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

时间:2019-05-15 04:4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

第一篇: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

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曹永红

审题:廖春梅

一、选择题 :25×2=50分

1、“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名言表明

A、男人要承担管理国家的重任 B、古希腊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 C、政治是男人的生命 D、所有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2、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最能解释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儒家“礼治”思想 C.墨家“兼爱”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存天理,灭人欲”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5、右图是某生历史课堂笔记,请你判断他所记述的内容 A.北魏的均田制 B.太平大国的土地政策 C.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D.中共的土地改

6、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7、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8、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神道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10、在1875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众议院可以独立提出并通过法案

C.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D.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11、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用下列词语可以概括: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留美幼童、北洋海军。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群人”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图存 C.“中体西用”思想 D.民主共和

12、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

“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依据上述观点,判断此人的主张是

A.废除君主制 B.建立总统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13、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4、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15、恩格斯说:“美国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而且在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 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这些“因素”促使美国的建立者们

A.实行了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 B.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C.实施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热衷欧洲事务谋求世界霸权

16、电报,绝密。×××:敌发觉我。谍息:韩六师情报参谋24日称“敌主要为八路军”。军委作战部,1950.10.25。该档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7、1992年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C.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 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8、“英国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此材料反映了

A.英国民主代议制是少数人的民主 B.英国的议会席位主要由贵族把控 C.英国资产革命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光荣革命是新旧势力妥协的结果

19、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 .先进的生产力 B.代议制民主 C.暴力革命 D.科学社会主义 20、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于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与1688年策划“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是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C.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21、康有为以传统经籍中“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说来阐释历史时代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将来的“太平”之世的政治制度应该是

A.开明君主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人民民主专制

22、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2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4、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A.中国晚清政府 B.美国邦联政府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国联邦政府 2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二、材料题

26、(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初)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第一条第十款:无论何州,不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进口税或间接税,但为执行该州检查法令所绝对必要者不在此限„„无论何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另一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条约,除非已实际遭受入侵或遇到该不容缓的危险,不得进行战争。第六条: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宪法修正案第十条: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引自《美国宪法》

材料三:“中国„„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孙中山,巴黎,1911.12(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采取行省制度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4 分)

(3)结合史实,分析孙中山先生主张在中国采用联邦制度“最为相宜”的观点。(8 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组摘自“百度词典”的古文献资料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

“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1)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这—传统观念反映了什么严重的社会弊端?(4分)

材料二 1921年《新青年》发表《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一文,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力;男女同工同酬等。”„„美国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说:“那些将导致促成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会逐渐改变男人对妇女的态度,使他们从心理上、行为上都赞同给予妇女与他们所享有的差不多是同等的权利和地位。” ——刘斌:中国近代妇女伦理思想演变与建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女权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女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原

因。(10分)

材料三 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民立报》却传出了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近代中国女权思想是国人面对创巨痛深的历史变局而产生的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在特定的历史的时空点上交叉碰撞的产物,有融合中西的特点。„„总之,近代女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陈文联《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3)近代中国女权运动中“融合中西的特征”的基本表现是什么?(2分)

28、(18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根据材料一,指出嬴政创立的政治制度,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2)《权利法案》何时颁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权利法案》的积极作用。(8分)

材料三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3)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主张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4分)

第二篇:洛阳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周练试卷

洛阳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周练试卷 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商品输出的要求 B瓜分殖民地要求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垄断贸易的要

2、后世评论,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约有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说明()

A雅典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B民众仇视政治家和哲学家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D民主政治保护了平民利益

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华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4、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 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 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 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呈“强干弱枝”的特征,而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虽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

A西汉七国之乱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6、“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A西汉的郡国制 B唐朝的都护府 C元朝的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7、英国“没有代表,不纳税”的政治传统源于()

A8世纪前期的“采邑改革” B13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 C17世纪中期的“长期议会” D17世纪末期的《权利法案》

8、“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9、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护照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近代历史上,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步伐迟缓就会失去时

