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

时间:2019-05-15 04: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

第一篇: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

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

2010-08-31 | 阅读:461

| 作者:徐晓鸿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6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教会的前辈们顺应时代的要求,为在新中国找到一条建设中国教会的途径,毅然发起了割断同西方差会关系的三自爱国运动,得到了广大基督徒的热烈响应,基督教从此在中国获得新生。三自爱国道路的实践证明,这是基督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它使中国基督教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为基督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办好教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基督教今天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三自爱国运动,三自爱国运动创造性地开创了合而为一的“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为普世基督教作出了贡献。

一、三自爱国运动产生的根本缘由

“三自”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完整地把自治、自养、自传这三个词放在一起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人亨利·樊[①],此后在传教方法上提出“倪维思原则”的传教士倪维思(John L.Nevius,1829-1893)以及蒲德立(John Butler)、汲约翰(John C.Gibson)、罗兰德·爱伦(Roland Allen)等都提出过相同或近似的主张。当然,这些传教士主张的“三自”和新中国教会提出的三自爱国运动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因为说到底,在传教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传教士维护的是差会的利益,一些传教士在殖民扩张中曾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要传教士们跳出历史局限的窠臼,本身恐怕也是强人所难,所以这是历史的或者说是那一时代的悲剧;而三自爱国运动则是从根本上维护中国教会的独立自主,在新中国把教会建设得更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获得了新生。以往不少文章一提到三自爱国运动的发起,总会自然地想到要割断同帝国主义的联系,我们应当注意,在被称为“三自宣言”的《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中,第一段除了背景的介绍之外,开宗明义地提到了四个“为要”,即“为要提高我们对帝国主义的警惕,为要表示基督教在新中国中鲜明的政治立场,为要促成一个为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为要指出全国基督徒对新中国建设所应当负起的责任”[②],我们如果从顺序来看,割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以及表明政治立场当然成为首要的,但是,这只是就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的,三自爱国运动产生的根本缘由,按照吴耀宗先生的说法:“中国的解放,给基督教带来了一个不易了解,而却又非应付不可的现实。”[③]正是这一现实,促成了教会领袖们思考中国教会的未来之路,于是提出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这即是说,三自爱国运动发起的根本缘由并不是为了控诉帝国主义,如果是那样,三自爱国运动就会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性的使命,而实际情况是三自爱国运动从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办好教会,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就成了一个长期的目标。1956年,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由吴耀宗所作的《关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报告》总结了“三大见证”、十大任务”,其中第一个见证就是“实现中国教会三自的见证”。这更加说明了“完全实现了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教会,使中国的信徒更能效忠于基督,更能为基督的福音作美好的见证”[④]。

中国教会通过三自爱国运动见证了上主莫大的恩典,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办好教会开辟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总结三自爱国运动,主要有这样几条经验:三自爱国运动的核心是实现和维护中国基督教的独立自主;三自爱国运动的目的是办好中国教会,办好中国教会必须以三自原则作指导;三自爱国运动一贯强调增进团结,坚持信仰上彼此尊重的原则;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教与新中国相适应的重要举措,要真正做到相适应,必须开展神学思想建设[⑤]。

二、三自爱国运动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这个题目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即:在新时期为什么还要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这是由于三自爱国运动及其组织(指基督教两会)在新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维护中国教会来之不易的独立自主。上世纪50年代,通过三自爱国运动割断了同帝国主义的联系,彻底摆脱了外国差会对中国教会的控制,收回了中国教会的主权,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基督教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基督教不再是一个使人不爱国的洋教”[⑥]。这是非常重要的大事。然而三自爱国运动6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维护和巩固中国教会的主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把神所交付给我们的教会,独立自主地办得更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事情。随着我国的全面开放,中国教会与境外教会的交流日益增多,这样的交往符合圣经互为肢体的原则,同时,也由此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海外关注中国教会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试图利用基督教作突破口,为的是使中国“西化”、“分化”。他们在渗透手段上不断翻新花样,用宗教语言包装政治理念,以达到利用宗教改变中国现行社会制度,对抗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目的;海外各种反华势力也利用基督教纠集整合力量,并企图通过所谓“家庭教会”,组织可以为他们所掌控,并能影响社会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些地方的教会负责人,独立自主意识淡漠,在物质利益诱惑下放弃三自原则,有些人不能认清“西化”、“分化”的实质,把教会的主权拱手相让[⑦]。越是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越要增强独立自主的意识。不要因为有些人用的是圣经和神学的语言,强调自己是在传福音,我们就因着“主内一家”而随声附和,较少考虑在这些言语的背后,是否有什么潜台词。个别教会在经济上有需要时,更是见利忘义,不顾国格、人格,甚至伸手“乞讨”。必须看到:利用宗教为突破口已经成为西方一些政治势力惯用的伎俩,美国的某宗教团体就声称,要“能够像在俄罗斯和东欧打败共产主义那样,在中国打败共产主义”,恶毒咒骂要“在‘共产主义棺材上’钉上最后一颗钉子”[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十条诫令”其中有两条提到利用宗教作为颠覆中国的手段。美国国务院签署的文件《美国支持宗教自由的政策:以基督教为重点》,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努力实现世界各地社会和他们当局的改变”,包括要求其使馆“提供更多、更有系统、更敏感的有关宗教事务的报道”。正因为如此,三自爱国运动在西方往往被“妖魔化”,因为我们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敌对势力利用基督教进行政治图谋的愿望就会落空。

第二,带领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三自爱国运动的一大成就就是使基督徒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爱国爱教符合圣经的教导,主耶稣曾说:“该撒的物当归该撒,神的物当归神”(路20:25),表明基督徒对国家和教会具有双重责任,圣经中大量的古圣先贤都是爱国爱教的榜样,„„这方面我就不展开了。我们强调爱国是基督徒的应有之义,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国的基督徒要努力做到“四个维护”,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必须坚持爱国爱教相统一,因为爱国爱教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前提。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守法者。《宗教事务条例》及其各种配套法规的实施,使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有法可依。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宗教团体应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地教会要加强对信徒的守法教育,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应有的权利,绝不能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好公民除了守法之外,还要主动关心国家的发展,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尽公民义务符合圣经的教导(参罗13:7),基督徒须承担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处在博弈之中,基督徒应当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教会才会起到金灯台的作用。

第三,协调社会与教会的关系。三自爱国运动是通过基督教两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全国三自的章程的宗旨共114字(不包括标点符号,下同),全国基协章程的宗旨共129字,全国三自的宗旨提到“带领全国基督徒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增强教内外团结,为办好中国教会提供服务„„引导全国基督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使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国基协的宗旨还提到“团结和带领全国所有信奉上帝,承认基督耶稣为主的基督徒,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这里明显包括了基督徒与教会、基督教两会组织与信徒、教会与社会等关系。全国基协强调了所有信奉上帝,承认基督耶稣为主的基督徒,这就包括着深刻的含义。当然,基督教两会组织是否真的起到了这一作用,那是另一回事,需要另行探讨。协调关系需要组织保障,更需要高度的智慧,明确教会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依法维护教会的合法权益,推进各项圣工。

第四,切实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三自是为了办好教会,使教会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神的确在中国使用了“三自”这个器皿,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中说:“今后基督教教会及团体,在宗教工作方面,应注重基督教本质的深刻认识,宗派间的团结,领导人才的培养和教会制度的改进„„”[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为什么还要坚持走三自爱国的道路?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三自是不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丁光训主教说过:三自任务未了。因为从办好教会的角度来讲,自治要治好,自养要养好,自传要传好,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治好来讲,这不是说仅有中国人管理教会就够了,我们的自身建设仍很薄弱,人才严重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建章立制的任务任重道远,管理的民主意识不强,决策的科学依据不足,基督教两会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等;从养好来看,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沿海一些教会自养能力明显增强,信徒奉献日益增多,但许多教会和信徒在管好和用好神家里的钱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出现在经济上的问题屡见不鲜,可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会仍然很贫困,教会自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传道人生活十分困难,不少地方的教会建议呼吁有关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能为教会传道人建立保障机制,即使如此,教会是否能承受社保带来的经济负担仍然是一个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一些教会正常的事工受到影响,培训不到位,给异端邪说、海外渗透等带来可乘之机;在自传方面,虽然通过开展神学思想建设,讲台工作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总体而言,神学思想的保守和受到境外势力影响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务十分繁重,三自原则受到严峻的挑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放弃三自”的呼声。由此看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

三、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化与发展

1980年,在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致的开幕词中,丁光训主教用了三句话总结了三自爱国运动,这三句话是:三自成就巨大;三自任务未了;教会不但要自办,而且要办好[⑩]。治好、养好、传好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来的[11]。丁主教说:“三自爱国运动是正义的、合理的、必要的。它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重大的神学或属灵意义。”[12]“三自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终极意义。”[13]这些教导对我们思考如何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指明了方向。三自爱国运动的内涵是“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坚持爱国爱教、必须努力增进团结和必须大力落实“三好”。

神学思想建设的倡导者是丁光训主教,尤其是《丁光训文集》的出版,成为“中国神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4]。1998年的“济南会议”上,通过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15],神学思想建设也由此成为各项事工中“重中之重的工作”,[16]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不能与三自原则割裂,神学思想建设也不是抛开三自爱国运动另起炉灶,只不过神学思想建设是从思想的深处触及到办好教会的根本方向,换句话说,基督教要与我们不断前进的文化相适应,与我国知识界缩短距离,中国基督教不能停留在一个很低级的水平上,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随着全民文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中国教会才会有光明的前途[17]。“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化,它是基督教成熟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也是新形势下教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必将对基督教各项事工起指导作用”[18]。

