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院长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报告
医院院长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报告
2004年,@@县人民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院职工忠诚敬业、团结创新,坚持“还您一个健康、送您一片温馨”的服务理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普外科等6个科室被评为2004年度先进科室,陈尚国、徐玉莲等66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有泌尿外科同种异体肾移植等54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1、2004年全院业务收入6754万元,比改制前的4830万元增长了39.83%,年增长近20%,其中骨科和脑外科年业务收入先后分别突破600万元,创历史新高;
2、医院全年门诊量26.2万人次,较2002年增长2.2万人次;出院13348人次,较2002年9614人次,增加3734人次;病床使用率71.7%,病床周转次数26.1,住院手术人次4209;办麻醉卡450份;组织义诊、大会保健14次,参加人数56人次;组织职工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1次,参加人数162人次,并获县红十字会颁发的该项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参保农民体检、下乡为大病统筹人员体检8次,参加人数84人,体检3500人次。
3、门诊平均处方值39.22元,较改制前的44.45元,下降了5.23元,出院病人平均费用与改制前基本持平。
医院改制后门诊平均处方值和平均住院费都有所下降,医院收入的增加是因为业务量的增加,即门诊人次和住院病人的增加。
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1、与省两大院联合,打造医院品牌。2004年2月先后与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签约结为医疗联合体和医疗协作单位,两大院每周六、周日都定期派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教学、坐诊、手术,10个月省院专家共来我院教学查房183人次、举办全院学术讲座32次、科内学术讲座149次、门诊1800人次、手术49例,不仅为病人得到及时治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为病人节约了大量外出就诊的医疗费用,解决了很多县内其他医院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被老百姓誉为“家门口的省人民医院”、“家门口的省肿瘤医院”。
2、组建集团、资源共享。2004年先后与钱集、塘沟等17家乡镇医院结为沭阳县人民医院集团,起草并通过了《沭阳县人民医院集团章程》、对集团医院举行了挂牌仪式,并于下半年组织对相关集团医院进行了走访、查房、门诊,赠送了救护车等,筹建成立了“益民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3、开展便民服务,方便病员。在门诊设立专家、专科门诊,实行“病人选医生”;设立导医台,导医护士待病人如亲人,积极主动为病员分诊服务;实行120与县公安局110联动,在120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向社会公开120急救免费电话,急诊科开辟24小时绿色通道,无偿对急、危、重病人从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入院、手术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急诊危重病人出诊、接诊,并提供担架、轮椅等工具;对所有需住院病人有专人护送到病区,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
4、努力改善医院环境。为改善病员的就医环境,进一步规范、强化内部管理,完成院区整体规划建设,新建了大型停车场一个、花园4个、新增绿化面积4300多平方米,建新宣传专栏2块,在医疗区安装了路灯,做到院区亮化、美化、净化、无杆化;成立了保洁公司,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为患者创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整合了针灸理疗、皮肤激光、推拿等相关科室,成立了康复病区,并在康复病区前添置了健身器材,方便病人康复锻炼;对老传染科进行改造,彻底改善了传染病区患者的就医条件;年初投资80多万元,更新了医院的网络管理系统。
5、增设项目,差别服务。全年投资300多万元增加了新设备;创办了健康疗养院,投资近180万元进行了室内外装修,现收住了34家住户,并配备医护人员,为年老多病的住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还增设了康复中心、微创外科-腹腔镜中心,并与省人民医院开通远程会诊中心,方便病人就医,解决了患者疑难病症外出就医不便的困难,使患者不出县就可以接受全省的名医、专家的会诊,2004年全院远程会诊16例,居全省远程会诊例数第一。进行网络工程改造,10月1日我院成功实现会计电算化,为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设立等级病房17间,其中一等病房7个,还分别在内科六楼五官科和外科六楼泌尿外科各建一个贵宾病房(VIP),为消费层次高的人士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并不断完善增加普通病房,让老百姓住得起院、看得起病。
三、管理水平逐步规范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病历检查、处方检查,举办科主任学习班、住院医生培训学习;先后制定下发了《沭阳县人民医院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事故预防》、《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医疗质量管理方案》、《临床医技科室质量考核细则》、《医疗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手册》、《医疗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实现了医疗规范管理;
2、提高护理质量。全年为护士进行业务培训4次,授课6次,理论操作考核各2次;组织妇产科部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成功开展了婴儿扶触和婴儿游泳项目;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同时,努力改善护理服务水平,为配合医院开展“还您一个健康、送您一片温馨”活动开展的同时,在多个科室开展亲情护理、温馨服务;为了进一步转变全体护士的服务观念,树立服务第一、病人至上的思想,特邀请省人民医院国际骨关节病中心张虹总护士长来院讲学并指导临床工作,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礼仪规范和对待患者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了进一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整体护理内容,真正体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围着病人转”的新局面,我们组建了临床服务中心这一后勤支持系统,形成了后勤为临床、临床为病人的新格局,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一切为了病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4年底创办了宿迁市第一家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在儿科病区、门诊、急诊的走廊、墙壁上施以画面色彩温和宁静、形象可爱的手工彩绘卡通画,在病房墙壁上悬挂一些形象生动的小挂件、吸顶气球、护士穿上粉红色的工作服等,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心内科、骨科设立模式病房,用新的管理模式服务于病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严把采购供应关,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改制后的县医院仍属非营利性县级综合性医院,医院自改制以来在经营中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核定的药品价格和收费标准,规范管理,坚持严把药品、卫生材料进货渠道和质量关,从进货渠道、售货资质、采购、进货、验收、临床用药等都有一整套的手续和制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和卫生材料进入我院。每天在门诊大屏幕向病员公布药品和检查项目的价格,病区实行“住院病人出院清单”制度,做到不多收患者一分钱。努力打造人民医院的品牌形象,让患者钱花的明白,病看的放心。
4、严格财产物资管理。对药房、药库、医疗耗材库、办公用品百货库每月月底进行一次清仓盘货,防止物资积压、减少浪费、保障临床供应;为了检查各部门改制以来财产、物资、资金的配置、调拨、使用、损耗情况,年底对全院各科室财产物资、资金的使用、存放点进行一次清查,做到查清家底、帐物相符。
四、特色品牌已经显现
1、独立开展大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9月,由副主任医师陈尚国主刀、全院多个科室全力协作,我院成功开展了宿迁市首例独立完成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经过21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康复出院,标志着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微创外科特色品牌形成:成立宿迁市首家微创外科中心,以普外科为依托,微创技术涵盖泌尿科、妇科、心胸外科、耳鼻喉科、心内科、神经科、介入中心等多个学科。2004年完成微创手术407例,其中妇科36例腹腔镜手术,泌尿外科102例腹腔镜和前列腺电切手术,普外科205例腹腔镜手术,耳鼻喉科鼻内窥镜微创手术64例,完成介入手术483例。
3、内科技术长足发展:心内科心脏起博39例,神经内科钻颅手术36例,中毒病人抢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全院各科2004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百项,医院拨专款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奖励,经过专家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项目54项,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十项、三等奖十五项、鼓励奖二十三项。
五、人才梯队建设、形成框架
我们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医院制定了“引进必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人才战略。
1、补充新鲜血液:2004年引进了4名外地高中级职称医疗人才,分别是泌尿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陈尚国、脑外科副主任医师平海江、微创外科主治医师严顺新、儿科主治医师王伺伟,并从100多名报名者中招收了15名本科大学毕业生。
2、完成专家梯队建设:评出了20名成员的专家委员会、20名成员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70名技术骨干和43名后备人才、100多名基础医疗队伍。
3、重视人才培养,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把我院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医院。2004年投资100多万元用于业务培训,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142次,院业务讲座62次,先后派出21名医疗业务人员外出进修,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组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次,参加培训45人次,科主任培训班4次,对120医护人员培训5次,并进行了考核,对徐州医学院、淮阴卫校、沭阳卫校实习生岗前培训15天,接收进修人员15人,实习生62人。全年发表论文17 篇,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16 篇。
六、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004年6月份医院召开了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工委员会。1、2004年先后举办了元旦联欢会、5.12护士节联欢晚会,组织职工在沭阳花乡歌会中文艺演出获优秀组织奖和一等奖。
2、国庆节期间举办了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职工运动会,进行了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项目的比赛,全院200余名职工参加了比赛。
3、医院的门球队代表宿迁市赴东海参加江苏省门球比赛,在继获得多项全国、省级冠军后又夺得二项冠军,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4、2004年9月、10月,分别组织“十佳”医生赴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考察、组织“十佳”护士赴大理、昆明等地考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七、其他工作
1、抓好安全生产:为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医院重新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了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为加强院区管理,在院内重要科室和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16个,设置数字监控系统,实行白天晚上24小时监控,为维护医疗秩序、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积极作用。
2、做好党务和院务工作:按照组织部门要求,积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2004年有4名医务人员退红包;积极认真做好积子培训,发展了2名新党员;上报局党委重新调整了党总支部委员会成员,建全了组织网络;参加主管局组织的庆“七一”党的知识竞赛获二等奖。
平时认真做好各项日常行政工作和档案整理,办理离退休、在职人员的调资、职称晋升、上年度的人员考核工作,及时做好全院职工的“三险”缴纳;对改制前历年来全院职工养老保险登记造册,及时请县养老保险处审核认证。
做好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来院专家和本院的专科、专家,新技术、新项目的宣传工作,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手段宣传医院品牌、打造名医形象,全年出宣传专栏10多期,路标栏8块,截至12月已出18期《沭阳县人民医院》专刊。
3、做好行风建设:长期在全院开展“还您一个健康,送您一片温馨”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全院职工以规范的行为、温馨的服务赢得了病人的信任,据不完全统计:一年里收到表扬信(匾)、锦旗42次。定期组织行风督查,对违反纪律的人或事,对照有关规章制度,及时调查核实,进行处理,全年共有25人次和两个科室因违规违纪受到了经济处罚、工资降级和待岗等处理。
4、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严格把关,建好帐册,及时做好全院育龄女职工的“双月检”,妇检率100%,无计划外生育。
