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

时间:2019-05-15 04:2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

第一篇: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

阮齐林2011 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

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举行辩论赛,遴选案例为:大学生甲到校图书馆自习时,凭学生证从管理员乙处领取柜号为88的存包柜钥匙,存放书包和一个笔记本电脑。甲离开时把电脑留在88号柜中,退钥匙时特意叮嘱管理员乙:等会丙同学来,请把此88号柜给丙同学使用。女生丁也到图书馆自习,凭学生证从管理员乙处借用存包柜。乙看错,以为是丙同学,就将88号柜钥匙给了丁,后乙发现出错,记挂在心。丁离开时将柜中电脑拿上,退钥匙时,乙问丁88号柜中有没有别人的东西,丁回答未见任何东西。后丙同学前来借用88号柜,未见电脑,告知甲。甲报警。丁听说查电脑去向,感到害怕,将电脑弃于宿舍楼的洗手间。该电脑价值4600元。辩题:丁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正方(控方)主张构成盗窃罪;反方(辩方)主张不构成盗窃罪。

令我感兴趣的是:不止一个正方(控方)辩手非常郑重地指控:犯罪嫌疑人丁,已满十六周岁具有正常的辨认控制能力,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客观上秘密窃取了他人的财物,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侵犯了他人财产的所有权,具备盗窃罪的犯罪构成,故丁成立盗窃罪。笔者认为,就本案争辩这些,有点脱离焦点。

本案的焦点是什么?是盗窃还是侵占之争,盗窃与侵占区别的(法律准绳)要点是什么,应该围绕这些进行争论。(1)从本质上讲,盗窃罪侵犯他人占有,侵占罪不侵犯他人占有。(2)从现象上讲,盗窃对象是他人占有之物;侵占对象是他人脱离占有之物(他人委托本人保管物、遗忘物、埋藏物)。(3)从主观上讲,盗窃罪对非法获取他人占有物有明知且有非法占有目的,侵占罪对侵占他人遗忘物有明知且有非法占有的意图。本案争论的焦点在于:(1)该电脑是否是脱离占有物?(2)丁的行为是否非法获取他人占有物、侵犯(夺取)了他人占有;(3)丁的主观认识如何?是明知电脑是他人占有物还是以为是他人遗忘物(脱离占有物)。指控丁构成盗窃罪,应当指控丁的行为:(1)非法使他人占有之物(电脑)脱离占有,夺取了他人对财物的占有;(2)对此客观事实明知且有非法占有的意图。丁的行为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成立盗窃罪。作为辩方则应当主张,该电脑是脱离占有的遗忘物,丁没有侵犯他人占有,不成立盗窃罪。或者退一步讲,即使该电脑是他人占有物,丁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该88号柜中的电脑是他人遗忘物,属于脱离占有物,丁没有窃取他人占有物(盗窃)的意思,不成立盗窃罪。

就本案而言,丁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没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即是否具备主体一般条件,与丁的行为性质是盗窃还是侵占无关,不是争论的焦点,无须争论。丁是否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是争论的焦点,因为无论是盗窃还是侵占,都侵犯所有权、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不是二罪的区别点。丁是否采取秘密(窃取)方式,也与盗窃与侵占之争无关,因为秘密取得并非盗窃的本质特征,也非盗窃与侵占区别点。如果涉及盗窃与抢夺之争,强调秘密取得以示与抢夺的公然性相区别,还算是说在点子上。可本案是盗窃与侵占之争,与公然还是秘密获取无关。控方说了许多与本案争议焦点无关的话题,以至于辩方无从反驳,丁是否达到责任年龄、是否侵犯所有权、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使用秘密取得方式,均不能确认是盗窃不是侵占,因为这些是盗窃与侵占共有的特征。这样不针对焦点问题的争论,基本上是各说各的,难以形成控辩双方的“针锋相对”。

上述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也不是个别现象。在刑事法庭上,常常能听到有的公诉人从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四方面指控被告人构成了犯罪。需要说的、不需要说的,全都说上,令人感到指控不那么紧凑。那么,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这还需要从犯罪构成论体系说起。

一、(特殊)构成要件与(一般)构成要件简评

在我国,一向流行犯罪构成四要件论,即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一般需具备犯罪客体、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主体要件四个犯罪构成要件。近几年来,也有学者力推犯罪构成三要件论,即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一般需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要件。

三要件论与四要件论相比,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突出分则各正条之特殊构成要件的理解与适用。三要件论的构成要件该当性之构成要件,特指刑法分则各条确立之具体犯罪之特有构成要件,如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盗窃罪)构成要件,第二百七十条之(侵占罪)构成要件……,我国刑法分则(加上刑法修正案)确立有400多个罪名,其中每一种犯罪之特有构成要件就是三要件论所称之构成要件,是特殊的构成要件。犯罪的一般要件如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违法性意识、期待可能性等,分别放入违法性和有责性要件中。(刑法第××条之罪的)特殊构成要件与犯罪的一般性(普遍性)要件是分开的。四要件论之“犯罪构成”(客体—主体—客观—主观),似乎既包含特殊要件也包含一般要件,至少是没有把(刑法第××条之罪的)特殊构成要件与一般构成要件分开来。也有学者就干脆认为:四要件论之犯罪构成是“没有(特殊)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①

其实,公诉工作处理刑事案件首先得有“套得上”该案件的分则条文。该条文所描述的罪状的内容也就是适用该条定罪的要件,就是“特殊”的构成要件。

在犯罪构成论体系上,(各罪之)特殊构成要件与一般构成要件分开还是不分开,会对人们适用刑法的观念产生影响。众所周知,适用刑法定罪,是从刑法分则到总则的,即先确认被告人有没有触犯刑法第××条的事实,也即是否具备该条之罪的特殊构成要件,如果被告人(涉案事实)具备刑法第××条之特殊构成要件,没有特殊的情况出现或被告人方没有提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精神病人等理由辩护,就成立犯罪。如果被告人(涉案事实)没有触犯刑法任一条款之特殊构成要件,则免谈指控。把分则特殊的构成要件独立出来,有助于突出分则各正条之特殊构成要件的理解与适用。但是,在四要件论中,各罪之特殊要件与一般要件混在一起,或者甚至干脆就没有特殊构成要件的内容,初习刑法者在学习刑法时也是从总则到分则的内容逐步展开,认为“犯罪构成”四要件(客体—主体—客观—主观)可以拿来直接定罪的,其实不然,它只是包含有犯罪一般要件的框架,不能直接定罪。如果拿来直接定罪,就会出现控辩双方偏离争论焦点的情况。

二、三要件论定罪的顺序

三要件论与四要件论相比,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注重构成要件即要素之间的顺序,具体存在以下三个顺序:

