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海峡两岸关系
面对如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是我们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悲剧,所有中国人都殷切地盼望着台湾的回归,实现祖国的伟大统一!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夷洲;隋: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明末:荷兰占领台湾(第一次分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一次回归)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第二次分离)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第二次回归)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
目前为止,解决台湾问题环境和条件,迄今为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质变。中、美、台三方没有那方能主导台海两岸关系。但是我们现在主导两岸关系的能力和水平比以前大大的增强。
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出现了生机。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出现了生机。台海两岸的海运和空运直航于12月,“通邮”也水到渠成。至此,双方讨论了二日启动,十多年的“三通”已经基本实现,六十年来海上和空中都不能直通的历史最终结束。“三通”的实现,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济一体化促进台海三通,三通不可逆转,两岸对立可以化解,和平和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不统不独虽然是当前台湾的主流民意,但随着两岸交流的频繁,经济一体政治互渗,民主政治向前发展,价值观日趋同化,两岸统一将有水到渠成之势。
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的理解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台湾当局近几年也相应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松动的措施,虽说两岸形势有所好转,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台湾当局虽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作了某些松动,但其现行大陆政策仍严重阻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他们口头上虽声称“中国必须统一”,但行动上却总是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继续维持与大陆分离的局面,拒绝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商谈,甚至设置障碍,限制两岸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在陈水扁执政的八年内,随着“去蒋化、去中国化、大陆矮化、吞并、打压”等思想的宣传教育,台独思想在台湾影响深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观,并将直接影响两岸的发展和交流。“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是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另外,大陆的“一国两制”政策依然没有可能。在台湾认同大陆的“一国两制”的人是少之又少。马英九自身也是明确反对“一国两制”政策的。
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岛内分裂势力,为中国和平统一制造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例如最近美对台军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
中共再为促进两岸的统一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走的是“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光明”的工作思路。采取“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双轨并进,逐步推进”的工作路线!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在这个方面,大陆甚至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允许台湾保留军队,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这一条,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的,已经高于“联邦制”国家中的联邦.)由此可见,祖国大陆对统一后的台湾当局,在政策上已经放宽到了何等程度。只要台湾当局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不以国与国关系来定位两岸关系,大陆还可以在两岸的政治定位上,保持开放的态度,还可以有可议的空间.!
台湾对大陆也做出了很多有利于两岸关系友好发展的政策,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台湾对大陆政策多受美国、日本等外国的干扰,而影响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另外马英九是台湾的民选总统,马英九的任何决策都必须考虑到占台湾的大多数比例的中间选民的考虑,因为中间选民是决定谁当选台湾总统的重要砝码,而中间选民是希望保持两岸的政治现状(即,不独、不统、不武),马英九如今走的两岸政策路线将以“不独、不统、不武”为基石,并没有要让台湾回归中国的意思,所以离大陆人民所期望的真正统一依然相距甚远。如: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要确保美国在世界的超霸地位,而大陆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美国想方设法的限制大陆的发展速度和幅度,不能遏制大陆势头至少让大陆发展得慢一点。过去他的政策是接触、遏制,现在是牵制、融合、再牵制。美国的对台政策:一个中国,和平解决,两岸对话;即“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无限期拖延”。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虽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但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海峡两岸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促进共同的发展。中国政府坚信,广大台湾同胞是要求国家统一的: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大多数也是主张国家统一的,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障碍和阻力一定可以排除,两岸关系一定可以更好的发展。只有在中国不断强大起来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更足的底气去跟外国反对中国统一的势力对抗,让台湾重新突入祖国的怀抱!我们每个中国人也都坚信,只要我们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努力,最终我们会看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
土木四班
J10220424
叶徐进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对于马克思主意的定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个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然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革命胜利的事实,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后不久,一批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中国共
产党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始终特别重视以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随时代的进步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指导思想,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段话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也鲜明地描绘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庄严地写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奋斗,先后爆发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是这些斗争和探索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中国革命必须寻求新的理论作指导。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特别是五四运
动促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理理论: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二次与时俱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 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再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邓小平鲜明而反复地强调,必须改变在马克思主义经曲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的答案,把“本本”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的倾向,坚持走自己的路,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和具体实践中加以正确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邓小平精辟地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他去世之后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三、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的概念。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党80年的基本经验,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四、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1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市场供求结构从短缺经济变为全面的买方市场;对外关系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向全方位与国际经济接轨;工业化阶段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基数大而素质不高,科技与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物质文明不断增强,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经济总体质量并不高,粗放性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自然资源缺乏而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而治理不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现阶段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一系列问题,从新的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谐社会作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自己。首先,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次,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后,要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没有前途,没有意义。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有感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键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的;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同样也是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的。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16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90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必定事半功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摘要: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大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因而对人生产生了一系列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人生观。人生观不同, 对人生许多根本问题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仅简单涉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而且必然还要进一步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社会问题。新的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指南,是大学生提高知识能力的锐利武器。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正文:
(一)世界观的概述
一、世界观的释义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在一般人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联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违背了这种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负担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作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大学生随着身心的成熟, 社会实践的增多, 视野也日益开阔, 又因为接受了一定的教育, 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 因此人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我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这个时期的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了能概括对社会的认识,能评价生活的价值及提出确定的生活设想, 还能主动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能认识和解决自己与社会的矛盾。因此, 无论是进入高等学府还是走上社会就业之路, 他们所学的专业及所担负的社会工作, 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 通过具体的经历和感受, 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日趋稳定和成熟, 而主体需要越强烈, 社会实践越深刻, 那大学生的人生观就越正确【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观的核心。首先,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其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和他人进行索取。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它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因素。在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具体而言端正人生态度就要做到:认真,即要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清醒认真地面对生活;务实,即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乐观,对人生要充满自信,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进取,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学好理论才能心明眼亮。只有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清主流,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德尔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显示,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所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不能自发的产生,必须依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是因为这个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人类智慧和正确思想的结晶。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大学生就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就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会有高尚的情操,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学习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意识,提高政治素质的科学世界观,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的科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
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青年时期坚固树立远大理想,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青年人还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和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大学生应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把追求个人发展同推动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坚定理想、正视现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充分利用机遇发展和提升自己,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升值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知识的佼佼者,而且要成为掌握新本领的时代先锋,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关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唐都学刊.2007 3.《信仰的选择与实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4.《光明日报》2001.712.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论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