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

时间:2019-05-15 04:0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

www.xiexiebang.com

2014-05-05 08:41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

(2014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我区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考察指导工作,亲切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戍边官兵,听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1.深刻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区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为内蒙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在考察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成绩,深刻阐述了事关自治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指导内蒙古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好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实施“8337”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总体要求。总书记希望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全区上下要牢牢把握、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坚定政治方向,牢记职责使命,尽心竭力做好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3.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守望相助”的思想内涵。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的要求,思想深刻,立意高远,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坚决落实“守”的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好家门、守好祖国北部边疆、守好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要牢固树立“望”的意识,坚持登高望远,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大力弘扬“相助”的传统,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各族人民紧紧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4.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总书记要求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各级要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的实践要求,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5.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理解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掌握讲话蕴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切实做到学深吃透、融会贯通,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穿于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以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区情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丰富“8337”发展思路的内涵和要求,完善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巨大精神力量。

6.创新发展理念。顺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推进思想解放,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境界,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树立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努力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树立转型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调整生产力空间布局,改善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充分释放内需拉动潜力,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调性,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培育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7.明确发展目标。牢记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努力把内蒙古打造成为祖国北部边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经济发展的风景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牧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民族团结的风景线。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文化繁荣的风景线。草原文化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设好各民族的美好精神家园。

———边疆安宁的风景线。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法治内蒙古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内蒙古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稳步提升,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

———生态文明的风景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让内蒙古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

———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风景线。经济社会发展更趋协调,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各族群众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8.完善发展思路。按照总书记“三个跳出”的要求,自觉把内蒙古的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

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富民强区之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认真落实总书记“五个结合”的要求,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提高发展水平并举,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9.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思路和要求,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针对我区传统产业层次不高的问题,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电力、冶金等传统产业,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传统产业活力和竞争力。针对我区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的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稀土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云计算等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旺盛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我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努力打造更多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效应大的支柱产业。

10.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坚持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转化增值上,大力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条,提高煤炭、稀土、有色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促进产业向高端、产品向终端发展。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布局,落实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集中,培育壮大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园区。完善资源配置政策,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到2020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推进资源资本化改革,探索资源资本化的多种实现方式。11.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带动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强化旅游市场营销,促进旅游和文化融合,提高旅游业附加值,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培育壮大金融业,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保险、期货、证券、基金、信托和租赁等金融业,打造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市场群和商业圈,加快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全国性煤炭、稀土、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壮大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等新型业态。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

12.加快调整需求结构。围绕“三驾马车”协同拉动,把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根本,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投资增量,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大力培育健康、养老、信息等消费热点,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全社会消费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机电、重型装备、农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3.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稀土、冶金、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集中打造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持续增加科技投入,制定实施让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的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14.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重点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煤基燃料等运输管道建设,构建立体化综合能源输送网络。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黄河防凌防洪工程,有效缓解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状况。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有机融合。

15.全方位扩大开放。认真贯彻中央经略周边、扩大经济外交的战略部署,完善同俄罗斯、蒙古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民航、通讯和电力通道互联互通,加强文化、教育、卫生合作交流,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国际通道和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面向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区、进出口商品加工区和旅游经济合作区,支持发展陆港经济、空港经济,打造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东北亚、中亚、东欧等区域的经贸往来,巩固发展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范围。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经济协作,落实京蒙对口帮扶与合作机制,大力承接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带,拓展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空间。

16.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合理布局生产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靠拢,科学整合现有工业园区,统筹布局重点产业园区。构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自由流动,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

坚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农村牧区面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7.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粮食生产向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能力强的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粮食单产和科技贡献率。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

