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5 04: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第一篇: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礼仪:礼节和仪式。小学生礼仪:小学生应知道并做到的礼节和仪式。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对小学生应知道并做到的礼节和仪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2、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养成教育理论。

4、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礼记》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际上针对青少年存在的道德修养上的问题,普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包括礼仪教育。英国等国家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韩国从1973年起就开设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其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还设有理解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我国也在文革以后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养成教育,对礼仪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普遍做法是强调教育与训练想结合,但在实践中常带有分离的状况,或是说理不够,机械训练;或是空洞说教,践行不够。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一是继续强调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体现“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二是注重内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修养统一起来,简称内外统一。避免出现:品格纯朴却不注重礼仪,显得粗野;注重礼仪,但缺乏朴实的品格,显得虚伪。三是礼仪教育心理化,注重心理辅导。对学生做非强制援助,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正确的礼仪要求,加强道德修养,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理论价值:我们将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新的礼仪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对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美德”,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开辟有时效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2)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营造各种礼仪教育的氛围,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内涵,开发学校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礼仪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一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1、明确小学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礼貌用语及体态语言的使用,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和特殊场合礼仪等。

2、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规律,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实施相应的礼仪教育内容,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形式、方法,力争做到教育、训练的序列化。

3、创新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校情、学情、社情需要,使教育的策略更新,方式方法更贴近儿童、贴近生活,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更易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我校三年级的8个教学班,共500多人。研究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2)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课题研究全面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1)开题论证,完善方案,展开课题研究。

(2)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组织有关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结合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体验,促进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三、深入研究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

(1)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2)开设文明礼仪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

(3)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研究方法:(1)基本研究方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学校课题组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小学生礼仪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3月(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研究方案,设计并完成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撰写现状调查报告。(09年2月至3月)

——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09年4月)

第二阶段: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研究阶段)

——搞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举行课题启动仪式;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诸如: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歌谣、对联的创编活动,每学期有计划分层次地举行两次“礼仪之星报告会”,深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习惯养成。

——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礼仪与生活”、“礼仪你我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良好礼仪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礼仪教育养成的成功经验。

——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

第三阶段: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总结阶段)

——继续研究探讨,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评审。

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优化环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二.多种渠道,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三.学科融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四.树立典范,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五.搞活阵地,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六.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七.家校互动,拓宽礼仪教育渠道

第二篇: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能力的形成均需建立在具体生动的活动之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10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纲要》还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作了明确要求。可见,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教育任务。

我校始建于1911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学生1800余人,虽然地处县城中心小学,但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父母的文化素质不高,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情况严重,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听之任之;部分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规范孩子行为;留守儿童在家中缺少礼数,对长辈不够尊重的现象较为普遍等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在校表现为: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差、语言不文明、不讲卫生、不守纪律,不尊重师长等。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德育处开展了“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从“走好路”、“上下楼梯靠右行”、“见到老师行队礼”、“不乱扔果皮纸屑”等一件件小事做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使校园礼仪工作开展得更好,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校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申报《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对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更深入研究,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园礼仪教育概念的界定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什么是校园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校园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价值和意义 礼仪历来受到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和研究在不断丰富,但缺乏各地经验的总结,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需要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礼”做出创造性发展的关键人物是周公。周公在沿袭过去礼仪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制礼作乐”。周公首创的礼制号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军制、丧祭、冠婚、朝聘、饮食、射御、辞让到日用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而又严密的规定。

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学独尊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被孔子及儒家后学所极力推崇的“周礼”,自然也就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最强劲的力量规范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是非观念,从而将中国文化建构成一种礼仪文化。至此,礼仪逐渐地成为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准则,礼仪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手段,成为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而如今,国外公德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道德问题法制化。如以行为规范著称的荷兰,罚款项目不胜枚举:没带身份证看足球比赛要罚款80欧元;用望远镜偷窥罚65欧元;遛狗时不牵着狗、违反规定乱扔垃圾、用容易造成混乱的颜色涂抹房门等都要被罚款;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对随地吐痰者处以相当300元人民币的罚款,一段时间后,在韩国随地吐痰的现象基本灭绝。

