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点村镇银行的未来
盘点村镇银行的未来
村镇银行最近成为热门,各行各业都要投资建设村镇银行。银行业在中国属于牌照业务,没有银监会许可,经营银行业就是违法,严重的会有牢狱之灾。村镇银行的出现无异于给中国的其他行业资本进入银行业开了一个小门缝,很多机构都期望透过这一门缝涉水银行业,达到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改善现金流等其他目的。
但是眼前严酷的现实可能会让好多投资者失望,因为从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看,村镇银行原本不是给其他行业投资者准备的一桌盛宴,而是银监会拖延对国内开放银行业的缓兵之计。因为目前中国银行业已经对外国资本全面开放,不对国内资本开放银行业,再怎么说不过去,无奈之下出台这样一个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对银行业之外的投资者来说,看着是一道门,但这门是画在墙上的,而不是开在墙上的。从国内目前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都是现有国内外银行机构主导下投资设立的,从来没有其他机构主导设立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仅这一条来看,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权其他行业的投资者就无法染指,只能是由原来行业内经营者操控。其次,村镇银行的大股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属于稀缺资源,其他行业投资者很难和这些机构合作成立村镇银行。盘点国内银行类金融机构,五大国有银行(原四大再加上交通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国有股权占主导地位或银行管理权基本有政府说了算。农村信用社虽然国有股权没有多少,且有独立法人资格,但是依然有政府主导的省联社在管理,经营管理权受控于省联社,因此也基本由政府说了算。上述政府主导的银行,有的经营规模太大,不是所有行业外资本都能够高攀得上;有的没有投资自主权,仅靠商业行为很难实现合作;有的是直接竞争者,例如农村信用社,没有理由给自己找个对手出来。外资银行有一定自主权,但是经营定位和村镇银行经营范围不一致,也很难作为村镇银行的大股东。唯一有可能和其他行业资本合作的是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村镇银行经营范围有重合,也有差异,成立村镇银行可以延伸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有限,也可能借助其他行业资本拓展经营领域。
寻找合适的大股东,可能是其他行业资本涉水银行业的第一道障碍。
当年杨修因为根据“鸡肋”领悟曹操心思而被杀,今天的村镇银行也有“鸡肋”的味道。成立村镇银行固然困难,经营村镇银行其实难度可能更大。
经营村镇银行难度有很多,经营范围限制可能最致命。村镇银行在满足农村贷款难口号下推出,决定了村镇银行经营范围在地域上的局限性。谁都知道金融业的核心在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中,而留给村镇银行的发展区域却在县域经济之内。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已经竞争的一塌糊涂,浅浅的溪水中再放几个小鱼苗进去,能够活得下去,活的好吗?我们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好,所以我们会创造好条件让孩子发展,农村的要到城市发展;小城市要到大城市发展。返回来看看银监会给村镇银行指定的出生地,都是不适宜生存的土壤,银监会到底让不让村镇银行生长,其用意不是非常明白吗?