(一)特殊构成要件与一般构成要件之间的顺序

被告人(涉案事实)触犯(刑法分则第××条之)特殊构成要件,即该当第××条之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是最先的认定,其次才轮到一般要件违法性、有责性的认定。被告人(涉案事实)不该当任何特殊构成要件,即没有触犯任何分则正条,不成立犯罪,无需作出违法性、有责性认定。如果该当某罪之特殊构成要件,则再依次作违法性、有责性认定。通常,该当某罪之特殊构成要件可推知行为人具有违法性、有责性,被告人方没有提出特别的辩护理由(或异议),如精神病、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控辩双方没有必要在违法、有责一般构成要件上争辩。

(二)先客观后主观

在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要件中,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的客观判断在先,有责性是主观判断,在后。在特殊的构成要件内部,分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之间的顺序,其中,首先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该当客观要素(触犯分则正条的客观事实),其次才是是否该当主观要素(在故意罪场合,对自己触犯分则正条的客观事实有明知)。最典型的如刑法第三百六十条(传播性病罪)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本条之罪(传播性病罪)特殊构成要件之客观要素为“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主观要素是对“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客观要素“明知”。认定被告人行为该当特殊构成要件首先认定是否该当客观性要素,如果不该当客观性要素,不成立犯罪;如果该当了,则才需要考虑对此该当构成要件之客观事实是否“明知”。在刑法明文规定惩罚该条之罪过失的场合,则需要证明被告人存在过失。比如警方在扫黄行动中抓获卖淫人员甲,首先应当认定甲的行为该当“患有严重性病卖淫”的要件,若甲有卖淫和患有严重性病的事实,则再认定甲是否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若第三百六十条客观与主观要素都具备,则表明甲触犯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若甲在违法、责任上也不能提出辩解的事由,甲成立传播性病罪。

三要件论对于特殊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极为看重。其创始人贝林曾主张构成要件是“纯客观的”,贝林有这样极端的认识,可见三要件论对特殊构成要件首先是客观要素、以该当这样的客观性要素为认定犯罪首要的条件。主观要素原本是在责任中,后来学说的发展,也承认特殊构成要件的主观要素。但是,在特殊的构成要件中,客观要素是首要的、必须在主观之先确认的,这是三要件论与生俱来的“基因”。重视客观要素,是刑法学说重视犯罪实害、警惕主观归罪的理论偏好,是讲求科学、理性、法治的时代的产物。

(三)先事实后评价

三要件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认定是指控被告人的行为事实与分则第××条之特殊构成要件(法定抽象事实)具有一致性,即存在触犯刑法的事实。然后再就该触犯刑法的事实进行是否(真的)具有违法性(危害性)和是否该予以刑罚谴责的评价。被告人是否有触犯刑法之行为事实,与被告人所为之行为事实是否具有真实的违法性和可责难性,事实与评价分开并且先事实后价值(判断)。

反观四要件论的客体—主体—客观—主观的犯罪构成要件,没有在体系上生成这种由分则特殊构成要件到总则一般要件的认定顺序。因此,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的顺序,即四要件顺序为:客体—客观—主体—主观;也有主张犯罪构成的四要件顺序为:主体—主观—客观—客体,等等。四要件论没有单独把握特殊的构成要件,所以特殊构成要件之客观要素、主观要素分别在四个一般性要件之中。四要件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纠结在一起,比如主观要件的故意、过失,主体要件的责任能力、责任年龄、特殊主体等,事实要素与罪责评价混在一起。其实,故意、过失,精神病、年龄、身份等都是事实性要素;司法者根据被告人具有或不具有这样的事实要素,认定(判断)被告人对其违法事实是否该受到责难(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否该受到责难(承担刑事责任)的判断是价值判断或评价。这种不讲究对事实的认定与评价分开体系产生的影响随处可见。

综上所述,三要件论的较为合理之处表现在:1.在犯罪成立要件中划分分则各正条之特殊构成要件和总则规定之一般构成要件。2.在犯罪成立要件中区分事实性判断(构成要件该当性)和价值性判断(违法性、有责性)。3.分则各正条之特殊构成要件中划分客观性要素和主观性要素。4.在价值性判断的要件中划分客观违法性和主观有责性判断。

合理的分类应具有条理性,即这种体系有助于培育区分客观和主观、事实和价值(评价)的思维。因此,三要件论有很强的“位序”感:(起诉认定犯罪活动中)特殊要件该当性判断先于一般要件判断,客观要件(要素)判断先于主观要件(要素)判断,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位序感产生层次感:认定犯罪,首先该当特殊构成要件之客观要素(事实),而后是对该当特殊构成要件之客观要素(事实)有明知(或过失)。只有该当特殊的构成要件,然后才依次进行违法、责任评价。经历这“三阶层”的判断,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所以,三要件论被认为是“立体的”定罪理论。

三、公诉的要点与顺序

关于公诉的要点和顺序,《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八十一条所规定的起诉书主要内容已经给出了框架,即(1)案件事实;(2)起诉的根据和理由(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犯罪的性质)。其中,案件事实是“事实”部分,起诉的理由和根据是“评价”部分。检察机关的公诉人员都能按照起诉书的要求指控罪犯,其核心是案件事实与触犯刑法条款一致性(该当性)的认定,这触犯的刑法条款首先且不可或缺的是分则条款,其次才是危害性评价和罪责评价。司法实务的做法与三要件论的定罪思路不谋而合。但是,目前,我国的刑法理论体系和学院的法律传习,却是四要件论的思路,不能满足指导司法实务的要求,不能充分指导司法人员准确、务实地掌握公诉的要点和顺序,因此,才会发生刑事法庭上的控辩双方脱离案件焦点争辩的情况。如果学习、掌握三要件论的思维方式,或许能够更好地指导司法人员有意识地区分事实和评价、特殊要件和一般要件、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有意识地分清争辩的要点、掌握指控要点的顺序或层次。

1.在案件事实部分,首先应当客观地叙述犯罪事实经过(或白描式的叙述事实经过),然后是被告人对该客观事实的主观认知状况。案件事实部分,不应当夹杂任何道德、法律的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实清楚。在起诉书的案件事实部分经常可见到这样的表述:被告人××窜至××楼大肆盗窃作案,盗窃电脑、现金等财物非法占有。“被告人非法从事经营活动……非法获利×××元共同分赃”。在“案件事实”部分夹杂大量的“评价”性概念,如“窜至”、“盗窃”、“作案”、“非法”、“分赃”等。这种做法忽视了事实和评价的界分。在“起诉的根据和理由”部分,才应当进行评价:如被告人所为之(案件事实)是“盗窃”性质,且盗窃数额较大,该当(触犯)第××条,应以惩处……。起诉的案件事实部分,应当考虑适用的法律准绳,即被告人触犯的法条的构成要素,围绕具体法条的特殊的构成要件叙述事实。2.评价部分可分为:被告人行为:(1)该当(触犯)刑法第××条客观要素(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身份)的评价;(2)该当(触犯)刑法第××条主观要素(故意或过失、目的犯的目的)的评价;(3)被告人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罪责评价。