在我国,旅游景点或人员聚集的地方,大声喧哗、乱刻乱划之人屡见不鲜;乱停乱放、乱走乱翻现象随处可见;学校里,与老师顶撞、追逐疯打想象屡禁不止......(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我们希望通过新理念、新视觉的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构建新的德育模式,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文化美德”,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研究内容、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

(一)课题研究所要达成的目标

1.培养礼仪意识:通过本次研究,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用语。

2.培养礼仪情感: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3.培养礼仪技能: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礼仪规范,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通过反复的实践,掌握交往技能,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人。

4.培养礼仪品质:通过反复、长期的礼仪行为训练,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实践中自如地表现出得体的礼仪品质。

(二)校园礼仪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

校园礼仪可分仪表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与教师交往礼仪、与同学交往礼仪、谈吐礼仪等。我们将重点研究的是:

1.校园礼仪中的仪表礼仪、课堂礼仪、课间操的礼仪、课间活动礼仪、集会礼仪、与教师交往礼仪、与同学交往礼仪的内容、形成及教育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2.探索教师在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三)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

以校园礼仪教育中的上课礼仪、行走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为重点。

难点是:虽然学生理论上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但在生活中行动起来就比较难,规范学生行为是一大难题;

我们决定以学生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礼仪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规范学生行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组织开展一系列礼仪教育活动。根据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小”、“实”、“新”、“活”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大力推广学校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课题组将组织校园礼仪教育专题调研和研讨会,组织校园礼仪教育案例、论文和“校园礼仪示范班级”、“校园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积极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因素,聚合礼仪要求的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学礼仪、讲礼仪,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使学生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同学,使文明的气氛充满校园。

3.以班级为主阵地,把班级作为学校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场所。利用班队活动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成为学生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充分依托班委会和班团组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实际,开展校园礼仪教育活动和“礼仪之星”评选活动,积极争创校园礼仪示范班级和校园礼仪学生。

4.以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为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小品剧、文明礼仪用语征集、演讲、征文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礼仪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在活动中扬褒弃贬,在活动中掌握校园礼仪的方式方法。

5.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并通过家长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明礼仪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等,给小学生文明礼仪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基础性调查,了解研究的可行性程度,确立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用行动研究法对校园文明礼仪理论与制定的方案进行探索、实践。礼仪意识源于实践、礼仪能力基于实践、礼仪习惯成于实践。

4、比较研究法:进行校园文明礼仪课题研究学生行为的前后对比,吸收古今中外校园文明礼仪应用的经验,促进校园文明礼仪研究的深入。

5、通过案例研究,共同探讨,总结经验。

(三)技术路线

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方案——实践研究——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三篇: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有礼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周围的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相对滞后,道德水平不尽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再加上现在很多孩子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和关爱,生活上浪费随处可见„„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出一个“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教育程度的标尺。“三位一体”礼仪教育模式指的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协作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即学生的礼仪知识、礼仪意识、礼仪能力、礼仪行为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唯物辩证法、课程理论、教育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有三个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系统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层次,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三,动态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依据系统化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这些子要素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文明礼仪是由小学低年级礼仪、中年级礼仪、高年级礼仪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

(二)关于课程论的理论

所谓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三个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程的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门课程,需要学校设置贴合实际的课程来学习,促进整个社会的重视。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叫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能适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他们的一切才能和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和合理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

因此,礼仪教育对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点,为小学文明礼仪课程化培养目标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德育入手抓礼仪教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有小到大,抓的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要“养”,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是生活的载体,人从社会中来,回归社会中去,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也受到一定的礼仪道德熏陶。因此,我们应将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2、实践目标: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雏鹰争章》等为依据,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发放文明礼仪问卷调查和“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个案征集表。系统地梳理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礼仪素质要求和礼仪行为准则,让全校学生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家校结合,深化推进。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家庭文明礼仪”,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第三阶段:走向社会,细化延伸。将文明礼仪在校园和走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制定出“小学生社会文明礼仪”实施细则,并开展系列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研究内容

(1)构建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2)制定出不同年级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3)开发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4)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制度。

2、研究重点: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张庄学校全体学生

七、课题组成员

陶咏梅 崔秋舫 曹海龙 左运涛 董亚平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加强了文明礼仪教育队伍建设,促进了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1、资料收集(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法)

