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

时间:2019-05-15 04: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

第一篇: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

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 叶乐天

摘 要: 在中学生群体中,“非主流”现象,与本来意义上的“非主流”已经相去甚远。它主要指的是部分青年人(多是生于80、90年代的中学生)张扬个性、追求另类、非大众化的衣着、语言、行为方式。从“非主流”现象,外在环境,自身方面对“非主流在中学生泛滥的原因进行探解,从心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中学生非主流现象;原因探悉;教育对策;

一、“非主流”现象

“非主流”,仅就其本义而言,是指在社会主流思想和现象以外其他各种方式的思想和行为。它与“主流”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转换,比如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人穿着中式服装,属于“主流”,穿西装的人很少,可以视为是“非主流”的,如今则几乎相反。所以说,“非主流”基本上是指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过于理性的或者偏激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非主流最早应该是出现在西方国家的音乐领域,传入我国后,其真正内涵没被重视,反而是被“学习”了一些表皮的东西,并且在网络和商业模式推波助澜之下,发展得更庸俗化、低俗化。

所以,如今人们所称的“非主流”现象,与上述本来意义上的“非主流”已经相去甚远。它主要指的是部分青年人(多是生于80、90年代的中学生)张扬个性、追求另类、非大众化的衣着、语言、行为方式。

在中学生群体中,“非主流”被一些学生视为时尚、潮流,有个性。其表现包括:在理想志向上,绝口不谈“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生活目标模糊,或基本没有;在学习上,对读书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偏好网络语言,写作文多用零散混沌词语堆砌,让人不知所意;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穿着发式刻意模仿日新韩影视剧人物,很在意西方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对我国大多传统节日不感兴趣,尤其是搞怪的,沉迷网络游戏,把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移植到现实生活,等等;情感上,装深沉,爱受伤,唱歌写日记多无病呻吟,崇拜和模仿“非主流”明星,行为中性化(男生不象男生,女生不象女生)。

二、原因探悉

“非主流” 的真正爱好者,在中学生中应该是极少数,其余则多是盲目跟风。而爱

好者们多是学习成绩中下,平常表现一般的学生。分析其成因,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外在环境的问题。

独立意识与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较快的青春期,这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范围的拓展,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自己受尊重,遇事也要显得与众不同,喜欢张扬个性、特立独行;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以及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比较强烈,加之认识和自制能力不足,遇事好走极端。其他行为,如穿着怪异、喜欢唱成人情感歌曲等,都是独立和逆反心理的体现。

盲从跟风。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着矛盾,诸如依赖性与独立性、闭锁性与开放性等。相对于父母和老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明显;在同龄人中,则往往表现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盲目地追随他人。有的学生说,看到别人学明星签名字体、写怪怪的“火星文”、说“偶”(我)、“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都觉得没意思,但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象他们一样就会被笑话为“老土”、“假正经”、“落伍”,岂不是太“没面子”、“丢人”了。

“非主流”现象也暴露出教育的缺失。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也需要学校教育中知识教育与德行教育、心理教育的协作。对自己的子女过于另类的举止,一些家长并不当回事,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或者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上去了,其他方面都不要紧,也有少数家长因为以往教育方式不当,见孩子无法管教而放弃管理、听之任之的。凡此种种,纵容和助长了一部分青少年对“非主流”的迷恋。而社会上的一些网络媒体和厂商的纯商业化经营,使“非主流”的杂志、大头贴、服饰、玩具、文具等充斥市场,对于这种现象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经在某大城市黄金地段,广告商打出一条“木房子,就木老婆”的巨幅广告,就靠争议刺激和提升了“非主流”的社会认知度。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说,中学生的“非主流”现象是单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只注重考试成绩,以单纯的考试分数论优劣,倾心倾力关心注重优生,忽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这样的做法一直没得到根本的转变。忙于应对中高考,使学校和教师放松或放弃了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得许多中学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条件富足,另一方面则是精神生活的空虚贫乏,他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怎样去体现,不明白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难以去理解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些中学生们也和成年人一样,放弃了修身养性和深沉冷静,或着眼于现实疲于考试,或津津乐道于虚浮的感官享受。