18.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以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安全为方向,以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尽快把畜牧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优化畜群品种区域布局,根据资源承载能力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建设一批优势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提高农区畜牧业占畜牧业比重。科学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推动自然放牧向建设养畜、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19.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牧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认真落实土地和草牧场集体所有权,全面完成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扎实推进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牧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培育更多知名品牌,提高内蒙古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牧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牧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20.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统筹抓好旗县城关镇和重点镇建设,走多中心带动、多节点支撑的发展路子。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彰显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呼包鄂城市群建设,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衔接,打破市场壁垒和行政区划限制,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城市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共享。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吸纳更多农牧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21.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坚持因地制宜,结合生产力布局调整,在农村牧区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全覆盖。高度重视做好牧区工作,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辟牧民增收和就业新途径,不断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步伐,促进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牧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确保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好相关改革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24.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干部和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5.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健全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区域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引进,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支持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科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机制,做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加强五保供养人员、孤残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实现困难人群帮扶救助全覆盖。

27.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入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加快各类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建立健全准入、使用、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真正使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支持自住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8.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三少”民族自治旗为主战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坚持领导干部联系贫困点制度,认真落实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帮扶举措,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增强扶贫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软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扶贫对象自身潜力,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扎实抓好教育扶贫,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资助和就业促进政策,防止贫困代际传递。29.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守发展决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思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依法治理,强化矿业生产、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和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强化责任追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深化“中国梦·尽责圆梦”主题活动,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3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理顺文化主管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促进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理顺信息网络管理体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融合发展。

32.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3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印刷、演艺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发展路子,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广泛开展文化对外交流,积极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内蒙古。

34.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实现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双赢。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和科学经营,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继续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不断提高治理成效。

3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低碳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36.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研究建立相应的财税制度。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以改革发展促进和谐稳定,以和谐稳定保障改革发展,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37.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族团结光荣传统,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迎接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活动,充分展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内蒙古的发展成就。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3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法治内蒙古建设进程,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完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解决好资源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机制,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程,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39.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加强国家安全力量和手段建设,高度警惕各种苗头性问题,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强化重点管控措施,加强对重要目标、重要场所、重要部位的防控管控,坚决防止发生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敏感案事件、规模性非法聚集事件和暴力恐怖案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和装备建设,强化实战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爱民固边工程,提高管边控边能力,确保祖国北疆安宁。

九、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我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0.切实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自觉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4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坚持抓严、认真抓实、切实抓长”的要求,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各步骤工作。坚持贯彻整风精神,突出领导带头,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弘扬牛玉儒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牢牢秉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气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强化分类指导,从严从实督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42.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贯彻群众路线,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配套规定,全面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有关规定,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3.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力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大力培养选拔熟悉经济管理、现代金融、城市建设、外经外贸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44.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街道社区、机关、高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深入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十、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

46.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切实发挥好中心组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纳入教学计划,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班、培训班、学习班,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机关、企业、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各自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学习宣传,带头贯彻落实,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贯彻工作深入开展。

47.大力加强宣传宣讲。各级宣传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各类新闻媒体持续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的举措和成效。各级党委讲师团要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宣讲活动,推动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城乡基层、走进千家万户。各级政策理论研究部门要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48.切实抓好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对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专题部署,明确具体要求,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学习贯彻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务求取得实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深入研究思考全局工作和分管领域的重要问题,提高运用讲话精神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干事创业精神,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 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 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王 君

春节前夕,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戍边官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考察期间,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这是对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内蒙古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一、牢记“守望相助”的亲切嘱托,切实肩负起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政治责任

习总书记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赋予“守望相助”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实践要求,这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

按照“三个守好”的要求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地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边疆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牢记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以平安内蒙古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三个跳出”的要求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登高望远,在解放思想上下大气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桎梏和观念障碍,跳出传统发展方式的固化思维和路径依赖,善于在发展大势中研究思考问题,从全国大局中谋划推动工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谋求新的更大发展。

