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江建陶协会成立加快卫浴行业转型升级(精)
晋江建陶协会成立 加快卫浴行业转型升级
据中华卫浴网获悉,12月28日,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协会的正式成立将推动建陶行业发展并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协会成立标志建陶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当天,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天怀在致辞中表示,建材陶瓷行业是晋江起步较早的传统行业,此次建材陶瓷行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信协会的成立将在推动行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庄天怀还从服务企业、搭建平台、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协会提出了期望。
协会成立后将搭建起企业之建的桥梁纽带,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协会还将在信息交流、宣传培训、行业监督维权等方面努力发展,倾听会员心声,为企业排忧解难。
希望相关协会的成立能真正对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力量欠缺的情况下,协会的存在能帮助行业更加准确、有目的地面临市场竞争。本次建材陶瓷行业协会的成立能够助力陶瓷、卫浴等走向更大的平台,不断地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016年晋江建陶绿色智造发展论坛召开
据了解,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同期还举办了2017晋江建陶绿色智造发展论坛。绿色智造发展论坛的举行将为晋江走向绿色、智造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更新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卫浴、陶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口,在这种危机和困境之下,陶瓷卫浴行业需要主动出击,以“绿色智造”的发展理念迎接挑战,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引领行业走向国际化。
在昨日的协会成立大会上,揭晓了“2016年度晋江建陶行业转型升级标杆人物”和“2016年度晋江建陶行业创新突围典型企业”两大评选结果。多名资深行业专家莅临论坛现场,带来精彩主题演讲的同时,与本地企业家深入对话,共同探讨现阶段建陶企业如何依靠创新,突破市场低迷、竞争加剧重围,推动晋江建陶行业走向发展新纪元。
相信该建材陶瓷行业协会的成立不仅能够带动晋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促使陶瓷、卫浴行业的成功转型升级,最终突破发展的重重禁锢走向发展的新高度。
文章源地址:http://
第二篇:晋江开启建陶智造论坛 推进卫浴行业环保转型发展
汇集1565家卫浴企业信息
----
卫浴新闻:http://
第三篇:加快转型升级[最终版]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南方日报)
第四篇:学习加快转型升级心得
学习“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心得体会
建设幸福广东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可测量可考核的。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空间结构、政府、社会、公民等五方面的转型。
‚建设幸福广东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可测量可考核的,是要为人民群众谋求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看法,在制定一套可测量可考核的指标体系时,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主观幸福感受与客观指标结合起来。要以客观指标为主,也要高度重视主观幸福感指标,特别要关注个别群体的不幸福感源自何处,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二是将经济指标和人文指标结合起来。三是将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特别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不一样,不能一刀切。
加快转型升级是建设幸福广东的手段,要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空间结构、政府、社会、公民等五方面的转型,改变过去片面追求GDP、以物为本的旧观念。一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转型;二是加快推进空间结构调整,主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推进政府转型,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社会等几方面的关系;四是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加快公民转型,大力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提高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幸福广东要重视人本和均衡发展 本质:要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基础上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三大矛盾:低级满足与高级烦恼的矛盾、痛苦感觉与幸福指数的矛盾、个人欲望与社会引导之间的矛盾
三大抓手:均衡发展,重视人本;凸显公正,直面矛盾;主客结合,渐进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战略的提出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这是广东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对建设幸福广东的决策给予高度评价。
正确理解幸福广东本质
对于建设幸福广东这个命题,可以从三个端口来理解:从经济基础的端口来看,就是要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从上层建筑的端口来看,就是要引入人民群众的主观幸福感受来对各地党委、政府的工作作出评价;从发展模式的端口来看,就是要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础上、物质日益丰富的条件下,让发展的目标回归到人本身,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向‚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辩证法法则的回归。正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从物质极端匮乏的阶段进入到物质极大丰富的新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时至今日,原有的重物轻人甚至出现唯GDP倾向的传统发展观弊端日益显现,‚已到了非转变发展方式不可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经济的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均衡型,如何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的主旋律。建设幸福广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进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要处理好低级满足与高级烦恼之间的矛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或欠发达地区里,人们的需求层次可能偏低,当地党委和政府应当优先满足其基础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尽量推动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而在那些相对开放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基础层次已得到较充分的满足,更高的需求层次已开发出来,这些地区的群众在一定阶段会产生比欠发达地区更多的‚高级烦恼‛,当地党委和政府就要花更大的气力去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高级烦恼‛。而就总体而言,建设幸福广东要立足于需求层次发展的高级阶段来进行谋划。
二是要处理好痛苦感觉与幸福指数之间的矛盾。由于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需求层次不一样,将导致具体个人的痛苦感觉和总体幸福指数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机构最近发布的关于幸福广东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结果表示:发达地区群众的痛苦感觉要比欠发达地区高,让一部分人为此感到困惑。其实,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点也不奇怪:一个人开始对人生的种种痛苦变得敏锐,进而产生种种思考,本身就是其在精神层次上实现了更高发展的体现。这种层面的高级烦恼,恰恰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与反证。对此,任剑涛指出,调查机构在对幸福感指数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到地区的差别;在制定幸福广东考核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三是要处理好个人欲望与社会引导之间的关系。中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和‚不患贫而患不安‛的传统,对此,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维护社会的安宁,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欲望,既要看到充分尊重并有序地满足个人的欲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也要看到相对于个人欲望而言,社会资源总是相对匮乏的,要引导民众理性看待社会公平问题。
要重视用好三大抓手:一是要均衡发展,重视人本。特别是注重处理好经济内外协调发展问题,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均衡问题,人的欲望与社会公平的平衡问题。二是要凸显公正,直面矛盾。要大胆运用法律监督、网络问政、媒体监督等多元手段去解决日益多元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平稳度过矛盾凸显期。三是要主客结合,渐进发展。在构建幸福广东考核指标体系时,要注重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并在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调整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更好地引导幸福广东建设。
提升民众幸福感应成为政策目标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七大要素
