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荒原的词语
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地大物博 芳草沃野 高低起伏 环顾四野 荒草连连 荒草连天 荒草没膝 荒无人烟 荒烟蔓草 荒原漠漠 极目远望 坎坷不平笼盖四野 绿遍山野 莽莽苍苍 密如蛛网 渺无人烟 明媚绚丽 千沟万壑 穷乡僻壤 秋景萧瑟 人迹罕至 人烟稀少 散散落落 山水相接 天似穹庐 逶迤连绵 无边无涯 无人问津 夕阳西下 稀稀拉拉 虚无飘渺 一望无际 一望无垠
杂草丛生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空荡荡
陂陀 残败 苍茫 草甸 草坪 沉寂 凋敝 凋落 泛滥 风化 浮动 古道 广阔 浩瀚 荒村 荒凉 荒漠 荒僻 荒疏 荒芜 荒野 荒原 坎坷 空旷 旷野 冷落 辽阔 辽远 寥廓 零落 芦荡 漫漫 莽苍 莽原 漠漠 僻陋 偏僻 贫瘠平坦 凄苦 凄凉 凄迷 侵蚀 衰败 衰弱 衰替 衰亡 衰朽 坦坦 恬静 颓败 颓废 无际 无垠 稀疏 萧瑟 萧索 箫条 沼泽 中衰
第二篇:荒原读书笔记
《荒原》读书笔记
在课堂上经常听李老师提到艾略特的《荒原》,趁着周末的时间,去书店翻看了此书,《荒原》读后感。初读此书,不求甚解,却为其中奇幻瑰丽的意向所折服,遂到图书馆借了一本,细品慢酌。就其中的性欲、性的审美进行初探,本能欲望的冲动是不是审美?
《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荒原》一诗的发表,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诗434 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奕”;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暗示了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现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死亡及拯救。就我读此诗的感觉,实在是晦涩难懂,读第一遍,除了觉得注释太多,诗太长以外,没有太多感觉。在我参考的论文中,艾略特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因此,晦涩难懂的标准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
《荒原》又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现代西方文明世界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空虚、情欲泛滥、世态炎凉的荒芜原野,同时也象征要以宗教作为救世良方。在此,就《荒原》中的情欲泛滥做简单的美学探讨。在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虽说只有短短的10行,但是句句都寓意深刻。艾略特笔下的海,象征的是情欲之海,汹涌而至的情欲能够让人丧失理智,淹没其中。“火”也是欲望的象征,当欲火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会引起罪恶。在《荒原》里的圣杯传说中,也隐射了情欲,其中描绘的是萧索和虚无的景色,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躁动,荒原之荒,根源在于鱼王身体之荒。要拯救荒原,必须寻找圣杯,医治渔王的疾病,使他从衰老和性无能中振作起来。艾略特受到弗雷泽的《金枝》这部人类学著作的重大影响,任何熟悉这部著作的人会立刻识别诗中所提到的生
殖仪式。我们还在诗中见证了沐浴在欲海中的男男女女:诸如在德国阿尔卑斯山度假的贵族男女,在伦敦家中百无聊赖的中产阶级夫妻,深受性问题和生育问题困扰的下层女性,像野兽一样到妓院寻欢作乐的斯温尼,偷欢交媾的银行职员和女打字员,邀请同志到宾馆过夜的同性恋商人等等,而这些又与神话中夜莺遭到强奸的故事,以及瓦格纳歌剧中不该发生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这可谓《荒原》中的欲望众生相。在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欲望的冲动表象,而有更深层次的宗教内涵,因为鄙人才疏学浅,无法解读透彻其中的宗教色彩。反而从这些欲望的表象中看出了审美的闪光点。在这些混乱的人物以及混乱的意象中,有着人性本能的欲望冲动,在其中我们能读出诗人的善恶的价值判断。具体说来,《荒原》第一章里,以先知铁瑞西斯的视角目睹了一个打字员和房产职员间的逢场作戏。他们的结合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物本能上的。打字员是受害者也是罪人。她用“连衫裤”、“背心”以及“紧身胸衣”等来引诱意志薄弱的男人。在艾略特看来这种爱是不道德的,是恶的而非善的。我们只能从艾略特的诗中找出这些扭曲的男女情欲关系,有些仅仅是单纯的肉体上的冲动,如同动物延续后代的本能。在我看来,这种性欲冲动,本身就是赤裸裸的审美的,倡导的是人性的解放。而艾略特在其中也尝试着探讨和解决如此的男女本能冲动,那就是宗教上的“Datta.Dayadhvam.Damyata”。这样的性欲冲动,不仅仅是审美的,还有更深社会学、宗教学的探讨价值。