按照“两个共同”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一直以来保持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度警惕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问题,使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牢记打造“亮丽风景线”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明确内蒙古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把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亮丽风景线”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区情实际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完善发展思路,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内蒙古的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按照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突出抓好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建设,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在发展路径上,按照总书记“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发展举措上,按照总书记“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发展目标上,按照总书记“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高,“三农三牧”工作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活力动力增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不断有新进展新作为。

三、牢记“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不断开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这“四个着力”,抓住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关键,顺应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做好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科学把握、认真落实“四个着力”的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步伐,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强调,不论从国内发展要求看,还是从国际发展态势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找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在关键领域上取得新突破。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

格局。以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为重点推进资源转化增值,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促进资源深度转化和精深加工,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强科技创新为重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认真贯彻中央经略周边、扩大经济外交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同俄蒙的合作机制,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全面加强“三农三牧”工作。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要求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首要任务,调动好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大力提高单产和科技贡献率,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坚持把畜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由自然放牧向建设养畜、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设畜牧业强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措施,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嘱咐我们一定要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帮助农牧民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每年集中力量兴办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在做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软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扶贫对象自身潜力,加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努力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前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扎实做好民生基础工作,更加注重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下决心解决困扰老 3

百姓的入学难、就业难、创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提高民生工作规范化水平,切实把惠民生的实事办好、办公平。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建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问题,要求我们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扎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让广大群众感到变化、感到满意,尤其要在严、实、长字上下功夫。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抓严,把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贯穿始终,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注重抓小抓早抓预防,及时提醒纠正党员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由“亚健康”演变为“不健康”。认真抓实,坚持发扬认真精神,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成效新变化。切实抓长,在打好突击战的基础上打好持久战,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的问题,坚决防止“一人违规、众人随之”的“破窗效应”,用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要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改进作风,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干事创业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扎扎实实做好内蒙古的工作,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区各族人民满意。

第三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

重要讲话精神专题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这是对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自治区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是引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做好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办好内蒙古自治区的事情,必须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讲话精神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力再出发,推动学习贯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通过学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守望相助”重要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深化对“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殷切希望的理解和把握,深化对“四个着力”重点任务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深化对“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蒙古马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一、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希望和要求

总书记考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既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也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把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希望和要求,作为一种责任担当和精神状态写入报告主题,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聚向心力、提振进取心、焕发精气神,更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地投身到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的实践中来,让内蒙古大地更加蒸蒸日上、生机勃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在以下几个方面带好头、作表率。

(一)牢记“守望相助”嘱托

习总书记嘱托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赋予“守望相助”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实践要求,这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要苦干奉献担起责任

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当前,我区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我们一定要保持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保持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兢兢业业,用发展的成绩赢得群众的口碑,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要崇尚实干、多办实事,力戒浮夸、少喊口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玩花拳绣腿,不要大轰大嗡,实打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担当负责。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各级干部都要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较真碰硬,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勇于革故鼎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不能囿于眼前之困而没有信心,不能畏于转型之难而裹足不前,不能惮于履职担责而无所作为,不能做“桃花源人”、满足现状而自得其乐,不能做“套中人”、把自己严严实实“裹起来”。各级党组织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规范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形成支持和保障干部担当负责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一)要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牢记总书记“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示要求,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守住发展底线,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大力促进“五化”协同,适度扩大总需求,强化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要优化投资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好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挖掘农村牧区消费潜力,发挥好消费在稳增长中的基础作用。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和林格尔新区建设,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和东部盟市跨越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盟市、旗县所在地和中心镇服务功能,深化城乡户籍制度等相关改革,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去产能,因地施策去库存,防范风险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突出重点补短板。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气力抓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金融、物流、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品牌战略,加快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牢记总书记“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重视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巩固提升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位,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要持之以恒抓好粮食生产,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基础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积极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要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提高畜牧业比重,提升乳肉绒等特色产业竞争力,把畜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强区富民产业。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理念谋划和发展农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质产品品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