注释:

① 陈兴良:《四要件:没有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载《法学家》2010年第1期。

第二篇:试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试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传统财务会计 影响

论文摘 要: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还造就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使会计理论与实务都面临严重挑战。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起成熟的、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会计模式。文章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概念以及实务的影响做了一些分析,旨在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能使业内人员重视形势的变化对会计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改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互联网和通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世界经济越来越相互依赖,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面临挑战。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冲击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改变了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也进行了改革,会计信息系统也已经部分实现了网络化。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活动环境的会计信息,就难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与传统的经营业务显著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书写电子化,信息传递数据化;支付手段现代化;存货能实现"零库存”;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经营规模无限制(刘玉军,2008)。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的特征

会计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及其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会计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财务会计显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财务会计的特征:

1.处理的实时性。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一体化,并提高了会计工作与业务处理的协同性。会计信息的实时输入、处理、发布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2.方法的多样性。在电子商务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网络会计软件的强大核算功能,使得会计核算方法能同时并用,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如可设置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还可以提供原始数据及各种计算、分析模型,信息用户可以在线访问企业数据库,将取得的原始信息用于自己的决策模型。

3.提供信息的全面性。会计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会计部门可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信息,以全面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信息用户的各种需求。如既提供财务信息,也提供非财务信息;既提供企业内部信息,也可提供整个供应链及社会部门的信息;既提供历史信息,也可提供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既反映实物资产的信息,更注重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企业既可以直接向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可以经过授权在线访问企业数据库,主动获取信息。

4.会计功能的扩展性。会计的功能由核算延伸至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监督审核和管理决策。会计部门在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计人员除了掌握会计技能外,还要具备计算机、电子商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概念的影响

1.在会计职能上。(1)电子商务对核算职能的影响。会计的核算职能,在会计的最早阶段,就从数量方面计算和记录经济活动情况,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会计的内容也日益充实。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化的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已是时代必然。电子商务运作空间是电子虚拟市场,是在网络上以数字方式进行的交互式商业活动,与传统市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实现形式己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了。从而企业会计的核算职能与以前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转变。(2)电子商务对监督职能的影响。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本质的重要表现。由于会计信息实现了实时和自动的处理,那么会计监督职能就变得更加重要。监督职能主要是监督自动处理系统的过程和结果,以监督国家财经法纪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时,监督的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如可以通过网络对经济活动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

2.在会计假设上。(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拥有诸如土地、资金和设备为主的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担负责任的经济实体。而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会计主体的有形资产很少,而主要以无形资产诸如专利技术、人才、服务、品牌、商誉等为代表,这些公司有形资产很少,而主要以知识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企业有形资产的比重相对下降,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这些情况的出现打破了原来会计主体假设的活动范围。网络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会计主体变得模糊。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主体假设的新含义。(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会计主体变化频繁,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以及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破产清算。再加上企业并购潮流的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和速度都空前的加大,“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快速性、短暂性和适时介入和退出等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的假设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使得持续经营假设面临严峻的考验。(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期间的划分一般是以一年或其他标准为一周期进行核算。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冲破了财务会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每一笔交易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只有一个会计期间,不存在中、前、后各期的问题,公司的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网络公司的存续时间即是某项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具有很大的弹性。交易结束后,实体有可能解散,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信息,会计的报告期必须尽可能地缩短,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分期假设应加以改进,变定期为适期,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仅是指在企业计量单位中确定用货币为单位进行统一计量。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经营的重心逐渐由有形资源转化为无形资源,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钞票和纸张作为交易媒体,而是采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来进行交易和记录,电子货币的出现,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币种唯一。在现代电子商务中,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足以成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企业决策者越来越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和非货币信息,单纯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此,适用于网络会计的电子货币计量,使传统的货币计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货币计量假设可能会被人们扬弃,最终形成电子购买力单位计量假设。

3.在会计目标上。传统的会计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传统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成为企业的核心,这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人才将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由此,会计目标也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和收益的形成过程及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型会计目标模式。(彭涛,2002)

电子商务下的会计目标是实时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使用者的多元要求,其实现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会计信息披露的侧重点有所变化。知识资产、信息资产、人力资源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实现双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企业内部网和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实时开放,信息需求者可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不但可浏览查询最新和历史的财务信息,而且还可以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3)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扩大化。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销售商、供货商、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或个人,他们不仅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显然,电子商务时代,会计服务的范围更加广泛,凡是网络到达的地方,都是会计服务的对象,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扩大了。

4.在会计要素上。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依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严格定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而在网络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易,为了保证买卖双方的各自利益,很多支付都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平台完成。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支付宝平台:买家浏览商品,将商品放入购物车;然后通过网银将货款打入支付宝账户;支付宝通知卖家买家已付款;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后如没有问题,通知支付宝放款;支付宝将货款打入卖家账户,交易结束。这个过程中,在交易还没有结束时,买卖双方谁都不能支配支付宝中的货款。因为或有事项是不能加以确认的。显然,原有的会计要素已经难以划定这笔资金的性质,应该重新界定。

因此,现有的会计要素分类不一定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必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分类,会计要素也将随之改变。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在会计核算上。会计核算是指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以及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一过程的步骤和方法。在手工核算的条件下,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形式、汇总记账凭证财务处理形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形式、日记账账务处理形式等。手工操作的主要特征一是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

传统会计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需要多名会计人员协作才能完成数据处理工作,为了便于人员分工和管理,需要分割会计核算过程,分解会计核算内容,每人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处理流程重复,周期长,在手工核算系统中,一般以月、季或年为周期定期产生会计信息,不能跟踪实时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录入原始数据生成分录数据库和Web数据库最后形成会计报表的程序。总账核算与明细核算、序时核算与分类、日常分散核算和期末汇总核算,以及有关的记账与结账规则、核对和试算平衡方法等均不复存在。而记账、对账、结账等也都只是一种形式。

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财务分析、信息处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人人都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会计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占主要地位。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为了不断满足财务报告需求者的客观需求,必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服务。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将会计报表放在web网上,缩短了企业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而且透明度很高,既能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2.在会计科目上。2006年2月份国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也随之发生变化。会计科目类别的变化在旧的准则下会计科目的类别分为五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而在新准则下,除了以上的五大类科目外,还增加了共同类科目。该大类科目个数不算多,是以科目的余额方向判断其是属于资产,还是负债。若余额在借方便形成资产,若余额在贷方,便形成负债。

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使用的都是现实中的货币,这主要包括:现金、票据和银行卡。相应地,会计核算中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票据等科目。而在网络交易中,大量用到的却是电子货币,出现了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这样的新的货币类型。比如对于电子现金来说,是一种新的货币类型。那么应该将其划入哪一类科目呢?显然“库存现金”是不恰当的,这种情况下,似乎“库存电子现金”更恰当一点。

