思意思,学生经常被 打的手心红肿,眼泪汪汪。到了夏天,学生上课一不留神容易打瞌睡,甚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时老先生就会用一根很细的竹条抽你,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就被竹条抽的哇哇痛哭,掀开衣服一看,背上几条红印肿起。

过去教学不像现在分的科目明细,教师专业对口,一位老师可能把所有的课程都教授了。邢老先生除了教授语文,还教授算数,其中还有珠算,写大字。记得邢老先生最喜欢我们班上一位李姓同学,经常给这位同学吃小锅饭,单独教他唐诗宋词,三字经、道德经以及古文之类,的确李同学很聪明,长得也可爱,毛笔字写得也非常好,他写十个毛笔字,老先生最少要画八个红圈作为我们的楷模。这要说起来应该是遗传,李同学的哥哥毛笔字写的也同样了得。

大概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残疾女生病逝了,她得墓地在学校的西北方向,所以出殡线路是从学校门口经过,不知道那个同学说的她的灵魂会留在学校门口的路上,因为她认识我们,所以看见谁谁就会得病,因此把我们大家给吓得都不敢出门回家,后来不知谁说灵魂怕红颜色,最后大家摇着红领巾才从学校门口冲了过去。

我们学校门口那条路地势较低,平常是路,如果一下大雨它就变成了一条河,我们学校西北角是一个生产队,我们都叫他后街,那里地势比较高,所以一下雨所有后街的水都汇集到了校门前的这条路上,可以称得上波涛汹涌,当雨小或雨停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光着脚并排横站在水里就可以踩到或抓到很多小鱼,大的该 有半斤多重。因为后街地势较高,平时根本没有积水之处,所以就搞不懂这鱼是来自哪里,最终大家一致猜想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鱼顺着雨从天上飞过来的。

三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少先队员,当年六一儿童节要参加在高村乡纪孟村完全小学举办的全乡小学生运动会,这一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只有少先队员才有资格去参加,毕竟班上还有多半同学不是少先队员呀。

转眼间到了六六年,四年的初级小学已经读完了,下来就该上高小了,但是想上高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想全公社就那么一个完全小学,全公社一共二十七八个村子,一年就招两个班大概九十名学生,最终我们村一共有四名同学获得了上高小的机会,录取比例大概为十比一。

完小就在我上边提到参加运动会的纪孟村,我们村到纪孟村单程八里路(以前都是斜路,现在的路都拐直角就不止八里了),学生都不住校,每天都是早去晚归,特别是到了冬天,早上五点多出门天很黑,因为害怕,我们四个小伙伴都是一个叫一个人齐了一块走,上学的时候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午餐,那就是红薯或红薯面窝窝头。

学校在纪孟村的东南角,整个学校由一圈土墙围绕,大门(其实就没有门,只有两个砖垛子)朝正西,门前是一条东西长约一百多米的大路,挨着西墙边是两条南北小路,一进大门是一个大操场,操场中央把东边是个青砖砌边的大台子(主席台),大台子东南角有个小院子,那里边是老师的办公室、宿舍和食堂。操场的最南端是厕所,其实就是土墙围子没有屋顶。在校园的东北角就是教学区,一共四个教室。记得第一天报到后,校长先对新生进行了训话,大意是能到这里上高级小学的同学们都是很优秀的,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国家对大家的期望等等激励的话语。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因为国家困难,教室里没有桌椅,所以桌椅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家里有桌子的出桌子,有凳子的拿櫈子,可想当时我们幼小的心灵是什么感受。后来大概经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教室里的桌子和板凳才算基本凑齐(那个时候也根本没有车,都是家长用杠子抬到学校的),那简直就是桌凳博览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桌子有柜桌、方桌、条桌、供桌,凳子有单人的,双人的。方的,圆的,高的,矮的,颜色有红的、黑的、原木色的。

话说在纪孟上学这两年,刚好是赶上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阶段,所以说这两年根本就没有好好上课,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仅仅有印象的是给我们上语文课的男老师姓裴,个子高高的,文文静静,课讲的也不错,其中还讲过他们假期去河北参观了电影地道战村庄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给老师开批斗会,记得批斗一位姓张的老师,说他是什么叛徒,用铁丝吊个大木牌子挂在他脖子上,还让他把举起双手,下面造反派老师带领学生义愤填膺的高呼打到大叛徒张某某。大冬天的张老师举着双手,挂个大牌子,流着很长的清水鼻涕,看着真可怜。唉!

其实也就是在纪孟上高小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虽然是上高小但学校动不动就让填表,其中主要内容就 是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是否存在历史问题等等,说实话,我父亲和母亲家亲戚的政治面貌和社会关系都给我填表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后来一说填表心里就发慌。

六七年底,我高小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毕业了,就在这时,我们村子成立了戴帽中学的初中部,刚好我顺理成章的又可以回到本村上初中了。在这里我先说一说什么叫戴帽中学,它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殊产物,带帽顾名思义就是戴个帽子加高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原来只是个小学,现在各方面条件具备把你升级到中学,这样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孩子的上学问题。由于文化大革命阶段比较乱,很多城里的学校都停课了,很多原来在城里边教学的老师都返回原籍,我们村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为数可观的教师都回来了,所以戴帽中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记得我们学校有武陟县的数学王贾力士老师,有武陟县中的优秀语文教师李德政老师,还有从外地调过来的优秀教师刘琦老师等等。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是相当的了得。以至于后来修武县经常在我们这个戴帽中学举办教师教学听课交流活动。说实话我也就是在村子戴帽中学的两年时间里才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

村上的戴帽中学成立后,我们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很多,因为我们村子是和武陟县搭界,所以来上学的学生修武县的武陟县的都有。估计该有五六个班约三百来名学生。记得刚开始上初中数学课时,贾力士老师先对我们的高小算术进行了摸底,令他失望的是我们的基础太差。不亏是数学王,贾老师针对大家数学弱项,制定了一套五六 年级的数学基础部分给大家进行了恶补,然后才开始初中数学课程。贾老师讲的虽然是数学课,但是枯燥的课且让他讲的轻松诙谐,通俗易懂,大家都非常爱听。所以你的数学成绩不想进步都难啊。我可能当时数学学得还算可以,贾老师比较喜欢我,他看我的头发长了,还主动要求给我理发,就是那次理发时他跟我讲他和我四叔是同班同学,夸我四叔非常聪明,遗憾的是我四叔胆小,在五七年的反右运动中没能挺过去。

我们的语文老师李德政是一位教学非常严谨的老师,别的不说,光从李老师那厚厚的整整齐齐的教案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备课认真程度和教学态度,用现在的话说那是真正的职业操守。每次修武县如果在我校进行语文教学交流活动的话,教课师范老师那是非他莫属。每次示范课上被提问的学生或请学生朗读课文一般都有我。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简单地说一下。其中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是班长,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当然老师也比较喜欢,第二是我的普通话在班上算是最好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酸味。但是比别的同学好多了。因为我经常游历于陕西与河南两省,偶尔会在陕西城镇的小学上上学,受普通话的熏陶比较多。另外我的语言天赋中等偏上,在那个时候我就会说陕西话、酸酸的普通话、河南的怀川话以及和我母亲一样的焦作城区话。一直到现在,我要回到老家,照样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怀川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感觉有些地方对不起李老师。原因是李老师的儿子和我们一个班,每次上数学课的时候只要牵涉到有理数运算符运算,凡是遇见负负得正条件时,数学老师刚说完负负这两个 字,马上全班同学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得正”且哄堂大笑。因为李老师叫李德政啊,这是谐音,那时年龄小,没想别的,就是感觉好玩,的确有点恶作剧。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李老师深深地鞠一躬,真诚得说一声:对不起。

最后说一下刘琦老师,他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只是偶尔顶班给我们上过课,这位刘老师长得白净、清秀、俊朗、儒雅,五官都长在该长的最佳位置上。说他主要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太清秀漂亮了,不管是毛笔字还是粉笔字,那可真是字如其人啊。

