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

时间:2019-05-15 03:4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

第一篇: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

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

郑重

据凤凰网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今年正式招收“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欲培养作家引争议。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年招生目录显示,本届北大中文系共招收硕士90名,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

应该说,这是个很高端的想法,北大中文系招“创意写作”研究生,要培养作家,这个愿景是很打动人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们也是很有学术水平的,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律,那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

作家是不能培养的,文字工作者是可以培养的。作家创作虽然离不开文字,但绝不是一般的文字工作者可以胜任的,作家不是流水线上制造的标准件,用一个模式、几本教材就能面世,更不是门客,不能圈养,不能缩进学术的象牙塔里,他们应该是独立的思想和性格个体,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不应该搞研究,不应该被修辞和语法的条条框框所制约,而是应该积极参与生活,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和思想感情以及实际体验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伟大的作品,真正不朽的作品,不是靠一时冲动、靠苦思冥想、靠闭门造车就可以写的,更不是靠学校教出来的——说得通俗些,还需要作家深入生活,进行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体验和认知。

我有一个北大毕业的朋友,他说当初入学的时候听老先生训话,上来就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能做到读几年闲书养一点浩然之气,已经善莫大焉。北大教授除了曹文轩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之外,其他人主要是搞学术研究的,真正是作家的大概凤毛麟角了,因为作家不是写论文论著,而是写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之类,非常需要生活的体验和感知。让一批毫无文学创作经验、单纯搞学术研究的教授去教实践性的技能,恐怕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诚然,可以请一批作家当客座教授,但创作经验和个人阅历不是可以复制的,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著名的科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真正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也绝对不是在象牙塔中,在享乐安逸的环境下、一边学着教材,一边玩弄文字就能成功的。

笔者以为,真正的作家需要生活的历练和苦难的考验。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可以把人吓倒,使人唉声叹气,退缩不前;也可使人精神振奋,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增强意志。就看你如何对待它。只有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而毫无惧色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例如,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本来是做官的,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终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不仅被关入监狱,而且受了宫刑。在这样的挫折和打击下,他转而发愤著书,忍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踏遍青山,遍尝百草,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

在人生道路上,作家要表现人生和社会,常会遇到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困难、挫折和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弱者消沉了,逃避了,躲进象牙塔里无病呻吟,只有强者才能挺立。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23岁因患甲型脑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全身瘫痪,头部僵直,动作艰难。1978年,一场大病又彻底破坏了他的说话能力。但他并没有被自己的残障所征服,他顽强地克服了病残带来的无数困难,坚持用颤抖挛缩的手,忍痛一笔一画地进行写作,终于完成了百余万字的创作。

张海迪的事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她由于高位截瘫,丧失了腋部以下的全部肢体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于是她练习写作、唱歌、学外语,很快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终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高位截瘫坐轮的研究生。她不仅攻下硕士课程,还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她受到世界各国邀请去作报告,赢得无数鲜花与掌声,她成功了。

只有在生活的征途上不畏险阻,不怕困难的斗士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人生道路上,哪里没有险阻?谁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迎接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和挑战,加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永远做个强者。而要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还得从思想修养、性格和文化修养着手,从锻炼意志着眼。相反,缩进象牙塔里,靠着书本知识来圆自己的作家梦——那永远只是一个梦而已。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泗泗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饮车间,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饮料的过程。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制造标准零件。文学创作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然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高校以“创意写作”的形式,打着“培养作家”的旗号,似乎搞一个专业就可以批量生产作家了——这样的闭门造车,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人和无病呻吟之作。

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这个原点。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著作期间漫长的时间里,他总是深入到庄园里,与那里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文学创作本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工业流程化,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置之度外。而制造作家,也成为了工业流程化的重要一环了。

现在我们的许多文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再闭门造车,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如此看来,北大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效果未必好。培养作家不能靠圈养,更不能靠批量制造,真正的文化大家不是这样做事的,未来的作家不是仅靠如此安逸舒适的象牙塔环境就能造就的。

第二篇:创意写作课程学习指南(硕士)

创意写作课程学习指南(硕士)

一、课程介绍

理念:课前通过阅读学知识,课上通过讨论与实践掌握方法与提高能力;课后重反思与总结。

方法:文学导读式、课题讲授式、专题讨论式

要求:每次讨论课参加的同学要以ppt的方式展示你在文献阅读以及课堂学习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对这一问题你有何迷糊与初步的答案?