机,被挤出竞争的轨道而堕入谷底。以下能佐证上述观点的事件是()A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 B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1、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 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梁启超的这一主张反映出其主要政治意图是反对()

A社会变革 B变革封建制度 C推翻清朝 D发展资本主义

12、下列现象与近代中国新思想“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13、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精神的有()

①严禁买卖人口、民族歧视; ②奖励和保护工商实业;

③革除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④种植鸦片者予以重罚,贩卖鸦片者没收销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有人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反映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近年国内学术界对晚清历史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有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等,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6、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7、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A中国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君主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法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造成人民彼此隔阂疏离

18、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19、“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罪己诏》,其发布者应是()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20、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文中“巨大的波澜”当指()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1、周王朝时期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当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例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可见设置春宫最主要目的在于()A巩固政权统治 B加强等级观念 C加强礼乐教育

D普及乐理知识

2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 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23、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至上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州权平等观念 D政府中心与邦联意识

24、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5、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下降 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议会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27、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8、约翰·弥尔顿(英)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 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应该是()

A大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尖锐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 会权力的斗争激烈

29、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 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

30、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31、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革命有如下的评价:“孙中山及国民党‘希望在外国人眼里以一个与义和团运动毫无共同之处的、有声望的民主主义政党的姿态出现。’”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

A孙中山不反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B旧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失败 D孙中山希望通过实行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

3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33、某学者在其著作《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B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C 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 D 19世纪末的日本 34、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有力的打击了侵华日军 35、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6、“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摸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活动有()

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④建立联邦共和制政府 C②③④

D①③④

37、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3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载,从1948到1950年,“中共党员从约280万人增至580万人”。党员数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解放战争的胜利吸引了众多青年 B 控制区扩大需要管理人才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越 D 全国统一后人口大量增加 39、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4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 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 C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 41、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42、“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3、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下列诗句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44、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的真正目的在于()

A反对盲从外国文化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45、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护国运动 46、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47、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48、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 49、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50、“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1、下表是抗战时期创办“34所国立中学”历年学生情况统计,不能说明的是()

A日本侵华战争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到巨大的摧残 B“国立中学”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国立中学”充实了民族的有生力量,同时为高校培养了人才 D日本侵华战争使我国中等教育早期现代化中断了 5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 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 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5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5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不同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55、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6、小明在查阅抗日战争时期的旧报纸时,看到一封毛泽东写给蒋介石的信,信的首句是: “介石先生惠鉴:„„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结尾落款处时间是“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细心的小明发现其中有误,错误之处应该是() A十五个月之抗战与民国二十八年时间不符

B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可能写信给蒋介石

C毛泽东不可能用民国纪年法署名 D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

57、《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58、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59、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0、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第三篇: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五

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五

1、“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2、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3、“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4、学者阎步克说:“(中国古代)一些时候官僚会趋于身份化、特权化、阶层化、封闭化、自主化,这种演化的最终结果会导致贵族化”。符合这一描述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机处

5、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不易选拔人才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D.加强了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6、雅典某一时期,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A.体现了轮流执政的制度设计B.保障了人人参政的均等机会

C.抨击了直接民主的政治弊端D.反映了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7、18世纪,英国人常说: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王权是完美的权力。这表明()

A.内阁制度形成,国王成为“虚君” B.王权与议会权力实现分割

C.普遍选举权得到了广泛落实D.工业资产阶级分享了权力8、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有80万左右工作人员停止工作。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9、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

1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10、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

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

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11、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

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娇柔

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出上述风格的是

①珐琅彩双环瓶②青花五彩碗 ③三星堆青铜礼器④江宁织造局云锦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

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

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13、七七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

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

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

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措施反映了()

A.官僚资本迅速扩张B.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民族经济深受打击D.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14、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

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

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

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C.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15、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

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

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

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B.加人世贸,融人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16、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

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

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

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政府的作用B.消费的作用C.生产的作用D.道德的作用

17、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 会加剧通

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

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

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

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

18、奥巴马上台伊始就表示要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来一个“新新政”。由

此可知奥巴马推行的“新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国家干预经济 D.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9、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

