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共93个(自考)
1.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5.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2.创造社1、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3、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3.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4.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
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6.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左翼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中国诗歌会诗人致力于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最大的贡献是努力追求新诗的民族化与大众化。中国诗歌会在上海设总会,在北平、广州、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设有分会。诗人蒲风、穆牧天、任钧、杨骚等是主要发起者。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是蒲风,诗集《茫茫夜》、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是他的代表作。
7.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
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
8.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远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9.七月派
是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它主要包括胡风、绿原、牛汉为代表的七月派诗歌和路翎、丘东平等代表的七月派小说。代表: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胡风《为祖国而歌》等。七月派诗歌反映了时代的命脉和人民的愿望,题材广阔而绝活个人情怀,主要是讴歌民族意志和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现实性、战斗性与艺术性的密切融合。
10.“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七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主要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包括诗集)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
11.七月派小说
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小说的重要作家是路翎,代表作《饱的郭素娥》《青春的祝福》《财主的女儿们》等。
12.“九叶”诗派
象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独特的艺术效果。13.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是“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成立于杭州。以短小清新的情诗创作为主,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学峰、汪静之等人。具有浪漫抒情倾向,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湖畔诗人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于创作情诗,帅直坦城,绝无世俗的顾及,也少见艺术的雕琢,以为青春期青年诗人的热情和真挚,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以及现代新诗的勃勃生机。
14.沉钟社
2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个以青年作家为主的文学社团,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地最久的团体”(鲁迅语)。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他们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都有建树,其中以冯至的诗歌创作更有影响,其代表诗集主要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
15.“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鲁迅在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6.“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
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17.“汉园三诗人”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18.国防戏剧运动
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上海文艺界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的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应地也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戏剧实行小型化和通俗化。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19.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20.延安文艺座谈会
2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22.《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23.京派
30年代重要的小说流派,强调文艺和政治无关,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24.新感觉派
30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等。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病态人格。
25.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26.街头诗运动
1938年夏,田间来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27.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28.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
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29.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30.美文
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方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31.小诗
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32.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33.“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
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37.沦陷区文学
“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34.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5.“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36.“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38.后期浪漫派 抗战时期以徐讦、无名氏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讦的《风潇潇》。39.“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的概念,促进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虽多是政治小说,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它们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价值:力图从严肃的社会目的出发,反对以游戏的态度创作单独的娱人的作品,即后来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先声。
40.大河小说
原是法国文学的一种形式,特指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吉力人曾留学法国,受左拉“大河文学”的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自己的大河小说—共140万字的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历史变迁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民族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所发生的根本变化。
41.早期象征诗派
“五四”以后出现于文坛,以李金发为代表,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象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代表为李金发(《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在诗歌尝试上有积极贡献,但意象表达上有局限,晦涩难懂。
42.抗战文艺运动
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
43.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44.“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它 的主要表现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总是幻想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
大,也最能自轻自贱,豪无人格而言;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身。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性格,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45.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46.双簧戏:
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47.战国策派
1、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
2、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3、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48.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49.“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
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50.学衡派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51.甲寅派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52.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53.《朝花夕拾》
叙事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原名《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定成书时改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命片断,表达了对亲友老师的深切怀念,并且在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面貌的广泛描写中,抒发了对封建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激之情。在艺术上显示了一种明朗朴素、刚健清新、亲切自然的风格特色。以深情、平易和舒展的笔
触描绘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断,用逼真传神的白描笔法,塑造刻画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具有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
54.《星空》
《星空》是出版于1923年的诗集,收录了郭沫若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的诗歌散文。在此期间,诗人几度往返于两地,目睹了灾难重重的祖国,倾饮了人生的“苦味之杯”,思想感情极度矛盾。他一方面更憎恶现实,从小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和泛神论思想出发,又希望在大自然里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寻找暂时的逃避和安慰。《星空》中的诗篇清晰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感情上的这种矛盾状态。
55.《前茅》
《前茅》出版于1928年,收诗23首,它标志着诗人郭沫若思想的转折,反映了诗人追求革命,向往革命的激情。此时,诗人明确宣称自己向往无产阶级革命,如《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太阳没了》等。特别在这时期,诗人和现实斗争进一步接触,看到工农大众是革命的真正动力,在《留别日本》、《上海的清晨》中表现了这种思想。诗人在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黑暗时期,已经坚信伟大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因此,称这部诗集为“革命的前茅”非常确切。
56.《恢复》
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出版于1928年,收诗24首,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岁月里,是诗人创作史上第二次的“诗兴大发”。从思想内容看,诗人面对反动派的血雨腥风,表现出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以大无畏的精神同敌人针锋相对,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灾难根源和革命道路,如《诗的宣言》、《我想起了陈胜吴广》。从创作方法看,《恢复》趋向于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既渗透着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又充满着对革命前途的激情和思想。总之,《恢复》显示了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57.《虎符》
《虎符》是郭沫若的五幕史剧,完成于1942年。当时国民党公开制造分裂,施行
高压政策,祖国前途一片黑暗,《虎符》等大量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应运而生。从思想内容看,《虎符》反映了尖锐的现实矛盾,贯穿了郭后期历史剧反侵略、反暴政、反变节、主张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持节操的共同主题。在艺术上,悲哀却又充满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的一生。作品情景交融,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等艺术手法,语言凝重含蓄,风格清新淡雅,具有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
《虎符》气势浩瀚、诗意浓郁、思想丰富、情感炽热,现实主义特色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更成熟,更富个性色彩。
58.《落叶》
1926年4月出版的郭沫若的中篇小说《落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信体形式的中篇小说之一。作品以日本姑娘菊子写给一位中国留学生的41封情书为结构线索和基本内容,着力反映他们之间纯真感人的爱情生活。菊子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对爱国主义情操的热切赞美和深刻理解,表达了鲜明的“五四”反封建精神。小说通篇纯熟地运用书信体方式,既有浓厚、自然的抒情色彩,又充分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
59.《铁鱼的鳃》
是标志着许地山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40年。小说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主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全篇坦露着雷教授(同时也代表着作者)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怀,风格苍劲坚实。小说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
60.《繁星》和《春水》:
它们分别为冰心他作的两本诗集。在这两本诗集中,作者从自己的“爱的哲学”出发,追求生活的真和美,在诗中反复歌颂母爱、童心、大自然,探索人生的真谛。《繁星》与《春水》的价值主要是在艺术形式上,它们抒写了诗人点滴的感想,零碎的闪念,片断的回忆,诗的触角可以伸向生活、思想、情感的许多角落,因而这两本诗集对于扩大诗的题材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61.《桃园》
废名的短篇小说。作品以爱和美为主题,描写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阿毛短暂。
62.《野蔷薇》
《野蔷薇》是茅盾最早的短篇小说集,由《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等五篇作品构成。作品的人物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痛苦迷茫的女性形象。他们都对现实深表不满,但又没有力量反抗,只能憧憬各人理想中的时代,缺乏足够的促其实现的理性。在充满虚伪、奸诡、冷漠的人世间,他们只能默默的忍受着精神的折磨,不能自拔。作品结构精密,手法纯熟,逼真传神的把几个少女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展现出来,发人深省。
63.方罗兰
他是茅盾创作的小说《蚀》三部曲的第二部《动摇》中的人物形象。方罗兰的形象揭示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许多精神特质。这个自命为稳健的“左派”人物,充任着县党部委员和商民部长等要职,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搏战中,他始终动摇于左右之间。他觉得土豪劣绅四处布满了党羽,制造恐怖气氛;但一想到群众运动,也害怕的不得了,最终动摇、妥协便占了上风。他的迟疑不定,不自觉的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使整个县城陷于“大反动”的阴霾中。
64.《虹》
为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是茅盾思想逐渐走向纯化,摆脱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心态的转折。取名为“虹”具有象征意义,在茅盾看来“虹”是桥,虽幻美,却有诱人的魅力,但本身是空幻的,是过渡性的。主人公梅行素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发展到走上革命道路,性格是有发展变化的。梅的性格特点是始终反叛于封建制度,坚决“往前冲”,尽管四处碰壁,但仍“我行我素”。《虹》意味着从苦闷到振奋并积极进取的一个过渡,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知难而进的精神。
65.胡国光
他是茅盾小说《蚀》三部曲第二部《动摇》中的一个投机钻营的劣绅的代表。他凶狠、残忍、投机钻营,一时之间,俨然成为“激烈派”的代表。在表面上,他
