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

时间:2019-05-15 03: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

第一篇: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

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

一个人,可以看他的学识,他的气质,他的丰采,他的谈吐。

看一个国家,可以看它的大学。

我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风景区可以不看,但大学和博物馆一定要看。

台大的老校长傅斯年,掌理台大的时间其实不长,但这位胡适的得意门生,前北大校长,却给台大奠立了很好的基础,把北大的学术风气和自由学风带到了台大,把大学的庄严地位和神圣使命清楚地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台大人。傅老给台大师生留下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名言:“贡献这所大学于宇宙之精神”。是啊,“宇宙之精神”,多么庄严神圣,多么亘古长新。

美国东岸的耶鲁、哈佛、哥伦比亚,西岸的柏克莱、史丹佛我都去过,也待过;大陆的北大和上海交大、我也去过。如果要我说出大陆的大学和美国、台湾的大学,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我想就在于对于大学的地位、使命、格调的定位不同上面。

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培养的是螺丝钉;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人材。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比较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材。大陆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得很重,看作是学术殿堂。所以,台大可以出几个诺贝尔,大陆十多亿人,却无法“填补空白”。

上海的同济大学,也是老牌菁英名校了,尤其是以建筑系闻名;然而,电视广告里,它下属的“同济大学装潢公司”,居然用同济的金字招牌,拉装潢生意。

上海交大,也是百年名校,当年曾为国民政府培养出多少栋梁之材;现在的交大,不但有股票上市公司(当然,同济、北大、清华等大陆名校都有),走在它的校园里,简直就像逛一个市场。

在广元西路的校门旁边,交大用临街校地盖了一座6层大楼,一楼二楼是电脑商场,里面分隔成许多狭小的店面,租给商家卖电脑或组装电脑。走道是那样的狭窄,商家再把桌子搬出来拉客,让人走都不好走。人人手上一根烟,那空气真叫一个污浊。

三楼是交大昂立书店,纯粹以营利为目的,连中小学生到幼儿的参考书都卖。你能想象柏克莱、史丹佛的大学书店里面,卖非学术方面的书?

四楼以上则是交大昂立学院,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英语电脑进修学院。进了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广告,有交大的这个英语培训班,那个电脑培训班,原来交大不止一个昂立进修学院,还有好几类似的学店呢。

学生宿舍的一楼,被出租给某个培训班当教室,大白天的也会听到,这个那个英语培训班里传出托福GRE听力模拟测验的录音机声音。小卖部旁边,还有一间店面是卖仿制的青铜器。还有个地方,墙壁上用手很粗糙地写着:假肢,洽询请进。

交大还有用学校名字作商标的“交大昂立一号”补品,呵呵,西方人真笨,怎么不搞个剑桥海狗丸、牛津隆胸素、哈佛脑钻石、耶鲁减肥茶。

交大的系、所,分得真是细,大概中国人都喜欢自立山头,都喜欢拥有好听的头衔,所以交大有无限多的系主任、所长、院长。比方说,居然还有个“机器人研究所”。耶鲁大学整个工科,就是一个系:工程系。

当知识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的时候,你还指望能培养出有全局眼光的栋梁之材? 当大学校园变得像个市场商场的时候,你还指望能熏陶出什么优雅之士?听上海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谈话,永远都只围绕着“个人”问题,出国啦,读学位啦,学英语啦,学电脑啦,工作啦……。

在美国和台湾,大部分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由学校和民间的知识分子推动的;在上海,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幸福,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着上海市政府做。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这也不奇怪,丛林里的猩猩猴子也是这样呢。

第二篇:一个应届毕业生眼中的大学教育

一个应届毕业生眼中的大学教育

暮色降临,苍茫四合,视线的尽头,天与地吻在一起 ,这一吻又会是多少的地老天荒„„

冰冷僵硬的水泥道上,晚风吹起几片碎纸片,像孤魂野鬼四处游荡,偶尔些许冷冷的风丝钻入后颈,带来阵阵寒意.踽踽独行在街道上,偶尔有人从身边匆匆走过,步履凌乱,带着淡淡疏离的味道。

夜幕徐徐合拢,华灯初上,昏黄的灯光模糊了世界本来的映像.不知何时弯月爬上树梢,惨白的月光让人忽生一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苍茫感。我停下脚步,在光与影的交筹罅隙中,一刹那,一恍神,听到时光仓促的脚步声,许多往事像盛载在脱挂的火车上,一路高歌,离我们渐行渐远。终于在这摇曳的灯光中慢慢演绎成一座繁华落尽的城市,茫然间看到时光的界限。

有时不得不感慨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知不觉,大学四年将过,我从稚气未脱的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从一个被欢迎的学弟变成行将被欢送的学长。回首大学走过来的路,想起大一的懵懂无知,大二的激情四射,大三的日渐慵懒,大四的沉沦颓废。难忘大一艰苦的军训,大二夙兴夜寐的学生工作,大三得过且过的学习,大四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的就业。忘不了参加活动时的热情洋溢,学生工作时的兢兢业业,期末考试突击应付的绞尽脑汁,不断搜索面经、修改简历,参加一场又一场面试的无奈心酸。只有这些都经历过,你才会更多的读懂大学。

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这样总结自己的大学经历,“我不是上了大学,而是被大学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觉到迷茫,而大学毕业又是如此评价大学教育?我想结合我自身情况,谈一下对大学教育的看法。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早已普遍化,不再是天之骄子。盲目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题在近年日益凸显,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上升到国家意志,可想而知就业难的程度和带

来的影响。但在现今社会存在着“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怪异现象,看似矛盾,实则是同一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大学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我们由高中的“考试机器”变成大学的“就业机器”。

大学生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怎样把现实和理想连接起来。符合切身实际的理想和现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学校理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符合切身实际的理想,引导学生通过选择职业,不断进修,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但这一点,即职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匮乏,造成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职业规划行业才刚刚起步,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另一方面,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国内的高校也有就业办公室这样的机构,但只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理手续,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实际上,一个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应该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经验,全面掌握大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包括各个行业发展、各种专业岗位、各个年龄层次、各种学历层次等供需情况,并能预测出某一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给大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报纸、图书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并不能够算作“专业的职业指导”,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得的职业指导主要来自于此。由于意识和资金的匮乏,多数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尚属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在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并没有发展自己职业意识的思想,由此造成大学生普遍性的职业意识淡薄。

以我所在的大学为例,大一至大四期间也会偶尔上就业指导课,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就业指导课基本都是临时通知周末上两节课,两次上课相隔较久,也没有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所以效果较差。我的记忆中大学四年好像只上过3次就业指导课,内容一概忘记。每个学院都有专门的就业办公室,但这种就业办公室只有在就业期间对应届毕业生服务,其他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学校曾组织“未来管理者”课堂,邀请一些公司的高层来做报告,这种方式还是很可取的,但问题在于面向的对象仅仅是很少一部分同学,95%的同学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大学专业设置同样值得商榷。很多生

僻的专业,当学生上到大三还不知道本专业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而这种职业是不是和自己的个人理想有关。

在美国,职业教育从学前教育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目前大学的职业教育仍然处于萌芽阶段,职业教育还为成为一个成熟的体制。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应接不暇的接受各类信息,可分析辨别能力有限,面对对同一件事完全相悖的理论观点难以明辨是非,更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在对周围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的这种亦是亦非的理解中逐渐迷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乎”,外部环境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影响较大,但仍然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当学校不能给你提供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时,可以自主去探索,而不应“坐以待毙”。