在本村上初中的两年里(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都是两年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每天跑很远的路,但是这两年正是文化的革命的高潮时期,虽然是偏远的农村,革命的烈火乃是无处不在,记得初二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蠢蠢欲动想去串联,你想想初中生年龄还都比较小,再说都是农村孩子,毕竟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太少,家长也都害怕出啥事,所以到最后都没有成行。但是回想这两年里校园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学生要兼学别样,学什么呢?学工吧找不到工厂,学商吧找个商店都很难,学渔吧看不见水在那里,看来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是学农吧。实际上我们几乎天天跟农打交道,但是按照学校的要求还是要学的。学啥呢,最后实际啥也没学,我只记得坚持时间最长的就是拾粪,即每个同学早上去学校上早自习前,每人拿个粪叉或者铁锹在村里的街道或周边的田地里转悠,只要发现不管是人拉的还是狗粑的,一律捡走。然后带到学校倒进学校的茅坑里。最后经过发酵作为肥料施洒在学校的一片学农田里。另外记得在校干得比较大的一件事,那就是学校的院墙下雨倒了几十米,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这段墙全是由我们这些学生和泥给垒起来的,不分男生女生,大家干劲冲天,虽然整的满身满脸都是泥巴,但是当大家看到通过自己的的双手把学校的院墙整个修复了,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况且这为下一篇作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啊。对了,那一阶段我们写作文最多的题材就是批判“读书做官论”“读书无用论”等。

一九六九年底我初中就要毕业了,这个时段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决定我的命运的时刻到来了,我这样说一般人听不懂啥意思,什么决定命运啊,不就是回家种地吗。这事我需要啰嗦两句。第一,当时我父亲所在的学校有个政策,如果子女是高中生就可以转到他们的学校上学,同时农村户口可以随之转为城镇户口,我的户口当时在农村,也就是说我如果能考上高中的话,就可能变为一个吃商品粮的城镇人,你想当时能吃上商品粮的人是什么概念。第二,高中难考啊,当时我所要考的高中是修武县第五高级中学(地址是高村公社政府所在地)当时是分区域招生,我们全公社就招一个班啊,十分之一不到,你说难度大不大。实际上当时考高中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模式,单从文化科考试上来讲我心里还比较有底气,关于推荐一事就不好说了,当时就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妹三个在农村艰难度日,按现在的话说根本没有什么所谓关系。记得父亲给我写信让我好好努力争取能考上高中,我给父亲回信写到“我一定会努力的,但是我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万一考不上,我就回家为革命种田”。也许是命运的惠顾,高中我考 上了。大概半年后,我转到了陕西我父亲所在的学校上学了,从此我又吃上了商品粮,离开了我生活十年的地方。

三、劳动篇

困难时期农村最大的特征就是物资极度匮乏,与之伴随的还有多样而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十年的经历,让我充分体验了那个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感受了什么叫艰辛劳作。同时还有艰苦岁月中发生那些有趣的事情。总之给人的感受应该叫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那我就先说说干农活吧,我大概十岁左右就开始和农活打交道了,当时都是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我们村共分为四个生产小队,我们是第三小队。小队设有队长、副队长、记工员各一名,为单独组织妇女干活方便,另设妇女队长一名。当然各个生产小队都是在村大队的统一领导下安排农业生产的。大队设有支部书记、大队长和会计。

当时大部分都是集体土地,社员都是生产队派活,干活都是挣工分,到年底根据各家挣得工分折算成劳动日(十分换算成一个劳动日),然后再根据一年生产队的实际收入计算出每个劳动日的价值,最后根据每家所挣得劳动日算出每家的全年收入。这时还要算出你家一年来在生产队分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价值几何,如果你家劳动日的价值比分的粮食的价值高,那你家就有盈余,就可以收获到一定的盈余现金,当时生产队每个劳动日的价值也就一两毛钱左右,家里劳力多的最终能盈余二三十元就很不错了。如果你家劳动日的价值比分的粮食的价值低,对不起,你家就得往外掏钱了。我们家每年都要 掏钱。

生产队的工分层次和种类构成繁杂,比如男的壮劳力每天十分,妇女每天八分,十四五岁的小孩每天六分,如果你家有辆小平车(架子车)队上用一天是十分,给生产队马坊割草按斤折分,比如三十斤青草折算为一分等等。

我们这些学生放学以后干的最多的就是给生产队马坊的牲口割草。回家放下书包,立即就拿上镰刀,挑起箩筐去割草。割草的品种必须是牲口爱吃的草,比如茅草、结扒皮、拖秧草等。因为大家都在割草,草不好找啊,为了多割些草,有时要跑五六里路,草找到了,可你割满的一担草要靠你的肩膀一步一步的挑回来的呀,十三四岁的孩子挑百斤左右的草担子一走一晃,步履蹒跚,不知走走歇歇多长时间,赶到马坊时天早已黑了,衣服也湿透了,脸庞上留下了一条条汗印子。这时饲养员过称,记账。一看,今天入账青草一百斤,脸上马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因为又给家里挣了三个多工分啊。

农村的学校放假和城里是有所区别的,每年农忙时节都有假,比如夏收、秋收。这时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要完全融入到农忙的活动中去。比如夏收季节,那叫龙口夺食,麦子一旦成熟,要求收获期特别短,第一是因为熟透后麦粒特别容易脱落,第二是最怕天气突变下雨(这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出现雷雨天气)造成麦子霉变。因此夏收那几天是不分昼夜的。

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收割机,一切生产活动全是人力完成,整个过程是:割、捆、背、晒、碾、扬。割就是人工用镰刀一镰一镰的 割;捆就是把割好的麦子一捆一捆的捆起来;背就是人工一捆捆带秆的麦子背到打麦场;晒就是散开让太阳把带秆的麦子晒干晒透;碾就是让牲口或人拉着石磙进行碾压;扬就是把碾压掉的麦子进行扬场分离麦粒和麦壳。最后麦子就可以装袋入库了。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

麦收最累的活首当割麦了,一天下来,腰痛的都站不直。如果麦子长得特别不好,那就不用手镰来割了,而是用一种叫扇镰的工具来收割,这种收割形式要求两人操作完成,前面的人手持扇镰,后边的人紧随其后拉一个网包。手持扇镰的人甩开双臂,对准麦子使镰刀行走呈扇形轨迹,这时麦子被割断落入刀网后,关键要一气呵成将刀网内的麦子几乎同时甩进后面的网包内。所以前面操作扇镰的人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操作水平高的会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艺术享受。

因为麦收这个时间节点十分最关键,最劳累,所以这几天农民也会想尽办法把生活质量提到最高,这几天吃的白面最多,比如白面烙饼,蒜水蘸面叶等等。说起蒜水蘸面叶哪叫个好吃啊,特别是天热或者身体不适没有食欲时,来上一碗一吃那就只有一个字:爽。其实这种面简单易做。蒜水就是蒜泥加醋水加盐,另外再滴上两滴纯正的芝麻油。面赶的像锅盖大小,犁出腰带的宽度,入锅煮熟,然后连汤带面盛入碗中,随之挑面蘸着蒜水吃。好了不说了,哈喇子已经流出来了。