拥护革命,精心设计并上演了一出出“解放”婢妾等丑戏;但背地里却无恶不作,人歧视和凌辱的悲惨处境,进而对我国古老民族的国民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二丧尽天良。作品相当真实的揭露了胡国光所代表的一类人物的罪行。
66.章秋柳
她是茅盾小说《蚀》三部曲《追求》中的人物形象。章秋柳是个好动、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姑娘,但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沉闷压抑的氛围中,她想做些有益的事情,却又无从下手,被理想幻灭的悲哀环绕着。虽然她希望中的憧憬幻灭了,但她不能静下来咀嚼幻灭的悲哀,而是以享乐、颓废和感官刺激作为“报复”她所厌恶的现实的手段,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她身上逐渐消失。章秋柳的形象的塑造,是那个病态社会中知识青年的病态心灵的真实显现。
67.《风景谈》
是茅盾创作的一篇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散文。文中作者借风景来歌颂、赞美那些真正创造风景和主宰风景的人。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作者也刻画了朝霞中守卫在高山上的号兵和战士的形象,来象征解放区人民的严肃、勇敢、坚定和高度警觉的精神。在作者眼中,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者。散文在艺术表现上跌宕多姿,挥洒自如,叙事、写景、明理、抒怀、文情并茂,谈吐从容。
68.《白杨礼赞》
它是茅盾创作的一篇歌颂西北高原人民抗敌力量的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的伟岸、正直、坚强不屈,正是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象征,热情歌颂了他们的质朴、坚强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文章的风格和基调高昂,明快而又热情洋溢,比较明显的把象征事物与被象征事物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豁朗地表现出来。散文歌颂的是真切、平易的事物,却蕴含着壮实、伟大的诗意。
69.《二马》
为老舍创作的一部剖析国民性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伦敦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描写了马家父子在英国伦敦经商的种种遭遇,在一连串的笑谑中显示了海外侨胞受
马》在艺术上,结构安排精细,对人物心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细致,语言提炼得更为纯净,摒除了白话夹杂文言的现象。
70.《鼓书艺人》
它是老舍创作的一部比较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旧中国,艺人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任人玩弄侮辱。作品中写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三个青年妇女都受到别人的欺骗和糟踏,也有些人自甘堕落,潦倒不堪。但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渲染他们的沉沦,而是写出他们的觉醒。方宝庆和他的养女秀莲对艺术事业的严肃态度和美好设想,他们对于独立生活的渴望,使作品洋溢着高昂、乐观的基调。
71.《老张的哲学》
它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老张的故事为主线,并以两对青年(李静与天德、龙凤与李应)的恋爱悲剧穿插其中。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是老张,他经商、做官、办学都是为了钱,他的所谓“哲学”即“钱本位而之经一体”。他以逼债的手段,逼李静、龙凤,从而拆散了两对恋人。老张之流乃是军阀官僚统治的社会基础。作者通过对老张的描写,抨击了军阀官僚统治,揭示了市民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这部作品是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一个起点。
72.《赵子曰》
是老舍创作的一部写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展现了北京学生公寓的生活,也广泛涉及京、津两地的社会生活。大学生赵子曰起初只是个在学校里吃喝、打牌、唱戏、闹**、追逐女生、钻研做官的门路,一味混闹的浪荡子弟,他的行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都市生活的畸形。后来在进步青年李景纯的帮助下,赵子曰走上了救国济民的正路。作品在艺术上保持了幽默的风格,但较以前的作品,也有些小的变化。开头仍令人发笑,但写道李景纯的牺牲和赵子曰的转变,就显得严肃性起来。在形式上,作品博采外国现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更多的撷取了传统形式的精髓。
73.《爱情三部曲》 :它是巴金早期创作的三个中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作品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黑暗社会中的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的矛盾与痛苦,揭示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在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形成,旧思想、旧文化不断衰败的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前进必将被社会所吞食。“爱情三部曲”是标志着巴金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
74.《憩园》
巴金在四十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憩园》可以说是“激流三部曲”的尾声,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败落之后的情形。作品以第一人称“我”黎先生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把姚、杨两家的变迁联系起来,交错展示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家庭的衰败的必然性,谴责了旧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摧残。小说是由众多的生活片断联缀而成,构思精巧、独特,情节发展零散但不杂乱,错落有致。
75.《激流三部曲》
它是巴金早期创作成熟的代表,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构成。作品中巴金以“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兴衰变迁、垂死挣扎,最终走向全面崩溃的必然趋势。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青年人、女人、下人们的残酷压迫,在作品中得以真实的再现。“激流三部曲”描写的“家”,所显示的只是社会的一角,却构成了“五四”时代形象的家族历史缩影。这部作品是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血泪的控诉。
76.《还魂草》
《还魂草》是巴金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主人公黎先生生活在寂寞无聊的后方某城市,对时代和民族的命运充满着忧虑。后来,他结识了利莎和秦家凤两个小姑娘,她们的善良、纯洁给他带来了生命与活力,他们结成了好朋友,但是一起玩耍的地方也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作品中蕴含着巴金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复仇的坚定决心。
77.《原野》
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主要剧作之一。写于1936年。继《日出》之后,作者的创作题材由都市扩展到农村。这是一部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农民反抗的作品。农民仇虎被地主焦阎王害死了父亲和妹妹,抢走了未婚妻金子作儿媳,仇虎本人也被诬入狱八年。出狱后他欲报仇,而焦阎王已死,他于是杀其子孙,带金子出逃,途遇追捕者,知不可避而自尽。作品受奥尼尔剧作的影响,对中国话剧舞台上人物内心世界的民法示和艺术深度的开掘进行了新探索。在曹禺剧作中,关于《原野》的争议最多。
78.《蜕变》
四幕剧《蜕变》集中反映了曹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政治热情。剧本反映了解某省立伤兵医院在战争期间的变化,通过具体细节写出了国民党官场腐败混乱习气如何严重妨碍以至破坏抗战的进行。同时又塑造热心救死扶伤的丁大夫形象,写得有血有肉,光彩动人,产生了庄严、高昂、振奋人心的艺术效果。体现在作品中的积极进取的力量——正面理想和人物战胜罪恶的环境,是曹禺剧作前所未有的。
79.陈白露
曹禺剧作《日出》中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原名竹均,出身书香门第。她聪明美丽、骄傲任性,曾是爱华女中的高才生,有很强的活动能力。父亲去世后,她离开家庭,想自立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渴望一个意中的情人和幸福的家庭。她自以为凭自己的年轻美丽与聪明才能能够在社会上闯荡出来,然而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她被迫沉沦当了红舞女。由于她贪图享受,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无法自拔,最后在欠下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
80.周萍
曹禺剧作《雷雨》 中的主人公之一。是周朴园与侍萍的长子。在冷酷严格的管制束缚下他投入后母蘩漪的怀抱,而爱情和道德发生激烈冲突时,又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四凤,埋下了他悲剧的命运的种子。他性格软弱自私,根本无力也不想承担任何压力,妄想以逃避的方式摆脱心灵的重压。在周公馆内部矛盾的总爆发的电闪光灯雷鸣中,首先毁灭的是他年轻的生命。81.愫方
剧作《北京人》中最用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出身于江南名门,受过封建士大夫思想文化的熏陶,温柔文静,承受着沉重的旧思想、旧传统、旧文化的负担。把“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奉为生活信条,不惜作出任何牺牲向人们、向生活贡献什么。在她善良、温顺的感情底下埋藏着一颗炽热追求真人生活的心。最终跟端贞出走,面向自己的未来,与过去告别。
82.方达生
曹禺《日出》中的主要人物。是个缺乏社会经验而又有善良的知识分子。他要以爱情感化陈白露,又要援救小东西,碰壁之后还立志要“做点事”。由于他的出现,才使得作者描绘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完整。
83.《丽人行》
现代剧作家田汉阳作于1947年春季。剧中以抗日战争胜利前处于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上海为背景,表现三个不同阶层的青年妇女所经历的曲折生活道路,深情歌颂革命的地下工作者。剧本打破话剧通常分幕的结构形式,吸取中国古典戏曲经验,将全剧分为长短不一的二十一场次,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场面,贯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浑然一体,有条不紊。该剧的演出在当时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赞扬。
84.《虎符》
郭沫若的五幕史剧,完成于1942年。当时国民党公开制造分裂,施行高压政策,祖国前途一片黑暗,《虎符》等大量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应运而生。从思想内容看,《虎符》反映了尖锐的现实矛盾,贯穿了郭后期历史潮流史剧反侵略、反暴政、反变节、主张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持节操的共同主题。在艺术上,《虎符》气势浩瀚、诗意浓郁、想象丰富、情感炽热,现实主义特色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更成熟,更富个性色彩。
85.《心防》
四幕剧《心防》是夏衍抗战前期剧作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表现的是上海沦陷
后的最初两年里,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为坚守这个城市“五百万中国心里的防线”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用饱含激情的笔塑造了一批坚守“孤岛”的人民精神防线的坚强和栩栩如生的战士形象,歌颂了他们坚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艺术上,《心防》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富有个性,语言平易,耐人寻味。
86.《升官图》
陈白尘创作的一部话剧本。剧中写了两个强盗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籽躲避追捕,闯入一所古老的住宅,在疲惫不堪和无限惊惧中沉入梦境,做了夜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他们的美梦,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 反映,揭露了国民党官僚们巧立名目,鱼肉人民的真实面目,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提出强烈控诉。全剧构思新颖、结构精巧,运用了夸张、变形、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戏剧性强。
87.路翎
路翎原名徐嗣兴,是七月派重要的小说作家,也是国统区40年代最活跃的作家之一。1939年开始在《七月》上发表作品,其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中篇小说《嘉陵江畔》、短篇小说《青春的祝福》等大量作品。他的创作是七月派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现人物的病态心理。
88.《高干大》
欧阳山的长篇小说《高干大》写于1946年。小说通过反映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任家沟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批判了某些干部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错误,高度赞扬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者精心刻画了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也有农民自身弱点的形象——高生亮。小说格调朴实、清晰、自然,是反映40年代解放区生活的优秀作品之一。
89.《吕梁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是马峰、西戎写于1945年春的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以晋绥地区小村庄康家寨为背景,从日寇洗劫康家寨后的惨景展开故事。康家寨人民在共产党员武得民、雷石柱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粉碎了日寇蚕食,“三光”政策。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民兵英雄形象,体现了他们英勇坚贞的品格,歌颂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小说故事曲折生动,地方色彩浓厚,是较早反映抗日战争的优秀长篇通俗小说。
90.《李有才板话》
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3年12月出版。这是一篇正面描写农民与地主之间激烈斗争的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个脚踏实地,与人民心连心的县农会主席形象——老杨同志和快乐达观、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形象——李有才,同时也描写了一批各有性格特色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小说描写了农村在大的变动时期由于宗法社会所遗留下来的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贫困人民因长期受压抑因而缺乏一种叛逆反抗精神的懦弱心理,他们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需要象老杨那样的干部来开导和启发,这是这篇小说的的深刻之处。小说处处充满了幽默与乐观,因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很严肃很深刻的主题,读起来也饶有趣味,这与作者调刺性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引用的快板词分不开。
91.《邪不压正》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8年11月出版。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争论,作品把软英和小宝当作“正”来看,把刘锡元和小旦作为“邪”来对待。“邪不压正”,即针对软英和小宝一直被压了三、四年,但最后没有压住。小说以软英和小宝的婚姻为线,把主要矛盾集中到了农家家里的父女关系上,通过写父女之间的矛盾的展开和解决,从而展现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转机。
92.《赵巧儿》:
长篇叙事诗。李冰著。新华书店1950年6月初版,被编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这是作者写于1948年10月,改于1949年4月的一首反映农村土改斗争的长诗。在这首歌谣式的长诗里,作者着力塑造了赵巧儿这一农村女性的形象。通过她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和在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中的描写,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反映了埋藏在她心底的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歌颂了她不折不挠、牢不可摧的战
斗精神。全诗成功地运用了解人物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民间歌谣的多种表现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新鲜,抒情细腻而简练。赵巧儿的明朗的性格、渐变的内心世界是与其所处环境相一致的,具有较为强烈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93.《白毛女》
《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歌剧。它是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的,深刻地表现了农民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解放区的光明,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的主题。《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新歌剧走向成熟,它是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四
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
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
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三
2008-3-10 【大 中 小】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美文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二
2008-3-10 【大 中 小】
“中国现代文学史”四大社团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创造社
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
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
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
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体及文学现象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
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2008-3-10 【大 中 小】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大事件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
