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本论文转自 众智论文发表网 http://
关键词:中世纪 婚姻礼仪 基督教 儒家思想 宗法思想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高潮,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注释:
(1)(2)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6)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5页;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7)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8页;
(10)(1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参考文献:
(1)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⑵薄洁萍:《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6)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9)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曲成志:《新娘蒙“红盖头”的传说》,《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01-04 C版C2。
(11)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傑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约翰:《生命之光:约翰福音》,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17)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8)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现代交际》2001年11期;
(19)刘新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0)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1)曲倩劼,李桐,张宇明:《中世纪基督教若干问题辨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第二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
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 1 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高潮,通 2 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 3 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 4 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第三篇:关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比较
关于中西方礼仪 文化的比较
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此,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家庭生活东方之“家族为本,亲情至上”与西方之“个人为本,自由至上”
东方民族尤其信奉“血浓于水”这一传统观念,一项视家族礼仪为根本,所以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是血缘亲情。当多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多数人恐怕都会选择维护血缘关系的家庭利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的东方,敬老爱幼,古风依然。很多中国传统的家庭,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家长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家长终生操劳,从养育儿女到孙辈,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庞大的家庭结构虽然矛盾重重,但“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就足够了。重视家族的观念,还表现在对“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训诫的遵守方面。即便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也是念念不忘家乡,怀念亲友,千方百计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看来,国家、家乡都是家族概念的放大,人际关系都是家族关系的延伸。
在西方家庭中,人伦之情也是存在的,但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更注重人格上的平等,个人更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子女成年后对家庭的依靠也较少,主要靠的是个人的奋斗。表现在利益上,常有儿女成婚后父母在儿媳家或儿媳在父母家吃饭也必须在计算伙食费的情况发生。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动的反映了西方人在自己家里拥有的不受别人干扰的权利和自由。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预约便径直来拜访,都被看成不懂礼仪的行为。另外,想随便打听个人的隐私,未经许可就搀扶老人或残疾者,都有可能被视作失礼的表现。
二.日常交际东方之“谦虚自贬,含蓄自制”与西方之“交际务实,不重客套”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人视作千古不变的规律。因此,在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很少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同时,中国人还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被人视作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与率直、坦诚的西方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以送礼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交往习俗为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就各有千秋。在我国,多数送礼者选购礼品时追求其名贵,为了面子或迫不得已而不惜破费,对礼品的包装一般不太在意。尽管也曾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送礼时面对受礼者却总是谦逊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送给同事一本装帧精美的好书,或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即便是很普通的礼品也会用彩纸、丝带包装的精美别致,并会对受礼者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借以展示其重视和情谊。在接受礼品时,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更是泾渭分明。我们中国人收礼时常常会客气的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既显示自己不贪财,也避免对方因礼轻而难堪。西方人受礼时一般不推辞,接过礼品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以表示谢意和礼貌。
在西方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们办事讲究效率,不尚空谈,除了必要的礼仪外,一般来说礼仪形式有简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交际活动中不喜欢过分的谦虚和客套。比如一个西方人到他人家中做客,他如果说“谢谢,我不想喝茶了”,那他就是真的不想喝了;他如果想喝,他就会说“如果你正好沏茶,我也喝一杯”。对于中国人在交往中“自贬”一番的谦虚,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甚至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三.餐桌文化东方之“群体意识”与西方之“个体意识”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礼仪日臻成熟和完善,它们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在20世纪,由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形成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他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行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气氛。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美味佳肴是放在一桌人的中心的,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在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则缺少了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思想差异东方之“承认现实,满足现状”与西方之“挑战当下,活出精彩”
大多数东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承认现实、满足现状的心态表现得日益突出。这一特点在他们对于“老”字心安理得的认可和着装渐趋保守等方面表现最为明显。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词,在称呼的前面冠以“老”字是一种尊称,如称一般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大娘,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吴老”、“钱老”等。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有时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因此,西方老人不愿意老、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喜欢被别人尊称为“老人”。同时一个“老”字,在东方与在西方的礼仪实践中却毁誉不一。
关于这一点,从着装、化妆方面的心态和做法也同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在服装选择上便逐渐趋于保守,一般不再选择鲜艳、亮丽的色彩,而偏重于中性色或中性偏冷色,如灰色、黑色等。这种选择并不一定说明不喜欢鲜艳、亮丽,而是担心别人说自己“老来俏”“老不正经”等。在化妆品的使用上,东方老人就更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了,西方在这方面与东方全然不同。在服饰的选择方面,西方老人比年轻人更大胆、更新潮,无论多么亮丽花艳的服装,只要他们喜欢都敢买来穿在身上。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更重视化妆,每天都要精心涂抹、装扮得焕然一新之后,才愿意在街头穿行,以示自己风韵犹存。
五.婚姻礼仪根源东方之“儒家思想”与西方之“基督教思想”
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 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 476-1640 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 明朝。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是:1.议婚,也就是“提亲”;2.纳采,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3.纳币,也就是所谓的“下聘”,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4.铺房,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5.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6.下轿利市,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7.拜堂,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8.喜宴,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9.坐帐,即迎新妇人新房;10.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11.合髻 又称“结发”;12.合卺,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13.闹房,即“闹洞房”;14.妇见舅姑,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15.回门,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示谢兼拜认女方亲属。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新郎接受她,当着教士的面,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然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结语: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第四篇: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的比较分析
姓名:贾晓璐年级:12级产业三班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观看体育赛事更是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乐趣与爱好。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中西方国家的体育赛事文化有什么差异呢,在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是如何融合促进全球发展呢。下面我将对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1.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体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早已超出了仅仅是发展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范畴。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原始社会时期,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出现了利用劳动工具进行狩猎的活动, 这要求人类增大力量作用, 提高速度、耐力和主动性的技能。体育作为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财富的活动之外的一个社会活动的特殊范畴, 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这一点, 已经通过在中国出土的新旧石器时代的石球、石锤、石链等物和西方考古发现的投掷武器和齿状鱼叉上得到了证实。在东方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虽然各自的物质基础不同, 但是都承认体育文化中所蕴涵的养生思想、军事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娱乐体育思想等。
2.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