麦子收完后,紧跟的农活就是种玉米了,前前后后大概十二三天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夏收假期大概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玉米经过大概一百天的成长就成熟了,这时又开始放秋收假了。这个时间段我们 主要是帮助队里掰玉米棒子,收玉米秆。当玉米收完,玉米秆都收拾到地边后,就开始翻地了,翻地的各种方式都有,有牲口或人拉犁翻的,铁锹翻的,锄头挖的。等到六八年以后公社也会派东方红拖拉机带着圆盘耙帮助翻一部分。那可真是既快又好。等土地翻完后最后还有一项就是耙地。一般是一头牛拉一个长约两米,宽半米宽的耙子,掌耙人站在上面,手握缰绳和耙绳在地里按照一定的路线前后左右来回爬行,在行进的过程中就会有废弃的玉米根或杂草被耙出并挡在耙刺上,等有一定量时,站在耙上的人就会把耙子前后一抬用脚一踹,杂草和玉米根就被摔了下来,这时我们就赶紧把这些杂物拾到地外遍。最后这些地被整理的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土地整理的达到如此条件后才可以进行麦子播种了。有些具备水浇地条件的还要搭垄成席。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陕西经常跟同事们说,河南农民家里边不是太讲究,但是种地这一块可以说那是相当的讲究,“精耕细作,一丝不苟”是他们农耕的真实写照。

抗旱在农村的活路中也是一项很辛劳很常见的工作,这种活大部分都发生在盛夏时节,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天爷不下雨,全村人日夜都会为抗旱保苗在努力。有水井的水浇地,肯定是二十四小时在工作,不管是水泵,水车,电动的,牲口拉的,人推的,那肯定是没有喘息机会的,不是水浇地的地方,那全靠一根扁担两只水桶了,有水沟的在水沟找水,没水沟的就找井水,不管多远,都要确保秧苗不被旱死,因为秧苗的死活与人的死活紧密相关。真是抗旱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得后来队上给每家分了一点自留地,和我们家自留地成片相连的共有十几家,可水井只有一口,水井上装有一部水车。那年夏季大旱,为了保证每家的玉米地都能浇上水,这口水井的水车昼夜不停的工作,轮到我们家浇地时是晚上,记得那段时间我哥和我姐放假从陕西回来了,我们姊妹几个换班整整推了一晚上水车才把那点地给浇完。

通宵给生产队浇玉米地改水沟(一垄浇完后改水到另一垄)的活我也没有少干,半夜可以听到玉米拔节的“咯咯”声。

记得有一年的秋收假是我度过的最开心的一段时光。那一年我和其他两个小伙伴的任务是看秋。那时人吃不饱,庄稼快成熟的时候就会有人小偷小摸,所以护秋队的成立势在必行,当时我们这个小组主要负责守护即将成熟的南地花生。

我们几个每天根据情况搭伴或单独在责任区进行巡视,当然有路的地方是守护重点区域。开始我们每天非常认真,自己也不偷吃,但是随着花生的日益成熟,我们大家的味蕾都出现了极度需求感,因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要把自己慰劳慰劳,但这种不齿行为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我们要吃的秘密,吃的有质量。

怎样才能不被别人发现呢,在这里我有必要把花生地及周边的地貌说一下。花生地是由一块一块百亩左右的防风林圈成的,基本是东西走向,长约两千米左右,在花生地的北边是一条小小的排涝河,花生地的南面是一片南北两三里宽长着稀疏茅草的沙圪垱,没有人烟,没有耕地。除了偶尔有人在里面放放羊,可以说是一片寂静,白天一 两个人进去都会感到有点恐怖。我们的行动地点就选在恐怖地点的心脏。程序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捡到一定数量的干柳枝,再砍一部分湿柳枝,然后再到花生地里拔成熟的花生,凡是花生叶上出现很多黑色斑点的就说明这颗花生熟了,我们用脚在花生秧的周边用脚猛踹,沙土一松散,抓住花生秧一提,戴满成熟果实的一窝花生就被收获了,为了不被别人发现,隔一定的距离再收获第二窝,第三窝。所有材料备齐后,我们扛着柴火,提着花生开始深入沙圪垱中心地带,找一处避风的洼地,开挖一个直径五六百毫米,深四五百毫米的沙坑,找一些干枯的茅草用火柴一点,上面放上干柳枝后火马上燃起,紧接着把新砍的柳枝往上一架,噼里啪啦的也燃烧了,俗话说:干柴湿柳,光着不怄(怄是老家的土话,光冒烟不见火的意思),等火燃烧到接近碳火状态时,把带满花生的花生秧扔到火火堆上烧烤,约三五分钟花生秧也被燃烧殆尽并塌陷在沙坑内,这时我们把沙子往上一埋。再等上二十分钟左右,你就可以闻到沙土里冒出的花生香气了。此时我们三个每人拿一根小柳棍在沙子坑里面刨,一个一个连烧带烤的花生出炉啦,磕开一吃,哇塞,绿色炭火烧烤,别具风味,那个香啊,沁人肺腑。说来我们这种行为叫监守自盗啊。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理智被诱惑俘虏了,特别是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

上面说了放学以后以及假期所从事的主要农活,每逢礼拜天又都干些啥呢。那就更加丰富了,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农业活动也就随之而变:春季跟着大人种瓜点豆,挖野菜,摘榆钱,捋槐花;夏季锄地保墒,挑水保苗,棉田管理(掐尖、喷药、打枝条),挑粪施 肥;秋季收瓜摘豆,拾棉归仓,割柳编筐,放猪放羊。所以说,对于农村的活路,除了赶车犁地不行,其它啥都会干且水平还行。

除了正常的农活之外。我还干了不少能给家换来金钱的事,首先说说养蚕,这个事我几乎是每年都养,刚上初小的时候就开始养了,那纯是为了玩,当榆树刚发芽时,我怀里暖的蚕宝宝也出世啦,开始的食物肯定就是小榆叶了,大概十天以后它们才能吃上桑叶,一个月后它们吐丝成茧,最终出茧成蛾、交配摆籽。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养蚕经验也在逐年丰富,记得上初一那年,我一共养了两席外加一风门(冬天用来挡风的竹编门),到了中后期那个吃得多呀,害得我一天到晚为找桑叶四处奔波。最后收获了两箩筐蚕茧,挑到木栾店收购站卖了六块多钱(好像四毛钱一斤),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不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

再一个就是养兔子,这好像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买了一公一母两只小兔,长大后就它们开始繁殖,最后光大兔子都养了十来只。兔子繁殖的特别快,一只母兔一个多月就一窝,每窝数量不等,有一两只的也有三四只的,你想大兔小兔活蹦乱跳白花花的一片是何等的壮观。但是这都是活口,要吃要住的。因此,我给它们建造了一处宫殿式的家。即先用泥巴磊了一个面积约十平米、高一米的围墙形成一个小院,在小院的两个角挖两个深约一米的兔窝(口小肚大,母兔下崽时要在窝的底部另打生产洞巢,将小仔藏匿其中并用土封口保护,喂奶时再打开),再在窝的上方搭上树枝盖上茅草,遮光防水。兔窝对着院子各有一条斜洞,这条斜洞用于兔子往返于兔窝与院子,让这些 小生灵有住的地方,也不缺玩的场所。当然,兔子吃的东西比较好找,一般树叶青草都是它们的饲料,这倒不是太发愁,只要勤快点就能办到,其中弟弟妹妹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兔子养的小有名气,好多村上的邻村的小孩都来我这里买小兔,好像五毛钱一只。

还有一个能换来金钱的事是地黄。我们老家地处怀川腹地,中华四大怀药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就产自我们那里。我们村种的最多的是地黄,每年霜降前后也就是地黄成熟的季节,生产队种的地黄由生产队统一收获。等队上收完后,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就扛个锄头挑个箩筐去地里进行拾漏,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拾到好几斤,大一点的一个半斤有余。地黄的形状和色泽有点像生姜,我们把拾到的地黄回去放在煤火的炉口边熥烤,大概经过一天多的时间,地黄中的水分被熥烤殆尽(每斤约能熥烤三四两),即将烤干的地黄冒出褐色气泡且药香味道浓烈。这时的地黄干就可以拿到收购站去卖钱了,每斤价格好像是四毛多。据说在那个年代,我们那里的地黄也是相当的畅销,因为药性好啊。