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
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双簧信: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林蔡之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黑幕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流派。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叶圣陶的《呋乐贰⑿淼厣降摹蹲和椭搿贰⒈牡摹冻恕返染难а芯炕岬牧ψ鳌N难а芯炕嵋沧⒅胤耄砸攵怼⒎氨迸返南质抵饕迕啵腔姑土遗昊髯魑蜗泛拖驳脑а旌晌难АN难а芯炕岫孕挛难Х⒄共司薮笥跋欤薪恿宋逅奈难Ц锩南质抵饕宕常晌谥泄执难飞险贾髁鞯匚坏奈难汲薄?br />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
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浅草-沉钟社:1922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
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莽原社: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未名社: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湖畔诗社: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新剧: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始于1907年,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的影响下,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等话剧。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辛亥革命后,新剧很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其原因:一是新剧商品化,迎合小市民趣味,内容庸俗低下,二是新剧都是幕表戏,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艺术水平和演技很难提高。”五四“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剧“口号,中国话剧运动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爱美剧: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
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因而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
南国社: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现代评论派: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
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张目,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太阳社: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屯阝(阿英)、洪灵非、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这些《太阳》下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左联时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第一次是在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第二次是1931-1932年,这两次着重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向群众学习的问题。第三次是1934年,讨论旧形式的采用,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提出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鲁迅在《论新旧形式的采用》中“拿来主义”思想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
普罗文学: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但是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政策等偏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的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革命的浪漫蒂克: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时期,创作方面也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情调。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则带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作品有华汉的《复兴》、蒋光慈的《短裤党》。这种现象一出现,立即受到鲁迅的批评;没有多久,也引起较多的革命作家的注意。像张天翼、丁玲、艾芜、沙汀等人,他们不再把作品作为政治概念的图解,而是从生活出发,以真实地反映现实,来激发人们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热情;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有所克服;从而提高了革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
革命+恋爱小说:英雄儿女的革命加恋爱,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内容,一时成为流行主题。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种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这说明其确实和着时代的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地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
华汉《地泉》及重版:1932年的阳翰生的《地泉》重版,可以看作是左联有计划地清算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一个重要事例。《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是初期革命文学中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重版时,瞿秋白、茅盾、钱杏屯阝、郑伯奇四人为之分别作序,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清算,否定将人物描写变成“时代精神号筒”的简单化写法,以及概念化、公式化的弊病,提出新兴文学应当唾弃这样的创作方法,坚决地走向“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由“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提出,而于1930年11月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大会所确认。强调世界观对创作直线式的决定作用,完全用哲学方法或世界观取代艺术方法,认为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的人物和生活的描写将唯物辩证法体现出来,那么图解政治概念就是合理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对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中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 “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
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提示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随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即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论第三种人》、《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等文,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
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剧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1930年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先后在北平、汉口等地设立了分盟和小组,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演剧方面,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50多个左翼剧团。其中上海就有艺术剧杜、南国社等。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为了开展工人演剧活动,剧联成立了工人演出委员会,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展。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1936年初,根据形
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
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民族主义文学: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文艺主张鼓吹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代表作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黄震遐的小说《陇海线上》《黄人之血》。“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现代派与现代诗派:现代派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苏汶、戴望舒三人。《现代》发表各类作家的作品,包括左翼作家的作品。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后又编《新诗》杂志,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除现代派诗外,还有现代派小说,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此前,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绍钧、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性压抑、性心理分析的成分,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春阳》《石秀》等。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
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
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国策派:该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向林冰的观点是:①“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②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见解独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发生在抗战中期。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
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向,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胡风的理论是有深度的、见解独到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责难。论争延续到40年代后期,邵荃麟、林默涵、胡绳等发表批评文章,胡风写《论现实主义的路》进行答辩。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1938年12月,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也没有益处的。”虽不能说他在宣传文学“与抗战无关”,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却不无偏颇之处。罗荪、宋之的、张天翼等撰文批判。郁达夫的《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也批评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1943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等。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作家群的不同风格。而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
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
上海民众剧社:“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者为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5月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总的说来,是和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上一致的。此外,他们还介绍了罗曼罗兰的“民众戏院”及西欧的小剧场运动,以助长“爱美剧”的声势。民众戏剧社的主要贡献是将“五四”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的发挥,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爱美剧”运动。
国剧运动: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社会剖析小说: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汉园三诗人: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开明派:30年代独具特色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30年代又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的作品平
淡如水,明白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
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由郑伯奇、沈端先等发起,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社长郑伯奇。出版《艺术》和《沙仑》等戏剧刊物及《戏剧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及“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法国左翼剧作家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角逐》展。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等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它有力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戏剧理论建设,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后浪漫主义: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两栖作家,是徐訏和无名氏。这类作家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反映了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的欣赏趣味的提高。有人称之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了他们的文学品位,既有浪漫主义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訏的《风萧萧》等。
街头诗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剧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1930年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先后在北平、汉口等地设立了分盟和小组,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演剧方面,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50多个左翼剧团。其中上海就有艺术剧杜、南国社等。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为了开展工人演剧活动,剧联成立了工人演出委员会,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
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此前,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绍钧、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性压抑、性心理分析的成分,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民族主义文学: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文艺主张鼓吹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代表作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黄震遐的小说《陇海线上》《黄人之血》。“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现代派与现代诗派:现代派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苏汶、戴望舒三人。《现代》发表各类作家的作品,包括左翼作家的作品。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后又编《新诗》杂志,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除现代派诗外,还有现代派小说,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春阳》《石秀》等。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国策派:该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发生在抗战中期。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向林冰的观点是:①“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②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见解独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向,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胡风的理论是有深度的、见解独到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责难。论争延续到40年代后期,邵荃麟、林默涵、胡绳等发表批评文章,胡风写《论现实主义的路》进行答辩。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1938年12月,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也没有益处的。”虽不能说他在宣传文学“与抗战无关”,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却不无偏颇之处。罗荪、宋之的、张天翼等撰文批判。郁达夫的《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也批评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