对于我个人来说,大学期间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大大小小的各种学生组织我都曾任职,中共党员,也获得了“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等各种常规荣誉,每年都获奖助学金,也曾在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中获奖,签了让别人都羡慕的工作。我也曾迷茫,也曾怀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自己的能力,但我更明白花费再多的时间在这种犹豫中都是无济于事的,它只会更让我优柔寡断。经过多方的请教和多重考虑以后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然后接触很多社会人士,更早的在思想上走入了社会。尽可能的联系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向他们取经,更清楚的知道从事这种行业,自己需在大学中应该锻炼什么能力。每周五下午都会找出2个小时读书,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科技等各方面都尽可能涉猎,知道最新的国家政策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我想从事的行业的影响。更让我欣慰的是我认识很多的朋友,有一个稳定的朋友圈子,生活很写意。对于大学,我还是很知足的。

想对教育部门的领导们说,教育改革这一多年的空头支票是时候兑现了,就业难和08年以后生源剧减已经给你提供了足够的契机和舆论氛围。

想对大学同学说,生活中搞平衡,往往以倾斜自己为代价。在自己的喜好和责任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有些事我们并不喜欢但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世间并不缺乏有理想的人,缺乏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仅以此与广大迷茫中的同学们共勉。

第三篇:一个基层干部眼中的“三农”问题

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三农”问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12多亿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2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下,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经济总量迅猛增长,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当前我国正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否抓住机遇,妥善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对我们党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次考验。经受住考验我们就能开拓进取,创建美好未来。

这一切都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

首先,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这是我在处理“三农”问题应注意的特点。我国人口占世界1/4,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切不可忘记“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生长点,放下农业谈发展的观点是荒谬的,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和最突出的矛盾。农产品市场疲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乡镇企业新吸纳劳动力减少、乡镇企业效益降低,诸如此类问题不解决或不准备解决,就可能引起农业和农村经济滑坡。特别是当前国民经济诸多问题和矛盾尚未得以解决,一旦“三农”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各种矛盾、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大局。

第三,深刻认识增加农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关键性。“三农”问题的核心是采取有力措施和策略确保近几年农民收入有大幅度的增加,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结构问题,用管理城市、发展城市的理念来发展、来改革农村改革农业。切实增强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种投入,投入不足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的根本原因之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的框框,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就要坚持做到:

一、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要带动农村。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三、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思想观念解放,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把农村和城市联合起来,大力推进税费改革,进一步巩固税改成果,努力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产品成本。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这项固本强基的战略任务不仅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藏有巨大的经济能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成果,保持使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机制,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户的辐射作用,努力把党员特别是基层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努力把致富能手、技术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使农村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五、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的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乡村两级干部也是人民的公仆,离群众最近,最能体现党的先进性,更能听到群众的呼声,更应该有强烈的爱农之意、惜农之心,满怀热情的作好“三农”工作,真正作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农民“沐浴”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下,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开创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局面。

第四篇:一个大学教师眼中的未来房价趋势

首先声明一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来自农村,已在城市成家,拥有自己的住房,对农村的情况及城市都熟悉,由于工作原因,每年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熟悉,对学生工作几年后的情况也很清楚,我所在的城市是成都,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就业及毕业后收入情况一般在中等水平。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房价的讨论,看到充满常识性错误言论的所谓专家文章,大量不理性的谩骂、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择性地使用材料、活跃的刚毕业年轻人急于买房,占领网络主流,听不到理性的、以事实为依据的声音。我感到有必要告诉大家,特别是年轻人真相,不要被误导。

在此我说明一下,我对经济感兴趣,也炒过股,不过不成功(亏了,现在没炒),收入一般,家庭月收入一万左右(我和太太收入差不多都5000元左右),有二套住房。

其次成都当前以2.5环为市中心区及郊区的界线,2.5环均价在7500左右,2.5环以内均价应在10000左右,2.5环以外均价应在5500左右。成都房价在全国在中等水平,有典型意义。由于来自农村,我对家乡情况很了解,每年寒假及暑假都回去看看,老家的人也经常找我,很多老乡及毕业工作的学生买房都经常咨询我意见,慢慢几年下来,在老乡及学生中有点名气,咨询我的人越来越多,促使我研究楼市,也对当前房地产有较深刻的了解,在此表达一些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1、当前房价基本正常,并不是大部分人买不起房

实际上近20年来房价增长速度都在正常的增长速度上下变化,有些年份快了些,有些年份慢了些。其标准应该是中等收入家庭(二人挣工资),在去除基本生活开支后,2到3个月节余收入买一平方;以当前收入10年可以在城市边缘,交通及生活方便的区域购买一套50-80平的住房(以中位数65计算)。例如成都65*7500=48.7万元,首付15万,贷款35万,30年,月还款应该在2000元左右。

一般工薪阶层取中位数收入3500元(一般本科毕业工作2-3年成都地区,月收入在3000-4000元),正常开支二个人谈朋友合租一间住房(一套房子中的一间),成都市区大约550元左右,郊区350,取中值450元,正常开支吃二人合伙1000元、交通通信等零用二人开支1000元,一个月可以余4000元。一年余5万元左右,2-3年可以付首付买房。购到房子入住后,每月还按揭后,有5000元左右可供开支,会有一定节余,考虑到收入增长因素,10左右可以还清。例如我们2000年时家庭收入3000元(月收入1500左右),成都房价2000左右,除了正常开支,也是2到3个月节余收入买一平方,当时也觉得压力大,实际上最后六年就还清了,因为收入增长。因为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收入增长也是肯定的。

大家可能说成都房价低,北京、上海、广州太贵了,实际上也是一样,一般本科毕业工作2-3年,月收入北、上、广4000-8000元,取中位数6000元,假如二个人租一间1000元房子(合租城郊结合部,条件尚可),正常开支吃二人合伙1600元、交通通信等零用二人开支1200元,一个月可以余8000元。二个月节余16000元,可以购买在城市边缘,交通及生活方便的区域房子一平方,其余计算同上。以上分析是在没有负担家庭父母费用,以及父母没有资助的情况下,如果有负担就要慢一点,如果家庭父母有资助就要快一点。大学刚毕业学生,父母都还可以工作(在农村也可以自食其力,打工也有点节余),有一定收入,儿女要购房成家,多少都会支持一点。同时当前农村收入在提高,一般也只有二个小孩,经济一般都有点节余。当然,过10-20年后,子女也会对父母有养老的支出,实际上,基于中国传统,一般子女负担父母的并不多。

平均65平的住房偏小,小套二可以满足小家庭的要求,10年后,小孩读小学时,也许你有能力换大房子了。我们就是这样过来,开始成家一间小工房(12平),小孩读小学时才有自己的第一套50平的小套二。

最后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2-6年,都和女(男)朋友80%在城市买房了,并不是大部分人买不起房,你可以和周围了解一下,大学毕业几年购房比例有多高就可以验证我的观点,唯一和我说的不符的是,很多并不是象我说的买65平左右,在城郊结合部的小房子,而是市区大房子,使得压力太大,抱怨连天,实际上是年轻人太浮躁,超前消费了。

