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山区婚嫁礼俗的调查研究
萧山区婚嫁礼俗调查报告
学 校: 萧山中学
班 级: 1413 小组名称: 寻迹 指导教师: 王青 小组人员: 金羽丰、戚烨阳、廖秀萍 叶明欣、金达、陈浩杰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3年1月29日至2012年2月14日 浙江 萧山 调查方法与对象
1.通过互联网了解婚嫁的具体流程
2.走进农村,抽样采访,进一步了解婚嫁的礼仪与习俗。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历史了解
我们小组首先在互联网上查到了相关资料,大致了解到了中国的婚姻变迁。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一)古代的中国式婚姻
1、原始社会
马克思在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最古是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婚配制度。中国学者一般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两性关系应该带有刚从猿类脱胎过来的习惯,以小群体方式生活,无所谓婚姻家庭,有着毫无节制的婚配制度关系,处于杂乱无序的群婚状态之中。当然,所有这些观点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人类是从猿转变过来的。
2、神话发展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伏羲、女娲传说。他们本是兄妹俩个,可是当人类遭遇灭顶之灾,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为延续人类种族,兄妹两个不得不结合。这一神话在唐朝李冗的《独异志》里有完整的描述: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
3、唐宋时期的婚礼
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唐宋两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婚礼习俗发生的变化更大。唐朝和宋代的婚礼程序基本依照古六礼进行,其中包括:
1.纳彩:
纳彩,就是男女双方互赠礼物。在封建社会,礼物多由媒人传递,礼物也很简单,如男方只须送去一把木梳、两节头绳、几尺鞋布;女方回敬一双手工百蜡底布鞋、一方手帕即可。解放后,随着时代的进化、经济的发展,互赠的礼物也发生了变化。
2.问名: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3.纳吉:
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宋代民间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定婚。至明代,以媒氏通书、合婚代之。清代,纳吉一仪已融于问名和合婚的过程中。民国时期,无纳吉仪,只有简单的卜吉习仪,多将女方庚贴放置灶神前,如三日内无发生异事,则认为顺利,就拿男女庚贴去合婚。
4.纳征: 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
5.请期:
即是请人测定良辰吉日后,将结婚日期告知女方。6.亲迎:
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宋代商品经济的极速发展,导致人们财富意识的加强,为宋代婚礼演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唐宋时期的民族融合,直接影响了中原民族的婚礼习俗,是唐宋婚礼演变的内部诱因。
(二)近代的中国式婚礼
1、清末封建统治下的婚姻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实务。所以,家庭夫妻关系的形成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则,男女当事者个人,对自己的婚姻基本上没有选择的自由。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大多以“门当户对”或家庭经济情况为标准,对于年、貌、品、才,甚至身体状况,是不管的,青年男女毫无自主权可言。男女双方婚前可能都没有见过面,婚后的感情状况普遍不理想,没有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的传统婚姻酿成了许多悲剧。清末的许多学者,都有过失败的第一段婚姻。
2、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婚姻