银监会为什么要推出村镇银行呢?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曾经是专司对农民贷款的专业性银行机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金融机构纷纷进城了,不再对农民发放贷款,农民贷款难了,所以就成立村镇银行,来为农民服务。从表面看来,这样的行为响应了国家服务“三农”、支持“三农”的号召,满足了“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但这样的思维逻辑非常可笑,定位服务农村的银行机构走了,就成立村镇银行,将来村镇银行再进城,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谁来承担?难道银监会再创造“**银行”出来,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不傻,这两大银行机构的转型完全是典型的商业行为,在遍地黄金,到处是沃土的中国,指望哪家商业机构能够独守困境,不去开垦沃土?这样的想法只能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商业的事情必须要用商业手段来解决,银行业也不例外。银监会推出村镇银行另一目的在于应付对国内资本开放银行业的要求。一味地拒绝可能会带来更大问题,在墙上画一个门,让其他行业资本投入到银行业来,到当前银行机构不愿意去的农村开垦荒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无法让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让其他行业资本来当炮灰,既响应了中央号召,又对国内资本开放了银行业,完全是一石二鸟。
成立村镇银行的假设前提就有问题。在错误的假设前提下,如何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村镇银行的前提条件是“农村金融机构一直存在的覆盖面太窄、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一前提条件真的存在吗?需求还需要转变为真实需求,例如我需要一架私人飞机,但现实是我根本买不起。也养不起。农村金融到底要为农民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这可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尤努斯因为“穷人银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就想在中国办穷人银行。中国农村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发达地区的农民,其富裕程度不一定比城市市民差,这样的农民还需要村镇银行服务吗?不发达地区的农民,都已经离家除外打工,成为农民工,留守的老人孩子是否需要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存款、理财,农民没有多少;贷款种地农民不需要。传统的一家一户承包种地的农村对金融需求不大,或者更准确地说,农民对现在这种农村金融不需要。
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定型的思维模式,高度一致地认为农民需要帮助、救助,中国社会发展从农村榨取了过多的剩余价值,现在需要反哺农村。但是在行动上却无视农村现实变化,雷声大,雨点小,具体实施方式上一味地新瓶装旧酒。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化、信息化转变,在这一大潮下,农村也在转型,比较明确的方向就是农民工进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都走了,村镇银行给谁提供金融服务。
进城的农民工可能更需要金融服务,但是由于农民工承担风险能力较差,这方面却成为空白。农民工进城,既有中小城市,又有大城市、还有类似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如何为农民工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可能是村镇银行未来发展方向。村镇银行也许能够在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中从银行业中分一杯羹。在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服务方面学习尤努斯,为这些人举办穷人银行,可能会更有价值。但是村镇银行设立有指定地点,银监会会指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吗,不用动脑,动动脚都会想到结果,不会指定到这些地方。
偏离客户群体的村镇银行,能够走多远?
城外嗷嗷叫着往银行业冲的投资者需要慎重考虑,村镇银行是否值得投资。目前中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都是走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路子。小额贷款公司最大问题是贷款的资金来源有问题,好多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资金困难导致经营难于持续,盈利状况也达不到预期目标。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还没有监管机构,至少在法律上海没有将其认定为金融机构,几大监会都不管,没有人对其加以约束。但是村镇银行有银监会监管,有监管就有监管指标。成为村镇银行的好处在于可以开门吸收存款,贷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其次资本充足率8%,这样高的财务杠杆比率除了银行业外,其他行业都不存在。很高的财务杠杆比率是吸引好多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因素,用很少的钱撬动12倍以上的资产,这样的生意比其他实业好的多。当然,隔行如隔山,对于银行业的风险行外人是不能深刻理解的。
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从没有人监管到有人监管,变化很大。好多人都看到了资本充足率8%的好处,但是另一个指标存贷比75%却被忽视了。一个经营正常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化为村镇银行,存贷比马上就不合格,而且这一指标将在很长时间内制约转制后的村镇银行的成长。外资银行转变为中国法人后面临的存贷比问题,银监会给了5年宽限期,村镇银行需要多长时间呢?
使用存贷比来限制银行贷款发展,可能也是中国特色。没有存款难道就不能发放贷款吗,这种思维模式和监管者倡导的银行业差异化经营背道而驰。中国的银行有的善于抓存款,有的善于放贷款,抓回存款的银行把钱给善于放贷款的银行,通过资金交易双方都发挥了特长,增加了双方的价值。以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必然强求所有的银行都一样,既要抓存款,又要抓贷款,成为全能型银行。没有人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难道就没有资金来源吗,好多的金融手段为什么不能使用,例如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出售、定向发行债券、发行信托产品等等。通过多种手段也能够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问题。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成长,各行各业好盈利的日子也许会很快结束,如果小额贷款公司能够通过独特的能力获得贷款客户并控制风险,银行业及其他金融行业闲置资金就有可能投入到这个方向上来。可见,制约小额贷款公司的不是资金来源,而是其持续的风险控制能力,如果其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资金来源问题也不难解决。
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说完美,但是大的竞争格局已定,过去四大国有银行因为体制原因可能会被机制灵活的股份制银行抢不少业务,今天四大国有银行内部管理业不断在提升,而且由于规模因素,其研发创新能力更强、成本更低。
村镇银行想打破现状从其他银行业分一杯羹,依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只能惨淡经营,很难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无论软硬件实施、经济实力,村镇银行想和其他银行相比都落于下风,必须依靠创新才能获得一席生存之地。
创新首先是客户定位创新。从村镇银行的实力来讲,向四大国有银行提供全面服务可能性不是很大,只能针对客户特定需求设计产品,提供其他银行不能提供产品、其他银行提供的成本比较高的产品、其他银行不能及时提供的产品。和其他大银行相比,反应速度可能是小银行唯一的优势,所以在反应速度突出优势,寻找一些对速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可能是村镇银行未来的竞争优势。
其次在客户选择方面,村镇银行需要考虑承担更高的风险。毋庸置疑,如果一眼看出无风险的客户一般都会是大银行的客户。因为这种类型客户一般都是管理比较规范、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竞争力强,这样的优质客户大银行一般不会放弃,而且大银行也更有能力满足这样客户的全面金融需求。因此,村镇银行可能不会抓住这样的客户。相反依据大银行标准化流程,一些客户会被大银行排除在外,而这些银行实际却有能力贷款,这些客户就是村镇银行的。事实上这也是村镇银行成立的基本理由,给一些得不到大银行贷款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无论产品还是客户,依据未来的发展需要和资源能力需求,合理定位客户群体、合理设计产品,满足部分客户或客户的部分需求,可能是村镇银行更好的定位选择。