之祸!”省略处为

A.程颢B.王阳明C.董仲舒D.黄宗羲

20、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

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

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21、“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

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

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

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

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

D.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

22、汉代儒学取得统治地位,但仍然继承先秦儒学的社会批判精神„„他们希望

能够对专制帝王实施约束,其实际效果大小,却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操控的了。汉

儒对专制帝王约束的努力是()

A.把纲常作为道德标准B.把天意置于帝王之上

C.把帝王看做天下的客D.把天理看做万物本源

23、在德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

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下列对此贡献理解错误的是

A.使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

B.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圣经》,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C.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为德国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D.有利于德国民族语言的形成,促进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崛起

24、“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

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

25、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下列与其创作风格相符的作品是

A 《格尔尼卡》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纤夫》D《日出印象》

26.(22分)政治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2分),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

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

(2分),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

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6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2分)

选择题答案:1-56-1011-1

516-2021-25

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五

1-5 CDCBD6-10 BADAB11-15 BDDBB16-20 BDCBB21-25ABBCC

26.(1)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2分)

评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2分)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响,希腊是海洋国家,海滨交通便利,工商业经济繁荣,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专制集权制度与之相适应。(2分,学生从东西方各自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认识:应大胆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2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江西省莲塘一中高三历史周练25

高三历史周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孔子思想中有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克己复礼”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现西汉时期时代特点的有

()

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②“春秋大一统”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④

3.下列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D.主张"心外无理"

古代中国的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清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据此回答4-6题。4.由图中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筹算计算法

B.首创割圆术

C.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 5926和3.141 5927之间

D.写成《周髀算经》

5.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受到高度的重视,农学著作也屡出巨著,在书中最早记载混合选择法和无性杂交嫁接技术的是

A.《氾胜之书》

A.观测天文

B.测量地震方位 C.计算圆周率

D.军事侦察

7.汉字发展的演变的基本脉络是

()

A.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隶书-楷书-篆书-行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自强救国道路的历程。据此回答8-10题。

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清除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 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

B.《齐民要术》

()

C.《农桑辑要》

D.《农政全书》

6.右图的主要作用是

()

A.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B.康有为的“三世说”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9.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B.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C.制造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D.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10.下列人物哪一位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A

D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无数仁人志士上下追寻。据此回答11-13题。

1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②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③提出“民族自求解放”

④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立法”

⑤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2.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③《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A.“南方谈话”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D.①③④② B

C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13.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

()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C.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4.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③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

A.①②③④

②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④远洋航天测量技术

D.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把那一种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A.远程教育 B.高等教育

C.基础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D.中等教育

答 案

第五篇:高二历史纠错练

高二历史纠错练

一、选择题

1.唐代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即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宰相身份地位 B.削弱皇权至上权威 C.避免权臣独揽大权 D.提高官员办事效率

2.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上海,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街上不少路人穿着中山装 B.《申报》上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 C.商人乘坐有轨电车谈生意 D.同盟会会员用无线电报联系总部

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5年处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4.日内瓦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指出:“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这一言论反映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确认 B.周恩来对日内瓦会议的推动 C.中国和周恩来的地位无人可及 D.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伯利克里执政时,“穷人也能有暇从政,公民权都享有政治权利,群众在数量上占了优势。”这是因为伯利克里采取了

A.设立公民大会 B.发放参政工资 C.广建剧院增加收入 D.实行轮番执政制度 7.哥伦布的发现对世界产生了当时人所料想不到的巨大影响,也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主要是指

A.加快了工业文明的传播 B.拓展了欧洲的世界市场 C.欧洲社会转型速度加快 D.开启了人类全球化过程

8.“它强调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18世纪兴起的废除君主制运动就得益于这一鸿篇巨制。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都深受影响。”材料评价的是

A.《哲学通信》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纯粹理性批判》 9.1983年1月,中曾根在访美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就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来说,日、美两国都负有世界性的责任。”该言论说明日本 A.旨在成为政治性大国 B.为太平洋发展作出贡献 C.主张由美日平分天下 D.致力于推动世界的进步