三、求解,堵不如疏

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味地指责“非主流”们“脑残”、“颓废”,是很不明智的。对每个人来说,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幻想、对已知事物的怀疑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独立、好标新立异、张扬炫耀,也是年轻人活力的展示。所以,大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一般人快,对传统观念的叛逆意识较强。从70、80年代过来的人,可能在当时也有过蓄长发、穿喇叭裤的经历,这要在那个时代,应该也是属于非主流的。同时,在多元化的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人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趋向多元,不应该要求青年学生在一种模式下按照一个标准生活。何况,如前所述,“主流”和“非主流”在某些时候是可能转换的,现在“非主流”中的某些合理因素逐渐被社会认可后,完全可能成为“主流”的,正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家庭教育应到位。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子女产生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左右孩子今后的成长,不能因无知而无畏。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式的家庭教育模式,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中学生。在另一方面,有的家长也应正视代沟的存在,与子女实现交流沟通,增进相互理解,既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同时也要制止过分的行为。

学校教育更加全面化。教育的全面化首先应该是教育学生的全体化。“非主流”现象多体现在学习成绩中下水平的学生身上,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上很少有成功体验,很少受人欣赏,因此转而寻求其他以证自己的存在、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果只抓优等生,忽视他们,则会让他们在背道而驰的路上走得更远。

教育的全面化还应该是教育内容的全面化,即德智心行的全面教育。对于当前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教育引导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重提理想教育,让学生面对现实,树立积极向上的追求目标,不要在繁杂的社会表象下玩物丧志、迷失自我;重视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展现生命价值的方式虽然是多样的,但实质在于奉献,只有在对他人和社会奉献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价值、生命的质量得到最好的展现和提升,而不是通过怪异的穿着打扮、另类的行为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和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责任教育,一个负责任的人,能做到对自己的成长和健康负责,对学习不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做事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对周围的影响,张扬而不是哗众取宠;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用多种形式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生活,培养正当高雅的兴趣爱好,填补空虚无聊。

从社会层面讲,遵守社会公德,担负起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责任,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也是网络媒体、企业、组织团体和社会舆论的不可推卸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曹云升.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心理学大词典 /朱智贤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3.青年的认同与迷失/ 杨春兴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7 4.刘钟新,卢斌.透析大学生非主流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

第二篇: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提要 现在的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校园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也 在不断加大,这给广大学生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一个客观 公正的立场,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非主流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及时 进行引导。关键词: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高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加上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种文化交流,西方价值观念不断渗透,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 多,非主流文化在学校文化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正由学校文化的边缘带逐渐向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重心圈靠拢和转移,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干扰作用。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 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 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 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 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 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 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表现近年来,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呈现出流行之势,这势必给 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

1、短信文化。随着大学生手机普及率的大幅提高,手机短信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 种新时尚。手机短信因具有发送方便、使用简单、便于沟通,而且廉价、便捷、点对点的特 点,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短信文化”,成为大学生非主 流文化的一部分。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每月发 300~500 条短信,20.9%在 500 条以 上,在 300 条以下的同学只有 9.8%,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的 重要途径。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这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在给广大学 生的生活带来

了新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正日益 受到短信的冲击,校园内人际关系趋淡,垃圾信息泛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短信文化的流行,不文明短信也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象。调 查数据表明,17.1%的人每月收到 10 条以下不文明短信,57.8%的人收到 10~30 条,而 30 条以上的占了 37.1%。短信陷阱、短信黄色笑话、带有诱惑性的欺诈广告比比皆是,令人防 不胜防,由于短信的群发功能使其散播能力特别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学 业前途。

2、网络文化。根据第 2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公布,截至 2007 年 12 月,我国网民数已达到 2.1 亿人,其中 31.8%都属于 18~24 岁的青年,在这个年龄段的网 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2005 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指出: 就 98.2%的大学生网民来看,他们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为 4.2 次,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 7.6 小时,差不多每天 1 个多小时。广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查阅资料、休闲娱乐、情感交

