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同国家的婚礼习俗
不同国家的婚礼习俗
编辑:安娟 发布时间:2011年8月5日 浏览:
到婚嫁论坛发表意见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婚礼习俗,说到中国的传统婚俗,人们便会想到什幺“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但只要一提到异国婚俗,人们除了想到婚纱,教堂、牧师之外,便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其实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这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婚俗习惯构成了婚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法国——法国白色婚姻
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服饰,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婚礼上,新娘子必会准备名为“Wedding armosre”的柜子作嫁妆,柜上刻有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的图案,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称,名为“Coupdemarriage”意思为“婚礼之杯”。
德国——德国人的疯狂
与德国人一直崇尚的理智与冷静不同,他们的婚礼更多呈现出疯狂的一面。德国人在婚礼中会举行Party(派对),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这有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闹洞房”,其中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掷碎。到了婚礼举行之日,新人会坐在由黑马拉的马车来到教堂。而在婚礼举行的地方,会用红色丝带和花环封着出口,新郎须以金钱或答应举行派对作交换条件,新人才可以通过出口,这在德国的传统婚礼中叫做“Ropingthecouple”。另外,在婚宴中,以碎扁桃仁制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待客的主要食品。
希腊——手套中的糖
希腊的新娘子会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带进婚姻生活。希腊人喜欢在婚礼中跳传统的圆舞招待宾客。婚礼举行时,其中一项程序是由诗歌班的领唱者训示新郎要好好照顾和保护妻子,新娘子则会轻拍新郎的脚掌以示尊重。新人会用薄纱包着裹以糖衣的扁桃仁,然后分派给宾客,以象征丰足和美满。
英国——贮放时间最长的蛋糕
传统的英国式婚礼,新娘会手持象征好运的马蹄莲,若新人住在郊外,则要与观礼嘉宾步经教堂,并于途中撒满橙花。英国人的婚礼多在正午举行,随后安排午餐聚会,称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结婚蛋糕由大量水果制成,并在蛋糕面上饰以碎扁桃仁,顶层叫作“ChristeningCake”,有“诞生之瓶” 之意,会保留至第一个婴儿出生
捷克——给你买路钱
在捷克婚礼中,女傧相会把迷迭香的小树枝扣在宾客的衣服上,以象征生活美满及坚贞不变。礼成后,神父会在教堂外将新娘交给新郎,并训示新人要努力完成对方的心愿。然后新人踏过一段铺满丝带的路,新人的亲友要付款让亲人通过。
苏格兰——格子裙、风笛及鞭炮
传统的苏格兰格子裙是新郎必穿的礼服,富于苏格兰特色的风笛声会响彻整个婚礼会场。和中国人相似,苏格兰人还会放鞭炮以赶走不祥及邪恶之物。
俄罗斯——岁岁平安
俄罗斯婚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说完贺词,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这就有“岁岁(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从新人在花车车头缚上的装饰可知道他们期望第一个婴儿是男还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儿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儿。
瑞士和荷兰——环保婚姻
瑞土和荷兰的新人最有环保意识,他们会在新居种一棵松树,寓意好运和百子千孙。
日本——“和服”新娘
日本人喜欢在婚礼中以含有“庆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宾客。新娘子会穿上丝制的结婚专用和服,上面织有新娘的家族饰章,还会戴上假发饰物。在婚礼中,长辈和嘉宾会在干杯时致贺词,并细诉新人的相爱故事。
菲律宾——永恒的爱
菲律宾人通常会在婚礼会场挂一个装饰鲜花的巨型大钟,里面藏看一对白鸽,完成所有程序之后,新人会拉动系看大钟的丝带,让白鸽自由飞翔以象征永恒的爱。观礼的嘉宾会轮流与新娘和新郎跳舞,并把金钱钉在他们的衣服上,有时候双方的亲戚朋友还会比赛哪方得到的金钱较多。
韩国——“两点”新娘
韩国新郎会穿上大礼服,新娘的嫁衣则是七彩的丝织服,配以长袖子和黑丝顶冠。新娘的化妆会在脸颊上点两红点,有抵抗邪灵的意思。
土耳其——“恸哭”婚礼
新娘会穿着装饰华丽的土耳其长袖袍子,手脚则会画上红褐色的格子花纹作为装饰。阿拉伯人会将观礼的嘉宾人分男女来接待,观礼的女士会依习俗为新娘出嫁而“恸哭”。
阿根廷——花水浴
在阿根廷一些地区,青年男女在订婚或结婚时,有洗“花水浴” 的习俗,所谓“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篮鲜花撒在水面,沐浴时用花瓣揉搓全身,他们认为水是圣洁的,花是喜庆的,而“花水浴” 正可以代表美满和吉祥。