有人说,近两年基督教全国两会没有对神学思想建设提出新的带有指导性的意见,我个人认为,当前的重点应是做好基础工作,吸收、消化、整理前面的成果。2008年初,基督教全国两会换届后,班子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与其匆忙抛出一些东西,不如先把以往的成果巩固起来。即使要有指导性意见,也要有待对情况更了解,思考更成熟之后。当前我们的重点是“两手抓”,一手抓神学理论的研究,这方面神学院校应该发挥好基地作用,尤其要重视研究现实问题,选准课题,突破瓶颈。基督教全国两会愿意把大家的研究成果予以推广总结;另一手抓成果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讲台供应,要以圣经为依据,释放出合乎时代的亮光来。需要强调的是,牧者不仅要读经祷告,而且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才有可能成为合乎主用的工人。

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在主权上实现了独立和“自我”,神学思想建设则是在思想上的实现自我,从而丰富了三自爱国运动的内涵。神学思想建设促进了三自爱国运动在处境化下的关切;神学思想建设回应了新形势下中国教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神学思想建设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神学反映。神学思想建设作为各项事工的重中之重,具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教会管理体制目标导向探讨

2010-05-07 | 阅读:864

| 作者:张远来

基督新教在华的历史迄今已经超过200年,200多年来基督教在华的历程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命运,跌宕起伏!对自我发展之路的探索,对如何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而进行相应的教会体制改革以求生存与发展,这一急切而又敏感的命题,从未在爱国又爱教的中国基督教中真正失声。决定一个教会体制的有教会自身对教会论的理解、教会的环境(包括文化、政治及经济环境)及教会自身的组织与传统。因为,外在的环境日新月异,体制需要与时俱进,这已经是教会历史和现实的共识。本文就尝试立足中国教会的自身环境,更多的是以教会自身功能为基础,探讨基督教会体制改革的可能性导向。一家之言,敬请指教。

信仰化

教会体制若剥离她的信仰便是体制最大的混乱。圣经说,基督是教会的头,这不仅是说基督是教会信仰理念的中心,基督也是教会治理的中心;基督不仅是教会信徒的主,也是教会作为一个群体性组织的主。这是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理念的治理原理。教会体制之建设或改革均需要以体现基督教信仰原理为前提——教会就是教会!

关于信仰化的体制思路,新教神学原理提出:

唯独圣经——圣经是体制的总原则,也是教会的最高权威,是教会的宪法,是教会建制的标准,是决定教会行政和体制是否合法的神圣权威。

唯独信心——信徒的得救在于个人对主的认信,不在于外在的权威。同时人人都是有罪性的,故体制之构建原则是保障教会按圣经原则发展、限制罪性人权利的泛滥及借以保障个体人的权益。体制是制约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维系一个统治架构;是为了个体人的发展和权益,而非为了群体的“好管”。

信者皆祭司——人人皆可直接向上帝祈祷,人人都有良知和价值判断的自由。上帝给了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以圣经为权威作出判断,体制需要保障信徒具有对权威质疑的权利。同时,对一个不合宜(违背圣经、人性和社会)的体制进行有权提出变革。

教会圣而公——教会是合一、圣洁而普世性的,引申到教会体制就是,教会体制需要能保障其与兄弟教会的友好团契。

此外,加尔文提出教会的体制和管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不变的信仰原理下,不断改革去适应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同时,是政府而非教会当局才是信徒公民社会的最高俗世权威。在上述原理下实现教会的合一而非统一。

科学化

中国教会体制暨管理之改革需要体现出当代管理学较为完善的体制科学。简单地说,需要职权规范,责任明确,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需要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主观能动,需要避免权利主体的臃肿与官僚,需要把行政成本降低到最小化,需要绩效化,而非官僚化。用最低的资本,创造最大的“利润”;用最小的投资,制造最优质的服务:牧养!

制度化

制度是群体社会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群体生活约定俗成的规则。制度化首先需要能体现圣经真理,不得违背教会当下的国家政策和人文文化。需要用制度,而非权利主体去随意决定教会的发展事工。体制改革的基本体现是按照体制原理形成一套保障群体及个体权利、限制罪性泛滥、激励勤勉与创意、惩治腐败与堕落的制度。制度化简单地说就是让群体决议产生的制度高于负责执行制度的权力执行者。

民主化(权利教会化)

民主化管理是一种最接近基督教精神的管理理念。民主化是由民(教会会友)选代表民意的集体对教会施行实现民众意愿的治理。民主化体制不是完全的,但却是一种能实现教会最健康发展的体制。民主化是由民众来决定由谁以及如何按照圣经原理治理教会的体制。教会管理组织是代表民意,才可能成为政府等行政单位与教会间的桥梁,不然,其就是一个脱离信徒的行政空架子。

绩效化

体制的优劣体现于是否推动教会以最小的资本实现了最大化发展与产生了教会内、教会与社会、教会与政府等的和谐。教会的绩效难以用数字指标衡量,但确实可以以社会影响、牧养效果、信徒的满意度、能否有效团结信徒、满足信徒宗教生活需要、教会管理组织能否有效成为教会与外在关系的桥梁等为基本的判断基准。教会的体制要能以体现教会的发展与和谐为前提,这种前提的实现即为教会管理的绩效。其指标无法用经济指数衡量,但可以以教会的发展、和谐、公众的认可度及社会影响等为基本指标。

精简化(资源整合)

臃肿的行政是教会管理组织最大的弊病之一。臃肿不是管理的细化,而是管理的失控与泛化。确定教会事工中心、厘清教会发展思路、精简办事程序、专职专责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每项专职事工需要专职负责,在专职负责的范围无需外部干预,在最小的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无需动用上层机构,以此类推。积极调动个人和群体的主观能动,以教会共同的目标推动发展。

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即教会的体制需要符合教会的习惯和要求,需要考虑人本因素;用耶稣的话说就是:“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制度之设立是为了保障人的权益(如牧养与被牧养、发挥才能、服侍、培训、得到报酬等),人不是为了制度而被制度,不是为了管理方便,而是为了教会发展和体制下个人的权益保障。是以实现教会的最大化和谐发展为前提,而非权利系统的运作为目的。

透明化

对基督教两会及教会的收支情况、行政决议、年度计划、财务预算、人事安排、施工规划、教会拓展等,在相应层面,相应个人和群体均有知情权和决议权。调节(桥梁)、联谊、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是基督教两会的基本职能。

基督教两会功能需要能沟通政府、社会与教会的桥梁式的教会服务者,故教会一样需要对基督教两会的职能、信徒代表需要对教会权利进行监督,需要一个民主的监管措施。它要求基督教两会或教会领导集体,即教会负责人行政行为的透明化。体制成功的标准之一是公众可以决定一切非透明化的行政为非法,最重要的是可以最有效地杜绝暗箱操作。

一体化(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中国的各教会是独立的,但一定联系于各级基督教两会。这种体制类似我们所言述的一体化管理。其优势在于达成教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基督教圣而公、圣徒相通的教义。国内很多教会已经较为自然地形成了:“信徒-教会-两会”的模式,而我们尚需努力的是,信徒不仅是信徒,也当成为委身于教会的会友,两会的功能更当以教会论为基础,实现以教牧化为中心的行政,进而形成一个类似:“会友-(点)堂-联合会”的一体化管理机制,配搭彼此不同的资源和恩赐拓建一个更和谐的中国教会。

200年中国基督教新教历史,30年中国教会蓬勃发展的历程,在这个时代,印证教会历史历久弥新的真理,教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回应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不断改进自身的发展思路与体制架构。从某个层面看,体制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教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制改革的中心在教会,重心在各级基督教两会,而需要推动其健康改进的,是我们今天就需要具备的改革理念与动力!

第二篇: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 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高峰

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托,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今天,全国各地的同工同道欢聚祖国的首都北京,每个人的内心充满着喜乐与感恩。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刻,科学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迈进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根本政治问题。报告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基督徒完全拥护这个报告,尤其是报告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将之写入党章,使广大基督徒深受鼓舞,也为中国基督教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过去的五年,是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嫦娥一号”成功探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村面貌的改变;“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向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得到了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随着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法制建设的完善,宗教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将宗教事务纳入到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法制化轨道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宗教政策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党和政府帮助宗教界办实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重视。基督教全国两会新会所和金陵协和神学院新校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办公和金陵协和神学院办学条件,其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还亲莅视察,并对全国基督徒带来亲切的问候。

在各地基督教两会同工同道的努力和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此,我们要向全国各地的同工同道,致以主内亲切的问安;向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也特别纪念本届内安息主怀的基督教全国两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同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年芬、石泽生同工,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周怀、孔约翰、许长泰同工,我们纪念他们的劳苦,做工的果效必伴随着他们。

各位代表,我们对过去五年多来取得的成绩向神献上感恩,也对中国教会美好的未来充满期盼,愿我们信心满怀,在圣灵的引导下,为把中国教会办得更好而努力奋斗。

一、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取得的新成就

根据中国基督教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基督教全国两会带领和协助全国各地教会在神学思想建设、两会自身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做出了新努力

爱国主义是三自原则的基础,爱国就必须守法,基督教全国两会号召各地基督教两会认真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了爱国守法的意识。为了加强神学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编写了神学院校的爱国主义教材——《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受到神学院校师生的欢迎,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2007年8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沈阳召开了“中国基督教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教学经验交流会”,会后拟继续编写“《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教学大纲”。

由基督教全国两会咨询委员会主任罗冠宗先生主编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文选》(第二卷),分别从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的史实和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文献资料汇编两个方面,丰富了研究三自爱国运动的资料,成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献。2007年是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大陆200周年,为了反思传教运动对中国教会的影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2006年11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上海召开了“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来自教内外学者和部分教牧同工莅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中国教会坚持三自原则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既是基于历史的教训,也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教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教会主权必须掌握在有爱国爱教觉悟的人手中,这样的教会才不致被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基督教应该传扬和平的福音,但传教的手段不能与传教的内容相悖;基督教必须大力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在促进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基督教的前途在于发展“自我”,坚定走自己的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同时也从各国教会好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建成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并对普世教会作出贡献的中国教会。