四、杂项篇

**年,我们村的“四清” 运动开始了,那时候小,也不知道啥叫四清,只知道县上给村上派来了四清运动工作组,有男有女,听说话口音好像还有南方人。工作组进驻后都安排吃住在农民家里(他们吃的是派饭,早饭每人掏二两粮票一毛钱,午饭和晚饭每人每顿掏四两粮票两毛钱),白天与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回来组织大家学习开会,最后感觉四清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队干部,村会计肯定是跑不 了的。记得村上开四清运动批判大会,大队书记、大队长、大队会计都低头站在台上,一个一个检讨自己多吃、多占、多拿的罪行。

到了六六年,四清运动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一开始就提出破除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也就是所谓的破四旧,村上最兴师动众的就是搬梯子上房,把每家屋脊两端的寿头都给搬掉了,另外村上信教信道的都给揪出来进行批斗,那些所谓反动的,搞迷信活动的设施工具、书籍都被抄出砸毁或焚烧。

我们哪里属于偏远落后的农村,文化大革命搞得谈不上轰轰烈烈,我感觉学校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加入红小兵,红卫兵,天天学习毛主席语录,努力背诵老三篇,认真收听毛主席最新指示。如果今天晚上几点几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发表,提前就要通知到学校负责人,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收听,收听完后,立即敲锣打鼓上街游行进行宣传。学校早上第一节课必须向毛主席他老人家早请示,并祝福他老人家万寿无疆,下午结束最后一节课时,要向毛主席老人家晚汇报,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村上主要体现在每个生产队都选出个苦大仇深的贫协代表,由他们带领大家忆苦思甜,甚至插手农业生产管理(有点工厂工宣队的感觉),生产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会,夏天在麦场,冬天在马坊,主要内容是学习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文章,老三篇及毛主席著作,念报纸,忆苦思甜。批判小农经济思想,批判小偷小摸行为,记得每次开会,主会人就会针对偷瓜窃豆行为说:外国有个加拿大,我们这里有个大 家拿,意思是队上小偷小摸的人很多,(其实说的也是事实,因为吃不饱,大家在割麦子时会搓一把麦子带回去,摘豆时剥一把豆子拿回家,收玉米时掰两个棒子塞到腰间藏起来等等,这种现象很普遍)然后要求大家一个一个斗私批修,说说你都干了那些损公利己的事情,同时要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要求人人狠斗私字一闪念。

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下地干活时,田间地头都有革命红旗在迎风飘扬。

村上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那就比较惨了,因为他们是革命的对象,每家门口都挂有写着他们所戴帽子的牌子,村上给他们都安排有清扫街道的责任区,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义务清扫一到两个小时,因为这是不记工分的。平时给他们安排的农活都是最脏、最苦、最累的。当然,开批斗会,游街他们都是跑不掉的。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对他们的专政、惩罚和改造。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年我们村子可热闹了,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村子有一座大房,印象中大房东西长约七八十米,宽约二十多米,房子西端是一个大舞台。这样的大房在方圆几十里仅此一座。应该说它是一座典型的农民俱乐部宏伟建筑。第二是我们村子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戏班子(文革期间我们村又有一位从焦作市豫剧团下放回来的名角,那唱功那做派更是了得),在当地十里八乡非常有名,当地流行一句顺口溜:南霍村一疙瘩,就会唱那四家弦(主要乐器胡琴有四根弦)。据说最早这个戏班子还是我们家族创办的呢。有这样的条件,逢年过节唱戏那就是必然了,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听戏,当第 一遍锣鼓响的时候,戏台前的人已经是黑压压一片了,正式开戏时可以说爆满啊。剧目选择上肯定尽量要远离封资修和才子佳人的题材。当然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题剧目也会时不时穿插其中。

一九六七至六八这两年,我们村又增添了一直强有力的文艺队伍,那就是焦作市中州机械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事的起因是文化大革命中工厂处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工厂虽然不正常生产了,他们且要到我们农村开荒种地,这叫兼学别样?叫扩大再生产?还是叫多种经营?搞不懂,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来了。他们的工人轮流着来,一个星期换一拨,每次都由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他们过来。记得开车的那位司机个子高高的,人长得也很帅,带一双洗的雪白的线手套,穿的衣服一尘不染,面目神情极为高傲,现在开豪车的恐怕都不会流露出那样得意表情吧。

他们的地种的如何且不赘述,这里重点说一下他们的宣传队,说实话,到底是大工厂,人才确实多,表演水准确实高,当时在我看来,那绝对是专业级水平,因为当时我没有看过再比他们水平高的表演了。至今我记得有两个节目让我看的如痴如醉。第一个是“不忘阶级苦”的女子独唱,表演者个头高挑,体态匀称,相貌动人,特别是一开嗓那更是声情并茂,当唱到“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地主逼他做长工,累得他吐血浆,瘦得皮包骨,病得脸发黄,地主逼债地主逼债好像个活阎王,可怜我的爹爹把命丧”时,嗓音哽咽,热泪盈眶。那真是字字血,声声泪,马上激起我们对那万恶的旧社会,对那黑心的地主老财的深仇大恨。第二个是笛子独奏“大海航行靠舵手”整个 演奏过程中的那吐音,那颤音紧凑而热烈,那长调,那拖音委婉而悠长,我虽然是外行,但感觉就是两个字:动听。

在农村都有哪些好玩的呢,这里我随便给说几个项目吧: 先说一下砸铁环吧,铁环实际就是那种比较大的铁垫片,玩法就是互相追逐着砸,彼此只要砸上就算赢,这种游戏一般是过年前后比较盛行,主要是这个阶段有炮可赢,砸赢一下就是一个小炮(小鞭炮拆散那种),有时玩起来可以说废寝忘食。

自制自乐的项目要数打陀螺(老家人叫屁老尖)了。因为一切都是自制的。先说鞭子,这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找一根拇指粗细,长一米左右的干木棍,去皮刮白,顶端刻出鞭脖(栓鞭绳的地方)。鞭绳最好是皮子的,但不好找,我们一般都用线筋(轮胎里带橡胶的帘子布线)代替,那效果相当的不错。鞭绳长度一般是鞭秆长度的一倍半,小拇指粗细,越到鞭梢处越细。陀螺一般是用湿柳木做,因为湿柳木好削,重量事宜。首先要找到胳膊粗细的新鲜柳木,然后就用小刀一刀一刀转圈削,有点像削铅笔一样削出个尖,然后错后一个陀螺身子的长度继续削,削着切着,切着削着,直到再次削出一个尖,此时,削的第一个陀螺的顶面被完全切出,也就是说第一个陀螺才基本制作完成。然后对陀螺进行细致的修正,主要是保证它削出的尖要完全在陀螺的中心,且斜度一致,最后在尖的顶部嵌入钢珠。打陀螺时找一块压实的平地,最好的效果就是陀螺转疯的状态,此时的陀螺定在一个点上以最快的速度旋转并发出嗡嗡的啸叫声,那种旋转形态是相当的美妙,观赏起来是相当的舒心。

跟着我哥打知了这事我要说一下,每年放暑假我哥回到老家,我最喜欢跟着他干的一件事就是用弹弓打知了了,我们老家没有石子,一般弹弓子弹都是找一些废砖烂瓦砸出来的,然后装满一小布口袋,我提着子弹跟着我哥。哪里有知了的叫声,我们就到那里去,柳树、榆树、莲树上都是他们栖身觅食的地方,我哥只要发现知了的身影,弹弓一拉,知了就会应声落地,那叫个神啊,几乎是百发百中,只要我们一出来,肯定就有一帮小孩跟着进行围观,连大人也会驻足观赏。等我们的弹子用完时,小布袋里肯定是变成了满满的知了,回家撒点盐在火上一烤,知了背上那块瘦肉还是相当美味的。