3.在会计凭证上。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留存查考的重要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操作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审核合格的会计凭证就不能处理业务、记载账务,就不能向网络系统输入数据。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受手工操作方式的影响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会计凭证的处理一般都要经过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环节。现在人们所关心的己不再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账的工作量大小问题,而是凭证的来源。因为这时所有的记账凭证都存储在网络服务器里,如果不能从中明确地区分凭证的来源,会计以及审计工作就会非常困难。因此,网络会计条件下,传统的电算化软件,如用友、安易等都必须重新开发,增加电子票据的处理模块。如果能进一步将这类软件纳入ERP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对凭证的处理能力,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速。

(三)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现行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由财务报表和附表组成。在传统会计实务中,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是会计报表,附表、附注等提供报表以外的货币和非货币信息,它们是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会计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希望得到更加及时、准确和丰富的信息,而传统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则在这种要求下显得力不从心。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由于受确认标准的限制,将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信息排除在外,更缺乏面向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和价值信息等,造成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数量上不完整。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是提供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提供明细信息,是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向社会大众提供, 技术上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已成为可能。利用互联网编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要求的财务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财务报告应是以事项法为基础的,通过互联网传输的,并能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即时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壁洪.网络会计及其基本假设的研究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3(8)

2.陈春谋.电子商务模式对会计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24)

3.陈国华.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面临的问题[J].财会通讯,2003(6)

4.仝惠林.浅议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5.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6.黄晓素.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产生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2010(31)

7.刘晓静.电子商务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1)

8.林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方法与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7)

第三篇:陶瓷展厅设计对品牌的影响与设计要点分析

陶瓷展厅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品牌的现实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品牌的发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在设计与装璜上,不仅体现了一个陶瓷品牌经营的特色,还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品牌的风格、理念和人文概念。

一、陶瓷展厅设计对品牌的影响:

1、陶瓷展厅设计中陶瓷品牌定位、设计品位、以及延伸出来的特征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成功的展厅设计应该做到能营造出品牌定位、设计品位和陶瓷品牌背后演绎给消费者的生活概念和文化理念。

2、陶瓷展厅的设计要完善并能体现本陶瓷品牌的风格,衬托出品牌主题,并能很好地进行融合,这直接影响到陶瓷品牌经营的成败。这样不仅从市场中源源不断地收到实效,还能有力推动整个品牌在形象、文化、品质上的提升。

3、陶瓷展厅设计中功能性的作用直接对空间的服务带来影响,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设计将会对陶瓷销售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4、陶瓷展厅设计中合理地选择装饰材料,运用施工工艺,不仅为展厅设计构思的实现提供可行性,而且也将成为整个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陶瓷展厅设计中经营理念和设计理念的结合直接影响到空间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将会使陶瓷品牌的投入实现市场的最大效益。

陶瓷展厅是陶恣企业视觉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形象的最直接展示。越来越多的陶瓷品牌开始通过展厅来树立品牌形象,这一便捷的宣传推广形式,让具有特色的展厅设计浮出水面。这些都构成了他们各自的展厅特色,也在无意识地向消费者传达着品牌个性。陶瓷展厅是对陶瓷品牌进行二次包装和经营,这种包装更多地体现在对陶瓷以外元素的把握上。应该说,展厅之于陶瓷,不仅仅是销售的场所,更是一种陶瓷企业与品牌个性的展示。

二、陶瓷展厅的设计要点:

一般来说,陶瓷展厅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各种要素要进行有效的组合来达到一定的效果,以与品牌个性相吻合。如标识、中英文名称、主题色、陈列饰品、宣传品及样板间等都属于展厅硬件。在陶瓷展厅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展厅的主题和风格

陶瓷展厅设计和其它展厅设计一样,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其设计方法绝非是拼拼凑凑所能见效的,为了保持其功能设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式的多样化与风格的统一性,在展厅设计初期就必须事先确立展厅的主题和风格。

陶瓷展厅的主题和风格,是陶瓷展厅总体设计的基础。展厅风格独特别致,特点突出,这不仅使陶瓷品牌形象变得个性鲜明,还将丰富陶瓷产品的外在形象,渲染品牌的感染

力。主题从整个展厅的展示效果中,可以让顾客感觉到一个陶瓷品牌的独特品牌文化,也就是一个品牌的风格,产品定位及市场定位等。展厅主题必须能直接表达展示内容,而且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展示气氛,有效的吸引顾客,以达到宣传营销的目的。其次要划分出补充大主题的小主题,还有相关的各种项目,这些内容既要服从本陶瓷品牌的整体风格,又要有独特的构思,能够成为一个个精彩的局域点。这些精彩点与整体风格协调起来,即成为展厅主题和风格的框架。

陶瓷展厅设计从始至终受到主题和风格的左右,所以展厅的主题和风格是陶瓷展厅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关键。和其它展厅一样,主题陶瓷展厅

设计的前提;另一个看风格是否独特。如果主题是突出了,但是风格平淡,手法凡俗,那就让人没有回味。

陶瓷展厅设计必须建筑在陶瓷企业深厚的文化理念之上。要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必须挖掘陶瓷品牌的文化理念及产品的文化背景,无论是灯光、色彩、音乐、图片、服务人员素质都与企业文化理念的亮点渲染发生联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去寻求一个共同的支点,独特的风格便会油然而生了。

2、陶瓷展厅的布局。

陶瓷展厅要营造合理、顺畅、引导性强的布局。现在的营销观念强调的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他们购物需要充足的

自由空间,而增强引导性因素参与店内销售行为,更能隐性加强销售力度。

陶瓷展厅作为一个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立体空间,布局是整个展厅设计的基础。一旦有了的展厅的布局,展厅的雏形或构架就展现出来了。展厅的布局设计运用各种空间分割方式来进行平面布置,包括各种陶瓷产品或陈列器具的位置、面积及布局、通道的分布等。合理的展厅布局是在对陶瓷产品种类、数量、经营者的管理体系、顾客的消费心理、购买习惯,以及展厅本身的形状大小等各种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形成的平面图。如根据顾客的购物习惯及消费心理或格调品位来安排货位;根据人流物流的大小方向、人体力学等来确定通道的走向和宽度;根据经营商品的品种、档次或关联性来划分销售区域等等。布局是陶瓷展厅设计的主要内容。运用粗重轻柔不一的材料,恰当合宜的色彩及造型各异的物质设施,对空间界面及柱面进行错落有致的划分组合,创造出一个使顾客从视觉与触觉都感到轻松舒适的展示空间。展厅设计中可以采用运动中的物体或形象,不断改变处于静止状态的空间,形成动感景象。打破展厅内拘谨呆板的静态格局,增强展厅的活力与情致,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及行为。