当然以上收入是平均数,如果你低于此,说明你努力不够或你不适合在城市发展,你可以回小地方。如果你高于此,说明你有更好的选择。

2、收入预期及实际变化;不能静止地说不吃不喝多少年买一套房:

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收入增长也较快,前20年由于人口结构及收入分配不公造成增长不理想,就在不理想情况下,实际上收入也在增长,以一般本科毕业稳定工作2-3年的人为例(我经历了整个历程,一个普通大学教师),每月收入1985年:60元;1990年:100元;1995年:500元;2000年:1500元;2005年:3000元;2010年:5000。由于计划生育造成人口结构原因,劳动力已经从无限供应正在转化为有限供应,市场的力量会使收入进入较快的增长周期,大家留意一下,最近二年,农民工的收入增加很多,成都有点技术如装修工一天收入不少于150元,在农村80元一天很难请到零工。同时政府开始大力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以及通胀的因素,未来10年将是普通员工收入大幅提升的黄金10年。当90年收入100元时,我们很难想象2000年的1500元,同样2000年收入1500元时,很难想象2010年的5000元。同样你可以大胆现象一下10年后,你收入会是多少------10000元或20000元。

最后你在想象一下,如果10年后,个人一般月收入1-2万元,家庭月收入2-4万元,房价会如何,稳定,让大家很轻松地买房子,买个2套3套。显然不可能,因为没有土地修那么多房子,也没有那个发达国家让你很轻松买房子,所以结果只会是房价也同步涨,一样二个人2-3个月的节余,大约可以买一个平方,市场才能平衡,那时房价该多少-----2万到5万(成都的价格)。别的地方,你自己算吧。

10后经济发展到了较发达程度,增长速度下来了,城市化也差不多了,人口也稳定了,收入增长也比较慢了,房价稳定了。

3、农村人员进城大量在城市立足部分已买房,不是伪城市化(不可能在城市买房): 说明本观点非常简单,如果你来自农村,或者对农村熟悉,你可以自己理解我说的以下观点,或者你生活圈子在城市对农村不熟悉,建议你和周围来自农村的同事了解,验证我一下观点。大家先看以下三点事实:首先第一点,现在农村年轻人基本上都进城打工。第二点,现在农民一般只有二个小孩,大部分一个男孩。第三点,现在年轻的农民都在城市打工,将来他们也不会回农村。

结论是最近10年有30%左右农村家庭正在不可扭转地城市化,我本人对我老家熟人调查,也和来自不同地方农村的同事调查聊天,近20年已有30%左右农民在城市安家,当然他们还保留农村的住房及宅基地,部分家庭老人还在农村。现在城市化形成梯度,乡下到县城、地市、省城比例逐渐步减低,即到县城最多,地市次之、省城教少。县城到地市、省城,地市到省城。进城的方式中,多年经商的大部分已近城。打工的个别技术较好或进入管理层的大部分已进城。子女读书进城或在城市打工并站住脚,不管他们是是否已经买房,他们都不会回到农村,现在农民一般只有二个小孩,大部分一个男孩,女孩出嫁,农村家庭一般以男孩为中心,该男孩在哪儿成家,意味着家庭中心就移到哪儿;年轻的不回农村,年老的在农村,随着时间推移,年老的生活无法自理及去世后,自然完成城市化过程

先和大家讲一个我们家的故事,80年代改革,我们家在农村修了一栋土墙房子,10年收入没了,95年我们家在镇上修了一栋砖瓦房子,10年收入没了,2006年我和我哥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让父母养老,现在情况是80年以前祖上留下的老房子由于无人居住已经倒塌(期间修过几次,后来想明白不修了),80年代修的也已破烂不堪,估计也快不行了,镇上的房子,现在卖不了几个钱,只好免费让人住(代为照看)。

以上故事的结论是由于农民意识问题,前二十年打工挣的一点钱,都花在老家盖房子,大大影响了在城市买房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农民已经认识提高,子女较少,随着子女进城打工,也不会回农村事实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在农村修房子没有意义,全家集中力量让子女在城市立足,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提速阶段,这也是当前房价高升的主要原因。

因为农民在农村修房无法按揭,实际上,他们有能力在农村修房,就意味着,有能力和子女一起努力在城市付首付,购买房子;假如农民都认识到这一点,对城市住房需求是非常可怕的,赶紧买房吧。

也许有城市的无聊经济学家会说,农民在农村不修房,他们住那儿,我告诉你,请你到农村看看,关门闭户的房子、或一栋大面积的房子,只住一二个老人小孩比比皆是。老房子没人住倒塌的比比皆是。想住房子,亲戚免费或象征性付一点租金,随便找到房子住

中国的传统习惯,父母会尽一切能力为了子女,集全家打工之力,在城市立足买房,是可以办到的,这一点在农村大家会认为理所当然。

我也是农村进城的人员,我的根也在农村,告诉农民兄弟:

除非你有把握你修的房子会被征用,或者可以经商、周边将来发展前途好,有增值空间,不然不要在农村修房,修了将来也会一钱不值,因为你的子女在农村没法生存发展,他们也不会回去了,农村不可能承载太多人的富有梦想,农村资源只需要小部分的劳动力。能在大城市买房不要再县城或镇上买房。因为只有能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人气才会旺,你的子女才可以生存立足,不然房子毫无价值。看看台北人口占台湾的一半,汉城人口占韩国的2/3。东京占1300万,占日本人口的11%。中国不会一个中心城市,但将来人口集中在几十个中心城市是必然的。

4、要考虑生病、子女上学、父母养老、没钱买房:

假如你准备好你可能生病要用的钱、将来小孩要用的钱、将来父母养老要用的钱,那你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因为你是以现在的低收入应付将来的通胀、收入的提高及各种费用的提高,你现在准备的钱,到将来一钱不值,也永远办不了你计划想办的事情。你想象一下,很多老百姓在80年代90年代节约存钱,以当时收入存款一万二万都很难,留到今天价值很小,实在太亏了。当前应该是倾全家之力在你可以立足的城市买房。

生病不用考虑,实际上年轻人概率上就很少生大病,你看看你的周边同事和你周围的熟人,有几个生了倾家倾家荡产的大病,其概率比同性恋吸毒都小。你可以网上搜一下,我国吸毒有一千万左右,比例近1%吧,同性恋远远大于吸毒,你用考虑吗?如果真的发生不幸的事情,那也只认倒霉,要解决生病的问题,最佳的应该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小孩上学问题也不用考虑,实际上你让小孩读一般的义务教育学校就可以了,小孩的成才关键还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农村条件很差的小孩一样成才,现在高考实际上,大城市考不过农村。当然现在有高价幼儿园、高价私立中小学,你没必要去读。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5年以后高校入学率会提高到40%,当10几年以后,现在年轻人的子女可以随便上大学了。只要家庭教育好,正常有学校上学,将来就没问题。我自己就是从一个条件很差的农村学校出来的,考上一本学校,你自己身边也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自己的小孩也是按片区划分读书,一样健康成长学习。

有关父母养老问题,请大家了解一下周围熟人同事,经济上是父母帮助小孩多还是反之,我想大家很快会得到父母帮助小孩多的结论。原因的产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父母帮助小孩成家立业的传统,当小孩进入中年,父母进入老年以后,子女孝敬照顾父母。