当然了,推铁环,崩弹子,抽响鞭肯定也都是我童年的陪伴了。好了,最后我就说说在老家那些年一些零散而不规则的的生活活动轨迹吧。

前面我老提到木栾店,他实际是武陟县的县城,我们村子虽然归属修武县,但是与武陟县搭界,距武陟县城八里,距修武县城近四十里,所以赶集等主要经济活动基本都在武陟县城进行。如农具的购买,农副产品的交易,猪羊的买卖,生活用品的购置等等。还有就是我父亲、哥哥、姐姐的迎来送往一般也在这里,他们每年假期从陕西坐火车来回大部分都到詹店火车站(现改名为武陟站),詹店到木栾店之间乘坐汽车。当然,有时也会从新乡或焦作转乘汽车。

木栾店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就是牲畜交易市场,因为买猪仔,购羊羔的原因所以我去过好多次,他位于县城中心偏南,门朝东,出门就是县中心广场,那

实际就是一片面积比较大的平地(泥土地),北边有一个大平台(主席台),县上什么公判大会等集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进入交易市场可以说热闹非凡,在那个基本没有现代机械的年代,牲畜可以说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量也很大,地位也很高。所以交易也相当活跃。交易品种有猪、羊、马、牛、驴、骡。可以说从早上开市到下午日落收市的一整天,整个市场都处于沸腾状态:驴在叫,猪在哼,人在喊。最忙的当属经纪人了,他们一会掰开骡马的嘴唇看牙口,一会拍拍猪牛的身板谈膘情,然后把手伸进袖筒里进行讨价还价,虽然不说话,但那表情是相当的夸张和滑稽。当然,那里还不时的上演着猪、羊、驴等牲畜的配种实况。

第二件是一次赶集刚好碰上县上的公判大会,就在中心广场举行,当场宣判了一个强奸杀人犯的死刑,立即执行,这时很多人都跟着刑车跑,想看看怎么枪毙人,我也好奇跟着人群跑,一会刑车就不见了,但是人们不死心,可能有人知道地点,最后我跟着人群终于找到了执行地点,那是在县城西边沁河大堤里,等我赶到时早就执行结束了。远远的看见一堆人,我到跟前一看,犯人整个脑门盖开了花,脑浆呈青灰色,其中有一块头皮飞到十米开外的地方。看完后我有一个多礼拜胃里都有不适反应。下次打死我也不会去看了。

第三件是木栾店沁河大桥落成典礼时我见到了大人物,忘了六七年还是六八年有一天,又是在木栾店赶集,听说木栾店西南角的沁河大桥落成了,要举行落成仪式,而且从新乡地委要来个大人物。我的好奇心又发作了,就吧嗒吧嗒跑去了。哇!人真多啊,应该叫人山人

海。大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一色混凝土结构,足有六七百米长,那叫宏伟!那叫壮观!我从桥东北走到桥西南,心里很是激动,因为那是我亲自走过最长最现代化的大桥啊(虽然什么郑州黄河大桥坐火车多次经过,但毕竟没有亲自走过)。当我往回走时,只见人群沸腾了,新乡地委革命委员会主任耿其昌同志来了,他坐在一辆墨绿色的吉普车里面带微笑,向欢呼的人们频频招手致意。桥上的群众也予以热烈的回应:“耿主任好!耿主任好!”把小车围得水泄不通。这一天我真的感到无比的幸福。回到村上问小伙伴们谁走过刚建好沁河大桥,问谁见过新乡地委革委会主任这么大的官,他们只能瞪着一双羡慕的眼睛傻乎乎的看着我,任由我给他们娓娓道来,你想那是一种何等骄傲的心情啊。

再一个去的比较多的地方是焦作市,那是因为我二姨和二舅都在那里。我经常去哪里看望他们,他们有时候也过来看我们,那时没有公交车,来回基本上都是走旱路,大概十岁左右开始我就一个人经常在这条路上来回跑。所以什么恩村、平陵村、朱庄村、靳村、北霍村那一路的村庄我非常熟悉。到二姨家或二舅家,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一顿带肉的烩菜大米饭,还有二妗的大馒头蒸的也特别好吃。另外花一毛五分钱到老公园的新华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花两毛钱到人民公园走走吊桥,看看动物。

说起焦作,有两件事记忆深刻的事说一下:

一次是卖鸡蛋。当时家里养了几只鸡下的蛋舍不得吃,有一次攒够了一篮子,就约上另外一个小伙伴一起去焦作卖(焦作工人多,好

卖)。算好时间到焦作清晨七点左右是卖蛋最佳时间,所以我们凌晨三点多出发,因为正是隆冬季节,天特别冷,我戴了顶带耳朵的棉帽,另外用毛巾把脸捂上,最后眉毛和头发稍上结的都是霜。我们用左右胳膊换挎着鸡蛋,一路疾行,八点之前赶到了老公园,我们刚到放下鸡蛋,就有人来询价,最终以一块钱十三个的价格把鸡蛋卖掉了。其实如果再坚持一下可以十二个卖掉,当时心虚啊,害怕碰见二姨或二舅那就太狼狈了。所以慌里慌张就给卖了。

二是卖红薯片。大概是六八年,家里的粮相对比较充裕了,这时可以卖掉一部分换点钱,那时不像现在买卖自由,特别是粮食交易属于违法行为,那叫资本之一,所以这种行为肯定是偷偷的进行。听说焦作南站跟前山西晋城人在大量买红薯片(晋城和焦作搭界,在太行山深处,那时和我们那里比起来更穷),我们就几家一起拉了两辆小平车的红薯片跑到焦作南站。记得交易场所就在车站南面的路边,山西人很多,买卖也很活跃,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眼睛里透出很警惕的眼神,毕竟这不是国家允许的,发现管理人员随时准备逃跑。那次卖红薯片,我在车站广场的国营食堂吃了两顿饭,共计花掉了八毛钱,当时是我长那么大花钱最奢侈的一天,回去给母亲报账的时候战战兢兢。还好,母亲并没有责怪我。

有一个叫小高(三阳公社)的地方也常去,它归武陟县管辖,是个商业气息比较浓的集镇,什么供销社,铁匠铺,榨油坊、小饭馆,还有给骡马钉掌的,什么都有。它在我们村的西边偏南,约有六七里路,我去哪里主要是跟着母亲去榨油,给锄头接钢(锄头前面的钢刃

磨完后再接一块钢刃)。这个地方有去焦作拉货的马车,有时跟母亲从这里坐马车去焦作,当然要给车夫掏钱了,但不贵,车夫也是白赚嘛。按现在的话说应该叫做双赢。

好啦,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虽然有点逻辑混乱,前后不搭,但这的确是我在老家农村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我在前面说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虽然苦的味道更浓。但只要能挺过来,很多所谓负面的东西反而可以给人以正能量,譬如苦难可以使人更坚强。逆境可以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当然,你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二零一七年五月于西安

第三篇:儿时记忆生活随笔

闲暇时,回忆倏忽而来。

2005年的10月,正值国庆,我第一次来到上海。

当时,高楼还没高得夸张,只是些高度适中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些模样“循规蹈矩”的欧式建筑,以及上面的复古时钟。它们错落有致,仿佛有点穿越的感觉。

菱形的商业建筑下有一个恬静的公园,如今是寻不到那份安静了。那时,我怯生生地走进去。不远处的小石径上有一个很公主范的秋千,我儿时最爱的户外游戏就是荡秋千。每次荡到最高处,蓝天便似乎触手可及,心也随之飞了起来。当时的秋千上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姐弟,妈咪请求他们挤出一点空让我坐一坐。当时的我很担心,怕他们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但是出乎意料的,他们很友好。

这个温暖的场景,静静地驻足在过去的时光,成为我记忆中难以忘记的片段。

我们在一家干净、明亮、温暖的餐厅吃饭,妈咪自备的餐巾纸派上了用场。餐厅提倡环保理念,不提供餐巾纸。于是,妈咪给我的餐巾纸凸显出大大的作用。那袋餐巾纸很柔软,也许是因为当时太需要,我用得小心翼翼,好似從来没有用过这么柔软的纸。之后,无论我用什么样的餐巾纸,都再也没有遇到过相同的触感了。