5、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加门球比赛、钓鱼比赛,出《夕阳红》专栏,以多种形式做好尊老、敬老、爱老的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向老同志汇报医院建设情况,倾听老同志对医院发展的建议;成立了有退离休老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老专家的技术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使老同志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八、存在问题
1、有些部门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工作中有扯皮现象,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甚至有“真空”地带,出了问题无人负责。
2、医院很多规章制度是健全的,但是执行、落实不到位,有的不按制度办事。
3、保洁工作关系全院形象,目的是改变卫生单位不卫生的不良形象,改变全员卫生保洁意识不强的不良习惯,但是没有做好,还有很多存在问题,2005年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4、120工作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5、病员就餐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给病房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6、节约意识不强,还有长明灯、长流水、通长活、票据纸张满地是、卫生材料流失等现象仍然存在。
7、专家、专科门诊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九、二OO五年的工作打算
1、目标: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要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2006年申报、通过验收。
2、经济指标:年业务收入确保6000万元、争取7000万元、冲刺8000万元。
3、质量指标:①甲级病历率>90%,消灭丙级病历;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④手术病人甲级愈合率98.3%;⑤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⑥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⑦处方合格率>95%;⑧病床使用率>75%;⑨0-4岁儿童和孕产妇死亡报告率100%。以上质量指标的完成与各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加强医疗安全意识,强化医疗事故防范,对受到处罚的科室要追究连带责任。
4、打造医院品牌、强化服务理念:①继续加强与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的合作;②继续坚持微创外科为特色方向,努力打造品牌;③成立心脏中心,举全院之力、选精兵强将,做好2005年的这一新项目,在5月1日开始实施体外循环、冠状动脉造影;④成立眼科中心,实行诊断、治疗、验光、配镜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档次;⑤在进行肾移植手术的同时,做好其他器官移植手术;⑥实行药品结构调整,合理用药;⑦准确定位,差别服务,制定医疗套餐,建立等级病房,供不同层次的病人选择,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5、加大医疗设备投入:设备投入要以项目为中心,立足填补项目空白,争取新上腹腔镜、核磁共振、超声刀、钼铑靶、CR、心脏彩超等新设备;在门诊楼增加一部电梯,方便病人就诊;4月底完成制剂室的净化工程,争取年内完成供应室的改建和专家楼的建设。
6、打造学习型医院:继续加大对人员培训的投入,派出综合素质好的有发展前途的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鼓励职工在职自学,通过专升本考试人员争取达到在职专科职工人数比的20%;做好徐州医学院、淮阴卫校和沭阳卫校的实习生带教工作,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7、加强队伍建设:2005年底完成医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换届选聘的准备工作,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机制,补充中高级人才队伍,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内部讲课等形式,培养医院的后备人才,加大人才储备,建立人才库,使各类人才都能为我所用。
8、完善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各类考核指标和处罚指标,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为过渡到全成本核算作好准备;
9、加强市场拓展,积极创造条件,为成立市场拓展部作准备。
10、其它方面:
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与院情教育相结合,和“还您一个健康、送您一片温馨”和本职工作相结合,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抓好行风建设,继续开展“十佳医生”和“十佳护士”的评选工作。
②成立院庆筹备组,做好建院6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开一场纪念会、制一个专题片、印一本宣传册、出一本论文集,通过院庆,充分展示我院悠久的历史、凝聚全院的人心、宣传我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③进一步进行院区规划建设,做好病区大楼南侧和西侧的道路硬化和病区食堂的筹建;继续加强全院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好院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在9月前完成多功能厅的装修工作,成立职工之家,为职工的业余活动提供场所。
④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无违反计划生育情况发生。
⑤做好老干部工作,定期召开退离休老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定期通报医院情况,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使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同志们,2004年已经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一位员工更应加倍努力,忠诚敬业、团结创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打造医院品牌,做好2006年基本现代化医院的申报创建工作,努力把我们医院建设成苏北一流的县级医院。
第二篇:医院院长在XX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医院院长在XX工作总结暨表彰大
会上的讲话
深化管理改革构建和谐医院
——**院长在XX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院党委、院行政,向在百忙之中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年来立足本职岗位,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全院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2005年是医院工作格外繁忙的一年。从承担的工作任务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等成为医院200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面临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任务,全院干部职工在院党委、院行政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戮力同心、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且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了很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和进步,达到了群众满意工程的目标。
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以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为标准,不断改进和加强医院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认真面对,厉行整改,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
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即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医德医风建设、行业文明建设。通过深入持久的创建活动,不断转变行业作风,提高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使得医院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赢得了社会和舆论的好评。
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作风转变,服务效率提升,办公成本降低;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以全医疗成本核算为主体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医院资本运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部分服务项目已实现社会化管理;以网络为核心的医院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不断改进,推动了医院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大力推进和深化各项管理,扩大医院实体规模和经营规模。通过改建、改造、新建、购买等方式,不断增加业务用房面积,全年增加床位147张,完成医院集团化经营项目4个,新建乳腺外科等5个科室。截至2005年年底,医院实有病床数达到1606张。
我院通过推行开放式发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兴院,不断促进医疗、教学、科研综合实力的提高。2005年,共完成门诊工作量135万人次,出院病人3.87万人次,完成手术22,994台次。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脏器移植、角膜移植等尖端医学项目,进一步提高了综合诊疗水平;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成果均创历史新高,科研经费总量位居全校第一,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精神文明建设
(一)制定并执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工作管理规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检查考核实施办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了医护员工的职业行为,做到奖惩结合,制止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行为。
(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院党委及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等相关文件,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反腐倡廉相关制度的学习活动;组织职工观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卫生部下发的医德医风警示片,利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对职工进行医德医风和廉洁行医的教育。
(三)坚持公共事业为公众服务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在“国际爱眼日”、“5.12”护士节等医学主题活动日组织义诊活动;派出医疗队和专家组,赴宁夏固原、山东聊城、苍山、沂南、沂水等地支援贫困地区建设;组织了“情系沂蒙——百名党员医师下乡义诊活动”,为沂蒙老区人民免费送医送药。通过这些公益性活动,展示了百年老院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四)全年共出版院报23期,176期开始由4版扩为8版,增加了新闻容量,更新了报纸版面,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全年在健康报、大众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发表各类外宣稿件580余篇;完善了医院网站,注册会员已达2180位,点击量92,335人次。
(五)积极参与全国和山东省两级的“号手”推评工作,4个省级青年文明号全部通过复审,产科病房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使得我院成为山东省卫生系统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单位。
业务建设
(一)医疗工作
1.不断加强门诊工作,制订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管理制度汇编门诊分册》,规范了门诊处方。改进门急诊工作流程,制定门诊便民服务10项措施,做好公费医疗、查体等工作,拓展门诊工作外延。全年完成门诊挂号工作量135万余人次,急诊接诊56,837人次,住院2,887人次,抢救15,000人次,抢救成功率为93%;完成健康查体2.2万人次,公费医疗门诊228,759人次,住院1682人次。
2.出院人数达3.87万多人次,比去年增加了22.08%,手术台次达22,994台,比去年增加了11.92%,均超过了年初制定的增长10%的目标。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均较去年增加,平均住院日下降。
3.全力做好干部保健工作,为方便老同志就医,新开设了心内、神经内科等7个门诊,在全省率先将未享受干部保健待遇的离休老同志纳入就诊范围,引进先进设备,今年亚洲第一家GPRS无线网络援外心脏监护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监护中心可管理5万名用户,已成功抢救20余名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保健门诊量达91,261人次,门诊治疗观察达9327人次,出院病人1338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7.2%。
4.制订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医疗分册》,督促指导各业务科室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了医疗制度及卫生部评价指南学习周、医院管理制度科主任培训班、全院医疗制度、医疗法规学习考核竞赛等培训活动;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医疗管理检查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均通过《医疗质量简报》对全院进行通报。
5.规定凡不具备执业资格和未经注册者,一律不得独立进行医疗活动,做到了依法执业、合法行医。