第三篇:荒原狼读后感
《荒原狼》读后感
当我读《荒原狼》时,我是伴随着似懂非懂的纠结读完的。
《荒原狼》中的哈里是一个孤僻的独行侠,他坚持租住在一户整洁有序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而自己的房间里却从来都是一团糟,烟尘遍地,桌上地上胡乱堆积着书本和音乐。他深谙欧洲古典哲学、神学、音乐等各种文化形式,也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有积蓄。但他本人最看重的却是一套自杀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对于剖析自身的工作。他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生与死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剖析是残酷而客观的。他一开始就先验的认为,自己是一头偶然闯入了人的文明世界而具有了人性的狼,人性和狼性总是在他的心里此消彼长。他对于自己的这种双重性的描述语气十分客观,以至于我们经不住信以为真。从这一点来看,哈里从一开始就是了解自己以及自己一类人的。这种了解而产生的鄙视首先指向的是自己。文中的一个旁观者房东的侄子道出了这一切:“我意识到,哈里的悲观不是基于对这个社会的鄙视。而是基于对自己的鄙视。他那么无情的刻薄所有的人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排除在外。他总是把自己放在憎恨和否定对象的第一位。”因为对于世界首先是对于自己作为人本性的认识使他不愿融入这个社会,因而他成了边缘人。
我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在我看来哈里是一个活在社会之外的人:他就像一个苦行僧,用自己的清醒与行为上的孤立来监视着这个社会。他的忧虑是超越了时空生死。对于他来说,死是比生要轻松和快乐的事情。因为有了死的期盼,人的生才有了动力。死是生的目标。哈里关心的是生的目标也就是死。我纠结与一个这样的思想,大多数人都愿意生活的好,不去愿意面对死亡,都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所以不去追寻。但是,在书中,我看到了哈里的态度,他的确游离在我们的世界之外。他看到了人的狼性,每每有鄙视,他先鄙视自己。一个这样悲观却又不去指责社会的人,给了我一种似懂非懂的理解。可以说他是因为这个社会才变成这样,却又不去排斥这个社会。通俗得来说,就像一个受了气的孩子,不去想对手的强大,只思考自己的无能。这是一种睿智,却又是一种悲哀。睿智的是他能想到这一层,能将人性、狼性看的十分客观,却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悲哀。《荒原狼》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不过在我看来,要想更深入探索出其深刻的内涵,需要一遍一遍细细研读。
第四篇:《荒原狼》读后感
读《荒原狼》后浅显的感想
当我合上《荒原狼》这本书之后,脑袋空空如也。之后,我疯狂地,接近歇斯底里般地下载了大量莫扎特的交响曲、钢琴曲,虽然在于接近艺术的这条道路上,我连个新手都算不了,但是看完书之后的第一个冲动竟然是大量欣赏这些原来“自认为”(当然也是被形形色色的人所传输的)枯燥无趣的音乐。
当然我知道作为一篇读后感来说,选择这篇名著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这本书读的很慢,薄薄的一本书,接近花掉我两个星期,很多时候,有些很晦涩的语段,会反复地再看一遍,有时候也会遇到看不进去的时候,索性扔掉,当再次拿起的时候,又会反复之前的一些篇幅来读。后来,上课当老师说到《荒原狼》的时候,简直是当头一棒:连老师读了十几遍也没有搞定里面所要揭示的内容。于是,我知道对于这篇名著,绝对还有反反复复理解的必要。