墨西哥——盐、酒和面包
传统的墨西哥吉卜赛婚礼,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酒和面包。这意味着除非世界上再没有盐、酒和面包,否则,这对夫妇的爱是不会消失的。
印第安——“昂贵”的婚姻
印第安人认为珠宝可以抵抗饥饿、疲倦、疾病及厄运,所以新郎及新娘会戴上银贝壳和绿松石等珠宝首饰。在印第安文化里,水象征着洁净及纯正,新娘及新郎会进行洗手仪式,代表把旧日的恋爱和悲伤回忆通通洗掉。还有印第安人认为东方是代表将来的方面,所以婚礼的所有仪式都要面向东方。
非洲——扫帚与婚姻
非洲人民风淳朴,新娘要梳起辫子,盖上面纱,做羞怯与娴淑状;参与婚礼的主持人、嘉宾及观礼者则必须穿上传统的非洲长袍。依非洲习俗,一对新人要跨过饰满鲜花的扫帚,象征跨进人生的新阶段。在婚礼中,非洲人会以鼓声及库加舞助兴,并把酒倒于地上,献给神明。
加勒比及百慕大——水果蛋糕
加勒比及百慕大的婚礼食品十分特别,他们传统的结婚蛋糕是深色水果制成,其中包括酒酿的莱姆果、佛手橙;蛋糕的形状奇多
比利时
在比利时,新娘都是穿着白纱礼服,新郎在婚礼当天,会带一束白色或淡色的新娘捧花来到新娘家中,并交给新娘,然后大家齐聚教堂,新郎在教堂内等待,新娘的父亲会伴随着新娘出场并将新娘交给她未来的夫婿,当仪式结束后,新郎与新娘步出教堂时,亲友们会将米撒在新郎与新娘身上。
巴西
在巴西,婚礼有许多重要的细节,举例来说,新郎在婚礼开始前不能见到穿着礼服的新娘,新娘必须使用一些旧的、一些新的、还有一些借来的东西,另外,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新娘的戒指必须刻上新郎的名字,同时,新郎的戒子也必须刻上新娘的名字。
还有一项有趣的流传,那就是若准新娘直接食用锅子内的食物时,则婚礼当天将是雨天。
哥伦比亚
蜡烛婚礼是哥伦比亚基督教的传统婚礼,在戴上戒指的仪式后,新郎与新娘须各自点燃一根蜡烛,这项习俗有特别的含意,每根点燃的蜡烛代表着新人各自的生活,之后,他们会再一起点燃另一根蜡烛并吹熄各自的蜡烛,留下结为连理而共同点燃的那根蜡烛,这根点亮的蜡烛意谓着新郎与新娘现在是一个共同体并将开始分享生活的每一刻。
东欧
在东欧,订婚是婚礼前的大事,在婚礼前一个月,新郎想要将新娘娶进门,须先取得新娘父亲的同意,若新郎经济能力许可下,新郎会在早上带着乐团来到新娘家中,所有的邻居就会出来看新娘并向新郎道贺祝福。
萨尔瓦多
在萨尔瓦多的一些地方,在婚礼举行时,一开始的仪式,新娘并未出现,新郎与所有受邀宾客一起等待新娘的出现,在仪式开始时,七位男仕来到新娘家中,新娘与其家人等待七辆白色礼车作为新娘车的护航车队,最后,新娘进入教堂,然后开始演奏结婚进行曲。
印度
在锡克教(东印度)的信仰中,有些婚礼是媒妁之言的婚礼,而有些则是自由恋爱的婚礼,当新人决定结婚时,就会考虑到是二个家族的结合而不只是二个人的结合,传统上,新娘穿着红色礼服(在印度文化中,白色代表死亡),而新郎则穿着传统的乳色长大衣(称为:etchkin)并戴上红色头巾,新娘父亲将新娘衣角的一端交由新郎握执,在新娘兄弟与堂兄弟的协助下,新郎带领新娘绕过圣书四次,在第四次时,新人即视为结为连理,牧师祝福新人并告知新人如何一起生活、彼此相爱,此时,新人就是共同体了。
印度尼西亚
在爪哇,新娘与新郎在婚礼当天不可以相见,因为这会招来恶运,新娘母亲会用花泼撒圣水在新娘身上,表示祝福。
伊朗
在伊朗,有许多不同的传统习俗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很快就会招来恶运,因此,在婚礼前一晚,在新娘与新郎坐在沙发上或地上时,三位或四位未婚女子须手执新娘与新郎头上的白布,然后,其中一位未婚女子开始同时磨碾二大块方糖,在磨碾方糖的同时,她须请求上帝趋除新人身上的恶灵,在这此之前,男孩与女孩的家人必须确定这位「磨碾女孩」是非常可靠的、非常正派的,而参与此仪式的未婚女子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娘。
尼泊尔
在尼泊尔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新郎会在新娘前额上涂上一些红色粉末,这象征着他们现在是夫妻了.分享: 址 http://复制该地
第二篇:不同国家婚礼的珠宝首饰所代表习俗
不同国家婚礼的珠宝首饰所代表习俗
各个国家的新娘在婚礼上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配饰,特别是结婚戒指,但是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婚礼首饰习俗,简单介绍几个东南亚国家的婚礼首饰习俗。
1、中式传统婚礼
中式传统婚礼最讲究的就是喜庆的婚礼氛围,传统图腾的首饰和材质是最适宜的。一般来说,传统的婚礼珠宝主要有黄金珠宝或是翡翠配饰,珠宝样式上通常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杜鹃花、祥云、龙凤等吉祥图案融入设计之中,这样可以凸显出传统中式婚礼珠宝独特的高贵和大气。
2、印度传统婚礼
婚礼一直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印度新人在举行婚礼时,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参加。新娘双手要画上华丽的散沫花图案,穿着金边的红色和白色婚纱,佩戴很多的黄金首饰和珠宝等。而且新娘的脖子上还要挂一个用玫瑰花和金盏草编成的大花环,大概是预示着吉祥幸福的意思。
3、泰国传统婚礼
泰国传统婚礼中新人一般要头戴小花环,这个小花环名叫双喜纱圈,也有的叫吉祥纱圈。也就是用一跳白纱头尾扎成纱圈,然后绑上水铃,用一根线牵连着,由僧人或是双方长辈替新郎新娘戴上,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说的“喜结连理”。婚礼的过程中不能有人弄断它,也就是带有一些吉祥的寓意。
4、韩国传统婚礼