伴随着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旧时婚姻陋俗的大批判。在新婚姻观的引导下,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婚姻习俗开始出现了现代文明与自由的曙光。近代留洋后回来的人带来的人人平等,妇女解放等新观念给城市的青年以重大影响,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也让众多的城市民众开始渐渐改变旧的观念,接受新式的婚姻顾念也开始成为新式婚姻制度的开端。青年男女开始先谈恋爱,再结婚。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受新式观念的影响,原来的旧的观念被渐渐摒弃,从自由恋爱开始,也接受一夫一妻制度,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婚礼的形式开始从简,花费也节省了许多。礼俗趋于简朴,摒弃旧婚俗的繁文缛节,更是社会趋于文明,合理的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利于社会进步。男女的婚姻的年龄也开始正常起来,早婚的现象变少,人们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教育,事业和革命,结婚年龄从原来普遍的16,7岁到20岁出头,这是社会显著的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下一代的质量。
(三)建国后的婚姻状况
解放以后,在婚礼形式上新旧相间,而新的婚礼形式逐步在取代旧的形式。在全国经济百强县的萧山,其乡村婚礼习俗具丰富代表性: 1.定亲
这个过程大概发生在相亲过后的一个星期到三个月不等日期的长短和男女双方的经济家族名望成反比的,因为一般来说给彼此双方一个选择缓冲期是双方都需要的,讨价还价的时间也是要有的。在女方家里大摆几桌,放上老四样“牛肉”“猪头肉”“烧鸡”“瓜子”,水果也不可缺少具体哪种视季节而定一般来说过年前后是订亲的高峰期。色泽鲜艳个头硕大老少皆宜的香蕉成为必备水果。男人桌上喝白酒男女人桌上喝葡萄酒,未来的女婿在和未来的儿媳密谈之后,出来挨圈敬酒顺序是先岳父然后再按照辈分敬。
2.送礼金
在萧山农村,女方家中通常需要男方送给女方一定的礼金。因为在中国,男女结婚的概念是不同的。从女方来说,是嫁出去。男方来说,是娶进来。相当于是将一个女人送到了男方家。所以,相应的作为回报。男方必须给予礼金。礼金多少从三千到二十万不等。此外,男方还要给女方买黄金,白金等首饰,可以买好给女方。较为普遍的是,男方要给女方买60斤上好的棉花,女方家长去做被子,至少也要个6床,8床的。还有,男方还要把喜糖给女方家,要多少喜糖,就问女方家长。女方家长要给男方买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供结婚时候穿。如果是过年,双方家长,亲戚都要给女婿,媳妇红包,结婚的时候也要给.女方要准备结婚的嫁妆,男方家缺什么,就准备什么嫁妆。
3.办酒
先在女方家办酒,然后晚上去男方家办酒,中午女方家办酒后婚车把新娘接到男方家。结婚是一个考验你精力、财力、智力、体力、酒力的全方位立体考核,是你在你们村子里人际关系好坏的一个衡量标尺。财力一般的人家结婚选择“短小精”三字战略。短顾名思义就是娶媳妇持续时间短,一般就是两天;小则是秉承简约饭菜,几道菜数目是一定的(一般是12道,鱼是压轴菜);精则是桌位的安排上力求减少桌次一般来说一个桌子上面8个人。
4.迎亲过程概述
一般来说大概在9点多钟的时候当男方家里收拾妥当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就出发了。娶亲队伍严格的按照西进东出不走重路的原则,待来到女方家里嫁妆收拾妥当之时考验男方的时刻到了。新郎满心欢喜的来到新娘的门前门是锁着的,差不多一番折腾之后就可以回程了,在回程的路上一路撒烟撒糖,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新年要把顶指在出村口的时候扔掉,也要把自行车电动车的轮胎气给放掉寓意明显:不干活,不受气。在男女双方家属欢聚一堂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在好吃好喝之后送走了新老亲戚之后,在经历两天的综合考验之后再陪陪哪些为你奔波几天的发小好友之后就可以安心的准备明天的“回门”了,当然如果双方离得比较远新人们也会乘着送亲的婚车在当天下午回门的。
(二)、实地走访
了解到中国婚姻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我们不禁为拥有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感到深深的自豪。于是,我们小组一行人特地走访了一对即将结婚的新人。在采访中,新人们有说有笑,处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向他们进一步了解了乡村婚姻的具体内容。然而,当被问及结婚的所需费用时,新郎脸上透露着一股莫名的忧愁。具新郎交代,当下结婚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作为“80后”,本身经济状况很拘谨,而结婚需要承担来自彩礼、房子等各种经济压力。新郎坦言,结一次婚真的“伤不起”。
我个人估算了一下结婚的大致费用: 订亲礼17000 酒水钱3000 过年的红包500 婚礼花费60000 彩礼40000 嫁妆10000 总计120500 而官方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604.03元,人均消费支出4319.95元,可支配收入为2285。120500/2285=65.86这相当于一个四口之间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和,所以说结个婚伤不起啊。