其实,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书的名字我就想了很久:《荒原狼》?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荒原里的狼来写?当荒原和狼相结合,又是多么的孤寂、悲廖。而后,又开始看了翻译者对本文的序,说这本书是一个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何来危机之谈,难道是黑塞本人的自传性质的小说?到了出版者序中,作者以哈里·哈勒尔房租侄子的身份,带给了我们一个哈里的初形象和在外界给别人的印象。在“我”眼中,“哈勒尔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是哈勒尔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染上这种毛病的原非只是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他们反而首当其冲。”这难免不让人,把哈勒尔的怪病放到整个历史的发展中,当“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时候,这些人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怀疑是人生,把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个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不难发现这种狂人在每个时段都会有,只是有些狂人被人们称赞,而其他一些就淹没在历史的浪河之中,永远和外界有隔阂而不为人知。
当然,在出版者序中,我们还有很多内容篇幅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荒原狼的存在。“教育的基础就是‘摧毁学生的意识’…但是这位学生坚韧倔强,骄傲而有才气,他们没有能够摧毁他的个性和意识,这种教育只教会他一件事:憎恨自己。„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自爱就不能爱人,憎恨自己也必须憎恨别人,最后也会像可恶的自私一样,使人变得极度的孤独和悲观绝望。”“他从他那真实的空间,从他那荒原狼似的离群索居的角度出发确实赞赏并热爱我们这个小市民世界,他把这个世人的小天地看做某种稳定的生活,看做他无法到达的理想,看做故乡与和平,凡此种种,对他说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翻着,来到《哈里·哈勒尔自传——为狂人而作》。这是哈里自己的内心世界,孤独而又自省,冷静而又无助。他把“特有的简朴和胆怯的生活艺术,安详地度过一天”看作是浑浑噩噩。“满足和欢乐对于我来说,是不能够忍受的,用不了很长时间我就憎恨它,厌恶它,我就变得非常绝望,我感受到不得不逃向别的地方,尽可能逃向喜悦的途径,不过必要时也要逃向痛苦的途径。”…“不一会,我心里就燃起一股要求强烈感情、要求刺激的欲望,对这种平庸刻板、四平八稳、没有生气的生活怒火满腔,心里发狂似的要去打碎什么东西…”
他无时无刻地在矛盾着,也就是无时无刻的痛苦着。把日子过得平庸而无奇,但是无法忍受,就像得了什么毛病一般,无处不在挑剔着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无法安宁。
之后,他在一条潮湿的街道前行,在一面墙停了下来,因为他喜欢这面墙,这么盯着,他看到了“魔剧院…”和“专-为-狂-人-而-设”,当然第一次看到这个,我并没有多大的留意,只是觉得增添一些奇幻的色彩,但是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知道这几个字对于哈里以后的意义有多重要。后来,得到的那本《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这本小册子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写哈里和荒原狼的关系了——一个躯体下的两个他。我很欣赏这种观点:在有些人有了出息,被人羡慕,他们得以成功更应该归于他们身上的壶性和猴性,而不是归于人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的确,人性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于帮助使人达到成功的时候,显得很渺小,反而这种人性的普遍或者普善性,不能够使得一个人得到更高的成功、突破自我。然而,黑塞给我们讲述的却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完全不能够互助互济的,而是专门对立的,就是一个躯体里面的两个死敌。