韩国人的婚礼历来都是非常隆重的,因为韩国人对婚姻非常地重视。在韩国传统婚礼上,新人要换上韩国的传统服装,新郎下身穿裤子,上衣穿短背心,外穿外套,头戴纱帽冠带,脚穿木靴。而新娘则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戴发簪,龙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新娘佩戴的一般都是金色的龙簪和彩色的头饰,这样的搭配显得相当正式。
5、马来西亚传统婚礼
立婚约时一起送到女方家。在订亲礼上男方带去的礼物共有:聘金、婚礼费用、一枚钻石戒指、布和衣服、糕点、水果、槟榔盒、喷水器和蜡烛等。上述每一样礼品由一名男青年拿着,女方把这些礼品排列在“并坐台”前,由宗教法官查点,女方派两位证人到场,其中一位负责查点礼品,然后放进里屋,外面仅放槟榔盒、暖水器等,宗教法官登记新郎的名字,并用手抓住新郎的右手,说:“某某先生,我把你与某某女士结成交妻,……”念完后摇晃几下新郎的手,新郎必须大声回答,“我接受与某某女士成婚……”以便法官和证人都能听清。这时,新郎从座席上站起来与宗教法官和岳父握手,并与每一位来宾握手。倘若举行宴会,新郎则将带来的花和槟榔在宴会后送给来宾。
第三篇:中秋节的由来及不同国家中秋节的不同习俗
中秋节及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不同国家中秋节的习俗
泰国:摆仙桃,拜八仙
泰国是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在曼谷,超过一半的人有华人血统,泰国华人多为潮汕、客家人的后代。所以,泰国华人过中秋节保留了许多潮汕、客家人的传统。泰国人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中秋节前夕,泰国首都曼谷市就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到这里选购月饼、水果,准备与家人共度中秋佳节。柚子也是泰国华人过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它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每当泰国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参拜月亮。中秋桌上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越南:听阿贵传说,提鲤鱼灯游玩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此外,中秋之夜孩子们会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去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有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百姓,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压。于是越南人尤其是孩子在中秋夜都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蕴涵长大后“跳龙门”之意。
越南人也有赏月吃月饼的传统。近年来,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月饼经济”应运而生。每逢中秋节来临,越南街头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月饼专卖店。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将月饼当做送礼佳品,用于答谢客户和商业伙伴。月饼作为一种“关系润滑剂”,日益活跃在越南这个有着送礼传统的国家。柬埔寨:虔心拜月,祈乞赐福
在柬埔寨,人们把“中秋节”称之为“拜月节”,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这天清晨,当地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缅甸:点灯火 布斋饭
在缅甸,中秋节称之为“光明节”,笃信佛教的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日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缅王每年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国王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盛大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话剧、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好不热闹。
第四篇:婚礼习俗
面纱
起初新娘戴面纱是作为年轻和童贞的象征,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代表纯洁。因此,许多新娘在赴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以后,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钻戒
《圣经》上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时的证物就是指环。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所不可缺少的步骤。头饰
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佩戴头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的女子在适婚年龄都会头戴花环,以区别于已婚妇女,象征着童贞。