三、调查后的感想
婚姻家庭制度是指被一定社会所公认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体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始终受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所决定。可以说,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根本上推动了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的的变迁,当然这不是唯一因素。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婚姻制度的未来做准确预知,但是纵观变迁,我们不能说着这将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且发展趋势将是趋于合理。另外,纵观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的萧山,仍有着多数渴望结婚的青年男女背负着重大经济压力。作为一串串刺眼的数据背后,是城乡居民年年外出打工挣钱但是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的现实,原因很复杂,城乡居民之间不自量力的盲目攀比和错误的婚嫁观念也值得思考。政府在提倡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应能在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嫁娶这些方面下大力度加大宣传与引导,促使新婚礼新风俗新风尚新面貌的产生。
四、思考与建议
中国式的婚礼让中国文化变的可以触摸;让遥远的冰凉的历史变得温暖亲切;它让我们的心灵和祖先的心灵在婚礼仪式中相汇、相知、相溶。也见过美名曰“中西合璧”的婚礼,婚纱盖头,婚纱对拜,婚纱交杯酒,婚纱牵红绣球。对文化最好的尊重不是改良嫁接,而是传承。这种嫁接方式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对西方文化的不尊重。中国式的婚礼仪式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祖先留下来的遗产我们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我们对一个流传了500年的青花瓷花瓶,会战战兢兢的生怕把它摔碎,那面对一场几百年前婚礼仪式我们也一定要慎重呀。中国式的婚礼一定要在我们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发展。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嫁接不是发展。改良和嫁接只会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边缘化。就传统婚礼来讲,能令其回归,仅只简单复制是不行的。首先要认识到那种土的掉渣的形式和因循守旧、一知半解胡乱拼凑以及生硬复古的办法都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婚礼的戕害。此种情况对于传统文化婚礼有百害而无一利。正确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时尚元素与运作手段相结合,且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真正意义的传统文化婚礼。也就是更新与再生的问题。这里面也包括民俗元素婚礼。不拘泥于一朝一代,不禁锢于某种形式,而是以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与现代元素与技术手段有机融合,使中华传统文化婚礼一时间大放异彩。其适时地更新了原有形式,从而使传统文化婚礼得以再生!使古老而从未间断的但是已然处于危机中的中华古老文明在婚礼方面重新焕发出了璀璨的光彩。在中华民族正在进行伟大复兴,真正再次傲然于民族之林的时刻这种工作越发体现出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神圣职责所在!
附表1
萧山区婚嫁礼俗问卷调查
尊敬的行人:
您好!我们是萧山中学的学生。为了了解石雕艺术的社会影响,开展此问卷调查。我们将会对其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希望您们能在忙碌中抽出一定时间来做一下调查!感谢您们的配合!
1.您自己或亲戚结婚时,女方家长是否有意向索取礼金 A.是 B.不是
2.若女方所要礼金,礼金所需的价位是多少
A.0~3000 B.3000~1万 C.1万~5万 D.5万~20万 E.20万以上 3.若女方不是处女,这会伤及男方的感情么? A.会 B.不会
4.在婚宴的排场方面,您会选择简约的欧式婚礼(教堂中),还是较中国式的宴席
A.欧式 B。中式
5.若选择中式婚礼,您会选择豪车接送,还是婚礼就简举行 A.前者 B.后者
6.结婚时,是否有意挑选吉日,以及有占卜方面的意向 A.有 B.无
7.请问您附近人结婚的时候,有什么固定的迎娶流程
8.在婚宴上,有什么固定的流程
再次感谢您参与此次调查!祝愿你新年快乐!