二、教学目的

引导研究生系统研读中外创意写作学科基础理论文献,了解中外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方向,结合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创意写作学基本原理、创意写作基本规律、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方法等等基本问题,尝试建立新型的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写作训练系统。

三、基本任务

1、中外创意写作课程教育教学历史梳理及经验借鉴

(1)美国爱荷华创意写作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制度及“创意写作系统”(Creative Writing Program)经验研究;

(2)纽约哥谭作家工作坊(Gotham Writers' Workshop)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研究;(3)英国传统文学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经验及法尔茅斯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Falmouth)经验研究;

(4)澳洲创意写作与文化创业产业关联及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生课程、创意潜能开发系统研究;

(5)台湾赖声川“创意学”经验与突破作家障碍、开发写作潜能关系研究;(6)复旦大学传统文学写作教育教学经验及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班课程调查;(7)上海大学本科创意写作实验班及创意写作夏令营经验研究。

2、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建构

(1)自我挖掘理论(自我发现;个性形成;个人成长;“自我”单位的延伸——个人、家族、地方、种族、国家、性别、人类等等);

(2)文类成规理论(文体规范;文学类型规约;创造性成规);

(3)沟通交往理论(诉求、表达与沟通;读者接受/市场消费的视域;利益妥协机制)。

3、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训练系统研创

(1)作家障碍突破(“Writer”与“Writing”新释;“戏水伙伴”结对;“作家气质”培养;“写作”与“说话”的转换等);(2)创作潜能激发(“心思”与“创意”;“心思”的形式;世界观的外在化;“写作”与“白日梦”;“冥思”与“打坐”;快乐写作;找到自己的腔调等);

(3)创意思维训练(脑力激荡法;心智图法;曼陀罗法;逆向思考法;综摄法;强制关联法;“七何检讨法”等);

(4)创作技能拓展(文类写作训练;感知写作训练;系统写作训练;专项技巧训练等)。

4、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建设

(1)教学组织(工作坊;研讨会;夏/冬令营等;作家驻校制度);(2)组织教学(作家;专家);

(3)教学方法(过程教学法;集体创作);(4)课程设置(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层面);(5)课程申请制度;

(6)作品考核及学位申请制度等。

四、重点:

(1)创意写作训练动态系统研创。中国传统写作课程并未真正体现“写作活动”的“动”态性质,而更多偏向于写作知识的分解说明、静态传授,缺乏指向创意思维和文类系统的训练;写作训练也与学生个人成长脱离,仅仅是外在的章法结构讲解、技术学习,缺乏完整、系统和循序渐进的体系,且各文体教学分散、割裂和平行。研创思维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的动态训练系统,是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

(2)创意写作规律与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规律的关联研究。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相信“创意可以习得”、“作家可以培养”,这就需要真正打通创意写作的规律与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的关联,使创意写作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可能。

(3)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研究与建设。创意写作课程的创意思维训练与写作训练,需要完整的师资、学科、教法、考核等教育教学制度支撑,而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在中国仍旧处于空白,研究及建设科学、稳定的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也是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

五、难点

(1)“作家个性”与 作家“批量生产”关系研究。学院化训练与艺术创作自由是一对矛盾,需要我们对创意写作做更科学地探求,将创作的“自我表现”(self-expressive)与“实现自律”(self-disciplined)权衡结合,实现“制度下的个性化”(institutionalizing individuality)培养;

(2)文类成规与创新思维关系研究。在传统写作教育教学中,类型成规被当作创意与创新的“敌人”和障碍,写作首先要破坏和打破成规。本课题认为,创意活动要遵循文类成规,在接受对象可以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写作,而文类成规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中所形成的预读期待视野,只有符合这个视野才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离开文类成规,写作几乎难以真正开始;创新在本质上是对成规的有限违反与陌生化,离开成规,也真正的创新。本课题将在研究写作的普遍规律、各类型具体的类型成规基础上,探索一种遵循、转化和超越类型成规的写作模式;

(3)“创意”与“写作”关系处理。与传统写作学不同,创意写作学不仅仅围绕“写作”活动本身,还沿着“创意规律”这条更上游的主线来进行“创意心理”及“创意活动”研究,不仅把精力重点放在讲授文章技巧的文章学上,更着重突出创意活动规律,用创意规律来统领创作规律。处理好“创意”与“写作”的关系,是研创创意写作课程思维训练与潜能激发的关键。

六、课程提纲

(一)基础理论

1.主要内容

(1)中国的传统文章学与现代写作学

(2)源自爱荷华的“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

2.阅读文献

葛红兵、许道军:《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思考题:创意写作有何独特之处?

