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

时间:2019-05-15 04:5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

第一篇: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

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

悠悠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众多灿若星辰、形式多样的艺术瑰宝。这些凝聚着深厚文化积淀和历代匠人智慧的艺术结晶,在新的时代能否为世人所认可、接受?如何以适应新时代的形式和载体呈现出新的风貌――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爱意与敬意的李智月经常思考的问题。凭着这份热爱,她“爱屋及乌”地爱着一切与之有关的人物、艺术人才乃至不同的艺术载体,并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得以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尽管行动、付出了很多,但因天性低调,李智月的事迹很少见诸报端,只有跟她有过接触的人才知道她的默默无私付出和这背后的良苦用心。有人称她为“中国文化公益推广人”,对这顶“桂冠”,李智月十分珍惜。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她虔诚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致力于传播、推广,竭力使之在新的时代走得更远的动人故事。

艺术家的“开路先锋”

潜心创作的艺术家往往沉浸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环境中,摒弃纷繁世事的干扰精心创作;他们谈起对艺术的看法和领悟往往滔滔不绝,但对艺术品市场的开拓和推广则莫衷一是,看到优秀艺术家因专注创作而疏于对作品的推广和传播,有善心而无相对应的公益平台,李智月不由得挺身而出,甘愿做起了义务的人梯和铺路石。

黄泉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中国石雕之乡”的福建惠安县,从16岁开始手握刻刀,他博采众长而又另辟蹊径,选择了比石头更为柔软细腻的木材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经过近30年的精雕细琢,这位“木语者”的才华已播及中国走向海外,成为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木雕艺术家之一。其作品高浮雕木质屏风《王子钓鱼图》,展示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受到了中外嘉宾的高度赞誉。

但这位痴迷于木雕的艺术大家,对自己作品的推广、宣传乃至包装,并没有十分成熟的思考。李智月开始义务帮助他打理各项事务,对其雕刻艺术进行传播和推广。

“我和黄泉福老师结识得比较早,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虽然那个时候黄老师还没有现在的名气和业界地位,但我对他执着于艺术的精神以及水平,都十分敬佩。”回忆起和木雕大师黄泉福最初的结缘,李智月仍记忆犹新。而毋庸置疑的是,李智月的个人素养、对自己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也同样得到了黄泉福的高度认可。

随后,在李智月的积极推广、传播下,黄泉福木雕事业一路向上,渐渐向着事业的高峰攀进。木雕大师和李智月,也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在李智月一路策划推广下,黄泉福“中国木雕第一人”的交椅越坐越稳,黄泉福的作品也随着各地相关事业的发展,越走越远:在河南南阳“医圣祠”,黄泉福捐赠了黑檀作品张仲景;在上海静安寺、南少林寺,都有黄泉福无偿捐赠的作品,使得“泉福木雕”的品牌越叫越响。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开始,李智月在帮助黄泉福推广木雕文化的同时,了解到黄泉福一直在默默地做公益献爱心,特别是对一些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资助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她。但在李智月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和黄泉福充分沟通交流之后,两人很快达成了一致看法,并由此萌发了为适龄学子授艺办班的念头。1999年冬季,第一期10名学员前来报到,黄泉福亲自授艺,李智月也在生活和心理上给学员们作以充分交流,这种半工半读的方式深得学员和家长的喜欢。从此以后,这种不定期的木雕专业课程班就成为黄泉福和李智月的另一个工作重心。直至今日,黄泉福大师已培养了上千名雕刻技术人才,数十名工艺美术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促进了雕刻行业的蓬勃发展。

提到与李智月紧密相连的艺术家,不得不说到享誉世界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蔡志忠的《庄子说》《老子说》《列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3000万册。曾获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虽然在漫画界的地位显赫,但钟情于艺术创作的蔡志忠依然需要李智月这样为把漫画与瓷器、与教育等多领域沟通起来的推广者。在李智月看来,漫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同样为漫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更广泛的发展领域。