3、陶瓷产品的搭配。

陶瓷产品的搭配设计是陶瓷发展的必然产物。

陶瓷产品的搭配除了基础的一些要素以外,从搭配的整体考虑,还有更重要的功能要素,包括主题、焦点、平衡、比例、构成、色彩、空间规划、共识惯例、重复效应等其它一些原理。它们都可以综合运用于陶瓷产品的搭配的过程中。采用这些原则会帮助您从整体角度安排各系列化的产品,给予特色产品最显耀的位置,怎样将不同类产品相搭配及色彩的搭配处理,有条不紊的布置产品等等。陶瓷产品的搭配必须要符合陶瓷本身的质地特点及人们的心理倾向,引致视觉上的和谐舒展、稳定有序和简洁明了,传递一致性的视觉效果,营造视觉趣味,突出连续和色块效果,注重统一和对比同时高效利用空间,形成强烈视冲击力。合理的产品搭配还能高效利用空间设置,形成统一明了的序列和视觉印象。

合理的产品搭配,要做到主辅相互配衬相互呼应,增加顾客浏览的趣味与层次感。陶瓷产品的搭配要以销售计划为基础,把陶瓷企业的主推产品与当地、当时的情况相结合,进行正确的分类摆放,达到宣传促销的效果。

陶瓷产品的搭配,应将同款同色或接近颜色按尺码顺序排列。在重点展示区与辅助展示区中分别布置重中之重,以达到焦点的效果。注意营造主题、突出风格、唤起消费者认同,增加销售机会。

陶瓷产品的搭配中应避免的问题:产品无系列化配衬、单款零散销售、货品新展示空间喧宾夺主,太多的零散和独立的搭配刻意营造“情趣”和“格调”等等

4、展示道具

陶瓷展厅的展示道具按用途可分为展架、展台、展板、隔断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展厅道具是构成展示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衬托展品还成为整个展厅设计中观者直接感受的实体界面。

展示道具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道具的尺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各项要求;展示道具的设计最好采用标准化、系列化为主,联结方式以组合式、拆装式为主,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展示道具的造型和色彩不能喧宾夺主;展示道具尽可能使用环保的、可循环利用的、安全的道具构件。

展示道具设计要协调统一,包括版面的色彩、文字、排列、材质、工艺等。在增加整体视觉冲击力的前提下,做到重点突出、局部精彩。

5、色彩。

色彩是陶瓷展厅设计中最“廉价”,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使展厅效果“生色诱人”。

在陶瓷展厅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诱导顾客的购买欲望、增强陶瓷产品的销售和竞争能力。通过色彩调节可以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不足,亦可以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使企业的陶瓷产品在观众中获取特

定的良好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

一个优秀的展厅色彩效果,能有效的突出展厅协调和层次感,能使顾客产生韵动,并轻易销定目标商品。色彩有序的色彩主题给整个展主题鲜明、井然有序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冲击力。

6、照明

照明是展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一个好的展厅照明设计可以吸引、引诱顾客;吸引购物者的注意力;创造合适的环境氛围,完善和强化商店的品牌形象;创造购物的氛围和情绪,刺激消费;以最吸引人的光色使商品的陈列、质感生动鲜明。因此,展厅的照明设计是视觉生理学、心理学、色彩心理学以及照明美学的结合。一般说来,消费者进入展厅时,首先他要进行“视觉观察”。哪一个品牌的展厅,能够被“注意”,取决于展厅的照明设计是否突出。

展厅照明设计首先是要保证陶瓷产品在色、形、质三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增强光影的戏剧性表现,制造特殊的氛围。对于重要的系列产品,一定要避免被照明陶瓷产品光亮度的平面化、平均化,在被照对象上应该有局部的或点状的照明。尽量使用显色性高的光源产品,这是保证陶瓷产品具有丰富而饱满的色彩的前提。

7、抓住顾客的心是陶瓷展厅设计的中心环节。

展厅是企业与顾客进行直接交流沟通的场所,其设计当然不能忽视顾客的心声,顾客是卖场设计的终极评判员,他们对卖场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商店货品的销售状况。不能脱离顾客,否则无法得到顾客的认可及信任在展厅设计中,无视顾客需求而仅依经营设计者的偏好设置的展厅,难以与顾客建立情感的纽带,使得展厅对广大消费者吸引力不强而业绩不好。

在陶瓷展厅设计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陶瓷的商业特性。陶瓷的商业性远远大于其它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陶瓷企业产品的扩展延伸。

除了要结合自身品牌的特点和风格外,还要不断地从周围成功品牌的实例中吸收新的外来内容来完善和展厅设计的内涵。

总之,展厅的主题风格、布局、道具、色彩、灯光、顾客的心里效应等等都烘托出陶瓷企业产品的品质和风格。设计师要完整、准确地把握企业与商品的所有信息,有效调动一切展示艺术手段,为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篇:刑法的认识理论对司法鉴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借鉴与影响

刑法的认识理论对司法鉴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借鉴与影响

杨兴培

犯罪是以行为人具有主观罪过与客观行为为构成要件,主观罪过又以行为人具有认识能力为基础。没有认识能力,即意味着行为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管其行为给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客观危害,均不构成犯罪。这一原理无论对于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其意义是—样的。根据刑法的规定,精神病患者因为在主观上不具有认识能力,所以,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论其行为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结果,都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认识能力,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主要由司法精神病学加以鉴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司法精神病学对精神病患者认识能力的鉴定,同样涉及到刑法的认识理论。因此我们认为,弄清楚刑法中的认识理论,对司法鉴定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认识能力,是否属于精神病患者足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刑法理论中的认识原理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持有的主观心理状态是犯罪故意。刑法第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所持有的主观心理状态是犯罪过失。故意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是以其具有认识能力为前提的;犯罪过失中,行为人的已经预见等于明知,而行为人的应当预见,足以行为人能够预见为条件的,能够预见又是以行为人具有认识能力为基础的。已经明知、应当明知是与没有明知、不能明知相对应而存在的。知与不知、识与不识,是人们处于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心理事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由于其先天的智商差异,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认识能力必定有高低之分。你已认识了,并不等于我也认识了;我已认识了,也并不意味这你也必定认识。而且人的认识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语言文字、身体动作、眼神举止等等),知与不知,他人是无法知晓的。即使通过身体的物理解剖,把脑袋瓜子劈开,我们也只能看到的是物质性的脑浆,而看不到属于精神思想的知与不知。这一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为深邃的问题,除了人的行为,我们凭什么标准去认识人的“认识”呢?但如果仅以人的行为来推导人是否已认识,即使不是在普遍的意义上,一旦发生行为与认识的偏离,岂不要掉进纯客观主义的泥潭中了吗?睁眼不见、张耳不闻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还多得很呢。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时,如果不去研究、分析其精神状况、认识能力,势必会发生冤屈无辜的现象,为现代法治社会所不容。