流、展现自己。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成型之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 够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由于网络文化具有 匿名性、虚拟性、无序性等特点,恰好迎合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给他们带来 了不少“虚拟快感”。由于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不少学生视力下降,精神恍惚,严重影响 了身心健康;不少学生荒废了学业,留级、休学、退学、不及格重修的不在少数;还有一些 大学生由于光顾了一些不健康甚至反动的网站,而使自己丧失了道德准绳,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生了动摇; “网恋”“网络游戏”“网络成瘾”在大学生中频频发生,精神分裂失常,甚、、至自杀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3、广告文化。校园中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五花八门,在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 黑板、食堂墙面、教学楼四周、文化橱窗,凡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校 园广告有三类:第一类是培训广告。主要是针对四、六级、考研、报关员、公务员考试培训 之类,另外有计算机、驾照等;第二类是招聘广告。这类主要是针对想在外兼职、做家教的 学生; 第三类是推销商品的广告。包括学习及日常用品等。在各类名目繁多的广泛中,海报、通知、寻物、家教等均属正常,但有的高校连代考广告、出售等级考试答案也“浮出水面”,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广告栏中,这种特殊“供求关系”的

存在不能不令人担忧,反映了个别大 学生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处世态度,有才而少财的大学生沦为了现行教育体制的 “反叛者” 与“受益者”,给一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侥幸的机会,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为此而受到 校规校纪处分。校园广告在带给学生方便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秩序,路边宣传栏上、电线杆上,一块块的“牛皮癣”,让清新的校园变得杂乱,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经商、中介人员在校园中的频繁活动,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课桌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 教育作用,而非主流的课桌文化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腐蚀作用。常见的课桌文化主要有 以下内容:情感体验类(这类内容在整个课桌文化中占一半以上)、随感而发类、点评教师 类、人生感悟类、考试小抄类。课桌文化内容复杂,多数格调低下,粗俗不雅,文化含量不 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大学生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作用十分消极。其危害主要 有:在公共课桌上胡乱涂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上届学生不良行 为对后来新生起了负面的教化作用,以至“课桌文化”届届相传,经久不衰,成为难以根除 的陋习;格调低下的信息传播,形成了大量的精神垃圾,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冲抵正面教 育的深度。

5、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 功能场所。学生们在这个自由的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光、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 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宿舍文化中有许多灰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 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日趋世俗化,各类球星、歌星,美女、俊男贴画把寝室装扮得花里胡哨;宿舍语言日趋粗俗化、流行化,一些污语秽言甚至 黄色幽默笑话在宿舍频频使用、流传;宿舍环境日趋商业化,走廊、过道、寝室门上到处是 “XX 公司提醒您”“XX 公司宣”、;宿舍卫生脏、乱、差,学生缺乏卫生意识,认为“一屋 不扫何以扫天下”已经过时;宿舍“卧谈风”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谈天说地,评古品今,几乎无所不谈,当然更少不了情、爱以及性的热门话题,久而久之,便摆脱不了庸俗、下流 和空谈的底子。

6、交友文化。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有着强烈的寻 找友谊、渴望朋友的

心理需求,自然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调查显示,有 30.05%的 女生把谈恋爱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体验;15.79%女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恋爱一切随 缘; 11.49%的女生还认为这是在大学中填补空虚的一种方法。大学生交友按性别区分有同性

交友、异性交友;方式上有通过活动、社团、网络、聚会等形式交友。大学生交友的心理类 型主要有:相似型、伙伴型、弥补型、利益型、自我型。现在,大学生的异性友情已逐渐被 “爱情”所替代,不少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恋爱的天堂。校园恋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教室里、餐桌边、花园里、草丛中,越来越多的是恋爱中的男男女女,形单影孤已被视为 “异 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当今大学生恋爱观的精辟概括。在他们看来,恋爱本身就是目的,能不能结合,不是恋爱的重要标准,在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恋爱 观的指引下,引发的恋爱纠纷也就越来越多。