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1943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等。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作家群的不同风格。而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
上海民众剧社:“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者为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5月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总的说来,是和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上一致的。此外,他们还介绍了罗曼罗兰的“民众戏院”及西欧的小剧场运动,以助长“爱美剧”的声势。民众戏剧社的主要贡献是将“五四”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的发挥,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爱美剧”运动。
国剧运动: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第二篇: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7题考4题)
1、七月诗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注重对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代表作: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
2、白马湖作家群:20年代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汇聚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时期形成:“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之中发掘生活哲理、追求高原意境,严谨而有韵致”的散文风格,其中最杰出的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毛泽东于1942.5与延安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以“为什么”和“怎么为”为全篇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根本上为文艺指明方向。)
4、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海外,回国在北大任教。1932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世间》,1935年创《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任务。1935年后,于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66年定居台湾。
6、吴荪甫: 吴荪莆是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人物,他有才能智慧、有经营本领、有雄心壮志有胆量气魄、敢做敢为、刚愎自用。他办企业有魄力有野心,性格又凶狠、残酷、反动,脆弱阴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子夜》通过对他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表露了他们两重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而驳斥了托派的谬论。
7、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二、简答题(6题考3题)
1、简述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密度极大的知识容量,旁征博引。钱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仅《围城》一书,中比喻喻体就融入了文史哲、科学、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方面知识。
(2)讽刺艺术幽默而富于哲理。钱小说语言幽默风趣,喜欢以幽默风趣笔法讽刺时弊。
(3)人物心理分析的细致深入。钱善用敏锐眼光尖锐笔法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致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
(4)新奇、犀利而又多样的比喻艺术。钱以细腻笔法勾勒人物,采用精妙的明喻、暗喻、典喻等手法,把非凡的想象和广博的知识结合于喻体与本体之中。
2、简述解放区文学的主要特征。(1)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文艺基本职能被定为宣传、动员和教育人民,政治和文艺的关系日益密切。但这也致使不少作品忽略其文艺特征。
(2)艺术追求的被乡村化。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解放区,决定了他的艺术受众主要是没有经过文化教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兵群,作品染上小生产者习气。
(3)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解放区文艺作家主要是解放区“土生土长”和国统区或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作家,他们把目光放在本土,主动放弃向外国文学学习借鉴。这也形成了当时与以后文艺的固步自封。
或(1文艺完全意识形态化。2文艺的政治服从服务化。3作家精神拥有的无产阶级化。4知识分子与工农之间的学习与被改造关系。5艺术格调的歌颂化。6审美倾向的乡村化。7人物主体的工农化。8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化。)
3、简述《雷雨》的艺术特色。
(1)戏剧矛盾的高度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周冷酷自私专横虚伪而假道德,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尖锐矛盾,最后他也陷于在这些矛盾中难以自拔。
(2)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锁闭式”结构。曹把过往的历史压缩于现实情景,把外部社会矛盾压缩于周公馆内部矛盾中,把侍萍一家的命运压缩于周朴园一家内部冲突中这使得简单的乱伦故事容纳了整个中国各种尖锐社会和思想的矛盾冲突。
(3)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他所塑造的人物是真正个性化的。他们各有自己的感情逻辑与对待人生的方式和自己的思想愿望要求,显得形象鲜明生动。
(4)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并且高度个性化。(5)戏剧语言精练简洁、明白晓畅,具丰富的潜台词。(6)具有很浓的悲剧意味,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又明显地受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
4、简述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从客观方面说,造成样子悲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却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只因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社会把祥子由“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通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这是一个资产者丑女引诱和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二、造成祥子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两点:
1、祥子思想上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他的悲剧是对当时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
2、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遂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以至最后他理性彻底泯灭,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放纵自我,跌人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5、简述《寒夜》的现实主义特征。
1、对现实社会生活深刻解剖。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是作品现实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小说中描写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活,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通过对汪文宣性格的变化扭曲来尖锐抨击万恶的旧社会。而汪文宣卑怯懦弱以致变态的性格正是国统区小公务员卑微社会地位的反映。
2、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细腻。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到了异常细腻深刻的程度,它表明作家已掌握了“心灵的辩证法”。在《寒夜》里,人物的心理描写再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透彻地揭露那些隐秘的心理历程,并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在对立的情势下运动的。比如,曾树生决定离家去兰州,这个决定是在各方面影响下作出的,然而这些影响却常常使她的心理朝着相反方向运动。当她回家征询丈夫时,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同意她走,而这反倒使她犹豫了,反倒促使她违心地说出“我不走”这句话来。
6、简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①内容上,不关心大主题,多描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流露出冷漠和“琐屑人生”的态度。
张爱玲的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不完满、不幸的婚姻和恋爱,具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和心态,所提供的,都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顽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②喜欢用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人生,不喜欢采用强烈对照的方法,基调冷艳、苍凉。
张爱玲并不关心大主题,喜欢用参差的笔法写人生的苍凉,用“参差”的形式感塑造这个“没有完成”的时代里的“凡人”。③对凡俗生活的发现及肯定。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中,她们大量算计的是衣服、房子、钱、首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她们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④雅俗并存的艺术境界。
张爱玲融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这些小说历来被人们称为“新鸳蝴体”“或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等等
⑤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富。
张爱玲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多有极其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口吻、写神态、写氛围、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
论述题:(4题考3题,3选2作答)
1、试论述巴金小说创作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题材上:巴金前期小说主要写两类题材,即通过恋爱婚姻的纠葛描写知识青年的社会革命和家庭革命。《灭亡》等小说属于前者。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从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这些作品中,中篇《憩园》和长篇《寒夜》是比较受读者欢迎的,这是巴金作品中最富感染力而内涵又较丰厚的作品。风格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纷,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1929-1941)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1942-1949),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表现与实现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②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在他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形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到了《还魂草》以后,家庭不再作为革命的对立物出现了;相反,它成了强权的对立物,成为作家所珍惜的伦理组织。《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拥护者。③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其转折点是《还魂草》。“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理想的色彩,为青年人所崇拜,所效法。可以说,杜大心是这类英雄中的主要代表。但巴金笔下的小人物正与之相反,他们平庸、懦弱,身上毫无引人注目的灵光,他们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们心灵中也有美好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多为别人着想,默默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抗战后期,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越来越复杂,具有生活化和立体感的特点。
④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三个标志,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人道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本色。抗战后期,巴金依然与他早期的博爱思想保持着继承性和一贯性;但是爱的表现方法不同了:不再求助于幻想与暴烈行为,而是表现为对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在他的作品里,人物再也不是以绝对意义的爱与憎的概念形式出现了,纵使对于旧式人物,作家也抱有一定的温情。《寒夜》更是一部充满着人情与人道精神的作品。
2、试论述赵树理40年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化特色。
1、不对人物做静止的描绘、分析、议论。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行动和语言展现其性格特征。如:《李有才板话》中李有才是一位了解农村社会状况,有一定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冷静沉着的人,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是他用快板这特殊武器进行斗争,而这些快板恰恰体现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和风趣幽默的个性特征。
2、故事性强,讲求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采用大故事套着小故事的手法,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开头设法介绍清楚人物,而后随情节发展展开人物性格,最后交代人物结局、下落,有头有尾。如《小二黑结婚》,作品写了根据地青年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争取婚烟自由,这场斗争由于受到金旺等恶霸迫害和家庭阻挠而发生总总波折,但在民主政权支持下,他们坚强不屈,最终取得胜利。
3、叙述多于描写,描写融于叙述。如:《小二黑结婚》重点在于描写小二黑与小芹争取婚烟自由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但其中也穿插着作者对旧意识旧思想旧观念的批判。
4、人物语言是农民的口语,叙述语言也完全口语化。但经过提炼,纯粹、质朴、平易。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在轻松幽默风趣横生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和乐观主义精神。《小二黑结婚》中,作者对他所熟悉的 北方农民口语进行加工。筛选、改造。提炼,是指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农民普通话”,通俗晓畅、生动简洁幽默风趣而质朴明快。
3、试比较分析茅盾与老舍都市小说创作的异同。
异:(1)个人命运vs时代命运。老舍小说创作着力于对主人公命运的描写,一个人悲剧故事为代表,展示一系列人物悲惨命运。如《骆驼祥子》中通祥子追求“拉上自己的车”而三起三落的悲剧,描绘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矛盾小说则侧重对时代特征描写,具有沉重鲜明的历史时代感,展现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如《蚀》三部曲从革命的一个侧面反应大革命前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往追求光明,并渐次彷徨幻灭的历程,展现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历史图景和社会心理。(2)平民形象vs阶级代表。老舍作品中主人公多为社会底层贫苦普通百姓形象,如祥子就与城市底层农民相似。矛盾描写的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如《子夜》的吴荪蒲就是典型环境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资本家。
(3)日常生活vs历史宏大叙述。老舍多从主人公日常生活入手,通过日常小事描写刻画,深入彰显当时社会状况,如《骆驼祥子》通过对祥子买车与娶妻描写,展现他的悲剧命运,具有警示力量。矛盾则力图展示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实地反映时代危机,描写那样环境下的悲剧命运。如《子夜》就是描写三十年代初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历史悲剧。
(4)改造国民性vs指导人生。老舍继鲁迅后开始国民性思考,在某些方面有新的开拓和特色。《四世同堂》表达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算清“历史遗传病”的新思考,满怀民性更新的信念。茅盾则大力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主张文学的政治价值与指导作用。《子夜》的悲剧回应了“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谬论。(5)民俗vs政治隐喻。老舍作品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京味。茅盾则是用小说这特殊形态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参与时代重大问题的思考。
(6)平实幽默vs细腻铺陈。受所处环境熏陶和英国作家狄更斯影响,老舍的文化批判有种独具一格的幽默。茅盾的作品则结构宏大内容复杂线索纷繁主次分明,波澜起伏而又严谨细腻。
同:(1)他们都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子夜》《骆驼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2茅盾和老舍都实现了对中国古典小说全知叙事视角的突破。如老舍的《离婚》,作者为让老李知道马家情况,而安排张大嫂去探望李太太的所见相继介绍马甲的情况。茅盾的《子夜》则是通过吴老太爷的丧失而把主要人物主要矛盾介绍出来。(3二人在继承“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均着力于开拓“以人物心理(性格)为结构中心”的叙事结构。《子夜》《骆驼祥子》中关于主人公的描写即使如此。
3、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是怎样表现人性美的?