影响中国银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从多方面改变了传统银行业,使传统银行业服务范围、服务方式、产品都有很大变化。事实上银行业好多产品非常适合信息化技术,例如存款、转账、银行卡、信用卡等业务,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远超过传统手段。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已经深深渗透到银行业,银行业产品创新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支撑,脱离信息技术,银行业不可能再有产品创新。
在信息技术方面行业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信息化下的银行业变革因素依然没有定型,银行业所有参与者基本都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显著优势。支撑银行业发展的信息技术提供商可以平等地给银行业参与者提供支持,拉近了先行者和后来者之间的距离。由于信息技术导致银行业银行业某些业务拓展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降低了传统门店经营方式带来的高投入、回报期长的门槛,给银行业业务拓展提供了一条新型途径。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银行或电子银行,真正给银行业后来者造成障碍的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传统银行业拥有的庞大客户群体,传统银行业的产品、银行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传统银行给予客户的信心,对于存款业务来讲,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可能是根本因素,没有客户的信任,就没有存款业务。村镇银行作为后来者,必须在传统业务上和现有银行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不外乎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和银行业采取相同措施开展竞争,也即是在传统的红海中展开厮杀;另一种是寻找现有银行在服务客户中不足,开创蓝海,在扩大的银行业业务范围中挣得一席之地,并依据在蓝海中获得的优势寻求红海中的业务拓展。
中国的银行业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顾客的需求远没有满足,待开创的蓝海很多,这也是村镇银行能够生存并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银行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和国际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利润来源单一。在银行业国际化过程中,中国银行业都向国外同行学习,想扩大中介业务在收入份额,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国际同行相比,利润来源单一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
其实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中国银行业利差占收入比例过高,中间业务收入比例过低。反过来也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利差过大的原因导致利差收入占比过高。银行业现有从业者,依靠利差已经赚得钵满盆肥,还哪有动力区扩大利润来源。国外同行由于行业竞争比较充分,直接融资比较发达,银行业已经难以靠利差发展,才带来了中间业务蓬勃发展。
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资金市场逐步完善,直接融资比例会越来越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将进一步压缩银行业存贷款利差。另一方面现有银行的高端客户直接融资后,这些银行必然会把多余的资金向更低端的客户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单纯依靠利差,村镇银行可能很难生存。
从村镇银行的客户来看,一般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既需要债权融资,也需要股权融资,只有这两种融资方式交替进行,才能够支持企业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就会发现好多商机,如何利用这些商机为村镇银行创造一个新的利润来源,这是任何一个村镇银行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单纯的商业银行业务很难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如果多元化发展,从村镇银行起步阶段就考虑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可能更有利于村镇银行发展。村镇银行本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业务单一化更增大风险,在开展贷款业务的同时开展其他业务,增强了村镇银行抗风险能力,又增加了赢利点。
村镇银行服务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业务能力强,但是财务规划能力比较弱,村镇银行如果能够有针对性提供这方面的专业服务,一方面可以提升服务水平,获得新的盈利点;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了解客户经营状况的程度,控制贷款风险。
大银行控制贷款风险依赖规则、标准;小银行控制贷款风险要依赖人际关系,依赖决策链条短,依赖客户经理熟悉客户的人脉关系。熟悉的人脉关系为村镇银行开辟多种盈利点创造了机会,村镇银行可以从多方面来获得收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小银行才能够有效和大银行竞争。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这句话会得到绝大对数的人认可,但是真正在经营中实践落实这句话却不容易,真是知易行难。对于村镇银行来说,信用更是生存的根本。
对于行业外的人理解银行经营信用这一事实可能比较困难,如果能用具体事件来理解这一点就比较容易了。例如,到银行去存款,客户因为相信某家银行的信用才会存款;银行给客户贷款,同样也是相信客户的信用才贷款。
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以及政府在有意无意之间发出的信息,中国人从来没有人考虑过银行会破产,导致个人或机构存款损失。中国的银行信用已经和国家信用等同,没有人考虑到不同银行由于经营水平高低对自身存款安全的影响。例如,人们选择到中国工商银行存款或者选择到招商银行存款时考虑的因素是服务水平,存款的安全性却没有考虑在内。在人们潜意识内没有意识到这两家银行信用程度不一样,所付利息也应该不一样。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出现过银行倒闭事件,例如海南发展银行就是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其他类似城市信用社、基金会等机构倒闭的准银行也比较多,但是由于中国利用政府庞大的资源妥善处理这些银行倒闭事件,中国人多年来还没有体会到银行倒闭带来的个人损失,或者更准确地说,由于媒体为维护社会的繁荣而有意识地压制对公众不利信息,这些事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
村镇银行的信用包含三方面,第一方面当然是银行自身的信用,银行没有信用就没有资金来源,没有资金来源就不能成为银行。第二方面是客户的信用,银行采用各种风险控制措施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但是各种控制措施基础是客户的信用,对于没有信用或准备不讲信用的客户,任何风险控制措施都会无效。第三方面是银行员工个人信用,没有员工个人信用任何银行都不可能正常经营,特别是对于一家小银行,员工个人信用更重要。大银行通过分工、多重控制、严密的制度体系来保证银行资产安全,相应带来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小银行由于服务客户群体因素,采取大银行的经营手段一定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小银行更需要依赖员工个人信用来经营。
第二篇: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2006 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总部原则上设在农村地区,也可以设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备贷款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只能设在县(市)或县(市)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立的机构,其金融服务必须能够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
简介
村镇银行业务受理中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与商业银行区别
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以往,在中国农村只有农村信用社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两种金融主体,金融服务的水平越来越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建设村镇银行成为监管层大力推动的目标。
在规模方面,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
