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5 04:2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冬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冬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冬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初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看不清)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初冬

下雾时

雾散后

望不见

望得见

看不清

看得清

发出

射出

探究活动

观察下雾前和雾后的景象和其变化。

第二篇:《初冬》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初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感受初冬迷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教学过程: 课前励语。课前演讲。

一、出示目标、依标激趣

1、谈话导入: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四季在变换更迭着,那么在你心中四季中的哪个季节更美呢?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个别样的冬季——17 《初冬》,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2、出示学习目标:

⑴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⑵我能理解词句的意思。

⑶我能感受初冬迷人的景色,热爱大自然。

请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其他学生认真看,认真听这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出示朗读提示。

1、听范读。出示教师范读和重点字词的微课。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停顿。一会儿可以模仿老师这样有感情的朗读。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初冬()中和()后的景象。讲解“雾”。

3、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边听边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雾中的景色?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雾散后的景色?

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小组学习: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初冬美吗?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初冬的美景,就让我们一起在小组内学习吧!请同学们看小组合作交流提示。小组合作交流提示:

1、选择小组喜欢的一部分进行学习。(雾中的景色、雾散时的景色)

2、采用找重点词语句子,说体会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

3、小组长组织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一)雾中的景色

1、出示“远处的塔和小山都望不见了。

近处的田野和树林像披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为什么第2自然段用“望”,第3自然段用“看”?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换一下?

师小结:“望”和“看”意思相近,“望”是向远看,“看”远近都可以,文中的句子也可改成“看不见”,但是课文里面这么用词既准确又恰当。

2、指导朗读。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读“慢慢地和淡淡的”时可以读得稍慢些,音量稍低些。让学生去体会、想象,达到有感情的朗读。

当我们还陶醉于雾中的美丽时,不知不觉,雾散了,大自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找小组汇报雾散时的景色。

(二)雾散时的景色

1、出示“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中为什么用“射”?朗读时“射”字可以读的稍重。看太阳射出光芒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

2、比一比,那个句子用得好。

(1)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2)柿子树上有大柿子。照样子说说比喻句。

3、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当朗读时“厚厚的”时要读得稍重,突出落叶的厚。

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本课通过雾中和雾散时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初冬景色 试着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一个初冬早晨的景象

五、检测验收、以测达标

1、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课堂检测:借助课件背诵课文。

3、创新作业:

必做作业:背诵课文爸爸、妈妈听。

选做作业:给父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一个初冬早晨的景象。

第三篇:初冬教学设计

《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一、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初”、“模糊”、“射”、“层”、“芒”、“茫”、“雾”“庄稼”等11个生字。通过比较,体会六个叠词和三个比喻句的作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通过学生比较初冬雾中、雾后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有层次、多形式的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初冬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初识立冬,揭示课题:

每年的11月7日或者8日是立冬,从这天开始就意味着冬天这个季节到来了。冬季刚开始的这些日子,就是初冬。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共同欣赏初冬的画面!齐读课题。书写指导“初”字

二、配乐初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着音乐)

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走进情境

精读感悟

过渡: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初冬早晨,小乡村的两幅画面,一幅是----下雾时的景象,另一幅是雾散后的景象。(板书,指导“雾”字)

(一)想象雾中画面,体会景物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下雾时的初冬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1-5自然段)a,指名读1-5 自然段,其他学生透过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引生入境,感受画面

清晨,你睡醒了,睁开眼,向窗外看去,满眼白色,于是,决定出去走走。推开门,哇!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你走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了——

c,学生入境 感受画面

生: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

d,图片1处理“白茫茫的大雾”,大雾还可以说成“浓雾”,雾小的时候可以说成“薄雾”

图片2处理“一层纱”,“一层”是数量词,还可以说一层——?把词语送回句子中,再读感受雾中的朦胧美。

e,初冬早晨的太阳,比以往出现的晚一些,(出示句子,生接读)(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1、透过这句话,你眼前看到了?联系生活实际,指导理解“耀眼”一词,认识“耀”字

2、想象画面读,感受雾中太阳的特点

3、图文对比读,体会太阳升起的样子。

4、处理叠词

(图片直观讲解,动作演示)a,词卡处理慢慢,认识叠词:

像这样,把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重复使用,就是叠词。这样的重复呀,就像唱歌时一样,(手势加入)不仅让我们知道到了他表达的意思,又感觉很美。再读!

b,文中这样的叠词有好多处呢?你找到了吗?