那种柔软被深藏在记忆深处,却始终没有湮没在流年之中。

我们住在上海音乐学院对面的招待所里。一间大屋子里,放着三张比较窄的床,上面铺着带着凉意的席子。房间没有装修,在墙上甚至都能看见泛黄的,被时光侵蚀的痕迹。到了夜里,隔壁的学生开始练习萨克斯,一练就是一夜。无法入睡的我忍不住哭起来,双手堵住耳朵,却怎么也堵不住空气和骨头这两个介质的传音效果。折腾来折腾去,怎么也睡不着。但在凌晨时,我依稀听见,从高远之处传来优雅、清脆又温柔的钢琴声,就像有个天使在繁星满天的夜空中轻轻飞过。

早晨,卖早餐的小街,古老的弄堂,都有老上海的味道,与吴侬软语相映成趣。这番场景,和《上海一九四三》这首歌很配。

作为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当然是在锦江乐园啦。我们排了很久的队,终于买到了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并未玩很多项目,最刺激的云霄飞车也因为害怕而放弃了。不过那时的照片里,自己笑得灿烂无比,大有把身后的阳光比下去的劲头。那样的快乐,现在都能感受得到。

儿时岁月里的点滴,今朝拾起,仍然甚是怀念。

第四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有感

用“实实在在”去浇灌梦想的花朵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灞桥镇小学 罗煊

近期,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习主席在台上做大报告之外的样子,使我对习主席的经历以及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的了解,使我更加全面、历史的认识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从而带动周围的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使我对“为群众做实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这是一本有由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其中,“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让我有很大的感触。

当时才20岁的习近平同志在赵家河搞社教工作时,自己动手帮大家修厕所。在召集队里的干部、社员开会时,他不喊口号,不吹大话,讲着一口地道的陕北话,实实在在的和群众进行沟通。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群众办起了识字夜校、带领大家打坝、搞沼气等等。习近平同志带领大家实实在在的干事。最终,在梁家河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里,人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店,有磨坊„„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

看到这些,你就更容易理解习主席所提出的“群众路线”,“核心价值观”了。近几年,我们的孩子上得起学了,农民看得起病了,老弱孤残有了保障了,房价不在“一夜冲天”„„我们的教育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没有危房了,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科学、美观的现代化教学楼了,教室里安装上了多媒体设备,老师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授课,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更便捷、更形象的了解外面广阔的天空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习主席实实在在的干事精神,源于他他七年知青生活的奠基,源于他对群众需要的了解,源于他敢于实践,敢想敢干、一心为民的宝贵精神。

做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应该实实在在的向习主席学习。要经常去家访,了解学生的一切情况,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会切身考虑家长的需要,做好一切细小的工作,不怕累、不怕吃苦。不搞形式主义,扎扎实实的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踏踏实实的干出一番事业。让梦想的花朵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积累中、磨砺中开出璀璨的花朵。

第五篇:回忆我的少年.青年“知青”生活

回忆我的少年.青年“知青”生活

人生走过的崎岖脚印“知青”的历程;“知青”只是一个时代给予的一个尊称。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最难忘的还是那段青少年的“知青”岁月,和人到老年的下岗冲击。青春已离我们远去,白发和皱纹爬上了额头。回首往事悠悠岁月,下乡经历的痛苦是最深的,四十多年过去了,去翻开那一段尘封的岁月,回味“跟着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的经历,把经岁月沉淀后的历程浓缩记录下来,激活当年同呼吸共患难的插队兄弟姐妹们回忆,回忆那段在“广阔天地”的艰辛历程。也让自己的女儿和插队知青的子女们了解一点父母.前辈,曾经历过的那段蹉跎岁月。

一,老弱病幼也加入“知青行业”到农村去

我历时八年多所谓“知青”在农村插队下乡生活,历尽艰辛与心灵煎熬。在这人生途中不短的几年中,既有成功的甘甜,又有失意的苦涩。在这里把一些我的故事告诉大家和我的子孙,共同追忆往事,感悟人生。1968年12月22日,全国的所有宣传机器突然被紧急地开动起来,同时播出和刊发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四十年前发生的一幕,至今仍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因祖父是工商业兼地主成分,我家首选为第一批下放插队人选名单;1969年元月20日(1968年阴历腊月初三),我随家下放到澧县大坪公社三合大队第一生产队。记得那天下着鹅毛大雪,天寒地冻,我们一家九人(祖父祖母以古稀之年,父亲腿患有严重关节炎病症,母亲,我和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五人(两个哥哥参加工作在外),我为最大才14岁未满,携带着简陋的家具、行李,被接送到县边界农村。见了我们,村民们同样感到新奇和惊诧,老弱病幼齐全。他们也只是十几天前刚接到公社的通知,城镇闲散人口(家庭成分不好的人)要到他们生产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弟兄妹五人是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应该老老实实接受再教育。天寒地冻,村民们早已给我们准备好了一间土坯偏房居住,我们一家九人总算又有了临时的家。

二,所谓“知青”少年的我,为了生存试挑家庭生活重担

为了生存试挑生活重担;我和不到12岁的大妹只有开始学习务农捞工分养家糊口,三年学会生意人,一辈子学不会一个精明庄稼人,这些农业谚语,是我插队中学会的,易记,挺有科学道理。第一次学插秧苗就逗得满田人大笑,生产队有位在大队任支部副书记李支书很关心我,教授我插秧苗,我很认真的学习,李支书拿了一点油和一根稻草来教我使用方法,他笑着对我说你左腿上捆扎一根稻草右腿上抹点油,插秧苗时先退左腿然后再退右腿,我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也按李支书教授的要求做好,同时也拿一点油和一根稻草要李支书按教授的要求做好带我这学徒,那知道满田劳作人都大笑李支书和我。尔后才知道是笑话捉弄我,左腿上捆扎一根稻草(是白痴)右腿上抹点油(是牛腿)经过此事后再学其他农活只有看人家怎么做自己也就学做。插秧苗后不久棉花田要锄地锄草了刚学锄地锄草脚步乱,劲儿不会使,而且地锄的凹凸不平,杂草也锄不尽,常常锄死棉花苗,队长来检查工作质量,批评我是无章法简直是大蹲跨,紧捉把,蹬大眼睛专锄棉花。说学锄地锄草,要记住基本要领。即前腿弓,后腿蹬,全身的力气要使匀,步伐固定,锄频由小到大,左右开弓,定锄弱苗,留壮去弱,去前头的苗老娘擦肚,去后头的苗小鸡擦嘴。上次学插秧苗闹了笑话,这次只有先听队长讲基本要领,再把锄头递交队长做表演。锄上几天逐渐掌握要领,锄地挺有意思,但也很苦,一锄腰三折,脊背汗流似下雨,真可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初次车水我不知脚如何用力,开始还能勉强跟上他她们的步伐,可是只一、二分钟的时间,他她们便开始加了速,我再怎么努力还是被吊在了半空中,我双手死死抱着木杠不敢松手,想重上蹬踏位置又眼花撩乱赶不上,想下下不去,急得我浑身是汗又难堪,而他她们却笑得前仰后翻开心得不得了。异口同声说“你可千万别乱动哟,“城里的小子哪是在车水呀,就那么吊着“演皮影戏”好了,不然的话会掉到水塘里去的。”我越发难堪,只能任由他她们作弄戏耍。吊了我几分钟后,他她们才放慢速度让我跟上节奏。我经过慢慢摸索其中规律,用脚蹬时不

使足力.保存体力应变他她们的故意加速,又被吊了起来之苦,如此反复试用几次,我成功了车水这技艺完全撐握了。虚心求学各类务农本领;还业余学会了一些求生的手艺。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不管什么年代,手艺人总跌不到哪里。“荒年打仗饿不死手艺人”,“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这些自古传下来的民谚,也的确是时代的规则缩影。以看为主以助人不取报酬为辅自学,向书本求知识,向当地有技能的老农学习,学会了扯草药治常见病痛,学会厨师手艺,社员家办喜事就下厨或者做帮厨,打土灶,砌土墙,维修房子瓦面,盖茅草屋等手艺活。不过师傅可是“通天教主”有了这些小本领我可受益匪浅,全生产队社员家庭有此类事就请我做工,管吃三餐饱饭还拨10分工分到账。