第二篇:玉环各地婚嫁习俗的调查研究
玉环各地婚嫁习俗的调查研究
组长: 成员:
【正文】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玉环各地婚嫁习俗”的调查研究,我们通过多次调查以及讨论,最后得出以下步骤和结论:
第一步:通过资料查询以及我们对“玉环各地婚嫁习俗”的认识,总结出以下现状: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婚嫁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坐轿子到现在用车来接送;而且很多很多的细节也发生变化,从穿红色喜衣到白色婚纱,从拜堂到登礼…..由于发生了这些变化,我们这组就想仔细地研究一下玉环各地婚嫁习俗的调查,想进一步地了解玉环婚嫁习俗。
第二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不同地方,习俗也是有所差异的,即使是隔了一个山洞,习俗也是有差异的,婚嫁习俗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了解玉环婚嫁习俗的哪些不同点,并通过调查各个地方的婚嫁,进行比较,找出哪些不同点。而且,通过调查,对于有些习俗,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见解,也可以把好的习俗展现给别人。婚嫁习俗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这次研究,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使其他人对他的了解。
第三步:玉环婚嫁习俗的步骤:[陈屿]相亲订婚——结婚——回娘家
相亲:写庚贴,男女双方互告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合得来,无相冲相克的,写成庚贴各自放置家中。
订亲:(订婚)男女双方相中后,选好吉日订婚,男方有聘礼,猪肉、糕面、鱼货、上等果品、红包等送到女方,女方家中设宴纳礼,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吃贺喜酒。
婚礼:男方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迎亲,送上等物品彩礼,分香烟、鸣鞭炮。临出门新郎新娘敬祖,吉辰入男方家中,以求上门大吉,旺丁发财,白头偕老,幸福一生。
拜堂:新娘进到大厅开始拜堂,厅堂摆设香案,给新郎挂红,新郎左、新娘右,傧相叫: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新郎用红罗将新娘牵入洞房。洞房铺床:事先已有选日子先生定好潮涨的吉日良辰,挑选亲眷或邻居中好命人(夫妻成对)来铺床,在床头放两个红包,表示婚后夫妻恩爱,子孙满堂,丁财两旺世代荣昌。
喜宴敬酒:新郎新娘向舅公长辈敬酒,亲戚长辈给新红包,同时给父母敬酒敬茶,父母亲给儿媳红包,祝愿夫妻恩爱,情深义重,白头偕老,家富人旺。
敬鸡头:男方家宴请喜酒,新娘一桌坐一男孩,女方朋友座前各放一鸡头,碗里有米,表示丰衣足食,婚姻美满,各自敬酒表示祝贺。
端糖茶:送汤圆。新娘坐新房内由一男孩子端送红糖茶,送汤丸祝新郎新娘团团 圆圆,早生贵子。
洞房禁忌:风俗流传,孕妇不能到洞房,会给新娘相冲带来不利。
闹洞房:新郎新娘入洞房后,由领头人念洞房诗,在桌上摆十三花,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热闹又喜庆。
回娘家: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转娘家,女方娘家摆酒设宴,请亲朋好友延宴,娘家父母给新郎新娘红包祝福女儿、女婿恩爱幸福。
楚门婚嫁
旧时,儿女婚事,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教所束缚,男女青年一旦有机会自愿结合,要被人耻笑为伤风败俗。男婚女嫁,须择“门当户对”,明媒正娶。首先托媒说合,经双方父母同意,媒人才将女方“年庚八字“送往男方。男方父母请算命先生排合,若无“冲克”,方可议亲。
行聘:须择双月吉日举办,俗称“定头”。请媒人陪送小合篮,内置钱币、衣料、首饰等礼物到女方,由女方父母受聘。
回礼 :衣料、“子孙钱”(加倍)、红鸡蛋等礼物给男方。如此则认为双方已订盟约。
送日子: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礼书两份和日子银(折办妆奁的钱)、衣料等等,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 “纳采”,礼书庚贴各执一份,双方作为凭证。然后备办嫁妆,等候迎娶。
轿前羹:男方在迎娶前两天,请媒人送钱币和猪肉给女方,以备女方嫁女时所用,(还有的送“开额饭”)。开额,新娘出嫁前,请有福气的妇女用线去面毛,额前不留斩发,作为已婚与未婚女子的区别。
迎娶 :择定吉日良辰,男方发四人抬的“花轿”(租用)到女方。阔绰人家,还有旗锣马对,灯伞号炮开道。花轿前有细乐队和纱灯轿,花轿后有押轿。一般人家,灯旗灯伞,细打细吹。贫困人家,只有唢呐吹奏。花轿进门,女方要鸣炮摆香案接待。新娘穿戴凤冠大衣,绣花缎裙,到堂前向父母跪拜哭别,然后由兄弟扶上轿。轿起身要三进三退,并向花轿撒茶叶、盐、米,俗称“留轿”,意思是娘家“风水”不被带去。轿至夫家。新娘不主动出轿,要接受小孩送茶后,赏给红纸包,然后地上铺红毡,由两个伴姑将新娘搀扶出轿,引入洞房间。
拜堂 :傧相唱念,鼓手伴奏,先请新娘,后请新郎,伴姑伴郎相随进入中堂。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接下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酒宴 :男方要大摆筵席,杀猪宰羊,宴请四亲六眷。前夕叫“土地爷酒”,吉日早餐叫“发轿酒”,晚餐叫“正场洒”翌晨叫“落厨房酒”。正场席上,娘舅必须坐大位。席间,新郎、新娘要向长辈敬酒。