沈从文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在由乡村和抹布阶级构筑起来的详细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提取了被现在文明浸润的人生形式。作为对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所谓的“神性”的赞美,可谓是沈从文作品中人性的最高表现。
(1)作者通过塑造健康的身体,质朴的灵魂展现湘西人性美的基本属性。如《龙朱》、《月下小景》中洋溢着外化民族青年男女真挚的、热烈的、活泼的生命力,讴歌了浪漫的野性的原始生命形态,表现出原始社会人性的美。
(2)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直率、自然等本真表现,充分表现湘西道德人性美。如《柏子》、《会明》《丈夫》等篇,“乡下人”的道德风范俨然出乎原始的文化环境,他们热情勇敢忠诚政治善良直率自然,展现了乡村的人性美。
(3)作者又刻画了湘西人刚强,坚韧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人性美的本质特征。如《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她最后的等待充分表现了其刚强坚韧的不变心的精神。(4)沈从文又通过刻画湘西人重情义,轻利益的性情来展现人性美的至高境界。如《边城》中就写了的爷爷摆渡不收钱,傩送兄弟的兄弟之情等重情义轻利益的事,充分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
第三篇: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新青年》
2.“人的文学”
3.文学研究会
4.创造社
5.新月社
6.语丝社
7.学衡派
8.甲寅派
9.文协
10.战国策派 11.《野草》
12.《朝花夕拾》
13.《阿Q正传》
14.“精神胜法”
15.《女神》
16.《星空》
17.《前茅》
18.《恢复》
19.《虎符》
20.《漂流三部曲》 21.《落叶》 22.“语丝文体” 23.“新格律诗派” 24.象征诗派 25.新月社
26.《铁鱼的鳃》
27.《繁星》和《春水》 28.《死水》 29.《桃园》 30.周作人 31.许地山 32.朱自清 33.李金发 34.《野蔷薇》 35.方罗兰 36.《虹》 37.胡国光 38.章秋柳 39.《风景谈》 40.《白杨礼赞》 41.《二马》 42.《鼓书艺人》 43.《老张的哲学》 44.《赵子曰》 45.《爱情三部曲》 46.《憩园》
47.《激流三部曲》 48.《还魂草》 49.沈从文
50.“京派”小说 51.《原野》 52.《蜕变》 53.陈白露 54.周萍 55.愫方 56.方达生 57.中国诗歌会 58.新感觉派小说 59.国防戏剧运动
60.“汉园三诗人” 61.“现代派”诗歌 62.《丽人行》 63.《虎符》 64.殷夫 65.丰子恺 66.何其芳
67.沦陷区文学 68.街头诗 69.《心防》 70.《升官图》 71.路翎
72.《高干大》 73.《吕梁英雄传》 74.《新儿女英雄传》 75.《邪不压正》 76.《赵巧儿》 77.《白毛女》
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2.“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沈雁冰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沈雁冰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4.创造社: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造社的代表作品。
5.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6.语丝社: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
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7.学衡派: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8.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9.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10.战国策派:该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情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是其创作的标本。
11.《野草》:现代散文诗开先河之作。创作于1923年至1926年间。1927年7月由北平北新书局作为“乌合丛书”之一出版。共收鲁迅散文诗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墓志铭》等广为人知的篇章。《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通过是的意象与气质表现出来。大量运用象征、梦境和幻觉自然联系,语言具有是一样的跳跃性的音乐感。《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重重困惑坚持探索前行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寻找到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12.《朝花夕拾》:叙事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原名《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定成书时改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命片断,表达了对亲友老师的深切怀念,并且在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面貌的广泛描写中,抒发了对封建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激之情。在艺术上显示了一种明朗朴素、刚健清新、亲切自然的风格特色。以深情、平易和舒展的笔触描绘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断,用逼真传神的白描笔法,塑造刻画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具有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
13.《阿Q正传》:鲁迅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也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1921年1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发表。作品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通过描写阿Q的性格,高度集中的概括了民族的病态和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独特的典型化艺术手法。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技巧方面,《阿Q正传》都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14.“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它的主要表现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总是幻想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大,也最能自轻自贱,毫无人格可言;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身。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不仅仅对其个人的性格,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15.《女神》:《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女神》除序诗外共诗56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在思想内容上,《女神》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热切追求赞美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精神。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色彩、英雄主义的基调、自由的诗体形式等构成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16.《星空》:《星空》是出版于1923年的诗集,收录了郭沫若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的诗歌散文。在此期间,诗人几度往返于两地,目睹了灾难重重的祖国,倾饮了人生的“苦味之杯”,思想感情极度矛盾。他一方面更憎恶现实,从小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和泛神论思想出发,又希望在大自然里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寻找暂时的逃避和安慰。《星空》中的诗篇清晰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感情上的这种矛盾状态。
17.《前茅》:《前茅》出版于1928年,收诗23首,它标志着诗人郭沫若思想的转折,反映了诗人追求革命,向往革命的激情。此时,诗人明确宣称自己向往无产阶级革命,如《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太阳没了》等。特别在这时期,诗人和现实斗争进一步接触,看到工农大众是革命的真正动力,在《留别日本》、《上海的清晨》中表现了这种思想。诗人在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黑暗时期,已经坚信伟大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因此,称这部诗集为“革命的前茅”非常确切。
18.《恢复》: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出版于1928年,收诗24首,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岁月里,是诗人创作史上第二次的“诗兴大发”。从思想内容看,诗人面对反动派的血雨腥风,表现出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以大无畏的精神同敌人针锋相对,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灾难根源和革命道路,如《诗的宣言》、《我想起了陈胜吴广》。从创作方法看,《恢复》趋向于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既渗透着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又充满着对革命前途的激情和思想。总之,《恢复》显示了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19.《虎符》:《虎符》是郭沫若的五幕史剧,完成于1942年。当时国民党公开制造分裂,施行高压政策,祖国前途一片黑暗,《虎符》等大量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应运而生。从思想内容看,《虎符》反映了尖锐的现实矛盾,贯穿了郭后期历史剧反侵略、反暴政、反变节、主张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持节操的共同主题。在艺术上,《虎符》气势浩瀚、诗意浓郁、思想丰富、情感炽热,现实主义特色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更成熟,更富个性色彩。
20.《漂流三部曲》:1929年12月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飘流三部曲》是郭沫若的尝试以自叙传方式抒怀感世来创作的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全书由《歧路》、《炼狱》、《十字架》三个短篇构成,真诚率直地坦露了主人公爱情生活的辛劳坎坷,爱情的曲折痛苦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艰难追求,主人公的命运突出展示了一代知识青年对祖国的一腔热情,也揭示了知识青年与祖国命运的休戚相关。这部作品不仅主观感情强烈,而且描写真实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气质和特色。
21.《落叶》:1926年4月出版的郭沫若的中篇小说《落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信体形式的中篇小说之一。作品以日本姑娘菊子写给一位中国留学生的41封情书为结构线索和基本内容,着力反映他们之间纯真感人的爱情生活。菊子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对爱国主义情操的热切赞美和深刻理解,表达了鲜明的“五四”反封建精神。小说通篇纯熟地运用书信体方式,既有浓厚、自然的抒情色彩,又充分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
22.“语丝文体”:“语丝文体”由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其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23.“新格律诗派”:“新格律诗派”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诗的发展。
24.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个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意义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25.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6他们以《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26.《铁鱼的鳃》:是标志着许地山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40年。小说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主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全篇坦露着雷教授(同时也代表着作者)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怀,风格苍劲坚实。小说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
27.《繁星》和《春水》:它们分别为冰心他作的两本诗集。在这两本诗集中,作者从自己的“爱的哲学”出发,追求生活的真和美,在诗中反复歌颂母爱、童心、大自然,探索人生的真谛。《繁星》与《春水》的价值主要是在艺术形式上,它们抒写了诗人点滴的感想,零碎的闪念,片断的回忆,诗的触角可以伸向生活、思想、情感的许多角落,因而这两本诗集对于扩大诗的题材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28.《死水》:是闻一多最重要代表性诗集,其中的诗篇创作于1925年6月诗人留美回国后到1927年底之间的两年时间中。是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产物。诗人在美留学八年,饱尝了天涯羁旅的孤苦和身为“弱小国民”的耻辱。他怀着极大愤慨和热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回到了日思梦想的祖国。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黑暗腐朽的“死水”般的社会。一个内忧外患,四海萧条的国度。诗人幻想中的瑰梦彻底破灭了。他那敏感的心弦发出强烈的震颤。《发现》、《荒村》、《大鼓师》等篇,均是这一心境的具体体现。与前期发表的《红烛》相比,《死水》消褪了那种青年式的单纯透明的色彩,更加贴近丑恶的现实,更深沉厚重,艺术上也更成熟。其中的大多数篇章结构整饬,韵律和行数。字数都经过精心设计,一般以七字一行为主,两行或四行一节,有时巧妙运用长短行相间的手法,既整齐雅洁,又错落有致。诗中运用大量精巧的叠句。叠字,押韵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使节奏鲜明、生动、富有弹性。《死水》显示出较高的诗歌语言技巧,对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一种开创作用。