7、兼职文化。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所谓 “时尚”潮流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兼职大军”。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针对大学生兼职问题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调查显示:北京的大学生兼职 比例为 21%,上海为 26%,天津为 19%,广州可以达到 28%,大学生兼职热情越来越高。有的学生在推销学习、生活用品;有的学生在代理一些旅游公司或通讯公司的销售业务;有 的同学在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婚庆礼仪公司等兼职;有的同学做家教、组织培训、市场调 查……大学生兼职有的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应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有的为了自食其 力,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有的为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有的为了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这种“兼职热”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大学生兼 职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大学生 的实践能力,可以弥补现行大学教育体制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训练大学 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一方面参加兼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而且有些同学 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应对,容易上当受骗,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金 钱出卖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8、服饰文化。服饰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文化在不断地流动变迁,服装自然也随 之花样翻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服饰也越来越时尚,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也 不再只是漂亮的外形和便宜的

第三篇: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AAA

王者初醒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

一、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一个不能再熟悉的词语----“非主流”。我们看到,“非主流”文化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是“非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的“主力军”。

衣着怪异,发型新潮的青少年走在街头;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眼睛大大的,色调怪怪的非主流美女图片;专门的非主流文化网站充满消极的资料和讯息。“颓废”“冷漠”“寂寞”“贱男子”“贱女子”等词泛滥成灾„„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是近几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发展壮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平等,包容等价值观已逐渐深入人心,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对个性、张扬、另类的推崇,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往往在衣着、言辞、行为、思想及价值观上显得与传统的大众主流格格不入。

文化现象的产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土壤。迥异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变更发展下,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及价值观的种种体现,深刻着时代的烙印。故而本选题意义在于客观理性地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予以研究探讨:

 一方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的研究是对国家、民族

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讨和思考;

 另一方面,研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变更的积极

回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碰撞;

 并且,探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探讨研究

这一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存在价值和未来的走向;

 最后,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和诉求,有助于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

国外的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的(研究)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西奥多·西扎克在(《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中,针对当时席卷美国的非主流文化现象最早提出了“反主流文化”一词。

“在“反主流文化”潮流中,嬉皮士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嬉皮士”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一个文化群体。表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与主流文化——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对的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听摇滚乐、吸毒品、过集体生活等,成了“嬉皮士文化”的主要特征。“

国外研究针对反主流文化群体及嬉皮士的存在进行了长久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结论。嬉皮士的出现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嬉

皮士”只不过是用其“特殊”的方式指出了这些问题而已;另一方面,经过60年代“嬉皮士亚文化”的冲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鉴于国外对非主流文化研究时间已颇为长久,已具有成熟的认知体系和系统的分析结果,研究已具有完善性,对我国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而就我国而言,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探讨尚且显得不够完备。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兴起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尚未能够引起社会主流足够的重视;即便偶尔加以关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局限于对于处于这文化现象中某些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行为进行古板式的呵斥。大多数人面对非主流现象无法接受,认为当代青少年安逸享乐,不学无术,精神生活荒芜。以至于我们对他们大多抱着的是鄙视,不屑,为感到惋惜的态度。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中,对于疯狂的非主流追随者,到处都是骂声一片,更有“中华民族的败类”等过激言论。

在主流社会盲目批判之下,关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就事实而言,目前我国对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较为粗陋,不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因此,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迫切需要深刻和全面的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为“非主流”文化课题的研究添砖加瓦亦或是抛砖引玉。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分野不是绝对的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有其原因及合理性;

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具有普遍影响;

社会应对非主流文化应当采取理性宽容和积极引导的态度。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间的新兴文化现象,非主流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各种影响已经引发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剖析非主流文化现象:

 产生该文化现象深层及本质原因?

 非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异同?

 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存在范围及影响力有多大?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消极影响如何?

 如何取精华去糟粕,使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如何通过对国外类似文化现象的研究,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普遍性认识?