(二)神学思想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在丁光训主教的倡导和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大力推动下,本届内成立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写作班子,出版了“神学思想建设丛书”,以及将神学思想研讨成果转化为讲章的讲道集《活水的江河》系列。基督教全国两会多次召开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和神学院校负责人参加的有关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各种会议。

各地教会出现了以教牧人员、神学院校师生为主,部分义工和信徒参与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的热潮。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还将研讨成果结集出版,一些地方总结出不少有益的经验:如组织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将神学思想建设成果转化为讲道内容;成立各地教会的写作班子;在神学院校将神学思想建设的内容寓于教学之中等。有的地方以新的形式开展神学思想建设研讨方面的交流,如华东六省一市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与交流,东北三省四市一院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与交流等。构建和谐社会正在成为神学思想建设思考的重要内容,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了在福州召开的南方五省、自治区和在哈尔滨召开的北方五省、自治区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这两次会议均以“和好、和谐、和平”为主题。

通过推进神学思想建设,许多同工认识到:在基本信仰不变的前提下,神学必须与其社会、文化、民族等处境相融合;从上帝是爱的根本属性出发,正确处理好信与不信、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圣经观,认识到上帝的启示是渐进的,人对上帝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开展社会服务,也是为主做工;和好是圣经一贯的主题,因此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等。

目前,神学思想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信徒在信仰上敬虔而不狂热,理性而不极端;基督教全国两会和各地基督教两会出版了一批新的有关神学思想建设的论文或专辑;讲台供应发生可喜的变化,对环境保护、世界和平以及对人本身的关注增多了;增强了基督徒服务祖国建设,热心公益事业的热情。

(三)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之后,党和政府花大力气改善宗教团体的办公条件和宗教院校的办学条件。基督教全国两会乔迁新会所,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金陵协和神学院新校区已初具规模。同时,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和神学院校以及培训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公和办学条件。

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始终是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的基础性工程。基督教全国两会为配合《宗教事务条例》,制定了《中国基督教教牧人员认定办法》,使教会教牧同工的认定,有了制度上的依据。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对《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上述举措使基督教两会在制度建设上,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各地教会在规章制度的完善上也有许多新的探索,有的建立起了基层教会同工的生活保障制度和退休制度,有的对教会一些岗位通过基督教两会实行聘任制等。

基督教全国两会为了加强自身建设,根据需要调整部门结构,成立了社会服务部、培训部和海外联络部,结束了基督教全国两会驻南京办事处;为充实自身力量,在本届内从各地调入了一些同工;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基督教全国两会机构内的员工进行定岗定级;规范和重申各项制度。与此同时,各地基督教两会通过换届使班子进一步年轻化,一些年轻同工开始挑起了重担。

(四)对外交往取得了新突破

基督教全国两会开拓新思路,分别于2004年8月在香港,2006年4-6月在美国洛杉矶、亚特兰大和纽约,2007年6月在德国科隆和巴伐利亚举行题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展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展览引起了当地政要、教会团体及众多基督徒极大的兴趣,许多人通过展览了解了中国教会的现状与发展。1981年至2006年,中国教会的圣经出版和发行量达4300万册,一些媒体也争相报道该消息。丁光训主教说:“圣经使我们联合”,圣经事工展促进了中国教会与海外教会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海外对中国教会不实报道的影响,正面宣传了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情况,在巩固友谊的基础上结交了新朋友。

基督教全国两会在过去的五年多里,对外交往不断取得突破。接待了包括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总干事考比亚等在内的国际基督教领袖及来宾,其中接待境外基督教团队270个,年均接待659人次,累计接待3296人次。近年来,中国教会主动参加国际会议,广交朋友,访问了欧、美、亚洲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教会,开始与非洲国家的一些教会组织及其领袖增加交往。累计安排127批计521人次的基督教代表团和个人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我们着重介绍中国教会在上帝恩眷下的发展,赢得了客人们的尊重和赞誉。一些过去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而有一定成见的海外基督教人士和机构,逐渐改变了看法,外事工作的新突破削弱了境外反华势力的影响。

(五)社会服务拓展了新领域

基督徒在注重个人属灵生命的同时,必须重视服务社会。开展社会服务,关键要解决好观念问题。社会服务事工是基督徒热爱祖国的具体行动,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推动各地教会社会服务事工,基督教全国两会社会服务部多次举办社会服务事工理论和专业培训班、学习班,为各地教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五年多来,除了抗击非典、捐资救灾等项目外,社会服务事工不断拓展新的领域。据初步统计,各地教会创办敬老院410所,其中一些教会还举办居家亲情服务项目;创建基层教会诊所几十所,有的教会用农村巡回医疗车义诊;资助西藏、陕西、江西、河北等省、自治区危校重建,救助上千名失学儿童和残疾大学生重返校园;在河南、湖南、江西等省举办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并对100名艾滋病孤儿予以救助;向13个省、直辖市赠送7000多台免费轮椅;对教会所办孤儿院孤儿的生活学习予以资助;支持和帮助青岛等地3家自闭症儿童疗育康复中心,在社会上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基督教全国两会在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的同时,也对教会内的困难群体给予帮助。支持部分神学院校和基督教培训中心建设,资助西南、西北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和重建教堂;对困难神学毕业生和传道人给予生活补助;向贫困地区信徒免费赠送圣经等。

迄今为止,基督教全国两会共筹集到国内外信徒捐献开展社会服务的专项资金3565万元,帮助了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十几类700多个项目,受惠人数达数十万人。

(六)出版发行呈现出新气象

文字出版和音像出版、网站等事工齐头并进,是基督教全国两会呈现的新气象。近年来,出版部加大内部挖潜,加快出版步伐,尤其加大了灵修类和与神学思想建设有关书籍的出版。据初步统计,2002年至2007年,基督教全国两会印刷圣经1610万本,出版发行《赞美诗(新编)》280.7万本,出版各种年历400多万张,月历、台历、挂历和《灵修记事本》570多万本,新出各种书籍78种,再版书籍95种。建立制作音像制品的录音室是基督教全国两会在出版事工方面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制作出版各种音像制品40余种共200多万盒。上述产品丰富了教会出版物品种,为弟兄姊妹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属灵食粮。

《天风》作为基督教全国两会的主导期刊,努力把握时代脉搏,见证中国教会的发展,在舆论导向上深入宣传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引导信徒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不断调整改版,尤其是改成半月刊后,发行量不断上升。《天风》的调整,也吸引了一批基督教学者的关注。2003年1月,“中国基督教网站”正式开通,作为互联网上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唯一门户网站,克服了专业人士不足等困难,分别设立了中文和英文网页,成为海内外教会和信徒了解中国基督教的重要渠道。

为了做好发行工作,帮助山区和交通欠发达地区的圣经和书刊供应,基督教全国两会资助各地“圣经运输车”40辆,此举得到许多教会弟兄姊妹的好评。

除了上述主要事工外,基督教全国两会还在人才培养、基层调研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五年多来,基督教全国两会副秘书长、副总干事以上班子成员和主要负责同工,先后访问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会,加强了与这些地方教会的沟通和联系。

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本届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许多地方有待改进:由于对各专门委员会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出各专门委员会应有的作用;对各地教会的事工关心和指导不够,对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各部门在工作作风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教会的意识;神学院校规范化的力度不够大,师资培养不足各种人才匮乏等。面对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以增强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凝聚力,从而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认识

中国教会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尤其就外部环境而言,党的宗教政策越来越完善,宗教事务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社会对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期待前所未有。就基督教本身而言,随着神学思想建设的开展,基督徒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教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中青年同工走上负责岗位,使中国教会稳步走向成熟并充满活力。正是由于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社会上对基督教的观感大为好转,这是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多年来的重要成果。所以,我们要寻求圣灵引导,把握历史机遇,努力完成上帝交付我们的时代使命。

(一)正确认识中国基督教面临的各种挑战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惩治腐败和老百姓对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等,这些都对教会产生影响。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整个社会而言机遇大于挑战,而丁光训主教却提醒我们“对中国基督教而言,挑战可能远大于机遇”。这是由于我们的一些同工还没有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应有的应对措施。我们常说要居安思危,中国教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甚至要把机遇也当成挑战。中国教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归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第一,人才缺乏制约教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中国教会的教牧、研究、管理及各种专门人才普遍不足,虽然通过神学院校和出国留学等方式培养了一些教会人才,部分中青年同工逐渐走上重要岗位,但与整个中国教会的发展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相比,我们的各种人才储备仍处在危机之中,“庄稼多,工人少”的局面在一些地方有加剧之势。我们应该看到有的地方之所以教会管理混乱,讲台供应严重不足,后备力量跟不上,有的基督教两会不能按时换届,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人才缺乏不无关系,如果这一状况不改变,基督教就有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教会要从制度上着手,不仅培养人才,而且要为教会各种人才营造一个发挥他们聪明才干的良好环境。

第二,多种因素影响基督教两会的凝聚力。如何加强基督教两会的凝聚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有些基督教两会存在着日趋世俗化的倾向。如:有的基督教两会内部拉帮结派,家族势力控制教会;教会领袖不能实行民主办教,甚至独断专行;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基督教两会的某些同工忽视灵性修养,道德素质滑坡,甚至出现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中国教会发展的同时,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前的时机,进行分裂活动;有些异端邪说与海外势力相互勾结,扰乱教会等。