6.根据卫生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了全院医、技人员的“三基三严”全员培训,建立了院、科两级培训体系,组织了多次专题讲座和考核。
7.进行了新技术及疑难危重病例抢救的评选,强调了创新性、先进性;鼓励新技术的开展,全年进行了21例肝脏移植,58例肾脏移植等。
8.成立了法规事务处,制定了各类纠纷防范和处理工作制度,建立了院科两级医患纠纷处理体系。
9.对重点科室的护士长、消毒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监督指导制定岗位责任制,修订了器械消毒规范与流程。
10.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医疗保险工作流程,全年医保总门诊量达49,232人次,住院1682人次,医疗费用合计7152.6万元。
(二)护理工作
1.制订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管理制度汇编护理分册》,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标准和指南。
2.举行了院内静脉留置针比赛并参加全省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佳绩;进行了全院范围的心肺复苏考核,组织基础理论考试多次,参加人员达1110人次,举办护理业务讲座10次。
3.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力度,重点对程序落实、差错缺陷、服务态度、记录质量等进行评价和考核,各类检查结果均以实名制在护理质量简报上进行通报。
4.完成了238名学生、109名进修生的带教任务,完成本科和大专授课84学时,涌现出护理新技术9项,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
(三)教学工作
1.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完成本大学各学院,理论授课7230学时,见习带教892学时,实习教学7293学时,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诊断学、妇产科学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
2.制订《临床教学管理手册》、《临床教学操作规范手册》,建成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全院手术教学实时转播系统。
3.通过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复审,招收硕士184人,博士85人;组织研究生论文答辩347人次;实现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4.组织医学教育讲座52次,发放学分3456人次,完成了2005年的学分验证工作,其中1726人合格,合格率达99.7%;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全省公共课程考试,协助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省级15项。
(四)科研工作
1.各类科研项目。申报450项,中标157项,中标率达34.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国家“863”和“973”项目2项。2005年到位纵向科研经费848.6万元,比去年增加了24%。
2.科研成果。全年共获省部级奖励18项,厅局级奖励29项。其中心内科“三位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山东省卫生行业历史上获得的最高科研奖项。33项成果通过厅局级以上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0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年共发表论文725篇,论文数在全国医院中排名第20位。
3.不断加大对心血管内科实验室等临床和基础科研基地的投入,多次迎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专家的考察、评估和检查,为今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基础;完成卫生部耳鼻喉重点实验室与我院临床学科的整合工作。
4.药理基地共接收临床试验任务80余项,全年实到临床试验研究经费943.2万元。经过几年的运转,我院临床药理试验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创下了良好的声誉。
(五)医师培训工作
1.修订并完善了住院医师培训出科考核、住院医师工作职责等培训管理制度,加强了培训的过程管理,科学安排住院医师轮转工作。
2.组织61名临床医师参加期满转正考核,通过率达100%;组织63名完成一、二阶段轮转任务的住院医师参加统考,61名通过考核并获得了卫生部和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组织60余名住院医师参加了全省住院医师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
3.申报并获得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
4.完成了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网络管理软件的研制和初试,完成了本全省1965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统考及合格证的注册与核发工作。
(六)药事管理工作
1.理顺药事管理体制,理清管理归属,形成了院药事委员会,药剂科、药品采购中心、药品管理办公室有效的工作体系。
2.落实抗生素三级管理体制和实施细则,实现科学、合理应用,实施宏观调控,对于用量异常的品种给予停药处理,每月对用量前10名的品种进行评估,实行首位淘汰。
3.增设门诊药房的发药窗口,设立了急诊药房。
4.降低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规定门诊处方一次不得超过300元,推行“全院调剂”、“同种药品集中配置”等先进方法,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静脉药品资源共享。全年药品销售总额为4.04亿元,向患者让利近7000万元。
行政后勤建设
(一)综合行政管理工作
1.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认真落实首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临床一线和患者提供了周到、贴心的服务。
2.对行政、后勤机关办公费用实行定量控制。
3.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十五”计划及XX年远景目标》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人事工作
1.制定了《选拔留用毕业生暂行办法》、《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暂行规定》、《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等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适应当前需要的完整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2.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医院的口号,对行政、后勤机关办公费用实行定量控制。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二)人事工作
1.制定了《选拔留用毕业生暂行办法》、《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暂行规定》、《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等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适应当前需要的完整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
2.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送出14名青年医师到院外做博士后研究,完成了院内职称晋升及各类聘任工作,组织了第二批著名专家、校聘关键岗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泰山学者岗位等的申报、评审、考核等工作,耳鼻喉科成为“泰山学者”岗位;聘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各2名。目前医院共有在职职工17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高职称者131人,副高职称者307人,中级职称者787人;现有省部级专家11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74人;博士生导师74人,硕士生导师195人。2005年新增职工31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13人,硕士17人。
3.对工作急需的院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采用聘用制,对大中专毕业生采用合同制,逐步扩大实行人事代理制的范围;2005年评聘了26名院内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制定了合同制职工管理暂行规定,提高了合同制职工待遇,规范了管理程序;定编定岗,按需设岗,控制职工数量,建立了新型用人机制。
(三)总务工作
1.全年完成20多项大规模改造、装修、新建工程,包括急诊室新建改造、实验楼改造、产科病房改造、病房大楼改造等,扩大了业务用房面积,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使用价值,加强爱国卫生、绿化、院内秩序整顿,转变院区面貌,2005年,获“省级花园式庭院”称号。
2.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工作作风,提倡节约和成本控制,为临床一线和职工生活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3.加大拆迁工作力度,搞好职工住房管理工作。门诊保健综合楼二期拆迁工程已完成360户,安置本院拆迁户19户;完成了医院旧房验收工作,积极为下一步解决无房职工住房问题做准备。
(四)设备采购供应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1.全年采购仪器设备1925台(件),采购金额4709万元,通过办理免税节约经费477.1万元;全年采购低值易耗品9424.7万元。截至年底,全院设备达7388台(件),设备资产达3.63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11.1%。
2.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狠抓论证投入和管理使用两个环节建设,加强制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切实做好计量监测和放射防护,有效盘活了资产,减少了浪费。
3.规范招标工作,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全年共进行大型招标49次,其中设备招标42项,基建项目招标2项,国际招标5项。
(五)、财务审计工作
1.改进财务管理。按照卫生部要求,加强了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了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重点加强了医院财务收支预决算、医疗收费结算、科室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收费项目及标准的管理工作。
2.医院全年财务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9.85%;财务支出比上年增长了19.56%。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比上年有所降低,每住院床日平均收费比上年略有增加。
3.医院年底资产总额比上年底增长了12.84%;净资产总额比上年底增长了12.31%。
4.全年审计工程项目140项,报审金额1952万元,审减金额253万元,审减率达12.96%。
(六)基本建设工作
1.南新街专家公寓工程。顺利完成了南新街专家公寓的土地使用、拆迁手续办理和施工图设计,拆迁工作接近尾声,目前已局部开工。
2.门诊保健综合楼工程。基本完成了方案设计,拆迁工作正在全面铺开,其中广智院易地重建方案的顺利实施,为保障门诊保健综合楼工程奠定了基础。
3.科研教学楼工程。经山东大学同意,由我院投资,在西校区西北角兴建科研教学楼,目前项目论证工作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七)安全保卫工作
1.认真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在召开各种重要会议及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期间,控制不安定因素,确保医院稳定。
2.结合医院现状,修订了医院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各类责任书和应急预案等;加强“三防”,实施全院24小时不间断巡查。
3.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了反扒窃、反诈骗行动,全年共抓获医托、扒窃、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名,破获恐吓诈骗案一起。
同志们,尽管医院在2005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医院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需要;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医德医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尖端和特色学科偏少,杰出人才和高端学术团队数量不足;基本建设进度不大,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主要瓶颈。
同志们,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2005年已经过去,同样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2006年呼唤着我们勇往直前、续写辉煌。2006年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医院“十一五”计划的起步之年。今年医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公共事业为公众服务的办院原则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管理效益为重点”的办院方针,继续推进开放式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兴院战略“三大战略”,深化医院管理改革,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和谐型、节约型、文化型医院,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6年医院将着重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全面完成“医院管理年”各项工作任务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做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服务流程与服务环境改进、诚信服务与医患关系建设、控制医疗成本、降低诊疗费用、医德医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医院管理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达到卫生部要求,形成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会议制度,规范会议管理;建立管理干部定期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其领导能力、管理素质和决策水平;推行行政职能处室处长(主任)和临床业务科室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处长(主任)、科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任期挂钩。
