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
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
本刊讯 1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本次沙龙的议题是“语言学与新媒体”。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80余位中青年语言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代表主办方致辞。
会上,人民网副总编辑祝华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冯学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知远先后做了“2014中国网络语象报告”“新媒体与语言传播”“新媒体条件下语言生活数据的抓取与生产”“大规模社会媒体谣言分析与辟谣技术”的主题发言。随后,专家们就会议议题和主题发言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语言学研究需要注意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思路。
会议提出,新媒体之“新”,重在新理念、新思维,新媒体的特点给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生活的研究创造了新条件;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思维给语言生活研究提出了新问题。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语言更具个性化色彩,这种个性化既可能丰富既有的语言系统,也可能会跟以往的某些规范相冲突。当前语言学研究不回避对新媒体话语世界的关注,客观地研究新媒体语言,探究新媒体语言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新媒体语言的健康发展,促进新媒体语言的正能量传播。
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4网络语象报告》,指出网络流行语的呈现也许年年不同,但其核心层面仍是社会心态的传接。虽然公共话题在网络流行语占比不高,但也反映出网民对于国家公共议题的关注和理解。报告提出,不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断送中华文脉的洪水猛兽,宏观上无过分干预的必要,社会历史自然会对网络语言进行公正而有效的筛选,并在微观应用方面通过媒体使用、教育出版行业等对民众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
第二篇:我校中青年学者聚会学术沙龙畅谈艺术
我校中青年学者聚会学术沙龙畅谈艺术、审美与人生
时间:2012-11-19 07:17:17
11月16日下午,“艺术、审美与人生”主题学术沙龙在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演播厅举行。本次沙龙是我校社会科学处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的第二场活动,校长蒋春澜教授、文学院教师陈超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蒋世国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毅教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仝文瑶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唐丽萍教授、音乐学院教师韩梅教授作为嘉宾出席活动,我校100多名中青年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沙龙活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邢建昌教授担纲本次沙龙主持人。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年代。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时代,一个现世关怀、物质关怀远胜于精神关怀、人文关怀的时代。但是生活如果失去了艺术的陪伴也就缺少了快乐与滋味。本次沙龙以“艺术、审美与人生”为主题是期望借讨论唤起大家对艺术、审美与人生问题的再思考。
校长蒋春澜谈了艺术对他的影响,在谈到如何把美学贯彻到新校区建设时说,新校区在色彩上运用了黑白灰色调,有些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其实艺术与美是一个成长共建的过程,我们要容许它的幼稚,宽容它的丑陋,坚信它的美好。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在建筑色彩上也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的,不久的将来,随着校园里树木的成长,在绿色的掩映下,我们的现代书院一定会越来越美,平静也将是写在每一位师大人脸上的最幸福的表情。
在沙龙讨论中,嘉宾们围绕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文学的作用、如何看待当下文学的际遇、音乐与人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他们通过图片、文学或艺术作品、事例,从不同的学科背景阐释了自己对美与自然、美与生活、美与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主持人邢建昌还在沙龙活动中倾情朗诵了陈超教授的诗作《那些倒扣船只》。嘉宾们的精彩发言让在场的中青年学者深深体悟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重新认识了不同学科中存在的美,感受了艺术的温暖力量。
韩梅教授优美的小提琴演奏为本次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我校选手在河北省高校 “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优异成绩
时间:2012-11-19 14:28:02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外语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圆满结束,决赛于2012年11月16-18日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73所高校30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以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综合知识抢答、专题辩论和情景交流等形式同台竞技,展示英语口语水平、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河北省教育厅翟海魂副厅长出席了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河北省高等学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是一项代表我省英语演讲最高水平、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赛事。此项大赛分为专业组、非专业组、高职高专组、青年教师组等四个奖项大赛,旨在为我省高校师生创造一个激励学习、促进教学、展示才华、培养人才的平台,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思辨能力与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各高校对此次比赛非常重视,通过有组织、分层次的选拔,均派出优秀选手参加比赛。
我校本部和汇华学院共派出16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我校选手发挥出色,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赵占洲同学荣获本次大赛非英语专业组最高奖项——特等奖;外国语学院的程迪雅同学获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另有5名选手获二等奖;9名选手获三等奖。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为推选我校参加河北省高校第十三届“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的选手,激发师生苦练英语口语的热情,提高师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校在9月27日举办了河北师范大学英语演讲比赛暨河北省高校第十三届“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校内选拔赛,戴建兵副校长亲自为选手颁奖,并鼓励选手争取更大成绩。为在全省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外国语学院积极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学院专门成立指导小组,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参赛选手在撰稿、发音、表情、动作及演讲和辩论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辅导,效果显著。