送洞房 :入夜,新郎请同辈男亲友或“弟兄”作伴进入洞房。洞房菜极其丰盛。先“冷盆”,后“暖碗”,最后“糖果”。席间,弟兄们念“洞房经”,有请新娘摆“十三花”和“翻”的习俗。也有厨师和相帮人送餐具和酒菜时出题目,要弟兄们解答,双方互念“洞房经”,互不相让,往往闹到通宵达旦,席散,弟兄要帮助点燃“花烛”,俗叫“洞房花烛”。接着撒了果子,才出房 门。
送茶 :“落厨房酒”散后,新娘送茶敬长辈,新娘由姑娘(丈夫的姐妹)或妯娌引导,按辈逐一跪拜敬茶。长辈人喝了茶要赠见面钱,俗叫”茶钿“。晚上,新娘要亲自烧茶孝敬公婆。
回门 :婚后第三天,娘家要派兄弟来接姐妹,俗称“望三日“、“送花粉”。礼物须有“米藟”,由兄弟担来。新娘接受兄弟邀请,随同丈夫回娘家,古称“三朝”。回礼送“米藟”加倍。新女婿上门,先向岳父母跪 拜。然后要向长辈族戚跪拜。大户人家,娘家有送“回花牛”答谢的。民国年间婚礼大同小异,建国以来一度流行“文明婚礼”。双方父母作主婚人,介绍人代替媒人,请有声望的人做证婚人。婚礼形式简仆,这是对旧婚俗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禁止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男女婚姻自主,受到法律保护,从此,旧俗逐渐革除。过去,新娘要穿戴“凤冠大衣”,坐“大红花轿”出嫁,已变成了披婚纱或穿时装,随同嫁妆和几位迎送姑娘一起,大大方方步行到夫家,路远的用卡车、小轿车接新娘,也有的搞旅行结婚。但近年来讲阔气摆排场的风气又有所抬头。
第四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婚俗名称的由来,如:
闹洞房的由来: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它通常要经过提婚、订婚、迎娶、出嫁、闹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高潮。
旧时,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举动,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说源于驱邪避灾。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日紫微星下凡,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除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关于闹房来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而且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骠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以自残和被虐来表明男人资格,甚至拿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义。闹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一原始习俗。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新娘为什么要蒙盖头,还与神话传说有关。
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一落音,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
世界上许多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兄妹结婚的情节,而且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红盖头只是由其演变过来的。
订婚、戒指的来历有关订婚、结婚戒指的由来,据说是古代抢婚演变来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少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我所有。
另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的举止使麦士米尼为之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麦士米尼还是决定试试运气。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合了。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士的一种传统。
喝交杯酒的由来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婚礼中这是个十分常见的节目。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合好。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平添了喜庆的气氛。“老婆”的由来
“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人。后来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里的“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丈夫”的由来
人们通常谈到夫妇时,夫多被称为“丈夫”,妻子则被叫做“老婆”。这两种叫法、习俗相沿至今。原来,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第五步:感想
