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9-05-15 04:0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第一篇: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4-06-20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255

由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以及宁夏发改委、内蒙古阿拉善盟行署、新疆科技厅、中科院新疆分院、甘肃省张掖市委等丝绸之路沿线地方政府合作主办,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蒙古科学院、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等共同协办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于6月15-16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国家和联合国机构、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校、重要政府部门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其中,国外专家学者50余人。格鲁吉亚、巴基斯坦、阿联酋、伊拉克、阿曼苏丹国等国驻华使馆分别委派大使和参赞出席大会。参会中方专家150余人,主要来自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主要领导、国际友好组织部门和我国西部省份领导与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网、新浪网、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同主席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所长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大会外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议会议员兼议长助理、俄罗斯科学院Arnold K.Tulokhonov院士、中国外交部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先生等分别在开幕式做了重要讲话。大会围绕丝绸之路历史变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及其响应、丝绸之路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国际合作模式等科学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其宗旨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新模式,促进丝绸之路地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中外40多位专家做了大会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坚持科学精神、开放合作的原则,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充分展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新近研究成果。孙鸿烈院士指出,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交流之路,丝路复兴仍然面临全球变化、生态恶化、资源危机、贫困等一系列重大难题,需要科技界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跟踪研究。作为大会的发起人之一,孙九林院士,建议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为丝绸之路复兴提供思想库支撑和决策服务。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在报告中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经济格局,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八个国际科学问题和创新模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所长建议通过大会,各国科学家建立更为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尽快做出一系列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成果。大会共同主席、俄罗斯联邦议会议员兼议长助理Arnold K.Tulokhonov院士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大丝绸之路的建立连接了欧亚非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希望科学家们借此次会议共享研究成果,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未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所长Peter Baklanov,探讨了欧亚北部地区跨大陆板块交通经济带开发的设想。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Igor.S.Zonn则提出,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伟大的丝绸之路正在转变为伟大的油气贸易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能源资源与技术的互补性使这一转变成为现实。哈萨克斯坦国家地理研究所所长Medeu Akhmetkal院士提出,哈萨克斯坦成为欧亚贸易枢纽不仅需要为基础设施改建提供技术条件,而且需要创造产生贸易流的经济政治环境。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副巡视员梁子谦提出,中亚地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环节,他介绍了正在筹建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的定位、运行机制、法律地位及其在促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项目开发部部长王立社分析了人才和科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跨国人才与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来自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张掖市、俄罗斯阿尔泰地区、远东地区、贝加尔湖地区、中亚里海等地区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科学家团队在指导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必要性。

6月16日下午,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圆桌会议”圆满召开。圆桌会议由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主持,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到会讲话,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13个国家30多家研究机构代表、百余位科学家参会,30余位科学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作为会议成果,大会发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倡议,近百位科学家在倡议书上签字,倡议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建议将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主张将该研讨会定期举行,团结、发展、集合各国科学家的力量,倡导推行可持续的交流方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想库支撑。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和桥梁,现代更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战略大通道,其所在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愿望强烈。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我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顺应国际潮流,面向未来,为全面扩大我国对外开放,加强我国同中亚、中东、欧洲、北非和南亚、东南亚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世界经济繁荣所做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丝绸之路区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与沿线各国的科技交流频繁,特别是2005年以来已在中亚地区组织过7次综合科学考察,与中亚五国10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依托国家科技基础专项重大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2005年以来在俄罗斯和蒙古已组织10余次综合科学考察和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签订合作研究协议20余份,正在出版10多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建立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基础科学信息数据库。依托国家科技基础专项重大项目“大香格里拉与湄公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牵头,2010年以来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展开了多次科学考察。通过以上国际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已经收集了大量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极具价值的生态环境本底资料。并围绕该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东北亚、中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库平台、东北亚科研信息化研究网络、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数据共享网络等科技基础设施。以上基础工作数据汇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国合作研究与交流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和支撑。此次国际会议为加强丝绸之路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大会,各国科学家相互增进了友谊,建立起了更为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会议现场

(一)会议现场

(二)

第二篇: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旅游区经济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年 级: 2010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向富华