(三)加强医疗护理管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全面推进从传统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向现代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建立“零缺陷管理”体制和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医院管理制度汇编为依据,认真落实各类业务管理制度,积极摸索和完善新制度;不断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和督查,实现对医护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全程控制;加强门诊病房管理,进一步改进和整合临床工作流程,实现门诊划价、收费、出入院的“一体化”和“一站式”服务;抓好医患沟通工作,实现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建立健全行政后勤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后勤管理水平
继续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健全行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定期向职代会汇报工作制度,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定期进行公示公开,及时向全院通报有关情况,主动接受党员干部职工的监督;狠抓行政后勤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五)加强药品管理工作,切实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岗位技能练兵,提高药品工作人员素质;加强药剂科与医师的联系与沟通,建立相互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处方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改造门诊、急诊药房,优化药品服务流程;坚决将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控制在45%以下,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
深入开展“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齐鲁百年名院特色的医院文化
(一)确立文化理念,深化内涵挖掘,建设富有齐鲁百年名院特色的医院文化
努力弘扬齐鲁医院精神,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引导和影响全院职工致力于医院各项工作,提高向心力,增强凝聚力。
(二)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
以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重点开展三项工作,即医药活动中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推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确立建设和谐型医院的目标,积极承担公有医院的社会责任
要坚持公共事业为公众服务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做好公费医疗、医疗保险工作;积极组织义诊、下乡、援外、对口帮扶等社会公益性活动,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四)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医院社会影响力
要充分利用网站、院报、省内外宣传媒体,全面报道医院工作取得的成就、开展的重大活动和科室、个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全面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推进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加强临床科室体系、基础研究体系和辅助科室体系建设
要以医疗为重点,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需求,调整和扩大科室设置,不断加大人财物力投入,确保我院整体业务科室体系在省内的领先水平。
(二)加强学科建设,培育优势特色学科
结合制定医院“十一五”规划,根据山东大学学科发展规划,进一步整合医疗、教学、科研资源,鼓励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着重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扶植培育新兴学科,形成在国内医疗界具备相当影响力的整体学科优势。
(三)努力贯彻“人才兴院”战略,狠抓人才队伍建设
要坚持不懈地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解决这一制约我院快速发展的瓶颈;狠抓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青年医师临床基础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科梯队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管理,建立适应形势需要的业绩评价标准和学术评价标准,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四)不断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突出教学医院特色
倚靠山东大学平台,积极开展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做好教学过程监控,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双语教学,鼓励教学创新,完成医院整体化临床教学改革方案;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临床教学积极性。
大力加强医院综合支持体系建设,为业务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动力和保障
(一)搞好医院基本建设,全力推进重点工程
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力争年内完成门诊保健综合楼、南新街专家公寓的拆迁工作并启动工程建设;根据院区总体规划,结合医院管理年整改工作,完成一批改建、扩建工程。
(二)完善医院管理技术支持体系
重点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继续强化医院网络资源的安全利用和管理,扩大互联网资源的接入数量,更换医院HIS系统,完成PACS系统的考察和引进工作,进一步提高医院网络技术水平,确保网络平台上的各项业务工作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行政后勤办公自动化程度,为实现高效、节约、快速、准确的机关效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加强医院资产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要根据科室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更新陈旧设备,保持我院设备装备的国内领先水平。做好国有资产的挖潜增效,建立资源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水平。
(四)深化后勤改革,做好后勤保障
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大物业管理;推进节约型医院建设,整合院内后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院区综合治理,解决部分区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确保院内治安环境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五)加强财务审计工作
继续深化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改革,提高全院财务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理财,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并严格执行;加强各类项目经费管理,提倡增收节支,控制经营成本。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重点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对齐鲁医疗投资公司的审计和对院内各专项经费支出情况的审计。
努力贯彻开放式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一)继续推动国内院际、院研合作
积极与国内兄弟医院、学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各学科与合作院校对口学科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内容。要在高层次专家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研究生、医师进修、科研、教育等方面开展积极、高效的合作,力争国内院际、院研合作有一个明显的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点,加大人财物力投入,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和规模,全面提升我院的国际化水平;要增加高层次国际合作医院和研究机构的数量;要大力支持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友好医院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双方人员的互访规模并在更加宽广的领域开展合作;努力争取海外科研教育资源,资助更多的医师出国学习访问。
(三)加强对齐鲁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进一步扩大医院集团化经营规模
要加强对公司运营状况的监督和控制,尽快建立公司向医院党委会的定期报告制度,有关公司运营的重大工作和财务情况要及时向院党委会进行报告,并向全院职工通报。继续坚持医院集团化经营方向,力争年内完成2-3个合作或并购项目,进一步提高医院在省内医疗市场的占有份额,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2006年是我院发展承前启后的一年,“十一五”第一步能不能迈好,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在山东大学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医院院长在庆祝5.12护士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医院院长在庆祝5.12护士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自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便与人道主义精神和以关爱生命、救死扶伤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尊重与敬慕。护理工作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防治、医疗护理、救死扶伤、关爱病人等方面,发挥着
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等众多学科。为了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更好地抓好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人才的作用,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州中心医院决定,继实施医生系列“胡萝卜”人才激励工程之后,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实施
“南丁格尔人才”工程。首批评出甲等20名、乙等19名“南丁格尔人才”,将分别享受800元/月、600元/月的人才津贴。同时,对“南丁格尔人才”将实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方法,以不断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护理人才,不断提高护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个人专业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
“5.12国际护士节”是个光荣的节日。多少年来,全世界广大护理工作者始终牢记南丁格尔“竭诚协助医师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的誓言,弘扬她视患者为“老人的儿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妈妈”的献身精神,为每一位患者送去关怀,为每一个患者家庭带来幸福和快乐。在sars(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痛心时刻,护理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舍家忘我、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奉献与敬业精神,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因此,人民群众把护理工作者比作“白衣天使”,比作“人类生命的守护神”,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她们,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今天,我们以启动“南丁格尔人才”工程的方式,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的重视,号召社会各界关心护士、爱护护士;我们真诚的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激励护士姐妹们弘扬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精神,把护理事业当作一份责任和义务,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模范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牢记南丁格尔的誓言和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发扬光大南丁格尔的精神和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对患者饱含感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深怀痴情,将我们的人生价值定向在护理事业上,把我们的人生坐标定位在人民群众满意度上,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不断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全州献身于护理事业的“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全体护理工作者工作顺利,家人平安健康!