新娘礼服的颜色
新娘礼服的颜色代表着传统,也有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童贞,美国和英国常用的黄色是爱神和富足的象征。
花束
鲜花代表激情和奖赏,传达出繁荣富饶和出类拔萃的讯息,有幸接到新娘花束的人将有好运气,也会是下一个喜结良缘的人。
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
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上将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空出右手来随时应战。
互吻
根据习俗,婚礼是以新人的亲吻而宣告结束。这一吻有着深刻的含义:通过接吻,一个人的气息和部分灵魂就留在了另一个人的体内,爱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着新娘入洞房
这一习俗是从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的,由于这些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所以男子们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今天,人们认为,新娘不能用左脚迈进新房的门,所以最好让新郎将新娘抱进房。
新婚夫妇的汽车
当新婚夫妇乘车出发度蜜月时,汽车的后面会拴上许多易拉罐,它起源于古代扔鞋子的习俗,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扔鞋子,认为如果有鞋子击中了新人乘坐的车子,那么就会带来好运。
汽车鸣笛
跟在新人汽车后面的车队一路不停地鸣笛,以驱走恶魔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舒缓的《婚礼合唱》,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
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被认为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有独特的婚礼证词,与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不大一样。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为稳定心上人的心,便向心上人送爱的信物。当时许多绅士流行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
中古世纪的新郎订婚时,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三只手指上轮流戴,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新娘带一方白手帕?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制造面包的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衣,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英国的保险业也涉足人们的婚姻,对夫妇双方有一种特殊保险——爱情保险。每对夫妇每月交纳5英镑的保险金即可享受爱情保险。如果夫妇自保险之日起,相处达25年,即可领到5000英镑的保险金。若两人中有一人不在了,未亡者可领到1000英镑的抚恤金。若夫妇二人不和,被遗弃的一方可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1.现在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第12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一般将来时的基本形式:
We'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ll say goodbye to him.He will he away for two months.我们将参观他的船,然后和他告别。他要离开两个月。
在第36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将来时going to用来预言将发生的事,尤其是不久即将发生的事。它在非正式语体中可表示意图、打算等:
Debbie Hart is going to swi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tomorrow.黛比·哈特准备明天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英语中,现在进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为将来安排好的活动和事件。这种用法通常需要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往往是不久的将来): We're spending next winter in Australia.我们将要在澳大利亚度过明年冬天。
arrive, come, go, leave等动词的进行式经常有这种用法,表示行程安排有关的“将到达”、“将离去”等意思:
A relation of yours is coming to see you.您的一个亲戚就要来看您了。He's arriving this evening.他将于今天傍晚到达。
He's leaving tomorrow afternoon.他明天下午离开。