二○一三年六月十五日

旅游区经济管理

目 录

摘要„„„„„„„„„„„„„„„„„„„„„„„„„„„„„„„„1 绪论„„„„„„„„„„„„„„„„„„„„„„„„„„„„„„„„1

一、旅游景区自然生态环境概述„„„„„„„„„„„„„„„„„„„„2

二、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1、有效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周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

三、旅游景区环境存在具体表现„„„„„„„„„„„„„„„„„„„„

31、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32、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33、旅游资源被“绑架”开发„„„„„„„„„„„„„„„„„„„„3

四、景区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原因„„„„„„„„„„„„„„„„„„„„

31、自然侵蚀„„„„„„„„„„„„„„„„„„„„„„„„„„„

32、不合理的开发„„„„„„„„„„„„„„„„„„„„„„„„„

43、景区经营管理中的缺失„„„„„„„„„„„„„„„„„„„„„

44、不文明的旅游行为„„„„„„„„„„„„„„„„„„„„„„„4

五、对策„„„„„„„„„„„„„„„„„„„„„„„„„„„„„„

41、控制旺季景区的游客量„„„„„„„„„„„„„„„„„„„„„

42、坚持避免走“前工业”时代老路„„„„„„„„„„„„„„„„„

43、以法律效力来维护文明旅游„„„„„„„„„„„„„„„„„„„

44、教育引导与管理„„„„„„„„„„„„„„„„„„„„„„„„

5(1)对游客的管理„„„„„„„„„„„„„„„„„„„„„„„5

(2)对当地居民的教育„„„„„„„„„„„„„„„„„„„„„5

(3)对旅游企业的管理„„„„„„„„„„„„„„„„„„„„„5

六、结语„„„„„„„„„„„„„„„„„„„„„„„„„„„„„„5 参考文献„„„„„„„„„„„„„„„„„„„„„„„„„„„„„„5

旅游区经济管理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

近几十年来,旅游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独立的复合型新兴产业。旅游业“火箭式”的推进速度,使“旅游热”成为了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促成的结果。许多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加上其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给景区带来了交通拥堵,生活垃圾肆意丢弃等诸多问题,极大的削弱了景区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旅游业主一味地追求短期效益,大兴土木耗巨资建设高架索道等人工设施,大大地降低了原有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以,如何积极稳妥开发,达到既发展经济又改善生态、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绪 论

旅游是通过旅行、游览达到休闲、见识、启迪、锻炼、学习的目的。旅游目的地是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质量极佳、具有可供旅行者达到上述目的的地方。旅游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决定了旅游景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是一个景区能否吸引众多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有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存在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旅游活动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

旅游区经济管理

区生态环境保护周到,就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消费,可以推动当地土特产品市场、餐饮及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从而保护环境和资源。

三、旅游景区环境存在具体表现

1、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旅游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风景区,越来越多的受到建设性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了现代索道。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的建成,不仅破示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

2、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有的旅游景区出于经济的目的,再加上缺乏规划和管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如旅店、餐馆等与景区环境不符的旅游服务设施。广大游客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超过了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旅游景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旅游资源被“绑架”开发

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与规划,特别是对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而当地的社会发展又亟需此处的风景区为其带来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绑架”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四、景区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原因

1、自然侵蚀

自然状况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及生物作用导致旅游景区环境形态和性质

旅游区经济管理

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必须以立法来作为保障,只有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律条款,才能增强环境保护的力度,才能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通过法律效力来维护文明旅游,就是给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为规范,违者必罚,罚者必实。

4、教育引导与管理

(1)对游客的管理

作为景区,可以通过各种生态活泼的方式教育引导游客,规范其行为,进一步培养游客尊重自然及乡土文化,爱护生态的消费方式和旅游方式。

(2)对当地居民的教育

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利益,所以景区环境管理必须有效的和当地居民融为一体,让当地居民认识到景区环境和资源保护是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也是其中重要的积极分子。

(3)对旅游企业的管理

旅游景区环境的好与坏,最大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就是旅游企业,所以旅游企业应将自然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六、结语