白茫茫

模模糊糊

淡淡的慢慢地

厚厚的 一个一个(引导体会叠词的作用:淡淡的光表示光线特别的淡,厚厚的红叶表示落叶特别的厚。)c,互动体会叠词的应用

瞧,叠词的用处可真大,平时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其实,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叠词,相信吗?(互动:叫一个小朋友----她的头发长长的;她的眉毛弯弯的;她的笑容甜甜的;哈哈,她走起路来呀像小猫,轻轻地;她跑起来呀像一阵风,快快地)

5、形成画面 再回雾中

多形式、多层次读,使学生达到背诵的效果。a师生合作读 b想象画面填空读

c喜欢哪处景物,自由读,再交流汇报 d送字宝宝回家 e看着画面尝试背诵读

(二)对比教学雾后景象 感受绚丽美

过渡4:雾慢慢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出示图片,认读射字)

1、拓词:射箭,做射箭的动作,通过身体的倾斜,记住字形,想象体会“光芒”与“箭”的相似点,对“芒”字形成感知。

2、衔接:真神奇,一样的景物,不同的时候,样子也是不同的。(幻灯片出示下雾时、雾散后的对比读)

(引读)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雾散后,指,生接——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

3、(直接出示幻灯片:

8、9自然段)小结学法,自学8、9自然段

4、汇报交流

a,朗读中体会修饰词的作用,读时适当突出

b,对比读雾中和雾后的田野、树林景象,透过文字体会朦胧美和绚丽美

c,画面对比读,感受不同的时间段,相同事物的不同变化,再次直观感受朦胧美和绚丽美(小结板书)(音乐响起:读)d,小结:生活中要善于发现

四、拓展视野,延伸阅读

1、风景欣赏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瞧,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广东省,越往北啊,气温就越低,所以呢,即使都是冬天,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景象。有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有的温暖如秋,有的娇艳如夏。正如每年的1月底、2月初的时候,我们的家乡还是寒气逼人霜满天,而大片的油菜花已经在遥远的云南悄悄绽放。(幻灯片出示图片)

2、美文赏析-----《初冬的早晨》

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初冬早晨的画面,感受身边的初冬景象。

小河的薄薄的冰层下面,小鱼在河底静静地游着。

那青绿色的小草,突然变成了深黄色,当然它们已经枯萎了。

杨树的叶子被风一吹,纷纷飘下来

就像一位秃顶的老人。

野菊花孤零零地开着。

在冷风中摇摆着,显得那么坚强。

初冬早晨的美,是一种宁静的美。

第四篇:《初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正确认识这些生字。书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节。

3、学习掌握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课文的语句。

2、能借助图画用连贯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初冬雾中和雾后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积累词语,引入课题。

1、借助画面,回忆积累,随机理解“初冬”。

2、了解初冬常见的自然现象,随机复习“雾”的书写。

3、看图说话、读句,随机理解“白茫茫”。

(出示句子)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l 指导朗读“白茫茫”。

l 齐读句子。

4、继续看图说话,激发阅读兴趣,并揭示课题。

(1)看图(郊外的雾景)说话: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样?

(2)交代学习任务并揭示课题。

二、阅读描写“雾中景色”段落,学习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

1、读课文,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2、交流出示2、3节,指名朗读。

3、再读2、3节,圈划词语,了解写作顺序,随机理解“不耀眼”。

(交流板书)远处 望不见

近处 看不清

高处(天空中)不耀眼

点拨顺序:如果说这里是远处、近处,那太阳是???

随机理解词语:“耀眼”的意思就是光线强烈、刺眼的意思,一点也不耀眼就是一点也不??(刺眼)。

4、师生配合读2、3节,再次体会写作顺序。

板书:雾中

5、引导辨析“望不见、看不清”,体会作者用词恰当,随机学习生字“模”。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小结。

6、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按顺序看图说话。

(1)同桌背诵积累。

(2)按顺序看图说话。

(媒体)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三、阅读描写“雾后景色”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顺序把画面内容说具体。

1、出示“雾散了”的句子,辨析同音字“芒、茫”。

(媒体插图:渐亮)出示:渐渐地,雾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媒体词语)光芒、白茫茫