借鉴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盖洛普曾提出的幸福五大指标(繁荣程度、就业稳定、人际和谐、居民健康、社区建设)的模式,朱文晖建议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可由七大要素构成。
第一个要素是公平的分配机制。即保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较高比重,保持中低物价指数,降低失业率,劳动工资增长不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等等。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标准,逐步缩小贫富分化程度。
第二个要素是建立以宽敞、舒适、便宜为标准的住房供应体系。在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公租房制度,创新经济适用房制度。
第三个要素是良好的生态和城市环境。要将绿色GDP相关指标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环境指标等纳入民生范畴,提高群众衣、食、行的供给标准和便利程度。
第四个要素是完善的公共服务。要注重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第五个要素是营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第六个要素是构建顺畅的民意诉求渠道。
第七个要素是营造平安的治安环境,为民众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有机遇的发展环境。
第五篇: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转变增长方式
一、加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走规模化集聚化道路。大力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吴江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业、盛泽丝绸纺织业、汾湖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吴江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1100亿元,盛泽镇工业总产值提升至650亿元,汾湖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彩钢板、羊毛衫、缝纫机等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产业基地竞争力。立足为产业链补缺,培育一批注重为大企业配套“高、精、专、特”的中小企业。争取至2012年,培育壮大1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形成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条以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产业链优势企业达到45家左右。
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形态,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突破延伸。今年重点是抓好恒力集团65万吨聚合纺丝瓶片项目、盛虹1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亨通光棒和特种光缆项目、新民科技纺织园及通鼎光纤项目等重大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制约因素,打开一片新领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重点、市级品牌为基础的品牌集群,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力争今年全市再增10个以上国家级品牌、商标,30个以上省级品牌、商标。同时鼓励企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取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道路。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今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7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引领产业发展趋势。鼓励和扶持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以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人力资源为切入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今年再建成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引导现有9个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提升,特别要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坚持走大投入大产出道路。鼓励企业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力争今年启动一批超亿元民资项目和一批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实现工业投入超200亿元,以增量发展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培育4个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和8个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以大企业的示范、大项目的带动,推进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濒临太湖,全市处于太湖流域保护区,部分地区处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敏感度比较高。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可有效降低环境容量和土地余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40号)精神,结合太湖流域污水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在2009年已关停并转138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自找差距,自加压力,用两年时间再关闭小化工企业40家,接近保留企业的20%,为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我市纺织产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染产业是我市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工艺环节,这几年由于受到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与我市织造能力显著不匹配,落差明显,也严重影响了我市纺织产业的做强做大。面对国际国内纺织行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势头迅猛、周边地区印染更新步伐的加快趋势,我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的形势十分迫切。为此,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结合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工作意见和淘汰落后设备实施办法,提出了“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淘汰落后印染设备1400台(套),占全部印染设备的20%,确保全市印染企业实际排污量减少10%以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三年3000万元用于淘汰设备补助和引进设备奖励。而对于未完成淘汰目标的企业,环保等部门将加大核查力度,严肃查处,并取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争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双赢”目标。
三是尽快制定水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我市作为苏州地区水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前期也出现了一些反复和矛盾。按照苏州市整体规划,我市现有7家水泥企业中4家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既完成工作目标、又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已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退出机制。
四是强化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要健全全市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和节能工作部门联动机制,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和预测分析,重点推动建设和改造完善印染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争取2010年GDP能耗下降4.5%。同时,继续推进能源审计,启动对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争取完成能源审计企业20家,进一步做好节能挖潜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确保今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争取8家以上企业获得苏州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任务。围绕四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计划,既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又要有的放矢强化新兴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对已经在手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和食品加工项目要按计划加快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明确要求抓住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极佳时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招商力度,加快企业引进。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兴产业重大目标、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会商和推进的力度。明确新兴产业在享受四大主产业政策优惠的同时,从财政、税金、租金、兼并等方面予以特别扶持,市财政设立“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四个新兴产业项目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补助,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实行“一事一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