10.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11.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而到了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12.“战斗打响后,从江南岸往北看,仍是一片漆黑,但如果从江北往南岸看,就可以看见无数只小红灯在闪烁,非常壮观。”徐法全当年是27军的一名侦察排长,回忆渡江时的景况,他仍然激动。这次战斗及结果是

A.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B.辽沈战役,解放东北

C.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D.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 13.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体现民主协商精神 D.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 14.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我国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5.下图(略)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16.“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苏格拉底 B.莎士比亚 C.康德 D.孟德斯鸠

17.2016年12月4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总工程师王金南说,要在明年之前实现中国减少污染的目标,需要投资1.75万亿元。对于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8.洛克指出,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他们动辄要搜取权力,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使其他人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一定历史依据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9.“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中,工业总产值增加19%;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计划中,工业总产值增加17.1%;第三个五年计划,一共建成90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发达国家。由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斯大林模式促进现代化

C.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 D.工业成就为二战奠定物质基础

20.20世纪80~90年代,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立。21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15年,亚投行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这些事件直接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自由竞争机制取代宏观调控 D.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21.《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与先王制诸侯”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长幼有序 B.等级森严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血缘为纽带 22.1975年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在古荥镇发掘一处大面积汉代遗址,附近清理出铁块、矿石堆、炉渣堆积区以及重要遗迹水井一口、水池一个、船型坑一个、四角柱坑一个、窑十三个。这些遗址的发现证明在汉代

A.中国就有铁器的存在 B.中国人已经会高炉炼铁 C.制造铁农具灌溉作物 D.制造瓷器的工序已完备 23.有史学家认为,“到了清代,皇帝私人秘书加上秘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这种权力集中,也就成为了满族作为‘少数人’却可以统治‘大多数’的制度基础。”这种“秘密政治”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24.“晚清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很多,打破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能够体现“晚清士人学术视野宽广”的是

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25.孙中山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适应了政治体制演进的需要 B.阴历为代表的传统历法遭到摒弃 C.便于外交上与国际完全接轨 D.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

26.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A.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革命的全面推行 27.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击毙日军80余万,平均每年抗击侵华日军40%。1943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被围英军7600多人,歼灭日军4个师团。从材料中可知

A.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抗战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D.国民党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8.1947年8月,在历时7月的艰苦斗争中,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并与陈粟大军、陈谢兵团互相配合,机动作战,纵横驰骋,扫荡中原,取得了“歼敌十九万人,解放县城一百余座,在四千五百万人口的江淮河汉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原根据地’。这一的重大胜利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攻占锦州,解放东北C.百万雄师过大江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29.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次讲话的突出作用

A.推动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保守思想的藩篱 30.2016年,上海合作组织发表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强调:“上海合作组织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奉行独立自主和集团化原则 B.重视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C.体现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力求和平协商解决国际纠纷

31.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 B.圈地运动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农业机械化提高

32.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该组织尝试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利益。该组织是

A.欧盟 B.世贸 C.不结盟运动 D.北美自由贸易区

33.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5.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逝世了,人们将他葬在伦敦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

A.都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都推翻宗教统治,促进思想解放 C.都增强人类自信,为启蒙运动奠基 D.都实现人类价值,推动科学进步 36.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而改称我们要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问题„„若出现台湾回归祖国的一天,我们将尊重当前现实和台湾现有的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37.根据古代文献和大量考古文物证实,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即已产生政治制度,期 间经有了众多重大演变。《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改文中的“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嫡长子继承制 38.39.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制乃至整个古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颁布“解负令”,解放所有奴隶 C.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D.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40.对十六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历史就如何评价,是世界中世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新的枷锁。”材料中第一个“枷锁”是指

A.《圣经》 B.新教 C.人文主义 D.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41.“1920-1921”年之交,苏俄政府实行了新一轮的强制性‘实验’,但它与以往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实验不同。”这两次‘实验’