实际上当前农村进城打工的孩子、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农民自己想一下,想在你给了父母的钱多,还是了父母支持你的的钱多,应该是后者。50岁左右的父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能有在经济上对你的支持(不同人家庭经济不一样,父母抚养你成年,应该说尽到职责,支持力度有大有小,没有支持也是合理的),但是一般不需要你经济上的负担。在过10来年后,父母需要你的照顾,但经济上也不会对你有太多的负担,主要应该是关心、照顾及及时的问候及亲情。父母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子女成家立业,当前应该是倾全家之力在你可以立足的城市买房,将来你在父母老了需要照顾的10来年,你才有条件照顾他们。

5、黑灯看住房空置率,不对,空置率高吗?不高,而且在正常范围,也有原因:

比如老公房老小区,你晚上去看,黑了多少灯;我告诉你一样高,你不信晚上在你所在城市马上去看,一样有1/3左右不亮,我专门研究过,今年夏天,网上大抄空置率时,我专门花了一周的晚上8:00到10:00在成都的老城区看过。但我告诉你,几乎100%都有人住,不管是租出去,还是自住,肯定有人住,除了个别重新专修或者出租换租过渡期的除外。因为老公房老小区以前修好就可以住人,可以不装修,又很好租,配套成熟,我问你,有谁自己不住,也不租,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出租房子又不是多麻烦的事情,便宜一点一下就租出去,没那么傻得人。

当然新小区由于装修的原因,入住率本来就应该逐步提高(有些是自住,但由于小孩入学、退休养老、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暂时空置),其次确实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投资投机购房,随着5年左右的市场消化(投资及投机的抛出)及配套成熟,入住率自然会达到正常水平,谁也不会让几

十、几百万的资产长期毫无效益,哪怕一点租金也可以,除了个别短炒,马上想出手的以外。

6、中国收入低,中国房价收入比奇高,国外便宜,不对,请看一下数据: 要注意一点的是中国东方文化,亚洲的日本、台湾、韩国、香港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及房价是我们的未来。

回答本问题非常简单,网上搜一下台湾、韩国、香港普通工薪收入以及他们的房价,考虑到他们生活成本比我们高的因素,基本就能得出二个人2到3个月工资,除开基本开支,节余买一平方房子(实际他们都办不到,大概3-4月二个人节余才能买一平方)。考虑到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适当的溢价(或就叫泡沫)也是正常的。得出如下结论,现在中国北、上、深、杭、广房价有点偏高或正常,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房价有点偏低或正常。

请看我搜的权威数据:

台湾一项民间调查显示,亚洲八大国际城市的房价年涨幅排名中,香港、深圳、北京包揽前三名,分别为22%、19.28%和17.61%。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房屋旗下的亚洲房市风险管理顾问公司调查显示,在此项排名中,一年来东京房价下跌6.98%,首尔下跌3.04%,是八大城市中仅有的两个房价下跌城市。调查说,八大城市的房价均价中:

香港以每坪(一坪约为3.3平方米)202万元(新台币,下同,折合每平方米13.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居首。东京以每坪172万元居次(折合每平方米11.4万元人民币)。第三至五名分别为新加坡112.9万元(折合每平方米7.5万元人民币/平方米)、韩国首尔86万元(折合每平方米5.7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台北46.9万元(折合每平方米3.1万元人民币/平方米)。深圳以每坪36.6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2.38万元人民币)、上海以33.76万元(折合每平方米2.23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北京则28.58万元(折合每平方米1.88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的均价分列六至八名。收入情况比较:

台湾:2010年12日月“日前经建会公布「历史新高」数据指出,今年每人平均薪资达4万4千元。但行政院主计处调查显示,今年月收入不到3万元的受雇者将近360万人,其中更有103.8万人不满2万元。这不仅说明经济M型化的趋势,也突显作多多、赚少少的「穷忙族」(working poor)大幅增加。”。台湾月收入三萬元台币相当于1000美元,换算为人民币6800元。平均薪资达4万4千,相当于11000元人民币。香港韩国:香港和韩国全职工作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0-1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平均月薪12500元人民币。当然低收入也很低,香港10-15%的低收入阶层月收入5000人民币左右。

请看一下报道(网上可以搜):“香港首个最低工资即将拍板,消息透露,行政会议今(9)日将讨论最低工资金额,估计行会将接纳临时最低工资委员会时薪 28 元(港元,下同)的建议。最快明年上半年,全港 31 万 4600 名时薪低于 28 元的基层员工,将可获加薪。饮食业呼吁雇主全盘考虑节省成本方法,不一定先从裁员减薪着手,不要让最低工资令劳资关系变成战场”。按一周上五天,一个日月上22天,一天8小时计算日月薪最低为:28*8*22=4828港元=4345元人民币。

7、房地产泡沫,也许有,但不大,也许就没有,不用争论,能买赶紧买: 战略上说,房价随之收入提高及城市化进程一直会保持上升趋势,办得到一定创造能力就买。战术上说,房价因国家政策及市场因素会有波动,要找适当的买点。

短期房价上我不好预测,但我认为基本就能得出二个人2到3个月工资,除开基本开支,节余买一平方房子一个月一平方的规律会一直起作用。房子任何时候都会让你觉得买起来很困难,因为没有那那么多房子,必须通过高价平衡。你在看一下收入的变化,想想以后可能的房子价格:

以一般本科毕业稳定工作2-3年的人为例(我经历了整个历程,一个普通大学教师),每月收入1985年:60元;1990年:100元;1995年:600元;2000年:1500元;2005年:3000元;2010年:5000。

人人都有房子住不可能,例如一个农村大妈到城市当保姆,一个农村青年他到城市打工,政府就该解决房子,那个国家那个城市能办到。如果北京、上海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农民们马上全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实际上现在农村壮劳力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好找的很,大不了工资低点,只要有独立住房的,能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就行了,总比在农村刨土强。最后大城市装的下吗? 也许你会说,我大学毕业,我工作几年,就该有房子。不对,我告诉你,你并不比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高贵,如果政府解决你们住房,那凭什么不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何况他们很多人有一技之长(如电工、泥瓦工、焊工等),收入并不比你低,工作比你们辛苦,农民比你能吃苦节约。他们如果醒悟过来,他们一样有能力在城市买房子(就把他们在老家盖房的钱当首付就可以了)。

8、要有自己的思想、多从身边调查得到结论,不要被媒体和论坛上的一些观点左右

现在只要骂开发商的,骂房价高的都是对,容不得理性的声音,有点像文化大革命。主流媒体已被绑架,各种违反常识的声音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央电视台,从所谓的专家口中出来。例如:

6千万套空置房电表不走,居然网上到处流传,大家津津乐道。请问全国总共修了多少房子、全国电表联网了吗(实际上一个城市、一片街区都没联网?你了解现在城市电表智能电表比例有多高吗?明显的一派胡言。

30万收入买不起房(2011、2号中中央二台专家),你看看身边已买房或正在买房的人,他们收入有多少就行了?30万能买不起一套普通住房吗? 全国90%的人买不起房,你看看自己身边熟人,已买房或正在买房及计划的人比例有多高,自己有房的比例有多高?年轻大学毕业5年以上买房的比例有多高,成都不会低于80%,一线城市可能少一些,但他们可能也在二三线城市买有房子,已买房的比例也不会低于40%,不用急于反驳我,你先周围了解一下在说。