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

对青少年非主流群体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二、收集具体资料。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具体如下:

 大面积适用的问卷调查法,把握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存在的整体性状态。 针对其中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获取一般规律及其他资

料。

 对具有典型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更有代表性更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及个人进行访谈调查,获取更贴近社会更真实的一手

资料。

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国内外非主流文化研究的经验中吸收智慧,进行分

析比较。

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客观理性的研究成果。

(三)预期价值:本课题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加深对“非主流’文化的存在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和评断”非主流“现象的价值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排斥和盲目的接纳。

(二)把握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家庭学校社会的青少年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三)把握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异同,研究现代社会背景下多文化并存的意义及价值。

第四篇: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规范言行,不侵权、不违法,不做法盲。

一、中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

1.违法犯罪现状。(1)犯罪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犯罪年龄渐趋低龄。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 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3)犯罪形式结伙作案。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一些中学生由于过早辍 学,无所事事,浪迹公共场所,三五成群,拉帮结伙,违法犯罪活动。(4)犯罪动机突发单纯性。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有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2.违法犯罪原因。原因有多方面,如:(1)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表现在父母为家庭经济而操劳奔波,忽视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位老师” 的作用,传统道德教育被弱化,缺乏思想沟通,容易造成“代沟”;离异单亲家庭对儿女造成心理伤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顺百依”,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

养,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奢侈不良品德。“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2)学校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牵制,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了对多数学生的教育,部分学习差的学生无心向学,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如体罚、变相体罚,处事不公正,容易产生“问题学生”; 校园缺乏人文气息,死气沉沉,等等。(3)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的赌博、腐败等现象,网络、影视、书刊的暴力色情等精神鸦片的毒害。(4)由自身因素造成。中学生涉世不深,辨别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盲目地模仿;一些中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不思学业,没有刻苦学习的毅力;一些中学生好逸恶劳、无事生非,心理幼稚,缺乏法制观念,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就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加强法制教育的思考

法制教育是中学生通过学法、知法、形成法制观念的过程。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同时让学生明白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规范公民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学生违法犯罪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自身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 正是充分说明自身主观原因(法律意识)所起的决定作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呢?我认为在课堂有效教育中,法制教育要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教

育。

1.把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教育中学生首先要从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是法律在中学生身上的最基本要求的体现。教师要非常重视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习惯是一种无意识心理的反应,依靠习惯的力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自发地支配着人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用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制意识,用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不良行为在某些中学生身上出现,例如说谎、说脏话、辱骂他人、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损坏公共财产、索要他人财物、赌博、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场所、懒惰、不尊重老师和家长、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爱慕虚荣、早恋等,教师要以反面事例来唤醒学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要让学生明白,平时那些不易让人察觉的恶习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你走向犯罪的深渊,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从违纪违规开始的,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演化过程。因此要“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时刻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心理结

构不成熟、不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偏面、易受感染性。心理学家称青春期是人生的“危险期”。中学生违法犯罪有不少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不良心理,逞强好胜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报仇和反社会心理,缺乏关爱失落心理,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违法犯罪。教师要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形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要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冲突,培养学生的心理挫折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的道德情操及自我调节能力,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此外,要把法制教育渗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举一些中学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例,来证明:一个心灵扭曲、人格不健合的人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以上途径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的道德情操及自我调节能力,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法制”是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道德” 是一定社会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服务于道德,道德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因此,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落实“德育为首”原则,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突破法制教育的框架,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密切联系起来:(1)礼仪教育,使学生讲礼貌、懂礼节;(2)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树立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4)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5)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6)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知恩图报;(7)社会公德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8)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技能,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7)法制教育:针对学生认识能力和意志力不足的特点,以法律常识为主要教育载体,从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入手,使学生增强守法观念,对学生进行法律价值和法律信仰的理念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护法和维权意识。目标是使中学生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第五篇:侵占罪中的疑难问题探解

侵占罪中的疑难问题探解

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侵占罪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普通侵占;二是侵占脱离占有物。实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如何解释“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与“占为己有”是什么关系?如何认定“遗忘物”?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普通侵占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首先,“保管”是一种事实上的支配或者控制;“代为”说明行为人不享有所有权。因此,应将代为保管理解为刑法上的占有,即对财物具有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支配力的状态,或者说,包括事实上的支配与法律上的支配。事实上的支配,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法律上的支配,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事实上占有财物,但在法律上对财物具有支配力。例如,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占有该不动产;提单或有价证券的持有人占有提单或有价证券所记载的财物。因为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完全可能处分不动产,提单等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也完全可能处分提单等记载的财物,所以,应认定为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占有)。但是,不管是事实上的支配还是法律上的支配,都应以财物的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委托关系为前提。委托关系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租赁、担保、借用、委任、寄存等等。委托关系不一定要有成文的合同,根据日常生活规则,事实上存在委托关系即可。行为人所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他人所有的财物;对自己所有的财物不可能成立侵占罪。