29.《桃园》:废名的短篇小说。作品以爱和美为主题,描写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阿毛短暂。悲哀却又充满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的一生。作品情景交融,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等艺术手法,语言凝重含蓄,风格清新淡雅,具有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
30.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原字启明、起孟等,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五四”时期,周作人方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题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发展和繁荣。从1923年起,周作人先后创作出版了24本散文集。其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集有《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苦茶随笔》。
31.许地山: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之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诗集《空山灵雨》等。
32.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江苏东海人。朱自清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谨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
33.李金发(1900~1976):原名遇安、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和《食客与凶年》(1927)2 三本新诗集。李金发在外国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取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尔伦等法国象征派诗人及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现实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映现在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中。
34.《野蔷薇》:《野蔷薇》是茅盾最早的短篇小说集,由《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等五篇作品构成。作品的人物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痛苦迷茫的女性形象。他们都对现实深表不满,但又没有力量反抗,只能憧憬各人理想中的时代,缺乏足够的促其实现的理性。在充满虚伪、奸诡、冷漠的人世间,他们只能默默的忍受着精神的折磨,不能自拔。作品结构精密,手法纯熟,逼真传神的把几个少女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展现出来,发人深省。
35.方罗兰:他是茅盾创作的小说《蚀》三部曲的第二部《动摇》中的人物形象。方罗兰的形象揭示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许多精神特质。这个自命为稳健的“左派”人物,充任着县党部委员和商民部长等要职,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搏战中,他始终动摇于左右之间。他觉得土豪劣绅四处布满了党羽,制造恐怖气氛;但一想到群众运动,也害怕的不得了,最终动摇、妥协便占了上风。他的迟疑不定,不自觉的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使整个县城陷于“大反动”的阴霾中。
36.《虹》:为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是茅盾思想逐渐走向纯化,摆脱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心态的转折。取名为“虹”具有象征意义,在茅盾看来“虹”是桥,虽幻美,却有诱人的魅力,但本身是空幻的,是过渡性的。主人公梅行素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发展到走上革命道路,性格是有发展变化的。梅的性格特点是始终反叛于封建制度,坚决“往前冲”,尽管四处碰壁,但仍“我行我素”。《虹》意味着从苦闷到振奋并积极进取的一个过渡,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知难而进的精神。
37.胡国光:他是茅盾小说《蚀》三部曲第二部《动摇》中的一个投机钻营的劣绅的代表。他凶狠、残忍、投机钻营,一时之间,俨然成为“激烈派”的代表。在表面上,他拥护革命,精心设计并上演了一出出“解放”婢妾等丑戏;但背地里却无恶不作,丧尽天良。作品相当真实的揭露了胡国光所代表的一类人物的罪行。
38.章秋柳:她是茅盾小说《蚀》三部曲《追求》中的人物形象。章秋柳是个好动、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姑娘,但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沉闷压抑的氛围中,她想做些有益的事情,却又无从下手,被理想幻灭的悲哀环绕着。虽然她希望中的憧憬幻灭了,但她不能静下来咀嚼幻灭的悲哀,而是以享乐、颓废和感官刺激作为“报复”她所厌恶的现实的手段,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她身上逐渐消失。章秋柳的形象的塑造,是那个病态社会中知识青年的病态心灵的真实显现。
39.《风景谈》:是茅盾创作的一篇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散文。文中作者借风景来歌颂、赞美那些真正创造风景和主宰风景的人。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作者也刻画了朝霞中守卫在高山上的号兵和战士的形象,来象征解放区人民的严肃、勇敢、坚定和高度警觉的精神。在作者眼中,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者。散文在艺术表现上跌宕多姿,挥洒自如,叙事、写景、明理、抒怀、文情并茂,谈吐从容。
40.《白杨礼赞》:它是茅盾创作的一篇歌颂西北高原人民抗敌力量的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的伟岸、正直、坚强不屈,正是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象征,热情歌颂了他们的质朴、坚强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文章的风格和基调高昂,明快而又热情洋溢,比较明显的把象征事物与被象征事物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豁朗地表现出来。散文歌颂的是真切、平易的事物,却蕴含着壮实、伟大的诗意。
41.《二马》:为老舍创作的一部剖析国民性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伦敦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描写了马家父子在英国伦敦经商的种种遭遇,在一连串的笑谑中显示了海外侨胞受人歧视和凌辱的悲惨处境,进而对我国古老民族的国民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二马》在艺术上,结构安排精细,对人物心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细致,语言提炼得更为纯净,摒除了白话夹杂文言的现象,42.《鼓书艺人》:它是老舍创作的一部比较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旧中国,艺人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任人玩弄侮辱。作品中写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三个青年妇女都受到别人的欺骗和糟踏,也有些人自甘堕落,潦倒不堪。但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渲染他们的沉沦,而是写出他们的觉醒。方宝庆和他的养女秀莲对艺术事业的严肃态度和美好设想,他们对于独立生活的渴望,使作品洋溢着高昂、乐观的基调。
43.《老张的哲学》:它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老张的故事为主线,并以两对青年(李静与天德、龙凤与李应)的恋爱悲剧穿插其中。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是老张,他经商、做官、办学都是为了钱,他的所谓“哲学”即“钱本位而之经一体”。他以逼债的手段,逼李静、龙凤,从而拆散了两对恋人。老张之流乃是军阀官僚统治的社会基础。作者通过对老张的描写,抨击了军阀官僚统治,揭示了市民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这部作品是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一个起点。
44.《赵子曰》:是老舍创作的一部写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展现了北京学生公寓的生活,也广泛涉及京、津两地的社会生活。大学生赵子曰起初只是个在学校里吃喝、打牌、唱戏、闹**、追逐女生、钻研做官的门路,一味混闹的浪荡子弟,他的行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都市生活的畸形。后来在进步青
年李景纯的帮助下,赵子曰走上了救国济民的正路。作品在艺术上保持了幽默的风格,但较以前的作品,也有些小的变化。开头仍令人发笑,但写道李景纯的牺牲和赵子曰的转变,就显得严肃性起来。在形式上,作品博采外国现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更多的撷取了传统形式的精髓。
45.《爱情三部曲》:它是巴金早期创作的三个中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作品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黑暗社会中的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的矛盾与痛苦,揭示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在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形成,旧思想、旧文化不断衰败的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前进必将被社会所吞食。“爱情三部曲”是标志着巴金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
46.《憩园》:巴金在四十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憩园》可以说是“激流三部曲”的尾声,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败落之后的情形。作品以第一人称“我”黎先生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把姚、杨两家的变迁联系起来,交错展示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家庭的衰败的必然性,谴责了旧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摧残。小说是由众多的生活片断联缀而成,构思精巧、独特,情节发展零散但不杂乱,错落有致。
47.《激流三部曲》:它是巴金早期创作成熟的代表,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构成。作品中巴金以“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兴衰变迁、垂死挣扎,最终走向全面崩溃的必然趋势。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青年人、女人、下人们的残酷压迫,在作品中得以真实的再现。“激流三部曲”描写的“家”,所显示的只是社会的一角,却构成了“五四”时代形象的家族历史缩影。这部作品是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血泪的控诉。
48.《还魂草》:《还魂草》是巴金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主人公黎先生生活在寂寞无聊的后方某城市,对时代和民族的命运充满着忧虑。后来,他结识了利莎和秦家凤两个小姑娘,她们的善良、纯洁给他带来了生命与活力,他们结成了好朋友,但是一起玩耍的地方也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作品中蕴含着巴金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复仇的坚定决心。
49.沈从文:著名现代作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着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构筑他的理想的人生形态。《边城》是他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江》,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50.“京派”小说:“京派”是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51.《原野》: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主要剧作之一。写于1936年。继《日出》之后,作者的创作题材由都市扩展到农村。这是一部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农民反抗的作品。农民仇虎被地主焦阎王害死了父亲和妹妹,抢走了未婚妻金子作儿媳,仇虎本人也被诬入狱八年。出狱后他欲报仇,而焦阎王已死,他于是杀其子孙,带金子出逃,途遇追捕者,知不可避而自尽。作品受奥尼尔剧作的影响,对中国话剧舞台上人物内心世界的民法示和艺术深度的开掘进行了新探索。在曹禺剧作中,关于《原野》的争议最多。
52.《蜕变》:四幕剧《蜕变》集中反映了曹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政治热情。剧本反映了解某省立伤兵医院在战争期间的变化,通过具体细节写出了国民党官场腐败混乱习气如何严重妨碍以至破坏抗战的进行。同时又塑造热心救死扶伤的丁大夫形象,写得有血有肉,光彩动人,产生了庄严、高昂、振奋人心的艺术效果。体现在作品中的积极进取的力量——正面理想和人物战胜罪恶的环境,是曹禺剧作前所未有的。
53.陈白露:曹禺剧作《日出》中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原名竹均,出身书香门第。她聪明美丽、骄傲任性,曾是爱华女中的高才生,有很强的活动能力。父亲去世后,她离开家庭,想自立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渴望一个意中的情人和幸福的家庭。她自以为凭自己的年轻美丽与聪明才能能够在社会上闯荡出来,然而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她被迫沉沦当了红舞女。由于她贪图享受,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无法自拔,最后在欠下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
54.周萍:曹禺剧作《雷雨》 中的主人公之一。是周朴园与侍萍的长子。在冷酷严格的管制束缚下他投入后母蘩漪的怀抱,而爱情和道德发生激烈冲突时,又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四凤,埋下了他悲剧的命运的种子。他性格软弱自私,根本无力也不想承担任何压力,妄想以逃避的方式摆脱心灵的重压。在周公馆内部矛盾的总爆发的电闪光灯雷鸣中,首先毁灭的是他年轻的生命。