面对这一难题,好在现代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的基础。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认识过程山感觉、知觉和记忆三部分内容组成的,在认识基础上通过思维、想象,就形成了意志。“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在物质刺激物直接作用于相应感受器时反映物质世界物体和现象的个别属性,也反映机体的内部状态。”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但“感觉不仅仅是感性映象,或者更精确些说,不仅是它的成分,而且也是活动或者活动的成分。”“但物体或者现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的意识对它们的反映叫做知觉。在知觉过程中个别感觉被整理结合成物体和事件的完整影响。”人的认识在感觉、知觉基础上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向前延伸(当然不排除个别地停止),于是就形成认识心理活动中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对外界影响的反映被个体在他以后的行为中经常不断地利用。„„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与随后的再现称之为记忆。”人在客观世界中完成了这一心理活动,那就意味他对客观世界已具有了认识。

当然,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个别人的认识又怎么能被他人所认识?个别人自己的心理事实,对于他来说当然再清楚不过了,然而对于他人来说未必就如此简单。不可否认,行为人能否预见、认识和认知,具有主观属性,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加以替代。有一个典故颇能说明这一现象。典故的内容大意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客,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子乐全矣。”这样看来,能否预见只能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标准。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人们在确定某一行为人是否具有预见能力时,又总得根据其已有的多种主客观因素作出较为符合客观的结论。这似乎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又意味着统一。这里我们不得不借助经验的规范评价这一中介活动。经验,既有人类个体的经验,又有人类整体的经验。整体的经验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一种规范。通过这种规范在对个体经验进行评价,就产生厂规范评价。行为人本人能否预见,不经过客观的评价和确定,就不具有社会意义,进而也就不具有法律意义。而经过客观的评定,怎么能不包含他人客观的因素(这种评价和确定对于评价者来说是属于主观的,但对于行为人来说又是属于客观的。这里取后一意义而言的)?社会生活中在事实上不包含他人客观因素的客观评定是从来不存在的,也永远不会有。基此,我们认为行为人具有能否预见的能力,不能以行为人本身的预见能力(特别是不能以行为人自身声明的预见能力)为标准,而应当以行为人所具有的多种主观条件为依据来源,并以此为标准,检测和确定社会上与此相同的同一类的预见能力,再以检验出和确定了的预见能力标准来衡量和确认行为人有无相应的预见能力。其最终的结论是:同样的他和我能够预见,为什么同样的你就不能预见?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无论如何不要忘记,正是这种多因素、多方位的能力比较,最终反映出的是能够预见,因而也就是应当预见,但确实不是已经预见。也许在这里还是留下了一点点“客观归罪”之嫌。但是,这种客观标准本身是以行为人的主观能力为依据建立的,其中当然包含了行为人预见的应然性。不然完全用行为人主观的能力标准来衡量其主观能力的有无,正象用尺的刻度来衡量其自身的长度,一旦尺的刻度发生问题,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而用尺的功能不在于衡量自身。从盖然性角度而言,这种标准的错误概率远比主观说的随意性要小得多。同时,它比主观说的多元化标准等于无标准而言,应当是一个进步。因此行为人能否认识,我们不能以行为人的认识为核心标准,而应当以行为人具有的多种主观条件为来源,并依此为依据,然后再放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而确定社会上与此相同的一类人的预见能力,再以此为标准确定行为人预见能力的有物。无论是犯罪的直接故意也好、间接故意也好,还是犯罪的轻信过失也好,其认识原理均应当如此。即使在疏忽过失中,没有预见只是个客观事实,它是以能够预见、应当预见为主观罪过的成立基础,这本身就是疏忽过失的一个特点。现实生活巾只要有疏忽过失的事实存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有疏忽过失的评定需要,就必须最终通过客观评价判断来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能力问题。

二、精神病患者认知能力有无的鉴定规则原理

精神病患者是指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是由于人个体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的人脑机能失调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的表现特征为精神发育不全、人格结构异常,精神活动紊乱、精神过程削弱。反映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重精神病患者,其表现为认识活动缺失,情感反映和意志行为异常,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因而不能正常从事各种学习、工作和活动,常常在精神病态的状况下危及社会甚至自身。而病患者本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又缺乏认识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精神发育不全者,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退,重者可能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其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正常人群所理解。

三、精神人格畸形者,这一类患者在先天有缺陷的基础上,加之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形成畸形的人格状况,属于病态人格。这一类患者也往往做出一些难于为人们所理解的行为来。

精神病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对精神病患者不追究刑事责任,既是人类社会认识能力发展的历史结果,也是当今世界重视法治精神和保障人权的时代要求。为此,我国刑法对此专门作了规定。我国刑法对精神病患者作了三种类型的分类,一是精神病患者,二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三是精神障碍者。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而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一般来说又是以其具有辨认能力为基础的。精神病患者不具有认识能力,经过法定的程序鉴定确认后,就可以为其不负刑事责任提供了事实依据。

然而,精神病患者其本身属于精神不正常,他只能提供客观的行为事实,而不能提供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存在他的主观判断,在法律上也不具有任何价值。精神病患者有无认识能力,需经法定程序的鉴定确认,才能作出判断。而能够进行鉴定确认者,必定是属于精神正常者。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认识能力、能不能辨认,精神正常者不是精神病患者,无法亲身感受,无法自我体会。所以从认识论上说,鉴定确认者的鉴定确认,只能说是一种认识判断,而决不是一种以自身的认识能力为标准来进行印证精神病患者的认识能力。从一个最简单的客观事实来说,精神病患者不能认识的,鉴定确认者其实都能认识。精神病患者不能认识的,鉴定确认者何以认定其不能认识呢?是其个人的认识?不行。人的认识是其生活经验的结晶,已如前述,精神正常者不是精神病患者,无法亲身感受,无法自我体会。但从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活规则来说,鉴定确认者必定是一个具有精神病学知识的专门人员,他是凭着他的知识经验来进行鉴定确认的。生活经验往往属于人们个体的,知识经验则属于社会整体的。社会整体的知识经验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规范。根据社会规范进行事实评价和价值评价,由于评价人个体的认识能力的差异,往往具有多重可能性。所以一种结论的产生,不过是多种评价后的一种判断。所以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有太多的案例存在着不同的结论,孰是孰非,往往使人难于明了其中真伪。其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于鉴定确认者个人的认识认识能力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无疑会使司法实践的价值大打折扣。这里我们排除一切个人情感的因素不说,就其鉴定确认的判断依据而言,弄清楚其判断的依据是属于生活经验还是属于知识经验,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知识经验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成的。从社会生活中提炼成一种社会规范,是需要实证作为依据的。人类生活对社会的管理控制,是需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类加以实现的。精神病同样是从各种病情中提炼归类的,精神病患者不过是社会群体中的另类。对精神病患者的鉴定确认,我们既不能通过侦查实验加以检验。因为社会正常成员的认识能力,我们可以从侦查实验中可能获得同一感觉和感受。但精神病患者无法进行类似的实验。但是众多的精神病患者的类似行为反映,个别意义可以转化为社会意义。从法律的层面上说,个别意义只有转变为社会意义,才能获得法律规范的肯定和否定。因为从法律规范的相对意义上说,法律规范本身就是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可的产物。由此我们从中得出一个认识论上的认识,精神病患者有无认识能力,并不能从个案中得出结论,而应当从人们已经形成的规范中得出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鉴定确认,鉴定确认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各不相同的个案,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但是精神病患者有无认识能力,不但需要鉴定确认者对客观事实通过一定规范进行评价,而且更需要对其主观价值通过一定规范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已经不是鉴定确认者个人的认识问题,而是一种需要作出符合规范的合理解释。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我们所听到或者看到的存在着较大分歧的精神病的司法鉴定中,我们往往听到或者看到的是结论,而很难看到或者听到规范的合理解释。我们始终不应该忽视,解释是需要依据的,依据必须是规范的。如果在司法实践中,精神病学对一个具体个案的精神病患者的认识能力的鉴定确认,能够提出合理的规范解释,有着被规范所认可的与所要鉴定确认的个案相关的实证案例,其可信度和合理性就大大增强。当这种司法鉴定再要通过法定程序的认可,对于即使不属于精神病学专家的司法工作人员来说,其判断的难度就大大减轻。即使在存在着多种鉴定结论的个案中,再也不要而且也不能简单地依据所谓鉴定机构的级别层次,而是通过理性的价值判断进行合理选择,这种合理的价值选择具有的说理性将会使案件的分歧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精神病患者的鉴定确认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该患者到底是否具有认识能力,从而为司法机关是否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提供依据。