(二)创意学与心灵学

1.主要内容

(1)创意的基本原理

(2)发现创意的路径与方法

2.阅读文献

(1)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2)李欣频《人生十四堂创意课》(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4)雷勇《心灵学典藏》

3.案例实践:(1)头脑风暴(2)思维导图训练

(三)类型写作

2.阅读文献

(1)葛红兵:《小说类型学基本问题》

(2)许道军:《历史小说类型研究》

(3)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3.思考题

(1)穿越文学(2)鸡仔文学

(四)故事原理与方法

1.主要内容

故事、情节、叙事弧线、时间锁、领悟点、人物弧光、动作节拍„„ 2.阅读文献

罗伯特·麦基著, 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3.实践练习:运用故事原理编写一个故事提纲

(五)创意写作技巧

1.主要内容:各种文类创意写作的技巧 2.阅读文献

(美)雪莉·艾利斯(Sherry Ellis)编 刁克利译:《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美)雪莉·艾利斯(Sherry Ellis)编 刁克利译:《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美)杰里·克利弗(Jerry Cleaver)著 王著定译:《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美)温迪·简·汉森:《编剧:步步为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讨论:每人挑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文献阅读,交流讨论。

(六)创意写作教学的实施

1.主要内容:如何将创意写作在教学中进行实施 2.阅读文献:

(美)伊莱恩·沃尔克,吕永林、杨松涛译 :《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教学实践:每位同学设计一个创意写作教学设计,给本科生上课。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第三篇:“驻校作家”制度与创意写作人才培养

“驻校作家”制度与创意写作人才培养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创意产业发展与具有较高创意水平和写作能力人才不足的矛盾,从2005年开始,我们充分发挥“驻校作家”优势,面向汉语言文学、传播学专业以及全校本科生中爱好写作的学生,开展创意写作“特色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意写作人才。

关键词:文化产业;驻校作家;大学写作;创意人才

一、探索历程

为了切实解决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于2003年就引进了非“学院派”的全国著名作家李杭育、朱晓军来校任教,意欲为大学文科的写作课程辟一新路。我们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专业人才培养阶段(2004-2007)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传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写作课程教学,教授写作学理论知识并开展一定的写作实践训练,为培养中文专业人才打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结合教师的创作实践,我们在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写作课程是在教写作学而不是在教学生写作;而且长期以来是一种知识型静态教学模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乏味枯燥,笔记记一大本,到头来知识是知识,学问归学问,学生还是不会写文章。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萌发了改革当前写作课教学现状的念头,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确立了写作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开端,以写作训练为手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开拓理论,变知识为能力,逐渐改变为写作而教写作、为写作而学写作的观念,树立起写作和写作课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旨归的观念,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经验笔者将另文述之)。

2.专门人才培养阶段(2007-2010)

经过几年的探索,为了充分发挥两位“驻校作家”的优势,并为当时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培养专门人才,我们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创办写作创新实验班,主要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纪录片写作、纪实特稿、影视剧本、新闻媒体和报刊专栏写作等虚构和非虚构写作两类高级专门人才,由李杭育和朱晓军以及特聘著名作家李森祥担任指导教师。每年从汉语言文学和相关专业招收20人左右具有一定写作基础和爱好写作的本科生,分三个班三个方向,每班一般为10人左右。一个班由李杭育教授小说、散文随笔、纪录片写作;一个班由朱晓军教授散文写作、报告文学、纪实特稿写作;一个班由李森祥教授影视编剧。由此开始了培养具有较高创意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卓越写作人才新模式的探索,并确立了“做文与做人相一致,尊重个性发展与综合素养提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思维训练与创意表达相结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创意写作规律相结合”的培养思路,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明显,学生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家庭》《知音》等报刊上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百篇。朱晓军老师也因在教写作班的同时进行创作而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等荣誉,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3.特色人才培养阶段(2010-)

在写作创新实验班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要把特色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逐渐聚焦到散文随笔和纪实特稿两个方向,并在国内高校面向本科生首开“纪实特稿写作”课程。2010年开始在全校范围招收爱好写作的本科生,扩大了选拔范围。与此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在2008年成立的朱晓军工作室,设计链条式的写作训练模型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工坊式写作”的培养机制,并由此完成了写作课程训练的蜕变,学生采访与写作能力明显增强,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学生公开发表纪实特稿150多篇。这种工坊制的教学模式也得到国内同行的肯定。