(供稿:教务处、外国语学院、汇华学院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第三篇:第十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会议议程
第十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会议议程
2013年6月14-16日
长沙芙蓉华天大酒店2楼华天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承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协办: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
6月14日
全天报到
(9:00 am-22:30 pm, 芙蓉华天大酒店大堂)
15:00-17:30 病例集锦(2楼华天厅A厅)
主持: 徐作军
陈
平
孙圣华
病例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园园
病例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石志辉
病例3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胡
芳
病例4 北京协和医院
病例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金建敏
病例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詹
曦
病例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病例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病例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病例10 中日友好医院
施
毅
肺念珠菌病真罕见吗
17: 30-19:30 优秀英文论文发言及颁奖(2楼华天厅A厅)
主持:
高占成文富强
秦晓群
郭禹标
谢
江
(北京安贞医院)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tenuates vascular remodeling in
monocrotaline-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ats 姚秀娟
(北京同仁医院)IL-25 alone induces allergen-independent asthma-like airways
inflammation in mice 任晓霞
(北京朝阳医院)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MKK/p38MA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
in aging human lung 宋甲富
(南方医院)
E-cadherin redistribution in bronchial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a
TDI-induced asthma model an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刘
奇
(郑州大学一院)Lung stress and strain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dog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odels: any safe threshold? 张宏亮(湘雅二医院)Protective effect of 5-aza-2'-deoxycytidine treatment on cigarette
smoke-induced emphyse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ouse model 龚素波
(湘雅二医院)
Antagonizing dopamine D1-like receptor attenuates acute asthma by
inhibiting Th17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ATF signaling 田欣伦
(北京协和医院)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 Mutations and Phenotypes of Cystic
Fibrosis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a 潘丽娜(瑞金医院)
Quercetin decreases T-bet through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USP10 and
downregulates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llergic asthma 张秋蕊
(瑞金医院)
The critical role of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5 in airway
inflamm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粱
硕
(上海肺科医院)Human decorin regulates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A549 cells Darren B.Taichma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19:00-20:30 晚餐(B层美食广场)
6月15日
8:00-8:30 开幕式
(2楼华天厅)
主持:汪谋岳
致辞:王
辰
领导
胡成平
8:30-11:30 大会报告(2楼华天厅)
第一部分 主持: 蒋捍东
戴爱国
8:30-8:50 王
辰
人群研究是人类病因判断的最高等级证据
8:50-9:10 胡成平支气管肺癌咳嗽的原因及治疗选择 9:10-9:30 白春学 ARDS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 9:30-10:00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卫星会(2楼华天厅)
10:00-10:10 中间休息:欢迎代表参观展厅(2楼会议室对面,有茶歇)
第二部分 主持
胡成平
黄
茂
10:10-10:30 林江涛 加强对难治性哮喘的防治研究
10:30-10:50 王长征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我们还需要知道得更多
10:50-11:10 孙永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1:10-11:40 第一三共公司卫星会(2楼华天厅)
11:40-12:40 葛兰素公司卫星会(2楼华天厅)
12:40-13:40 中餐(B层美食广场)
6月15日
第一会场;13:45-15:45 间质性肺病(2楼华天厅A厅)主持:蒋捍东
金建敏
胡瑞成
徐作军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新分类
代华平
急性间质性肺炎: 与DAD和ARDS的关系
李惠萍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共同面对的疾病 蔡后荣
肺间质病:经典文献回顾评析
第二会场:13:45-15:45感染:临床与进展(2楼华天厅B厅)主持:曹
彬
赖国祥
王导新
王
琪
高占成警惕——应对新发传染性呼吸道H7N9禽流感 贺航咏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支气管肺曲霉菌感染诊治 潘频华
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5:45-16:00中间休息:欢迎代表参观展厅(2楼会议室对面)
第三会场:16:00-18:00 肺部肿瘤(2楼华天厅A厅)主持:黄建安
陈
琼
杨拴盈 孙耕耘
陈良安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宋 勇 肺部小结节的处理策略