第四篇:在模范表彰大会上的报告
在模范表彰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迎着新春的曙光,满怀创业的豪情,今天,全县三级干部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回顾总结2005年的各项工作,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大张旗鼓地表彰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科学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动员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再接再厉,争先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而拼搏奋斗!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2005年,是我县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建设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实施“三三三”发展战略,主攻“八三一”工作重点,不事张扬,埋头苦干,开放引进,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目标和“十五”计划,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显著成就,夯实了争先发展的基础,积蓄了全面跨越的后劲。
(一)以跨入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为标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去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11.4%,比“九五”期末增长58.1%,年均增长9.5,继续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市保持第一;财政总收入再上新台阶,达到6.77亿元,同比增长22.63%,是“九五”期末的1.8倍,年均增长22.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4.6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69.89%,增速名列全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新高,完成4218元,同比增长9.6%,比“九五”期末增长39.2%,年均增长6.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全省“十一五”规划试点县和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县。继续名列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县、中西部百强县。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跨入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
(二)以王坡煤矿、福盛轧钢、晨晖管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标志,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工业项目建设捷报频传。王坡煤矿基本形成150万吨生产能力,顺利通过省里验收,成为全省地方最大的单井单面煤矿;福盛二期完成投资2.5亿元,已投入试运行;晨晖二期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成为国内同行业十强企业;康达水泥、清慧制造、天九制药、坤达磁材等一批项目也都进展顺利,完成了进度。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率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217万元。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总产达2.45亿公斤。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加快,全年猪、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长26.92、40.75、30.05。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晋大、木栏栅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制定出台了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全县矿井数量整合为123矿125井,规划生产能力提升到1863万吨。先后组织到浙江玉环、永康等地参观考察,组团参加乌洽会、广交会等活动,促进了我县与先进地区的广泛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李寨漂流节,三八煤矿与珏山景区实现了资产重组,成立了珏山旅游开发公司,东四义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泽州旅游的品牌进一步叫响。
(三)以基本建成宽裕型小康县为标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饮水解困工程完成投资599万元,解决了64个自然村、3.15万人的吃水困难。新建村村通公路415公里,使全县96.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三年基本实现村村通任务超额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83.5,赢得了全市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农村保险参保率达59.06,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2.08万人,占计划的104。全面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依法关停了230家小冶炼企业。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占地500亩的凤南公园,成为全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精品工程。村村通公路绿化完成309公里。村村通广播电视入村率达到了100。到年底,全县60的乡镇、80的行政村基本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实现了宽裕型小康县目标。
(四)以继续保持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县为标志,城乡文明程度明显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现高潮,巴公镇、东四义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县工商局成为全国文明单位,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县。在全县开展了向崔晓满学习的活动,形成了树典型、学典型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大舆论宣传机制创新力度,赢得了全省广电创新研讨会在我县的召开。科技工作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大打基础教育硬仗,全年撤并小学教学点132所,落实“两免一补”资金800余万元。泽州一中高考成绩在全市继续领先。农村爱国卫生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计生、工、青、妇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明显进步。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圆满完成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工作受到北京军区充分肯定,王
陆升县长再次被评为“华北地区忠诚党的武装事业新闻人物”。安全生产继续取得良好业绩,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称号。进一步加大矛调信访工作力度,着力开展联动大接访,跨入省市首批平安县行列。
(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为标志,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明显提高。坚持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
机遇,圆满完成第一批、第二批集中教育活动,第三批正扎实推进。特别是正面教育“五个一”工程受到省市委充分肯定。制定出台了《县委常委会工作规则》等四项规则,完善了县委常委会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深入开展“抓督查,促落实”、“议泽州,话发展”、“刹五风,树形象”、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五项制度”,选派700名优秀干部深入农村加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创新农村发展党员机制工作典型经验受到市委充分肯定。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继续引深三项治理,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得到了强化,全县上下勤政廉政的清新之风正在形成。
一年的拼搏奋斗,不仅为“十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更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们坚持改革,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实现了综合实力的大增强、改革开放的大跨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文明创建、教育、文化、科技等多项工作走在国家省市前列,成为泽州历史上发展全面、快速、健康的时期之一。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得不易;开创这样的局面,非常值得珍惜。五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始终,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牢牢把握争先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思路清晰是争先发展的重要前提。从“九五”期间的“五四一”战略,到“十五”时期的“三三三”战略,我们针对“煤挖完了怎么办”的问题,经过十年探索实践,初步形成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成为推动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开放引进是争先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全省地方最大的单井单面王坡煤矿到全市最大的福盛轧钢项目,从国内同行业十强的晨晖管业到全市第一的天九制药项目,都是我们开放引进的结果。我们不仅引进了技术,引进了人才、资金、机制,更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发展理念。
(三)项目建设是争先发展的根本所在。产业做基础,项目做支撑。“十五”期间,我们投资50亿元,新上了康达水泥、两个318高炉、清慧制造等一批项目,已经和正在成为全县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
(四)创优环境是争先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了发展软环境,使全县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进一步凸显,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泽州投资创业。
(五)用好干部是争先发展的关键因素。五年来,我们的广大干部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失败不灰心,憋着一股暗气,下着一股暗劲,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在全县形成了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可以说,这既是对我们五年实践的基本总结,也是我们今后必须把握的基本准则。
回首过去,我们深感欣慰;总结经验,我们倍感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四大班子精诚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方方面面、条管单位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县52万人民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们今天表彰的423个先进集体和426名先进个人,就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排头兵,就是各条战线的先锋队,就是加快泽州发展的主力和精英。一年来,以巴公、川底、下村等为代表的受表彰乡镇,以煤运、王坡、福盛、天九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中小企业、水利、民政、广电等为代表的标兵单位,以田真炉、阎炉、卢保国、常买肉、姬永富等为楷模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以赵武锁、李强、王林慧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以阎立盘、李毛旦、杨建国等为代表的发展农业新产业带头人,以李瑛、阎永辉、房淑彦等为代表的外来投资、外聘人才先进个人,不甘人后,勇争第一,在自己的岗位和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骄人成绩。值此之际,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加大会的三级干部、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县52万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泽州改革和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县委、县政府希望所有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的一年中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未能荣获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们,不要因为未获奖而气馁,泽州争先发展、奋勇赶超的路还很长,荣誉还更多,衷心希望你们来年勇夺桂冠,榜上有名!
二、把握形势,抓住机遇,明确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新起点上谋划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泽州的发展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放到全省、全市发展的大战略中来把握,从而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动,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奋起直追,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全力推进泽州经济社会全面跨越。
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县委二届三次全会描绘了我县“十一五”期间的宏伟蓝图,提出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争先发展为主题,全力实施“153”发展战略,即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五大重点”,实施“三力”工程。“一个目标”是: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五大重点”是:在建设新农村上领跑,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争先,在引深改革开放上突破,在发展民营经济上跨越,在构建和谐泽州上加速;“三力”工程是:凝聚力工程、竞争力工程和推动力工程。按照这个思路要求,到2010年我县生产总值确保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8.9;力争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23.4。财政总收入确保达到23亿元,年均增长27.9;力争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32.1。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到6000元,年均增长7.3;力争达到8000元,年均增长13.7,接近或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提出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奋斗目标,不是心血来潮,空穴来风,更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它是基于我们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县情的科学把握。首先,它是泽州争先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敢想大事、敢干大事的泽州人处处奋勇争先,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都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尤其是“十五”期间,面对发展的巨大压力,泽州人埋头苦干,拼搏进取,再次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资源枯竭、多种发展条件制约,我们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一些主要的指标位次发生变化,在省市排队后移。面对前后左右的夹攻,面对新一轮发展热潮,面对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大势,应该讲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连跑带跳才能够着的一个目标。但若不这样,我们在全市的“老大”地位就会动摇,就将不复存在。因此,泽州人想当稳当好“老大”,必须三步并作两步走,别人走我们就得跑,别人小跑我们就得快跑。提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争先发展,立志赶超的行动纲领。其次,它是泽州综合实力的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雄厚,2003年位居全省第二,2004年名列中部地区第90位,2005年又跨入了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行列。经过努力,“十一五”全县谋划了100多个项目,列入省“十一五”规划的9项,项目的储备、筹划全市第一,这是我们争先发展的希望。“十五”期间投资50亿元的一大批项目即将投产达效,这是我们争先发展的基础。这样的综合实力,为我们跳高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它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十届四次人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按照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县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力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我们泽州是全省首批小康县,是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经济基础好,综合实力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就是我们完成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托的最好答卷。特别是,提出这样的一个奋斗目标,我们是建立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之上的。通过开展“议泽州、话发展”大调研活动,我们进一步吃透了县情,理清了思路;通过聘请国家省市专家调研论证,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形势,坚定了信心,这就为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在思想、物质和理论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对我们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从国内看,东部发展一日千里,中部崛起紧锣密鼓,西部开发如火如荼,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对我们的发展构成挤压之势。从全市看,阳城一马当先,高平紧随其后,沁水紧追猛赶,城区、陵川跃马扬鞭,对我们的发展构成合围之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一年胜过一年。形势和任务使我们喘息都很难,我们变得不再气粗,不再腰直,不再自信。再从我们的现实来看,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煤炭业一花独秀,第一产业发展不够,第三产业先天不足,产业一元化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传统优势不再明显,煤炭支柱产业中3号煤资源已经基本枯竭,100立方以下高炉全部被取缔;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四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增无减,宏观调控、土地、环保、有县无城等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五是少数干部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不足,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特别是被煤炭黑色思维左右,限制了我们的发展等。