总之,经过十年左右的实践探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有创意的卓越写作人才,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各类文学作品,尤其是实现了教学相长,教师也因此而焕发出创作的又一高峰期,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奖项10余项。特别是鲁迅文学奖的获得,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扶持计划的入选更为这种教学改革和尝试坚定了信心。

二、具体做法

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即写作是一种能力,是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这种能力需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和实践习得

写作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实践。写作课是教会学生写作,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写作理论知识。正确的理念是正确行动的先导。这种符合写作教学实际的教学理念对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使学生认识到,写作也是一种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当然也是一种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是可以培养的。通过邀请全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等名家来校作讲座、授课以及“驻校作家”在课堂教学第一线的现身说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

2.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即集写作活动、学习和教学“三位一体”的写作工坊模式

写作课堂既是一个进行创作、教写作和学写作的综合课堂,又是师生共同创作、学习交流的工作坊。在这里,它首先突出写作的实践性。每次课前学生都要完成自己的习作并发给老师和同学,课上师生互相点评作品。在这里每个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每个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直至达到发表水平并由老师推荐或自行投稿发表。通过学生自己创作、师生协助完成创作,甚至是教师同步创作的大量写作实践训练,把理论的脂肪变为技能的肌肉,把死记的知识变为写作的血液,使写作真正“回归实践”。其次,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写什么及怎么写完全由学生自己定,即使不想写也不强求,一旦完成了习作后,就要接受师生的评判。在评判中也不是全部否定习作,而是抓住作品的优点和并把这个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由创作,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写作特长,教师因材施教,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腔调,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再次,它突出师生的协作性。师生关系在这里是一种平等对话和交流甚至是合作的关系,师生互相协作完成作品,不仅仅是教师协助学生、学生互相协助,而且有时也是学生协助老师完成创作。接受大家点评的不仅是学生的作品,也有老师的作品,在对教师作品的评价中,学生也就参与到老师的创作中了,促进了教师作品的完善。通过师生互相协助、互相合作,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相长。实践证明,这种角色互换的关系给师生都带来了极大益处。最后,它突出写作的创造性。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独特存在,每个人写的都是自己独有的东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创造,每个人的才华得到尽情展现(下文详述)。

3.营造开放式的创意场,即集思想交流、灵感进发、创意交融、潜能激发的强大写作场

开发智力,强化能力,挖掘和拓展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写作课的重要任务。如果说工坊式写作是一个内生写作系统的话,那么写作创意场就是一个链接课内外、校内外的一个开放的写作系统。它是写作工坊的空间延伸和内涵精神的升华。如果说写作工坊是一个具操作性、封闭性和可视性的真实世界,那么后者则是一个具包容性、开放性和模糊性的“虚拟空间”。它是写作“气与场”的融合,既是写作氛围的营造,更是写作境界的提升。

在写作场内,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大家的交流是热诚的、坦诚的。每个作品都是开放的,需要接受每个人的评判,大家的讨论是热烈的、激烈的。针对学生的每一个选题和每一部作品,通过“脑力激荡、头脑风暴等各种方法激发出所有参与者的创意”,让每个人从自己独特的角度提出质疑、不足乃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多种角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交锋,灵感不断进发,创意得到交融,最后成为一个个人和集体完成创作的“梦工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读者、问题、批判和创新等意识,也使学生养成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站在他人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这对他将来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也不无益处。同时,通过师生互相点评甚至是比拼作品,这也成了一个师生作品展示的“竞技场”,“在这种公众关注下鼓励当事人,如有必要还应使他感到‘焦虑’,促使他‘尽快寻找到可控的创作模式’”。

在写作场外,它也是开放的,通过工作坊搭建起课堂与校园、产业、社会链接的桥梁与纽带,将课堂教学纳入校园、产业、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从而拓展了写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搭建与学校内部、校内与校外联动的写作实践平台,构建起协同育人的机制。在校内,加强与学校机关部门的沟通,鼓励学生以勤工助学形式到各单位顶岗实习,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积极利用校内的学校新闻中心、各类网站、记者中心、学报、校报、文学社、学生自编刊物等平台,多方锻炼和展示自己。在校外,加强与产业行业和社会的联系,在课堂上,有时邀请业界人士现场参与教学(多利用网络媒介手段),从选题、内容、写法及刊物要求和愿望等方面给予学生直接指导,让学生直接与从业人员展开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进而完成符合业界要求和水准的作品,实现与产业行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建立各类实习基地近20个,定期安排学生深入文化产业一线从事写作实践活动,并针对期刊、报纸、出版社等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和创作,全方位锻炼纪实特稿人才。通过与校内外的联动使学生的作品和创意接受校园、产业、社会的实践检验,并使其作品和创意得到完善、提升,“所谓创意实践,便是持续通过外界激发聚集内在的天赋才能,这正是写作工坊的任务”。