施焕中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曹立明 EGFR-TKI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探讨
第四会场 16:00-18:00
青年委员会专题(2楼华天厅B厅)(每场30分钟,正反双方各7分钟主题发言,然后展开自由辩论,每方4分钟,听众提问5分钟。主持人点评3分钟)
1.肺癌患者是否有必要维持治疗(郭禹标Vs 范红)
主持 白冲 王玮
2.吸入糖皮质激素在COPD的使用价值(董亮 Vs 高平)
主持 陈亚红 宋元林
3.影像学发现肺部孤立小结节-严密随访或是常规随访(牟向东Vs 路明)
主持 黄克武
4.NSIP是否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黄慧Vs 叶俏)
主持 徐作军 李海潮
18: 00-18: 40 诺华公司卫星会(2楼华天厅A厅)18: 00-18: 40 安斯泰来公司卫星会(2楼华天厅B厅)
19:15-20:45 晚餐围桌(2楼华天厅)
6月16日 第五会场 8:00-10:00 慢性气道疾病(2楼华天厅A厅)主 持:肖
伟
吴昌归
刘辉国
冯俊涛
沈华浩 呼吸疾病基础研究:近年来浙大呼研所的实践 陈平如何检测慢阻肺加重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 蔡紹曦 欧洲工作相关性哮喘指南解读 时国朝
调节性T细胞与哮喘
第六会场 8:00-10:00介入呼吸病学:进展与实践(2楼华天厅B厅)主持:张
杰
方保民
叶贤伟
陈良安
内镜肺减容术研究进展
姜淑娟
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
郭述良
气管和主支气管完全瘢痕闭塞的再通技术 陈正贤
气道支架的临床应用
10:00-10:15 中间休息:欢迎代表参观展厅(2楼会议室对面)
第七会场 10:15-12:15 临床病例讨论会(2楼华天厅A厅)
主持:高占成胡成平
张劲农
北京协和医院一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例 湘雅医院一例
第八会场 10:15-12:15 肺血管疾病(2楼华天厅B厅)
主持:吴 琦
程兆忠
王良兴
荆志成研究的故事:肺动脉高压研究工作介绍 翟振国
肺栓塞抗凝治疗和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评价 刘
双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衰竭 刘锦铭
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肺高血压诊治进展
12:15-中餐(B层美食广场)6月16日下午14:00前撤离
第四篇:参加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参加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安徽省定远中学 张道权
2012年7月中旬,受学校委派,在县教育局组织下,我非常荣幸地和本县若干同仁一道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商务印书馆·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语会主办、池州市教育局承办、池州市第一、十、十一中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举办地在池州。观摩课分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高中组观课地点在池州一中礼堂,初中组观课地点在碧桂园凤凰宾馆。初中组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6位优秀初中语文教师展示了16节精彩的观摩课,池州市第一、十、十一中学的部分学生参与上课。这次会议规格极高,阵容庞大,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名教师参观摩听课,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安徽省教科院副院长张守祥,中语会副理事长、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伊道恩,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张玉新等进行了精彩点评。
16位教师16节精彩的展示课为我们奉上了一道道视觉、听觉的盛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张琳琳老师展示的《金色花》最大的亮点是注重朗读,学生的读书声贯穿整堂课。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逐步深入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批文入情。教师语言生动,课堂活泼有张力。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创新意识,在学生中设立一个评委,由学生适时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实在而又有学生的特点,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
李红教授的《蒹葭》,抓住景物描写,引导学生从意境入手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感悟诗歌的美感。
周小龙教授的作文指导课,通过评析病文,学习借鉴范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修改作文,使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删、改、补;课件展示图文并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专家评委的点评与启示:
一堂优秀的公开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是有目标意识。教师拿到任意一个文本,首先要有目标意识,目标定位要准确,通过这节课要交给学生什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哪些知识?目标不宜过多,要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力争一课一得,重点突出。切忌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没抓住。
二是有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很多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赛课时与他配合的对象,缺少以学生主体意识,不顾学生课堂接受与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变化。合理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把教学环节分解为几个大的学生活动的板块,通过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我们要时时听见学生朗读的声音,学生发言的声音,学生质疑的声音,教师及时肯定或指正的声音,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三是有文本意识。教师的教学应抓住文本,合理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利用文本,掌握知识,学习技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比如,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合理解读文本要求解读要符合原文的精髓,不能盲目升华拓展,偏离文本的本身。也要防止解读过于肤浅,没有深度。比如《蒹葭》一文,教师请一位男同学朗读,并且让学生说说,她为什么请男同学朗读。同学的回答很符合老师的初衷:因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男子爱慕一位女子,苦苦追求而不得的苦闷。那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是否应该引导学生体会男女平等,女子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再如《小巷深处》一文,不仅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它也体现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恩。而教师的教学似乎更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爱,其实感恩教育也应该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一个焦点。