第三,海外渗透危害三自爱国运动的成果。当前,海外关注中国教会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试图利用基督教作突破口,为的是使中国“西化”、“分化”。他们在渗透手段上不断翻新花样,用宗教包装政治理念,以达到利用宗教改变中国现行社会制度,对抗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目的;海外各种反华势力也利用基督教纠集整合力量,搞所谓“农村包围城市”,并企图通过所谓“家庭教会”,组织可以为他们所掌控,并能影响社会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些地方的教会负责人,独立自主意识淡漠,在物质利益诱惑下放弃三自原则,有些人不能认清“西化”、“分化”的实质,把教会的主权拱手相让。

第四,混乱和异端严重影响教会的健康发展。对基层和农村教会而言,防止混乱现象,抵制异端邪说始终是非常艰巨的任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大中城市,基层特别是农村教会教牧力量更加薄弱。有些信徒对基督教基本信仰认识模糊,信仰功利化、迷信化趋势加剧。在一些教牧人员缺乏的地方,异端邪说非常猖獗,并迷惑一些信徒,对教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面对上述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就难以实现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目标。各地基督教两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须有所预见;对已经出现问题的,要找出应对措施。基督教两会是教会的团体,教会团体生命力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能否办好教会,各地基督教两会必须意识到三自是为了办好教会、服务教会。主耶稣说:“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约10:14,27),我们必须有耶稣那样的好牧人情怀,关心群羊需要,既要对信徒有属灵供应,又要引导信徒坚持独立自主,走爱国爱教的道路。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办好中国教会的方向

五十多年来,三自爱国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使中国教会摆脱了西方差会控制、收回了主权,使中国教会走向了“后宗派时期”,使中国教会增强了爱国意识,使中国教会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沃土中,使中国教会神学思想更加丰富,使中国教会各项圣工得到极大推进,使中国教会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中国教会在普世教会中作出了独特、美好的见证,使中国教会有着无比光明的前景。

在新形势下,明确办好中国教会的方向十分重要,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自原则,必须坚持爱国爱教,必须坚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

第一,坚持三自原则不动摇。三自原则是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办好中国教会的方针和动力。三自爱国运动从一开始就是要“促成一个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为要指出全国的基督徒对新中国建设所当负起的责任”,中国教会蓬勃发展的重要经验在于信徒有好的生活见证,对国家和社会尽上自己的义务。三自是为了办好教会,没有三自原则,就不可能办好当代中国教会。

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三自原则,是由于它体现了中国基督教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步,与人民同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三自原则,是要遵照圣经教导,建立神学思想丰富、富有生命活力、符合中国国情、传讲全备真理、弘扬伦理道德、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广大民众、满有和谐见证的中国基督教。中国基督教坚持三自原则有两个重要基础:一是爱国爱教的意识,二是神学思想的支撑,这两个基础保证了中国基督教向前发展的方向。

第二,坚持爱国爱教相统一。爱国爱教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前提。爱国是全体公民的应有之义,爱教是对广大基督徒的基本要求,三自爱国运动历程告诉我们,爱国与爱教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只有爱国爱教才能办好中国教会。

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守法者。《宗教事务条例》及其各种配套法规的实施,使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有法可依。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宗教团体应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地教会要加强对信徒的守法教育,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应有的权利,绝不能藉宗教信仰自由之名,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好公民除了守法之外,还要主动关心国家的发展,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尽公民义务符合圣经的教导(参罗13:7),基督徒须承担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教会才会起到金灯台的作用。

一个爱国爱教的基督徒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督徒对此要有责任意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力量。一个符合上帝心意的教会,不仅得信徒的喜爱,也要得众民的喜爱(参徒2:47),基督教要努力引导信徒以良好的时代风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坚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不松懈。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化,它是基督教成熟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也是新形势下教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必将对基督教各项事工起指导作用。

神学思想建设为办好教会提供了思想上的导向。以往我国的神学思想大多承袭西方保守思想,如强调世界没有希望,信仰与理性分离、灵性与现实分开、信与不信对立,宣扬消极的末世论等,这些消极和守旧的神学思想,使信徒的思想不容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就是要摆脱这些消极神学思想的桎梏,开创独立自主、具有自我意识的中国基督教新局面,它是中国基督教走向理性的表现,是中国基督教适应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基督教融入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趋势。

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应充分发挥基督教伦理道德的作用。基督教伦理道德作为神的启示,对基督徒的生活起着自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不仅指导基督徒的生活,而且对基督徒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伦理依托的作用。神学思想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中国神学思想的体系,使之成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理论基础。

(三)正确认识中国基督教的时代使命

在全国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仍然坚持把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作为我们的时代使命,为的是更好地在中国社会传扬全备的福音,从而把中国教会办成符合上帝心意,得众民喜爱的教会。因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必须增强基督教两会的教会性。基督教两会从社会来说是社会的团体,从教会来说是基督徒自己的组织;既是党和政府联系信徒的桥梁,又是直接服务教会的器皿。要把中国教会按三自原则办得更好,就要增强基督教两会的教会性。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中,加入关于“信仰”的表述,作为“后宗派时期”中国教会在信仰内容上的共识,也是中国基督教加强教会性建设的一种努力。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多年的宝贵经验,使我们有了向前迈进的基础。为此,我们要在教会论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在教会管理上进行探索,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崇拜、圣礼、圣事等给予神学上的诠释,防止混乱现象干扰正常的教会活动。

增强基督教两会的教会性,有利于增进团结,增强凝聚力;有利于抵制异端,抵御渗透;有利于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

第二,必须团结信徒努力建设和谐教会。基督教两会班子的团结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团结是办好教会的基础,只有班子同心合意,才能团结和带领信徒建立好基督的身体。

对不同信仰特点的信徒,必须遵循坚持联合礼拜、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坚持联合礼拜就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恢复任何宗派或成立宗派组织,不挂宗派组织牌子,坚决反对境外宗派组织和机构分裂中国教会的企图。相互尊重是指尊重对方的信仰特点、崇拜礼仪和信仰生活习惯,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求同存异是在联合礼拜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既然我们基本信仰的内容是一致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那就应该“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我们既要警惕在境外支持下的宗派抬头问题,也要反省一些教会是否站在联合礼拜的立场上,是否切实做到了彼此尊重。各地教会都应遵守《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严格按章办事。

各地基督教两会要关心基督徒中需要帮助的群体,具体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包括那些尚未与基督教两会有直接联系的信徒。在与基督教两会没有联系的信徒中,除了极少数进行非法违法活动和宣传异端的人之外,绝大部分并不反对爱国爱教和三自原则。我们必须扩大团结面,带领广大基督徒共同建设和谐教会。

第三,必须适应时代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基督教适应时代,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林前9:22)。三自爱国运动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就在于它是与新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运动,改变了“洋教”形象,取得了人民的认同,在此意义上,三自挽救了中国基督教,三自成全了中国基督教。

各地基督教两会要努力引导信徒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各行各业的基督徒,要以荣神益人的态度,爱岗敬业。农村教会要鼓励信徒勤劳致富,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要弘扬以“爱”为核心的基督教伦理道德,为社会和谐起积极作用。基督教有良好的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的传统,要鼓励信徒在生活中作光作盐,抚孤恤寡,努力行善,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播撒基督之爱,因为为基督作见证始终是教会的使命。

(四)正确认识中国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要求,这对广大基督徒是极大的鼓舞。

中国基督教从自身教义出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符合圣经教导,符合基督教社会伦理主张。发挥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既是上帝对中国教会的带领,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期,期间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基督教发扬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参加5:22-23)等美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基督教应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宗教和睦的作用。近年来,基督教与其它宗教开始对话是一个好的开端,如上海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对消除成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宗教和睦十分有益。君子和而不同,和合共生,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神学思想建设应吸纳的内容。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基督徒必须考虑如何与人和谐相处,要学会欣赏教会以外的真善美。中国教会有些信徒以往存在片面理解“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等圣经经文,不能与非基督徒和谐相处。基督教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重要的是要先树立和谐的神学思想。

正确认识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教会只有融入社会,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加强接触和联系, 增进相互了解、合作与团结,教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发挥金灯台的作用。

三、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把中国教会办得更好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指出:这是对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它充分说明党和政府肯定并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往开来,把中国教会建设得更好,用基督爱的精神服务社会、光照人群。

(一)继续坚持三自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教唯一正确的选择。三自原则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是指引中国教会前进的方向,是指导办好中国教会的根本原则。基督教全国两会要组织人力加强三自理论的研究,各神学院也要加强对三自理论的学习、研究与思考。

爱国主义是三自原则的基础。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编写的《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不但在神学院校成为重要的教学课目,在各地基督教两会、教牧人员和广大信徒中也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和交流。我们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等文献资料也要加强学习和研讨。

(二)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神学思想建设

神学思想建设已进行了十个年头。基督教全国两会要组织调研,对神学思想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神学思想建设规划纲要。

神学院校作为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要承担起神学理论研究的重任,针对中国教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开展课题研究。

基督教全国两会要组织各地基督教两会、广大教牧同工,分期、分层次地进行神学思想建设专题培训。

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两手都要抓。一手抓理论研究,在“深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充实和调整理论研究写作班子,搞好研讨,积累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手抓成果转化,在“普及”上做努力。调动基层教会同工把神学思想建设研究成果,变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台信息,指导信徒的信仰实践。

(三)加强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扩大团结面

各地基督教两会要依法按章搞好自我管理,努力搞好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以建立好班子、形成好机制、打造好业绩、塑造好形象,勤俭、敬业、奉献、进取,使基督教两会真正成为组织健全、团结合作、管理有序、勇于开拓的教会组织。

