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时间:2019-05-15 04:5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第一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风 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潜伏期10-23天, 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也有39℃以上的风疹流行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聪 2010年9月27日 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 三 二 一 流行特点 病种介绍 采取措施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

(四)季节性

???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流行特点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传染病常见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传染病常见症状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 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 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 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风疹 水痘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肺结核 二 病种 介绍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麻 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水 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肺结核 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细菌传染病,通常影响肺部。此病通过活动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咽喉和肺部产生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在健康人身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通常不引发症状,因为其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阻挡细菌。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是咳嗽,有时有痰或血,胸痛,虚弱、体重减轻,发烧和盗汗。结核可以通过六个月抗生素疗程得到治疗。发现病例 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机构 登记密切接触者 做好医学观察 对物体表面、食具、空气等进行消毒 经过一个潜伏期,无续发 病例可解除医学观察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解除管理、个别病 种需返校证明,符 合返校条件者凭 返校证明返校 保健老师督促及时复检 病例报告及管理流程 病人离校 就诊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者 培训 采取措施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中小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暴发后需严格开展晨检,发现可疑或疑似病例离校隔离治疗。减少集聚性活动,加强房间通风和消毒; 开展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课、告知书以及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同时坚持正面宣传,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中学生、大学生等青壮年群体已成为结核病高发人群。而导致他们患结核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不少青少年生理发育较快但营养缺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需求大量增加,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结核病菌提供侵入机会;二是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入侵。学生因学习、考试等因素造成思想压力过重,课外活动减少,自身抵抗力减退,此时也极易感染结核病;三是由于频繁活动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不少学生经常沉溺于网吧、迪厅、舞厅等封闭场所,或者经常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饭店吃喝,这也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感染。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高发年龄。结核菌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源是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潜伏期为4~8周,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解放军254医院传染病控制科主任郑伟介绍,当低烧、慢性咳嗽、咳痰超过2周以上时应警惕患肺结核的可能性,应及时就诊。

防治肺结核注意六大要素:

一、人应选择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也可单独睡一床,经常开窗通风,有排菌者应住院治疗。

二、病人用的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痊愈后房间要彻底消毒。

三、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经常咳嗽等)接触,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或吐在痰盂里,进行消毒后才能倒掉。

五、治疗务遵医嘱,药物必须每天服用,肺结核要早期治疗,要足量、足疗程、规律、全程用药,不能间断,争取一次治愈。

六、结核病人隔离最好方法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第二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校,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2.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传染病觉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到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以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柯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②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 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传播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等。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疟疾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如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水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

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通、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猩红热

一、传染淅:病人和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三、潜伏期:通常2-3天

四、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喉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以皮疹出现之前发生。

3.皮疹: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裉色,伴有发痒的感觉。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被为“杨梅舌”。

麻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前:2-4天,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第三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媒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为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传播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等。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疟疾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如寄生虫病。

防控措施

1.管理传染源,即隔离治疗,不到公共场所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和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锻炼身体)、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注射疫苗或抗体)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校,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2.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传染病觉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卢,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到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以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柯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②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水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通、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猩红热

一、传染淅:病人和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三、潜伏期:通常2-3天

四、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喉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以皮疹出现之前发生。3.皮疹: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裉色,伴有发痒的感觉。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被为“杨梅舌”。

麻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前:2-4天,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 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第四篇: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校,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2.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传染病觉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卢,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到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以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柯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②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 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传播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等。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疟疾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如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第五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定稿]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 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预防】

(一)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者,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给予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顶防作用。

(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副作用少,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可以预防,即使患病亦极轻微,故对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接触水痘后应予以注射。

(三)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二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预防】

1、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3、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4、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5、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或皮下注射,或鼻口喷雾,90%的人可产生抗体,因此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6、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三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预防】

(一)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二)被动免疫: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三)综合预防措施: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招待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 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送上门,易感儿不患门,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四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大面积流行,甚至是世界性大流行。【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五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种。其中以甲、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乙肝病毒携带率为10.09%。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常见。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预防】

1.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2.急性期病人应隔离。患者饮食用具、洗漱用具要专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好伤口,育龄期妇女必须避免怀孕。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忌酒、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给予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饮食,食欲恢复好再正常饮食,给予高蛋白如奶、蛋、鱼、瘦肉等,适量吃糖。

3.防止血液污染,尽量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等。

4、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另外如丙种球蛋白等也可增加抵抗力。

六 肺结核

肺结核,过去曾被称为“痨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浸润型肺结核(III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IV型)、结核性胸膜炎(V型)等。【预防】

作为结核病疫情严重,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第二位的国家,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因此全球对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极为关心,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给与了一定的支持,形成了我国庞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亦对肺结核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免费治疗。

肺结核是一个流行较广的慢性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一、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克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切断传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列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 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

三、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 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食结核菌感染,结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结素试验阴性者进行接种与复种。但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它预防措施。七 狂犬病

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相应的数字统计,狂犬病一直高居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首位。【狂犬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家中尽量不养猫、狗之类动物。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严格管理家犬,消灭野犬。可疑有狂犬、狂猫时立即杀死,不剥皮,不食,要焚烧或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伤,教育小孩不要戏弄它。狂犬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要紧的是被咬伤后预防注射和及时正确的处理。4.立即预防注射:凡被猫、狗以及其他兽畜咬伤的当天,以及其后的3、7、14、28天各肌肉注射1 支狂犬疫苗。

经常接触可疑病犬、病猫者和实验人员,应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分别于1、7、21日各1次,以后每年再加强免疫1次。【狂犬病的急救】

急救原则是不论什么狗咬伤均应立即急救。

一是洗。被咬的伤口赶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液(两者不能同时使用)或清水反复洗伤口20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是挤。能挤压的地方,边冲水边往伤口外挤,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或用吸奶器或火罐将伤口内的血液吸出,随之把毒素也吸出。

三是消毒。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毒。

四是注射抗体。以抗狂犬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五是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八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那么究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有哪些呢?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手足口病,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如果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则可采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

秀谷一小

2013年9月

下载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精选)

    学校常见流行病防治知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教案★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教案 一、教学思路 因近期传染病的高发,影响同学们正常上课,为促使同学们能有健康的身体接受学校的教育,通过引导同学们置疑、讨论、分析、答疑的方法,让同学......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下发)

    沙坪中心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春秋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我校小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为了我校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维护学校由一个安定的卫生安全环境,特将主要几......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关于召开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加 强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 保证传染病发生时不出现漏......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由带原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染给别人,或经由动物或昆虫传染给人的疾病。传染病对人民......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专题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专题讲座 学校传染病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菌痢、甲肝、麻疹、肺结核、腮腺炎、水痘、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有......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计划

    怀文中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计划 为了提高我校卫生工作的力度,切实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要求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及我校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