三、刑法理论认识原理对精神病认识能力鉴定的借鉴与影响

刑法理论中的认识能力的原理是针对社会正常成员而提出来的,精神病患者是社会的不正常成员,两者的精神状态截然不同是毋庸置疑的。但人们认识两者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和标准是否具有同一性?如果有,那么这种同一性应当怎样得到贯彻和体现?如果没有,那么其差异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进行精神病患者有无认识能力的鉴定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不可否认,精神病患者与精神正常人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认识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时就应该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原理。刑法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对于精神正常人的认识能力的认识,我们是把他放在精神正常的一类人之中加以确认其是否对某一事实具有认识的精神状态。行为人本人如何声明也好,承认也好,抵赖也好,不过是我们获得的一种事后影像,但这不是事实的一个内容或者就是事实的本身。行为人对于某一行为事实是否属于认识或者是否具有认识,人们只是根据行为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包括行为人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工作阅历等主观因素,并以此为根据提练出与此相同的同一类人的处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中能否具有认识能力。这种规范评价的合理性在于能够避免评价人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作出随意的评价。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应当由评价人来作出认定,但评价人不是行为人,评价人只能从行为人具有的与行为人相同的一类人的行为原理的规范中进行评价。

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精神正常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但精神病患者有无认识能力只有通过精神正常人的评定以后才有社会意义。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原理有着与正常人完全不同的内在根据(本人不是精神病学方面的专门人员,对于精神病学方面的原理不敢作任何妄言),但是精神病患者的认识能力同样需要经过评价者的鉴定评价才有意义。然而鉴定评价者本身又不能感受、体会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同样需要我们应当避免鉴定评价者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做出随意的评价。所以,鉴定评价者只能根据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原理所形成的规范要求进行评价鉴定。精神病患者之所以成为精神病患者,他是以精神正常者为依据作为坐标加以参考的。一个个体的精神病患者之所以成为精神病患者,他是以一类精神病患者为依据作为坐标加以参考的。规范具有类的参考价值,精神病患者不管其具有何种表现形式,总是与一定的类的表现形式相吻合,人们对类行为的认识评价和价值判断决定了对同属于这一类行为之内的个体行为的认识评价和价值判断。个体精神病患者对其行为是否具有认识能力,我们并不能从精神病患者个体的内心世界中获得认知,而评价鉴定者又属于精神正常者,也不能从自身的心理体验中获得认知。此时,我们只能借助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规范知识加以评价和判断。

需要指出,司法鉴定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但包括精神病患可能因不具备认识能力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且还包括某些精神病患者有时可能具有认识能力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例如间歇性的精神病患者。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还会有某些行为人假装精神病患者,司法鉴定如何识破其假装的面目,一个重要的依据就在于我们通过其过去已有的类的行为表现和与行为人相同的其他人的类行为的比较而进行评价和判断得出结论的。

通过上述我们对刑法理论中关于精神正常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原理的分析和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司法鉴定中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认识能力的鉴定也具有同样的行为判断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司法鉴定和评价判断时,首先要对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事实进行界定,不论何时何地的司法鉴定,依据的行为事实应当具有同一性。在很多的司法鉴定的实践中,有些案件的鉴定结论大相径庭,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在于鉴定人依据的行为事实有所出入。你评价认定的是这一部分行为事实,他评价认定的是那一部分行为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出现“牛头对马嘴”的现象才怪呢?在某些司法鉴定结论中,我们经常看到寥寥数语的鉴定结论中,是对哪一部分的行为事实进行鉴定评判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叙述。而在鉴定结论出现相背的司法鉴定中,究竟是行为事实的基础不同,还是对同一事实的价值评价判断不同,往往因为对行为事实缺乏应有的叙述而不得而知。我们承认,任何一个行为事实,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内容,从时间到空间,从方法到工具。从动机到目的(即是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也有着其自以为的动机和目的,不过是一种异化了的即异常的动机和目的),从行为到结果等等因素。客观世界中的行为事实,未经人们的认识固定,仅仅是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事实”。与人没有任何关系。人们要认识一种事实,要评价判断一种事实,必须建立在同一行为事实基础之上。行为事实的不同,评价鉴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无从谈起。

其次,行为事实必须经过评价,才能将“事实”纳入到人的价值体系之中。事实评价无疑会渗透着人的一定的价值坐标,但其首要的评价标准应当是人类过去到现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以客观行为为中轴的标准。虽然事实本身与人们对事实的认识已经存在某种实质的区别。事实本身是纯粹客观的,唯一不变的。而对事实的认知,由于受认知人在认知时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则又可能会偏离事实。例如在刑事庭审过程中,不同利益的人会提出不同的行为事实或不同的事实真相;在司法鉴定中,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鉴定会依据不同的行为事实等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事实”出现,实际上“事实”经过人的主观评价,已经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要求。尽管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纯粹描述事实的‘价值中立’的语言符号或概念体系是不存在的”,因而,绝对正确的事实评价中的知识经验和“客观规律”也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应当尽量向着大多数人拥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可的客观规律靠拢,所以在司法鉴定中对行为事实的评价应当尽可能地通过价值中立的观念和方法,建立同一事实的基础,确认同一事实的内容,使事实经过评价尽量反映出其客观性。