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对玉环婚嫁习俗进一步地了解了,也发觉我们自己成长了不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曾多次陷入困境,但是,它们最终还是被我们所征服,我们感到很欣慰。虽然在调查的过程中被人拒绝,但我们没有灰心,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最后,依靠我们组员的意志,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活动,我们得到了锻炼,尽管当中经历过辛酸苦楚,以及某些方面的不足,但这也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如果有下一次,我相信一定会做得更好。同时我们发现了团结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困难,不畏缩,勇往直前,那是更重要的。
第三篇:祝寿礼俗
2、祝寿礼俗
博山民间祝寿风俗,一般从六十岁开始,家中若有高寿老人,讲究一点的人家既是到了六十岁也是不祝寿的,以此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旧时大户人家祝寿甚是隆重,子女或亲朋在决定给“寿星”庆祝寿辰后,较讲究的预先发请帖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词精炼达意、内容明确。祝寿礼品范围较广,最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如季节不当也有用面粉做成桃子样的寿面)、糕点、寿联和大红寿幛等。若恰逢五世同堂的人家老人祝寿,亲朋还会送上一块写有“五叶衍祥”四个字的大牌匾额,意思是五代人繁衍生息,会带来幸福吉祥。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红纸或红绸布剪贴一个“寿”字或挂一副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两旁张挂寿联。按照传统旧习俗寿辰庆祝活动从寿辰的前夕就已开始,亲朋祝寿礼品先行送到,当天晚上先由女儿、女婿设宴为“寿星”祝寿,并款待宾客,此叫“暖寿”。次日为寿辰正日,宾客云集为“寿星”道贺,殷实家庭通常提前去餐馆预定寿宴,届时餐馆用手提盒子送至主办家庭,寿宴席终,当宾客道别时要带上主人回赠的一点纪念物品,如“长寿面”等,该习俗传承至今。
3、生孩子习俗
博山历史悠久,生活风俗浓郁,传承至今历久不衰,这里将生孩子习俗做简要介绍。
(1)送祝米
孩子出生后由女婿到丈母娘(岳母)家报喜,告之母子(女)平安,临走时家人让女婿给产妇带上煮好的熟鸡蛋和红糖以做食补。
孩子出生后六天、八天或十天最长十二天开始送祝米,由孩子姥姥家准备好一对小枕头、一对小猫褂、一对小兜兜、六尺平纹布(尿布)、一对夹被子、一对小棉被,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备好600个鸡蛋,条件一般的备好200个或100个或60个鸡蛋以及大米、小米和面条,用食盒、箢子或红包袱肩挑车运,亲朋好友一起前往甚是隆重。返回时讲究不能空手走,于是主家回压一点大米、小米和染着红色的熟鸡蛋,面条是不能回压的,因为面条寓意顺畅的意思,是留给大人和孩子的。
(2)走满月
孩子满月后第一次剪发俗称“铰头”,还有一个不雅之称叫“挪尿(sui)窝”。铰头有一个仪式,即家族长辈一般是姥姥和奶奶一个持瓢一个持剪刀,铰前七(次)后八(次),然后铰铰嘴铰铰鼻铰铰眼铰铰耳(仅象征性的晃一下),口里不断念叨着“婶子剪挣大钱,娘娘剪做大官,奶奶剪长得欢,铰铰嘴不骂人„„”。铰的头发放在瓢里,由于铰头讲究不能空着,所以长辈们得拿点钱放在瓢里,仪式完毕后定良辰吉日由舅舅接妗子(舅妈)迎,回娘家住上个三五日,走时给孩子的鼻子上抹点墨灰,从姥姥家返回时由姥姥给孩子鼻子上擦点粉,意思是:黑狗去白狗来带他妗子那粉来,即带走外祖家的文脉。
(3)送百岁
孩子诞生100天吉祥称呼“百岁”,是人生第一个节日,此时姥姥家给孩子做最好看的衣服,讲究一点的人家做两身棉衣服,裤脚上绣上猫头,并送一副银手镯及脖子上挂的银质长命锁或麒麟挂件,其寓意是辟邪、一生平安、吉祥如意。吃的则是蒸的花馒头或点上红点的糖馅火烧,以示吉祥。亲友前来祝贺多为送衣送钱,吉祥祝福声满屋绕梁、声声不断,主家大办酒宴热闹非凡,酒足饭饱后亲友们带上主家备好的回压物品,一般为用红色陶瓷盆盛装由大小黄米和红枣糗的米糕、火烧和面条等,各奔自己家里。
4、合婚酒
暂缺
5、祭宗族
博山人对祖先的祭祀非常重视,每年从清明节开始至年末岁尾大致有四次祭祀活动。
清明节祭祖扫墓、春游踏青,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提前一天在家备酒被菜,大户人家讲究一点的依照先人大小辈份用大、中、小三种海碗制作祭祀菜肴,每套4-6碗,荤素搭配,上坟时一般由家里成年男丁前往,仪式主要有排放供品、上香、磕头跪拜、烧黄表纸、添新土。上坟要压坟头纸,将黄表纸叠成小方块压在祖先的坟头上,表示这家人家有后人来祭祀。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也叫“中元节”,这是博山人继清明后的又一重要祭祀先人活动,这一节日最早是纪念五谷神后稷“教民稼穑”而设,并请祖先作陪,后演变为请祖先来享用。这种祭祀是在堂屋前张挂先人画像灵位并供奉各种食品并上香磕头跪拜,完毕后再烧纸钱,送至路门口。也有人家上坟祭祀。
农历十月初一,冬季开始,辛劳一年的博山人粮食归仓,上坟告谓先人,备酒菜供奉,用五色纸剪裁成“冥衣”在坟前焚烧,谓之“送寒衣”。