在与产业行业以及社会的开放式接触中,不仅使学生提前步入社会,了解了社会;更重要的是,由于纪实特稿与当下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特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确定了选题后,则要通过多种途径与当事人建立联系并想方设法让主人公接受采访。“在写作时要懂得去探索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而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结合自己采访时的感受和人生经历去认真感悟、去细细领会”(学生语)。在与各种各样的当事人的接触中以及撰写的各种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良知和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模范公民(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每次采访结束和完成创作之后,我们都要求学生写采访手记,记录其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采访中的收获、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等。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几百字的采访手记不仅记录了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成为我们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看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成熟,我们甚是欣慰。

三、经验体会

可以说,我们较早地引进专业作家进校工作,较早地开始实施“驻校作家”培养专门人才的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难题与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此提出与学界共同探讨。

1.关于“驻校作家”制度建立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据笔者了解,“驻校作家”基本上有两类形式,一种是人事编制进入高校(如复旦、人大、浙理工等);另一种是聘请专业作家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指导教师(如南大、北师大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驻校作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从我们的实践来看,“驻校作家”这种形式对专门人才的培养的作用是明显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实际上,“驻校作家”制度的建立对沟通文学界与高教界联合培养人才以及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不无意义。不过,这一制度尚在探索之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和探讨这个问题,能够真正建立文学与大学教育沟通互补培养专门写作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

2.关于“驻校作家”长效机制问题

就我们的实践来看,如何将“驻校作家”这一形式坚持下去而不是一时因领导的意见或办学的某种需要而设立,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这些作家退休后是否引进或聘请作家进校?要是继续引进的话,现在的高校至少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而大多数的作家不具有这样的高学历,这就需要人事制度的改革。又如,即使改革了人事制度,引进来的这些作家能否适应现在高校的环境也是个问题。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都实行以科研量化为核的评价制度,那么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算不算科研成果?成果又如何鉴定?能否不按照现在的考核方式去评价和考核作家?这些都是值得考量的问题。

3.写作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

我们都知道,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最缺的就是写作任课教师。一方面由于写作是个小学科,在高校不受重视,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停开写作课;另一方面写作课也确实难教,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不仅仅是学历的问题,更主要是写作实践能力问题)。因此,专业的写作教师奇缺以及高校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写作人才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加大既有写作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历的写作教师培养力度是当务之急,开设写作专业硕士学位也应该是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据笔者所知,目前几所著名高校招收的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基本是挂靠在其他学科招生。上海大学葛红兵教授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希望设立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希望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就我们的实践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作家与其他写作课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承接关系,怎么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尽快成长起来,尽量缩小与他们的差距,起码能较好满足培养卓越人才的需要,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4.学生的学制问题

就目前国内高校来看,培养创意写作人才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本科阶段培养的还不多,只有少数高校将创意写作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我们的前期探索也仅是招收少部分的学生作为优秀人才来培养。怎么样面向更多的学生,是否设立一个新的专业都还值得探讨。另外,虽然我们面向全校学生招生,但大都是凭兴趣和爱好来学习的,至多就是个写作提高班,学生没有学分,老师的工作量也有限,怎么样从第二课堂上升为第一课堂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北大中文系今年招收创意写作专业硕士

北大中文系今年招收创意写作专业硕士  依托学科优势 培养创意“写家”

2013年10月8日来源:文汇报作者:黄纯一

后天,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将正式开始,为适应硕士结构调整的大环境,许多学校专业都相应更改了招生计划。在今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招生目录上,“创意写作”作为专业硕士学位正式露面。“依托现有学科优势、培养写作高端人才,这是中文系正在尝试的一项人才培养战略。”负责该专业规划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党委副书记金永兵对记者说。因时制宜,满足文化事业与产业需求

创意写作专业在英美国家有着悠久传统。在美国,从1936年爱荷华大学创立第一个创意写作工坊开始,到2004年已拥有超过350个创意写作系统。而在中国,随着近年来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创意写作专业也在各高校纷纷出现。2010年复旦大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意写作专业,此后,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也开始进行探索。

金永兵向记者指出,随着整个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文化事业需要大量人才,文化产业市场也同样人才

紧俏。“一方面,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这两块需求。同时,包括在职的相关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也有再学习的需求。”因此,中文系依托现有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目的在于培养高端写作人才,“也是正在尝试的一个战略。”

作家能不能靠专业训练培养?