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都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和克服的。看形势我们要分两面,在清醒看到各类矛盾、各类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从外部看,我们正面临着争先发展的“三大”机遇。一是能源需求旺盛带来的机遇。随着全球油价的攀升,煤化工行业出现升温,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我县作为煤炭大县,必将更多地赢得国内外能源产业界的青睐。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带来的机遇。国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必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商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呈加速趋势,我县地处中部,只要工作做得好,完全有条件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三是政策倾斜带来的机遇。国家确定将我省建成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向我省相关地区延伸;国家、省市推动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县来说更是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把晋城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战略构想,确立并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已经有4个落户泽州,总投资达100亿元,将有力地带动我们的发展。
从内部看,我们积累了争先发展的“五大”优势。一是开化大气的人文优势。从女娲补天、孔子回车的人文传说,到高都、晋庙铺古文化遗址的厚重历史,泽州底蕴淳厚,开化较早;从五小工业名闻全国,到双文明建设、小康实践省市领先的发展历程,泽州历来是全省全市的大县强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今天,泽州都是人才荟萃,英雄辈出,典型不断,名声在外,人气聚集。二是较为雄厚的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发展资本,民间闲散资金多,银行存贷差大。这几年我们新上的一批重大调产项目,如王坡、福盛等,已基本形成了产业规模、产业群体和区域规模经济优势,支撑国民经济的优势项目和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多年的小康建设实践,使我们的一批镇村实力明显增强,像巴公、川底、南村、下村等乡镇,像东四义、山耳东、巴公三村等村,多年的挖煤炼铁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本。三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县环绕晋城市区,是中心城市近郊。随着新一轮城市扩张,我县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特别是随着市内30余家企业外迁,为我县承接城市产业扩张,加快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四是相对突出的资源优势。尽管我县3号煤资源枯竭,但9号煤、15号煤开采刚刚开始,这些都是优质的煤化工原料。可以想象,随着省、市煤化工基地的全面建设,我们的煤比其它地方的煤更有优势,更有条件,我县的资源优势将会再次获得新生机。五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一方面,我们培育、锻炼和造就了一批熟悉市场、了解泽州,敢为人先、敢干大事的党政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一方面,我们还有一批始终关注家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的泽州赤子,如台商巨子郭台铭,中科院院士、纳米科学带头人范守善等。
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大有所为,冲刺全国百强大有希望,这是一个我们跳起来完全能够摘到的果子。我们坚信,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各种矛盾和挑战,还有许多困难和曲折,但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52万勤劳智慧的泽州人民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前进步伐。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三、咬定目标,快马加鞭,努力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进程
2006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是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奠基之年,开局之年。这一年能不能开好头、起好步,事关重大。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和县委二届三次全会的要求,确定我县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争先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大力弘扬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泽州精神,全力实施“153”发展战略,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励精图治,拼搏进取,全面推进泽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而拼搏奋斗。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国民经济指标明显增长。全县生产总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财政总收入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力争突破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零售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2、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3、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粮食总产量2.2亿公斤;农业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4580元,比上年增长8.58。
4、社会保障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农村保险覆盖率达到65
5、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着眼于构建和谐泽州,推进诚信建设,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农村和基层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工作任务是:
(一)以建设“一镇百村”为示范,在建设新农村上领跑。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决策,更是我县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四新一好”的总体要求,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像当年抓小康建设一样,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在省市先行一步,全面领跑。
1、突出抓好“一镇百村”示范试点建设。就是抓好巴公镇一个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镇,和刘轩窑、东常村等10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巴公镇要以巴公——陈沟公路为轴线,集中力量抓好沿线巴公二村、三村、东四义、山耳东等12个新农村的集中连片建设,加强村镇绿化,完善基础设施,活跃农村文化,健全保障体系,力争到年底初见成效,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刘轩窑、西张村、东常村、崔河村等10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夯实产业基础,搞好环境整治,注重协调发展,积极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大打新农村建设四大硬仗。在全县广大农村要集中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村镇规划硬仗。要高起点编制完成1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150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确保在今年底全部完成;对未编制规划的村,要在2008年底全部完成。二是环境整治硬仗。从三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四堆八乱”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大行动,真正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拉开新农村建设的帷幕。三是通道绿化硬仗。要以全省开展五大林业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公路绿化、生态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四是农村三通四改硬仗。村通公交车达到90以上;通暖气、通煤层气或沼气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全县起好带头、做好示范;改水方面,力争全年解决68个自然村、3.5万人饮水安全。改灶方面,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沼气、液化气和煤层气,力争改灶率达到50以上。改厕方面,大力提倡建设双瓮漏斗式、三格式和水冲式无害化公厕,彻底消灭露天粪坑。改圈方面,大力推行集中饲养,建设通风、卫生、安全的规模养殖小区。
3、切实推进六大工程。一是农民增收工程。围绕产业抓增收,围绕项目抓增收,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净增长360元以上,达到4580元。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抓好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绿化等四件大事,力争使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三是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四是文明村风创建工程。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度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塑农村文明新风。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工程。以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六是村级班子建设工程。以开展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好“五项制度”,努力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强化四大支撑措施。一是资金支撑。县财政综合安排4000万元资金,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政策支撑。在项目建设、村镇建设用地、建设规费、规划设计等方面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三是科技支撑。组织开展千人科技下乡行动,充分发挥我县30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四是组织支撑。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和下派干部的作用,融合力量和资源,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5、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夺标竞赛”活动。大搞宣传,大造舆论,用建设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激发斗志,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在全县迅速掀起热潮。南村、金村等城郊乡镇,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积极融入城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高都、北义城、大阳、下村、川底、大东沟、周村等乡镇,要结合本乡镇实际,发挥交通便利、二三产业相对集中、农村基础设施较好的优势,切实搞好规划,集中连片建设新农村;李寨、南岭、犁川、山河、晋庙铺、大箕、柳口等东南部山区乡镇,要以乡镇所在地为龙头,结合产业开发和移民并村,建成一批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农村。要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调查研究,献策献力,努力工作,务求新农村建设在开局之年顺利推进,旗开得胜。
(二)以八大重点项目为抓手,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争先。
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今年及今后五年,要按照“做强煤炭产业,延伸化工电力,提升冶炼铸造,发展加工旅游”的思路,着力培育煤炭、钢铁、铸造、煤化工、电力、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八大产业,努力把我县建设成独具特色的钢铁工业基地、铸造加工基地、煤化工基地、商品用电基地,构筑泽州经济“四产八业”的经济发展框架。
1、大产业托起。煤炭产业要通过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关小上大,提高集中度。力争到2010年,全县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800万吨左右。铸造产业要积极发展中高档铸件,延伸机加工,实现“泽州铸造”向“泽州制造”的转变。力争到2010年,全县中高档铸件产量达到100万吨。煤化工业要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在煤变肥、煤变醇、煤变醚、煤变油上下功夫,加快煤炭生产大县向煤化工大县转变。力争到2010年,形成335万吨甲醇、200万吨甲醚、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10万吨合成油的生产规模。钢铁产业要坚持高炉关小建大,坚持清洁生产、循环生产,实现钢铁业全面提升,保持生铁200万吨、线材100万吨、板材50万吨的产业规模。电力产业要大力发展火电,积极开发水电,实现由输煤向输电转变。力争使全县电力装机总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新材料业要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产业规模与产品档次的大幅度提高,力争形成120万吨水泥、2万吨磁性材料等的产业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和中药材加工,实现产业扩张与壮大,力争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旅游业要坚持整体开发,多元化投入,下功夫开发建设好珏山、山里泉、李寨等景区,着力打造“山、水、湾”旅游品牌。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八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提供税收25.2亿元,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大项目带动。项目建设是发展的根本,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一是续建项目抓跟踪。要建立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千方百计帮助在建的福盛三期、王坡二期、晨晖二期、清慧制造等项目解决电力供应、资金周转、市场销售等环节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二是新建项目抓服务。对达成意向的兰花集团1501项目、天脊集团18301项目、晋煤集团2510项目、国投华实4×30万千瓦电力等项目,要优质服务,确保项目早审批、早立项、早开工。三是拟建项目抓招商。结合我县产业实际,建立项目信息库,继续抓好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工作,通过招商引资,有计划、有选择地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安排就业多的项目。尤其是要抓好车山150万吨煤矿、“锌—空气”燃料高能电池等拟建项目招商,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要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全面实施“百矿百项”工程,要求全县所有县营和乡村煤矿,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抓住当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的机遇,以独资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投资,新建地面工业或农业项目。各乡镇要围绕“十一五”规划,突出生产性项目和农民增收项目建设。今年,巴公、下村、南村、川底、东沟、高都、金村等7个乡镇,各自至少要新上一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大阳、北义城、周村、犁川、大箕等5个乡镇,各自至少要新上一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晋庙铺、南岭、李寨、山河、柳口等5个乡镇,各自至少要新上一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县直各单位,尤其是涉经单位,要围绕项目建设抓服务,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强化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分优劣。