腊月三十除夕前夕举行祭祖活动应是一年来最隆重的一次,有家庙祠堂的大户人家可在此举行祭祖活动,一般人家有的前往祖坟祭祀,亦可在自家堂屋举行,举行前将堂屋收拾的干干净净,较为讲究的人家将八仙桌套上大红桌衣,太师椅套上大红坐垫以示庄重,把祖先牌位或画像依辈份请至前台,供奉各种供品,一般六至十碗菜,寓意“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菜品可荤素搭配,荤菜一般有整鸡、整鱼,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素菜一般有豆腐,寓意“都来福”,放点芹菜,寓意“勤来财”,放点油菜,寓意“常有财”,放点韭菜,寓意“长久有财”,放点白菜,寓意“进百财”等等,每碗菜的顶部都放上点海米、木耳,意为山珍海味,它体现了博山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
祭祀礼仪:摆供品、上香、压坟头纸(去祖坟祭祀的)、发钱粮(烧黄表纸)。仪式开始一般由族人长者率家里晚辈众男丁依大小辈份依次排队前往门外大路口,朝“先人”墓地方向持香举三举,意为请先人回家,回家途中每逢入大门或二门口时须在门口两侧各插一炉香,以示引路,进堂屋后族人长者将手持香火放入台前香炉内,然后子孙后辈依次前后排列磕头跪拜,完毕后送“先人”至大路门口,烧纸后返回。
另外孩子结婚,考试金榜题名等喜事,许多人家也前往祖坟进行祭祀告谓先人。
第四篇:传统丧葬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
丧葬
1、送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 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 落气纸”。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2、报丧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4、守铺 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7、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老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 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保卫祖国接,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 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 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10.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三年之间还会有很多小的礼仪,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传统丧葬礼仪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日益谈化了,旧时的很多丧葬礼仪,人们已不再遵循。但老 人的去世仍会继续,作为家庭的一件大事,丧葬也必须还有一定的礼仪,那么新式丧葬礼仪 又有哪些呢?新式丧礼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尸: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可将其遗体移到厅堂或灵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点上香和 烛。
2、报丧:死者家人在亲人去世后,应尽快通过各种渠道通知亲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报、电话、讣告或亲自登门通报。
3、整容: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头发,换上比较整洁的衣服,并将其移入棺材。
4、讣告:用讣告的形式向亲友近邻进行通报。
5、开追悼会 追悼会一般在丧家所设的灵堂里举行。先要布置灵堂: 灵堂要庄严肃穆,在正后方墙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绿色为底色,配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正前方放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放死者遗像,周围放黄色鲜花,灵桌上可置备素色鲜 花,中间放灵位。会场中央悬挂黑色或蓝色横幅,用白纸黑字书写“×××追悼会”字样,遗像正后方花牌上挂孝家的挽联,灵堂两边的墙壁上则可挂客人送的换联换幛。花圈、花篮 则放在屋内门口两侧。灵堂内左右可摆放长桌子,并配座椅、桌子,可旋转茶水,以备吊唁 者休息时用。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一处用来收礼,一处用来签名。追悼会一般在原设灵堂举行,也可另找场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摆放在灵堂中间的桌子上,遗 体未火化的,可放于灵堂中间。在追悼会仪式上,亲属一般站左边,主要亲属在前排,吊唁 者站正中,面向遗像或像体。主持者站前排左边,侧身,一半向着死者家属,一半向着吊唁者。
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④来宾致衰辞或发言,宣读唁电、唁函。
⑤众人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
⑥慰问逝者亲属。
⑦追悼会结束。