基于不法原因而委托给付的财物能否成为本罪的对象,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甲欲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而将财物委托给乙转交,但乙将该财物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占罪?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学说。肯定说认为,虽然甲在民法上没有返还请求权,但并没有因此丧失财物的所有权,相对于乙而言,该财物仍然属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刑法与民法的目的不同,即使上述委托关系在民法上不受保护,也不影响侵占罪的成立。否定说认为,甲对该财物没有权利请求返还,故可以认为该财物所有权已经不属于甲,因此,乙没

有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如果将乙的行为认定为犯罪,则破坏了法秩序的统一性,违反了刑法的谦抑性;侵占罪不只是侵犯财产,还有破坏委托信任关系的一面,而甲的委托与乙的收受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法律上的委托信任关系。折中说主张分清不法原因给付与不法原因委托,前者是基于不法原因终局性地转移财物;后者只是基于不法原因将财物暂时委托给他人。将不法原因给付物据为己有的,不成立犯罪;但将不法原因委托物据为己有的,则成立侵占罪。笔者赞成否定说。因为甲毕竟没有财物返还请求权,不能认定乙侵占了甲的财物;另一方面,由于财物由乙占有,也不能认为该财产已经属于国家财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乙取得财物是合法的,由于该财物事实上具有非法性质,应当予以没收。

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赃物能否成为侵占罪的对象,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甲为盗窃犯,将其盗窃的财物委托乙窝藏或者代为销售,但乙将该财物据为己有或者将销售后所得的现金据为己有。肯定说认为,虽然乙是接受盗窃犯的委托,但其受托占有的财物仍然是他人的财物,而且事实上占有着该财物,故其行为属于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成立侵占罪。但否定说认为,乙虽然接受了盗窃犯的委托,但盗窃犯并不是财物的所有人,既然如此,甲与乙之间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所有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故不成立侵占罪;乙将赃物或现金据为己有的行为,可以由赃物犯罪吸收,没有必要另以侵占罪论处。笔者赞成否定说。所应补充说明的是,不能认为乙与原被害人之间具有委托关系,因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关系;也不能认为乙的行为侵犯了原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因为原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整体已受到了甲的盗窃行为的侵害。

2.侵占罪客观上必须有侵占行为。关于侵占行为的性质,刑法理论上存在取得行为说与越权行为说。越权行为说认为,所谓侵占,是指破坏委托信任关系,对委托物实施超越权限的行为。取得行为说认为,所谓侵占,是指将占有变为不法所有的一种取得行为。我国刑法条文将侵占行为表述为“占为己有”,显然采取了取得行为说,即将自己暂时占有的他人财物不法转变为自己所有的财物,不按协议与要求退还给他人;或者以财物的所有人自居,享受财物的所有权的内容,实现其不法所有的意图。“占为己有”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具体表现为将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出卖、赠与、消费、抵偿债务等等。正因为如此,侵占罪的行为没有侵犯财物的占有,只是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所应注意的是,对非法占为“己有”不能作字面意义或者狭义的理解,而应按刑法精神作实质的扩大解释。因为侵占行为的本质是侵犯他人所有权,事实上,除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占为己有会侵犯他人的 财产所有权外,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转移给第三者(包括单位)的,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理当以侵占罪论处。例如,乙委托甲将一贵重物品从北京带给广州的丙,甲将该物品带至广州后,见到来车站接自己的丁时,直接将该物品转移给丁所有。显然,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所以,可以将非法占为“己有”理解为非法占为“己方”(第三者)所有。