“北大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这是曾担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的杨晦先生的名言。金永兵认为,在脱离语境后,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杨先生说的,并非想成为作家就不能来中文系,而是说优秀的作家是很难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

“其实,中文系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水平的‘写家’。”金永兵认为,“写家”比“作家”的定义更为宽泛,包含各类文体的写作。如果说成为作家需要依靠相当的天赋,具有一定的不可培养性,那么对于“写家”而言,首先,是否经过专业训练确实具有差异性;其次,其写作方式与技巧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

“中文系希望开设这个专业有10多年时间了,其间也经过许多次讨论。”金永兵告诉记者,今年的开设,是利用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

因材施教,学术传统结合创意实践

从国际和国内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的情况看,每个院校、专业都各有侧重、特点。那北大中文系的创意写作特点何在?

金永兵告诉记者,在课程上,将学术传统与创意实践相结合,在打好文化学科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包括多种文体(诗歌、散文、电影脚本等)的写作、大型文化活动、新媒体产品的策划与创意等。“我们会强调学术底子的培养,更希望能够针对学生个体设计课程,因材施教。”金永兵表示,每个人的创造力千姿百态,中文系将结合学科特征和个人创造力,探索如何根据学生的长处,挖掘他的能力。同时,专业训练将不局限于课堂之内,增加社会实习的实践学分。

至于师资问题,金永兵表示,中文系将在利用中文系师资的同时,整合国内一流的高端人才,包括不少毕业后从事相关文化创意工作的系友,“不会纯粹是学术型教师来上课。”他告诉记者,“已经与不少系友完成沟通。”其实,就在中文系内部,有教授诗歌的臧棣、姜涛,创作儿童文学的曹文轩,讲授古代诗词、应用文写作的钱志熙等等,能够提供创意写作训练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招生目录显示,本届北大中文系共招收硕士90名,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含推免生25名),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含推免生15名)。对于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问题,金永兵表示,虽然学术硕士减少了,但直博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因此“对专业兴趣浓厚的同学而言,中文系依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强调,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结构上,将保证现有的学术人才培养传统,“不会顾此失彼。”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能1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能力

乡土作文是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发展以及新人新事、风土人情 等方面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作文。指导学生写乡土作文,是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在作文教 学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能力,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这是写好乡土作文的前提。学生只有真心实意的 热爱自己的乡土,才能关心和反映家乡的人和事,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乡土作文。在课堂教学 中,结合有关课文如:《故乡的榕树》《海滨仲夏夜》的讲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家 乡时所包含着的深厚乡情,同时联系实际,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应该如何反映 家乡面貌,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在节假日,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如组织学生爬沂山,不 但让学生领略到我们临朐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让他们知道沂山有俗名“小泰山”之称,有康 熙、乾隆等古代帝王曾经来过,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此来促进对家乡的热爱。

2养成学生的观察习惯乡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的观 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如一 个学生在《班主任》一文中写到“自习时,我正伏案学习,闻到我们的班主任来了,一股旱 烟味扑鼻而来,不用看,他总是人未到,气味先到,一抬头果然见班主任站在我的桌前”他 观察的一人一事,都是他亲见、亲闻、亲历、亲感的真实生活。

3提高学生的反映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生活素材以后,如何将其所 见所闻反映出来,确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的各方 面情况,让更多的学生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邀请先进人物到校到班作报告,报告后引 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这又是一次口头表达的锻炼机会。在书面表达的训练方面,除了正 式作文,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写好参观访问记;组织学生调查某一单位,从不同角度写 成若干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访问先进人物,写好人物访问记等等。还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班级的墙报上开辟“家乡见闻”“校园新事”等专栏,让学生在专栏里发表反 映家乡新貌的文章;并且创办“乡土小报”专门发表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学;每学期举行一次 “家乡巨变”或“家乡赞歌”的征文竞赛,促进学生运用各种文体反映家乡的面貌。总之,要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乡土作文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能力。作者单位:262600山东潍坊临朐教师进修学校

下载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招“创意写作”硕士能培养作家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