得到过李智月无私帮助、推广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还有很多。中国纸文化集大成者华宝斋需要做一个“书的记忆”展,李智月可以无偿为之设计呈现“瓷与纸”,从而透射出古代书房文化之美;中华世纪坛“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要开幕了,李智月设计出木雕和合二仙、孔子、精忠报国等作品,以木雕艺术之美传递和谐家风……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因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李智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优秀艺术家、优秀艺术形式同样倾注了无私的帮助和热情。

用三宝手制连接东西方文化

2011年,三宝国际艺术中心开馆,“碰撞与融合――对话世界的中国陶艺”中国陶艺高峰论坛在河南省会郑州举行。以荷兰代尔夫特皇家瓷厂的Chelsea Horvath和美国国家陶瓷艺术教育会的Thomas Schmidt为代表的国际陶艺大师、河南地方政府领导、中国媒体界、文化界的名人齐聚一堂,联袂上演了一场中西合璧、精妙绝伦的艺术盛宴。

“中原陶瓷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陶瓷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意义体现在哪里?”国际陶艺大师李见深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情怀和对陶艺的深邃理解,精彩讲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历史。作为河南汝窑文化代表的汝州市委书记李全盛、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的陈雨前教授和孔家钧窑的孔相卿董事长都先后作了精彩陈述,达成了“若要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必须重塑陶瓷的辉煌”的共识――这场高峰论坛的策划者、出资人,正是李智月。

“我一直在寻找,中国这么多、这么好的艺术瑰宝,用什么最能代表其中的精髓?用什么能够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李智月袒露心迹:最后,她找到了陶瓷,“看到河南文化大省的陶瓷现状,以前那么辉煌,却在新时代陷入沉寂,我觉得需要他们来互动、交流,河南乃至中国的陶瓷,需要创新,用新的思路来谋划发展。”正是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李智月策划、赞助了此次高峰论坛,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

此外,木雕艺术展、“瓷与纸”等艺术展览相继举行,都由李智月策划举办。

熟悉李智月的人都知道,青花瓷是她的最爱,在她眼里,青花瓷,无论是一件器皿,一首歌,或是一件旗袍,都有着浓淡相宜的韵味,如同意境深远的人生写照。而追溯对瓷器最初的追寻,要从2009年李智月走进景德镇三宝陶艺村说起。

“三宝陶艺村是中国最早引进国外艺术家进行创作交流的场所,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比北京的798还要早。”李智月说,为了寻找东西方交流、融合的可能,已将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载体设定为陶瓷的她,只身来到景德镇三宝陶艺村,一待就是5年整。

“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艺术接轨,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和载体来体现、传播,这样才能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经过深思熟虑,李智月创立了“三宝手制”这一品牌,用它来传递中国新时代艺术品对世界的发声。

李智月对器具有特别的想法,她认为器具是艺术与生活、精神与载体的结合部。而对器具,她又特别关注官窑与民窑这两条线索。她在“新官窑”说的话仿佛是她的陶艺宣言:官窑被视为中国皇家古典主义的绝对经典,它将中国千年造瓷文化置于一种极限。而她要把官窑的经典与完美在现代意义上进行延伸,从官窑的器具中抽象出当代人所能感觉到的瓷的美感,聚集所有可能的元素,回到传统手工造瓷复杂多样的过程中:精选原料,手工制作,1350℃高温还原烧造,一杯、一碗,一描、一绘,在颜料中施以素雅,在繁冗中施以简洁,保留官窑原有的瓷质与精致,从浩如烟海的官窑经典中把握中国文化后古典主义的精神,精造每一件珍品。

美国康奈尔大学美术史学者潘安仪,对她的“新官窑”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李智月在这组作品中,不仅增加了陶瓷制品的绘画性与官窑的精湛、准确的纯粹度,而且发现了官窑的当代性,采用诸如挪用、重叠与重组的方法,压缩了中国文化的时间感与空间性。启示我们传统与当代其实是可以互补的,可以借此提升文化的层次与主体性。全球化时代的陶艺界的新方向,应该是强调本土价值的升华,成为独具特色的新艺术与文化。