很多人住房困难,现在城市原居民大多都有房子,比例不小于95%,新城市人5-10年基本都有自己住房,有二套房的人也不在少数,难道不能一个侧面说明房价的合理性吗。

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买房,你看看自己身边已经买房的熟人,他们过得幸福吗,我想大部分都幸福,虽然部分人压力很大。当大部分都没出现还不起按揭情况,当前房地产个人按揭是银行最优良的资产。银行提前还贷要排很久队,说明随着收入提高,很多买房人有余力提前还贷。你看看自己身边已经买房的熟人,提前还贷比例有多高,我的调查了解,比例高达80%以上,如果不行,问下银行的朋友就知道。

9、最后四忠告:

(1)来自农村的孩子一定让家里不要在农村建房。除非你有把握你修的房子会被征用,或者可以经商、周边将来发展前途好,有增值空间,不然不要在农村修房,修了将来也会一钱不值。把农村建房的钱作为首付的一部分,在城市买房。

(2)移民城市,集全家之力在城市买房,你甚至你的父母(有些城市可以随亲)可以享受城市的一切福利。如果暂时不行,赶紧考虑政府的经适房、限价房,今年要大量修,是好机会。(3)不要买车及时髦数码产品,一辆车子一套小房,你想一下,买车的钱做首付,养车的钱当按揭,买一个郊区的40平小房子可以吧。刻苦耐劳节俭,至于时髦数码产品,那完全是为产品研发作贡献,那一样东西过二三年不大减价。200元左右的手机不能用吗?够用就行。(4)最后记住一点,大学4人一间房,吃食堂,500-600元左右一月生活费(当前我们学校,沿海要高一些,平均不会超出1000元)过的很充实开心,你在城市上班了,和女朋友租一套房子中的一间,可以自己做饭,吃、住都比你刚离开的学校好,且可口、节约,为什么不行?开始存钱,准备下手买房吧。

10、对政府的建议

(1)不要被民粹主义影响政策,不要把网络调查拿来说事,网络调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批年轻的、在网络上非常活跃、思想极不成熟的愤青观点,也包括一批无所事事、以上网打发时间不认真学习或工作的学生及无业游民的观点,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希望以科学的民意调查了解社会实际。

2)经适房、限价房是明目张胆的集体腐败。多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经适房、限价房的名义修房分给职工,领导都是150、200的大房子。他们那一家没有二三套房子。管理好国营部门的住房福利腐败,他们都是中高收入阶层,每年大家拼命通过关系进去,出现了大量官二代、垄二代、垄家族。只有切断其利益(最大是住房及高收入),才能达到正常的用人的生态平衡。

(3)直接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减低收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社保,如果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愿离开的可以让他们提前退休(每个月发2000-3000元生活费),也比每年让他们高收入、高福利消耗国家财产好。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难道招不到人。请问一下,企业员工每年要从工资里自己交社保,退休收入只有公务员(一分不交社保)的几分之一,这是什么道理?(4)在人治大于法,社会充满人情关系,社会海量信息大量存在,人与人间相互不了解、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收入不透明的情况下。经适房、限价房的所谓公示能管理好嘛?只能发展部分廉租房,以备个人应急及过渡用。

(5)一般刚进城人员应大量靠市场租赁房解决。在抑制投机的前题下(可以购房1年内出售非个人唯一住房,收益90%作为税收,以后逐年递减。每年政府公布市场价格行情,如果房东和卖家联手出售故意报低价,政府优先购买作为廉租房源,以此规避税收漏洞)。

鼓励靠个人投资解决住房问题,个人投资住房出租回报很低,他们愿意做这种事情,政府应该欢迎,他们效率高,也免了政府管理的腐败漏洞,以及廉租房源的政府投资问题,何乐而不为? 政府对困难人员的补助,通过现金发放,当家庭收入提高后,随时可以停止发放,经适房、廉租房的退出难题。

现在的政策大量修经适房、限价房、廉租房会存在大量的腐败,也是政府资金难以支持的,将来会出现难以退出问题,特别我国法制观念不前,关系后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不改,将来会出大乱。看看现在的大量经适房流入谁的手里就知道了。

(6)现在很多所谓经济学家强调农村土地收益应该归农民所有,这不妥,也违背公正原则。现在最富有的人群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大量的偏远农民不能得到实惠。我认为应该坚持现有的国家征收,保障失地农民有尊严的生活,处理方式应该是按年龄发放固定工资,保证他们有二到三套安置住房,安置住房多少年内不允许出售(可以出租)。这样他们有住房及固定收入,生活无忧,也可以融入城市。不能一次性给予大量安置费,他们的理财能力差,很易出现坐吃山空,以后难以生存的问题。现有的按面积赔偿制度,起到很不好的示范作用,违章建筑大量出现,小产权大量出现等问题。

(7)小产权大量出现,问题出在政府及地方官员,房子要开工修一二年,当地官员不知道,太令人难以理解,大街上一个小贩你都可以罚款,修了几年的房子你不知道,管不了?肯定有大量腐败,也很好查,希望政府大力查,不然又是一个大不公的问题。

(8)中国的现状,不适合发展个人小汽车,交通、能源都是大问题,应该对购车重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有钱人买车,补贴普通百姓。以前鼓励汽车消费的观念太短视了。以上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也不排除我理解有误或不全面,欢迎大家转载及讨论批评,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转交你的朋友,让跟多的人认识现实,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感觉这个老师完全在闭门造车,数据错误百出,观点其他的都不想评价了 首先,成都市区是以2.5环为分界线?明明是以三环为分界线!其次,2.5环外才5500元?连东边三环外的万科魅力之城都上万了!更别提三环外南部新区了!

第三,市区的房租才500?我不晓得是哪个年头的房租价格?难道是20年前的? 第四,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月收入能达到3000--4000?哪个那么好的单位?麻烦这位教师给大家都去落实哈这个单位!靠自己能在2-3年内实现买房理想?除非自己不吃不喝!···············

还有很多错误论据,都不一一驳斥了

国内的同学们都知道,国内物价飞涨,就是工资不涨,应该是好几年没有涨过了,从2000年算起,11年来,收入大概只长了2倍,但是房价长了10倍,其他的食品啊衣服啊等生活必需品长了大概3到5倍不等

第五篇:一个大学教师眼中的未来房价趋势

一个大学教师眼中的未来房价趋势

由于来自农村,我对家乡情况很了解,每年寒假及暑假都回去看看,老家的人也经常找我,很多老乡及毕业工作的学生买房都经常咨询我意见,慢慢几年下来,在老乡及学生中有点名气,咨询我的人越来越多,促使我研究楼市,也对当前房地产有较深刻的了解,在此表达一些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1、当前房价基本正常,并不是大部分人买不起房

实际上近20年来房价增长速度都在正常的增长速度上下变化,有些年份快了些,有些年份慢了些。其标准应该是中等收入家庭(二人挣工资),在去除基本生活开支后,2到3个月节余收入买一平方;以当前收入10年可以在城市边缘,交通及生活方便的区域购买一套50-80平的住房(以中位数65计算)。例如成都65*7500=48.7万元,首付15万,贷款35万,30年,月还款应该在2000元左右。