在那本小册子中,荒原狼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矛盾者、自杀者,哈勒尔无法沟通市民世界,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艺术,他在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自己与自己毫无关系;他又时刻在想着这个世界的种种罪恶,想着自己身上难以救赎的罪愆,他无法理解世界,无法原谅自己,却又不能抗拒内心的诱惑。而通向圣洁的道路只有选择“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熄灭生命的火花,回归本原。”荒原狼原本是一个艺术家,他来源于市民,他深刻的眷恋那平静、善良、秩序的市民世界,他同时又以艺术家的敏感对市民虚伪的循规蹈矩感到愤懑,他要彻底撕裂虚情假意,于是,当他就要脱离市民阶层时,却绝望的发现,当代那些所谓的艺术早已与他绝缘,于是,荒原狼彻底孤独了,甚至孤独到失去了自己(因为他根本就不愿意看到曾经狂热追求永恒的自己)。荒原狼在孤独中痛苦跋涉,他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时代错了,人性深处隐藏的种种邪恶趁虚而出。荒原狼与之搏斗,他向往不朽,却找不到通向不朽的道路并因此而痛苦、矛盾。
这么写着写着,我无法理解荒原狼的孤单,无法体验他的痛苦,我们一直满足于生活带给我们的安逸和满足感。于是,没有早就狂人,只是无数的庸人日复一日的消耗着原本不多的时日。黑塞仿佛立了一面镜子,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剖开,然后他却以狼一般的野性,冷眼看着我们。
但是,这么一个人的出现,完全不再被我理解了——赫尔米娜!这个孤傲的荒原狼啊,他竟然完全可以接受并努力地完成她所有的指令!还有刚开始赫尔米娜就认定最后她给他的指令就是杀了她!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为什么她可以指令他所有,为什么她可以为了完成她的指令去学习他认为他厌恶的舞蹈和厌恶的音乐。
关于赫尔米娜和帕博尔、玛丽亚这三个人的出现,我完全是懵了的状态,更不用说之后的老哈里、新哈里的对白,魔剧场和杀死赫尔米娜之后莫扎特的出现……这些等等了。只能引用网络上对这部分的评价了:魔剧院,则完全是黑塞凭借他个人的想象,让自感灵魂分裂而痛苦不堪的哈里走着通向内在的神秘莫测的路。哈里在帕勃罗指引下进入了“疯子才能入场”的魔剧院,分别在五个房间游历了“内心的地狱”,以一种身体力行和视觉认知获悉了自身的无意识,把握到内在灵魂的多重性。可是,尽管哈里在魔剧院里参与了灵魂的交流,他还是无法直面自我的人性和狼性。最后,帕勃罗与莫扎特化而为一,向哈里指明一条“幽默”的解脱之路。可是“幽默”对哈里来说只是一种暂时的精神麻痹,它无法让哈里内心获得永久的平和,不朽与永恒仍然只是内心的指向。
至于,还有一部分的见解是这些包括赫尔米娜的出现,都是荒原狼为了完全保持狼的特性而出现的幻觉。
最后,引用黑塞的一句话: “我面临的问题中首要的和最迫切的是一个个的人,是人性,是独一无二未被标准化了的个体。” 他甚至不无骄傲地说:“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纬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我直面个人。”作为我的结尾吧。
现在,我知道,未来这本书,出现在我视野还会有很多次,甚至十几次之后,我仍然无法了解那是个怎么样的荒原狼和黑塞要带给我们,指引我们的那部分思想。
第五篇:《荒原深处》诗集
听你说过要出诗集的,那时的感觉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你是我们家的骄傲,更是我们这片土地的骄傲。
听说你的诗集出版了的时候,我便向你讨要。我说我要一本你的诗集,我要一本用你的心血铸成的一垛长城,要那些你心中真实的吟唱。因为我读过你的一部分诗,那些诗里,有我见过和没见过的许多,如那些你歌唱的风景,是我司空见惯,在你的笔下,它们都成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你都赋予了它们可爱的灵魂,它们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那些你盛赞的匠人,有的是我没有见过的,虽然他们都与你素昧不生,现在也成了历史的陈迹,但在你的笔下,他们竟是历史的记载,是人类的永恒,他们的勤劳与聪颖,敦厚与纯朴,都是我平生闻所未闻的。
我终于得到了这本渴望已久的诗集,诗集到我手里还有一个戏剧片性的过程。当时你托人搭过来的时候,我没有在家;等到我回家的时候,书已到了别人的手中。我说是给我搭回来的,婶婶笑说应该是给我的,给我了才值。