在经营范围方面,村镇银行的功能相当齐全。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和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此外,村镇银行虽小,却是独立法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比如,栾川民丰村镇银行微贷部对于10万元以内的贷款,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10万元-30万元以内的贷款,4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1]大事记
·2006年12月 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2007年 3月 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
·2007年10月 银监会宣布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31个地区
·2007年12月 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
·2007年12月 国开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挂牌
·2008年 8月 农行发起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村镇银行
·2008年 9月 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彭州开业
·2008年10月 全国共开设的村镇银行已经达到20多家
特点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但同时村镇银行本身也有诸如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等弱点,而且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其发展前景不一定十分乐观,村镇银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银行利率
各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以央行所制定的基本利率为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各银行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最新的央行贷款利率是2008年12月23日制定的(上图)建设目的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应有的功能。
现行规定,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3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放开,浮动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
存在问题
极易偏离办行宗旨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为了机构能设立成功将会承诺恪守服务 “三农”的宗旨,并在机构成立之初严格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业务工作。但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各发起人或出资人必然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既定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在此情况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农转非”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在村镇银行重现。筹集资金困难重重
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再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风险控制任重道远
村镇银行是“草根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以村镇银行来说,他们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在不同程度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
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
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壮大村镇银行发展实力
除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
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十分必要。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国内村镇银行设立程序
中国银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设立村镇银行的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其中,村镇银行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村镇银行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暂行规定》还就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行政许可程序及时限要求作出规定,简化了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
第十条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筹建村镇银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工作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五)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最近2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
(六)发起人或出资人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交其注册地监管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村镇银行申请开业,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筹建工作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七)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村镇银行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二)村镇银行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四条 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核准。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五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村镇银行达到开业条件的,其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六条 村镇银行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拨付营运资金额度及比例的限制。
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需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筹建方案,应事前报监管办事处备案。未设监管办事处的,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村镇银行在分支机构筹建方案备案后即可开展筹建工作。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地银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并在任职前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十九条 经核准开业的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由决定机关颁发金融许可证,并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组建核准
银监会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监发〔2011〕81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
