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_三傻大闹宝莱坞_中的印度文化和跨文化沟通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印度文化和跨文化沟通 The India culture and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ilm 3 idiots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ments on the plot and content which can reflect the India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ilm 3 idiots and puts emphasis up on the reflection of Edward ‘high-low context theory and Hofstede’s high power distance ,low uncertainty avoidance, masculinity and long term orientation theory in the film.Key words: India culture;culture dimens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3 idiots;Bollywood
摘要:本文对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体现印度文化特征和跨文化沟通的情节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重点研究爱德华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和郝夫斯特的高权力距离、低不确定性规避、男性气质、长期导向文化维度理论在影片中的体现。关键词:印度文化;文化维度;跨文化沟通;三傻;宝莱坞
1.内容简介
故事从两个好朋友对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聪明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用热情和真诚,获得了法涵和拉俱的纯真友谊,皮亚的爱情。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项专利,日本人求之不得),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自办的学校里用自己的方式教书,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帮”中兰彻和拉俱梦想成为工程师,法涵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证明了兰彻的那句名言:“追求卓越,成功将不穿裤子追着你跑。”
2.《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印度文化
每一部电影可以说都是其所描述的社会文化的表现和浓缩,在《三傻》这部典型印度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体现印度文化特点的地方。
爱德华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及郝夫斯特的五个文化维度理论研究表明,印度文化具有高语境文化,高权力距离、男性主义、低不确定回避、长期导向的特点,这些在《三傻》中都有体现。
2.1 高语境文化在影片中的体现
根据爱德华的研究,高语境文化的主要特点有:语言的含蓄化、非语言表发方式的使用、内部人与外部人之分。而这些在影片中都有具体的表现。
兰彻虽然喜欢皮亚,但是用了四年的时间才有勇气向皮亚表白说,跟她在摩托车上的时光是他最美好的时光,他表达的很含蓄,他从来没有直接说,我爱你之类的话。
主任在把太空笔传转给兰彻时,借用他原主任的话,而没有直接说出兰彻是最优秀的学生,说完之后让他回去参加考试再离开学校,而不是直接说取消对你的开除。拉俱参加面试时,考官说录取他的时候,说where are you from? We talk about salary?(你从哪里来?我们可以讨论下薪水的问题吗?)而没有直接说你被录取了。
影片中非语言动作的使用,也是印度高语境文化特点的表现。
拉俱和法涵找工作成功后,用他们帝国工程学院男生内部之间特有的“脱裤子”的动作向兰彻表示佩服和感谢。估计非内部人是不懂怎么回事的。
查图知道兰彻原来就是要和他签约的大科学家时,也用了这一他们内部之间特有的“脱裤子”的动作,来表示他的失败和兰彻的成功。
2.2 高权力距离在影片中的表现
根据郝夫斯特的研究,高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靠不平等的秩序来维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可逾越,人们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上下级之间的差异很大,人们崇尚权威。
影片中,刚开学时,新生向老生致意,必须脱裤子,否则就会遭到惩罚。这就说明了新老生之间不平等的地位,而且老生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不可挑战的权威。同样的还有主任的统治,他不允许别人挑战他,所以当兰彻在开学典礼上当众质疑他的时候,他感到不悦;
考试揭榜后留影时位次按照按名次来排更将这种高权力距离表现的一览无余; 拉俱的姐姐因为家里太穷出不起一辆车的嫁妆而无法出嫁,更显示出了因贫富差距而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不同;
法涵一生下来就被父亲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父亲就是他的权威,他只能顺从,他不敢挑战;
查图和兰彻打赌后双赢的两种表现也能体验出印度社会的高权力距离特点,刚开始查图以为兰彻只是个乡村教师,于是对他非常的不屑,甚至看不起他,但是刚后来知道兰彻就是那个著名的科学家时,他竟然让他脱下了裤子。
2.3 男性气质在影片中的体现
根据郝夫斯特的研究,男性气质社会的特点主要有:竞争激烈、人们更注重财富和物质的积累、男女性别差异较大等。这些在影片中都有体现。
刚开学,主任在演讲中就告诉大家:生活就是竞赛,你不争第一就是失败。成绩最重要,什么都要以成绩说话。由此可以看出竞争是如此的激烈。
影片中的两综跳楼惨案及折射出的印度的高自杀率,也反应出了印度社会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等男性特质。
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在影片中也有体现,就是皮亚很在意兰彻的真实名字,因为她一直在反复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不想改姓。”印度社会中女子婚后从夫姓的习惯,体现出这是个男女性别差异较大的男性社会。