(三)要不断完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牢记总书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和对城乡居民生活保障能力”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七网”设施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尽快把基础设施这块短板补起来。要强化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理念,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网络、提升质量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借国家之力,加快推进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建设,尽快实现所有旗县通高速公路、重点城市通高铁、合理半径有机场。要统筹推进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能源输送保障能力,提升信息化支撑引领能力,全面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要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牢记总书记“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稳”的压舱石、注入“进”的驱动力。要继续深化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不断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龙头企业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改革任务举措的落实落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村牧区改革、林区垦区改革,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五)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牢记总书记“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要指示要求,树立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把祖国北部边疆变为对外开放前沿。要主动融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开放型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全面抓好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力度,深化区域经济协作,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深刻领会、自觉贯彻中央深化对蒙合作的战略意图,树立正确义利观,更好地把同蒙古的各方面合作搞起来、深下去。

(六)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牢记总书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要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进一步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做好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编密织牢社会安全网,让各族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花钱,但单靠钱是堆不出来的”,要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进一步做好民生基础工作,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七)要切实加强“两个屏障”建设。

牢记总书记“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的重要指示要求,增强使命感,强化责任心,全力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扎实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各族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保障“三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多作贡献。要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矛盾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管边控边、对敌斗争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和谐稳定大局,让祖国北疆安宁永驻。要精心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紧紧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八)要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党

牢记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统筹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主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深化思想理论武装,严格干部队伍管理监督,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敢于善于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通过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干部群众流露出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衷心拥护和深切爱戴,其中也贯穿着我区领导干部抓好学习贯彻落实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体现出我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第四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

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多年从事党政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围绕深化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中国梦、密切党群关系、反腐倡廉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中国民生研究院根据自身的专家资源,组建“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宣讲团”,并由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组织权威专家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解读。

一、课程特色

课程内容定制化:本次培训主题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在此主题下设定多个分课题,根据客户需求准确定位培训内容,联系客户实际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切实达到良好的 培训效果。

专家资源优质化:本次培训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对专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分类,将专家 的研究特长与每个专题内容相匹配。

教学路径多样化:为了使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的学习贯彻到基层,创新培训方式,采用举办专题培训班、专家上门授课、组织专家课题调研等方式,有针对性的急客户所需、答学员所问、解学员所获。

客户类别差异化: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各级党政机关认真学习和积极贯彻,同时,各级企事业单位也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针对这一特点我中心将客户 分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三类,根据客户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时间

2014年6月-10月

三、课程内容

(一)党政机关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周为民: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课程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三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

竹立家:国级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课程四 深化社会治理——推进依法治国

卓泽渊: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理论动态》主编、教授

傅思明: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五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干群关系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姚桓: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副局级校委委员、教授

课程六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田培炎: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国有企业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王怀超: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辛向阳: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课程二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谈国企改革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马骏: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课程四 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雍君: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教授

课程五 新形势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春晓: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

课程六 干部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经宇:北京市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新闻发言人

(三)事业单位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张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邓纯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课程二 解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

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孙建立: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

课程三 解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员管理与工资福利

何凤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课程四 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课程五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熙明: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

张军: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课程六 干部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经宇:中共北京市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新闻发言人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亚光 何丽颖 杨林 王艳红 朱春松 赵策

联系电话:010-68998188

真:010-58938759

第五篇: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1.深刻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区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为内蒙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在考察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成绩,深刻阐述了事关自治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指导内蒙古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好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实施“8337”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总体要求。总书记希望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全区上下要牢牢把握、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坚定政治方向,牢记职责使命,尽心竭力做好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3.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守望相助”的思想内涵。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的要求,思想深刻,立意高远,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坚决落实“守”的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好家门、守好祖国北部边疆、守好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要牢固树立“望”的意识,坚持登高望远,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大力弘扬“相助”的传统,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各族人民紧紧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4.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总书记要求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各级要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的实践要求,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5.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理解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掌握讲话蕴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切实做到学深吃透、融会贯通,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穿于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