其实,我真的什么都不懂。你出生的时代我不懂,你所写的家乡我也不懂。正如我们自己一个本土作家笑我是个怎么样的女人,自家的方言我听不懂,自家的俗语我也想不明,更说不出什么家乡的传说俚语,所以我不知道家乡的土地到底有多亲切,家乡的文化到底有多厚重,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原生态的家乡。直到我在一个叫胡滨的安化人的博客里,看到许多令人惊奇的美景,我才知道我的家乡是如此地炫目;看到他说到余杰和叶梦都惊叹我的家乡呈现的迷人景致,我才感觉家乡的确是古朴与清新巧妙融合。
可是,我要怎样去读你的诗集呀,那些美妙的风光全都融进了你的才情,你那些深刻的情思全都躲藏在那些最常见最普通意象中。喜欢文字的我对文字却很迟钝,敏感如你,我怎么能读懂你的文字,你的情思,你的人生里或精彩或痛苦的部分?所以我只能用心地读,浅浅地想,太深沉的内质我是无法感觉到的,太深刻的内涵我也是无法领会透彻。这就是我的悲哀,我不能真正把住文本的脉,更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心思。我到底能领会你作品多少分一,我不知道,或许正如贝多芬所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是啊,我怎么能够完全彻底地把握住你作品的内质呢?诗歌是在你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我只能用笨拙的文字写出我迟钝的心中肤浅的感受,怎么能完美地传达你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按照我读书的习惯,拿到一本心爱的书,我喜欢先翻目录,翻看目录能够让我大致把握作者心路的历程,翩飞的思绪行走的轨迹。
这是一本怎样的诗集呀。六辑内容清晰且融洽,一根爱的红线贯穿始末,爱人也爱每一寸土地:既有对自家人的爱,也有对他人的爱;既有对家乡的热爱,也有对你走过的每一程山每一程水的爱恋;既有对家乡风景风俗风情的爱,也有对异乡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饱满的热情。你是用怎样的笔醮着你的血和泪在写作啊。我的诗人!
生于斯长于斯的你,自然首先关注着你的家乡,所以你把故乡放在第一辑。在这片土地上,你吃过苦流过汗也流过血流过泪,但所有的过往,都成了你眼中最美的风景,你心中永久的怀想。
诗是讲究意象与意境的,在王国维的评论中,诗似乎更讲究境界。我不想用文学与美学的观点来审视你诗的美,如果那样去读,对你的激情和才情,都应该是一种羁绊;我要用我的心,用一个行走在家乡的田间小径上的村姑的心来读你可爱的文字。只有这样,我才能读懂你“棚架上的南瓜”“由青变黄”的历程;也只有这样,我才能读懂你的“稻草人”为何能成为“骄傲的主人”;只有这样,我才能读懂你写鸡婆冲时,“去掉羞怯去掉伪善去掉虚荣/只留下温馨与一点忧伤”的真性情;也只有这样,我才能读懂你笔下的二十种匠人的光辉形象,也明白了那鲜亮的器皿怎么才能“把那些有着太多的缺陷的生活/和有着太多的可能的无常人生尽量/填补打磨”;也只有这样,我才能读懂姐姐们的人生为何“一生都在怀化湘潭来来回回跑”,我才能明白你的宝贝远离家国时你是如何地痛断肝肠,我才能明白你对爹妈的思念是何等地深彻骨髓。
我不能细数你的每一个字,但是我却能细数你诗中的每一个意象:南瓜花,玉米缨,满身花粉的蜜蜂,三月的桃花,对唱的布谷鸟和鹧鸪,狡黠的昆虫,明灭的萤火虫儿,啃草的黄牛,偷嘴的鸟雀,毛绒绒的狗尾巴草,肥胖的麻猫,弹跳的游鱼,蟋蟀的歌声,这些自然界的灵魂,在你的笔下充满了喜怒哀乐;故乡的每一个地名都充盈着浓浓的情愫,鸡婆冲有你母亲的魂,有你父亲忙碌的身影,竹鸡坡有你难以忘怀的许多场景,故乡的石板路是你“丈量生命的隐码标尺”,故乡的水井是能洗涤你“沾染尘埃”的“灵魂”。这些随处可见的无机物与有机物啊,在你的诗中他们也学会了歌唱;这些随处可见的故乡的风物啊,时刻提醒你做好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你是故乡的精灵,你关爱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你是大众眼里的诗人,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你吟咏的对象;你是擅长山水的画家,为这片旁人不屑一顾的土地描绘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为家乡纯朴善良的民风民俗绘出了一幅幅纯粹的梅山风俗画卷;你是人生畅快的歌者,你用你嘹亮的歌喉唱醒了这里沉睡的灵魂,唱响了整个湘楚大地,唱遍了五湖四海,唱出了人性的真善与美。
面对诗集,我不敢倾诉衷肠,那就让我用余下的时光,静静地听你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