难忘枝柳铁路大会战;才15岁的我参加修建湘黔支柳铁路工程大军,路段建设是澧县王家场公社五里堆七放坪路段。随同修路民兵连来到施工地点,第一天出工就吓得我内心七上八下,工程施工难度大,是开挖大山顶土填大山下的小河床,山高路远。人山人海像蚂蚁搬家,一天只能从山顶推送八车土,从山上推土上下山必须两个人,拉空车上山.一个人顶着车身下山。艰难!可我年纪小.体质差,没足够气力。怎么办?申请返回又不愿意放弃对民工优厚待遇。只有下定决心坚持干下去,可工作分配是推一天土,挖土上车一天。挖土上车还凑合胜任,推一天土可难为我了,有好心民工兄弟看我年纪小.体质差,没足够气力。就给我少上车一筐土,马上就又有民工加一筐土在车上,还闹着说都是抵正劳力来工作的不能搞特殊。当时我眼泪直流,咬着牙使足劲推着车伤心流泪走了。推一天车放坡下山手也磨出几个血泡,不知啥时都破了,钻心的疼呀!尤其是到了晚上身困、手疼,难以入睡。今天想起此事,我还“耿耿于怀”,农民兄弟不该欺我年少无力,侮辱戏弄我。顽强拼搏,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给我带来了运气,县指挥部和区分指挥部来施工路段检查工作。发现我还是一个小孩推车放土下山,叫我停在山下路旁询问是那个连队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当时我以为要我返回生产队去,心里很难过,尔后营部领导(皮营长)又来询问情况,晚上连长找到我通知抽到营部干杂工去,高兴得我晚上都难以入睡。1970年底,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华国锋到枝柳铁路常德段工地检查工作。那时我正在营部打杂被安排维持施工秩序,幸运的亲眼见到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华国锋和省军区司令员等领导在路基上走过视察。记得随检查团来吉普车.小车有18辆经过工地,好气派。修建湘黔支柳铁路工程王家场公社五里堆七放坪路段工程竣工后我被评为五好民兵。

三,我和大妹划为“知青”留乡.真正的“知青”生活开始;

1971年初;家庭出现重大转机,我父亲原是“公私合营”时期国家干部,在社教“四清”运动中受冤.错划地主成分纠错平反了。1972年初我父亲带领老幼一家七人(祖父母,父母,小妹妹和两个弟弟)重返城镇老家。同时哥哥也返回原单位工作。随家下放未收回城镇的留乡(知青)县知青办有政策集中到公社知青点工作,我和大妹妹(大妹那时未满16岁)被作(知青)留乡。在父亲强烈要求下公社只安排大妹到知青集中点砖场工作,生产队不同意我去知青集中点,强词夺理说生产队缺劳动力要留下做补偿贡献。被迫留在生产队的我只有孤单一个人求生存。孤单一个人生活的确不方便只有一个人承包生产队养猪场(猪场有60头猪其中有20头产仔母猪)当上饲养员。在养猪场采用科学方法,用米浆发酵,养仔猪用发酵饲料养架子猪,自学兼兽医,工作成效显著,起早摸黑艰辛的劳动取到了可喜成果,当年被大队,公社评为优秀饲养员。孤单的我每个月口粮只有20公斤稻谷连壳吃也吃不饱每天吃两餐稀饭也只能吃十多天,不足只能找生产队指导员借谷子,上月挪下月也难有口粮吃。最后是欠粮大户了。在吃不饱和繁重的劳累中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低血糖症状反映)昏倒。特别是一次半夜发病高烧想喝水,家里没有水了,在万般无奈情况下只有流着泪水东倒西歪的到屋后池塘取水喝。第二天邻居看我没有开门去猪场才叫生产队长安排人喂猪和请医生治病。这次半夜发病事实也促使生产队长和指导员醒悟!强迫留下孤单一个人在生产队责任重大。经队委会研究同意我去常年农

建队抵生产队水利工。到常年农建队工作是我生活的重要转折起点,关键是解决了口粮不足问题;基本口粮加农建补助粮,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我和来自其他大队知青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有时的确感到很累很累。顽强拼搏。兢兢业业做事,是我的做人准则。在常年农建队工作不久就转移到六断口猪娘山采石场工作,由于身体体质差采石场是重体力活,按因人体质排工我被安排到打炮眼,填装炸药,放炮小组工作。采岩场环境条件差;夏天,烈日炎炎,脸上、胳膊上的皮晒的脱了一层又一层;冬天,寒风刺骨,脸上、身上刮满了泥土,每次洗完了脸,盆底都留下不少泥沙。初学打炮眼可吃尽了苦头,炮杆捉不稳,手常挨锤子打伤手,轻者伤肉,重者伤皮流血,打大铁锤初学又难打准炮杆;常打空芯锤,手上磨出多次血泡,钻心的疼呀!尤其是到了晚上身困、手疼,难以入睡。放炮点改石炮可是技巧活,为了避重求轻只有发挥自己心灵手巧特长,在放炮点改石炮上研究捉摸技巧,几天后掌握技巧,放炮点改石炮超过老师傅速度,做到点炮稳,撤退快,安全系数高。一次点改石炮达18个以上,受到领导表杨和同事们好评。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是有好回报的,机遇来了,农建队总务长因老婆要生小孩请假回家,农建队领导安排我代理总务长,那时的我真是高兴得难以入睡。心里想一定要把这份来得不易工作干好。细心兢兢业业做事为同事们无意中干了好事,初次代理总务工作即细心又勤恳,天没亮就称米,称食油随同厨师一道下厨,从按量装饭钵子到冼莱切菜到烧菜不离开厨房。开饭时同事们都议论饭钵子饭多又干,莱好吃有油水。农建队改为大坪公社采石营指挥部,由艳洲指挥部直管。参与采石场流水线生产工作有几个连队几百人,从开山炸岩到运出山场,运送到需求工地。扩大采石场后.采石营指挥部工作非常忙,围绕采石场工作需求直管人员也多,工作量增加不少。一个医生应付采石场伤病员忙不过来,领导又安排我协助医生当卫生员,本职工作总后勤兼事务长,专管炸药雷管导火线保管员,工程员。有时的确感到很累很累,但是为了无愧人生,自己毫不犹豫地去做了,且无怨无悔。

在一九七五年前后,传来了工矿.商业企业在知青点中招收工人的消息。想转到公社知青点去是我在插队期间的梦想;公社知青点条件比生产队好有饭吃不担心缺口粮,又是那个年代有知识的特殊群体集中点.能共同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又能参加公社文艺宣传队,当年以知青为主力的文艺宣传队,也活跃在公社和农场。在知识青年中招工对广大知识青年本来是福音,然而却引起了我的思想波动和思考。在知识青年中招工仍旧年年都有,不过仍旧是次次都没有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老知青的份。这使我对招工差不多完全绝望了。然而一年又一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招工,我失望地发现,进工厂做工人与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无缘。当那些“苗正根红”或苗基本上正、根大致上红,加上又有“后门”的知青伙计或堂而皇之、或秘而不宣,但都兴高采烈地进城去当工人后,留在“广阔天地”里“干革命”的,就基本上只剩下我们这些“可以教育的狗崽子”了。虽然我们这些“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全都极其真诚地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扎扎实实(或者说老老实实)地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希望以此得到党对自己的信任,但结果却十分明显:我们这样做只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知道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进工厂去向工人阶级学习是我的梦想;二来,当工人意味着有比当农民好很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这也合我的心意;再者,当工人是拿固定工资。为了圆心中的梦想;我试探式的找公社书记和指挥部领导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要求转移到知青点工作待招工机会。申请了几次后指挥部领导说我工作表现好,以呈报公社领导集体研究后通知我,总算有了一线等待希望。年底终于得到指挥部领导通知;到公社知青农场报到。我高兴的拿着指挥部领导开出的介绍信,顺利的到公社知青农场报到了。公社知青农场(原渔场更名)是七十年代初治理水患把白塘堰和邻近黄口堰白茫茫一片水域围堰隔开,象一条巨蟒似的长堤,围堰建造成的渔场;有600多亩水面,分别建有种鱼育苗.精养鱼塘。三十多亩湘莲、60多亩水,旱地20多亩。第一批建场老“知青”劳动力少工作范围大他她们“四季”忙碌。他她们忧伤的时候,也想念亲人.无奈之下他她们就拉二