自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以来,各银监局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的组建和发展。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较好地坚持了支农支小、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初步探索出了在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东补西”、在金融服务改善上的“城带乡”的科学发展模式,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为支持优质主发起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协调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促进规模发展、合理布局,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现就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现行银监会负责指标管理、银监局确定主发起行和地点并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
二、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在地点上,由全国范围内的点与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在次序上,按照先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先欠发达县域、后发达县域的原则组建。
三、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要按照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原则,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主发起行除监管评级达二级以上(含)、满足持续审慎监管要求外,还应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详实的拟设村镇银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足够的合格人才储备、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能力、已经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农村金融商业模式以及有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意愿和具体计划等。
四、有意设立村镇银行且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本行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自我评估报告、村镇银行发起设立规划等材料。对于实施属地监管的法人机构,应同时抄送属地银监局。属地银监局应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报送银监会。经银监会核准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向拟设村镇银行所在地银监局、银监分局申请筹建及开业。
五、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已获准筹建的村镇银行,可继续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开业。对于筹建申请已受理但尚未核准筹建的拟设村镇银行,银监局要将其主发起行情况报送银监会,由银监会审查并核准主发起行。对符合规模化、批量化组建村镇银行条件的,银监会将予以积极支持。
请各银监局将此文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及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3] 政策解读
近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见本网站政策法规栏目),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方式,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引导和鼓励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服务。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知》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答:自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以来,中央十分关心,银监会系统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探索出了在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东补西”、在金融服务质量改善上的“城带乡”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度和市场活力建设,引导创新了农村金融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至2011年5月末,资产总额1492.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870.5亿元;负债总额1217.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1006.7亿元;所有者权益274.7亿元,其中实收资本260.2亿元。截至2011年3月末,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30.5%;截至2011年5月末,不良贷款率0.12%、拨备覆盖率810%。已开业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但是在村镇银行培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社会认知度不高,吸收存款的难度较大,贷款发放又受到规模控制,资金结算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外部经营环境亟待改善;部分主发起行在全国范围内分散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域跨度大、管理半径长,协调和管理成本过高,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优质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协调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促进合理地域布局,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服务,银监会制定印发了《通知》。
二、《通知》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通知》主要包括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银监局负责确定主发起行以及村镇银行组建数量和地点调整为银监会负责;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挂钩地点与次序;另外,对主发起行资质要求、需申报材料及村镇银行审批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调整前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现行银监会负责指标管理、银监局确定主发起行和地点并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其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主要区别在于主发起行的核准以及村镇银行组建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负责调整为银监会负责,村镇银行行政许可继续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第3号令)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方式的调整有利于遴选优质主发起行,减少组建村镇银行的协调成本,更好地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有利于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组建,更好地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四、请问村镇银行挂钩政策有何变化?
答: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应继续按照“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挂钩”的原则执行,但在地点、次序上有了相应完善:一是由以前的全国范围内点与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并限定在东部省份与西部省份挂钩,使单个主发起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域适当集中,从而避免在全国范围内零星发起、分散设立。二是明确了“先西部地区、后东部地区,先欠发达县域、后发达县域”挂钩次序原则。主要目的是引导村镇银行主发起行重点布局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县域。
五、请问银监会对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是否有新的要求?