景区的环境保护很重要,既要发展旅游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做好景区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旅游相关者的义务,不断转变观念,充分体现风景区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均良.我国旅游景区生态保护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M],管理科学文摘.2003 [2]刘 晓.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导刊.2008 [3]郑 鹰.浅谈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徐 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1998年1月 [5]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06年8月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的讲话.2006年8月

第三篇:浅析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浅析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将步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一直生活在陆地上,而陆地面积只占全球总面积的29%。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使得陆地资源消耗过快甚至有的资源濒临枯竭,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当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自然地转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发展的方向,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经济强国。海洋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量的资源。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领域,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的重要方针策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经济开发”战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确定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宁波市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156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4%。“港、渔、涂、岛”四大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港湾航道资源具有全球性意义,北仑、大榭岛、穿山半岛、梅山岛等可利用的岸线长达12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7.1公里,可建深水泊位约150个。我市的多个海域是全国的重要渔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渔业资源。滩涂资源优势非常明显,总面积940.0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量的34%,居全省首位;我市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31个。沿海岛屿既具有近岸、近港口航道、近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口岸、近渔场等区位优势,又具有相对隔离、便于特殊开发的管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使得我市建设海洋强市具备了“先天之利”。

近年来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认识逐步提高,制定了海洋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等国家法律、法规,《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相继颁布出台,依法治海工作不断深入。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经济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化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依托“港、渔、油、景、涂”五大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海洋区位和政策优势,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以港口海运为先导,海洋渔业为基础,港口工业为支柱,滨海农业、港口贸易和滨海旅游业为特色,海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根据2008年出台的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宁波市海洋经济至今已初步形成了 “一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发展格局,在12个主要一级指标中能提前完成新建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个数、重点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海量削减率,预计到2010年规划确定的 “一个中心、五个基地”即浙江省和长三角南翼海洋经济中心和区域性国际港口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特色滨海旅游基地、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渔业基地和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将有望实现。

目前我市海洋经济已出具规模,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由2003年的3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8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7.2%,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7.2%,居全省第1位,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宁波市海洋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海洋渔业为主导,以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等新兴高新技术海洋产业为引领,以港口贸易、金融为配套的比较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市临港型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占全市工业1/3的比重,临港工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

业率先走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其中,北仑临港工业区以重化工为主,以化工、冶金、汽配为特色,已有产值超亿元的临港工业企业70多家。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393.8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港口运输业具有全球性影响,2009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42.3万标箱,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4位,居全球第4和第14位。海洋渔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海水养殖面积以数万亩的增幅扩张,渔业产量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递增2009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3.95万吨,同比增加0.09%。渔业经济总产出实现2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渔业总产值达到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受各沿海地开发影响,海水养殖面积减少0.76%的情况下,海水养殖总产量还是比上年增加3.05%,水产养殖总面积94.49万亩,总产量35.02万吨,渔业产业链不断拓展。滨海旅游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以杭州湾大桥旅游区、北仑港风情游览区、象山港旅游度假区、象山黄金海岸旅游带等四大区域的“东海海滨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科技兴海”战略顺利实施,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涌现了绿之源、大红鹰生物等一批海洋高科技企业。这些成就为我市海洋经济强市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

宁波市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加速了海洋环境、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破坏,面对日益枯竭的海洋资源和污染严重的海洋环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发展中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海洋经济是建立在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形式,对于海洋资源与空间具有高度依赖性,近年来我市海洋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不足现象并存。一方面,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产大幅衰减;深水岸线资源开发怠尽,导致港口发展后劲不足;沿海滩涂湿地围垦开发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另一方面,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待开发:大量海岛无人居住,海水淡化仍处于空白,海洋生物资源、海底金属矿物资源等开发利用不足;更为突出的是,对海洋资源的空间综合利用不足,海洋资源的立体式、综合规划利用有待加强。由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全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至2009年全市近岸海域5个功能区水质均为劣Ⅳ类海水,属营养型。其中,杭州湾南岸的pH范围、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镇海-北仑-大榭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象山港一类区的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大目洋的pH范围、石油类、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石浦港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同时近海海洋捕捞强度膨胀过快,已大大超过了海洋生物的再生能力,海洋食物链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如象山港部分海水养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已比正常值高出数倍,在网箱下生活的底栖生物已近绝迹。过度围垦带来沿海滩涂湿地不断减少,并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退化,经济鱼、虾、贝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海洋环境恶化导致赤潮频繁发生,大目洋、檀头山附近海域和象山港、三门湾成为赤潮多发区,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我市海洋部门提出相应政策和法规使得资源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减灾防灾等海洋综合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海域使用较为混乱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并进行了新一轮宁波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开展象山港碧海行动专项整治工作与数字海洋工程建设,建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积极开展了海洋环境修复工作,建立了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卓有成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作为一种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思想理念指导下的循环经济,是从机制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突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洋循环经济的概念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依托循环经济技术,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及技术等资源,并兼顾发展海洋经济、节约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一体化战

