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领导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办法
校领导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办法(试行)
((草案,未经征求意见和学校会议讨论)草案)
第一条 为认真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发挥校领导在为困难师生办实事、解难事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领导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坚持结合分工、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三条 结对帮扶对象为生活、家庭困难、健康状况差的教职工和生活、学业困难、健康状况差的学生。
第四条 校领导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统筹协调。
第五条 结对帮扶主要体现为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感情上慰籍,发展上帮助,具体包括:
(一)对生活、家庭困难、健康状况差的教职工,提供精神关爱和物质资助,切实帮助其改善生活水平;
(二)对生活、学业困难、健康状况差的学生,提供物质资助、精神激励和学习指导,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健康成长。
第六条 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包括:
(一)对困难教职工,采取上门探望、电话问候、节日探访、生活关怀、物质资助等形式。
(二)对困难学生,采取生活关怀、精神激励、学习指导、物质资助等形式。
第七条 校工会、组织、人事、离退休、学生管理等部门要全面掌握困难师生情况,合理确**对帮扶对象,切实提高结对帮扶的针对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帮助困难师生解决相关问题,协助校领导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第八条 充分发挥校领导结对帮扶的示范引领效应,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好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和师生之间困难互助工作,推动健全结对帮扶困难师生体系和长效机制。
第九条 本办法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师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
牙科中心小学
“师生结对帮扶”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和谐发展,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思想品德加强教育,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师生结对帮扶”的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师生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组
长: 戚拴成 副组长: 杨涛
撒广德
组
员: 田梅梅
苟建洲
林婷
三、我校学困生现状的分析
学困生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是相对的;学困生的缺陷是在成长中产生的,是客观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以宽容和尊重去赢得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一般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在组织纪律方面一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在学习成绩方面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但是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怀,甚至也希望提高学习成绩,但缺乏恒心。这就需要我校全体教师要多关爱他们,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做好“师生结对帮扶”工作。
(一)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
1、自卑感强。学困生由于某个方面较差,受到批评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例如:学生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是“出卖朋友”等,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3、认识特征上特别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4、表现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感。
(二)学校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本身自主能力较差,不求上进。
2、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四、本学期工作目标
1、建立师生结对帮扶档案。具体内容包括: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业状况等等。做好学生的情况分析。
2、培养学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
五、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1、建立学困生档案,并确定好师生结对帮扶对象。
2、每位科任老师要了解帮扶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帮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方法和措施。
3、要求责任到人,科任教师帮扶3-5名学生。要根据帮扶学困生的特点及心理要求,帮扶,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力争达到较好的帮扶效果。
4、要关心帮扶学生的家庭生活,做好家校联系,使帮扶工作能对症下药,同时要做好工作记录。
5、要努力掌握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方法,要以诚心、耐心、细心、信心,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感化引导他(她)们,启发其觉悟,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转化,努力完成学校安排的帮扶工作。
6、教师每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一次;每两周找帮扶学生谈话一次,一学期找学困生谈话不少于8次。学校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师生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跟踪检查。
7、帮扶教师每学期要写一篇学困生转化心得体会;
8、校长和副校长负责“师生结对帮扶”具体工作及其监督教师的帮扶情况。
第三篇:师生结对帮扶计划
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计划
商丹高新学校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开展“培养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活动,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帮扶一名学生,可以是学习上取得较大进步、生活上独立自主,特制订本计划。
一、帮扶对象:六(1)班的刘毅飞同学。
二、帮扶原因:
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连基本的汉语拼音都不会做。
三、帮扶计划及措施:
1. 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并由老师和家长监督实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 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该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4. 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5.在帮扶过程中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完善“学困生转化”的经验。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在教学中我会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帮助他,给他力量与自信,让他尽快追上队伍,和同学们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2016.3
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总结 商丹高新学校 王横君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师,现将“一帮一”工作总结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新颖的导入、活泼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课下,我也单独找帮扶对象谈心,了解其家庭,了解其兴趣,从她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使其产生共鸣,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她的基本情况,拟定了具体帮扶的基本措施,并扎实地实施了帮扶:
一是在思想上,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架起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互动的桥梁。我经常找她进行谈心,了解她的思想动向,并适时加以指点。同时,与其父母联系,了解其放弃体育的原因,与他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引导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并达成共识。二是在学习上,做好学生的贴身指导老师。通过观察帮扶对象第一学段考试之前的学习状况,我大体了解到她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哪些不足,因而,在学段考试后,我有计划的教给她一些适合她的学习方法,并经常检查她的作业情况,当她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在课堂上表扬她,并鼓励她坚持学习等。我的帮扶对象是个头脑灵活的孩子,渐渐的,课堂上有了她思考的身影,出现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并且乐于回答别的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在几次课堂小测中,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之,实施帮扶以来,我的帮扶对象有了较大的改变,她现在表现得很阳光,很乐观,也很勤奋,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语文单科排名是15名,进步幅度较大。当然,我不能仅满足于此,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我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希望能提供她更多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赢得自身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2016.12
第四篇:师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2013年师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上寨乡上寨小学
王素珍
为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教育工作,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与一名学生结成了对子,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我选择了帮扶对象为陈启涵同学。该生的父母在家经营一家饭店,平时很少会陪孩子说话、聊天,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导致该生养成了贪玩、迷恋电视,经常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根据孩子的基本情况,本人拟定了具体帮扶的基本措施,并扎实地实施了帮扶。
首先在思想上,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架起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互动的桥梁。我经常找孩子进行谈心,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同时,采取各种话家访等,与孩子的父母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引导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教会家长科学的家教方法并最终让孩子的父母认识到了孩子教育的缺失,现在,该孩子的父母会经常抽空陪陪孩子并时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再次在学习上,做好孩子的贴身指导老师。有计划的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鼓励孩子坚持学习等。陈启涵同学是个头脑灵活的孩子,课堂上经常能回答出别的孩子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作业中也都能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总之,实施帮扶以来,陈启涵同学有了较大的改变,他现在表现得很阳光,很乐观,也很勤奋,还成为了数学小组长,帮助老师收作业并经常帮助我指导其他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尽己所能,最大限度的帮助陈海博同学,帮助更多的同学!
第五篇:师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一帮一”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14级B层次语文教师,现将“一帮一”工作总结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新颖的导入、活泼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课下,我也单独找帮扶对象谈心,了解其家庭,了解其兴趣,从她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使其产生共鸣,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她的基本情况,拟定了具体帮扶的基本措施,并扎实地实施了帮扶:
一是在思想上,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架起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互动的桥梁。我经常找她进行谈心,了解她的思想动向,并适时加以指点。同时,与其父母联系,了解其放弃体育的原因,与他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引导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并达成共识。
二是在学习上,做好学生的贴身指导老师。通过观察帮扶对象第一学段考试之前的学习状况,我大体了解到她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哪些不足,因而,在学段考试后,我有计划的教给她一些适合她的学习方法,并经常检查她的作业情况,当她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在课堂上表扬她,并鼓励她坚持学习等。我的帮扶对象是个头脑灵活的孩子,渐渐的,课堂上有了她思考的身影,出现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并且乐于回答别的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在几次课堂小测中,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之,实施帮扶以来,我的帮扶对象有了较大的改变,她现在表现得很阳光,很乐观,也很勤奋,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语文单科排名是15名,进步幅度较大。当然,我不能仅满足于此,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我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希望能提供她更多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赢得自身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