今年县里的重中之重是要抓好八大续建项目和八大新建项目。八大续建项目是:王坡300万吨矿井建设项目,投资1亿元,进行井巷工程及设备定购;福盛三期项目,投资3亿元,形成100万吨线材、50万吨板材生产能力;清慧6万吨汽配项目,投资0.6亿元,形成6万吨生产能力;高都煤矸石发电项目,投资3亿元,完成三通一平及设备定购;坤达磁材一体化项目,投资0.5亿元,形成万吨生产能力;康达120万吨水泥熟料项目,投资0.25亿元,形成60万吨生产能力;曹河水电站项目,投资0.26亿元,完成道路工程,一期围堰及大坝开挖工程;晋园万吨山楂深加工项目,投资0.2亿元,完成与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的合并重组,新增生产能力5000吨。
八大新建项目是:国投华实热电项目,投资5亿元,完成三通一平;天脊化工18301项目,投资6.9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兰花集团1501项目,投资2亿元,完成土建工程及设备定购;东方实业公司铸管项目,投资0.8亿元,形成12万吨生产能力;合聚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投资2.5亿元,形成75万吨生产能力;珏山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0.3亿元,完成旅游公路及部分景点建设;任庄水库供水项目,投资0.18亿元,建成投入运营;晋宏万头猪场及沼气项目,投资0.5亿元,建成完工。
3、大园区积聚。工业园区是项目开发、产业积聚的有效载体,是经济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证明。要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园区成为我县经济的增长极。巴公化工工业园区已经省政府批准,项目占地16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形成产值100亿元以上。要抓住晋城市建设全球性高浓度氮肥和全国煤化工基地的契机,全面加快天脊18301、兰花1501等项目建设。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规模,保持在全市煤化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南村要以晨晖、春晨等为龙头,发挥铸造传统优势,积极筹建铸造工业园区;长河沿线是我县煤炭产业发展集中区,要在煤炭转化上下功夫,王坡、岳南、天户等骨干矿井要带头示范,带头调产,建设新型工业园区;金村要充分利用好地处城郊的地利,发挥好农业产业优势,以天
九、木栏栅等为龙头,全面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要着力抓好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的投资项目,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
4、大基地富民。一是抓好八大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原则,积极培育壮大优质小麦、小杂粮、蔬菜、中药材、生猪、奶牛、黄梨、蚕桑等8大基地建设。尤其要以建设4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和40万亩小杂粮基地为重点,不断提高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水平,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亿公斤左右。二是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突出生猪、奶牛养殖两个重点,按照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营销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力争全年生猪出栏达到15万头,奶牛存栏达到1千头,畜牧业产值比去年增长30。三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天九制药、晋大奶业、晋园山楂、木栏栅、巴公大葱加工等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市场、闯市场。四是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抓好以保护耕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监测、动植物防疫检疫等农业体系建设。
(三)以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为重点,在深化改革开放上突破。
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两翼。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和激活加快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在深化改革上,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1、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按照“资源货币化、企业股份化、区域集团化”的思路,在完成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2、加快企业集团的组建步伐。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是以天户、三
八、岳南等为基础,积极参与山西太行煤业集团组建;二是以晨晖、清慧等企业为龙头,尽快组建泽州铸造集团;三是以福盛轧钢为龙头,切实推进钢铁企业集团组建步伐。
3、深化企业改革。国有二轻企业年内要有60以上完成企业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工作,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乡村集体企业要全面推进“二次改制”,力争改制面达到50,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在扩大开放上,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活动,力争全年招商引资达到20亿元以上,招才引智也要取得新进展。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机构,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招商活动,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策划、洽谈,跟踪落实。继续组建招商小分队,走出去开展招商洽谈活动,增强对外合作能力。二是突出载体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主体作用,积极与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对接,实现对外合作,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全方位开展好建县1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泽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三是注重招商实效。围绕我县“四产八业”产业格局,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长期蹲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效果。四是大力招才引智。举办好“发展与改革论坛”活动,以“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为主题,精心打造一个促进泽州争先发展的精品论坛。同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抓好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重点引进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大力引进各类科研成果。
(四)以实施“三个一批”为目标,在发展民营经济上跨越。
民营经济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和希望所在。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就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环境创新引进一批,嫁接改造发展一批,提升激活壮大一批,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形成铺天盖地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态势。
一是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要全面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均允许进入。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四大基地”、“八大产业”建设,参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县外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创业。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大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就很难快速发展。要确立“人家发财我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发展上壮胆子,在政治上给位子,在经济上给票子,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支持、保护民营经济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是进一步激活创业主体。泽州孕育着大量的人才,蕴藏着50亿元存款的民间资本。如何把这些人才、资本激活,就要大力推动机关干部主动创业、带动创业;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广大农民就地创业、离土创业;各类技术人员领先创业、领办实业。特别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三是进一步提升创业层次。建立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用于担保、贴息和前期投入。组织开展争创“十强民营企业”活动,对纳税额和投资额排在全县前10名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保护、重点奖励,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和知名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大户。通过实施更优惠的政策,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在土地、资金、人才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着力引办一批辐射带动力大、产业链条长、配套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大户。特别是要对福盛钢铁、晨晖管业、东方实业等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使之尽快成为我县经济的骨干。力争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55亿元,上缴税金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
(五)以抓好10件惠农实事为切入点,在构建和谐泽州上加速。
构建和谐泽州,是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前提。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强化统筹意识,注重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1、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力争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人。加快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抓好城乡低保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和全员覆盖。切实关注弱势群体,把党和政府为困难群众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关注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妥善解决好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乘车难等突出问题。
2、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校校通网络三项工程,力争到年底建成60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努力优化办学条件,完成基础信息网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力争高中入学率达55,泽州一中建成省级示范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培养符合泽州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抓好南岭爱物中学建设,打造泽州教育精品工程。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成果,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政策机制,努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和人才,提高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3、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完善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保率达85以上。切实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县传染病区要投入使用,8个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工程全部完工。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县文化馆、图书馆办公大楼要在年底建成。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全年完成100个新农村广电网改造和263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以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试点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
4、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继续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深入推广刘轩窑民主治村经验,不断巩固和完善政务、企务、村务公开,努力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进第七届村委会整章建制工作,努力提高村委会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推动泽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努力办好10件惠农实事。(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7个行政村、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建设66个行政村沼气或煤层气的供气工程;(3)抓好1423公里乡村道路管护,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4)建成60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1所省级示范高中,凤城幼儿园投入使用;(5)建成10个乡镇文体中心。电视入户率达到85;(6)建设100个等级卫生所;(7)农村保险覆盖率达到65;(8)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9)建设7个畜禽防疫服务中心站;(10)建设130个农村商业网点和4项食品安全工程。
四、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而拼搏奋斗
同志们,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洗礼,特别是“十五”辉煌的积淀,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向上攀登,每走一步都无尚光荣,每走一步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使命,更是责任;是压力,更是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使命感,必须有励精图治、争先发展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只要具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实施“153”发展战略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一定能够开创我县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凝聚力工程。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争先发展,关键在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党心、凝聚民心,促使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形成争先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先要从思想上凝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战略目标能否圆满实现,关键取决于全县两万余名党员和52万人民的思想情绪顺不顺,参与热情高不高,精神状态好不好,拼搏意识强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鼓动工作,让全县人民都知道县委、县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泽州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始终统一到“十一五”目标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干部思想建设这一重点,抓好县、乡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抓好党员干部的系统性理论培训,切实增强各级干部驾驭全局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引导广大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决走出依赖煤炭的“黑色思维”,彻底打破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三自”思想和作风,树立争先发展之志,善谋争先发展之策,鼓足争先发展之劲,全身心投入到兴泽富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其次要从组织上凝聚。要紧紧抓住三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上下同心、工作同力、团结战斗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三级班子建设上,以县委为核心的县级领导班子,要切实担负起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领导责任,跳高一步,超前决策,定战略,谋大事,抓全局。要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要以开展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突出抓好换届后的村级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方针,进一步匡正用人风气,端正用人导向,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从作风上凝聚。没有一支励精图治、敢打善拼的干部队伍,没有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过硬作风,我们的事业将一事无成。要大力提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弄虚作假,浮夸虚报,摆花架子,华而不实的不良作风;大力提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之风,反对高高在上,以权谋私的衙门作风;大力提倡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精神,反对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的歪风。尤其是要强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引深“刹五风、树形象”活动,切实解决少数干部存在的精神不振作、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努力把干事创业的形象树立在为基层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树立在为企业和项目快速发展的优质服务中,树立在争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总之,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实干的表率作用,来确保我们既定目标的实现。