基督教两会组织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高在广大教牧人员和信徒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进一步扩大团结面,特别是团结那些还没有和基督教两会有直接联系的信徒。基督教两会要增强为信徒服务的意识,维护教会的合法权益,引导信徒走爱国守法的道路,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

(四)办好神学院校,多层次培养人才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我们要培养一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宗教上有较高学识,教内外有好名声的多种优秀教会人才。

努力办好神学院校,按照有关规定,明确办学方针,支持和帮助神学院校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支持神学院的教材编写工作,支持和协助金陵协和神学院开设博士点的工作。

进一步做好教牧同工、基督教两会班子成员和负责同工的进修培训工作,继续按有关规定做好外派留学生的工作。

(五)开展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基督教全国两会将继续支持和协助全国各地教会开办社会服务项目,如敬老院、诊所、医院、自闭症儿童康复、各种残障人士关爱救助等。

各地基督教两会要引导教牧同工和广大信徒更新观念,按照圣经教训,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服务人群,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开拓社会服务的新领域。

基督教全国两会将继续与海外教会机构联系与合作,引进资源,从多层次开展中国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

(六)扩大对外交往,抵御境外渗透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基督教对外交往也日益扩大。中国教会要在平等、公开、坦诚、合法的基础上,开展与海外教会的联系与交流,在“一国两制”、“三互”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下,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会的交往。通过对外交往,广交朋友,介绍和宣传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

基督教全国两会将制定外事工作计划,在一定时期将继续举办圣经事工展,培养和训练外事人才,定期举办外事工作交流会,为各地教会的外事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在对外交往的同时,要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对我进行的各种渗透活动。各地教会对外交往要增强主权意识,程序上按章办事,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做有损于国家利益和中国教会的事情。

(七)帮助基层及农村教会,推动中国教会整体发展

中国教会大部分信徒在基层及农村教会,基层及农村教会事工在中国教会的事工中占很大比例。基层及农村教会问题多、挑战大,各地基督教两会要特别重视基层及农村教会工作。

要加强对基层和农村教会传道人员的培训。基督教全国两会要支持组织适合基层农村教会培训的教材编写工作。基督教两会组织要帮助基层农村教会搞好堂点管理,使管理和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要帮助农村信徒掌握科技知识,勤劳致富,提高农村教会自养能力。

要把神学思想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尽快转化进入基层农村教会的讲台信息,提高信徒的文化素质和信仰素质,增强抵御渗透和辨别异端邪教的能力。重视农村教会伦理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承担着伟大的使命,服务于伟大的事业。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举措。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教会应与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相称。我们祈祷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关心生态平衡,社会安宁;我们呼唤宗教和睦,世界和平;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热爱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我们相信在圣灵的引导下,在同工同道的努力下,中国教会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担负起上帝交付给我们的时代使命,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从圣经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合理性

从圣经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合理性

马德耀

圣经是基督教教会的最高权威,是基督教信徒信仰的根基,是基督徒信仰的标准,一切神学的观念的理论,如果符合圣经的,我们就支持,我们就拥护。如果违背圣经的真理,我们就反对,这是教会历代以来的本性。

在今天的这个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有好多人依然不理解三自,敌对三自,甚至妖魔化三自,说三自是政府下的机构,是政府用来消灭基督教的工具,在三自大教堂聚会的不能得救,是什么巴比伦、大淫妇等等什么的。之所以有的弟兄姐妹怕三自,就是怕三自不合圣经。导致有人反对三自,也是利用圣经来反对三自,攻击三自。

虽然从圣经创世纪开始第一节读到启示录最后一节没有“三自”这个词,可看到了圣经里记载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因此,我们从圣经来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合理性,根据圣经来看三自的必要性,根据圣经来认识三自的合理性。

一、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爱国”必然性和合理性;

三自爱国运动在圣经里是合理的,在中国的处境里必要的、是必然的。我们中国基督徒有双重的深份,在信仰上我们是基督徒,在社会里我们是中国的公民,在信仰上我们崇拜的对象是上帝,在政治上我们必须服从在世的掌权者,我们肉体还活在在这世界上。耶稣说:

“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路20:25)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 神的。凡掌权的都是 神所命的。(罗13:1)

三自爱国运动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重大的神学或属灵意义。三自爱国运动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信仰上高举圣经,要自治、自养、自传。早在1872年,广东陈梦楠创办了粤东肇庆宣道会;190年6上海长老会牧师俞国桢提出反对保教条规,认为这是一切教案的祸根,并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耶稣自立会”。这些“爱国爱教之思想”的精神提早就提倡”,主张“创设自立教会,脱去西会”。虽然当时出现了几百多处自立教会,自立团契。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教会前辈们早有“自治、自养、自传”的思想,可这个思想无法全面彻底实现。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中国教会摆脱西方差会控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这就是必然性的发展。

在这个有利必然的条件下,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中国基督教40位领袖在1950年发起了三自革新运动。这个运动,得到了广大爱国信徒的拥护,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国务院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上,还特别接见了吴耀宗先生一行的人。

中国基督教这场三自革新运动,是中国基督教的一个爱国的运动。从政治角度看,这个运动是势在必行,完全正义的。因为中国已经解放了,民族已经独立了,如果教会仍让外国人管,成为“国中之国”,外国差会是母会,中国教会是子会,而当时流传一句话说,多

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中国教会永远不能当家做主,中国基督教“洋教”的这帽子摘不掉,那时的各样宗派在中国教会盛行,中国教会很难统一,教会在新中国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因此中国基督徒发起这个爱国运动,就是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清除帝国主义势力,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这就是教会脱离国外差会的控制,实现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在同心合意来联合礼拜,这个运动是正确的,这个运动是正义的。

这个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中国人民对基督教的看法,为教会在中国大地扎下了深深的坚实的基础,这我们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合理不合理? 有人认为,神有大能,不搞三自爱国运动,难道中国教会就不能生存吗?有的说是一场政治运动。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圣经的重要人物,如摩西、以斯贴、以斯拉、和尼希米等这些人物,可清楚看到。他们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愿意。在旧约《出埃及记》摩西为了爱自己的同胞,看见一个埃及人在欺负一个希伯来人,他一拳把那个埃及人打死,因而过着40年的逃亡生涯,神使用他这爱国爱同胞的摩西来拯救了希伯来人脱离了埃及法老的剥削和压迫。《以斯贴记》全卷没有提到神,通篇是讲政治事件。那么,本书是政治历史资料,还是一卷圣经?记载神在暗中看顾、保守、带领着以斯贴和末底改的一切。以斯贴以死就死吧的来到使王面前,王伸出金杖,以斯贴得王得到王的赞赏和帮助,从而依靠政权,除灭恶人,恶民,保全自己,保全了全希伯来民族。我们可以从《以斯贴记》得到启发:末底改、以斯贴可以依靠政权,用正

义的政治手段除灭恶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难道中国教会不可依靠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清除帝国主义势力,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吗? 我们要一一的举例说出实在太多太多了。包括以斯拉和尼希米,他们依然考政治的正义,来完成神的工作。

三自运动起初作为一个正义的政治运动,是神所许可的,而且有神手的直接帮助,说神藉着三自运动保全中国教会,不但不抹杀神的大能,而且是完全符合圣经的。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虽然是政治运动,但完全是神的工作。我们应当 感谢神象当日恩待摩西、以斯贴、以斯拉、尼希米那样恩待了中国教会。

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三自”必然性和合理性;

作为公民,爱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作为信神的基督徒,要不要提倡爱国主义? 一提爱国,有人会说,你看,和政府和世界混在一起了,那就是大淫妇。有的说神的教会是宇宙性的,普世性的,是天下教会是一家的人,不受国界、地界限制。但圣经给我们看到,神是重视国界、地界的、民族性的:徒17:26,神“预先定准他们„„所住的疆界。

那么国在圣经《创世纪》的开头与未尾《启示录》的结束都突出“万国”,这使我们看到,神不是把天下的人类统为一国,他首先拣选亚伯拉罕,使他的后裔成为一个民族、成为一个国家,所以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从而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他

有他自己的风俗,一个国家他有他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自治、自养、自传。他不需要别的民族来指指点点,也不需要别的国家来指手画脚。因此初期教会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是按照自治、自养、自传方式来建立教会,牧羊教会,传扬福音。

“自治”就是指中国教会实现自己管理、治理中国教会,即把教会的主权从差会的手里转到我们手里。

“自养”是中教会的信徒自己奉献财物来自养教会,包括经济的开支,和灵性的栽培等由我们中国教会的基督徒自己来做。

“自传”就是中国教会的传道人自己来传基督的真理,有自己的神学思想。这一切都符合圣经的教导,符合圣经的真理。我们来看初期教会的自治、自养、自传。

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主要是耶路撒冷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解决问题是外邦信徒信福音之后,是否还受不受割礼。会议结束得到一个结论,外邦信徒不要按犹太人的规矩受割礼了。当时传道人是鼎鼎有名的使徒彼得和保罗,他们没有把犹太人的风俗强加于外邦信徒。外邦人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接受福音,这就是外邦信徒走自治、自养、自传的道路。让外邦信徒有他自己的空间,使徒他们不参与支配和指指点点。

在使徒行传(1:15—26;2:43—47;4:32—37;6:1—7;13:1—3)记载了初期教会如何自治教会,如何自养教会,如何来传扬福音。在徒1:15—26,6:1—7;里是初期教会第一次选举,选出马提亚来代替买主犹大的职分。因为信徒不断加多,使徒他们不能又管理饭食又讲

道,又从民中选出七个执事专来管理饭食问题。而使徒专业的讲道,这就是自传,这就是组织的健全、有计划、方向、有目标,这就是自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自发出来的一个爱国组织,这个组织是健全的,是有合适的人选,是有方向有目标的。徒2:43—47;4:32—37主要提到当时初期时代教会如何自养,信徒把田地、家产买了,凡物公用,照个人需用的分给各人。初期教会的经济来源来自信徒,与穷人一同分享,他们这样做就是自养。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合符圣经的,是合神心意的,是神按他的旨意行在中国的美意。