吊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谈吐,不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不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 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行礼时动作要真挚自然。6.丧服 现在丧葬提倡不穿白戴教,只在左胳膊上带一黑布,上面写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 己正在教期,还表示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一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去世后,举行追悼大会时,在场的同志左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对亡者哀悼,但不写“教”字。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有些变化。
第五篇:婚嫁请假条
婚嫁请假条
婚嫁请假条1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______定于______年__月__日结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____天婚,现申请于________年__月__日至________年__月__日休婚假,特此申请,请予批准!
申请人:______
______年10月8日
婚嫁请假条2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X年X月X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xxx年10月8日
婚嫁请假条3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年xxx月xxx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xx月xxx日到xxx月xxx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婚嫁请假条4
尊敬的领导:
由于婚期已近,我和未婚妻的结婚吉日择于20xx年X月X日(农历X月),现特向领导请假,自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间需准备结婚事宜,望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婚嫁请假条5
尊敬的领导:
本人定于xxx年xxx月xxx日举行婚礼(本人今年xx岁属于晚婚),特向单位申请
xx天假期(xxx年xxx月xxx日至xxx年xxx月xxx日),望批准!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婚嫁请假条6
尊敬的领导:
本人定于xxx年xxx月xxx日举行婚礼(本人今年xx岁属于晚婚),特向单位申请
xx天假期(xxx年xxx月xxx日至xxx年xxx月xxx日),望批准!
xxx
xx年xx月xx日
婚嫁请假条7
尊敬的领导:
本人定于20xx年xxx月xxx日举行婚礼(本人今年xx岁属于晚婚),特向单位申请xx天假期(20xx年xxx月xxx日至20xx年xxx月xxx日),望批准!
申请人:xxx
20xx年xxx月xxx日
婚嫁请假条8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x年xx月xx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x月xx日到xx月xx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请假人:xxx
xx年xx月xx日
婚嫁请假条9
尊敬的领导:
由于婚期已近,我和未婚妻的结婚吉日择于20xx年xx月xx日(农历正月初六),现特向领导请假,自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期间需准备结婚事宜,望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
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
婚嫁请假条10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年8月8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7月8日到8月10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请假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婚嫁请假条11
尊敬的局领导:
本人于20xx年X月X日结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可享受3天婚假。另外,由于我目前已27岁,属晚婚,可额外享受20天晚婚假。现申请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注:共23天)休婚假,特此申请,请予以批准!
请假人: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
婚嫁请假条12
尊敬的经理:
我和女友XX商定于X月X日举办婚礼,需要从X月X日起请假X天,于X月X日正常恢复上班。目前手头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毕,其他工作已经交付完毕。请予批准。
祝安好!
请假人: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