A.体现了对市场的认识不同 B.反映了发展重工业的急迫性 C.都加速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D.都是对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 42.1947年3月,杜鲁门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人集团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为此美国 A.建立雅尔塔体系 B.对苏联实行“冷战” C.推行了分裂德国政策 D.干涉朝鲜国内战争

43.2016年11月28日,某组织裁定:美国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向波音公司提供补贴,帮助其开发777X型商用宽体飞机生产的行为,违反了《补贴与反补帖措施协定》中的有关规定,构成非法补贴行为。该组织表示,希望美国政府尊重公平竞争,并在30天内收回对波音公司的非法补贴。该组织应该是 A.GATT B.IMF C.WB D.WTO 44.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生产工具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应用的,其中用于播种的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翻车

45.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看法也不同: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下列能正确反映当今文明史观下对这一战争的思考是 A.商业战争 B.侵略战争 C.文明冲突 D.工业文明必然取代农业文明

46.人口迁移往往反映一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直接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47.有人对1936年国民政府的贸易和生产指标做了统计,其中面纱进口下降38%,棉布进口下降20%,麦粉进口下降1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铁进口增加20%,机器进口增加20%,生铁增加30%,对上述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为抗战奠定胜利基础

C.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提倡国货运动,减少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48.1957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 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国家实行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国家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D.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49.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右图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行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0.嫦娥奔月,飞天成仙„„这是 古人最初萌动的飞天梦想。随着科 技日新月异,曾经的人类登天神话 在我国由梦想变成现实的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一号 D.玉兔号月球车

5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无产阶级的辛勤劳动 C.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52.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罗 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 “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的是 A.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B.兴办大型水利等公共工程 C.发放紧急救济金 D.允许工人组织自己的工会 53.右侧框内是对苏联某一政策的争论,引起这一争论的政策 A.属于特殊的战时措施

捍卫者:“这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唯一B.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通道!我们要坚决贯彻” C.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反对者:“资本主义余根未除,贫穷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尚在继续,这能叫社会主义?我们路

在何方?”

不满者:“真搞不懂!资本家和富农

又神气活现了。”

54.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C.从两级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 D.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化经济一体化 55.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下列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安娜.卡列尼娜》 D.《等待戈多》

56.“他们(六部)只需听命于皇帝,并不需听命于内阁。若内阁和六部发生意见,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 上述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大学士没有政治实权 B.六部的实际权力大于内阁 C.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D.票拟权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57.太平军为夺取皖赣,进图湘鄂,安庆、九江、武汉等军事要地以屏蔽天京而进行的作战,前后进行了两次西征,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西征的重要性在于 A.集中主力打败凶狠的敌军——湘军 B.解除威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C.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保证粮食供应 D.切断清朝南北联系,推翻清朝统治 58.近代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说:“机器进口(中国),恐非西国之福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B.列强企图阻止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西方列强支持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D.外国资本阻碍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59.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惟有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据此康有为强调 A.中国思想界尚未开化 B.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性 C.维新变法需渐进革新 D.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60.“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二、判断题

()1.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经过艰辛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该名言反映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宗法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分封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邓小平在十二大上和南方谈话中分别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5.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6.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7.《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也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8.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主张,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9.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10.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生产的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使其在明中叶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11.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反封建。()12.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下载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历史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英语周练

    高二英语周练 I.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People from Great Britain brought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North America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 or sh......

    高二语文周练

    南洋学校高二语文周练(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解数/解甲归田着凉/着手成春连累/硕果累累提防/提心吊胆 ........ B.济世/人才济济......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六十次周练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六十次周练试题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有( ) ①台湾问题 ②少数民族问题 ③边界问题 ④香港、澳门问题 A.①②B......

    2014届高三年级武汉市一中历史周练二

    2014届高三年级武汉市一中历史周练二 2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八次周练历史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八次周练 历史试题1.《牛津英国通史》指出:在17世纪的英国,政府是经过”同意”而进行统治的。是指 A.内阁经过首相“同意......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试题[大全5篇]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物理试题 1.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磁现象都起源于运动电荷,一切磁作用都是运动电荷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B.......

    云南省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云南省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

    临汾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