胡,吹笛子,拉小提琴。琴声优美而凄凉,直叫人肝肠寸断。唱自编的怀乡曲。夏夜,摇着大蒲扇趿拉着破布鞋,坐在宽敞的晒场上,讲聊斋鬼故事,春节的大年夜,在飘着雪花的晒场里,就唱“白毛女”,跳“北风吹”,跳忠字舞。这也是一代老“知青”们的苦中欢乐啊。知青农场的知青是一个特殊群体,来自各地;有湘潭伢子,常德伢子,津市伢子,澧县本土伢子,还有当地老农和回乡知青。是一个地域性综合大家庭。原来农场支部李书记在农建连队当过连指导员是某大队(村支部书记)支委成员只有方场长不认识。由于农场支部书记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就分配我到畜牧业组当组长兼兽医,农机员工作。新的集体生活又开始了;在知青点度过第一个欢乐的热闹年。年后农场规划新的一年生产发展计划,公社给农场分配一台农业机械可犁田打耙多功能机动扑滚船,农场领导研究谁来操作这台农业机械,又没有现成驾驶员,农场支部书记提议我担任驾驶员,理由是我会驾驶拖拉机,我驾驶拖拉机技术是我在农建指挥部工作期间业余时间自学的操作技术。开机动车犁田打耙挺辛苦,农忙时起早摸黑,春季寒冷,夏季烈日炎炎,机温高、脸上胳膊上的皮晒的脱了一层又一层,真的辛苦,但感觉荣耀,自己成一个农业技术人员。农忙季节完成任务后主要工作在养猪场工作。养猪场分别配套养育种猪栏,母猪繁殖育仔栏,架子猪栏,肉猪栏。农场领导为了工作的延续特别安排二名新知青跟我学兽医,二名新知青非常乐意拜师学艺,学兽医总比下田干农活轻松。牧业组养牛,养猪工作也很繁忙,脏.臭味冲天.蚊蝇叮咬.活儿累。在农场虽然工作劳动强度大,但都是来自各地的男女知青,年轻人对生活充满活力,总还是有苦有乐!特别是刚从津市集体从学校分配来的男女新知青,这是他,她们最开心的日子。一个原因是脱离了枯燥无味的课堂,可以到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和农村的田园风光相依相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休闲”;二是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管教,这是“个性独立”;又可以男,女同学,同事无拘无束的说笑,今天叫“亲密接触”。农场的景色是美的宽阔水面整齐的鱼塘(鱼苗基地)河鸥上下翻飞,田野阡陌纵横,垂柳依依,烟雨迷蒙,农舍静静的被炊烟笼罩,远山雾霭重重,一片秀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傍水,两栋红砖房直线排列,女生男生各一栋。女生男生隔着栏杆就能递生活用品。劳动的内容:春天犁田打耙,插秧、秋天割稻子,挑谷是秋收中最累的活,负担重、路途远,首先是割稻子,这活儿新知青可是新生事物没有干过,这里的镰刀比较小,刀口呈锯齿状,不需要磨,越用越快。不过要是被这刀割了手指,那就糟糕了,伤口参差不齐,很不容易封口,愈合后也会有疤痕,我们农场新来的几个女知青就深受其害。平时主要是种地,施肥,锄草、打草喂猪、放牛、养鱼(鱼苗基地)养虾,捕捞鱼虾。77年冬天,在县里以参加工作的同学传来他有位朋友来我们公社招工消息;有特长会驾驶车辆知青优先录用,要我抓紧去公社联系。经打听上面要来人在知青中招工了!要采取自己报名,贫下中农推荐和上级批准的方式。前几年面对下放知青开始招工,我是迷惑不解的:既然毛主席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说这是一条光明大道,并教导知识青年要“扎根一辈子”,为什么半路中间又在知识青年中招工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然而一年又一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招工,我失望地发现,进工厂做工人与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无缘。当那些“苗正根红”或苗基本上正、根大致上红,加上又有“后门”的知青伙计或堂而皇之、或秘而不宣,但都兴高采烈地进城去当工人后,留在“广阔天地”里“干革命”的,就基本上只剩下我们这些“狗崽子”了。然而一年又一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招工,我失望地发现,进工厂做工人与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无缘。当时只有抱着梦想试试看的心情找农场支部书记.场长报名并说明自己以是老知青年龄最大农龄最长快九年农龄了。经农场领导集体研究同意我招工,招工负责人按有特长招俩名驾驶员我和知青砖场一名知青(是我儿时好友陈方剑)同时录取。农场同时批准我和一女知青张景丽俩人招工,被招工到县工交系统。分配到县纺织厂工作。

四.“知青”一代人的老年;

“知青”以为自己从此结束了困境,那知道天有不测风云,马上又面临到新的困境。享受“劫后

辉煌”确好景不长!这一代的许多人在四十多岁至五十多岁时就被迫下岗,人在中年便过早地退出事业发展的舞台,忍受低收入和无收入生活的艰难。下放插队时他们甚至挣不够口粮,而下岗后他们难以养家。2000年后在下岗潮中又首当其中,下乡的“知青”又变换为下岗职工”成了双下人员。既无奈,又无助。从下放插队到下岗,知青一代人的生活充满了不幸。问题是这一代人的悲剧还在延续而沒有妥善解决。这就是一代人悲壮的青春之旅和人到老年之忧。没经历过这个悲壮的青春之旅的人和人到老年下岗处境的人;又怎么能够理解呢!这的确是悲剧性的一代“知青”人。

编辑;冰雪---TanXiaoPing

下载知青生活记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青生活记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青感想

    这一刻,不要叫醒我 一直以来,说不出为什么,有一种怀旧感,特别沉迷一个年代,爱看那个年代的电影,文学作品,图片,各种轶事,也寻思那个年代的乡土中国。这个年代-----文革,对经历过它的......

    知青问题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

    知青方案

    活动主题: 回忆 寻找您身边的老知青 常回家看看 体验 追寻爷爷知青年代生活 体验贫下中农再教育 引申 那些年的知青老照片 活动引言:…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

    知青祝酒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是个好日子,它见证了缘分,它凝结着欢聚。50年前的今天,17岁的我背上行囊,离开家人,插队农村,投身到广阔的革命天地。年轻的我们聚在一起,由陌......

    《知青》读后感

    数日前,逛当当偶尔翻到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买回来读得有些如饥似渴。好久没有读那么两大厚本的上下册,我喜欢未被删节的原汁版东西,不管是创作还是做人,还是原汁原味更具有本真和......

    上海知青博物馆

    上海知青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园,总投资13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536平方米,是一个反映40多年前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综合性大型展馆,于2011年11月建成开馆,2014年8......

    读《知青》有感

    读《知青》有感本人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通过这次公司下发的书本《知青》学习后,更进一步对当初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运动的深刻了解,对照......

    知青联谊会主持词

    知青联谊会主持词1 上山下乡是中国现代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规模之广阔,声势之浩大,结局之悲壮,影响之深远,善后之艰难,均属空前绝后。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不少有为青年为之献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