第四篇:振兴中华现实意义之我见

振兴中华现实意义之我见

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健全我们的社会。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思考未来,思考我中华的未来。在这思考的过程中,振兴中华,这四个字,在我心中生根。

学习我国的近现代史,我感受了我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的兴衰荣辱,感受了这一百多年来各个阶级的革命者、爱国者对于振兴中华的思考、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振兴中华,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是每个仁人志士爱国情怀的至深体现。振兴中华,不仅是那个年代的口号;振兴中华,更是那个年代每个爱国者深印在心中、并付诸于行动的行为准则。在他们心中,祖国的兴衰荣辱高于一切;在他们心中,任何事情度阻挡不了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热情,振兴中华,是他们活着并奋斗的最大意义。

而现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独立,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改变,我国经济腾飞,政治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完全颠覆了在近代史上东亚病夫的形象,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大国。在很多人眼中,中华,已然振兴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谓的80后90后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考大学、考研、出国、买房···他们很少把振兴中华挂在嘴上,也没有很明显地体现在行动中,在别人眼中,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于是,质疑的声音出现,说振兴中华在21世纪的中国已经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人们“振兴”的,更多的是自己。

于是,我开始思考振兴中华的现实意义。

首先,振兴中华,并不只是使中华由落后走向强大,更应该是使我们的祖国由强大走向更强大。在革命年代,抵御外敌、推翻腐朽统治、追随社会发展步伐建立新型国家是振兴中华;而在和平发展年代,每个人尽力做到最好,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使我国发展得更好更快也是振兴中华。振兴中华,不是一时的事情,不是革命年代的口号,而是任何时刻我们都要牢记的使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振兴中华就会是我们永久而艰巨的任务,就会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其次,振兴中华,不在乎其形式。革命年代,人们时时想着祖国,刻刻想这为祖国服务,是因为振兴中华口号的指引;而现在,在和平发展年代,人们看似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再把振兴我们的国家记在心中了,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心态走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把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更好得结合起来,我们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当然是正当的事情),就可以同时为我们的祖国服务。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必然会高效运转。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国家的进步,社会发展的进步。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身的空间,而我们也同时为振兴国家做出了我们自身最大的努力。振兴中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虽然并没有革命年代那样高举的旗帜,高喊的口号,振兴中华,仍是我们现代社会我们现代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是其形式,有所改变。

因此,依我浅薄之见,为了振兴中华,在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我们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深化对发展的认识。当今的发展已不是近现代史上所要求的发展,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化的过程,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但是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快

发展。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的,是经济,同时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发展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走向环保、低碳,摆脱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艰巨的任务,也是我国经济要继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振兴中华,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在国家实力中占了很重要的分量,同时,西方的文化侵略、文化渗透也在隐形而巨大着改变着国人的文化生活,文化心态。就像课上老师强调,美国企图通过不良的文化渗透扼杀中国青年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防止中国的强大。文化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我们应该比在革命年代更加惊醒,更加认识到振兴中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抵制和平发展年代的糖衣炮弹。

第四,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注重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但需要认清的是,区域协调发展不等于区域同步发展,更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区域间发展互动、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有些东部省市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种区域现代化战略,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鉴于东、中、西部在现代化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要致力于促进“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不同区域共同走向现代化。

总之,振兴中华,不只是革命年代的口号,更是当今社会我们肩上的重大使命。只不过实现使命所要做的事情不同,形式不同。所以,当我们认清了当代振兴中华的任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同样热血沸腾的爱国之心,将振兴中华,一直传承、坚持下去。

(这是我的一些浅薄之见,我希望我能继续保持思考,并一直行动,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国贸1殷英

第五篇: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四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说不尽的恩赐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四届

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二届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1991年12月31日)

各位代表,今天我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同工同道,在主的爱中欢聚一堂,商讨全国教会的大事。我们心里充满着喜乐与感恩,因为我们处在祖国伟大的新时代中,为传扬福音,建设教会而共同事奉。

我们感谢主,因为我们的祖国这些年来蒙神祝福恩待。从上届全国会议到现在的五年多时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胜利完成七五计划,开始实行八五汁划。全国各项事业在80年代有重大发展,进入90年代后更为欣欣向荣。尽管我们也遇到各种困难,但这些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在被不断克服之中。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党中央提出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我们基督徒和全国人民一样,都深感鼓舞,决心不断提高爱国主义觉悟,更好地投人这一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

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团结一致,我们国家现在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也已胜利克服。我们基督徒在祖国大家庭中一直是促进稳定的力量,今后将为国家安定团结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近来的一切发展与进步是与中国共产党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找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分不开的。这条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能使中国屹立于世,而且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我们中国基督徒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决心与广大人民一起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

我们国家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去年年底举行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会上中共中央江泽民总书记与国务院李鹏总理都作了重要讲话。今年春节前,江泽民总书记又邀请我国五大宗教领导人到中南海作客,进行了亲切的谈话。在这些讲话与谈话中,江泽民总书记与李鹏总理都强调了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保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这一切都给我们基督徒极大的鼓舞,增强了我们做好教会工作的信心。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上帝带领中国教会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回顾从上届全国会议以来的五年,我们不能不象保罗历数上帝赐给各地教会灵性上、爱心上各样丰富恩惠时,由衷地感恩说:“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9:15)为了数算上帝的恩惠,并同时省察我们自身的缺欠,除了全国两会各事工委员会分别有书面报告以外,我受全国两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作总的工作报告如下:

教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五年来,全国各地教会在父神的恩佑引导下,教会建设迈出了一些新的步伐。

目前,全国开放的礼拜堂,已由1986年的4,000多所增加到7,000多所。在收回并修建礼拜堂,特别是建造新堂的过程中,中国教会的无数弟兄姊妹不知献上了多少祷告,流下了多少汗水。信徒人数已达500多万,比建国之初增加了许多,信徒聚会场所除礼拜堂外还有2万多处聚会点。

我们两会作为基督的仆人,在教会的事奉上以供应神的话为主要任务、各种版本圣经的发行量,已从1986年的200多万本,达到650万本。其中除原有的繁体字《新旧约全书》、《新约全书》、《新约附诗篇》外,增加了《串珠新旧约全书》、简体字横排本《新约附诗篇》和《新旧约全书》;我们还为朝鲜、苗,景颇、拉祜,佤、傈僳,彝等少数民族弟兄姊妹出版了民族文字的圣经。.

这几年我们已发行了300多万本《赞美诗(新编)》供各地广泛使用,还出版了该诗本的袖珍本和圣诗录音带。此外,辽宁、云南、福建,广东、浙江、江苏为满足本省信徒中不同民族,方言及信仰传统的需要,还出版了其他版本的赞美诗。各种版本的圣经和赞美诗的大量发行,受到广大信徒欢迎,也增加了三自爱国运动对广大信徒的凝聚力。

《天风》在宣传三自爱国运动的同时。也增加了灵修和如何办好教会的文章,并增加维护教会的合法权益、关心落实政策的内容,因而在信徒中的读者更为增加,发行量从1986年的3.2万份增加到今年的5万多份。南京出版的《函授教材》以帮助信徒研读圣经为特色,杭州出版的《讲道集》以提供讲章为特色,订阅两种刊物的读者都保持在4万左右。五年间,我们出版的研经、灵修书籍,不下30种,去年起又开始出版讲道录音集。《神学教育丛书》已出版12种,不仅为各神学院校提供教材,也为许多爱慕真道的信徒提供了参考书。以神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刊物有《金陵神学志》和《燕京神学院刊》。《金陵神学志》的发行量近一万份,其中不少文章被海外教会译为英文、日文和德文予以发表。

在培养人才方面,继1986年的九所神学院校之后,又创办了安徽、陕西、山东、云南等四所。迄今全国神学院校已有毕业生(今夏毕业的不在内)近l,200人,其中绝大多数在教会专职工作,少数任义工或在高一级神学院校深造。省、市,县各级两会举办的义工短期培训班,五年间正如雨后春笋。许多地方还办了较长期(一至二年)的培训班或圣经班。金陵正在试办三年制的函授圣经班。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绝大多数已学成回国,在我国教会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由于广大信徒发扬爱主爱教会的热忱,各地教会在自养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不少地方新礼拜堂与聚会场所的建成,就是一个明证。一些省市为帮助有困难的堂点,建立了教牧基金,使薪金不足的同工得到资助。随着宗教房产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也增强了许多地方教会的自养能力。一些地方的教会举办生产、商业与生活服务事业,既对社会作出贡献,也有助于教会自养。

尤其令人感恩的,是在广大信徒中爱国爱教的见证层出不穷,他们努力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从而散发基督徒应有的馨香之气。五年来,在许多省,市、县召开的“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和“勤劳致富表彰会”上,基督徒被评为模范和先进的不在少数。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既有荣获1987年国家发明奖中唯一一等奖的王菊珍工程师这样的基督徒知识分子,也有农村聚会点的许多农民基督徒。城市教会主办或参与医务咨询、资助残疾人、敬老托幼等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正越来越多。五年间,东北的洪水、云南的地震、大兴安岭的森林大火,特别是今年遍及十多省的特大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基督徒的心。在全国人民救灾的衣物捐款中也有着无数基督徒的爱心与奉献。全国两会曾先后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上海市儿章福利院,以及云南地震灾区等进行厂捐助。

爱的引

五年来,我们在教会各项事工上的进展,都是在天父慈爱的带领下取得的。这些经验是:

一、宣传三自,造就信徒

要将中国教会治好、养好、传好,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三自爱国原则,不断进行三自爱国的教育。务必使广大同工同道认识到没有三自爱国运动,就没有中国教会日益兴旺、不断发展的今天。爱国与爱教是并行不悖,相互一致的。中国教会只有坚持走三自道路,才能与广大人民命运相连,忧乐与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团结奋斗。中国教会也只有坚持走三自道路,才能使基督的教会扎根于中国社会,在我国新时代中发出福音的光辉。各地两会在宣传三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不懈的努力。就全国两会来说,这几年中,除了《天风》是三自爱国运动的喉舌外,我们出版了一些宣传三自、怀念三自先辈的书籍,今年还将这类书籍六种分赠给许多地方的堂点,同工同道们收到后反应热烈。

去年正逢三自爱国运动发起40周年,全国两会曾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集会,各地两会与教会也都举行了报告会、纪念会、座谈会等,大家决心继承爱国爱教前辈的遗志,将三自爱国运动的精神发扬光大,更加贯彻落实到“治好、养好,传好”的教会建设中去。为了纪念三自爱国运动发起40周年,曾开展了以《我与三自爱国运动》和《我的教会与三自爱国运动》为题的征文活动,全国各地同工同道的应征稿达 434篇,从中选出40篇出版了《征文选》,充分体现了广大信徒对三自爱国运动的支持与热爱。

在带领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道路的同时,也必须对他们在灵性上、信仰上进行大力的栽培。1987年全国两会曾组织讲道团到河南南阳与乎顶山地区进行巡回讲道,受到信徒们的热烈欢迎,也提高了他们对三自的向心力,这一经验已在一些省市中推广。在文字工作方而,为适应初信者的需要,我们出版了《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永生之道》、《乡村教会讲章》、《基督教简易读本》等,以期提高信徒们对圣经真道的认识。即将出版的《中国基督教初信栽培讲道录音集》共六盒,也是在这方面的努力。

二、治理教会,健全制度

要使教会圣工得到正常发展,治理教会、健全制度是又一重要途径。要治理好教会,必须按照圣经的原则、教会传统的原则,同时也要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民主的原则。如何根据圣经的教导和教会传统,发扬群策群力的精神,按照我国的特点同心合意地办好教会,各地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与推广。

要治理好教会,应理顺三自与基协以及三自与教会的关系。几年来实践证明,两会之间既要按各自的章程所规定的宗旨分别去进行工作,又要通力合作,共同将三;自原则贯彻到办好教会中去,这样更能提高三自和三自组织时威望,把广大信徒团结在两会的周围。

要治理好教会,也应处理好各宗派背景同工同道之间的关系。几年来,在爱国主义和办好教会的大前提下,信仰特点上“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事实说明,在信仰特点上我们只能“多数照顾少数,多数体贴少数”,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尊重决不是单方面的,处于少数的同工伺道也应能以团结的大局为重,照顾、体贴其他信徒的信仰特点。只有互相尊重,我们才能同心合意办好教会,在爱中建立基督的身体。

要治理好教会,我们各级两会、教牧同工和义工们都应当做主忠心的管家。经验证明,我们所做的一切事若能摆脱各种不合教会特点的做法,而能符合爱国爱教的原则,爱心的原则,牧养的原则,互相尊重、多多商量的原则,公开坦诚的原则,让信徒多有参与机会的原则,这样建立起来的教会就能得到众信徒的喜爱。

要治理好教会,我们还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圣职。圣事和一切圣工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不是凭藉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行事。全国两会于1987年成立规章制度委员会以来,一方面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制定自己的教会规章制度,目前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会已有了自己的暂行条例;另一方面拟订了《中国基督教各地教会试行规章制度》作为示范性的条例,希望能供各地修订规章制度作为参考,也欢迎各地同工同道们试用后书面提出改进的意见。

三、多种层次,培养人才

我国教会信徒日益增多,而教牧人员奇缺,已形成尖锐的矛盾。一个500多万信徒的教会按立的牧师只有1,000名左右,这是少得惊人的。要办好中国教会,培育人才,造就新一代的爱国爱教的教牧和义工,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目前我国13所神学院校已初步形成全国(金陵)、大区(华东、燕京、东北、中南、四川)和省(浙江、福建、广东、安徽、山东、陕西、云南)三级的神学教育体系。各级神学院校的毕业生已成为活跃城乡教会的新生力量,有的担任了各地两会较负责的工作或神学院校年轻教师,有的被按立为牧师、长老。1987年全国两会成立神学教育委员会,从事办学方针的探讨,办学经验的交流,院校图书的充实,神学教育丛书的编写等等,努力为各级神学院校进行联络、服务与协调。

由于神学教育多年停顿,教会人才存在巨大的年龄差距,培养壮年义工人员,使他们负担起教会工作,成为过去五年中教会培养人才的一个重点。这些人员在信仰与灵性上较有基础,既有圣工经验,又有人生阅历,经过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培训后,正在不断填补我国教会人才的年龄断层。

1987年起,我国教会开始派遣少数神学生赴欧美一些国家进修,几年来的事实说明,这一事工的经验是成功的。神学生到国外进修,可以开阔视野,熟悉海外教会和它们的神学思想,有利于理解他人,彼此交流,建立自己,办好中国教会。

四、协助贯彻政策,维护教会权益

我国教会各项事工得到顺利开展,是与党和政府大力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分不开的。有些教产的收回,教会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是各级两会奔走呼吁,社会各方而的关心支持,更是政府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许多干部的竭尽全力、辛勤落实政策的结果。有些教产问题还是市,县党政领导的督促和司法机关的裁定解决的。

有关宗教政策的贯彻问题;五年中全国两会根据各地来信来访向有关部门反映共500多件,其中较重大的另作专件反映,得到各方而的重视。在《天风》上披露的违反政策的问题,尤其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关注。全国两会派员访问各地寸,亦与当地领导交换意见,推动政策的落实。

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国内舆论界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汕头日报》、上海《新民晚报》等,都曾先后登载教会权益受到侵犯和宗教政策得到落实的报道。这些说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也说明:已经独立自主的中国基督教的合法权益,正被社会各界作为人民自己的一部分权益加以保护,不再象当年的“洋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列强的治外法权。

五、发展海外友谊,抵制政治渗透

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教会事工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争取海外主内同工同道的同情支持,并排除各种外来的干扰与破坏。

五年来,我们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原则,继续与海外各地的教会和信徒进行交往,增进了互相了解,加深了主内团契,发展了海外友谊。在这几年中,我们还第一次派出妇女代表团,第一次派出神学生代表团,第一次组织两批基层教牧同工出访考察学习。我们又曾派团先后访问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时教会,也第一次接待了南朝鲜教会的负责同工。我们同港、澳,台同胞的教会关系也不断发展,并第一次正式邀请和接待了海峡彼岸的台湾教会访问团。

在海外基督教里,我们高兴地看到,大多数的教会都对我们怀有善意,同我友好,不但主流派教会是这样,福音派教会也何尝不是这样。最近中国基协正式参加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为会员。这是一件重大的事,得到各国教会热情欢迎,标志着世界基督教界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教会实行三自,进人无宗派组织时期,尽心竭力办好教会的肯定,标志着我国基督教将在普世教会作出贡献,同时也从普世教会中吸取对我有益的营养。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海外基督教中确实存在一股敌对势力,他们力图利用基督教对我进行渗透活动。我们所说的渗透是指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政治上的颠覆、破坏与分裂活动,并企图重新支配我国的宗教事业,这些与正常的国际宗教交往毫无共同之处。许多年来,我们曾不断揭露这类利用基督教名义而进行的阴谋破坏活动—,并号召各地同工同道对此提高警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一活动,才能更好地与海外教会和同工同道们发展主内友好关系。而抵制渗透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则又在于教会的自我建设,把中国基督教的教务办好。

挑战与任务

各位代表,在数算五年来上帝赐给中国教会的诸般恩赐与种种引领时,我们也看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要把教会治好,养好、传好,还面临许多挑战和重大任务。

一、必须大力提高广大信徒的思想、信仰素质

我国教会当前一个最大问题是:在信徒人数不断增长的同寸,教牧人员却严重缺乏,牧养工作跟不上去,以致信徒得不到良好的带领,他们对于圣经真道的理解很不足,他们对于三自爱国道路的认识较模糊,相当数量的信徒的思想、信仰素质不高。这样,他们就难以辨别各种谬论邪说,也难以抵制在宗教外衣下的各种非法违法活动和分裂活动。

我们在传扬福音的同时,必须对信徒有扎实的带领,提高他们的思想、信仰素质—。信徒人多不是办好教会的唯一标准。尤其在今天,我们主观力量薄弱,如果人越多而素质越下降,异端谬论将越有市场,坏人将越有活动的余地,这决不是教会之福,也不是国家之福。我们在今后的宣教、牧养和文字出版等事工中,必须对信徒群众大力进行基本信仰要道的栽培,加强三自和爱国爱教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在灵命与真道上不断长进。正如使徒保罗当年对腓立比教会所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相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9—10)

二,必须加速培养和提拔教会人才

我们要做好牧养带领广大信徒的工作,必须培养和选拔

一大批合格的爱国爱教的教牧人员与义工人员,这是中国教会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这些教会中坚力量的修养与素质也将决定着中国教会的前途。