另,随非影片中的情节,但是皮亚的鼻环也是印度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控制之严格,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反应。
2.4 低不确定性规避在影片中的体现
低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种文化更容易接受外界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用来控制这些因素的规则比较少,人们敢于冒险。
影片中法涵装病迫使飞机返航及骗走机场接客出租,充分表露了其不受规则约束,敢于冒险的精神。
法涵和兰彻为了惩罚查图,更改其在教师演讲会上的演讲稿,使查图当着教育部长及数百名师生的面出丑,并把主任气出心脏病。
法涵和兰彻,怕拉俱考试不及格再去跳楼,不惜冒着被开除的危险去主任的办公室偷试卷,差点被主任开除。同样,法涵和拉俱为了兰彻,冒充新郎破坏了皮亚的婚礼,而皮亚也最终决定逃婚。像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如中国人们往往被种种规则限定,难以做出这样的事情。
2.5 长期导向在影片中的体现
长期导向主要表现为坚韧,愿意为长远回报而奉献自己;
兰彻底经常说的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随于你”,就是一种长期导向的表现。并且兰彻用他的切身行动实现了这句话,他热爱工程学,想成为一名工程学家,同时他痛恨目前的教育体制,想为改变教育体制而努力,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他也开办了自己的学校,用他独特的而成功的教育方式教学。
拉俱跳楼后昏迷的那段日子里,他的母亲几乎都放弃了希望,但是兰彻和法涵从未放弃,他们对拉俱不离不弃,他们尝试各种方法,终于将拉俱唤醒。这是一中坚韧和奉献的表现。
同样地,法涵和拉俱从未停止过的对兰彻的寻找也是一种坚韧和奉献的表现。类似的还有,法涵为了实现自己当摄影师的梦想,依然放弃当工程师的机会去了条件并不好的热带雨林;在皮亚的婚礼上,拉俱对皮亚说,流言蜚语只是暂时的,也就是维护面子只是暂时的,长久的幸福才是永久的。这些都是长期导向的表现。
3.《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跨文化沟通
3.1影片名称的跨文化沟通
影片的英文名是3 idots,中文名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光看其中文名我们就可以猜到这是一部印度宝莱坞电影。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如今宝莱坞已经成了印度电影的代表,是印度最美丽的一张明信片,并且影响范围波及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国家。从影片名称就猜到其是一部印度电影,这是影片成功跨文化沟通的第一步。
3.2从影片语言的使用来看影片的跨文化沟通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本土电影在影片的语言的选择上同时使用了北印度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众所周知,英语是全世界通用语言,选用英语,就等于宣布影片的受众是全世界的观众,这无疑是影片成功跨文化沟通的第二步。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本文选用英语而非全部语用英语,印度语的使用更保留了印度电影的本土色彩,同时能向观众传达:这是一部全球化的印度电影的信息。
3.3影片中特有的印度歌舞
作为宝莱坞电影的特点,歌舞是必备的,本片也不例外。作者认为,歌舞是一种跨文化沟通的极好的方式,因为音乐和舞蹈是无国界的,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它们甚至能弥补影片中部分语言(印度语)不同带来的障碍。所以,影片中歌舞的穿插是其成功跨文化沟通的第三步。
4.总结
“电影是最直观和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最容易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壁垒。” 电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所以如果想了解一国的文化,从该国电影入手不失为一个良策。在跨文化沟通中,对目标国文化了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成败。所以跨文化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目标国文化的调查、了解、学习。只有熟悉目标国的文化背景、习俗,再加上合适的跨文化沟通技巧,跨文化沟通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宋苏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电影艺术,2004(6):131-135 周婧.电影《艺伎回忆录》中的日本文化和跨文化沟通.今日南国,2008(6):243-247 Bhawu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Preparing Managers of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Using Cultural Standards.Psychology Developing Societies, 2009(7):111-116 Davis.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Lustig Koester.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5th Edi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Verner Beam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第二篇:《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再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第一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会被这个片子的形式(里面大量的独特的印度歌舞元素)所误导,只单纯地以为这是一补讲述3个怪才闹笑话的故事,当然也知道里面有爱情了。第二次再次去看的时候,又发现懂了很多。
(1)浅议片名如果对于一个没有看过的人来说,看到这个片子一定会觉得是个脑残片,因为名字太没有内涵了,没有将片子中的意义表达出来,只浅显地说出了该片是个喜剧,个人觉得远远不够,如果是我的话,会选择《寻找兰彻》 这个名字,因为影片是以倒叙,插叙的叙事模式,以另2个男主角法汉和拉朱寻找兰彻为主线,并最终找到兰彻。