说起中西方体育文化,就必须先了解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从中国古代,华夏文明开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古文化的演变.它是人类社
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淘汰精选存留下来的文化,虽然就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价值上来说决定了世界体育文化具有内在趋同的性质.但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深久影响例如,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倡“六艺”。“六艺”中的射、御都是当时人们所承认的体育技能。但由于“仁”学的核心地位,而最终把以竞技为主的体育也限制在“礼”的规范内。这对后来的体育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多个民族所创造的多元体育文化,在历史上表现出较好的并存沟通和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中国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被世界各国充分肯定包括其健身娱乐及文化价值;其次在中国传统体育主体保持非竞技化的同时一部分项目将发展成为国际竞技项目与现代西方体育接轨;最后,与世界各国的横向体育交流更趋频繁,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及其特点决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完全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内容,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国传统体育在内容上更充实表现形式更多样。
西方体育文化以整个西方文化为背景,西方文化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经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洋型文化。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发展历史中,古希腊科学发达占重要地位,古希腊成果比较多的产生于数学、物理方面,力图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西方的这种文化孕育出来的西方体育自然而然地反映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可能性,最终出现以物理量的变化为表现形式,以物理量最终确定评价成果的体育,它是西方哲学与西方科学的延伸,因此与中国体育的入文观完全不同。
3.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的影响
从上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原因看来,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体育本身的性质上就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转变为侧重“自娱”“娱人”以及增添了不少的表演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因西方文化的冲击。消灭或走上消灭的道路。然而,在与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也逐渐削弱,竟而成为多民族共有的项目,如赛龙舟、舞龙舞狮、游泳、射击、武术等已成为国际性民族项目。同样西方竞技体育的传人也对我国各族人民产生巨大的影响,世人对诸如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的爱好也与日俱增。以西方新经济观念为载体的体育消费观已进入民族文化氛围当中。民族传统优育的产业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行列。进行产业化不仅是当前时代的需要.而且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我们不可把发展与同化这两个概念混淆,这是因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少数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成果和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高度的社会历史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保存完美的精英民族文化。其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等仍旧影响着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所以积极主动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形势.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极地对其采取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以保证其完全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当今十分紧迫的任务。
4.中西方体育赛事文化的融合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都是不断摆脱民族性、地区性而走向世界性、全球性的过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
式,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因此,中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必然性的汇合与互补。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同样是优秀的,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中国体育强调修身养性,把体育价值观定位于行为的主体作用性,中国体育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则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运动技术为中心,西方体育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目标产生背离。
民族体育文化的和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有深刻地认识,而且要求对西方体育文化有全面地了解。在切实的和合过程中,我们接受、吸纳西方体育文化决不是要民族界墙拆掉或是。全盘西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吸纳必须昂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主体性,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西方体育文化;要将西方体育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改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体育文化。
5.结束语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世界进入现代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我国也进入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毫无疑问,文化也要现代化,要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现代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更要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接触。通过创新,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进行必要的保护、引导、调控,做到既抓住西方文化冲击的历史机遇,又协调发展不使其走上灭绝的道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习惯性、民俗性、健身性、娱乐性以及群众性 也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可以借此文化融合的机遇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
认同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周咏松,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D] 2006.9
[2] 程志理,人文奥运与希腊精神[ C].体育科学研究,2003(3).[3] 李哲峰,论中西方体育文化之差异、变化与发展[D]社会科学论坛2004·11
[4] 孟凡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C]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 卷第2 期 2006.3
[5] 孔繁敏,文化的多元交融与竞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
第五篇:中西方数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数字文化的比较分析
摘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能够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等方面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可以消除交际中的理解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二、中西方数字文化内涵的异同
“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变化的。“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汉语中就有许多带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心无二用”、“三顾茅庐”、“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亲不认”、“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九归一”等。英语中也有一些此类词语,比如“Holy Trinity”, “the Three Fates”, “Five points of Calvin”,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Nine”, “baker’s dozen”等,另外西方 1
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青睐
1.数字“3”与“9”
在中国,3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3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3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数字“3”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3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
在中国,人们把“9”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因为“9”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汉语词汇中也常用“9”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在西方,数字“9”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9”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数字“9”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中的瓶状木柱数为“9”,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9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9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等。由此看来,数字“9”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2.数字“6”与“7”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6”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
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中国习惯于运用“7”这个数字的民族心理,归源于“7”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7”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人还有七窍。地球分成七块大陆。道家将人体分成七魄。七巧板拼图形变化无穷。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7”,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7”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7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7”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肉欲、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这些足以说明,数字“7”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7”情有独钟。
(二)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忌讳
数字“4”与“13”
在中国“4”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但在古代人们对于“4”并无特别的忌讳。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数字,如门牌号、手机号码、车牌号等。而因为“4”的发音与“死”谐音,所以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尾数有4的就不受欢迎。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基本没有关于“4”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4”极为崇拜,认为“4”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在不少西方人眼中,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 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酥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这类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此外,西方人把“13”看成是头号大忌,也有其文化渊源。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郐子手薪金是13个钱币。因此,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 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当西方人千方百计地避开13,以免触犯大忌时, 中国的老百姓却乐于接受13。北方的戏曲和曲艺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秉钦.语言与翻译新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 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平章起.礼貌、礼节、礼仪[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