一般工薪阶层取中位数收入3500元(一般本科毕业工作2-3年成都地区,月收入在3000-4000元),正常开支二个人谈朋友合租一间住房(一套房子中的一间),成都市区大约550元左右,郊区350,取中值450元,正常开支吃二人合伙1000元、交通通信等零用二人开支1000元,一个月可以余4000元。一年余5万元左右,2-3年可以付首付买房。购到房子入住后,每月还按揭后,有5000元左右可供开支,会有一定节余,考虑到收入增长因素,10左右可以还清。例如我们2000年时家庭收入3000元(月收入1500左右),成都房价2000左右,除了正常开支,也是2到3个月节余收入买一平方,当时也觉得压力大,实际上最后六年就还清了,因为收入增长。因为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收入增长也是肯定的。大家可能说成都房价低,北京、上海、广州太贵了,实际上也是一样,一般本科毕业工作2-3年,月收入北、上、广4000-8000元,取中位数6000元,假如二个人租一间1000元房子(合租城郊结合部,条件尚可),正常开支吃二人合伙1600元、交通通信等零用二人开支1200元,一个月可以余8000元。二个月节余16000元,可以购买在城市边缘,交通及生活方便的区域房子一平方,其余计算同上。

以上分析是在没有负担家庭父母费用,以及父母没有资助的情况下,如果有负担就要慢一点,如果家庭父母有资助就要快一点。大学刚毕业学生,父母都还可以工作(在农村也可以自食其力,打工也有点节余),有一定收入,儿女要购房成家,多少都会支持一点。同时当前农村收入在提高,一般也只有二个小孩,经济一般都有点节余。当然,过10-20年后,子女也会对父母有养老的支出,实际上,基于中国传统,一般子女负担父母的并不多。平均65平的住房偏小,小套二可以满足小家庭的要求,10年后,小孩读小学时,也许你有能力换大房子了。我们就是这样过来,开始成家一间小工房(12平),小孩读小学时才有自己的第一套50平的小套二。

最后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2-6年,都和女(男)朋友80%在城市买房了,并不是大部分人买不起房,你可以和周围了解一下,大学毕业几年购房比例有多高就可以验证我的观点,唯一和我说的不符的是,很多并不是象我说的买65平左右,在城郊结合部的小房子,而是市区大房子,使得压力太大,抱怨连天,实际上是年轻人太浮躁,超前消费了。

当然以上收入是平均数,如果你低于此,说明你努力不够或你不适合在城市发展,你可以回小地方。如果你高于此,说明你有更好的选择。

2、收入预期及实际变化;不能静止地说不吃不喝多少年买一套房:

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收入增长也较快,前20年由于人口结构及收入分配不公造成增长不理想,就在不理想情况下,实际上收入也在增长,以一般本科毕业稳定工作2-3年的人为例(我经历了整个历程,一个普通大学教师),每月收入1985年:60元;1990年:100元;1995年:500元;2000年:1500元;2005年:3000元;2010年:5000.由于计划生育造成人口结构原因,劳动力已经从无限供应正在转化为有限供应,市场的力量会使收入进入较快的增长周期,大家留意一下,最近二年,农民工的收入增加很多,成都有点技术如装修工一天收入不少于150元,在农村80元一天很难请到零工。同时政府开始大力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以及通胀的因素,未来10年将是普通员工收入大幅提升的黄金10年。当90年收入100元时,我们很难想象2000年的1500元,同样2000年收入1500元时,很难想象2010年的5000元。同样你可以大胆现象一下10年后,你收入会是多少------10000元或20000元。

最后你在想象一下,如果10年后,个人一般月收入1-2万元,家庭月收入2-4万元,房价会如何,稳定,让大家很轻松地买房子,买个2套3套。显然不可能,因为没有土地修那么多房子,也没有那个发达国家让你很轻松买房子,所以结果只会是房价也同步涨,一样二个人2-3个月的节余,大约可以买一个平方,市场才能平衡,那时房价该多少-----2万到5万(成都的价格)。别的地方,你自己算吧。

10后经济发展到了较发达程度,增长速度下来了,城市化也差不多了,人口也稳定了,收入增长也比较慢了,房价稳定了。

3、农村人员进城大量在城市立足部分已买房,不是伪城市化(不可能在城市买房):

说明本观点非常简单,如果你来自农村,或者对农村熟悉,你可以自己理解我说的以下观点,或者你生活圈子在城市对农村不熟悉,建议你和周围来自农村的同事了解,验证我一下观点。

大家先看以下三点事实:首先第一点,现在农村年轻人基本上都进城打工。第二点,现在农民一般只有二个小孩,大部分一个男孩。第三点,现在年轻的农民都在城市打工,将来他们也不会回农村。

结论是最近10年有30%左右农村家庭正在不可扭转地城市化,我本人对我老家熟人调查,也和来自不同地方农村的同事调查聊天,近20年已有30%左右农民在城市安家,当然他们还保留农村的住房及宅基地,部分家庭老人还在农村。现在城市化形成梯度,乡下到县城、地市、省城比例逐渐步减低,即到县城最多,地市次之、省城教少。县城到地市、省城,地市到省城。

进城的方式中,多年经商的大部分已近城。打工的个别技术较好或进入管理层的大部分已进城。子女读书进城或在城市打工并站住脚,不管他们是是否已经买房,他们都不会回到农村,现在农民一般只有二个小孩,大部分一个男孩,女孩出嫁,农村家庭一般以男孩为中心,该男孩在哪儿成家,意味着家庭中心就移到哪儿;年轻的不回农村,年老的在农村,随着时间推移,年老的生活无法自理及去世后,自然完成城市化过程

先和大家讲一个我们家的故事,80年代改革,我们家在农村修了一栋土墙房子,10年收入没了,95年我们家在镇上修了一栋砖瓦房子,10年收入没了,2006年我和我哥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让父母养老,现在情况是80年以前祖上留下的老房子由于无人居住已经倒塌(期间修过几次,后来想明白不修了),80年代修的也已破烂不堪,估计也快不行了,镇上的房子,现在卖不了几个钱,只好免费让人住(代为照看).以上故事的结论是由于农民意识问题,前二十年打工挣的一点钱,都花在老家盖房子,大大影响了在城市买房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农民已经认识提高,子女较少,随着子女进城打工,也不会回农村事实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在农村修房子没有意义,全家集中力量让子女在城市立足,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提速阶段,这也是当前房价高升的主要原因。

因为农民在农村修房无法按揭,实际上,他们有能力在农村修房,就意味着,有能力和子女一起努力在城市付首付,购买房子;假如农民都认识到这一点,对城市住房需求是非常可怕的,赶紧买房吧。

也许有城市的无聊经济学家会说,农民在农村不修房,他们住那儿,我告诉你,请你到农村看看,关门闭户的房子、或一栋大面积的房子,只住一二个老人小孩比比皆是。老房子没人住倒塌的比比皆是。想住房子,亲戚免费或象征性付一点租金,随便找到房子住

中国的传统习惯,父母会尽一切能力为了子女,集全家打工之力,在城市立足买房,是可以办到的,这一点在农村大家会认为理所当然。

我也是农村进城的人员,我的根也在农村,告诉农民兄弟:

除非你有把握你修的房子会被征用,或者可以经商、周边将来发展前途好,有增值空间,不然不要在农村修房,修了将来也会一钱不值,因为你的子女在农村没法生存发展,他们也不会回去了,农村不可能承载太多人的富有梦想,农村资源只需要小部分的劳动力。能在大城市买房不要再县城或镇上买房。因为只有能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人气才会旺,你的子女才可以生存立足,不然房子毫无价值。看看台北人口占台湾的一半,汉城人口占韩国的2/3。东京占1300万,占日本人口的11%。中国不会一个中心城市,但将来人口集中在几十个中心城市是必然的。