(2)三个主角的故事:兰彻,法汉和拉朱都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并且是室友,他们学的专业是机械,这个学校非常传统和严格,只注重成绩。
A:兰彻: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像别人死记硬背,却喜欢拆卸一切与机器有关的东西,开学第一天,他就背离传统并且自制导电器材整蛊学长。接着顶撞教授,质疑他的教学方法,其实看到这的时候,我倒觉得印度的教育体制和中国差不多,教学体制也是崇尚死记硬背的理论,比如他们学的机械专业,并不是积极倡导你去做一个可以运转的机器,而是问你“运动的定义是什么”。我身边有一个同学W,W虽然现在学了新闻,但依然是理科生的左脑思维,对于死记硬背根本不在意,所以W就果断地放弃了考研,因为考研好像文科最起码都会有名词解释。兰彻热爱机械,在情况危机的时候他可以利用几根导线等简单器材让房间发亮,而教授却做不到,只能干巴巴地在旁边看着。
B:法汉:在法汉出生的时候,他就被家人定下了“以后是个工程师”的标签,从此他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是他却钟爱动物摄影,想拜某个知名的摄影师为师。学了机械,他兴趣并不高,成绩是倒数第二。有一句话最近很火:你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误选专业造成的,我觉得这应该会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包括我,也有点后悔数媒这个专业了,第一次的尝试,不成熟的课程安排,无经验的老师,年复一年的上,所以到了大三真的有点不那么喜欢了,想想也许自己该坚持原来的新闻吧。最后,法汉在兰彻的鼓励下,勇敢地想爸妈坦白:自己即使以后只能住小房子,但会很快乐。最终,他得到了爸妈的支持,成为了一名摄影师,无疑,他会很快乐!
C:拉朱:拉朱家境贫寒,父母亲患有重病,姐姐年纪很大却因为买不起嫁妆而不能出嫁,寒门出学子,拉朱来到了皇家工程学院,他必须要使自己优秀来让这个家庭摆脱困境,其实我觉得自己的心情和拉朱好像,导演讲述拉朱的故事全是用黑白的镜头,真是让人毛骨悚然。拉朱总是在考试前拜神灵,然后手上带着很多戒指,每一个戒指对他都是一种警戒和提示,然而成绩并不理想,他考了倒数第一,曾一度跳楼,在医院期间,兰彻逗拉朱开心,说:你的父母病好了,姐姐也已经嫁出去了,没要嫁妆,而且嫁给法汉了。最后,拉朱清醒了,兰彻又劝慰他:一定要放下肩上的包袱,把手上的戒指去掉,好好找个工作,就可以了。
拉朱经过这一劫,想通了很多,他把戒指去掉,去找工作,然后心态很好,也很圆满。
(3)歌舞元素 这个片子延续了印度电影歌舞元素的形式,对于喜剧来说,就是唱的High,跳的High,很热闹,总体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这三个室友共处一室的欢乐场景,又唱又跳,展现了他们的友情,第二个部分是兰彻和女主角皮娅的秀恩爱片段,拍的很唯美吧,觉得很像MV,抱着欣赏的态度,反正我看的超开心,感觉爱情也许就是像他俩这样疯玩疯玩,那多开心啊,我觉得把大量歌舞元素融入电影也是印度电影的特色吧。
第三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强烈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值五颗星。非常精彩,改变我对印度电影一直歌舞不停的印象,男主角阿米尔汗,和阿甘有点像,这样一部电影比《阿凡达》不差,一部伟大的印度电影。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备,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不敢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印度佳作!有时候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 讨厌看过于沉重的 —— 这部电影深入浅出不乏蕴含诸多道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我从未有过如此的震撼,你很难想象,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之中,竟然穿插着如此之多的人生智慧;人生价值观,友情,爱情等等。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早已超出了励志电影的范畴,它不仅是传达了一股人生的信念,更是提醒我们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执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3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正如当今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有很多的无奈,他们身上同样寄存着父母对他们的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压力,他们心中背负着各种负面的情绪;对承担家庭的恐惧,面对不喜欢的专业的逃避,但是,他们心中仍然有着一份执着在心中。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一直努力着。
主人公曾说过这么几句话:为什么我会考试第一名?因为我真正喜欢我的专业,但你们为什么却是屡屡倒数?因为你身上有太多的包袱,甚至是根本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只要跟随着你们的激情所在,激情就会变成你的职业。这几段话不仅反映了一种学习态度,更是映射出一种当今的社会现状。身为希望的我们,当面对选专业时,总是受到父母的威逼利诱:这种专业很火啊,不选这个,你就会没出息……虽然父母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可曾想过,我们心中也有自己想学的东西?也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时候总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都怪自己倒霉,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等等一些抱怨社会的话。其实这并不是社会的错,而是我们的内心不坚定,是对未来的空虚和迷茫。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怨恨这个社会的性质,更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想做什么事,就勇敢去做……就像电影说的一样:当你把你做的事变成一种兴趣,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优秀。相反,如果你完全去相信现在的一些教育制度,你到最后无非就是个“学习机器”!