第三、行为事实只有经过判断,才体现其价值性。事实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对众多的事实内容进行加工整理,从而为事实判断进行筛选做准备。司法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依据事实本身的特性判断和确认行为人有无认识能力。人们对一种事实的评价可能具有多重性,在这多重性的评价中,鉴定者是“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司法鉴定实践中的判断,包含着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形式规范判断。在任何社会中,必然存在着多结构、多层次、多体系、多价值的规范现象。然而不管一个社会中存在怎样复杂多样的利益群体,在对一个客观性行为的描述总归存在着一个基本的语言符号系统。不然,就不会有特定范围内的人的社会历史的存在。甚至就不会有人类文明史的存在。尽管任何形式的判断,要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很难,但尽可能地站在情感中立和价值中立的立场上,通过最基本的描述性判断,使行为事实的基本特性展现出来还是能够实现的。应当要明确指出,司法鉴定中的鉴定判断,尽可能地排除价值因素,只需要体现规范依据和规范要求,这既是司法鉴定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需要,也是体现司法鉴定只需要关心事实而不需要关心价值的公正、公平形象的需要。因为在司法鉴定中一旦渗透了价值观念,就已不是在鉴定事实而是在价值选择了。价值选择是司法审判的任务,而不是司法鉴定的任务。

当然,司法鉴定中的判断离不开规范形式和规范要求。司法鉴定中精神病患者的认识能力的规范评价,就是要将行为事实与精神病学的规范理论和规范要求连接匹配。一定的行为评价事实经过人的评价,成为一种为人认知和固定下来的客观事实,而这种行为事实是否与某种行为形式的规范相吻合,只有在经过人的评价与判断才能完成。强调司法鉴定必须依据规范形式与规范要求,意味着每一个个案的行为是否属于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认识能力,不但需要从个案的行为事实中分析推导,而且还需要从与其他类似个案的相同案例中加以说明。从人类社会的认识论来说,特殊的事物再特殊,总归存在着与此相同的类的事物。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但特殊性还反映着事物的普遍性。不然,任何个案中行为人有无认识能力的鉴定结论,如果一旦设问,你怎么会得出如此结论?不依据一定规范,你就会无从回答。

至于每一个个案的司法鉴定,能否旬j立新的认识规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司法鉴定实践加以探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实行成文法的国家,在司法实践中,个案的司法结论对他案不具有约束力。司法鉴定实践不属于体现社会科学的司法实践的范畴,而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自然科学当然会有不断地新发现、新发明,并允许人们有不断地新发现、新发明。但司法鉴定的结论直接涉及到司法审判公正、公平的形象问题。公正、公平,在一个法治与民主的社会环境中,就是指任何事件的处理,必须依据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可的规则、规范行事。所以我们认为,司法鉴定中个案具有的特殊性,在形成被人多数人所认可的规则、规范之前,不应当被用来作为个案处理的依据。

【作者介绍】华东政法学院刑法教授。

注释与参考文献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50.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1.250.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1.253.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1.271.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1.306. 《庄子·秋水》.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7.

第五篇: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与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

击与影响的文献综述

姓名:胡雅诗

班级:会计1003班

学号:1608100820

二〇一四年四月

一、前言

21世纪意味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和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为企业管理高效运作提供实时充足的信息。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变化,它更代表一种会计改革的理念和发展变化趋势。但会计信息化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带来冲击和影响的同时,仍须对一些基本会计理论问题加以肯定并赋于其新的含义和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目前在中国,会计信息化不同于新的想法,如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义,是会计行业现行发现的的主要问题。研究中,不同的专家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计信息化可以表示为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派生的概念。早在1999年,即辛教授在《湖南金融会计》,11号文件中就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提出了相关的解释,会计信息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会计信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将传统会计模式的重建,重建的现代会计模型通过会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使用,建立高度的会计集成技术和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环境,提高会计信息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是国家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强调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使用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的会计信息系统,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种观点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一致的。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3.1 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目标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会计要求和标准要共同实现;会计目标是会计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最终的,所需实现的会计目的。目标是特定会计函数,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也会相应改变,会计的具体功能也将进一步发展。在会计信息发展阶段,会计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目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我们的目标是为企业和经济实体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然而,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本质,会计信息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是一个开发的过程,所以会计信息的目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题,会计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的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中,会计信息更容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企业经济,它超出了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网络和系统在数据库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的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技术,甚至他们使用的信息由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和决策,这样决策更容易,预测更准确。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相反,它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市场经济体制,导才能更好的发展服务。如果他们偏离目标,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提供支持,都是与会计目标大相径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3.2 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实体,是指一个特定单位的会计服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会计主题很明确,能够反应独立核算的一般性能、业务会计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会计信息的条件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技术不仅对会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还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外部虚拟展示的不确定性。网络交易的发展,导致模糊了会计的界限主题,但高科技企业,和所谓的“虚拟企业”是很难区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信息是大大扩展了会计的主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的媒体空间。然而,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管会计主体和存在的外部表现媒体如何变化,未来仍是以会计服务的对象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和它的目标存在或商业惯例的或事项作为会计信息的处理唯一的方法。

3.3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定性的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的决策直接相关性,必须反映真正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些原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是一个常见需求,是总会计的一般规律和总结。会计信息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在商业管理控制层,更有利于反映会计的一般原则,它不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加快决策效率,在体现会计元素上有一定的突破。如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的原则。传统的工业经济要求企业会计衡量会计要素,一般应该用历史成本,并确定数量。然而,在会计信息的会计要求,测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历史基于成本、公允价值、市场价值、重置价值和其他测量方法的方法,它与多元化的测量为互补模型,因此会计信息反映的历史成本,也反映了当前值。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价值成本和报告的基础系统来测量,公允价值的金融成本管理系统,以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来达到并发挥更加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会计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合法性检查,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检查和审计。经济活动的检查会计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后监督,会计和会计分析是一个必要的补充。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序和网络媒体,企业将使用互联网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的处理,简化工作流和易于管理。生产组织部门的数据将直接通过网络来处理会计系统,每个员工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和会计信息监督检查。商业领袖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引起的,治疗。然而,由于会计问题由电脑自动显示为处理程序,如果系统应用程序错误或非法篡改计算机程序错误只会给出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所有事宜会计,系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嵌入非法欺诈计划,罪犯可以使用很多贪污挪用公司的房地产项目。系统处理合规、合法,安全可靠,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一个直接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确定会计检查的内容增加了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功能的评估。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来防范计算机欺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改变,新的会计组织体系的建立。会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努力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功能,以确认它的合法性加工、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张芳蓉,张芳霞.浅议网络会计的发展[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C].2011

2)黄玉英.会计信息化浅探[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

3)国内事业部西二线东段EPC项目部财务部张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N].石油管道报.2011-03-24

4)晏恒.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探索[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C].2002

5)袁丽梅.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

下载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阮齐林2011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