4、要考虑生病、子女上学、父母养老、没钱买房:

假如你准备好你可能生病要用的钱、将来小孩要用的钱、将来父母养老要用的钱,那你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因为你是以现在的低收入应付将来的通胀、收入的提高及各种费用的提高,你现在准备的钱,到将来一钱不值,也永远办不了你计划想办的事情。你想象一下,很多老百姓在80年代90年代节约存钱,以当时收入存款一万二万都很难,留到今天价值很小,实在太亏了。当前应该是倾全家之力在你可以立足的城市买房。

生病不用考虑,实际上年轻人概率上就很少生大病,你看看你的周边同事和你周围的熟人,有几个生了倾家倾家荡产的大病,其概率比同性恋吸毒都小。你可以网上搜一下,我国吸毒有一千万左右,比例近1%吧,同性恋远远大于吸毒,你用考虑吗?如果真的发生不幸的事情,那也只认倒霉,要解决生病的问题,最佳的应该是基本的医疗保险。

小孩上学问题也不用考虑,实际上你让小孩读一般的义务教育学校就可以了,小孩的成才关键还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农村条件很差的小孩一样成才,现在高考实际上,大城市考不过农村。当然现在有高价幼儿园、高价私立中小学,你没必要去读。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5年以后高校入学率会提高到40%,当10几年以后,现在年轻人的子女可以随便上大学了。只要家庭教育好,正常有学校上学,将来就没问题。我自己就是从一个条件很差的农村学校出来的,考上一本学校,你自己身边也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自己的小孩也是按片区划分读书,一样健康成长学习。

有关父母养老问题,请大家了解一下周围熟人同事,经济上是父母帮助小孩多还是反之,我想大家很快会得到父母帮助小孩多的结论。原因的产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父母帮助小孩成家立业的传统,当小孩进入中年,父母进入老年以后,子女孝敬照顾父母。

实际上当前农村进城打工的孩子、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农民自己想一下,想在你给了父母的钱多,还是了父母支持你的的钱多,应该是后者。50岁左右的父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能有在经济上对你的支持(不同人家庭经济不一样,父母抚养你成年,应该说尽到职责,支持力度有大有小,没有支持也是合理的),但是一般不需要你经济上的负担。在过10来年后,父母需要你的照顾,但经济上也不会对你有太多的负担,主要应该是关心、照顾及及时的问候及亲情。父母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子女成家立业,当前应该是倾全家之力在你可以立足的城市买房,将来你在父母老了需要照顾的10来年,你才有条件照顾他们。

5、黑灯看住房空置率,不对,空置率高吗?不高,而且在正常范围,也有原因:

比如老公房老小区,你晚上去看,黑了多少灯;我告诉你一样高,你不信晚上在你所在城市马上去看,一样有1/3左右不亮,我专门研究过,今年夏天,网上大抄空置率时,我专门花了一周的晚上8:00到10:00在成都的老城区看过。但我告诉你,几乎100%都有人住,不管是租出去,还是自住,肯定有人住,除了个别重新专修或者出租换租过渡期的除外。因为老公房老小区以前修好就可以住人,可以不装修,又很好租,配套成熟,我问你,有谁自己不住,也不租,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出租房子又不是多麻烦的事情,便宜一点一下就租出去,没那么傻得人。

当然新小区由于装修的原因,入住率本来就应该逐步提高(有些是自住,但由于小孩入学、退休养老、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暂时空置),其次确实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投资投机购房,随着5年左右的市场消化(投资及投机的抛出)及配套成熟,入住率自然会达到正常水平,谁也不会让几

十、几百万的资产长期毫无效益,哪怕一点租金也可以,除了个别短炒,马上想出手的以外

6、中国收入低,中国房价收入比奇高,国外便宜,不对,请看一下数据: 要注意一点的是中国东方文化,亚洲的日本、台湾、韩国、香港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及房价是我们的未来。

回答本问题非常简单,网上搜一下台湾、韩国、香港普通工薪收入以及他们的房价,考虑到他们生活成本比我们高的因素,基本就能得出二个人2到3个月工资,除开基本开支,节余买一平方房子(实际他们都办不到,大概3-4月二个人节余才能买一平方)。考虑到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适当的溢价(或就叫泡沫)也是正常的。得出如下结论,现在中国北、上、深、杭、广房价有点偏高或正常,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房价有点偏低或正常。请看我搜的权威数据:

台湾一项民间调查显示,亚洲八大国际城市的房价年涨幅排名中,香港、深圳、北京包揽前三名,分别为22%、19.28%和17.61%。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房屋旗下的亚洲房市风险管理顾问公司调查显示,在此项排名中,一年来东京房价下跌6.98%,首尔下跌3.04%,是八大城市中仅有的两个房价下跌城市。调查说,八大城市的房价均价中:

香港以每坪(一坪约为3.3平方米)202万元(新台币,下同,折合每平方米13.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居首。东京以每坪172万元居次(折合每平方米11.4万元人民币)。第三至五名分别为新加坡112.9万元(折合每平方米7.5万元人民币/平方米)、韩国首尔86万元(折合每平方米5.7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台北46.9万元(折合每平方米3.1万元人民币/平方米).深圳以每坪36.6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2.38万元人民币)、上海以33.76万元(折合每平方米2.23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北京则28.58万元(折合每平方米1.88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的均价分列六至八名。收入情况比较:

台湾:2010年12日月“日前经建会公布「历史新高」数据指出,今年每人平均薪资达4万4千元。但行政院主计处调查显示,今年月收入不到3万元的受雇者将近360万人,其中更有103.8万人不满2万元。这不仅说明经济M型化的趋势,也突显作多多、赚少少的「穷忙族」(working poor)大幅增加。”。台湾月收入三萬元台币相当于1000美元,换算为人民币6800元。平均薪资达4万4千,相当于11000元人民币。

香港韩国:香港和韩国全职工作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0-1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平均月薪12500元人民币。当然低收入也很低,香港10-15%的低收入阶层月收入5000人民币左右。请看一下报道(网上可以搜):“香港首个最低工资即将拍板,消息透露,行政会议今(9)日将讨论最低工资金额,估计行会将接纳临时最低工资委员会时薪 28 元(港元,下同)的建议。最快明年上半年,全港 31 万 4600 名时薪低于 28 元的基层员工,将可获加薪。饮食业呼吁雇主全盘考虑节省成本方法,不一定先从裁员减薪着手,不要让最低工资令劳资关系变成战场”。

按一周上五天,一个日月上22天,一天8小时计算日月薪最低为:28*8*22=4828港元=4345元人民币。

7、房地产泡沫,也许有,但不大,也许就没有,不用争论,能买赶紧买:

战略上说,房价随之收入提高及城市化进程一直会保持上升趋势,办得到一定创造能力就买。战术上说,房价因国家政策及市场因素会有波动,要找适当的买点。

短期房价上我不好预测,但我认为基本就能得出二个人2到3个月工资,除开基本开支,节余买一平方房子一个月一平方的规律会一直起作用。房子任何时候都会让你觉得买起来很困难,因为没有那那么多房子,必须通过高价平衡。你在看一下收入的变化,想想以后可能的房子价格:

以一般本科毕业稳定工作2-3年的人为例(我经历了整个历程,一个普通大学教师),每月收入1985年:60元;1990年:100元;1995年:600元;2000年:1500元;2005年:3000元;2010年:5000.人人都有房子住不可能,例如一个农村大妈到城市当保姆,一个农村青年他到城市打工,政府就该解决房子,那个国家那个城市能办到。如果北京、上海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农民们马上全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实际上现在农村壮劳力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好找的很,大不了工资低点,只要有独立住房的,能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就行了,总比在农村刨土强。最后大城市装的下吗?