不过,“新民窑”所体现的民窑文化,是李智月的最爱。“民窑所代表的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上所谓的官窑都是从民窑而来的,相比于官窑的尊贵典雅,源自草根阶层的民窑更显其生动和活力。”李智月说,在浩瀚如烟、丰富多彩的中国民窑陶器里,盛水的缸、装酒的瓮、揉面的盆、吃饭的碗、倒酒的壶、手的痕迹、拉坯的纹路、绘制的随意、土釉烧成的丰富与变化、不同材料所呈现出的纹饰效果,成就了民窑千古不化的精神:“‘新民窑’是民窑文化的手工精神的继承和时代性创造,陶艺家通过每一次触摸泥坯、每一次勾勒线条,把自己对器具的情结,对艺术生活的情趣和灵感,自由地在陶瓷坯体上传递出去,津津乐道地在辘轳上全神贯注地做成一个杯子、一个碗,或者是一把壶,倾诉和表达对民窑日复一日的感动――从器物出发,回归中国文化的根。”

默默耕耘的追梦人

从前,李智月也曾锦衣玉食,衣着绫罗绸缎,但自从与艺术相遇相知相惜,她变得越来越朴素和简单:一袭布衣,不着粉黛,日常饭食也以粗粮果蔬为主,出席重大场合才偶尔会戴上一件配饰,以示对嘉宾的尊重。“以前开文化传媒公司赚的钱,都投到文化公益推广、投到艺术传播中去了。”李智月坦言,相比过去吃一顿饭能花上几千元,她觉得把这些钱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传承的人,才更有意义,“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李智月的同学兼好友洪会平对李智月的“痴”深有感悟。在李智月一头扎进陶艺村的时间里,她曾前往探访,而陶艺村夜间的寂静,令她觉得紧张难眠,而对沉浸在艺术溯源和创作的李智月来说,却是“非常富有的地方”。

“她真的是沿着明代《天工开物》里记载的72道工序,一步步开始的。”洪会平回忆,智月从“找泥巴”开始,一步步探寻、感悟着陶瓷之美,“我还笑过她,从爱青花瓷的女人,变成了‘玩泥巴的女人’。”

洪会平还发现,进村前李智月手里的LV等名牌包包,也在不知不觉间换成了简易的布袋,轻便、容量大,更符合李智月的心理需求:“她一直都是这样热心助人的,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就资助了几名大学生,一直到他们毕业。”

“我看到很多老艺术家,因为一张车票钱,就不能来参加某个交流活动,我觉得特别可惜,那我就来帮他们好了。”帮助过多少次、多少人,李智月已无从记忆,这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在三宝村,建不起窑的老艺人来找她,毕业了没有出路的年轻人也会来找她,而李智月统统“来者不拒”,热心帮他们建设作坊、做硬件配套,乃至梳理品牌价值,哪怕自己也没钱花……

“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很不容易。我会尽力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就业的机会,别人给800元的底薪,我直接给到1500甚至2000多,就是想把他们留下来,留到这个艺术领域。”李智月说,自己的“私心”也仅限于此,而在随后,她还要积极奔走在为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找出路乃至搭建更大的推广平台上。

其中,有的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有的开设了自己个人工作室,李智月同样没有分毫金钱上的收益,而她看重的,是成就了又一批艺术生力军。

荷兰代尔夫特有“欧洲版景德镇”之称,经中国流传而去的青花瓷在当地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新的时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一直触动着李智月的心:“凝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即使在新的时代,也需要经过传承、创新后,有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呈现。”坚持着这样的目标和信念,她一直在学习、交流、融合乃至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对艺术家、对所追求的事业,李智月总是慷慨,很忙,忙于策划推广、忙于公益传播;而对家人,身为人母、身为子女的李智月,却也有难言的愧疚:儿子年轻尚小,只能住在寄宿学校,回家了也只能雇保姆照看;亲人重病,甚至连回去照看的时间都没有。“年前儿子给我打电话,说手都冻裂了,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说到这里,两行热泪从李智月眼里滚滚落下,而她自己,依然带着重感冒后期的浓重鼻音。