略。根据《全国海洋经济规划纲要》指出“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倡导循环经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是可持续发展海洋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区域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充分发挥海洋大通道作用,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长三角、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宁波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我省不失时机地提出“八八战略”,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一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我市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必将迎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随着我市全面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宁波-舟山大桥的建设,以及一大批海陆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将进一步增强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我市海洋经济将在陆海互动中实现快速发展。

今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应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法律规章,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针对目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不顺、协调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进一步发挥海洋经济领导小组对海洋开发全局的基础性、综合性管理功能的同时,建立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协调机制,是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的基础条件。

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突破海洋经济的人才“瓶颈”。引进一批工程技术类和科技人才、紧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海洋生物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安全和保护、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紧缺人才。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鼓励我市高校增设涉海专业,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

规范海洋产业使其按照“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发展循环海洋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动员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布局,才能实现地区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zhangjin 发布时间:2013-9-6 8:41:37 阅读:5次

2013年8月15日至16日,由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研究所与我校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雁塔校区学术活动中心启夏苑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我校与韩国高丽大学合作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围绕该主题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高丽大学、东国大学、金刚大学、仁济大学、德成女子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校部分研究生旁听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韩国高丽大学朴尚洙教授主持。我校校长助理党怀兴、韩国高丽大学高丽史研究所所长郑泰宪、韩国驻西安总领事全哉垣均致辞。随后,韩国前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崔光植与我院周伟洲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在两天的会议时间里,我校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教授、北京大学韦正教授、陈凌教授以及高丽大学朴大在教授、东国大学文武王教授、金刚大学石吉岩教授、早稻田大学大桥一章名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等近20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并回答了与会学者的提问。此次会议报告内容覆盖面广,主题新颖,学者们发言精彩,气氛活跃,会上讨论热烈,会下深入交流。通过此次会议,为东亚地区各国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亦提高了学界对于丝绸之路和东亚地区佛教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水平。

第五篇:“健康歧视与艾滋病权益保护”研讨会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健康歧视与艾滋病权益保护”研讨会

成功举办

为加强艾滋病权益保护和反对健康歧视领域的理论与实务交流,深入探讨国际社会关于艾滋病相关问题的劳工标准,8月28日至29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与国际劳工组织、法国驻华大使馆合作举办了“健康歧视与艾滋病权益保护”研讨会。

28日上午9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致开幕词,她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国际劳工组织和法国大使馆对于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学者、法官和仲裁员积极参与此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就业歧视和艾滋病歧视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司法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消除歧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律人应当在消除歧视,实现社会正义方面勇于承担责任。这次会议由国际组织、学者和法律实践者通力合作,必将为消除就业歧视和艾滋病歧视提供有益的帮助,为未来进一步实现就业平等和消除艾滋病歧视提供有益的示范。

随后,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局高级地区顾问Richard Howard致辞,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达了积极的期望,他表示,中国已经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中国能够在消除艾滋病歧视方面继续努力,那将有可能成为消除艾滋病的领导角色。最后,法国大使馆政府合作处合作官员Philippe Devaud致辞,他介绍了法国和法国大使馆在消除就业歧视和艾滋病歧视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到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对于实现平等就业和消除歧视方面的作用。他认为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并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下载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