回归正题《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翻译?会不会是翻译错了?觉得名字好奇怪!这样的电影真的可以和阿甘正传去媲美!
自己欣赏吧!
第四篇:三傻大闹宝莱坞 经典台词
三傻大闹宝莱坞 经典台词.txt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自己选择45°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135°俯视着看你。“他的人和名字一样不同寻常”“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电影中的场景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什么要把缺点公之于众呢?好比你缺铁,医生会给你开补铁药,但不会到电视上说你缺铁。”“但他总说,有两个傻瓜会来找我的”“剧情太复杂,而且没有字幕,不适合你”“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开始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两个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1000克秋葵,500克免费奶油就能叫醒他,为什么牺牲我?”“我想说服你,爸。但不会以死相胁,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我为你所做的事都非虚情假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入学那天,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用铅笔?如果笔尖断了,失重的话它就会漂浮在空中,进入眼睛,鼻子,仪器。你错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对,你明白吗?这是一个重要的发明(指太空笔),你知道吗?我的院长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去,学习去,考完试就滚„„”“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他的脑子一定很值钱,因为从来都没用过!“”Every thing is fare in love and war."“爱和战争中所有事都是公平的”“响而不臭的屁是光荣的,半响的屁是可以忍受的,微微的轻放是可怕的,无声的屁是致命的!”
第五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影片虽然以“Three Idiots”为名,但我并不认为主人公三人应被称为“呆子”,反而觉得他们诠释了青春的含义,演绎了最充实的大学生活。或许影片主要记叙的不仅仅是三个主角的大学故事,也包蕴了一生处世的态度:专注于远方的目标时,是否还要留心身边的风景。
入学之初,“病毒”就以杜鹃的比喻揭示了竞争的残酷:“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它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它们会怎样?它们会把其它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诚然,竞争是激烈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一切而将胜过他人作为唯一目标的理由。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或许存在着许许多多同我们争夺职位、薪资的竞争者,但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路人,真的不认为使用各种手段一路排挤开他人就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或许如同影片中“消音器”一样,不择手段地获得了一个虚名,得到几分物质上的富足便狂妄自大,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个可以分享欢乐与苦痛的伙伴,这样的人生绝对不能称作“精彩”。“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不是大学,是高压锅··”不得不说,许多时候我们过于浮躁,只注重追逐一些实质上不能代表什么的数字,恰恰忘记了大学之道的真谛是获取本领,走向社会。若将一切都换算为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数字,竟日只为一个分数奔走操劳,为踩下又一个竞争对手而欢欣,从未想过他们也是人生路途的旅伴,如此生活着的一定不会是生活的弱者。
有感于电影中的那句“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哄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一路奔波,多少次忽略了内心的感受,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又一天既定的日程。我们似乎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茫然的“大学状态”中,带着一种日积月累的麻木强迫着自己迈出一步又一步。恍然自省,发现脆弱的心灵已不知丢弃在何处。曾经在乎的,曾经期许的,不觉间被一个个量化的目标掩埋。也许我们缺失的正是一分随性,时刻责问自己一句“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悉心呵护内心的世界,既然知道“冷暖自知”,就更不应冷落自我。那一句“一切顺利”是在教我们作为一个人而活,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是对心灵的一次轻轻的抚慰,是精神伸过一个懒腰之后重新激情漫漫地上路。
何谓精彩的人生?这恐怕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话题。但我看到了,有三个“白痴”,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缤纷的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