“还有很多埋头艺术研究、创作的艺术大家们,他们投入了一生的精力与智慧去创造、去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与他们相比,我做的又能算什么呢?”在李智月来看,内涵丰厚的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瑰宝,还有很多值得去挖掘、去传承;传统文化与世界的接轨、优秀艺术里蕴含的创造性精神,还有很多需要去传播、推广,她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从这位知性、优雅而又坚毅的女性身上,笔者感受到一股柔韧不屈的干劲、心系艺术发展的博大与宽容――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这样的人,中国文化何愁不能“让世界充满东方味道”!

第二篇: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感觉。当年闻名省内外的民间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过去收集到的神话和民俗,现在能够知晓的人已不多,而此次收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正在不断丧失。要想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注:参见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对于怒江地区的这些变化恐怕没有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在发生。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直接感受来看,传统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很不明显,或者说,除了大跨度的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区文化差别之外,相近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已不清晰。从我们回收的民族问题问卷调查来看,58.72%的应答者认为近年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减少”,23.68%的应答者认为“大大减少”。当然,由于发展程度、环境、生产方式、既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天然抗御力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受冲击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如居住于广西防城港市的大板瑶(瑶族的一支)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的“阿宝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的对歌、婚礼等民俗民风都保存完好,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妇女们无论是外出到乡里赶集、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或是做家务,她们都一丝不苟地身着民族服装,把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认认真真穿在身上”。(注: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受冲击较少或自身保存较好的例证。但显然,受影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同一民族聚居区和封闭程度较大的地区变化要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把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都说成是汉文化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汉语之外,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服饰、音乐、交际方式、建筑风格、生活器物等等,都很难说有多少真正属于汉族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传统的汉族文化也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冲击传统文化的是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化,它们属于普同文化范畴,而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当今普同文化的成分确切地说源于西方的成分多一些,这是由近现代及至当代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由于汉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汇入普同文化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这不等于普同文化就是汉族文化,更不能把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看作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威胁。

(二)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

首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国家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 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60年代即展开了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80年代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截至1998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出版藏文说唱本70多部,总印数达300多万册。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纳西族东巴舞谱》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舞谱和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舞谱。因此,1981年在云南省社科院专门设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迄今已把2万多卷1000种的《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部译成汉文,而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已首次把东巴象形文字输入了电脑。此外,对西藏布达拉宫和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都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样有意义的是,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这一被称为“文艺学大百科全书”和“文化长城”的巨大工程将囊括56个民族的所有的民间文艺成果,是对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空前完整的收集和展示。

其次,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1992年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1994年,党中央把这项计划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项目,其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部门已投入50.68亿元。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198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陈琪林、陆濯儒:《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首都民族理论春季研讨会论文,1999年。)

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如1995年著名作曲家田丰以个人力量筹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其宗旨是抢救挖掘云南各民族濒于失传的舞蹈艺术珍品,其方式是由各民族中老年艺人带本族的青年,脱产半年或一年到传习所来系统整理、研习、表演和传授。而由宣科、杨曾烈等纳西族民间音乐家所创立的“大研古乐会”也是着力于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他们的演奏以洞经音乐为主,又融会了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成分,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与此不同,所谓的“彝族文化学派”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创了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最近10多年来,刘尧汉教授带领一批彝族中青年学者,邀约一些传统头人、祭司共同深入田野,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田野调查、典籍整理、口传史诗家谱的发掘为手段,陆续推出了20余本《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成为一种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注:参见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