(板书)耀眼

(板书)望得见

看得清

(1)现在谁能用“望得见”和“看得清”来说一句话。

(2)课文第5节就是这样写的。齐读第5节。

3、引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由近到远)

4、自读第6?8节,整体感知内容。

5、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厚、柏”。

板书:

收白菜

柿子 像……

黄叶 厚(“厚”这个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师范写)

松树、柏树 绿(“柏”的读音)

6、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说具体。

(1)(出示图)抓住动作把收白菜说具体。

(2)朗读积累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柿子的美说具体。

(3)模仿课文,运用比喻,把树林里的景色说具体。

(出示:)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冷,像,它们还是那么绿。

7、小组合作,把雾散后的画面内容说具体。

小组练习,指名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按顺序交流)

8、小结:在学了课文描写雾中的景色,我们学会了看图按顺序把内容说清楚。在学习描写雾后的景色时,我们更是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说具体了。今天回家,你就可以选择雾中或雾后的景色,说给家长听。

四、引导质疑,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

板书:

43、初冬

雾中 雾后

收白菜

远处 望不见 望得见

柿子 像……

黄叶 厚

松树、柏树 绿

近处 看不清 看得清

(模模糊糊)

高处(天空中)不耀眼 耀眼

第五篇:40-初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初、茫、塔、模、射、芒、稼、柏”7个生字,积累“初冬、白茫茫、模模糊糊、淡淡的、光芒、庄稼”等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初、塔、射、芒、稼、柏”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通过比较,知道雾中 和雾散后的景物有何不同。选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一背。3.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比较,知道雾中和雾散后的景物有何不同。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0课《初冬》(揭示课题)

2、学习生字“初”

3、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学习。

2、交流成果。

3、巩固: A、读课后词语。B、辨析组词:

忙()芒()茫()

三、学习课文。

1、师范读课文。要求: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

2、师:文中描写的景色美不美?雾中的景色有一种特殊的美丽,而雾散后的景色就更美丽了。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读?那么就请大家各自大声地读课文,响亮地读,做到正确、流利。

3、分小节朗读课文。

4、想一想:哪几小节写了雾中的景色?哪几小节写了雾散后的景色?

5、交流。

6、听老师念雾中的景色,用心记一记雾中写到哪些景色?

7、交流、板书:

雾中:塔 小山 田野 树林 太阳

8、小组学习,找一找雾散后多写了哪些景物?

课堂小结

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雾中和雾后的不同,来体会大雾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体可抓住“望不见→望得见”“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词语,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望不见了?为什么又望得见了?也可以设问:说说雾中和雾后,下面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塔、小山、田野、树林、太阳)通过学生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了解雾中、雾后的景色的不同。

板书

雾散后:农民 柿子 黄叶 松树 柏树

下载初冬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冬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冬》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推荐五篇)

    袁爱仙 高志英 【教学设计说明】《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

    初冬教学反思(5篇可选)

    初冬教学反思 篇一:初冬>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

    初冬清晨

    清晨,那一瞥 如果不是偶然去摊前吃香菜拉面,也许不会有鸿尘封已久的怦然心动。 昨晚宵夜后已是凌晨三点,今晨八点才勉强起床,洗漱后上街时,菜场差不多快散集了,要了一碗早点后,转身......

    初冬说课稿

    初冬说课稿1 一、说教材(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内容的关联。)本单元的主题是“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

    初冬(散文诗)

    初冬 拜波 谁在料峭中换下青衣,着了黄裳,似身披片片金甲?是否等风吹起号角,便要戎装出发? 冷风挽着初冬脚步轻轻,就手将银霜随意撒下。看还在傲霜而笑的是谁,盛开过了的菊花。四季......

    初冬优秀作文

    初冬优秀作文 初冬优秀作文1 春推着夏,夏恋着花,秋埋了叶,冬就来了。在冬天,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影像,像一个白色的村庄,雪伴着风,敲打着家家户户的门窗,一个个,像小精灵一样,在风中打......

    初冬实习总结

    实习总 结光阴荏苒,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我的实习期已经满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收获颇丰。回想起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磨砺和进......

    散文初冬絮语

    散文:初冬絮语 作者:阅读你 又到了一年中最深远的季节,秋天残留的温暖似乎还在周遭弥漫,一阵寒风,掠过空巷的长街,冬雨无声飘洒,街灯疏影迷离,路上车稀人散,我心却愈发脆弱。绵绵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