2.将来时在时间状语从句及第1类条件句中的表示方法
当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将来时,在 after, as soon as, before, by the time, the moment, till, until和when等后面我们通常不用一般将来时而用一般现在时;不用将来完成时而用现在完成时。这两种现在时态在时间连词后面常常可以互换:
The Thompsons will move to a new flat when their baby is/has been born.孩子出生以后,汤普森一家将搬到一个新的公寓去住。
在第1类条件句中,if之后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 If it rains, we'll stay at home.如果下雨,我们将呆在家里。
If he gets the job, he'll be going abroad.如果他得到那个工作,他就要到国外去。
第五篇:婚礼习俗
记我参加的一次婚礼
——对于家乡婚礼的反思
摘要: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婚礼则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本文主要是通过记叙本人参加过的一次婚礼,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家乡巢湖婚礼的流程和风俗习惯,以及我对于与家乡婚礼的反思。
关键词:婚礼习俗 感想 正文:
婚礼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人成为一个真正社会意义上人的标志。
我国古时婚礼一般分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亲迎,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婚礼基本过程大致相同,只是礼节方面有很多的简化,并且多少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
我的家乡是安徽巢湖,从小也只是见识过家乡的婚礼,本以为婚礼都是那么举办的,但上了大学在与同学的交流后我才知道我们那的婚礼算是很繁琐的了。
今年大年正月十二我参加了堂哥的婚礼,和我以前参加过的婚礼的基本形式一样,是我们当地比较普遍的那种。堂哥和堂嫂是前年经媒人介绍认识的,算是有媒妁之言吧,双方家长也都同意这门婚事。去年就打算结婚,但是堂嫂的大哥在外服兵役,因此,希望等他回来再举行正式的婚礼,毕竟我国有着长兄为父的传统。去年年初我大姑家就把酒给接了,“接酒”是我们那的一个风俗,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定亲。
正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开三天的宴席。第一天,姑父一早就去女方家里做“说客”,就是请亲家公下午去家里上席,出于礼节,不能空手而去,还要带上烟、酒、糖、糕四样礼品。
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女方会请一些亲友乡人抬嫁妆,一般都是喜帐,喜被,马桶等生活用品,马桶里会放上几个煮熟的红鸡蛋,被子里、鞋里也都会塞上花生、喜糖,预示着早生贵子。姑父回来后会安排人过去迎接那些抬嫁妆的人,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就接亲的车子就回来了,这时候要放炮竹迎接,还要安排那些人坐下来喝茶,散烟,之后再开席来犒劳那些抬嫁妆与接亲的人。
差不多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女方的亲戚来了,丈人会把早上带过去的礼品带回来,而姑父则是早就站在门口燃炮竹迎接了。
按照我们那的习俗接新娘是要在凌晨进行的,越早越好,因为新娘走的路尽量不要让别人走过。因此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堂哥就邀上亲戚朋友迫不及待的开车去接新娘子了,当然也是不能空着手去的,要带足礼品,炮竹,香烟。男方会在女方家门外放炮竹,散香烟,给彩钱,吆喝女方家里人“开门”,好迎接新
娘。女方家人会故意为难男方,不让新娘轻易的被接走。我想这可能一方面是为了表明女方的矜持,另一方面是要让男方知道迎娶的艰难,因此以后更是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子吧。开门后,新娘出了门就换上了堂哥准备的大红色绣花鞋,据说这是为了不让把女方家的财气给带走。如果不换鞋的话,就得让新郎背着出来,脚不能着地。
新娘接到之后,要让睡在新床上堂哥的堂弟起来,叫肯定是叫不起来的,要给一定的彩钱。这就叫做压床,压床的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压床的必须是童子,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更是婚后生育,延续子孙的象征。对娶亲的人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另外,还有种说法,新娘的床有灵气,睡睡可治百病。腰腿疼的人睡过新娘的床后,立刻就会痊愈。除了新娘的床,新娘的手也有灵气,如果哪个小孩的门牙掉了,一直没长出来,那么,让新娘的手摸一下就会很快长出来。
一早姑父又得去女方家请亲家及那边的亲友们过来赴宴,中午的时候男方家那些恭贺的亲戚朋友及乡邻们也都会前来祝贺。中午的宴席过后,就会安排一些娱乐项目。晚上的宴席按理说要进行的快一点,因为晚上要闹洞房,不过因为新娘强烈要求不闹洞房,因此也只好取消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闹洞房的话,一定要等丈人走后才能进行。