(一)复兴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著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 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三)变异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指这种文化的减少和消失。然而,有些现象其实不是衰退,而是变异。因为许多传统文化成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减少或消失,而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自身得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演化变迁。如土家族过去有迎请“土老师”的习俗。土老师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是祛鬼邪、求吉祥的神的化身。因此,人们凡遇到疾病、灾祸,都认为是碰到了邪魔鬼怪,必定要请土老师司法驱鬼,消灾免难。现在人们仍请土老师,但用意大多是办喜事图吉祥,或为12岁的孩子“度关煞”,盼其长大成人;或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冲傩还愿,祝其健康长寿。其形式活泼、优美滑稽,使参与者都能感到愉悦满足。(注:参见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不少民族地区的群众仍然保持着传统服饰,但在款式、质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揉进了现代技艺和时尚。(注:参见林春峰:《“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许多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许多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节庆,但在节庆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形式的娱乐和商品交易的内容;许多传统音乐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调,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等等。

变异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实际上,作为各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从生活中消失,却会以改变的形式长期存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是在变异的基础上得到展示的。变异是阻断衰退的重要途径,也是促成繁荣的前提。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向预测

(一)衰退和变异仍将持续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不会改变;西部大开发正在从决策走向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度加快。这几个因素意味着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各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与此相应,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冲击也将愈加剧烈,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出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

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环境将进一步丧失或改变。传统文化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 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和习俗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来失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效的信息传载工具,电视、广播、电信、互联网等将是未来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这些现代传媒对社会的覆盖范围、传导速度、影响效果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将大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看法。相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落后,影响微弱。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等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立足,的确是一个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的深入将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将直接导致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普同化。在我国,汉语普通话不但已成为汉族成员的通用语言,也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的通用语言。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汉族人口分布的广博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泛。在未来的世纪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将使族际交往得到更大的扩展,这也使得原本得到流行的汉语普通话更加普及,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与此相对应,汉语文也将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将受到局限。与语言的境况相类似,由于族际交往日趋广泛,原来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流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等将趋向普同化,或者在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传统文化的变异。

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或改造。现代化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风貌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并不断更新,而它们所体现出的共有特点将是实惠、便捷和时尚。但这些特点显然又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上的既有形式和内容相悖。现在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的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产生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要么发生与现代生活合拍的变异,要么走向衰微。

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总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应,而就以往20年的情况来看,衰退和变异呈加速度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新世纪的深入,这种加速度的态势恐怕会更加显著。

(二)复兴局面也将持续并扩展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 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也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会改变。这就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能够得到基本的政治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也基于各少数民族对繁荣自身传统文化要求的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之,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各民族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有了在文化上表现自己、振奋自己,并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要求。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倾向,它是世界在向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各民族为追求个性和自身利益努力在文化上张扬自己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既是民族发展的正常进程,也显然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合拍。正如前文所述,自觉保护、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正在增多,由此而推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只能持续而不会中断。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还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已确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已在具体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组织协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即将湮没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出版,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培养建设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我国未来的相关对策思路应该是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传统和现代结合,引导健康变异;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繁荣。

(一)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

衰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阻断衰退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首要工作。当前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与之相应也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此作的基本工作应该是保存。许多正在衰退的传统文化其价值不是现实的,而是历史的。如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它们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却忠实地反映着某一或某些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这一或这些民族的历史痕迹。又如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艺术、原始宗教及礼仪等,它们都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反映着民族特色,也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采取保存的方针,即要尽力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且不可能再生的文化成为“标本”保留下来。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应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 力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博物馆、影视、文字档案、文物收集等都是有效而应该充分利用的手段。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进行过这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又有所加强,但显然还很不够。

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却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对此应取的态度只能是摒弃。每个民族要进步,在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的同时,都必须舍得丢弃自己落后的东西,切不可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着的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它们的失落、衰退实在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

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此应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弘扬。我们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就这部分内容讲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弘扬这些文化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我们要防止传统文化的衰退,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文化。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常需要与对落后因素的摒弃结合在一起,因为许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常是裹合一体的。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弘扬精华、摈除落后,实际上两者是需要同时进行的。