(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放相关的“文明礼貌”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并做系统分析。

(2)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发放有关“如何帮助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的个案征集表,回收后组织展开沙龙活动,筛选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3)在各个年级中选取典型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其家庭背景及教育方式,做好相应的记录。

(4)完成相应的调查表反馈分析报告。

2、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法)

(1)结合上述资料,初步设计活动方案,确定试验班级,选定实施的任课教师。

(2)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3)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

1、各教师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并做好个案和反思的记录工作。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召开相关专题研讨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法)

1、把实验班的情况和其他班级进行系统分析对比。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相关的论文、个案集、专题讲座,实行指南、校本教材。

3、完成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法

4、经验总结法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思想保证:建立科学的研究网络模式,建立课题学习制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经验,特别是与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不断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研究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2、组织保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课题组,课题主持人主管,校长、及德育领导负责管理指导,协调课题组方面的工作。根据课题的侧重点组织相关的骨干教师参与,使研究工作做到实化、细化、规范化,力保课题研究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3、制度保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交流与研讨。相信在课题顾问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会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标。

4、经费保障:学校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课题研究。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育论文

3、图片和音响资料。

3、个案分析材料。

4、学生的现场展示会。

5、礼仪课程校本教材。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只“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各地学校落实的不断深入,各校都先后涉足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课题研究,这些课题都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行为这一主题,分别有所侧重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共同的研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的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侨乐小学是一所开办5年的新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示范学校和广州市绿色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校开展了各项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的道德风尚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一些领域、一些学生不够遵守礼仪规范,在对待父母,老师及社会交往中不注意礼节、礼貌的现象依然存在。我校生源背景复杂,学生来源地域广,借读学生人数占一定比例,周边环境差及社会不良风气也侵蚀校园,种种问题给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前不久,教育部配合品德教育工作部署,专门修订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突显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有着重要教育意义。面对新形势,根据新要求,我校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申报了关于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将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①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良好文明礼仪的现状。

② 探讨影响学生良好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成因,以及对其进行分析。③ 修订与验证我校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规范的内容。

④ 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点

研究内容:

1.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⑴ 学生在校礼仪

⑵ 学生家庭礼仪

⑶ 学生社会礼仪

2.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实验要点:

1、认知导行

“知”是“行”的先导。学生的行为又受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能左右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学生了解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内容。

2、知行合一

对多数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时,注重两个转化: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条条杠杠的规范条文,但愿不愿意遵守,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存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

3、行为训练

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而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飞跃,如何完成,离不开训练,在训练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与少先队活动结合。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道德转化

道德转化需要道德意志的帮助,道德意志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最终上升到道德信念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愿意遵守礼仪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产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按低、中年级段,在我校一、四年级选择一至两个班作为重点实验班,进行重点研究。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 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A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称誉于世界,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势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B 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 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其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表现。

4.行动反思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5.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

1.成立学校中心研究组。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研究方案。

4.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7年2月-2007年10月)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2.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7年10月-12月)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结题,撰写出研究报告;编辑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校本教材。

六、课题组成员

黄肖敏、陈秀敏、覃晓明、黄海燕、陈春怡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案例分析、教育叙集等。

天河区侨乐小学课题组

2006年12月

第五篇:小学生礼仪教育

《主题班会——我爱你,老师!》

一、认知:

1.认识到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真心诚意地和老师交往,成为老师的好朋友。

2.知道老师爱学生,为教育学生成长而辛勤工作。3.知道学生应当爱老师,尊敬老师。情感:

1.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感激之情。

2.产生敬爱老师的情感。

行为:

1.培养学生具有尊师的良好道德品质,把对老师的爱化为前进的动力

2.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

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二、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情。

2、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尊敬老师,爱戴老师

3、培养学生具有尊师的良好道德品质,把对老师的爱化为前进的动力

4、献给老师一句话,帮助老师做一件事。三.教学难点

1.能从内心到行动上真正尊敬、热爱老师。2.知道尊敬老师贵在行动

3.认同老师职业所蕴藏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等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及对象:一课时(40分钟)

六、教学准备

1、确定活动主持人男女各一名;

2、制作班队会报头,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做背景音乐

3、准备诗歌和问答题目及相关课件 教学目标

4、准备鲜花若干束;