四是设计意识。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自然而巧妙地达成教学目标。比如《第一次真好》这节课中,一般教师都设计这样的问题:第一次真好表现在哪?为什么第一次真好?而教师往往忽略了结尾的感受是从哪里生发出来的?作者有感而发发自何处?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一点。这样设计似乎更好:文中写了两件事,为什么第一件事略写,第二件事详写?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从第一件事中我们明白第一次的感受的确真奇妙,而通过两件事的对比让我们明白,第一次的感受真奇妙,但并不是都是愉快的。又如张琳琳老师的《金色花》一文中,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体?苏立康教授就认为不如这样设计:请学生读一读前三段,让学生想一想你读完后,你的眼中看见了谁?这样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文章的意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要有创新意识,比如张琳琳老师在教授《金色花》一文时,在学生中设立一个评委,由学生评委适时点评。这样的教学设计创新而又有实效,学生诙谐幽默的评价,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很快就融入到教师的课堂中,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这其实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成功的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怎么样往往是衡量这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何处理时代背景?这几年,有一种时代背景处理方式被大家广泛运用。把时代背景的介绍放在课中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之处,以便于在这里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现在反思一番,这样的设计,意味着学生在前半节课是很茫然地走进文本,在作者的内心之外徘徊。如果开篇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心境,从而为后文走进作者的内心铺垫。比如《土地的誓言》一文,本次大赛中,教师就将背景放在最后,其实,这篇文章感情极为充沛,开篇介绍时代背景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故土沦丧之痛。就能带着这份爱国的情感朗读课文,走进课文,教学效果将更为显著。
第五篇:人大、北大、清华法学院青年学者沙龙启动仪式暨第一期主题沙龙成功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北大、清华法学院青年学者沙龙启动仪式暨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问相当具有启发性。在主报告人的论证思路里,解构传统认知并非全部目的,“案多人少”在清代、民国和当代都有各自的应对之道,报告人分别从不同时期的制度资源和话语资源出发生动描摹了各自的回应之道,并提出“压制型和扩大型”两条清晰可见的线索对其思路加以概括与描摹。并在最后提出若干反思与开放性问题,并上升到对中国法律现代性是否具有自主性,隐含着“中国早期现代性”这一宏大问题的思考,并提请我们注意中国的实践背后可能具有一种有别于传统西方法律现代性论说的面向,这里又体现出与历史学者不完全相同的法律学者的独特关怀。
评议环节同样高潮迭起,高论频出。王亚新教授作为卓有影响的诉讼法学者,从法律社会学的方法出发,通过比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司法制度与实践,指出了案多人少背后的原因有复杂的社会背景,案多人少是多重社会约束条件与复杂变量影响的结果,从宏观的理论视角展现出司法资源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冯玉军教授从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出发,认为案多人少的问题要做更多层次的考量,不能仅仅从文本和话语出发,需要考量行动者、行动、行动意图或偏好之间复杂的交织关系,并对于完善报告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陈新宇副教授从专业的法律史知识背景出发,揭示出清代与民国案多人少的独特成因,并提出了很多专业的考据来证成其结论,同时也给主报告人在材料运用等方面提出了良多建议。车浩副教授的评论则是另一种匠心独具,他实际上对“案多人少”现象的一个前提进行了反思:那就是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司法裁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当事人愿意通过博弈来参与司法,而这种不确定性在车浩副教授看来需要理性化司法裁判的内在结构,也就是需要通过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展出一套稳定的、体系化的法律教义学,这种思考隐然已呈现出德国最为重要的法律社会学家N.鲁曼提出的“作为一种稳定社会预期的法律”在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平衡意义。
经过评议人的专业评议,各位与谈人也纷纷提出各自的真知灼见。魏晓娜副教授一定程度上质疑了“案多人少”的真实性并强调了中国语境。徐阳光副教授从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揭示了当代中国司法资源中的编制、经费、政治气候等多重因素,而非简单的司法能力或司法技术对于案多人少的影响。李琛教授充分肯定了报告人治学的方法与风格,并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进一步论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程雷副教授则从刑事诉讼法理论和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案多人少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与司法裁判的正义有一种必然的构成性联系,并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判断,令人耳目一新。张龑副教授的思考同样相当深刻,从法哲学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法院在中国制度现代性方案中的功能与地位?法院的功能无论从传统还是今天而言,都并非简单的、专业地进行裁判纠纷之解决。孟涛助理教授侧重从案多人少的中国语境出发,讨论了如何化解这一悖论的很多富有启发性的建议。邓矜婷助理教授主要向主报告人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郑海平博士后和程雪阳博士后在赞同报告人的观点、材料和方法的同时也各自谈到了自己从主报告中收获的一些困惑,并进一步向报告人请教。朱景文教授也参与到与谈之中,并肯定了主报告人的学术贡献,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在自由讨论阶段,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一位青年学者还就专业的历史问题,尤其是材料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
尤老师最后发表了回应和致谢。他的回应一方面为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做了进一步辩护与说明,并扩展了自己更多的思路,并向各位评论人、与谈人表达了深深的协议。沙龙在下午5点10分圆满结束。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北大、清华法学院青年学者沙龙将是一个长期性、定期制、规范化的学术项目,力争形成良好的学术效应和社会效应,力求为中国法学界的知识生产机制提供一种协同创新的思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具有良好学术规范,敏锐中国问题意识,多元研究方法,跨学科砥砺思考的学术共同体和友爱共同体。尤其对于青年学者来说,这既是一种学术上的自我教育,也是一种学术公共生活的重要形式,我们将进一步确定以后各期的时间、地点和主题,通过一种纯粹学术思考与解释力竞争构建青年学者的学术表达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价值。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