(二)传统和现代结合,鼓励和引导变异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外来文化的补充,因而变异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讲要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其精神也是文化变异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因为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化都将走向枯萎。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变异、引导变异。鼓励变异是说应该赋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一种主动意义、自觉意义;引导变异是说我们追求的变异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和腐朽的。这里,应该强调要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来规范变异。此外,引导变异也要注意处理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在新文化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新文化应该是向未来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现代文化。

(三)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振兴

上下结合是说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需要沟通,而政府行为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前述云南省为恢复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民族文化传习所”、“大研古乐会”和“彝族文化学派”等都是有志于民族文化的人士和团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及影响创办的,这些人士和团体在运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政府在资金、组织和舆论上更有力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肯定会产生更 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变异主要是在自发状态下发生的,而如果政府对此加以研究并有意识地引导,无疑会减少或避免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促进健康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繁荣。

表里结合是说传统文化的表层繁荣应该与民间社会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民间的相对游离是现代化过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过于迅猛,而社会不同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容留和需要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的。国家和各民族的有识之士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是要先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他们为容留和复兴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总是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反差。这里,一般社会成员认识上的滞后是主要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教育。对此,已有相应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注重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利用某种组织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组织和资助当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作法。此外,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各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文化经济”是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子。由此,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了不同的举措。但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某些民族的风俗。这样作的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相背离的。二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尽管有上述两个容易出现的有害倾向,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重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希望藉此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繁荣。

(本文原载《民族研究》2000年06期,第8~16页)

第三篇: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闭幕词

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闭幕词

大家好!

我们置身于悬崖耸峙,绿树成荫,飞瀑流泉,山水辉映的醉人画卷中,不知不觉度过了难忘的研讨会时间,经过这几天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讨论,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完成了预定的全部会议事项,现在就要闭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国家加快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开展的,大会紧紧围绕“传承国学文化,弘扬易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造福世界人民”主题,挖掘了易学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推动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向人居文化方向发展,探求了易学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现实意义,是一次规格很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影响深远的大会,是国际易学界的空前的盛会。

此次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会议规格很高。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华夏易经研究院主办,联办单位有华夏国学协会,中国易道风水研究院、宁夏易学研究会,中国国学风水工程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易学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国易智慧环境科学研究院等,还有神州风水协会等十多个协办单位。组委会机构健全,体容强大。超重量级的嘉宾有周恩来总理秘书中国军 1 华夏国学协会秘书长 倪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事科学院总工程师朱松春将军。北京联合大学易学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泰先生,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易坛泰斗廖墨香先生,宁夏易学研究会会长王少英先生,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勤学先生;还有徐荣理事长,刘文南顾问,李新华主任,还有、外国朋友。与会专家来自五湖四海,真可谓是“青岩论易,群贤毕至”。

第二,研计会内容丰富。本次大会交流的内容有玄妙莫测的预测学,扣人心弦的风水学,别具一格的姓名学……起一个好的、吉祥的名字是中国老百姓对平安人生、和谐人生、幸福人生的一种追求。组委会主席将才福先生的八格姓名学,有别于五格姓名学,构建的理论自我体系,操作步骤清晰、案例分析具体,祸福信息反映灵验精准,开辟了姓名学研究中的崭新领域。研讨会强调科学意识,反对封建迷信,消除落后愚昧、注重实效,使时代易学为社会现实服务,为经济繁荣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第三,研讨会形式新颖。主要形式有蒋会长的主题报告,有专题论坛,还有同仁们才艺展示,有与会代表的现场互动,大会充分满足了有实战能力的、老师毫不保留地传授实战技巧,给人茅塞顿开之感,展现了我们的易学专学德艺双馨的专家风采。大会选址在张家界,使传统文化研究探讨与旅游文化的分享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是“奇峰奇峦演奇经奇境奇韵,妙湖妙泉汇妙语妙曲妙音”。