也许你会说,我大学毕业,我工作几年,就该有房子。不对,我告诉你,你并不比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高贵,如果政府解决你们住房,那凭什么不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何况他们很多人有一技之长(如电工、泥瓦工、焊工等),收入并不比你低,工作比你们辛苦,农民比你能吃苦节约。他们如果醒悟过来,他们一样有能力在城市买房子(就把他们在老家盖房的钱当首付就可以了).8、要有自己的思想、多从身边调查得到结论,不要被媒体和论坛上的一些观点左右 现在只要骂开发商的,骂房价高的都是对,容不得理性的声音,有点像文化大革命。主流媒体已被绑架,各种违反常识的声音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央电视台,从所谓的专家口中出来。例如:

6千万套空置房电表不走,居然网上到处流传,大家津津乐道。请问全国总共修了多少房子、全国电表联网了吗(实际上一个城市、一片街区都没联网?你了解现在城市电表智能电表比例有多高吗?明显的一派胡言。

30万收入买不起房(2011、2号中中央二台专家),你看看身边已买房或正在买房的人,他们收入有多少就行了?30万能买不起一套普通住房吗?

全国90%的人买不起房,你看看自己身边熟人,已买房或正在买房及计划的人比例有多高,自己有房的比例有多高?年轻大学毕业5年以上买房的比例有多高,成都不会低于80%,一线城市可能少一些,但他们可能也在二三线城市买有房子,已买房的比例也不会低于40%,不用急于反驳我,你先周围了解一下在说。

很多人住房困难,现在城市原居民大多都有房子,比例不小于95%,新城市人5-10年基本都有自己住房,有二套房的人也不在少数,难道不能一个侧面说明房价的合理性吗。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买房,你看看自己身边已经买房的熟人,他们过得幸福吗,我想大部分都幸福,虽然部分人压力很大。当大部分都没出现还不起按揭情况,当前房地产个人按揭是银行最优良的资产。银行提前还贷要排很久队,说明随着收入提高,很多买房人有余力提前还贷。你看看自己身边已经买房的熟人,提前还贷比例有多高,我的调查了解,比例高达80%以上,如果不行,问下银行的朋友就知道。

9、最后四忠告:(1)来自农村的孩子一定让家里不要在农村建房。除非你有把握你修的房子会被征用,或者可以经商、周边将来发展前途好,有增值空间,不然不要在农村修房,修了将来也会一钱不值。把农村建房的钱作为首付的一部分,在城市买房。

(2)移民城市,集全家之力在城市买房,你甚至你的父母(有些城市可以随亲)可以享受城市的一切福利。如果暂时不行,赶紧考虑政府的经适房、限价房,今年要大量修,是好机会。(3)不要买车及时髦数码产品,一辆车子一套小房,你想一下,买车的钱做首付,养车的钱当按揭,买一个郊区的40平小房子可以吧。刻苦耐劳节俭,至于时髦数码产品,那完全是为产品研发作贡献,那一样东西过二三年不大减价。200元左右的手机不能用吗?够用就行。(4)最后记住一点,大学4人一间房,吃食堂,500-600元左右一月生活费(当前我们学校,沿海要高一些,平均不会超出1000元)过的很充实开心,你在城市上班了,和女朋友租一套房子中的一间,可以自己做饭,吃、住都比你刚离开的学校好,且可口、节约,为什么不行?开始存钱,准备下手买房吧。

10、对政府的建议

(1)不要被民粹主义影响政策,不要把网络调查拿来说事,网络调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批年轻的、在网络上非常活跃、思想极不成熟的愤青观点,也包括一批无所事事、以上网打发时间不认真学习或工作的学生及无业游民的观点,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希望以科学的民意调查了解社会实际。

(2)经适房、限价房是明目张胆的集体腐败。多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经适房、限价房的名义修房分给职工,领导都是150、200的大房子。他们那一家没有二三套房子。管理好国营部门的住房福利腐败,他们都是中高收入阶层,每年大家拼命通过关系进去,出现了大量官二代、垄二代、垄家族。只有切断其利益(最大是住房及高收入),才能达到正常的用人的生态平衡。

(3)直接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减低收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社保,如果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愿离开的可以让他们提前退休(每个月发2000-3000元生活费),也比每年让他们高收入、高福利消耗国家财产好。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难道招不到人。请问一下,企业员工每年要从工资里自己交社保,退休收入只有公务员(一分不交社保)的几分之一,这是什么道理?

(4)在人治大于法,社会充满人情关系,社会海量信息大量存在,人与人间相互不了解、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收入不透明的情况下。经适房、限价房的所谓公示能管理好嘛?只能发展部分廉租房,以备个人应急及过渡用。

(5)一般刚进城人员应大量靠市场租赁房解决。在抑制投机的前题下(可以购房1年内出售非个人唯一住房,收益90%作为税收,以后逐年递减。每年政府公布市场价格行情,如果房东和卖家联手出售故意报低价,政府优先购买作为廉租房源,以此规避税收漏洞).鼓励靠个人投资解决住房问题,个人投资住房出租回报很低,他们愿意做这种事情,政府应该欢迎,他们效率高,也免了政府管理的腐败漏洞,以及廉租房源的政府投资问题,何乐而不为?

政府对困难人员的补助,通过现金发放,当家庭收入提高后,随时可以停止发放,经适房、廉租房的退出难题。现在的政策大量修经适房、限价房、廉租房会存在大量的腐败,也是政府资金难以支持的,将来会出现难以退出问题,特别我国法制观念不前,关系后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不改,将来会出大乱。看看现在的大量经适房流入谁的手里就知道了。

(6)现在很多所谓经济学家强调农村土地收益应该归农民所有,这不妥,也违背公正原则。现在最富有的人群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大量的偏远农民不能得到实惠。我认为应该坚持现有的国家征收,保障失地农民有尊严的生活,处理方式应该是按年龄发放固定工资,保证他们有二到三套安置住房,安置住房多少年内不允许出售(可以出租)。这样他们有住房及固定收入,生活无忧,也可以融入城市。不能一次性给予大量安置费,他们的理财能力差,很易出现坐吃山空,以后难以生存的问题。现有的按面积赔偿制度,起到很不好的示范作用,违章建筑大量出现,小产权大量出现等问题。

(7)小产权大量出现,问题出在政府及地方官员,房子要开工修一二年,当地官员不知道,太令人难以理解,大街上一个小贩你都可以罚款,修了几年的房子你不知道,管不了?肯定有大量腐败,也很好查,希望政府大力查,不然又是一个大不公的问题

(8)中国的现状,不适合发展个人小汽车,交通、能源都是大问题,应该对购车重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有钱人买车,补贴普通百姓。以前鼓励汽车消费的观念太短视了。以上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也不排除我理解有误或不全面,欢迎大家转载及讨论批评,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转交你的朋友,让跟多的人认识现实,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下载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内地大学,把问题看透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