我们已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我国教会需要,在培养和使用人才,特别是在青年人的培养和使用上,还有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选苗”,我们保送学生必须负责,必须慎重。其次是神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注意到灵性,品德、学识、政治思想、体质等全面着重。在神学院校工作的同工应当既是教师,又是学生,又是牧人。他们应当熟悉了解中国教会实际,在教学中亦能联系中国教会实际。再次是对神学毕业生的安排。关心、爱护、培养等方面应作为要事来抓,如果我们忽略这些事工,本来已经相当严峻的人才紧缺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这几年各地神学院校已经向教会输送了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并且正在继续输送,但在神学毕业生的按立问题上,现在存在的情况是过于严谨。六年来1,000余位毕业生中已被按立的仅数十人,这一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对青年严格要求是好的,但对符合要求的青年同工及时予以按立是今天建设教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教会中大多数是妇女,她们对教会各项事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就总体来说,妇女在我国教会中地位较低,她们的发言权不及男子,在各级两会中以及在被按立的圣职人员中妇女的比例很小,这一情况是必须改变的。我们的女同工同道们应当更加自信地投入教会治好、养好、传好的事工中去,我们的男同工同道也应当积极支持她们担当起教会更多的责任。尤其在接受圣职方面,女同工只要具备按立圣职的条件,就应当使她们得到按立,这同时也是补充我国教牧人员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在各大、中城市中,有相当一批基督徒知识分子,包括已退休的,其中有不少有识之士,有用之才,应当从中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加以起用,从而充实各级两会和教会的骨干力量。这些人既有爱国爱教的热忱,又无工资与编制的问题,起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中国教会的燃眉之急,更是为了恢复基督教以平信徒为主体的传统。

三、必须坚持不懈地扩大团结面

我们两会所服务的对象,不能以两会所联系的堂点和信徒为已足,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全国所有的基督徒。在全国各地有些堂点,我们两会与之联系不多,甚至没有联系,固然有某些客观原因,但不能不说在我们工作中仍有亏欠。

我们必须分析与这些堂点和信徒联系不足的原因,如果是他们愿意与我们联系,而我们却没有去联系他们,我们就应当及时去关心他们、联络他们。如果是因为我们过去工作中有缺点,他们不愿意与我们联系,我们就应当改正启己,取得他们的谅解而彼此和好。如果是因为他们受到某种成见的影响,或错误宣传的蒙蔽,我们就应当耐心向他们进行解说工作,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是因为他们受某种敌对势力的控制和毒害,我们也当努力去帮助他们从敌对势力的危害下解脱出来。

当前在少数基层教会,尤其是某些农村教堂和聚会点,确实存在诸如非法违法行为,损害群众利益和身心健康的迷信活动,以及海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大陆进行渗透的活动

等等。凡此种种,触犯国家刑律的理当绳之以法,并要教育信徒与这些不法分子划清界限。但是进行这些非法活动的入,毕竟是极少数。我国的广大信徒,其主流是爱国守法的,他们中间即使有些人受海内外不法分子的影响或蒙蔽,各地两会和教牧同工应本着爱心去帮助、去教育、去疏导,去提高,而不应当歧视他们、排斥他们。我们只有在爱国爱教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团结全国的基督徒,一个和睦相爱的中国教会才能更好地得以建立,一切不法分子在我国教会中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必须加强各级两会和各地堂点的自身建设

十多年来,我国教会大体上已从文革的创伤中得以恢复,怎样加强各级两会和各地堂点的自身建设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要加强教会的自身建设,十分重要的是要建立规章制度与实现民主管理。

目前我们各级两会都有自己的章程,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会也订立了教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有的省还未订出自己的规章制度,至于各地堂点一般都缺乏成文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但使我们的教会生活与事工缺乏规范,而且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即使在有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地方,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仍很突出。我们必须将两会的章程和教会的规章制度向同工同道们大力进行介绍,在缺乏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地方应当积极推进,加以制订。我们各级两会的负责同工尤其应当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同工同道中起表率作用,对于不合规章制度的现象应当大力予以纠正,这样才能使我国教会在治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要加强教会的自身建设又必须发扬广大同工同道爱主爱教会的精神,共同进行治理。我们的许多教牧同工和义工人员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地为主的圣工献出精力。但是有的地方也存在忽视民主管理,轻慢甚至不顾同工和信徒的意见的现象,严重的已经使彼此貌合神离,令信徒深为痛心。要实现民主管理,不但要有规章制度的保证,负责的同工同道还应有民宅谦逊的作风,乐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多在集体中进行通气与商量,主动争取信徒们对教会事工的参与和监督。我们的信徒群众是爱国爱教的,也是通情达理的,愈是发扬民主,我们的教会必会更有荣神益人的见证。

五,必须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自从拨乱反正以来,党和政府在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寸至今日,在贯彻宗教政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庄是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并协助党和政府按照宗教政策加以解决。在有些地方,少数干部对于党的宗教政策仍缺乏正确理解,在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方面存在很大阻力,我们应当配合政府大力宣传宗教政策的意义,并且以爱国爱教的行动来改变一些人对宗教的成见。个别地方还有干部干涉信仰自由,不许正当聚会,甚至侵犯人身自由等情况,我们更应要求有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理,进行纠正。

我们各级两会和各地教会应当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信仰自由的权利和教会的合法权益,为广大信徒多办实事,这样我们就将更受到信徒群众的信任,两会在信徒群众中就有更高的威望和凝聚力。反之,我们就将脱离信徒群众,两会在信徒中也将失去其威信。

我们坚持维护信仰自由权利和教会合法权益,这并不是片面追求教会本位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党的宗教政策,这一政策是根据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制订的。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将有利于调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使信徒群众更好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增进安定团结的局而,并可更大程度地调动信徒群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如果宗教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对国家、对教会都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应当消除一切疑虑,坚信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指示,即要保持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今后的年月中,我们要大力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消除一些违反政策的现象,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把更多的信徒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四化大业作出贡献。

六、必须继续做好海外友好交往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海外友好交往的事工中,已经打开了一定的局而,发展了与各国各地教会和基督徒的主内契谊,这一局面还有待于继续发展与巩固。我们深切体会,对外工作必须有国内工作为基础,我们如果在建设本国教会的事工上没有取得经验与成就,怎能与各国的教会和基督徒进行交流呢,另一方面,通过对外交流又能进一步促进我们办好国内教会的事工。因此,我们的海外友好交往工作,亦是我国办好中国教会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今后的年月中,我们在海外的交往而需要进一步的开拓与扩大。我们需要更好地总结我国教会的经验,以便与各国教会人士进行交流,并吸取他人的长处。我们需要培养更多能够进行对外交流的教会人才。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我们的接待工作,藉以更加增进与海外同工同道们的主内团契。总少,我们期望今后在海外工作上能开拓一个更新的局面。

我们也深深怀念在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主内骨肉同胞。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我们与三地区的教会,在“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从属”的原则下,必将能发展更多的交往,丰富彼此的灵性经验,加深在主内的契谊。

在交往中,我们将时刻警惕海外敌对势力妄图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绝不是“超政治的”或“非政治的”。他们的言论说明,他们要推翻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从事渗透活动的人为数不多,但是对我们国家的危害性却不能低估,也大大损害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必须继续揭露和挫败这些阴谋活动,以保障正常的海外交往,也更可保障我国教会的顺利建设。

以上是我们今后教会建设中的一些主要方而。为了更好地发扬民主,深入讨论,以期集思广益,这次大会将为今后的事工进行专题讨论。这些专题是:三自推进、人才培养,教会治理、农村教会。自养探讨、神学建设与海外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专题讨论,形成更充实、更具体的意见,以推进今后五年的事工。

各位代表,我们要建设好中国的教会,是与国家的繁荣兴旺、社会的稳定团结、人民的安乐幸福以及世界的和平安宁不可分开的。祖国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宗教政策不断贯彻落实,这些亦都激发着我们基督徒的爱国热情。主耶稣和使徒们都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使徒们教训我们:

“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7),“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我们基督徒对祖国、对人民有无可旁贷的责任。一个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中国教会才能有时代的见证,才能长久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之中。在此,我们庄严号召全国广大同工同道,不断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在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入祖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也要同世界各国的基督徒和人民一道,努力为维护正义的国际秩序和持久的世界和乎而奋斗。

各位代表,回顾中国教会已经走过的五年,我们看到了上帝那说不尽的恩赐。我们展望未来,也见到上主的亲手指引。唯愿今后五年,上帝能以恩上加恩。使徒们曾用先知的话宣告说:-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徒 2:17)我们特别恳求上帝,施恩给今天在我们中间和不在我们中间的老一辈教会长者,使他们老当益壮,灵恩充沛,作爱国爱教的表率,作建设教会的栋梁。我们也特别恳求上帝,施恩给今天在我们中间和不在我们中间的年轻一代,让他们靠主的恩典虚心学习,忠诚事奉、不断长进,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好使中国教会后继有人,越办越好,归荣于主。

(由沈德溶同工宣读)

下载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自爱国运动的现实意义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国运动

    12月11日,为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弘扬北航MBA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旨在打造“激情、责任、协作、创新”的班级团队,MB10082班党支部和班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勿忘国耻、爱......

    一二九爱国运动

    行走在消逝中 一二九运动:不朽的民族精神 茫茫丛林中,玛雅文化淹没了,漫漫沙漠中,楼兰古国消逝了,浩瀚的天穹里,一二九运动:不朽的民族精神将会继续抒写着她的传奇。 行走在消逝......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一课的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是八年级历史第十课内容,是教材第三单元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开篇章。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

    12.9爱国运动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历史是一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船,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精......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本课作为教师需要依据学情,按一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 给学生讲明白本课的地位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以1919......

    五四爱国运动

    提交者: 冉晓艳(提交时间:2012-11-9 9:28:09) 答题内容: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 1、......

    五四爱国运动

    论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其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五四运动以学生运动为开端,是知识分子的伟大觉醒。他们用新的的世界观来审视世......

    12.9爱国运动

    不忘一二·九 共图中华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一二·九 共图中华强》。 历史的风,吹翻起七十九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