5、准备制作谢师卡的材料,如卡纸、彩笔、剪刀等

6、特邀嘉宾:各任科老师;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主持甲:多么动听的曲子,多么感人的语言,正道出了全体同学的共同心声。乙:今天我们就是要借此机会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和感激之情。

甲: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乙: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甲|:我爱你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鲜花敬师

女:同学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道出了老师的崇高和伟大。

男:今天我们就是要借此机会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和感激之情。

女:同学们,以往都是我们坐着,老师站着,他们把40分钟站成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在相同的地方送走了一批批人才,放飞了一群群白鸽,而留下的总是自己,今天我们应该让老师享受一下桃李芬芳的幸福。

全体同学鼓掌。(各组派代表为老师献花)

(三)赞老师

甲:同学们,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句和文章。让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夸夸我们的老师吧!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学生1: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她给我温暖,给我能量,照我成长。学生2:我把老师比作铺路石,让我们踏着她走向远方。学生3:我把老师比作大海,她有广博知识和宽广胸怀 学生4:我把老师比作小草,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学生5:我把老师比作妈妈,教我做人,催人成长。男: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要我来说,世界上具有最伟大的人格是谁?是老师!全体同学热烈鼓掌。

(四)献诗歌颂师

合: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女:大家想不想借此机会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给老师献上一支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略)

男:下面请第二小组的同学集体朗读《我爱您——老师》。

我爱您——老师

(领):老师啊老师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严寒酷暑,(合):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独):老师啊老师,您的家在何方?(合):您的家在学校!(独):您的心在哪里?(合):您的心在您的学生当中!

(独):您伴着朝霞走上讲台,又踏着月色归去,……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合):您是真正的园丁。(独):您的生命——

(合):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亮,因奉献而充实。(独):您的生命是一团火。

您的生活是一曲歌。您的事业是一首诗!

(合):啊,我爱您,我亲爱的老师。

八、漫谈尊师

男:老师的形象是平凡的,但老师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我们的延续者;他们是灵魂的启迪者;他们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人。

女: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尊敬老师的优良传统。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

男生f:讲宋代学者扬时《程门立雪》的尊师故事:(略)女生g:讲毛主席尊敬徐特立老师的故事:(略)

男: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文明。尊重老师也是一个人有良好品德、修养和见识的具体表现。那些学者、伟人始终都把尊师视为很重要的品质。我们这些正在接受老师教诲的学生更应尊师。谁能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尊师的?

男生h: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下课时,请老师先走;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过,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老师允许了再进去;老师遇到困难去帮助…… 女:这位同学们讲得很好,所列举的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现在我出两道判断题,要求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尊师的深层含义。(显示课件3)

题一:有位同学对老师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也不错,但作业潦草,他的好朋友说他作业潦草是不尊敬老师,而他说这与尊师无关。问:他的看法对吗?

女生j:不对。我们尊师,不仅在日常行为上要有礼貌,更要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

题二:有位同学上课经常不听讲,有时还与其它同学讲话,老师批评他不尊重老师。问:老师的说法对吗?

女生k :对。因为尊师,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男:老师很累,却无怨无悔;

女:为了祖国,为了民族,老师您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

男:老师,我们知道您不需要鲜花和掌声,您不看重享乐和金钱…… 女:您要的是我们的勤奋和求知;您要的是我们的进步和成才。合:我爱你,我尊敬的老师!

九,全班同学集体承诺每位同学要帮老师做一件事

十、制卡谢师

放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在音乐声中制卡,制好后送给老师作纪念。

十一、班主任总结

这次班会很成功,谢谢同学们,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来自于你们的浓浓的春意,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

下载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礼仪教育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 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现状和趋势 (一)理论背景 1、时代的要求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碰......

    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厦门市金山小学 2006年12月,我校申报的《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通过区级审批,确定为湖里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我校成为市......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六年级组 李妮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从《诗经》中......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培养小学生健全品质的基本要求。如何在实践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根据实践研究探讨更为......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人员: 石命华 刘建军 刘建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

    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肥城市 安驾庄镇马埠小学 王敬峰 随着社会的发展, 独生子女的增多,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 心切,在教育观上,存在“重智轻德”现象。成人整天围着孩子 转,在生......

    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