55.愫方:剧作《北京人》中最用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出身于江南名门,受过封建士大夫思想文化的熏陶,温柔文静,承受着沉重的旧思想、旧传统、旧文化的负担。把“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奉为生活信条,不惜作出任何牺牲向人们、向生活贡献什么。在她善良、温顺的感情底下埋藏着一颗炽热追求真人生活的心。最终跟端贞出走,面向自己的未来,与过去告别。
56.方达生:曹禺《日出》中的主要人物。是个缺乏社会经验而又有善良的知识分子。他要以爱情感化陈白露,又要援救小东西,碰壁之后还立志要“做点事”。由于他的出现,才使得作者描绘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完整。
57.中国诗歌会: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左翼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中国诗歌会诗人致力于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最大的贡献是努力追求新诗的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国诗歌会在上海设总会,在北平、广州、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设有分会。诗人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主要发起者。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是蒲风,诗集《茫茫夜》、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是他的代表作。
58.新感觉派小说: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深入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59.国防戏剧运动: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上海文艺界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的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应地也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戏剧实行小型化和通俗化。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60.“汉园三诗人”: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工业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芒主要表现青年人有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远。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61.“现代派”诗歌: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作品。
62.《丽人行》:现代剧作家田汉阳作于1947年春季。剧中以抗日战争胜利前处于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上海为背景,表现三个不同阶层的青年妇女所经历的曲折生活道路,深情歌颂革命的地下工作者。剧本打破话剧通常分幕的结构形式,吸取中国古典戏曲经验,将全剧分为长短不一的二十一场次,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场面,贯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浑然一体,有条不紊。该剧的演出在当时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赞扬。
63.《虎符》:郭沫若的五幕史剧,完成于1942年。当时国民党公开制造分裂,施行高压政策,祖国前途一片黑暗,《虎符》等大量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应运而生。从思想内容看,《虎符》反映了尖锐的现实矛盾,贯穿了郭后期历史潮流史剧反侵略、反暴政、反变节、主张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持节操的共同主题。在艺术上,《虎符》气势浩瀚、诗意浓郁、想象丰富、情感炽热,现实主义特色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更成熟,更富个性色彩。
64.殷夫: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徐祖华,笔名有殷夫、白莽等。浙江象山人。1927年曾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1929年又因参加罢工而被捕。出狱后编辑《列宁青年》,大量创作的红色鼓动诗,讴歌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充满革命乐观主义豪情。鲁迅曾热情赞誉过他的诗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1月被捕,2月被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后又一得要革命诗人。代表作品有:《孩儿塔》、《诗集》、《血字》、《别了,哥哥》等。
65.丰子恺:现代著名散文家、画家、文学翻译家。青少年时深受佛教影响,皈依佛门牌号。酷爱图画和音乐,曾自费赴日学习。在早期散文作品中,他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人世间虚伪、卑俗、自私的憎恶,对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的赞美,充满清幽玄妙的情趣。后期散文透出强烈爱憎之情,有诙谐峭拨的风格。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子恺随笔集》、《甘美的口味》等等,译有日本里田鹏信的《艺术概论》、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及古典名胜古迹著《源氏物语》,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猎人笔记》等。
66.何其芳:四川万县人,中国30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诗人。他先以“汉园三诗人”之一享誉文坛,后创作了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星火集》等,在他30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抒写孤独的确者灵魂的独语、内心的波动和空灵的幻想,表现了一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的知识青年的忧郁、迷惘情绪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他的散文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新奇别致,常于飘忽的幽灵、朦胧的幻觉和富有色彩与乐感的语言文字中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
67.沦陷区文学: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68.街头诗: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69.《心防》:四幕剧《心防》是夏衍抗战前期剧作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表现的是上海沦陷后的最初两年里,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为坚守这个城市“五百万中国心里的防线”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用饱含激情的笔塑造了一批坚守“孤岛”的人民精神防线的坚强和栩栩如生的战士形象,歌颂了他们坚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艺术上,《心防》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富有个性,语言平易,耐人寻味。
70.《升官图》:陈白尘创作的一部话剧本。剧中写了两个强盗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籽躲避追捕,闯入一所古老的住宅,在疲惫不堪和无限惊惧中沉入梦境,做了夜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他们的美梦,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 反映,揭露了国民党官僚们巧立名目,鱼肉人民的真实面目,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提出强烈控诉。全剧构思新颖、结构精巧,运用了夸张、变形、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戏剧性强。
71.路翎:路翎原名徐嗣兴,是七月派重要的小说作家,也是国统区40年代最活跃的作家之一。1939年开始在《七月》上发表作品,其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中篇小说《嘉陵江畔》、短篇小说《青春的祝福》等大量作品。他的创作是七月派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现人物的病态心理。
72.《高干大》:欧阳山的长篇小说《高干大》写于1946年。小说通过反映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任家沟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批判了某些干部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错误,高度赞扬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者精心刻画了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也有农民自身弱点的形象——高生亮。小说格调朴实、清晰、自然,是反映40年代解放区生活的优秀作品之一。
73.《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是马峰、西戎写于1945年春的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以晋绥地区小村庄康家寨为背景,从日寇洗劫康家寨后的惨景展开故事。康家寨人民在共产党员武得民、雷石柱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粉碎了日寇蚕食,“三光”政策。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民兵英雄形象,体现了他们英勇坚贞的品格,歌颂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小说故事曲折生动,地方色彩浓厚,是较早反映抗日战争的优秀长篇通俗小说。
74.《李有才板话》: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3年12月出版。这是一篇正面描写农民与地主之间激烈斗争的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个脚踏实地,与人民心连心的县农会主席形象——老杨同志和快乐达观、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形象——李有才,同时也描写了一批各有性格特色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小说描写了农村在大的变动时期由于宗法社会所遗留下来的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贫困人民因长期受压抑因而缺乏一种叛逆反抗精神的懦弱心理,他们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需要象老杨那样的干部来开导和启发,这是这篇小说的的深刻之处。小说处处充满了幽默与乐观,因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很严肃很深刻的主题,读起来也饶有趣味,这与作者调刺性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引用的快板词分不开。
75.《邪不压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8年11月出版。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争论,作品把软英和小宝当作“正”来看,把刘锡元和小旦作为“邪”来对待。“邪不压正”,即针对软英和小宝一直被压了三、四年,但最后没有压住。小说以软英和小宝的婚姻为线,把主要矛盾集中到了农家家里的父女关系上,通过写父女之间的矛盾的展开和解决,从而展现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转机。
76.《赵巧儿》:长篇叙事诗。李冰著。新华书店1950年6月初版,被编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这是作者写于1948年10月,改于1949年4月的一首反映农村土改斗争的长诗。在这首歌谣式的长诗里,作者着力塑造了赵巧儿这一农村女性的形象。通过她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和在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中的描写,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反映了埋藏在她心底的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歌颂了她不折不挠、牢不可摧的战斗精神。全诗成功地运用了解人物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民间歌谣的多种表现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新鲜,抒情细腻而简练。赵巧儿的明朗的性格、渐变的内心世界是与其所处环境相一致的,具有较为强烈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77.《白毛女》:《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歌剧。它是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的,深刻地表现了农民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解放区的光明,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的主题。《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新歌剧走向成熟,它是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1.5.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1.6.小诗: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以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1.7.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
1.8.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诗派的创作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1.9.春柳社:1906年底由李叔同、陆镜若和欧阳予倩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1907年他们演出的《茶花女》获得很大成功,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6月他们又演出了自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次公演不仅轰动了留学生界,而且引起了日本文艺界的高度重视,被看做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开端。此后,春柳社的成员继续增加,他们又陆续创作或改编、演出过《画家与其妹》等剧目,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1.10.《终身大事》:独幕剧《终身大事》描写了田亚梅与陈先生自由恋爱,因不满于父母的阻挠而离家出走的故事。剧作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勇敢姿态。