第四、研讨会影响深远。由张家界电视台和国学耀中华专访

地方工作点对大会进行了全程报道,中央电视台CCTV-4拍摄记录光碟,将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报道。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会看到或感受到我们这次研讨会的盛况,定将再掀国学热潮,再增我国文化软势力,使易学为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第五,会风端正。易学研究的各个协会,各个流派友好平等交流。各位同仁研讨气氛浓厚,理论联系实际,探赜索隐,致远求真,讨论热烈。易友们广交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共同得到了提高。会议坚持了实事求是诚实交流的会风,坚决杜绝了那种神秘欺骗,作伪吹嘘的不良风气。

大会呈现了以上五个个亮点,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政策的坚强保障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去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张家界市政府对国学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有媒体朋友的热心帮助,政府其他部门的全力配合。可以说,没有政府作坚强后盾,不可能顺利召开这样圆满的研讨会。

二是主办者的辛勤付出充分准备和广大易友积极支持,热心参与。特别是蒋才福会长和邵武云会长7月份发出热情邀请,发

布网上会务说明,8月份联系会议地点,多次召开筹备会,9月份收集论文,10月份评审论文,劳心劳力,倾心付出,感动易友,携手易友,克服不便和困难,使易友涌跃与会,确保了大会顺利召开。

在此请允许我谨代表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对市委政府各位尊敬的领导,对各位热心的媒体朋友,对各位易坛专家,对各位诚心的易界朋友和青岩宾馆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理解、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给力!

为祝愿“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圆满闭幕,特朗诵请邵会长的贺诗一首献给大会。

金菊盛开奇峰色,青岩遥传玄语声……

愿我们的易友务实求真钻研易学,与时俱变应用易学,开放合作拓展易学,福泽人民,普及易学!

让我们以古人名言共勉吧!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后,我郑重宣布: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胜利闭幕!

谢谢!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

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

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

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

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

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其真理越历史时空的界限,成为一种文明的积累,它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

一、判断

1、中国传统的农本观念、抑商观念和乡土观念,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农耕封闭性形成的。√

2、《易经》曰“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此论的本质是“以文教化”。√

3、文化,是指一切上层建筑的总和 X

4、中国古代的载于《易经》的“大中至正”观和儒家的“中庸”观,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中正”品格 X

5、“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

二、填空

1、理性活动、道义活动、感性活动和物利活动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全部活动内容。

2、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3、依据中国传统的“认知论”,人类认知世界的三大方式是(宗教)方式、(艺术)方式、(科学)方式。

4、“三谛圆融论”所提的“三谛”,是指(假观)(空观)(中观)

三、单选

1、儒家提倡的“仁民而爱物”,所显示的终极趋向是(A)A、天人合一 B协和诚信 C适者生存 D智无涯

2、孔子亲自摘写的史学经典是(C)A大学 B周易 C春秋 D札记

3、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特征是(D)

A、厚德载物 B、文质彬彬 C、自强不息 D、重道轻器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公式,是(B)哲理思想的高度概括。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

5、父系家长制,血统尊卑制、嫡长继承制与封土建侯制,是中国传统(A)的基本内涵。A、宗法制 B、君主制 C、婚嫁制 D、礼制 6《(A)》一书,系统而科学地提出了阴阳协和论、量变质变论与无限否定论。A、道德经 B、南华真经 C、法华经 D、坛经

四、简答

简要解读下列各论:

五、摘文

以下文题,均为不同的写作范围,请任选其一,并自拟标题。要求:书写整洁,理据合理,格式规范,标点正确,800字以上。

1、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2、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或民族背景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4、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5、论儒学、道学或中国佛学

6、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信仰

7、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心得、体会或收获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下载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桥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

    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其中精髓部分更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确切地说,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2016考试复习题(中国学生最终版) 填空(15个空,一空2分,合计30分)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字来概括:阴阳中和,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 o o o 1.“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李白 B.苏轼 C.朱熹 答案正确!  2.第一个获科学诺贝......

    中国传统文化

    压岁钱的由来,春节给红包的习俗典故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和热爱它的人们。今天,我给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让我们从书法中去领略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