(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竞争力工程。
环境质量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必须从优化发展环境这一基础要素抓起,以此赢得新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
一是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提升竞争力。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一切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努力形成“谁优质服务谁是功臣,谁干扰发展谁是罪人”的强大氛围。要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倡导真心、细心、贴心、热心、耐心“五心”级服务,满腔热情地为创业者引路,为投资者铺路,为企业家服务。继续实施“挂牌服务”、“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切实为基层、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对“吃、拿、卡、要”行为,纪检部门要切实加大追究力度。要加强对工商、税务、银行等条管单位的领导和协调,实现条块共赢。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调控职能,转化社会职能,优化服务职能,积极主动为加速经济发展架好梯,服好务。
二是靠诚实守信的文明环境提升竞争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政府、企业、公民三个层次入手,深化诚信教育,倡导诚信公德,创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文明环境,全力打造“信用泽州”。大力弘扬“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泽州精神,使全县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争先发展的泽州形象。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创优良环境”活动,搞好行风评议,督促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正行风、树新风。围绕创建全国一流文明县的目标,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继续开展“学习型机关”、“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升竞争力。要继续以创建“平安泽州”为总抓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使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要健全防范机制,建立三级治安联防网络,着力构建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工作格局,提高整体防范水平。要做好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做到重心下移、责任下移,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抓好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健全科学考核机制,打造推动力工程。
建立健全科学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是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的根本保证。
一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八大工程”、“十件实事”,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量化到人,落实到县四大班子成员和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头上,落实到项目负责人头上,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事事有人办、人人有其责。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上什么项目,抓什么工作,干到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真正做到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奖惩。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把责任和压力往“一把手”身上放,把板子往“一把手”屁股上打,形成主体清晰、责任明确、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制,用制度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建立争先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争先发展的激励机制,把各级干部放在争先发展的平台上考核,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夺标赛、经济建设争先赛、发展环境创优赛、和谐泽州立功赛、党建红旗先锋赛等“五赛”活动,通过班子与班子,干部与干部、党员与党员之间展开争先竞赛,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的争先发展氛围。今年,各乡镇各单位的工作,至少要有一项在全市争第一,在全省夺名次。要用发展衡量干部,用项目考核干部,凭实绩使用干部。对在争先发展中创造性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不仅经济上重奖,而且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真正做到奖得让人心动、眼馋、有激情,罚得让人服气、脸红、坐不住,以此扬争先之风,树用人正气。
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结合目标执行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在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一季度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黄牌警告;半年完不成任务的,主要领导调离岗位;对于闹不团结、不负责任、不廉洁、失职渎职的,尤其要给予严肃的纪律处分。同时,要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文件精神,探索建立“行政处罚问责制”,对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同志们,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伟大事业,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灿烂,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52万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辱使命,精精彩彩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朝着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第五篇: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2013总结表彰 暨2014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镇党委、政府召开青华镇2013总结表彰暨2014年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工作,安排2014年任务,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以争创一流的信心、真抓实干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恒心,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等下,孟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力行基础夯实、制度建设主 题,在赶超发展中赢来更高起点
2013年,青华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实现长足进步,全年共完成基础税源(总收入)160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23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753万元,经济指标增长率排名全县前列,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主攻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集镇提质改造等方面铺排了十大项目,完成了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陈列室改扩建、深远路提质改造、107国道“三点一线”立面改 造一标和二标等项目建设,拉开了全镇大开发大建设架式。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狠抓生态建设,坚持重心下移、以奖代拨,突出抓严抓实集镇脏、乱、差整治,抓深抓细村落整治,抓紧抓好单位治理,成功创建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乡镇,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围绕文化兴镇,繁荣发展镇域文化,成功举办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幸福青华、快乐走前列”公共文化服务月活动,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比赛,并屡获佳绩,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致力民生幸福,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敬老院多次被评为市级示范性敬老院;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健全;启动自来水二期入户工程,投入200多万元建成县北部乡镇首个高标准集镇农贸市场,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着眼和谐稳定,严格落实群工日制度,建立日常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隐患;妥善处理广福中业农民工工资和深远公司民间集资遗留问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各类违法犯罪预防和打击力度,人民群 众的安全感持续增强。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三资四统”相关规章制度,出台村级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了基层组织权力运行;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推进村部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年来,全镇上下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六个走在前列”重要精神,充分发 挥干事创业、竞相比拼的内生动力,先后荣获2013全县唯一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荣誉称号、市残疾人工作明星乡镇、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县绩效考核一等班子、县计生先进单位,镇团委荣获“村官青春秀,活力中国梦”啦啦队一等奖、镇财政所荣获县“标准化财政所”、学校获县绩效考核二等奖,梅数村和洪河村成功创建“人民满意村”、天华文艺队获“市级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等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全镇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青华镇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
二、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要高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大旗,在科学发展中再创更佳业绩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镇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顽强拼搏,争创一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在项目建设上,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产业发展的龙头、是富民强镇的基础,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到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上来;要争时间、抢速度,全力以赴推进连接线拓宽提质改 造、青洪河主题文化公园、集镇三角坪25亩统征出让地、107国道“三点一线”综合整治、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使群众的就业更充分一点。
在产业发展上,要力推一二三产业互相融合、带动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扶优培强,将曙光山城、七鑫科技等葡萄产业和洪河、梅数粮食高产基地建设成为集休闲、旅游、体验、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对接安沙、辐射岳阳,规划引入物流产业;扩建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陈列室,融合天华八景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以党性教育为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多元产业带动发展,使群众的腰包更鼓一点。
在生态建设上,要巩固和扩大整治效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工作深入细化。要切实抓好植树造绿大行动、集镇排水排污系统功能完善、集镇治超治乱整治、村落整治、禽畜粪污治理等工作,使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一点。
在民生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加快敬老院改扩建步伐;推进广福、梅数小学维修改造、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完善农贸市场功能建设,使群众生活得更幸福一点。
在平安建设上,要切实做好生产、交通、校车、食品、森林防火等安全工作,突出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创新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通过大力加强和谐平安建设,使群众生活得更安稳一点。
三、立足当前形势,我们要发扬雷厉风行、抓铁留痕精 神,在务实发展中争取更大作为
新的一年,赶超发展的集结号已经拉响。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浪潮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作为欠发达的农业乡镇,我们必须要有赶超意识、赶超决心,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时刻绷紧加快发展这根弦,以雷厉风行、立说立办的精神状态,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韧劲和狠劲,努力缩小与先进乡镇的差距,全面推进青华镇更好更快发展。
要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2014年是青华镇经济发展提速、工作提质、加快进位赶超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容不得我们有丝毫耽搁。我们必须凡事超前谋划、提早准备,做到早考虑、早动手、高效率、早完成;对认定的事,要果断出手,不优柔寡断;对定下的事,要迅速实施,不瞻前顾后。当前,要全力抓好新建续建项目的开工和复工,集中人力,抢抓工期,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清洁城乡”行动,全面提升乡镇新风新貌;要加紧实施植树造林大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目标;其他各项工作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推进、狠抓落实。
要促成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在我们今天大会上将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青华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镇干部群众奋发有为、进位争先、埋头苦干、团结拼搏的精神。我们其他同志,要以向他们学习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己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迸发活力、施展才华、敢争一流,努力在全镇上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要形成快马加鞭的工作节奏。当前,我镇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面对这些制约因素,我们压力虽大,但不能等待观望、犹豫徘徊,否则就会贻误时机、贻误发展。我们必须以分秒必争、时不我待的精神,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变按部就班为创造性工作,变慢节奏为高效率工作。我们要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村与村比、办所与办所比、企业与企业比、个人与个人比,实现快速发展、持续突破。
同志们,马年是充满激情、活力迸发的一年,全镇上下、各行各业要咬定全年目标,以马的精神、马的气势、马的劲头,奋勇前行、乘势而上、跨越赶超,以优异的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