1.11.爱美剧:1921年3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戏剧反映时代,提倡“写实的社会剧”,针对堕落了的文明戏,他们提倡“爱关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1.12.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1.13.南国社:1927年冬成立于上海,领导人为田汉,南国社前身为南国电影剧社。设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以戏剧活动为主。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其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创办的刊物有《南国半月刊》、《南国周刊》。
1.14.乡土文学: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亲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等。
2.1.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鲁迅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从事无产阶级艺术”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并积极开展创作,培养了大批新作家。
2.2.社会剖析派小说: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多为左翼作家。其特点是,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其创作能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20世纪30年代伊始,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等“社会剖析派”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对社会人生世相加以冷峻剖析的作品。在意识形态话语的笼罩中,他们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及“异域情调”的风景画、风俗画的多种艺术方法的描写,既是对早期“乡土写实派”的历史回应,又开创了新的乡土小说范式,为20世纪40年代乃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和发展路径的启示。
2.3.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希望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2.4.京派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创作的基本原则。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群的第一人。
2.5.新感觉派: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梅雨之夕》是施蛰存的代表作。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的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显示出典型的现代派风格。
2.6.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在“左联”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他们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在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除发起人外,王亚平、温流、曼睛、柳倩等都是中坚分子。“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一是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二是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三是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2.7.上海艺术剧社: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由共产党员和进步的知识分子郑伯奇、沈端先(夏衍)、冯乃超、叶沉(沈西苓)发起,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社长为郑伯奇,沈端先和冯乃超负责宣传,叶沉负责导演,许幸之负责美工。成员还有钱杏邨(阿英)、孟超等。1930年4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上海艺术剧社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要求革命的戏剧工作者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而推动了新兴戏剧运动的发展。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召开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以田汉为首的执行委员会,刘保罗负责总务,赵铭彝负责组织、郑君里负责宣传。参加剧联的盟员还有洪深、应云卫、郑伯奇等。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剧联的主要任务是在白色区域开展工人、学生和农民的演剧活动,采取剧联独立演出、辅导工人和学生表演以及联合演出方式,开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剧联以秘密盟员为核心,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了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了大量进步剧作家创作的剧目。剧联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破坏和阻挠,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学生演剧和工人演剧活动,有力地扩大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
2.9.国防戏剧:是在国防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戏剧,是左翼戏剧运动在中华民族革命新高潮来临后的扩大和发展。1936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解散,并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也宣布解散,转而组织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一~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和上海剧作者协会,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救亡戏剧活动。同年2月,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作为主要任务。嗣后,协会成员创作出大量国防剧作,分别刊登在《光明》、《妇女生活》等杂志上,有力地推动了国防戏剧的演出活动。国防戏剧作品有于伶的《回声》,洪深的《走私》,夏衍的《都会的一角》、《赛金花》等。
3.1.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七月诗派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意象的新颖明确,想象的丰富奇丽,象征的确切深刻。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间体”,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绿原的诗集《童话》、《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的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阿垅的《纤夫》.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都是足以显示七月诗派风格的代表作。
3.2.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和《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浞、袁可嘉、穆旦(查良铮)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1980年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厌倦现实政治纷争,渴望宁静与和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艺术上,他们深受20世纪西方文化与诗歌的熏陶和影响。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涵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
3.3.荷花淀派: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完全违背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公式化,使文艺丧失了独创性。
4.2.“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它规定“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文学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形象塑造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与途径。“根本任务论”服从灭“资”兴“无”的政治需要,偷梁换柱,本末倒置.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而且践踏了“双百”方针,否定了英雄形象塑造以外的其他文学,取消了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导致了“文革”时期阴谋文学的一体化。
4.3.“黑八论”:“文艺黑线专政论”是《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核心。它首先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4.4.“主题先行论”:就是说文学创作必须从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主题出发,设置作品的构架,然后再到生活中找素材编故事。这不仅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过程,取消了作家的主体性.而且无论哪种体裁的创作,都要表现他们早已确定的“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要打倒”的主题.把文学直接用来图解政治阴谋.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进行斗争。
5.1.“朦胧诗”:主要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如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的表现技巧,注重象征、暗示、联想、变形、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在美学特征上更加朦胧、多义,表达了这批诗人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心灵自由的追求,也表现了对于现实的严峻批判、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他们在1980年前后分别发表的《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远与近》(顾城);《纪念碑》(江河);《大雁塔》、《诺日朗》(杨炼)等诗作,因为诗意情愫和表现方式的特别,引起了诗坛的广泛注意,这些也是“朦胧诗”中较早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作品。
5.2。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1988年前后,但其作为一种小说潮流被正式命名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却源自于《钟山》1989年第3期推出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的特色在于:(1)其创作方法虽然“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因此,它不再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注重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呈现出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2)“新写实小说”的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或无奈,因此,创作主体往往是对现实取一种无奈的认同态度,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3)“新写实小说”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是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此前的“实验小说”作家苏童、叶兆言等也写有不少“新写实小说”。一般认为,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5.3.“四川诗群”:四川诗群实际上包含了1986年参加“现代诗群体大展”的“非非主义”和“莽汉主义”、“整体主义”等诗人。其中的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和柏桦较早知名。四川诗群是“第三代诗人”中最生机勃勃的诗歌群落。5.4.“上海诗群”:上海诗群的主要成员有王寅、陈东东、陆忆敏、宋琳、张真、刘漫流、张小波、李彬勇和孙晓刚等。作为一群都市诗人,他们看力表现都市人的复杂体验。表现他们在都市中的漂泊与焦灼,以及对都市的依恋、热爱、恐惧、嫌恶与逃离。斑驳的城市意象、快速的语流和急促的诗歌节奏.是上海诗群的主要创作特点。上海诗群各个成员之间亦有差异,如陈东东的诗歌就有着更加明显的语言意识和形式感,诗歌风格也较为精致,而陆忆敏的诗歌却有着一定的女性意识。宋琳、张小波、孙晓刚和李彬勇的诗歌合集《城市人》(1987)是一部较有影响的诗集。
第五篇: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赋: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庄子》: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
《九辩》: 《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散体大赋: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
十二、表
八、志
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宫体诗: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平泛,题材狭窄,把形式主义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徐瘦体: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
山水诗: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