答:为遴选优质主发起行,银监会对主发起行资质提出了明确规定:除监管评级达二级以上(含)且满足持续审慎监管要求外,还应具备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详实的拟设村镇银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足够的合格人才储备、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能力、已经探索出可行有效的农村金融商业模式以及有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意愿和具体计划等标准。对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动机不正、资本实力不强、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充分以及IT系统支持不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不再支持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六、请介绍一下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审批流程
答:有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且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向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自我评估报告、村镇银行发起设立规划等材料。对于实施属地监管的法人机构,应同时抄送属地银监局。属地银监局应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报送银监会。经银监会核准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第3号令)有关规定,向拟设村镇银行所在地银监局、银监分局申请筹建及开业。
七、请问《通知》对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有没有变化?
答:对于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和投资参股村镇银行,银监会一贯积极欢迎和大力支持。四年多的实践证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合作投资设立村镇银行,有利于整合与发挥各自优势。作为主发起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提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科技支撑、资金清算以及后续培训等方面系统性支持,有效渗透本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新组建机构较快拓展涉农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作为合格发起人的民间资本,熟悉当地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了解当地金融需求,不仅能够帮助村镇银行开拓优质客户,发展特色金融业务,而且有利于改进完善村镇银行公司治理,进一步提升村镇银行管理水平。此次政策调整完善的内容是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资质审查和挂钩政策。加强优质主发起行的遴选,更加有利于投资村镇银行的民间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将会进一步增强村镇银行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吸引力。银监会将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主发起行与民间资本开展合作,共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第三篇:村镇银行
贴近三农需求 贴心服务农民
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成立一周年业绩斐然
2009年08月18日18:14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记者8月18日从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8月10日,全行总资产5868万元,各项存款3804万元,各项贷款4150万元,账面利润85万元,贷款收息率和到期贷款收回率均达到100%,圆满实现了存贷双增、质量提升、保本微利、安全经营的目标。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于去年8月18日挂牌开业。一年来,为履行把村镇银行打造成为具有“农”字特色、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精品银行的承诺,汉川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地处农村乡镇、直面农民的优势,抓住国家服务“三农”、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机遇,不遗余力服务“三农”。一是找准定位,全力打造“村镇银行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形象。为践行“贴近农民需求,贴身服务农民”、“立足城乡,面向市场,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创建伊始,除采用传统的宣传单、报纸、电视等宣传模式外,该行员工还利用休息时间走村串户,深入村委会、村民小组和种养加大户,宣传村镇银行贴心为农民服务,是农民自己银行的服务宗旨,并通过举办银农、银企联谊会,积极参加当地人行组织的产品推介会等形式,让广大客户了解和认同村镇银行。二是积极创新,全力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针对农户担保方式单
一、抵押物缺失的现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加强与村委会和农户联动,通过村委会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借力控制信贷风险。对没有有效资产可抵押的农户,采取“三高”(高职、高薪、高知)人员担保的方式放贷,“三高”人员可担保贷款5万元。汉川是养殖大市,对于要发展生产,又不能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该行与武汉通威担保公司合作发放担保贷款。同时,该行还创新开办动产抵押、林权抵押和农机具抵押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三是贴心服务,全力打造“农民满意的银行”。在服务上突出灵活、优质、高效,积极向当地农户、村委会、镇直部门、中小企业等客户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金融业务。在服务时间上突出“活”字,坚持节假日不休,延长营业时间,上门办理业务,为及时满足农户需求,有时还晚上开办业务。在服务效率上体现“快”字,处处为农户着想,在风险可控和操作合规的前提下,只要是能一次操作完成的业务,决不让农户跑第二次。由于制度适应性强、管理链条短、审批环节少,办贷时间大大缩短,5天之内甚至最快1天就可将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深受广大农户好评。在金融产品上突出“新”字,针对农村、农民和涉农小企业,开发出方便、灵活的金融产品,形成自身独有特色,不断拓宽“三农”服务领域。一年来,采取自助反复可循环贷款方式,向107户涉农小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2100万元;采取村委会推荐,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方式,向13户农户发放贷款60万元;采取在职公务员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多户联保等多种方式,向78户农户发放贷款580万元,满足农户生产小额资金需求。为做实服务,该行还在全辖同业率先免费推出“短信通”业务,客户首次到村镇银行咨询或办理业务时,记下客户的服务需求和联系方式,并以短信形式通知客户什么时间前来办理业务比较方便,并提醒客户办理所需业务应准备哪些要件,需要经过什么程序,有效避免了客户由于业务不熟悉造成的不必要的往返奔波,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目前,该行的客户既有当地农户、村民委员会、镇直各部门、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运输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还有一批涉农中小企业,成为农户放心满意的“农民自己的银行”。一年来,该行服务涉农企业58家,乡镇居民和农户等客户近1160户,一大批农户通过贷款支持实现了增产增收。四是强化内控,全力防控风险。在大力拓展业务的同时,该行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股权结构、管理体制等优势,结合乡镇实际,借鉴农行服务“三农”的成熟做法,健全完善了存款、贷款和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积极探索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风险防范体系。在对客户采用简易评级授信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看二摸三查四访五网”的“五字调查法”,实地查看客户基本情况,全方位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现状,掌握客户诚信记录,访问客户周边人群,了解客户有无不良嗜好,调查客户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从而有效保证了贷款质量。
一年来,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简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不但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也得到了包括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央和省、市级2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该行服务“三农”、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今年6月,湖北省副省长赵斌前往该行调研,鼓励并称赞该行“工作主动,服务创新,支持有力,经营良好,是名副其实的村镇银行!”前不久,农业银行监事长车迎新深入湖北调研,也对该行“三农”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有关专家表示,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成立一年来的成功试点,为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为村镇银行如何更好地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董事长黄利荣在发布会上表示: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将进一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村镇银行的政策和机制优势,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和创新力度,争取在三年时间内,把汉川村镇银行打造成全国村镇银行的品牌和样板,成为全国村镇银行经营管理和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以更加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社会,回馈股东。