婚礼的第三天是只接男女双方家族的女性客人的,这时就轮到丈母娘登场了,而前两天的宴席丈母娘通常是不去的,就算是去也不能入席。
关于亲朋好友的贺礼,以前都是送些衣料等生活用品,现在则改成现金,关系越亲送的贺礼越重,在我们那舅舅在孩子十岁,婚礼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男方的舅舅以及重要的叔伯都需要用几十张百元大钞在大红的毛毯上贴一个双喜出来,然后把贴了双喜的毛毯挂在中堂。
酒席通常也是在中堂摆的,说到酒席就不得不说座次问题了,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为8人一桌,有时也可以是10人一桌,首席的一席一般是丈人坐的,男方的舅舅可以坐首席的二席,也可以坐次席的一席,这是主要的客人,其他的再按辈分排座次。宴席共要有十三道菜,寓意十三太保,当最后一道菜上完后,会放一串炮竹,这是告诉客人菜已经上齐。婚礼第二天的晚宴结束后,要分发喜糖,装喜糖的袋子里可不光是糖果,还有会装两粒红枣和两枚花生,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早生贵子嘛。
到这里,婚礼并不算完满结束,最后还有个“三朝回门”,就是新婚夫妻在结婚后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宴客。至此,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才算完成。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家选择在饭店举行婚礼,宴请亲朋,一天就可以完成婚礼,这样更加的方便,男方父母也就省了不少的心。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在家里举行婚礼,宴请亲朋。首先,这样可以加强亲戚邻里间的关系,婚礼的幕后工作可不是花钱雇的人,都是要请亲戚邻里帮忙的,那么在这其中,大家的感情可以得到一个提升,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其次是更能感受到我国传统婚礼的氛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对于这次亲身经历的婚礼我感受颇深,但是在婚礼的喜庆祥和之后,我们也
要进行一下反思。
首先,父母真的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不说养育其成人成才,就光是为儿子娶妻就够操劳的了。大姑和大姑父,为了忙堂哥的婚礼,饭都顾不上吃,更别提好好的休息,不过我知道他们虽然身体上很疲惫,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有哪个父母不为儿子结婚而感到高兴呢!但是,现在的很多人都对父母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认为父母为子女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在我经历的任何一场家乡婚礼中都没有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而我国传统婚礼中,结婚当日的二拜高堂,以及次日新婚夫妇早起向父母敬茶却充分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与孝顺,而今的婚礼却忽视了父母。
其次,现代的婚礼更加偏重生育子嗣,延续后代,而对于追念祖先表现不强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繁文缛节都省略了,留下的是一些象征吉祥喜庆的风俗。在我国的传统婚礼中,婚后三日之后要进行家庙祭祀,让新媳妇拜见祖先,这才是算是真正的完婚。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个祭拜祖先的形式,而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会有人想起追念先祖,追根溯源。要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绵延下来,屹立不倒,是源于其内部超强的民族凝聚力,源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关注未来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忘记过去。
最后,婚礼的世俗气息浓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那结婚变得如此昂贵,从见面礼,聘礼,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加上金手镯就叫四金),到宴席,烟花炮竹等要耗费一个普通家庭一大半的积蓄,这还是在有房子的前提下。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一个上海小伙准备娶我们那的姑娘,结果和女方家商讨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嫁女儿就像卖女儿一样。虽然我本人觉得还没那么夸张,但是这最起码反映了一个现实状况。中国人讲究热闹,对于婚礼大操大办,有时还有攀比心理,而这对于资源也形成了一种浪费。
相对于现代奢侈的婚礼,我觉得更应该提倡一种低碳婚礼,把传统的“礼”与现代的个性化元素相结合,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婚礼。但是在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不太可能。
参考文献:
1、刘宁波 《生死转换与角色认证_中国传统婚礼的民俗意象》
2、百度百科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