3.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除规定了“非法占为己有”外,还要求“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为了论述方便,下面仅以“拒不退还”为例)。那么,如何理解拒不退还呢?它与非法占为己有是什么关系呢?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说认为,非法占为己有之后,经他人要求而退还的,就不成立犯罪。易言之,只有在非法占为己有之后,又经要求退还而拒不退还的,才成立侵占罪。还有人认为,只要在司法机关立案前归还的,都不成立侵占罪。甚至还有人主张,在一审判决前归还的,都不以侵占罪论处。果真如此,侵占罪将形同虚设,或者只有那些“过于糊涂”的人才可能构成侵占罪。笔者认为,“非法占为己有”与“拒不退还”表达的是一个含义: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变为自己所有的财物。因为行为人非法占为己有,如将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出卖、赠与、消费、抵偿债务等时,就充分表明他拒不退还。同样,行为人拒不退还时,也表明他“非法占为己有”。当然,行为人没有以所有人自居处分财产,仍然保管着财物时,只要所有人或其他权利人未要求归还,即使超过了归还期限,也难以认定为“非法占为己有”,因而不宜认定为侵占罪。但如果所有人或其他权利人要求行为人归还而行为人拒不归还的,即使没有进行财产处分,也表明其“非法占为己有”。所以,“拒不退还”只是对“非法占为己有”的强调,或者说只是对认定行为人是否“非法占为己有”的一种补充说明。

4.如何理解遗忘物?侵占罪还包括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的行为。关于遗忘物,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它与遗失物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一种观点认为,遗忘物与遗失物存在区别,前者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将所持财物放在某处,因疏忽忘记拿走;后者是指失主丢失的财物。具体区别为:(1)前者一经回忆一般都能知道财物所在位置,也较容易找回;后者一般不知失落何处,也不易找回。(2)前者一般尚未完全脱离物主的控制范围;而后者则完全脱离了物主的控制。(3)前者一般脱离物主的时间较短;后者一般脱离物主的时间较长。据此,侵占所谓遗失物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笔者认为,不应区分遗忘物与遗失物,换言之,刑法上的遗忘物概念包含遗失物。上述观点的第(1)个区别,导致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取决于被害人记忆力的强弱,其合理性值得怀疑;而且当被害人起先

不知失落何处,后经回忆知道财物所在位置时,行为人的行为又由无罪变为有罪,这也不合适。上述观点的第(2)(3)个区别,有将被害人占有的财物与遗忘物相混淆之嫌,因为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当财物尚未脱离被害人的控制范围或者脱离时间较短时,应属于被害人占有的财物,而非遗忘物。事实上,区别遗忘物与遗失物是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即使可以明确区分二者,从实质上说,对侵占遗失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也有值得以刑法进行规制的必要。其次,对遗忘物也不能完全作字面意义的理解,而宜理解为“非基于他人本意而失去控制,偶然(即不是基于委托关系)由行为人占有或者占有人不明的财物”。因此,他人因为认识错误而交付给行为人的金钱、邮局误投的邮件、楼上飘落的衣物、河流中的漂流物等,只要他人没有放弃所有权的,均属于遗忘物。

下载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非主流现象探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写作现象调查报告

    中学生写作现象调查报告 10级汉语言本科2班陈亚南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初中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本文试对初中生在写作过程的前、中、后三个......

    中学生吸烟现象讲座

    中学生吸烟现象、危害及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 一、现象 近年来,中学生吸烟人数显著增加,烟民队伍日趋年轻化。吸烟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把吸烟当成一种时髦......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

    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 一 、中学生厌学的成因 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个体其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根据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身心发育......

    论中学生厌学现象(推荐)

    论中学生的厌学现象 摘要:在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厌学症已成为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本文从学生主观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摘要]当前中小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有其滋生的文化土壤。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中学生吸烟现象(本站推荐)

    中学生吸烟现象 在戒烟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中“烟民”的数量却有上升趋势。在中小学生违纪的情况中,因吸烟而违纪的 人数占相当比例,而且吸烟常与其他诸......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 岭东职业技术学校陈垲雯一、调查内容 早恋是青春期性萌动的结果,异性相吸本无可厚非,但是没有成熟的果子对身心成长不利。 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5篇

    关昌吉市一中高二(3)班于 中 学 生 早 恋 调 查 报 告 [组别]:语文组 [组员]: [指导老师]: 开题时间:结题时间: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 [摘要]: 早恋是人在一生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