第四篇: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背景
2006 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总部原则上设在农村地区,也可以设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备贷款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只能设在县(市)或县(市)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立的机构,其金融服务必须能够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
简介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与商业银行区别
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以往,在中国农村只有农村信用社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两种金融主体,金融服务的水平越来越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建设村镇银行成为监管层大力推动的目标。在规模方面,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
在经营范围方面,村镇银行的功能相当齐全。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和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此外,村镇银行虽小,却是独立法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比如,栾川民丰村镇银行微贷部对于10万元以内的贷款,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10万元-30万元以内的贷款,4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存在问题
极易偏离办行宗旨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为了机构能设立成功将会承诺恪守服务 “三农”的宗旨,并在机构成立之初严格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业务工作。但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各发起人或出资人必然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既定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在此情况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农转非”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在村镇银行重现。
筹集资金困难重重
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县城,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再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
风险控制任重道远
村镇银行是“草根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以村镇银行来说,他们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在不同程度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
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
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壮大村镇银行发展实力
除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
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十分必要。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国内村镇银行设立程序
中国银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设立村镇银行的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其中,村镇银行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村镇银行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暂行规定》还就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行政许可程序及时限要求作出规定,简化了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
第十条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筹建村镇银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工作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五)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最近2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
(六)发起人或出资人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交其注册地监管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村镇银行申请开业,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筹建工作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七)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村镇银行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二)村镇银行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四条 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核准。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五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村镇银行达到开业条件的,其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六条 村镇银行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拨付营运资金额度及比例的限制。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需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筹建方案,应事前报监管办事处备案。未设监管办事处的,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村镇银行在分支机构筹建方案备案后即可开展筹建工作。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地银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并在任职前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十九条 经核准开业的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由决定机关颁发金融许可证,并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五篇:村镇银行经营范围
村镇银行经营范围
银监会划定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
中国银监会日前下发了6项针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以规范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与退出、组织机构、公司治理及经营行为等相关事项。银监会文件称,村镇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据了解,这6份文件包括《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批准,村镇银行可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银监会文件称,有条件的村镇银行要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并根据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向其发行银行卡。对部分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的村、镇,村镇银行可通过采取流动服务等形式提供服务。
贷款公司可经营的业务范围被限定在五个方面,即办理各项贷款、办理票据贴现、办理资产转让、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银监会特别明确,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
《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发放社员贷款,满足社员贷款需求后确有富余的可存放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
根据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办理结算业务,并按有关规定开办各类代理业务。但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其他金融业务,不得以该社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